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2 19:52

20年1月2日/【知识更新】

【2019年全国地震活动盘点】
2020/01/02 17:11:39中国地震台网

我国地震活动特点

我国大陆受印度 - 澳大利亚板块向北东方向的碰撞挤压,同时也受到太平洋板块向西偏北方向的俯冲推挤。印度 - 澳大利亚板块向北东方向的碰撞挤压强烈导致我国大陆西部直接剧烈隆起,形成世界屋脊 - 青藏高原,伴随有强烈的地震活动,地震空间分布呈三角形,我们称之为我国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的“大三角”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我国东部的地震活动也较强。


我国西部及邻区“大三角”地区7级以上地震分布

我国大陆分为若干活动构造块体,构造块体边界是地震集中发生的区域。我国大陆全部8级以上地震,超过80%的7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这些边界地区。地震较为集中的区域称为地震带,我国大陆主要有位于中部纵贯我国南北的南北地震带,位于新疆及境外地区的天山地震带,位于东部的郯庐地震带、山西地震带、阴山 - 燕山 - 渤海地震带和华南沿海地震带等。


我国大陆构造与6级以上强震分布

上述我国大陆所处的构造环境决定了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呈现如下特点:

1.地震多。我国大陆年平均发生24次5级以上地震,4次6级以上地震,0.6次7级以上地震。

2.强度大。21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23次8级以上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海洋里,仅有的3次大陆8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区及附近。

3.分布广。我国有30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2个省份发生过8级以上地震。没有记载过强震的地方,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发生,例如青海和四川历史上就没有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记载,2001年青海发生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四川发生了汶川8.0级地震。


我国5级以上历史地震分布(公元前780以来)

4.震源浅。我国大陆的地震94%以上都是浅源地震,易对地表的建筑物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2019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2019 年我国共发生30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大陆地区20次,最大为4月24日西藏墨脱6.3级地震;台湾及近海发生10次,最大为4月18日台湾花莲县海域6.7级地震。


2018年和2019年我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2019年我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

从我国各个省份的情况来看,台湾及近海发生5级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强度为6.7级,数量和强度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一。在大陆地区,西藏发生2次5级和1次6级地震,地震强度最高;四川发生7次5级和1次6级地震,地震频次最高、强度第二;新疆发生3次5级地震,最大为2月2日新疆塔城5.2级地震,地震频次与西藏相当;甘肃发生2次5级地震,最大为10月28日甘肃夏河5.7级地震;广西发生2次5.2级地震,地震频次和强度在大陆东部各省排名第一。

2019年我国地震活动特点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略低于平均水平

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低于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于2017-2018年平均水平。2019年4月24日西藏墨脱6.3级地震打破我国大陆地区522天的6级以上地震平静。


5级以上地震年频度分布图


我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年频度分布和地震震级时序图

多震区地震活动差异明显

2019 年我国大陆不同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差异明显。

西藏地区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地震数量与2018年相当,地震强度有所增强,发生了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震级最高的墨脱6.3级地震。


西藏5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四川地区2019年发生8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级地震1次,为6月17日长宁6.0级地震。与2018年相比,地震数量明显增多,地震强度有所增强。2018年12月16日兴文5.7级地震以来,四川东南部盆地内部5级以上地震持续活跃,2019年四川发生的8次5级以上地震均位于川东南地区。其中,2019年6-7月长宁6.0级地震序列包括5次5级以上地震,其北部的威远、资中发生2次5级以上地震,分别为9月8日威远5.4级和12月18日资中5.2级地震。


四川5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2018年和2019年川东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新疆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持续较低,2018年发生4次5级地震,最大为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2019年仅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为2月2日新疆塔城5.2级地震。


新疆5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云南地区2019年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2018年发生3次5级地震,其中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为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云南地区自2014年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7 级地震平静近24年,均超过1900年以来的平均发震间隔。


云南5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部分弱震地区地震活跃

2019年我国大陆部分地震活动较弱的区域发生“破纪录”的地震,如8月20日海南三亚4.2级,10月2日贵州沿河4.9级地震。广西地区5级地震活跃,发生2次5级以上地震,分别为10月12日北流5.2级和11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地震数量显著高于年均0.1次(每10年1次)的活动水平。


