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450|回复: 45

地震云与地震预测预报那些臭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云与地震预测预报那些臭事
一河两岸一闲人

发布于 2018-09-09 16:42:59
[url=]删除[/url]

阅读数:17705

      最近地震云的话题和频发的地震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位于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先不提地震云存在与否的争议,这里只说说地震和云彩的关系,让大家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毕竟任何的未经严格理论和实践验证的问题都需要面对来自不同人群的不同观点及各种观点之间的分歧,正是这种争议和分歧会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地震云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争议是推进技术进步的一种方式,也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如果一个问题没有了异议,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问题高深到没人敢去涉猎的境地,那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会是在很长时间内得不到结果;另一种是问题存在较多的争议,说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方案的系统融合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早晚的事情,比如本文所要谈到的地震云问题。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时时面对自然的天灾,最为典型的是狂风、暴雨和地震,其中狂风暴雨已经被卫星监测技术的运用得到了有效的预测预报,由其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相对来说是可防可控的,但地震灾害的发生,目前还是处于预测预报的探索阶段,至少是现在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地震发生做出完全准确的预测,而且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其带来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都是巨大的,现在所使用的预测方式依旧是观测统计型模式,其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级别和震源深度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各种预测观点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分歧,现在的情况是,各种观点都是在探索中前行,在争议中接近真相和实用,尤其是民间观测技术,已经在这种探索氛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包括理论和实践运用两个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就是地震云在地震预测预报技术应用的发展!

     地震云直观的解释就是和地震相关的云彩,按照本人提出的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理论,给出的地震云概念是:地震云是由于板块运动挤压导致的存储于地层中的放射性元素有规律释放到大气中,由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带电粒子并在宏观大气中形成云室效应后形成地震云。该理论给出的定义明确了地震云和气象云同根同源,其根本的区别在理论上的解释是:气象云属于自然释放的放射性元素在大气中衰变产生的带电离子形成云室效应的结果,具有无序性和广布性;而地震云则是板块挤压条件下来自地层深处的放射性元素集中有序释放的结果。根据不同的形成模式和放射性元素分布实测数据和实际观测地震云形态两方面可以知道:地震云和气象云尽管同根同源,但还是有较为明确的可肉眼可辩的形状和色彩特征:一是地震云是连续的出云、云彩顶部呈羽状,有一定规模的地震云会呈现出从云顶到云根的渐渐变浓,即云彩又稀疏逐渐变浓密,有时会是色彩上的逐渐变化;二是地震云属于沿地震构造出云,其形状多成线、弧状,即云彩呈弧状或是点出云的放射状(伞柄样,但伞柄必须是连续的);三是地震云色彩和气象云之间有区别,由于板块之间挤压导致的放射性元素的集中释放和大气之中存在的游离水形成云室效应时,当游离水密度较低时,会出现剩余的衰变产生的带电粒子,这种多余的离子会产生光电效应而让地震云看起来色彩比常规的气象云更为艳丽;四是构造应力的大小和应力突变持续时间较短的缘故,也就是对应地震级别的高低决定了地震云的规模,一般小级别的地震地震云规模很小,不易于被发现,如果地震属于强震,其对应的云彩规模也相应较大,且云彩的色彩也会更艳丽(离起云点较近观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两个基础性的答案:一是地震云规模较小;二是地震云规模与地震强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浓淡!以上两点在实践观测中可以用于区分地震云和气象云,首先明确的是不具备羽状及连续性特征的云彩不是地震云,其次是无规律分布的云彩不是地震云,有规律分布但色彩特征不明显的也不是地震云,以上两点就是本人日常观测和识读地震云的基本依据。

      以上说了一些地震云和气象云的识读技巧,这或许是和常规的民间识读方式不一样,正像很多网友质疑的那样,我会不会把一些云彩错误的归类于气象云,其实我知道每一个敢于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云友背后,都会代表了一大群同样的质疑者,这个可以理解,毕竟在我之前很长时间,人们都是用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去看云彩的,这种惯性的习惯思维模式绝不是我看几个云彩,写几篇短文所能逆转的,就像我提出的地震云可以预测本地地震的观点一样,尽管我已经多次看到并预测了临沂本地几次小的地震,但我说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位民间地震云爱好者能相信我所做的一切,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不借助于仪器,仅凭雾气分布去识别非裸露地震断层的分布和走向,也可以通过云彩去将本地地震的震点具体到对应方向的断层以准确定位地震的震点,以上所述,无论是对民科还是官科,几乎等同于痴人说梦!这些我并不感到意外,同样的经历还有旱震和震后云理论的提出和运用,并总结出了破坏性地震“始于干旱、终于降雨”的简易非测量方式判断地震余震的方式,刚开始也是很多人不接受,认为是天方夜谭,好像现在慢慢的有人使用这一简单法则了,路,总需要有人去修,修好了也许就会有人去走,尽管这一过程充满了坎坷。

