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3-3-9 07:09

23年3月9日/【知识更新】

地质学家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全景科学家

2023/03/08 19:02 北京市

已关注

X
李四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我国地质力学理论的创建者,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走遍祖国大地,探寻中国发展急需的“工业血液”,为共和国的腾飞和中国地质科学的研究及教育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四光 来源:中国科学报

01 千里求学路,灼灼赤子心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是孙中山对李四光的勉励和嘱托。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发现内忧外患的祖国连一个像样的铁矿都没有。缺少原材料的供给,振兴工业自然无从谈起。

为了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理想,他再次远渡重洋。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后,他先学采矿、后学地质,同时为推动地质科学从单纯描述性学科向精准科学发展,努力学习物理学和高等数学,并学习德文和法文,扩大自己的知识涉猎能力,以便更便捷地了解地质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动向。

六年的求学生涯结束,面对导师的挽留和其他老师的推荐,李四光表示,“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突破重重阻碍回归祖国怀抱,投身新中国的地质事业。


1950年,李四光几经辗转从欧洲回到南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在回国后的科学研究中,他躬身实践,潜心著述,在探索中独辟蹊径,创立了地质力学。其间还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有力驳斥了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论断。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石油工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当时,石油工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地下石油资源状况不清。针对当时流行的“中国贫油论”和“东北贫油论”,1953年12月下旬,李四光依据大地构造理论和对油气形成移聚条件的看法,明确回答中国油气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并对“中国贫油论”的观点进行了有力驳斥。

1954年,他又做了题为《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结合中国地质构造进行探讨,提出了找油的方向。这一报告是当时对中国石油远景所做的最全面预测报告之一,成为了石油普查战略选取的重要依据。

02 为国防寻铀矿,为民生测地震

铀矿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生产出核武器所必需的裂变和聚变材料。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找到足够的铀矿,中国的国防安全和核燃料才能有所保障。

1955年,根据中央的指示,李四光开始着手筹备全国铀矿资源勘察工作。早在1943年,他便依据自己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推断出中国的铀矿是有远景的。随着地质部成立第三局,铀矿勘查工作全面展开。

李四光认为,铀矿是一种稀有放射性矿床,往往产生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依照这一思路,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勘探队在陕西秦岭、四川、江西等地,陆续找到了一批储量丰富、品位很高的铀矿。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核工业的发展需求,李四光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1966年,邢台发生强震,李四光马上组织了地震考察队,奔赴震区进行测探。实地考察研究后,李四光认为邢台地震的原因在于新华夏系构造带活动。地震这种毁灭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如果能及时准确的预测,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挽救无数的生命。抱着这种想法,李四光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重大的世界性课题。

可令人遗憾的是,1971年,李四光发高烧被送到医院,第二天便与世长辞。李四光逝世后,人们在他的笔记本里发现这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们为人民所利用……”

03 教育传承,培育地质人才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这是李四光对于科学研究的理解,也是他在教育学生时所传递的理念。

在投身新中国科研事业同时,李四光十分重视国内地质教育问题。他深知只有教育传承,才能真正让中国富强。在他的积极推动和参与下,国家先后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和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大学等院校增设地质专科班,另有9所地质专科学校也陆续开办。

在李四光的关心下,一大批中国地质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从建国初期不到300人迅速发展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十几万人,基本解决了当时国家建设对地质人才的需求。他早期培养的学生有二十几位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新中国地质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1971年,李四光在办公室部署地热工作 来源:科技导报

回望他的一生,脚步不止,白首穷经。拳拳赤子之心,心系党和国家。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科学事业,为发展地质工作、提高中国地质科学水平做出了光辉的业绩。他是“科学界的一面旗帜”,我们将永远铭记!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23-3-11 23:33

全球多地极光大爆发

封面新闻

2023/03/11 09:02 四川省

已关注

X
全球多地极光大爆发

成都摄影师每天都在追“光”