广西5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台湾及近海 7 级以上地震持续平静

2019年台湾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为4月18日花莲海域6.7级地震。2018年台湾发生15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为2018年2月6日花莲县海域6.5级地震。台湾2019年最大地震强度与2018年基本相当,但5级以上地震数量减少。自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海域7.2级地震后,台湾地区7级以上地震持续平静近13年,为1900年以来的最长平静时段。


台湾5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台湾7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我国地震灾害特点

我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大陆人口占世界的1/4,但大陆地震次数占全球大陆地震的1/3,而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占了全球的1/2。2000-201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大陆因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仅占了全球的12%。


20世纪我国大陆人口、地震次数和死亡人数与全球对比


2000年-2019年全球因地震灾害死亡人数统计

据史料记载,我国造成人员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4次: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为20万人,1920年宁夏海源8.6级地震为23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为24万人,1556年陕西华县8.6级地震为83万人(含瘟疫、饥荒)。陕西华县地震是目前世界上记载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全球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8次,其中4次发生在我国,达1/2。

地震是我国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20世纪后半叶我国大陆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统计数据表明:地震灾害占54%,气象灾害占40%,地质灾害占4%,海洋与林业灾害占1%,其他灾害占1%。


20世纪后50年我国大陆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统计

2019年我国地震灾害概况

2019年地震灾害造成我国19人死亡,427人受伤。其中,我国大陆地区发生地震灾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9亿元,灾害最严重的地震为四川长宁6.0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29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3亿元,震级最大的地震为西藏墨脱6.3级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台湾地区2人死亡,16人受伤。


2019年我国地震灾害特点

我国大陆地震灾害偏低

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未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地震灾害程度与往年相比明显偏低,过去十年平均死亡人员381.6人、受伤人员3472.6人、经济损失224.8亿元,但比2018年偏高。


2009-2019年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


2009-2019年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地震灾害分布集中

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有7个省份受灾,但人员和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四川省死亡占比约94%,受伤占比约97%,经济损失占比约99%。


2019年各省份地震灾害损失一览表

台湾地区地震灾害不高

2019年,台湾地区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台湾花莲县海域6.7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16人受伤。地震灾害不高。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3 22:17

【跟3·11大地震一样严重?日本专家预测:这里很危险!】
2020/01/03 16:38:00海外网

资料图:日本3·11地震。(图源:朝日新闻)

海外网1月3日电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这场灾难令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还有1万多人不幸丧生。虽然,此前有观点称这种规模的大地震500年才会发生一次,最近应该不会再次发生,但也有日本地震专家在近日表明了不同的观点。

据日本知名新闻周刊《AERA》网站3日报道,近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海沟型地震履历研究组组长宍仓正展指出,再次发生类似3·11大地震这种规模的地震,其实距离我们并不十分遥远。

宍仓正展说:“我们对会袭击北海道东部(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千岛海沟地震保持警惕。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就居住着阿伊努人,他们没有用文字传承历史的文化,对于过去的大地震也有很多未知的地方。我们通过调查地层后发现,平均而言,大地震发生的间隔为400至500年,这里上次大地震发生在1600年代初,距今已经过去了400年,现在已经进入随时可能爆发(大地震)的时候了”。

这种说法也存在着数据的支持。宍仓正展表示:“有一些数据也令人担心。据观测,日本北海道根室市的年平均潮位,正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沉降着,这比日本其他地方的速度要快”。

他还说:“人们很早就知道地震前地面会下沉,但是近年来人们相信,随着地震的临近,地面会更快地下沉。在日本3·11大地震之前,岩手县釜石市的地面曾以每年约一厘米的速度下沉。目前,在日本其他地方,地面的下沉速度都不及北海道东部”。

据了解,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据日本气象厅统计,仅在2019年,该国就发生了1539次日本标准震度为“1”的地震,平均每天就有4次。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此前报道,2019年2月,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公布了该国太平洋沿岸地震风险长期评估报告,指出在30年内,日本东北部分地区发生7级(里氏震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高达90%。(海外网 吴倩)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吴倩、徐亦超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5 03:58

不要传谣!【湖北还会有余震吗?孝感地震最新消息来了!】
楚天快报随州新闻2019-12-27 18:26
关注
省地震局:

