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2-10-24 22:54

22年10月24日/【知识更新】

地球出现异常!科学家发现磁场分成两半,这意味着什么?

大象无声形

2022/10/18 01:53 四川省

+关注

X
地球出现异常!科学家发现磁场分成两半,这意味着什么?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目前唯一的家园,也正是因为地球的特殊性,才诞生了我们人类和地球上面的所有生物,整个星球就是我们的庇护所,对于地球来说,能够诞生生命,和它的整体环境的是分不开的,就外部来说,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上面,能够正好不多不少的接收太阳的能量。


而就内部条件来说,地球拥有液态水,这是生命诞生的营养液,同时还拥有着稳定的大气系统,其中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拥有着一个稳定的磁场,能够保护地球不受太空辐射和太阳风的影响,对于生命的诞生和延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颗星球来说,拥有一个稳定的磁场,是生命诞生的必需。


在宇宙当中,拥有磁场的星球不少,当然,失去磁场的也有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火星了,严格来说,火星和地球一样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上面,同时也在火星上面发现了冰盖,证明了有水的存在,而且在火星上面存在着大量远古时期的河川,这就意味着曾经的火星和地球一样。


但是因为火星的质量较小,在漫长的岁月当中,火星的地核慢慢地停止了运动,而这也就导致了火星磁场渐渐减弱,没有了磁场的保护,太阳风能够非常轻松地将火星的大气层吹到太空当中去,尤其是水分子,火星也渐渐的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即使是曾经演化出来过生物,但是也只能走向灭绝。


所以我们也可以知道,磁场对于地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地球的磁场消失了,对于我们地球上面的生物来说,无疑是一场毁灭之灾,然而就是在最近的监测结果当中发现,地球磁场正在发生变化,在南大西洋附近,地球磁场出现一种分裂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对于人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磁场的这种变化,已经带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在南大西洋地区,因为受到磁场变化的影响,导致了这一区域的卫星会受到太空辐射的影响,很有可能出现失灵的情况,至于很大的影响,短期之内应该是不会的,因为磁场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但是根据相关的研究,这种变化,已经持续了至少10年之久了。


而且时至今日,地球磁场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依旧没有找到原因,不过有不少地质学家认为这种变化,很有可能和磁极移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地球的地核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而这种运动往往也是最影响磁场的,磁场也会根据这种运动而发生改变,其中地球的磁极也会发生移动,甚至是反转。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认为磁场的这种变化是合理的,事实上,地球的南北磁极每隔50万年的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反转,而现在便处于磁极反转的一个时期当中,根据对于地球磁场的监测显示,在过去数百年的时间当中,地球北极磁极已经从格陵兰岛转移到了西伯利亚,而且还会持续南移,和南极磁极完成最终的反转。

事实上,这种南北移动的速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当中,一直都在加快,甚至增加数倍不止,而这种磁极的反转移动,也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削弱地球磁场,而且这个过程将不断持续,地质学家们猜测,只有当南北磁极完成彻底反转,地球磁场才会慢慢的正常起来,而种变化,很有可能还会持续上百年的时间。

对于地球来说,磁场的变化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从短期来看,人类的任何通讯系统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如果地球磁场并没有像地质学家们说的那样恢复正常,那么对于人类和所有的地球生物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而地球也很有可能变成如今火星的模样,不再适合生物的居住和繁衍。

而且地球磁场的变化是因为磁极反转造成的说法,本身也还是一种猜测,并不是一种准确的说法,事实上,我们依旧没有弄清楚磁场发生改变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也许和人类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地球的生态环境,也正在不断恶化当中!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2-10-25 12:47

阿美西亚(Amasia):下一个超大陆形成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2022/10/25 11:49 北京市

+关注

X

以广袤的海洋和大陆为主要特征的地球景观正在不断变化。

根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设计的一个新模型预测,太平洋将会消失,导致围绕北极的大洲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超大陆,名叫阿美西亚(Amasia) 。

但这件事至少要到 2 - 3 亿年后才会发生。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和中国北京大学的科学家预测,Amasia 超大陆的形成是这样一个过程:美洲向西移动,亚洲向东移动,南极洲向南美洲移动,非洲一侧与亚洲接壤,另一侧与欧洲接壤。

