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地震坛 登录
地震坛 - 地震 - 地震吧 - 地震网 - 地震论坛 返回首页

悅如的个人空间 http://www.dizhentan.com/?15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麥田圈說2012你會見到的第一位外星人(下篇)

已有 955 次阅读2010-10-22 15:23 |个人分类:麥田圈

轉貼無觀的文章
 
 
 
分類:無觀
2010/10/22 09:58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她要跟地球人簡報什麼?

從我們Arecibo Message的目的看起來,她顯然也是要如法泡製。

對她們族人的來歷做個簡單介紹。

外國研究者已經把部分解讀出來,我就借花獻佛,另外再補充這些研究者搞不清楚的部分。

下面是我們Arecibo Message發出去關於地球人的內容介紹。

接下來是Arecibo Message跟麥田圈相同項目的平行比對

我們就拿雙方不同的項目來比較看看。

從這雙方身體組成的主要元素不同來看,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

外星人的飲食種類似乎與地球人不同,所以新陳代謝也會不同

更可以考慮,外星人也許不必靠飲食獲得能量的來源,而是以其他方式來提供身體活動的能量。

二氧化硅=二氧化矽=一般的沙子。

有沒有想過?古神話,女媧以泥土造人,然後吹一口氣,就成了一個活人?

莫非這是一種複製技術,跟複製材料?

我們都知道地球人的基因是平行的雙螺旋式架構。

但是外星人卻不是平行的雙螺旋式……..是兩種不協調的螺旋架構組成。

為什麼?

很簡單,身體是兩種不同的基因合成的。

人跟獸的基因?!人頭獸身。

原來外星天人的前鋒是由祂的學生人頭獸身當開路先鋒。

因此我們這位與人類第一次接觸的代表,肯定是人頭獸身,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族的人頭獸身?我的猜測是兔族的人頭獸身。

從外型上看起來,雖然臉孔接近,但是體形卻完全不同。

地球人身體大於頭,是不是代表地球人常做身體活動,卻不愛頭腦活動?

外星人腦獸身剛好跟地球人相反,表示外星人愛頭腦活動勝於身體活動。

說實在外星人腦獸身的體型反而比較像蜥蜴人跟小灰人的體型比例。

因為他們同樣都是阿修羅,只是一種是善良的阿修羅,一種是邪惡的阿修羅。

這是我個人猜測這位外星代表是兔族的原因,因為圖上畫出來的外星人腦獸身體形較矮,好像兔子一直姿態較低,應該是這位代表取本族的身高做為象徵,,實際上還有她族的人腦獸身也有體型較高大的。

雙方的人口數量差距甚大,外星是地球人的數倍。

其實地球人數也不應該只有43億,這其中的原因是外星人腦獸身涵蓋人跟獸兩種類的合計,而地球是人跟獸分開來計算的數字。

再加上外星並沒有靈界這個空間,可以讓無肉體寄居的靈暫時依附,所以基本上每個靈一定有一個身軀依附,而地球卻有一半的靈無身軀依附,必須被集合在靈界暫時停留,因此人口數看起來就有明顯的差距。

外星人因為有免加能源的幽浮飛行器,加上速度又快,所以來往星際旅行可以無遠弗屆,這是地球人或蜥蜴人望塵莫及的夢想。

所以從外星來之後祂們橫跨太陽系的第三第四第五三顆行星活動,是易如反掌之事。

其中第五顆行星變成環繞的四顆星最讓以前的解讀者困擾。

不過這四顆星確實是代表木星,是代表木星的四大衛星,也就是伽利略最早發現的木星四大衛星,因此外星人在木星的活動並不是在木星本體,而是在木星的衛星。

雖然目前天文望遠鏡已經很進步,人類從伽利略到現在已經發現木星有63顆衛星,不過我要跟天文學家報告,木星真正的衛星數量是65顆,這是外星人在木星親自算過的數目,所以有兩顆木星的衛星地球的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

同時我要跟所有看過我書內容的網友提醒,我書裏面曾經解讀有65顆隕石,其實就是木星的65顆衛星。

寫到這,實在很想問網友們,有沒有人知道?我們市面上在賣的那種幾萬元的反射式望眼鏡,看得到木星較大的衛星嗎?

最後要談的是雙方接觸外星不同的方式。

這一點也是以前解讀者容易誤會的地方。

因為這邊Arecibo Message表示的是無線電望遠鏡,所以所有以前的解讀者就瞎子摸象,依樣畫葫蘆說這是外星人更進步的新款無線電望遠鏡,就這樣以訛傳訛,全世界都在說這是無線電望遠鏡,真是讓人家痛心,6000年來我們原來都在這種瞎猜專家領導下過生活,我們的專家原來是這樣方式在教育下一代?

為什麼我敢說這是幽浮的圖形?我們來回憶幽浮區別那篇文章….

你看這個圖案畫得是不是跟這張照片有相似感。

幽浮週圍的能量出入光點,在這張圖的幽浮週圍也表現出來了。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17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