      按照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的观点去定义地震云,去识读地震云,尽管改变了过去地震云多到泛滥的局面,也改变了过去观测的低比对成功率的历史问题,但同时也让很多的民间爱好者倍感不适,其一是过去大量的疑似地震云照片被过滤掉以后,在微博上就显得不像过去那样热闹,也不利于一些人制造恐惧环境忽悠粉丝上当受骗的心理诉求,换句话说,在一些人眼里,如果大家都会辨识地震云了,那这个东西也就失去了神秘感,也就让一些人感到失落,可是不这样,地震云的观测就很难跳出浑浑噩噩的状态,更别说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了!这个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事实就是过去几十年的地震云观测实践都没有得到国内各界的共识,这不仅是对民科,其中官科的研究也是同样的被否认,一句话,如果继续过去的一切而没有改进的话,地震云观测用于地震预报将永远是一句空话。近期很多云友在选无可选的情况下,心怀疑虑的心情将他们看到和拍照的云彩照片发给我让我给识读一下,其中被认定为地震云的比例很低,多数他们按常规认定是地震云而且是大震的云彩照片被本人否定,事实上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对应的方向上连小震都没发生,这样的事情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有些这样的照片也难得能放心的让我去给看,过去我的地震云理论研究和对云彩的识读主要是依靠分析其他人的识读结果去比对来验证我的观点,现在理论框架已经构建完毕,实践观测数据比对率和理论实验验证都已进一步完善,已经完全可以达到实际运用的阶段!这里会偶然出现一块云彩识读以后,明明不是地震云,但在对应方向上却发生了地震的个别情况出现,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按照氡气成因论的观点,一般的小的地震,其对应的地震云覆盖范围很小,在空中存续的时间很短,不是每次都会被拍照和传到微博里上来,可能恰巧这时间有人看到不是地震云的云彩上传出来,导致偶然的巧合,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小,但是可以出现的!举个栗子,如果每天你拍照夕阳,就一定会碰巧一次地震,但你拍照的照片未必就是地震云。但真正的按氡气成因论定义的地震云被识读以后,其比对结果是十分肯定的。

      说起地震云就一定要涉及旱震,自从旱震概念被在网络上普及以后,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万能钥匙,可以安枕无忧了,可实际情况是当地并不干旱,但却发生了5级左右的地震,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很多旱震信徒心生疑忌,到然旱震理论可不可信?旱震理论是不是靠谱?我们到底该如何去预测地震?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也很是纳闷,这就让我仔细查看研读了过去的旱震理论才解开自己心中的疑虑,其实旱震的使用范围最早是有一个6级的地震观测起始点的,即旱震理论的有效预测范围是6级以上地震才可以,当初我曾在旱震理论的理论完善时一度把6级将为了5.5级,现在看还是过去观测分析的6级起点更为科学,当然我没有仔细分析过历史地震统计的数据,我只是利用氡气成因论观点对旱震理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重建,给与了旱震理论一个科学的解释,仅此而已!

       关于地震云识读,目前依旧是各抒己见,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任何东西都是在不断的争论中得到完善和系统,地震云理论和地震云识读也是如此!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奉献精神,都是热心于地震预测预报事业的进步,所不同的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而已!当然少数骗子另当别论!


