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88|回复: 3

依赖人工降雨"洗天"除霾不靠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依赖人工降雨"洗天"除霾不靠谱(摘自网易探索频道)

2933人参与讨论

导      语

PM2.5肆虐,全国多个城市正着手实施人工降雨缓解空气污染,有不少呼声希望将"人工降雨"常态化,作为治理空气污染的首要应急机制。然而,从条件、成本及科学性来说,主要依赖人工降雨来救急“洗天”恐欠考虑。

顾纯

网易探索频道编辑..
..

依赖人工降雨

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灰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办法,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污之道。武汉、南京、重庆、西安、青岛、广州等多个城市正在着手实施人工降雨缓解空气污染,有不少呼声希望将“人工降雨”常态化,作为治理空气污染的首要应急机制。然而,从条件、成本及科学性来说,主要依赖人工降雨来救急“洗天”恐欠考虑。

人工降雨需依赖特定的天气条件

人工降雨主要是用人工手段通过催化制造自然降雨,但这个过程并非随时都能完成,需要依赖一定的天气条件。

一般自然降水的产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宏观天气条件,还需要满足云中的微物理条件,例如: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没有这些条件,天气形势再好,云层条件再好,也不会下雨。然而,在自然的情况下,这种微物理条件有时就不具备;有时虽然具备但又不够充分。前者根本不会产生降水,后者则降水很少。此时,如果人工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使云中产生凝结或凝华的冰水转化过程,再借助水滴的自然碰并过程,就能使降雨产生或使雨量加大。

因此,人工降雨一般要在云富含水汽情况下才能进行。厦门等亚热带气候且近海地区,受天气条件限制相对较少,但内陆地区若在冬季实施人工降雨,就会面临水汽不足的问题,这些地区的气象工作人员需要长期跟踪气象数据才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洗天”工程。

人工降雨的帐要好好算一算

目前人工降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飞机把干冰等冷却剂撒播到云中,使云内温度显著下降,细小的水滴冰晶迅速增多加大,迫使它下降形成降水。而另一种是利用火箭、炮弹把化学药剂打向高空,轰击云层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云滴与云滴发生碰撞,合并增大成雨滴降落下来。

一次飞机播撒成本可高达几百万元。上海首次施行人工增雨的初步预算中写道,实施一次人工增雨需要470万元,其中仅仅直接作用于云层的催化剂一次就需要40万元。当然这份等待批准的预算中不仅有飞机租用费、播撒设备等硬件费用,还包括地面监测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几十项。2012年年底,武汉气象局也投入400万人民币进行人工降雨作业。

人工降雨所用的火箭弹一枚的价值在4000元左右,用于使用的人工降雨火箭发射架价值在20万元左右。火箭弹属于军火,从运输费、押送费、保管费、发射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还没有算上背后工作人员的付出——发射探空气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等,这些间接投入不好算,也算不清。

人工降雨的科学性至今仍存争议

最早的人工影响天气(下称人影)作业产生于1946年的美国,并于50年代后在其他国家迅速推广。美国的人影技术世界领先,但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委员陈宝君介绍,即便如此,争议也是一直存在的。

比如,降水的分配存在争议:对一个地区的降水可能给周边地区带来影响。英国皇家空军在英格兰南部曾尝试人工降雨,结果导致洪灾,35人死于洪水;2004年夏天,河南省大旱,全省各地气象工作人员7月中旬共发射了数千枚碘化银炮弹,成功引降了一场暴雨。结果农村地区旱情得到缓解,但市区街道却因暴雨成灾而造成交通中断……对此,北美气象咨询公司总裁格里菲斯曾表示,人工降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在详细调查和周密安排的基础上,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所能决定。这些评估和调查包括确定哪些地区已经降过雨,哪些地区需要进行人工降雨,还有要对特定地区的历史、水文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对比,确保人工降雨不给人们带来不良的影响。

另一个较大的争议是,人工降雨可能对空中运输带来不便。专家指出,使用廉价的高射炮和火箭筒进行人工降雨会给空中客货运输带来极大的危险。

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就宣布30年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人工影响天气切实可行,直至今天,美国学术界仍认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不成熟,其有效性还难以客观、定量地评估。因此,在美国,公司获得作业牌照后,需作出环境影响评估,以证实人影作业不会造成危害。如同工程的公众环评一样,人影也可被要求举行听证会。而正是由于评估的困难,美国多数州并不开展人影作业。

由此看来,人工降雨前,要充分考虑它的局限性、科学性以及成本,本身并不稳定的工具不应该也无法成为解决突发问题的主要应急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降雨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凝结核理论,凝结核理论说没有凝结核,大气即使到了400%的饱和度也不会发生凝结现象。
所以在天空里散步凝结核可以人工地制造出雨来。这个在中国已经应用的太多了。

但是现象和实质往往并不统一!
人类对水蒸气的认识不足,杜撰出了一个400%的过饱和的状况来,在本论坛过去专门鼓吹凝结核的阿强,现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了。实际上大气几乎一直是处于饱和的状态的(准饱和状态)既不可能低太多,但即使101%的饱和度也是不可能的。
人类对水蒸气的认识不足,杜撰出了一个所谓上升气流输送水汽到高空的神话(鬼话)实际上水蒸气只可能在自己的压差下发生平衡和移动。
人类对水蒸气的认识不足,杜撰出了一个又一个天气学的故事。但是始终,不能合理的说明水蒸气从其变到雨的所有过程。
中国人,一旦有了一些技术,就要极尽其用,其实,使用碘化银之类的化学剂只能加重雾霾的严重程度,但是干冰,倒是确实可以洗掉一些雾霾。因为这两种方法造雨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北京下着雨也有雾霾。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雾霾目前的一般认识是一种气溶胶,如果下雨不能减轻,那似乎说明这些气溶胶是疏水性的。
很有意思啊。
疏水性!
就逃到我研究的范围外了。
疏水性!也视乎说明,学术界对雾霾的基本分析也错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6 0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