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2-7-28 22:37

22年7月28日/【知识更新】

如何科学识别地震谣言

川渝本地消息

2022/07/28 17:54 北京市

已关注

X


地震谣言的类型

一类是精确地“预报”地震发生时间、地点的。看似确有其事。


一类是带有神秘色彩描述自然现象的。如看似形状怪异的云彩、家禽(家畜)狂叫乱跑,事实上引起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很多,目前还没有发现他们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必然的联系。


还有一类地震谣言看着来头很大。打着某某专家、某某科研机构的旗号,或是贴着“洋标签”的跨国预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防震减灾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来源:黑龙江省地震局 周琳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2-7-29 22:32

河南地震构造探查进展:“透明河南”已初步实现

澎湃新闻

2022/07/29 09:45 北京市

已关注

X
河南地震构造探查进展咋样了? 给地球做“CT” “透明河南”已初步实现

2022年07月29日07:21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黄河断裂排钻施工现场


专家指导联合钻孔探测工作


浅层地震现场观测本版图片来源于河南省地震局官网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陆地有感范围约217万平方公里,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南也有明显震感。

如今,地震灾害预防已成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始终坚持“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公众搞明白”的原则,努力做到从根源上防范、降低震害风险。今天就跟随记者的视角,来了解我省正在开展的“摸清地下”的重点工程——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项目。

对我省地震构造进行全方位“体检”

摸清我省地震灾害风险底数

地震的发生与地震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破坏性地震,往往是断裂活动的结果。在河南省内,地震构造环境复杂,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历史上,河南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30次、6级以上地震5次、6.5级地震2次,邻省多次发生历史强震,也给我省造成巨大损失。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覆盖层较厚,造成我省境内隐伏断裂不清,地下有无断裂、有多少地震构造带、有没有地震危险性……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详细探测确认。为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我省从2018年起开展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项目。

地震构造探查,就是利用物探、钻探、探槽、遥感等方法,对我省地震构造进行全方位“体检”。河南省地震局震防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扬打比方道,地震构造探查就像给地球做“CT”一样,透视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实现地质构造“地下清楚”,“检查”出活动断裂带精确位置,为避开地震灾害风险源提供可靠依据。

张扬介绍,该项目任务包括对40条主要断裂开展定位与活动性探测,开展全省深部地球物理环境探查,综合断裂活动性和深部特征,分析深浅构造关系,综合评价地震危险性。通过项目实施,为新建扩建城市重要建筑设施、生命线工程和重大(重要)工程选址及抗震设防提供参考依据。

进展:我省已初步实现“透明河南”

张扬介绍,截至目前,上述项目实施团队已经完成了全省27条主要断裂空间定位和活动性鉴定的全覆盖探查。

几年间,我省已完成分析处理石油、煤田人工地震资料7万余公里,新实施浅层地震600余公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1.4万米,系统建立了河南省第四纪地层标准序列。此外,我省还新发现新乡-商丘断裂、中牟-开封断裂、杨庄断裂等3条活动断裂,全面提升了区域性断裂的探测控制精准度。

张扬说,我省开展河南省深部地球物理环境研究,实施贯穿河南省南北向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550公里,完成重点地震构造区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130公里,大地电磁测深70公里,开展全省重磁反演深部结构,利用地震台站数据进行地震层析成像研究。通过“重、磁、电、震”综合技术攻关,逐步探清河南省深浅部主要地震构造特征及壳内三维速度结构,初步实现了“透明河南”。

这些地震构造探查项目的实施,也为省内国际陆港铁路、沿黄高速、黄河河道治理、高压输电工程、黄河文化展馆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选址依据,为新郑机场、潢川机场、省内地铁、燃气管道、大中型水库建设等重要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精准基础数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工程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等20余项重大工程提供服务。

(原题为《河南地震构造探查进展咋样了? 给地球做“CT” “透明河南”已初步实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2年7月28日/【知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