                                                              一河两岸一闲人

                                                                               2018 09  08



转自新浪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氡气成因论就是地震云是由从地层深处溢出到大气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后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在大气中产生宏观的云室效应后产生的云彩。该理论是目前唯一具备测量数据支撑且符合现代物理学常识,并能系统解释地震相关现象,且在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的一个基础理论。尽管该理论看起来很难让人理解,其实简单的介绍一下就可以说明问题,氡气其实是于地球深处的溢出到大气中的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个统称,一般标记为钋218或钋222,所谓的测氡就是测量的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不同用途的测量,可选用半衰期不同的两种元素或其它标的物,总的称谓还是叫测氡,其中氡测量是地震监测的标的物之一,其次是地热、地磁,当然还有用的较少的硫含量监测,由于过去对监测取得的氡含量数据分析缺乏正确的理论系统,实际监测的数据分析存在问题,使其在地震预报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从过去我所了解的情况看,真正了解氡元素在泛地球空间分布规律的地震专家为数不多,过去我了解的几位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的专家都已经退休,就算他们还在岗,也不会将地氡和地震云的形成联系在一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旱震关系是一个符合统计地震预测模式的预测技术!该预测预警技术之所以在过去得不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使用,主要原因是其缺乏业界公认的理论基础。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给出的科学解释是具备基本数据测量基础和实验验证的一个理论,是符合常规物理学原理的一个经得起验证的理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0-27 16:54
匿名  发表于 2018-10-29 07:15
那些事都说的很清楚!
匿名  发表于 2018-10-29 11:39
天然地震的动力,源于地球自身的核能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 ... 00142387343494993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后的百度百科中说:现如今,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不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这个否定地震云的说法又被监测空中数据异常的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3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到本版发表高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0-31 08:4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到本版发表高见。
霁雪 发表于 2018-10-30 22:28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才在这里相聚,以后还请版主多多关照指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2 06: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依旧是各抒己见,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任何东西都是在不断的争论中得到完善和系统,地震云理论和地震云识读也是如此!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奉献精神,都是热心于地震预测预报事业的进步,所不同的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而已!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过现象看本质,关于地震和地震云成因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全部临震前后的现象上,如震前干旱、震后暴雨、地光、地磁等,只要有一种现象与理论不符,这个理论都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研究科学,理论是主观的是可以更改的,而现象是客观的是不可更改的。理论必须服从于现象,而不能让现象牵强地服从理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5 10:35
匿名  发表于 2018-11-6 13:01
匿名  发表于 2018-11-7 07:18
臭事真不少
匿名  发表于 2018-11-8 08:44
匿名  发表于 2018-11-9 08:08
有懂理论的吗,来拆解拆解文中的臭事是不是胡扯,看热闹的不怕打起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0 08:48
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奉献精神,都是热心于地震预测预报事业的进步,所不同的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而已!当然少数骗子另当别论!------------说的对

本文来自: 地震坛 详细文章参考://www.dizhentan.com/thread-184877-1-1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1 07:33
有点牛气冲天的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既不属于气象学,也不属于地震学,而是属于大气静电学,所以他们没有资格去跨专业来否定地震云的存在。从前苏联引进的国内的列夫塔人工影响天气装置,是大气静电学最为最为现实的验证设施,他即可以证明地震云氡气成因论,也可以为张衡一号卫星的观测数据分析提供最为直接的地面实验依据支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3 08:33
没人来找不合理的问题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和气象云之间的区别,也大致给出了地震云的具体形态和识读办法,至于地震级别和距离判断,需要经验的累积,一句话,地震云看起来很恐怖的,级别较高或观云者离震中较近!实在看不准,可以发到网上大家共同判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5 09:00
慢慢学!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的观点去定义地震云,去识读地震云,尽管改变了过去地震云多到泛滥的局面,也改变了过去观测的低比对成功率的历史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的观点去定义地震云,去识读地震云,尽管改变了过去地震云多到泛滥的局面,也改变了过去观测的低比对成功率的历史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地震的动力,源于地球自身的核能
Guest from 202.107.10.x 发表于 2018-10-29 11:39
核成因论有时候很难解释旱震现象,也无法很好地解释扦插型和位错型地震的动力来源!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22 20: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每一个生活在传统地震带上的负责任的人都需要了解一些地震前兆和地震应急防护方面的知识,也算是保护家人平安的一项基本技能,否则一旦遇到就会手足无措!就像长期生活在海边的人不会游泳,一旦掉到海里只能是狗刨一通,尽管这种几率很小!这方面日本人做的要好一些!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2-5 11:54
胡说八道,地震云就是气象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
匿名  发表于 2018-12-19 11:57
回复 8# 霁雪