从未发布应城地震有大型余震预测

昨晚,湖北孝感地震后(详情),有部分网友反映收到“未来十小时将发生四级以上余震”的信息,并称呼吁市民不要回家睡觉。还有网友称“今晚10时有大型余震”。

记者从省地震局了解到,该局从未发布类似信息。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武汉消防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辟谣:目前尚未接到武汉市民相关地震报警。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5 04:01

【2019年12月30日杭州巨响最新消息 浙江省地震局回应】

环京津网
2019-12-30廊坊广播电视台
关注
就在刚刚,12月30日中午11:40左右,杭州突然一声巨响。


微博截图

体育场路一家单位,好多人都听到了响声,甚至感受到了震动。

几乎同一时间,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接到多位读者的爆料,坐标有下城区、拱墅区、甚至下沙等。

朋友圈里很多人也都感受到了。

巨响究竟是什么?小时新闻记者正在分头打听中。

刚刚,浙江省地震局发布微博,据网友反映,今天中午杭州地区又出现巨响,并伴随着振动。根据我局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监测结果,12月29日至目前杭州市及附近地区未记录到地震活动。

更多详情请等待小时新闻更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杨茜 陈铠锴原标题:就刚刚,杭州突然一声巨响;浙江省地震局:杭州市及附近地区未记录到地震活动责任编辑:郑莉莉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5 07:57

地震台网:
【2019年地震造成19死427伤 直接经济损失超59亿】
北青Qnews0104 15:16关注
2019年我国地震灾害有三个特点:一是我国大陆地震灾害偏低,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未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地震灾害程度与往年相比明显偏低;二是地震灾害分布集中,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有7个省份受灾,但人员和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三是台湾地区地震灾害不高,2019年台湾地区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台湾花莲县海域6.7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16人受伤,相比以前地震灾害不重。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1月4日消息,盘点2019年地震活动发现,2019年地震灾害造成我国19人死亡,427人受伤。其中,我国大陆地区发生地震灾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9亿元,灾害最严重的地震为四川长宁6.0级地震,震级最大的地震为西藏墨脱6.3级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台湾地区2人死亡,16人受伤。


2019年我国地震灾害有三个特点:一是我国大陆地震灾害偏低,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未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地震灾害程度与往年相比明显偏低;二是地震灾害分布集中,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有7个省份受灾,但人员和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三是台湾地区地震灾害不高,2019年台湾地区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台湾花莲县海域6.7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16人受伤,相比以前地震灾害不重。

从我国各个省份的情况来看,台湾及近海发生5级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强度为6.7级,数量和强度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一。在大陆地区,西藏发生2次5级和1次6级地震,地震强度最高;四川发生7次5级和1次6级地震,地震频次最高、强度第二;新疆发生3次5级地震,最大为2月2日新疆塔城5.2级地震,地震频次与西藏相当;甘肃发生2次5级地震,最大为10月28日甘肃夏河5.7级地震;广西发生2次5.2级地震,地震频次和强度在大陆东部各省排名第一。


我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大陆人口占世界的1/4,但大陆地震次数占全球大陆地震的1/3,而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占了全球的1/2。2000-201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大陆因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仅占了全球的12%。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5 12:38

第1次异常!美国257公里大断层动了,
【科学家:或产生8级大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我们都知道有一个“环太平洋火山带”存在,几乎每天都可能有发生地震,只是地震的强度大小不一样,而根据《科学》杂志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可能发生一次超强的地震倒是引发了热议,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的有点令人担忧。这些美国科学家也是真敢说,并且还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说我们来看看他们说的数据,声称是观测到了可产生8.0级地震的加州加洛克(Garlock)断层。

当然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断层的滑动或者是断层带的断裂,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大多数地震发生的时候,科学家们首先分析的就是断层带的情况,而对于这个断层带也是一种自然因素,简单的来说,是一个人来无法进行控制的“自然现象”,要是能控制,这相当于就是“控制了地球”。根据科学记录显示,洛克(Garlock)断层是以前从未观察到的,这次的发现也是意外,已经出现异常。

