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kcc58 发表于 2009-2-24 18:24

有谁能把谷歌地图上一块儿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下载下来!

本帖最后由 lhkcc58 于 2009-2-24 18:27 编辑

有谁能把谷歌地图上一块儿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下载下来!我想这地方的构造是很值得讨论的。日本列岛中部是一个巨大的海岭的出发点,这岭向南延伸很远,它的西部有一个几乎像它的阴影一样的巨大的构造。如果这一切不是偶然存在那里的,那,对这岭及其阴影的关系及它们的产生原因的探讨应该具有相当的地质学意义。

wwssff333 发表于 2009-2-25 00:01

用抓图啊,或者 CTR PRINT SCREEN,再粘到画图板上。
聊天工具有抓图功能的。

lhkcc58 发表于 2009-2-26 12:27

本帖最后由 lhkcc58 于 2009-2-26 12:29 编辑

2# wwssff333
实在是抓不下来,抓得我是“抓耳挠腮”能不能帮个忙。
在诸位面前我几乎是个电脑盲。

wwssff333 发表于 2009-3-1 04:05

不会吧? 呵呵,有坐标吗? 从那儿到那儿?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 09:42

日本列岛中部是一个巨大的海岭的出发点,这岭向南延伸很远,它的西部有一个几乎像它的阴影一样的巨大的构造。把那海岭和其西部的阴影一样的部分下载下来就行了。
让我管两块儿,我哪有那么大的能力。我已经建议分你一块。

wwssff333 发表于 2009-3-4 01:59

我经常上不来,这儿太慢了。
我都是在徐吧活动,还有就是在百度群里,也邀请过你的。
呵呵。

wwssff333 发表于 2009-3-5 12:19

http://hiphotos.baidu.com/wwssff/mpic/item/ba74ff19932e0b2735fa4113.jpg 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lhkcc58 发表于 2009-3-5 17:44

7# wwssff333
我还是见不到。

lhkcc58 发表于 2009-3-5 18:15

7# wwssff333


链接: <http://maps.google.com/?ie=UTF8&ll=22.43134,136.274414&spn=36.118071,49.833984&t=h&z=4>

wwssff333 发表于 2009-3-6 09:50

http://hiphotos.baidu.com/wwssff/mpic/item/2e46a9fb030814feb48f31a8.jpg 你给的链接抓下来的,再看不到就到我空间下载。

http://hiphotos.baidu.com/wwssff/mpic/item/2e46a9fb030814feb48f31a8.jpg

lhkcc58 发表于 2009-3-6 10:15

这图我任何时候都可以在谷歌见到,我是想把它弄到论坛来,这样大家讨论问题比较直接、直观。 10# wwssff333

赵本山 发表于 2009-3-7 17:33

是不是这个图:

lhkcc58 发表于 2009-3-7 18:30

太谢谢了,是这个地方。
这图里的两块腊肉的安排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那它们的产生必有某种关联!
你有何高见?

lhkcc58 发表于 2009-3-9 21:54

老林对这俩块腊肉有什么看法?

tanlilin 发表于 2009-3-10 07:30

老林对这俩块腊肉有什么看法?
lhkcc58 发表于 2009-3-9 21:54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象是人工铲子堆放的模型.现在还没想到能提出什么看法.

本帖子已被收藏 :handshake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2 22:06

这两块腊肉原本应该是一块,西部这阴影应该是东部那块儿移动或“搬迁”后的遗留。问题只是在于这搬迁是如何实现的,是平移、还是“反扣”过去的。这种移动是可能的,有事例为证:

龙池三大地震奇观

  奇观一:南岳“新加坡”

  在龙池镇南岳村,从集镇通往景区的道路旁边,一座方圆近百米的大土包将道路拦腰截断。大土包相当于两层小楼高,土石方量近万立方米。据当地村民介绍,地震当天,这座大土包从山顶直接飞越山脚的龙溪河,落在公路上。因为像是新增加的一个山坡,当地人称为南岳“新加坡”。

  奇观二:最牛“桑塔纳”