    加入qq1群54063940
匿名  发表于 2018-12-19 13:27
地震云预测预报地震是一门科学,其研究运用就必须符合科技进步的两个条件,一是可靠的理论依据,二是有效的实验证据,二者缺一不可,任何否认或支持地震云存在的人都必须从这两方面给出有力数据和原理基础,否则说什么都是屁话。------本人更多的东西都写在新浪微博了,没有任何参加任何微信及其它群!理论上的东西想到哪算哪,没有任何隐藏!对错大家评判
匿名  发表于 2018-12-21 18:07
有些史记的强震资料不能因为几个文痞的否认而不予考虑,在目前科技界没有好的预报技术出来以前,一些人没有资格去抹杀历史经验和封杀民间地震云的观测和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地震成因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全部临震现象上,只要有一种现象与理论不符,这个理论都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研究科学,理论是主观的是可以更改的,而现象是客观的是不可更改的。理论必须服从于现象,而不能让现象牵强地服从理论。一个成熟的地震理论必须能协调解决旱震、地震云、扦插位错地震等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9-1-4 11:32
在地震不可预报和不能预报的国内环境中,大家多看一些地震前兆方面的知识,或许是可以有效回避地震灾害的侵害和担忧,在现在的城市建筑结构及建筑密度下,期待地震局的预测或期待震后被救援的机会大小用屁股想都知道结果。 ​​​​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官方不承认地震云的存在,但本人依然选用领导的讲话以及真正专家们所写的相关公开发表的论文数据来证明民科所坚持的地震云存在的观点的合理性,而不是一味的坚持自己的固执!本人本身也掌握大量的实测数据以及相关的理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科学是需要不断完善的,但走出第一步很重要,构建理论!-----理论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那些官科中的所谓专家现出原形! 大气不敢出_看图王.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地震云的形成机制得不到有效系统系统的研究,从根本上理顺地震云的结构特点,就很难区分地震云和气象云的区别,更谈不上用地震云去预测预报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地震云理论如果是正确的,那么现行的一些气象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比如我有实测数据证明的局部暴雨形成机制。……目前局部暴雨机制他们还是没有给出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9-2-8 09:20
专家之所以叫专家,首先是专业,对于地震预测预测专业来说,即使是体制内顶尖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也不敢自称是地震预测预报专家,只是他们更为专业一点而已,毕竟现在国家地震局关于地震不可预报的舆论环境下,也就决定了地震预报领域不存在专家,其预测水平和在这个地震坛子中搞着玩的民科没什么两样!在这个坛子中混的自称为专家的,不是照样在贴吧里说出氡气比空气重,不会上升到空中形成地震云这样的不合乎常规知识的外行话吗?不也是照样说出地震前未发现氡气异常这样不合乎现在地震界公认的震前氡气异常监测事实这样的外行话吗?我不仅在地震坛这个网站这样说,在微博里也是这样说,正像一些人所评价的那样,非常自负,这个我承认,但自负和自信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褒贬之别我还是看的懂得,没有这点自知之明也就没法在微博里混下去了。自负的基础是自信,在混迹地震云观测N多年以后,本人不仅是第一个提出地震云可以预测本地地震的,而且给出了旱震产生的基本原理,总结出了破坏性地震始于干旱终于降雨这样的简易判断地震趋势的八字原则,也给出了地震原动力的惯性动量不均衡分布理论,也给出了地震云、地光、地声的产生原因,这些东西都写在微博里,也有很多被复制粘贴在本坛子里,尽管大家都在探索,都在积极地寻找地震预测的有效模式,但有些东西真的不值得一辩,即使是一些专家的观点。 举个例子,在新浪微博里一次谈及震后暴雨的形成原因时,气象局官微竟然慌不择路的说出了震后暴雨是坍塌粉尘和地震冲击波造成的,看到这个回复我都笑晕了,无论是地震坍塌粉尘还是地震冲击波导致导致的降雨,换句话说形成降雨的云彩是由地震因素形成的,也就是等于承认了地震云的存在呀!最后还是气象局首席预报师出来否认了他们的胡言乱语! 正像这个坛子里有人认为我用的头像的云彩是飞机尾烟,其实这个照片只是全图的一部分,过多的解释真的没有必要,任何一个懂得空气动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飞机尾烟不会被风吹成那个样子!至于有人质疑本人所说的:本人是第一位提出用地震云预测本地地震的人,其实这个很简单,把相关资料裁图发出到帖子后面比说什么都有用。我在微博中和气象局及地震局官微争辩中就喜欢用他们行业里专家的文章裁图去回答他们,很简单实用。我在地震坛里所贴的东西也都有附图,无论是实验链接还是专家意见,当然也有预测案例!-----------今天借贵回贴集中回复一下许多在我文章后面的留言质疑,不妥之处敬请海涵!
本文来自: 地震坛 详细文章参考:www.dizhentan.com/viewthread.php ... mp;extra=#pid334550
匿名  发表于 2019-2-17 08:43
匿名  发表于 2019-2-28 08:58
最近几年,只要限制民间地震预报的法律规定条文不修改,本人希望关注地震的朋友们多看看这篇文章及后面的附加补充评论,基本就可以自己评估自己所在地的危害性地震的危险程度!关键时候别人真的帮不了你!毕竟临震信号只有在自己所在地才能准确确认!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写相关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的时候,仅仅是在地震断层沿线观测其上方的雾气形成过程,尽管测氡数据和现象观测都明确表明了理论的合理性,但却缺乏一种可以让大家确认的可验证的实验设置,因为太小的范围不具备宏观大气观测的验证结论,直到后来,相关专家给我推荐了列夫塔设置才解决了实验验证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级别的地震所产生的地震云,因其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规模和色彩,这里的环境条件有岩石岩性、空气湿度及地震断层的填充性等,所以一概而论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个在卫星云图识读上也是如此。正确识读地震云需要具备有一定的水文和地质方面知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20-9-18 09:25
学习一下。
匿名  发表于 2020-11-7 22:37
刷到帖子就回复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3-29 23: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