科学数据显示,整个断层带长达257公里(160英里),是现代记录之中莫哈维沙漠北部边缘的断层带区域,而洛克(Garlock)断层就是这个部分,并且可能诱导地震的发生,冲个已有的数据观察发现,整个断层带已经开始移动了,并且在卫星雷达图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造成了陆地隆起,也就是断层带在进行挤压之中,如果出现了断裂,那么美国将可能会遇到8级大地震的发生。

根据美国加州扎卡里罗斯(Zachary Ross)教授称,我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这是洛克(Garlock)断层第1次观察到运动,因为以前从未见到过,这个超大型的断层带移动或引发较大地震的可能性是有了。我们必须考虑到最大规模、最具破坏性的潜在情况,就如圣安地列斯断层断裂,还要记住,几乎所有地方都存在潜在的危险,确实,美国加州是一个多发地震带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存在很多断层带。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长达257公里的断层带移动,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分析,可能跟今年的洛杉矶北郊的里奇克莱斯特大地震有关,根据科学记录显示,今年7月份的时候,该地区发生了近20年来的最强地震,等级达到了7.1级,而加州从未发生过8级地震。根据美国现有的记录数据来看,最强的一次地震是7.9级,发生在1857年,是位于t Tejon附近的一次强震,所以说加州确实具有发生超强地震的潜质。

当然这是美国科学家的一个推测,我们都知道,地震是无法进行预估的,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以概率和可能性出现,如果科学家说明的准确,那很可能出现8级大地震,只能说该区域的危险程度还是相对较高。当然不必惊慌,科学家们也没有给予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最后说明了如果地震级别足够大,能量传播的范围将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而站在科学无法预测的程度之上,只能说这个数据作为参考,美国科学界也经常出现这些概率预估的问题,谢谢大家阅读!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6 09:16

今晨深圳地震烈度1级,
【为何有人无感有人震?与所处位置震频有关】
2020/01/05 17:35南方都市报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张馨怡今天早晨发生在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海域的3.5级地震,“深圳震感”登上微博热搜,一众网友表示有震感。但事实上,市地震局专家表示,这场地震在深圳的地震裂度为1级左右,绝大多数市民是感觉不到的。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有震感呢?可能与你所处位置的震动频率有关。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 地震和地质灾害处处长邹从学。

所处位置震动频率和地震波频率吻合,才能感觉到地震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 地震和地质灾害处处长邹从学表示,本次地震的在震中位置附近有两组断裂带,一组是北东向的滨海断裂带,另一组是北西向的珠江口断裂带,“一般在断裂带交汇的部位容易发生地震,所以我们分析认为它属于构造地震。”

从历史的角度看,位于断裂带交汇处的地方多发地震。此次地震震级3.5级,而在深圳的地震烈度仅为1级左右,虽然深圳市属的15个测震台站均记录到本次地震,但绝大多数市民都感受不到震感。为什么依然有不少市民感受到震感?邹从学表示,地震发生时,如果居民所处位置的震动频率和地震波的频率吻合,那么就会产生共振,感觉就会比较明显;如果频率和地震波不吻合,则不会感受到震感。


地震预警系统最快2021年投入使用

去年6月发生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的6.0级地震,有关部门曾成功预警本次地震,并通过户外广播等方式向公众发出预警提示。

事实上,地震预警系统的重点工程在全国各地进行部署。目前,福建和甘肃已经建成。而广东也部署了一批地震预警台,其中在深圳也部署了若干地震预警台。邹从学表示,地震预警终端建成以后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对目标区域进行地震预警,首批建设选址工作已完成,将在十余所学校开展建设。

该系统预警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同样的距离,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地震波。该工程将在震源附近设置观测点,将获取的地震信息用电磁波向目标区域发出预警,人们在地震波到达目标区域之前采取紧急措施,减轻地震造成的破坏。

就深圳目前的进度而言,该系统将于今年开始基建,明年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正式投入运行要看国家的计划和进度,深圳将积极主动做好配合工作。”此外,邹从学透露,地震预警终端建成后,一旦监测到地震后,就会在学校的重点显示屏出现信息,“比如地震波距离这里还有多少秒,震级多少,都会在学校进行通知和预警,最快也要到2021年才能投入运行。”