  在地震中,龙池景区新山门通往老山门一段公路全部垮塌,连路基都不存在了。悬崖峭壁上,一辆黑色桑塔纳2000型轿车却完好无损地停在半山腰。据当地村民介绍,地震那天,这辆桑塔纳正行驶在路上,强烈摇晃时,赶紧停在了路边。等地震结束,司机发现整条公路已完全不在了,只剩这辆桑塔纳停在半山腰。后来,几次强烈的余震也没能将它摇落下来。

  奇观三:景区“飞来峰”

  在龙池核心景区的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旁边,有一座规模更大的“飞来峰”。它来自旁边的一座高山,这座高山的山脚下,并没有堆积多少土方量,在高山的对面凭空增加了一个小山头,其飞越的直线距离至少在200米以上。走上这座“飞来峰”,记者发现上面生长的树木、竹林等植被仍然郁郁葱葱,与其原来山头的植被如出一辙。

    成都商报 陈松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3 13:58

16# lhkcc58
谢谢老林。

tanlilin 发表于 2009-3-13 16:57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3-13 17:06 编辑

把这二块腊肉拼在一起的模样.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3 17:31

18# tanlilin 太高了, 是怎么搞出来的?!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3 17:43

如果按照第一图的设想,那我们不妨再大胆一些;让它与日本向西南延伸的岛链重合。这样,它应该是受到一个巨大的外来撞击的结果。可喜的是山东半岛的南缘与南朝鲜的线西岸正好可以构成一个大致的撞击坑。

tanlilin 发表于 2009-3-13 20:55

如果按照第一图的设想,那我们不妨再大胆一些;让它与日本向西南延伸的岛链重合。这样,它应该是受到一个巨大的外来撞击的结果。可喜的是山东半岛的南缘与南朝鲜的线西岸正好可以构成一个大致的撞击坑。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3 17:43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3 21:30

21# tanlilin
A GENUINE MAP MAGICIAN.
那腊肉不是一次达到现在的位置的。图中所示应该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冲击前的大概样子。这腊肉应该是经过三次冲击才达到现在的位置。第一次是停留在日本的岛链上,第二次应该是停留在那阴影处。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紧贴那腊肉西侧边缘还有一条很细的阴影;那应该是这腊肉的一次小规模的“平推”,它可以算作第三次。

tanlilin 发表于 2009-3-14 06:08

21# tanlilin
A GENUINE MAP MAGICIAN.
那腊肉不是一次达到现在的位置的。图中所示应该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冲击前的大概样子。这腊肉应该是经过三次冲击才达到现在的位置。第一次是停留在日本的岛链上,第二次应该 ...
lhkcc58 发表于 2009-3-13 21:30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次听到这种独特的见解,高!!!{:2_34:}

lhkcc58 发表于 2009-4-4 19:37

这大概就是“地形学”应该研究的课题。

lhkcc58 发表于 2013-6-27 12:50

又想起这腊肉了。

霁雪 发表于 2013-6-27 13:32

温故而知新!
怪不得中国的北方多煤!看样子是擦着地面由西偏北向东偏南撞过来的,而且陷入到地壳下去了。地球自转因此快了五分之一。地轴因此而摇晃了一亿年。
拿一团面团当地球,用相应比例的擀面杖捅一下或弹皮弓瞄准了打一颗钢珠进去就全看出来了。钢珠的直径应该和那个弯钩一样大小。