这项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超大陆 (Supercontinent)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球地幔的长期冷却,海洋整体强度减弱,太平洋将缩小,变成比不断扩大的大西洋和印度洋更小的海洋。” 报告的主要作者、科廷地球动力学研究小组和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研究员黄川说。


阿美西亚(Amasia) 这个名称源于美洲和亚洲两块大陆将碰撞而连成一体的观点。

上一个超大陆,盘古大陆(Pangea),在大约1.8 亿年前解体,分裂成几个大陆。这些大陆几乎就是地球上全部的陆地,被环绕在一个名为泛古洋(Panthalassa)的汪洋大海中。

在最新的预测中,研究人员使用超级计算机来模拟超大陆的形成过程。

计算机建模显示,太平洋地区目前每年缩小几厘米。

黄博士预测,在太平洋消失后,澳大利亚将首先与亚洲碰撞,最终与美洲相连。

其他可能情景

研究人员曾预测过不同于Amasia 的另外三种可能的情况:新盘古大陆(Novopangea), 终极盘古大陆(Pangea Ultima)和 Aurica。

这项研究使人们对出现其他情况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


报告的联合作者李正祥解释说:“百分之百确定,那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措辞,在科学语境中很少使用,特别是在谈论复杂的地球系统的进化趋势的时候,对于地球系统的整体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

“你所读到的所有不同模型(包括我们的工作)都只是假设,我们的预测是基于我们的建模结果,而建模结果本身就受到我们当前知识和一些假设的约束,与所有这些工作一样,”他说。

地球有估计约 45亿年的历史。在地球的地质周期中,大陆的动态运动和解体经常发生。

真正推动各大洲陆地移动的是海洋下面构造板块的运动。

李正祥说:“我们用超级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球形的类似地球的系统,模仿地球的内部结构,属性,以及诸如板块构造和地幔对流等动态过程。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模型模拟,从中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左右超大陆的形成方式。”

海底运动


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岩石圈(海洋下约100公里的固体壳或构造板块)的强度对超大陆的形成方式影响最大。

地球内部的热量在数十亿年时间里慢慢失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沿大洋中脊(又称中洋脊、中央海岭)的地幔熔融程度较低,7-8公里厚的海地地壳似乎在随着时间推移变薄,而那里正在形成新的海洋地壳和岩石圈。

“因此,我们的建模结果预测,未来超大陆阿美西亚的形成只可能是太平洋闭合的结果。”

超大陆的形成和解体总是会对气候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超大陆的形成将导致海平面下降,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广袤的超大陆内部干旱土地比例高。

相反,在超大陆分裂解体期间,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提升,有利于生命繁衍的大陆架会增多。

“很难预测从现在起数亿年后人类会是什么样,但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将一如既往地继续生命演变,“”李说。

他补充道:“我相信人类卓越的智慧和技术能力将使我们能够像过去一样适应未来的变化。”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2-10-25 15:59

火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有多少活火山?它们现在在哪里?

微兔分享呀

2022/10/25 09:45 江苏省

+关注

X
我们的地球上还存在着许多的活火山,我们地球上也经历过许多火山爆发的事件,火山一旦爆发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大量的岩浆会淹没火山附近的土地,火山灰掩埋附近的房屋,给居民造成重大伤亡。其实火山之所以会爆发,是因为我们的地球内部本身就有着大量滚烫的岩浆,压力增大之后,岩浆就会从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冲出来。


火山是因为地壳深处的岩浆通过表面的这些裂缝到了地面,所以科学家又把火山称之为堆积山。火山分为活火山和死火山,所谓活火山就是时常不定期喷发的火山,而死火山则是从来没有喷发过,但这不代表它们就永远不会喷发,而是我们无法知晓它们何时会突然爆发。


我们初中学过地理的时候知道地球上有两个最大的火山带,就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当今世界上有850多座火山,陆地的火山比海底要多一些。大量火山都是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上,爆发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爆发的威力也让人望而生畏,冲击力可以冲过200千米的大气层,释放出相当于500枚原子弹的能量。


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中,全世界已经有20座城市被火山所摧毁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最早的记载是来自于许多年前的希腊,当时的一座古城就是被爆发的火山毁灭的,50多米的巨浪冲天而起,吞噬了当时的文明中心米诺斯,还把远在100多公里之外的克里特岛夷为了平地。


火山爆发除了能够消灭一个城市之外,还可以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比如说火灾,海啸等等都是由于火山爆发所引起的。火山灰非常小,它可以随风飘散到空气当中,造成我们的能见度极低,可能会引发一些空难事故。严重的引起气候异常,太阳辐射减少,地球就会进入寒冬天气,二氧化碳还会引起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加剧温室效应。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对大自然满怀敬畏之心。因为大自然中的很多灾害都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我们做的就只能是保护我们的环境。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2-10-25 19:18

揭秘潮汐现象:为什么地球“背向”月球的一面也会涨潮?