编辑:戴越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6 11:13

【珠海为何发生3.5级地震?看看专家怎么说】
金羊网 | 2020-01-06 09:18
  金羊网讯 记者张爱丽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5日06时55分在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海域(北纬22.07度,东经113.85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珠海、香港、广州、深圳等多地市民普遍反映“有震感”。

  为何多地反映有震感?港珠澳大桥会否受到影响?此次地震的成因是什么?接下来会否有余震?历史上珠海是否有发生过地震?就这些问题,金羊网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地震局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邓志辉。

  对桥体本身不会有影响

  “此次地震中心位置在珠海市香洲区的海域,正好与香港交界,因此珠海、香港、广州、深圳等多地有震感属正常情况。”邓志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地震震中在港珠澳大桥以南位置,与香港交界。那么,其对珠港澳大桥影响几何?

  “由于震中距离珠港澳大桥有十多到二十公里左右的距离,因此不排除桥体本身有震感。”不过,邓志辉表示,港珠澳大桥可预防地震烈度达8度以上,而3级左右的地震烈度为2、3度左右,因此此次地震对桥体本身不会有影响。

  外围地震活动所致

  对于此次地震的成因,邓志辉表示:“南太平洋板块,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东南角一带最近一两年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其对南海的作用因此在加强,从而导致华南地区地震活动近年相对活跃,像之前发生地震的广西、从化、增城一样,珠海此次地震的位置也属于地震带的敏感区域。”

  具体到此次地震的珠海,邓志辉则表示,珠江口有一条北西向断裂带,其在受到外围因素影响时就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一些中小地震活动的发生。

  百年前出现过两次5级以上地震

  接下来广东会否还有地震?邓志辉表示:“不排除还会有余震发生,但不会造成破坏,大家无需担心。”

  事实上,这并非珠海历史上首次地震。“在此次震中几十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没有地震记载,但在100公里左右范围内,历史上曾有过两次5级以上地震,且均发生在100多年前,其中一次是在澳门与斗门交界海域(发生在1905年)。”邓志辉说。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6 13:04

【近期还会地震吗?权威说法来了!】
2020/01/06 11:21:00澎湃新闻
突发!

突发!

突发!

1月5日早上珠海刷屏了!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01月05日06时55分,

在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海域

(北纬22.07度,东经113.85度)

发生3.5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珠海人的朋友圈已被刷屏了▼


小编从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地震科了解到:

截至8时,

已发生余震2次,

最大震级2.1级

震感普遍集中在万山群岛一带

值得庆幸的是

截至目前

尚未收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报告

同时根据广东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会商

近期我市原震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我市原震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我市原震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重要事情说三遍,请大家不要慌张)

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地震科

相关负责人表示,

收到了部分海岛居民反馈,

感受到房屋有轻微晃动,

但本次地震对珠海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请市民不用惊慌。

那么,

面临地震,

我们该怎么办呢?

赶紧收藏这份

珠海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布表

各位金湾的街坊

请记好金湾的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址


(▲点击可查看大图)

此外,

这些地震安全常识也要牢记!

↓↓↓

Q1

地震前家庭应做哪些基本准备?

答: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准备好防震应急包,包内配齐应急物品(如药品、食品、饮料、电筒、口罩等),开展家庭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

Q2

怎样摆放家具物品?

答: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在高大的家具上方不要堆放笨重物品。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Q3

怎么样避免地震时物品伤人?

答:固定高大家具,并将灯具、挂钟等悬挂物取下或系牢,防止倾倒或掉下伤人。

Q4

如何做好疏散准备?

答: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Q5

地震时怎样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答:迅速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Q6

地震时怎样保护自己?

答: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办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Q7

地震时如何保护头部?

答:地震发生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枕头和坐垫保护头部,如果没有也可用公文包、手提包、书或双手抱住头部躲避。

Q8

为什么主震过后还要防余震?

答:一般情况下强烈地震发生后,还会继续发生几次到数十次余震,有的余震震级也较大(大不过主震级),其破坏和影响也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在防震时也要预防余震的袭击。

Q9

在平房怎样避震?

答: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Q10

在楼房怎样避震?

答:遵循就近躲避原则。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千万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Q11

高楼如何撤离?

答: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Q12

在操场怎样避震?

答: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Q13

在体育馆、影剧院怎样避震?

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中间;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Q14

在街道上怎样避震?