摄影师苏铁在冰岛追“光”。


朱进在调试摄影仪器拍摄。

最近,很多人的手机可能都被“极光”刷了屏。

在冰岛,一架从雷克雅未克飞往英国曼彻斯特的飞机,在天空中转了一个圈,只为让坐在飞机另一侧的乘客能够观赏到极光;在芬兰,从库萨莫飞往首都赫尔辛基的飞机也偏离了预定航线,在天空上转了一个360度的圈;在英国爱丁堡,人们抬起头就能看到天空中跳动的绿色极光;甚至在纬度只有48度的法国圣米歇尔山,天色也变成了红绿色。

追光摄影师:

今年的极光强得“过分美”

“我已经拍得筋疲力尽”,来自成都的摄影师苏铁(化名)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句话,配图是一张极其美丽的照片——穿着红衣的他站在山海之间,头顶苍穹之上有着绿色和紫色的美丽极光。

2月23日,苏铁抵达冰岛开始拍摄,几乎每天都能拍到美丽的极光,“很过瘾,这几天极光强得太过分了,几乎天天都能拍,已经拍不动了。”他说。

苏铁年年都在拍极光,去过冰岛很多次,也几乎每次都能拍到。这并非有什么秘诀,需要的只是耐心:“因为每天都有极光,只是强度不一样。有时候整晚它都很平静,只有一些绿色的光,一整晚七八个小时可能中间只有一小段时间跳动一下,如果不是专门看的话,很难注意到。”

但今年的情况不一样。几乎每天都有高强度的极光出现,而且色彩艳丽,就像精灵一样在天空中跳动。“最近我天天在赶路,追天气。以前是能拍到就拍,而这次是每天都在找天气好的地方,赶路去追极光。”

苏铁告诉记者,有云的地方,极光再强也看不到,所以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找天气晴朗的地方:“我每天都在看云图,比如云图上会显示晚上几点到几点哪些地方没有云,我就去那里等着,基本上都能看到。至于说看到的极光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那就不确定了,有太多偶然和运气的成分。”

根据苏铁的经验,极光并不是越强越美,能看到什么样的极光,其实属于一种“玄学”:“前几天有一个预报,说某个极光的强度是7级,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但实际上在那天我拍的几幅照片,个人感觉一般;反倒是有一天极光预报强度只有4-5级,拍出来的照片却色彩丰富。不过那天的7级极光确实覆盖面积很大,很多低纬度地区都看到了……”

天文工作者:

曾在新疆拍到过粉色极光

“极光的产生原因跟太阳活动有关。”北京天文馆前馆长、《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太阳本身有带电的高能粒子,当高能带电粒子离开太阳表面,到达地球时,高能带电粒子就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沿着磁力线被导向地球的两极。“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极光,就是这些高能带电粒子在地球电离层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通常在极圈附近容易看到。但如果地球活动非常剧烈,低纬度地区理论上也是可以看到极光的。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能看到极光的可能性特别小,比较罕见。”

绿色极光是最常见的极光,北欧极光也大多是绿色极光。绿色极光的形成,通常是太阳风在大约96千米至241千米的高度,与大气中氧气碰撞出来的产物。朱进介绍,极光的颜色和强度取决于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数量。“如果你是在地球的两极看到极光,那么看到的绿色、蓝色就比较多。但如果是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的极光往往是偏白色或者是偏红色、粉色,以及红色这样的极光比较多。”朱进说,黄色和粉红色极光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只有在太阳剧烈活动时,人们有可能会看到这两种颜色。

“我曾经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北纬42度左右)拍到过粉色的极光。一般情况下,在北纬45度左右,我们看到的极光大都以粉红色为主。”

朱进表示,虽然极光目前看来与人类生活关系不大,但是造成极光的原因,如太阳活动等,会对人类有一定的影响:“极光本身对生活没什么影响,对人类而言,它就是能让你看到更好看的自然现象。但是太阳活动,比如这种高能带电粒子,它来到地球附近,然后与地球磁场发生相互作用,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扰动,这就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比如说对短波通信、低轨卫星、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

据朱进介绍,如果在低纬度地方看到很漂亮的极光,那这种现象对应的就是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说明太阳活动已经对地球电离层、地球整个磁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太阳活动特别强的时候,如果人们将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强辐射环境之下,可能容易得皮肤癌之类的疾病。但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边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3年3月9日/【知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