lhkcc58 发表于 2013-6-27 16:52

回复 26# 霁雪


    塔里木盆地可能有过很大变形,“初生态”的陨石坑基本都是正圆的。地质应力可以导致变形,其它的新撞击也可以使老的陨石坑变形。

霁雪 发表于 2013-6-28 01:59

仔细的看那块东面一点的肥肉是,马里亚纳海沟的前缘。

“研究人员扫描40万平方公里的海沟图像,箭头指示部分为发现的海底“桥梁”据介绍,当板块之间相互挤压、一个板块被另一个板块拉低,那些横跨海沟的402.3万米高的海底山脉就会形成这些跨海沟的海底“桥梁”。科学家们还利用多束回声探测仪对地球最深处“挑战者深渊”(Challenger Deep)进行了3D扫描,该仪器安装在船底,它们产生的扇形声能量覆盖海床,最终获得的3D图片的清晰度比其他早期测量系统更精确。据悉,研究人员是在2010年8月月到10期间,利用船载3D技术扫描仪测绘整个马里亚纳海沟的地形结构,并在此期间发现这4座横跨海沟的海底“桥梁”的。这些“桥梁”要比它们下面的海床高出2500米。研究人员加德纳(Gardner)兴奋不已的说:此前,科学家猜测在此区域可能有这样一座海脊横跨在马里亚纳海沟上方,而此次海底3D扫描测绘任务也证实这里确实存在四座海底“桥梁”。加德纳称,这些山脊是由1.8亿年之久的太平洋和非常年轻的菲律宾板块碰撞形成的,由于海洋地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温,太平洋地壳的时间较久,因此它正逐渐慢慢下沉到年轻的菲律宾板块之下。当太平洋板块的海峰俯冲到菲律宾板块之下时,它们就会与海沟沟壁紧紧相抵靠,从而形成了这些山脊。加德纳猜测,这些海底“桥梁”可能与地震俯冲区域有关,就像在2011年5月日本大地震形成的“桥梁”一样,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极其复杂的地质学现象,这些海峰与板块之间越来越拥挤。据了解,这支海底测绘队发布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挑战者深渊“测量结果和3D图像,即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可达10994米。研究者们通过计算数千个深海声波和3D图像,了解到海水是如何改变回声测深信号的。加德纳发现“挑战者深渊”的深度已超过珠穆朗码峰的高度,他说:“当测量到深达11公里的深海构造时,系统中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亮亮)”

不如像斑竹猜想的那样,“说是一颗半个月球大小的外星,在撞向地球时,分裂出数块,把这一大段如今的地震带,几乎同时撞了出来的,其余应力至今还在发作。” 更有想象空间。
斑竹一直反对大陆漂移说,也大约一直是这个意思吧。
那样说的话,那大西洋,大西国的故事和大西国一夜之间的失踪,可能都是外星撞的祸。

霁雪 发表于 2013-6-28 02:07

摘自网易
http://discovery.163.com/13/0217/07/8NTBAVIL00014N6R.html

陨石坠落俄罗斯造成约1200人受伤,十几个小时后,约半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又和地球檫肩而过,接二连三的“外星来客”让人类措手不及。
实际上,2012年5月,NASA就曾警告约有4700颗小行星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其中一颗一旦撞上地球,会对至少一个城市大的范围造成毁灭性打击。

尽管科学家在对小行星的防御问题上不断突破陈新,但就目前看来,哪一种方式都还不足以完全有效地防御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

地球随时都在遭受小行星的威胁

1908年,在俄罗斯发生的“通古斯事件”是距今最近一次大陨石撞击事件,一颗天体在西伯利亚无人居住的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夷平了方圆2000平方千米内的8000万棵树木。如果再晚5个小时,爆炸则会发生在俄罗斯人口稠密的圣彼得堡上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根据美国1992年解密的国防支持项目(DSP)卫星资料显示,
1975年到1992年的17年间,DSP卫星共观测到136次小行星在地球大气中爆炸的事件,其能量在500吨到1.5万吨之间,平均每年8次。
此外,根据美国空军在1960-1974年间运行的全球大气声波探测器阵列以及劳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在美国西部安装的一个声波探测阵列1983-1996年的数据,研究人员推断平均每年都会发生一次1.5万吨当量的小行星进入地球的事件。

据估计,大约每两、三千年可能有一次通古斯类型的陨击,每50万年左右会有一次直径10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其实,如果陨石体积较小,可能在穿越大气层的时候就被完全燃烧殆尽 ,而一旦陨石的直径大于330英尺(约为100米),它们则可穿越大气层对地面形成撞击,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损毁。

这在2012年英国南汉普顿大学发表的研究结果中曾提到,有潜在威胁的4700颗小行星中的其中一颗一旦撞上地球,则会对至少有一个城市大的范围造成毁灭性打击,而最有可能成为毁灭性小行星“落点”的国家有10个,中国居首。