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Q15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答: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床、机床及坚固的设备旁,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Q16

室外危险物及危险场所有哪些?

答:危险物或高耸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玻璃幕墙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Q17

在开阔地怎样避震?

答:要躲开密集人群,就地卧倒或蹲下。

Q18

在野外怎样避震?

答: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Q19

在海边怎样避震?

答: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Q20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怎样避震?

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Q21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怎样避震?

答:司机应及时停车。乘客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Q22

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答: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设防、抗震知识,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地震发生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楼房内的学生可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乱跑跳楼。地震时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沉着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Q23

遇到火灾时怎样逃生?

答: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Q24

遇到燃气毒气泄漏时怎么办?

答: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Q25

地震停止后如何紧急撤离?

答: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Q26

因地震被埋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当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对生存获救要有信心。要谨防烟尘呛咽窒息的危险,可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尽量想法摆脱困境。不得已需留在原地等候救援时,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利用一切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进行联系(如敲击器物),积极主动配合地面营救。

Q27

怎样实施自救?

答: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节约饮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6 13:08

最新!
【南阳新野2.1级地震系河南进行的人工地震施工】
2020-01-06 10:41来源:映象网查看原文

  各位小伙伴

还记得今早映象君说的

河南南阳市新野县发生2.1级地震(疑爆)吗?



这不,河南防震减灾官方微博回应:

系河南进行的人工地震施工

大家不必惊慌!



1月6日南阳新野2.1级发生地震,这是中国地震局物理勘探中心为了开展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项目而进行的一次人工地震施工,此次施工是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向施工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项目施工申请,经相关县公安局对炸药购买、运输进行审批后开始组织实施的,请大家不用担心惊慌。

网友评论:





来源:综合河南防震减灾、新浪微博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6 20:33

【南阳新野地震啥情况?看看河南省地震局怎么说】

环京津网
01-06 18:58廊坊广播电视台
关注

映象网讯(记者 王韶卿)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1月6日2时00分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疑爆)发生2.1级地震。下午,河南省地震局发布了《关于地震构造探查工程项目人工地震施工的情况说明》。

记者从河南省地震局发布的情况说明获悉,这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为了开展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项目而进行的一次人工地震施工作业,施工单位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向施工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项目施工申请,经相关县公安局对炸药购买、运输进行审批后开始组织实施。

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项目是河南省“十三五”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实施周期为2018年-2020年。该项目是我省地震灾害风险调查的重要基础工作,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与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相互结合,相互补充,通过全面系统的地震构造探测查,查明河南省重要断裂的深浅关系和发震背景,落实河南省主要断裂位置及活动性,建立地震构造演化动力学模型,综合评价全省地震危险性,确定主要潜在震源区和地震灾害风险源,建立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数据库,为新建扩建城市重要建筑设施、生命线工程和重大(重要)工程选址及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我省等防震减灾能力。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施工路线沿濮阳—开封—许昌—南阳一线,南北向横贯河南省全境,全长540千米,需要进行多次人工地震,为避免施工干扰,均为夜间进行。人工地震施工是国内外非常成熟的地下成像探测技术,对查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研究发震构造,实现“地壳透明”具有重要意义。不会对周边建筑物和生活设施造成影响,更不会引发天然的地震,希望施工沿线的广大人民群众给予理解和支持。

发表于 2020-1-7 12:02

出现1217次地震!美国黄石超级火山怎么了?
【地震专家称不平凡一年】
趣味探索讯 在地球上,我们不但能看到多处山川河流,还能欣赏无数高楼大厦,它们都屹立在地壳上,而地壳又由数公里厚岩石圈构成,看似十分稳固,但事实上地球内部每天都在发生相对运动,尤其是六大板块,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时而俯冲,时而背离,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地壳会出现一种剧烈自然现象,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地震和火山。

说起地震和火山,不仅让我想起黄石超级火山,它是世界最大的超级火山,隐藏在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下,有测量数据显示,黄石超级火山的火山口直径达72公里,放眼全世界,再没有哪个火山能跟它相提并论了,很难想象大喷发后会是个什么样子,而让人担忧的是,黄石超级火山活动一直都处在活跃状态中,黄石公园的所有地震活动都受到均由犹他大学和黄石公园地震网络监控。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曾遭受了1200多场地震,间歇泉创纪录爆发48次。2020年1月1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黄石火山天文台(YVO)分支机构证实,黄石公园在2019年发生了1217次地震。仅在2019年12月份,黄石国家公园地区就发生了87次地震,最强烈的地震发生在12月15日,震级为3.5级。

