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89|回复: 5

听说最近太原市还要地震没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0-6-9 09:09 |阅读模式
听说最近太原市还要地震没
发表于 2010-6-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青藏块体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相互作用的"轮闸模型"的有关结论,结合鄂尔多斯地块周缘近年来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和震源机制解以及青藏块体的地震活动特征,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块的现今运动状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目前继续受青藏块体东北缘强烈左旋压扭作用的控制,其自身构造运动仍处于被完全抑制状态,致使其周缘自1815年以来的地震活动格局基本未变,而维持着原有的活动水平.
由于鄂尔多斯地块对来自其西部的大地块的坚固阻挡,在其左右分别形成2个拉分盆地:西部的银川盆地和东部的山西地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6-9 12:03
那意思是最近很安全了????
匿名  发表于 2010-6-9 13:12
关注,希望老师给测试下。谢谢老师了。
发表于 2010-6-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关心山西,关心银川,就看看稽老师关于鄂尔多斯地块的描述和相关背景:

鄂尔多斯地块是一稳定地块,其结晶基底有早前寒武纪(太古宙-早元古代)高级变质岩石组成。鄂尔多斯地块内部没发生6级以上地震,它的北缘以阴山为界,南缘以秦岭和伏牛山为界,西缘以贺兰山和六盘山为界,东缘以太行山为界,包括的范围是33.1-42N103.5-114.5E。鄂尔多斯地块现代的受力情况很像简单剪切糜棱岩中的一个碎斑晶,以2-4 mm/a的速率向北东方向运动,同时逆时针旋转使其东西两边缘受力拉张形成两个断陷系,西边的是银川地堑,东边的是山西裂谷。鄂尔多斯地块南北两侧分别是渭河和河套盆地,它们分别受控于近东西向左旋正走滑断裂。控制渭河盆地的是华山-秦岭北缘断裂,垂直滑移速率2-3mm/a,水平滑移速率1.5-2.2mm/a。渭河断陷带在宝鸡、西安、渭南、华县等地的震源机制解分析显示,最大主应力NW向,中间主应力垂直, 最小主应力NS (张学民等,2005) 。控制河套盆地的是阴山断裂带,其垂直滑移速率2.4-6.5mm/a,左旋走滑速率为5mm/a (徐锡伟等,1990;江娃利等,2001) 。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陷系是中国重要的地震活跃区之一,据历史记载,近2000年期间该区曾发生58级地震,67.0-7.5 级地震,286.0-6.75级地震。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陷区的古地震原地复发周期一般为1500-2000年,有些可达2000-3000 (邓起东,2002) 。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裂带上或附近地区分布有许多大中城市,如大同、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银川、西安、咸阳、宝鸡等,其中四个是省会城市,所以防震防灾工作尤为重要。