科学家并不能保证准确及时观测到有潜在威胁小行星就目前状况来说,地处北半球的望远镜很难观测到南极上方的天空,就算是口径已经升级到前任望远镜2倍的全景巡天望远镜及快速反应系统(Pan-STARRS)对此也无能为力,这无疑给小行星监测留下了盲点。此外,地球上的望远镜只能在夜间寻找小行星,它们的巡天范围被限制在了远离太阳的区域,因而看不到任何从地球轨道内侧飞来的危险小行星。

更重要的是,在可见光波段因为太暗而无法看见的小个头小行星,在红外波段中虽会在寒冷、黑暗的太空背景中发出明亮的光芒,但地球大气层会阻挡绝大部分红外线。
除了技术上的压力,全面追踪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也要耗费巨额的资金。
早在2007年3月开幕的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会议上,NASA提交一份报告说,如果要追踪90%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和彗星,就需要耗资约10亿美元,NASA曾表示无力承担。
报告中说,追踪小行星的方法之一是启用一部全新的地面太空望远镜,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地面太空望远镜建立联络,严密监视小行星的运行状况。这一方法也需耗资约8亿美元。即便用最快捷的方式,向外太空发射红外线太空望远镜,仍需花费11亿美元。虽然有科学家提出一种相对低廉的方法,即仅在世界各地太空望远镜之间建立联络,但也需花费3亿美元,最终也因耗资巨大而遭到否决。

现有措施都无法完全有效防御小行星撞地球

196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课堂上首次提出研究人类是否能够有效防御某个预先知道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
此后近半个世纪,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方法试图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最终筛选出三个被相对认可的方式,但令人担忧的是,它们都无法完全有效的解决问题。有科学家提出采用一系列偏转机动,先大规模的撞击,再用小推力来微调小行星的轨迹。2005年,NASA的“深度撞击”任务就曾用一大块铜成功地重击过坦普尔1号彗星(Tempel 1),倘若进行“动能撞击”,似乎有先例可循。
但科学家担心:小行星也许只是一些松散相连的碎石,有可能在撞击中破碎而轨道并不发生很大改变,这样一来出现的大量小行星碎块可能更难对付。
也有科学家提出使用牵引机,通过重力牵引修正天体的飞行轨道。由于小行星们在太阳系中以1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飞驰,所以只需要很小的推力就可改变它的轨道。但是,飞船必须非常靠近小行星,而且要保证完全掌握其运行轨道。在发现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后,必须在预定碰撞时间至少20年前发射重力牵引机,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小行星产生引力作用。
因此,对于紧急发现的具有威胁的小行星,此种方法是失效的。
这种情况下,核爆被认为是最能救急的方式,也被科学家认为是唯一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方案。这主要是因为,在太空环境中爆炸的核弹其能量主要以X-射线形式释放,这些X-射线将加热小行星的表面使其气化,随着这些气体和碎片飞离小行星,其反作用力将使小行星获得相反方向的冲量。这种方式虽然十分快捷直接,但也有风险,它仍可能使小行星分裂,而其中一个或多个小块仍有可能撞击地球,由于撞击点分散在地球的不同区域,甚至可能导致更大的灾难。
此外,还有一些更富想象的办法被提出,例如:在小行星上安装一枚火箭;使用“质量引擎”,通过抛射物质来推动小行星改变轨道;将阳光聚焦在小行星表面蒸发部分岩石来迫使它偏移;甚至使用“彩弹”将小行星刷成白色,以便让来自太阳光的压力逐渐将这颗小行星推出构成威胁的轨道。
但科学家认为所有这些想法目前还都停留在科幻小说的范畴之内,并不具有可行性。(编辑:顾纯,陈雅娟)

中国的成语“蚍蜉撼树”最能概括上面的一段报道。

lhkcc58 发表于 2014-2-27 16:03

有重新提起的必要。

lhkcc58 发表于 2017-8-10 19:59

呼唤老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谁能把谷歌地图上一块儿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下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