美国黄石超级火山怎么了?有地震专家表示,2019年被认为是黄石超级火山活动最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跟之前年份相比,地震数量要多得多,如此多的地震数量是否表明着超级火山正从沉睡中醒来呢?这正是美国地震学家正在思考的问题,而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个人猜测,认为黄石超级火山已经紧张活动了一年,或许正是酝酿一场特大火山爆发的先兆。

一位推特用户说,黄石超级火山就相当于一枚存放在美国怀俄明州的超级核弹,如果它真的爆发了,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受到影响。另一位用户说,希望它不要爆发,我不想看到黄石超级火山的喷发。朱迪·蒂莫西(Judy Timothy)也发推文称,我不想目睹黄石超级火山爆发。不过地震学家表示,大家无需担忧,虽黄石火山有些小活跃,但火山警报级别处于“正常”水平,也就是说黄石超级火山不会爆发。

不过黄石超级火山在过去的210万年里,曾经出现过三次大地震,分别为210万年前130万年前和63万年前,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隔60至80万年会进行一次大喷发,如果只按历史喷发数据来看,那么现在刚好处在危险期内。而在最近几年,USGS还发现了一种奇怪现象,美国黄石公园多处地面隆起20厘米,这意味着地底下一个巨大岩浆室正在不断积攒岩浆,所以喷发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有趣的科学探索内容请关注唯一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8 05:41

【2019年全球共发生119次6级以上地震 最大7.8级】
2020/01/07 10:53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7日消息(记者陈锐海)近日,中国地震局发布《2019年地震年报》(以下简称《年报》),介绍了2019年我国及全球的地震灾情。

《年报》称,2019年全球共发生119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9次为7级以上地震,级别最大的地震为5月26日秘鲁北部7.8级地震。全球7级及以上地震频次少、强度低,打破了2004-2018年全球每年都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强活动状态。我国大陆及周边2019年以来无7级以上地震发生,地震活动水平较弱。


2010-2019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年频度图(中国地震局供图)

从空间分布看,《年报》显示,2019年发生的9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其中6次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交汇区域,最大为5月14日新不列颠岛地区7.6级地震;3次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板块交汇区域,最大为5月26日秘鲁北部7.8级地震。太平洋板块北部边界带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全球多个弱活动区域发生6级以上地震。

时间上,《年报》称,2019年发生的9次7级以上地震中,7次发生在上半年。7月14日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7.1级地震后,全球7级以上地震平静123天,11月15日发生印尼马鲁古海北部7.2级地震,之后至今全球7级以上地震仍持续平静。


2019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目录(中国地震局供图)

据《年报》统计,2019年地震灾害共造成全球244人死亡、6000余人受伤。其中,6级别以上地震造成200人死亡,包括我国15人,国外其他地区185人。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9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6.4级地震,共造成41人死亡。


2011-2019年国外6级以上地震灾害人员伤亡情况(中国地震局供图)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8 19:17

【网友孙世伟,你被国家地震台网点名了】
昨天(1月6日)22时21分,山西晋中市祁县(北纬37.45度,东经112.34度)发生3.7级地震。随后一张微信群聊天截图便在网上传播,截图中有一位网友发布了一条“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的“地震快讯”,但其内容却为“山西孝义在1月6日22时21分发生5.7级地震”。

昨天晚间,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一条辟谣信息:“图中这位叫‘孙世伟’的网友,不要冒用国家机构的名义编造谎言。”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辟谣

地震类谣言是谣言高发地带之一,并且容易在地震之后滋生和传播。在此之前,“@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曾多次对各类地震谣言进行“点名”。

2019年12月26日18时36分,湖北孝感市应城市(北纬30.87度,东经113.40度)发生4.9级地震。当晚,一张预测“晚上十点多还会有更大地震”的微信聊天截图首先开始流传。同时,一条以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名义发布的余震提醒“预计26日凌晨至27日上午4点,余震5.8至6.1级,请广大群众保持警惕”,也在网上流传。当天晚间,“@中国地震台网速报”连发两条微博,迅速对这两条谣言进行辟谣。