蒋溥等 (2005) 年统计了鄂尔多斯周缘中小地震的滑移矢量数据,发现80%的断裂属于斜滑型,23%属于倾滑型,17%属于走滑型。
阴山断裂带西起内蒙古的乌海、磴口、经临河、五原、包头、呼河浩特、东到山西大同。该断裂在鄂尔多斯地块和阴山山脉 (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和大青山) 之间形成一系列地堑式断陷盆地,即河套盆地。阴山断裂带曾于公元前7年发生过一次7.0级地震,以后好像一直没有7.0级以上的地震记录。近一百年来发生几次6级多地震,例如,1934121日内蒙古五原的6.3级地震 (40.70N111.30E) 19764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的6.3级地震 (40.23N112.20E) 1976923日内蒙古巴音木仁的6.2级地震 (40.08N 106.35) 1979825日内蒙古五原的6.0级地震 (41.23N 108.12E) 199653日内蒙古包头西6.4级地震 (40.78N109.68E) 1998110日河北省张北6.2级地震 (41.10N114.30E) 。薛丁等 (2001) 认为阴山断裂带西部的五原-乌海之间是长期存在的明显的地震空区,有发生7.0级大地震的危险性。
银川地堑的西边界断层是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银川地堑的东边界断层即黄河断层,银川地堑内部还有两条主要断层,它们分别是永宁-贺兰-姚伏断裂和平吉堡-潮湖-筒泉断裂。这四条断层都呈NNE向,西边两条向东倾,东边两条向西倾,都是活动断层,平均位移速率约 5mm/a ,它们的活动控制着银川地堑中第四纪沉积与地震灾害,宁夏省会银川正位于银川地堑的中央。银川可能是中国唯一个受过直下型地震严重破坏的省会城市。1739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与平罗县之间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38.8N106.50E,震发于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断裂呈NNE向延伸,SEE倾、震源深度约15-20 km, 形成长约180 km的右旋正断同震破裂带。建于明嘉靖十九年 (1540) 的明长城在这次地震中被右旋错断1.45 m,垂直错断0.9 m (白铭学,焦德成, 2005) 。据清朝王绎辰《银川小志》记载,地忽震有声。地下如雷,来自西北往东南,地摇荡掀簸,衙署即倾倒,太守顾尔昌,全家死焉。堂堂银川府太守坚固的衙署即刻倒塌,何况那时候普通老百姓的民房?倒塌无存。男妇人口,被压大半。地震压死官民五万余人,被溺、被冻死者亦复不少,这在当时人口稀少的宁夏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房倒火起,火势甚炽,延烧彻夜,三四日不息
鄂尔多斯地块的东缘是山西裂谷,它是由一系列断陷盆地组成的断陷带 (例如,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Xu et al., 1993) ,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次强震。例如,公元5127.5级山西大同地震,发震断裂是一条长90余公里、走向NE、倾角40-75º的正断层,名叫黄花梁-山自皂断层,同震断距约2.3 (丁学文等,1999) 19891018日大同盆地许家堡乡一带(39.37ºN, 113.43ºE)发生6.1级地震,发震断裂是NE向右旋走滑正断层(赵根模,1990)。大同盆地内,1022年和1305年成曾分别发生两次6.5级地震。
1303917日位于临汾盆地山西省洪洞赵城发生7.5地震,等烈度线呈长椭圆形,长轴NE (武烈,1995) 烈度9度以上的极震区北起太原盆地的平遥和介休、南达临汾盆地南端的侯马和曲沃,死亡数至少20余万人。地震发生在霍山断裂上 (徐锡伟、邓起东,1990) ,这是一条NNE向、倾向西、高角度(70º)的右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的断层,构成临汾盆地的东界。1614年平遥附近发生6.5级地震,1695年临汾盆地里又发生另一次7.75级地震,史称平阳地震或临汾地震,死亡52000余人,震中位于36.0N111.5E,震源深度15 km18151023日,山西运城平陆县 (34.8N, 111.20E) 发生6.8地震 (顾功叙,1983) ,死亡6800多人。据史料记载,受灾严重的原因是“平陆、芮城、本系土山环绕,居民多于通衢两旁,负岩穿穴,聚族而居,一经震动,岩土被卸,窑孔全坍,遂致初次地震,该二县所属之地,被灾独重”。
1556123日陕西华县地震发生8.25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34.5N109.70E。此次地震是在中国历史记载中最惨烈的一次,死亡人口高达83万,为古今中外之罕见。陕、甘、宁、晋、豫5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2700平方公里。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 即使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如城楼、宝塔和宫殿也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地震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附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据历史地震学家分析,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大多数人正在熟睡之中;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
山西裂谷中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都介于10-20 km之间,之下往往有明显的低速高导层存在 (白来旺和候廷爱,1994),这些低速高导层可能是含水层,说明流体压力可能对发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966年河北省邢台7.2级地震发生在一条NNE走向、倾向NWW、约70km长、右旋正断的隐伏断裂上, 名叫新河断裂, 它是束鹿盆地-半地堑东边界铲形主断层。地震在地表断断续续形成长约50 km的地裂缝带 (李传友等,2007;张宏志等,2007) 1830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7.5级地震也发生在NNENWW向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
2008101922931665.jpg
ScreenShot027.jpg
ScreenShot026.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6-14 21:07
还是没有一个大致的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3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