魅力科学君

2022/09/22 11:05 四川省

+关注

X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拥有地表海洋的行星,地球的海洋是如此广袤,以至于整个星球的表面有大约71%的面积都被海洋占据。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早已对海洋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习以为常,当这种现象发生在白天的时候,我们将其称之为“潮”,如果发生在夜晚,我们则将其称之为“汐”。


为什么地球海洋会出现潮汐现象呢?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月球的引力作用,尽管月球的质量在太阳系中并不算大,但与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相比,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可以说是“近在咫尺”,所以月球的引力就能对地球表面的海洋产生显著的影响。

或许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由于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地球“面向”月球的一面受到的月球引力更强,并且距离月球越近的区域,受到的月球引力就越强。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面的海洋就会微微隆起,这样就形成了涨潮,但由于地球在自转,这个隆起的区域与月球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月球的引力随之不断减弱,海洋的隆起也逐渐消失,于是就形成了退潮,随着这个过程的持续,地球海洋也就出现了有规律的潮汐现象。

按照这样的理解,地球“背向”月球的一面就不应该出现涨潮,但人们却早已观察到,地球的海洋通常都会在一天之内出现两次涨潮,其发生时间的间隔大约为半天,而我们都知道,地球每完成一次自转,差不多就是一天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地球“背向”月球的一面也会涨潮,为什么会这样呢?下来我们就来揭秘一下这种看似奇怪的潮汐现象。


通常我们都会将地月系统的运动状态想象成,月球一直在地球引力的束缚下围绕着地球公转,而地球却稳稳地不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地球在“吸引”月球的时候,月球其实也会对地球产生同样大小的引力,因此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那地球和月球就将不可避免地撞在一起。

地球和月球之所以会像现在这样稳定的运行,其实是因为它们都在围绕着地月系统的质心一起转动,而它们之间的引力则起到了向心力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地球和月球都会因为自身的惯性而具备了远离旋转中心的趋势,从而使地球和月球始终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会被向心力“吸引”得撞在一起,因此这种趋势等效于一种与向心力相反的力,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离心力”。

需要注意的是,“离心力”的本质是物体惯性的体现,它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力,而是一种为了方便讨论而引入的虚拟力。

“离心力”的大小可用公式“F = mω^2r”来进行计算,其中m、ω、r分别代表物体的质量、转动的角速度、物体与旋转中心的距离,可以看到,“离心力”的大小与物体与旋转中心的距离是成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距离旋转中心越远,“离心力”就越大,反之亦然。


由于地球的质量远大于月球,因此地月系统的质心其实是位于地球半径之内,大概在地球与月球质心的连线上距离地心4700公里的位置上,与之相比,地球本身的直径则大约为12742公里,而这也就意味着,地球“背向”月球的一面受到的“离心力”比地球“面向”月球的一面更大。

另一方面来讲,地球“背向”月球的一面与月球的距离更远,月球引力就会减弱,此消彼长之下,“离心力”就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离心力”与月球引力是相反的,因此这一面的海洋就会向远离月球的方向隆起,进而形成涨潮。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在地月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地球海洋会同时受到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在地球“面向”月球的一面,是月球引力引发了海洋的涨潮,而之所以地球“背向”月球的一面也会涨潮,则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太阳系中的“老大”,太阳同样也会引发地球海洋的潮汐现象,只不过太阳距离地球太远(相对于月球),其引发的潮汐幅度就比月球更小。

当月球运行到与地球和太阳在同一条直线时,太阳与月球引发的潮汐就会出现叠加效果,从而使地球海洋的潮汐幅度更大,此时出现的潮汐称为“大潮”,而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连线的垂直方向时,太阳引发的潮汐就会明显削弱月球引力发的潮汐规模,此时出现的潮汐则被称为“小潮”。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2年10月24日/【知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