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地震坛 登录
地震坛 - 地震 - 地震吧 - 地震网 - 地震论坛 返回首页

starbase的个人空间 http://www.dizhentan.com/?23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研究地震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救人

热度 1已有 1078 次阅读2010-10-28 14:19 |个人分类:使命

研究地震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救人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唤醒自己,能沉下心来,保持乐观心态,消除烦躁,回归关注地震信息的原来的宗旨。为什么要关注地震?纯粹是为了救人。如果现在考一些说法的出处,多半有个粗浅的印象,最近大半年,看的地震资料恐怕超过很多人,足足半米多高,而且很多是看2-3遍,有空就翻看,所以记忆犹新。不过最怕是看过后,还是错过某些先兆。毕竟,研究地震,纯粹是为了救人,假如不能达到救人的目的,那么一切都是无用功,或许我有点悲观了,呵呵。

花了一个多星期,总算把9月份的甘肃地震信息梳了一遍,看的我眼花缭乱,眼神不济,这还是间或整理一下,并没有连续盯着,中间还插着干点其他的,如果连续看,估计得把眼睛看成散光。所以,8月份的地震信息看的时间更久,主要是怕把自己的眼睛看出毛病来,得不偿失。加上面对这一条条无味的数据,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这数据并不是妙文,不搞笑,也没有哲理性,又不像小说引人入胜、波澜壮阔,所以,坦白说很难耐心长时间面对而不产生腻烦心理。

扫看全球的地震信息,其实大地震,好像真的很喜欢......亚洲,可能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有倾斜性,如果把地震比喻成音乐里的敲鼓,鼓手为上天格老子的,地震就是鼓点声。那么,我观察,往往上天喜欢在敲到东南亚的时候,突然重重的敲,轮到中国,例如汶川地震,重重的敲。我感觉,这大概有个概率问题,就跟彩票一样,有人运气好,正好有这么巧抽中,而地震来说,就是很不好彩了。不带偏心的说,很奇怪,美国地震断裂带也不少,为何不见密集的大地震。

当一个地方地震次数较多,我称呼它为鼓点太过密集,一个地方震级较高,我称呼它为重击,那么如果连贯来看,用奏乐的观点,一定有个节奏,加上火山爆发、泥石流、暴雨、水灾、高温、低温、冰雪,把这些都组合成一场音乐会,一定有其旋律,有轨迹可循。乐谱究竟是乒乒乓乓一通乱敲还是优雅的协奏曲,以目前的科技,人们应该能做出合理而准确的判断。卫星云图上能看到的气旋或许就是升八度,气旋中心是重点,拉长线的云是长音,棉絮的位置就是放气。

最怕的就是明明有人能够听出杂音,但是却不肯说不可说。

个人原创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20108512 2010-10-28 20:50
你说研究地震是为了救人这一点没有错,可是我的地震红色预警大地震即将来临在2010年10月23日发出后,却没有引起地震部门的重视错失救人的机会。
回复 starbase 2010-10-31 08:57
20108512: 你说研究地震是为了救人这一点没有错,可是我的地震红色预警大地震即将来临在2010年10月23日发出后,却没有引起地震部门的重视错失救人的机会。
其实我觉得您的预测需要进一步准确确定,三要素您并没有明确列出来,所以您的预测,只能是猜测,很抱歉这么直接说。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10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