“晚上十点多还会有更大地震”的谣言截图

“余震5.8至6.1级”谣言截图

一条题为《XX地震警示》的谣言这几年在国内多地流传,比如《湖南地震警示》《江西地震警示》《湖北地震警示》等。除地震发生点不断变化外,其余文字内容基本一致。该谣言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并搬出“李四光的地震预言”来作佐证,描述得有板有眼,又涉及多地。2019年10月13日,“@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再度对这条热点谣言进行辟谣:“这个版本的谣言很陈旧,但经常被翻出来,而且地点多变,不仅有广西,还有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版本。大家遇到这样的内容(应该)建议对方删除,还不听劝的(就)给对方看这条微博。”

辟谣“地震警示”

2019年10月12日22时55分,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北纬22.18度,东经110.51度)发生5.2级地震。随后,一条后续将有余震的谣言在网上传播。“@中国地震台网速报”随后辟谣:“(以下)图片类似内容不实,请大家不要再传播求证,以免扩散谣言。”

广西玉林地震之后的谣言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此次地震造成多人伤亡,多个谣言随后一齐出现在网上,如有人假冒“四川手机报”的名义称四川宜宾市还将有7.6级地震等。“@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在次日凌晨就谣言进行了辟谣。

四川长宁地震之后的谣言

题图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

协助校对:郑子愚

微信编辑:何靖宇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0-1-8 21:18

【2020年,全球两个强震接连出现!】
最大6.5级,时间只隔2小时19分
趣味探索讯 在2020年里,我们人类有多项新的深空探索任务,尤其是我国,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在即,火星1号探测器也计划在7至8月份发射,而中国空间站也排上了日程,人类科技可以说是越来越先进了,但还是无法阻止地球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强大自灾害前,人类还是显得那么弱小。在过去几个月里,地球已经出现过多次野火、台风和地震等灾害,而此时澳洲丛林大火也在愈演愈烈,正在这个节骨眼上,1月7日这一天全球接连出现了两次强震。

根据欧洲地震中心(EMSC)报道显示,第一次强震震级为6.2级,发生在北京时间2020-01-07 14:05:20,位置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具体坐标为北纬2.37°、东经96.35°,震源深度为20公里。我国地震台网(CENC)将此次地震评级为6.3级,震源深度定为10公里,坐标在北纬2.37度,东经96.35度。而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播报为北纬2.333°、东经96.347°,震源深度为20.3公里。虽每家播报数据有些小差异,但实际上是件正常事。

EMSC显示,在时间相隔2小时19分后(北京时间1月7日16:24:26),全球又发生了一次震级为6.4级强震,这次地震位置在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波多黎各附近海域,坐标为北纬17.85度 、西经66.80度,震源深度为10公里。而我国CENC将此次地震报道为6.5级,美国USGS报道为6.4级,震深为8公里。在这里我们以我国CENC震级为主,这是2020年开年以来最大的两次强震,不管是EMSC,还是CENC和USGS,三家权威统计数据都是如此。

根据USGS详细记录数据显示,印尼6.3地震,亚齐省锡纳邦距离震中约16.8公里,这里生活着约1.5万人口,有着4.6万人口的亚齐省吉尔县距离震中约为160.4公里。来自美国海啸预警中心的报道显示,此次地震并未造成海啸警告,此次地震造成的影响算是微小。波多黎各6.5级地震,波瓜亚尼拉距离震中约8.7公里,这里生活着1739人,同样也没有出现海啸警告,这对于我们来说这肯定是好事。

一直以来,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也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一方面原因是地壳构成极其复杂,由数百种物质元素组成,而且紧密程度又各相同,另一方面原因是地壳板块间相对运动又错综复杂,所以地震一直无法准确预测。科学家只能根据地震发生后统计数据来进行长远地震预测,但未来是否真正有地震发生,以及地震发生准确时间和地点,还是无法做到。不过,先进地震仪器在地震还没有到来前提前感知地震,虽然提前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或几十秒,但还是可以大大减少伤亡数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年1月2日/【知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