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383|回复: 651

震源深浅与地震波辐射震动面(即震域)大小的依存关係: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6 18:45 |阅读模式
比如震级相同的地震,因震源深浅不同,会出现何种情况呢?請观察以下两个图示。

震中是震源到地表的垂直投影,以震中到震源的距离为直角边,以∝角等于45度画直角三角形斜边,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出,深源地震对地面的辐射震动范围比浅源地震的范围大。震源愈浅,震域范围愈小,若震源趋向地表,则震域范围趋向零(即为一个点,无限小),它只能向气层震动了。震源愈深,震域震动范围愈大;反过来说,震域辐射震震动范围宽广的,必然是深源大地震所造成。在震级相等的前提条件下,地震辐射涉及震动范围面积大小与震源深度成正比关係。
每当'世界某地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权威专家就会出來讲话,一是说某某板块与邻近另一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产生的;二是说震源深度在地表以下2O公里上下。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可能存在,既然是挤压,那么说明它们接触紧宻,就不会出现碰撞。因为碰撞,相互之间需有较大的空间与相向而行的速度,才能发生碰撞。而两板块相互紧宻挤压,只能发生摩擦错动、破碎,根本无法出现碰撞。8级以上大地震,震域震动范围面积宽广,绝对不可能是浅源地震所造成的。
IMG_20191026_175510.jpg
震源深度(h)应按下式计算较为符合实际:
h=1/4d=1/2R。式中h为震源深度,即震中到震
源的垂直距离;d是以震中为中心,地震辐射向周边涉及的震动的区域范围的直线距离长度。按此计算,公元2008年5月12曰,四川省汶川发生8.O级地震,其震源深度约为75公里。或采用公式:h≈l/2R。参见上图,A点为震源;O为地面震中位置;h为震源在地面投影垂直深度。<OAB=<AB0=45度;
OA=OB=h;OC=R;h≈1/2R;以震中O点为圆心,以0C=R为半径,在地面所围成的区域就是地震的震动区域。又因d=2R,故此h=1/4d;
震源深度(h)愈小,则愈趋向地表,辐射地面震动区域范围愈小;当h→O(即指趋向地面时),则辐射地面震动区域范围缩人为一个点,那只能向大气层震动了!震域范围面积(S):S=兀R^2,又因R≈2h,∴S≈兀R^2≈兀(2h)^2≈4兀h^2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6 19:45
IMG_20191026_143518.jpg
15720902768238280759837093170277.jpg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7 08:03
说明:1楼文中第二行所说的“请观察以下两个图示”。两个图示已被移至2楼的浅震源图示和深震源图示。两个图示表明深震源比浅震源的地震波辐射震动面的范围宽广。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7 11:04
震源深浅问题的研究与探导:
比如震级相等的地震,因震源深浅不同,地震波对地面产生辐射震动面积范围、会出现何种情况?请观察下面两个图示。
IMG_20191027_103139.jpg
震中是震源到地表的垂直投影,以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直角边,以∝角等于45度画直角三角形斜边,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出,深源地震对地面的辐射震动面积范围比浅源的范围宽广。震源深度(h)愈浅,辐射震动范围面积(S)愈小;若震源趋向地表,即h→0,则S→0(那么S缩小为一个点,无限小)。它只能向大气层震动了。震源深度愈深,辐射震动范围面积愈大;反过来说,辐射震动范围宽广者,必定是深源大地震所为。
在震级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地震波涉及辐射震动范围面积大小与震源深度成正比关係。震级通常用M表示,震源深度用h表示,地面波动范围面积用S表示。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7 15:24
震级(M)、震域范围面积(S)、震源深度(h)三者的依存关侄:
震级(M):对于同一次地震而言,因迟点震中远近距离不同,可有数个不同的地震烈度,但地震震级只有一个,震级是释放能量多寡的具体表征。而震域范围面积(S)是指地震波在地面波及的辐射震动区域范围大小(常可用S≈兀R^2进行统计)。震源深度(h)是指震源到震中的铅直投影距离。实际上是指震级(能量级)、震区范围面积、震源埋深三者的依存关係。
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即能量相等的情况下),震源深度(h)越深,则辐射震动的震区范围面积(S=兀R^2)也就大;震源深度(h)越浅,则辐射震动的震区范围面积也就越小。請参见下图A1、A2、A3三个震源不同深度,所显示在地面上的震动震区范围面积明显的大小区别。
当震源深度h→0时,则震区范围面积S也就缩小为一个点(无限小),则S→0,没有震区范围面积了。此种情况下,主要向空气层中震J,比女口从空中向地面投挷炸弹。
在震源深度h相同的情况下,震级M高的对震区范围的破坏、危害严重,震级低的则破坏、危害相对小些。
震区范围面积:S=兀R^2       又因R≈2h       ∴  S=兀R^2=兀(2h)^2=4兀h^2
IMG_20191027_152256.jpg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7 15:46
对5楼文中一些错别处进行改错
(1)、文中第二行中的“关侄”,修正为“关係”。
(2)、文中第三行中的“迟点”,修正为“距”字。
(3)、文中倒数第三行中的“震J”,修正为“震动了”。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7 17:28
辐射:既不依靠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又不依靠分子之间的碰撞,而是借助于不同波长的各种电磁波来传递内能的方式,称为辐射。从辐射源辐射出去的能量是沿直线向方向传播扩散的。这种以辐射源为中心,向四面八方立体状辐射出去的能量沿直线方向传播的线,称为辐射源的发射线。一切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是各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比如太阳光、地光、极光,雨前闪电光等)。太阳光波长传播速度为3×10^5公里/秒,即30万公里/秒。它在1秒钟内所通过的距离在数值上大约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7.5倍,这个速度相当于1秒钟绕地球赤道7.5圈。光源通常一般呈现辐射发射(放射)能量。

焦球放射状能量发射方式的特征:
1)它一般多为自然界的一种能量天然发射
2)射源体(或称辐射源)与其传媒介质质点不随发射线发生位移,不随波高速离去。介质质点只在原地做机械弹性振动与传递波能,让波能快速通过,类似“快速感应现象”。这是与单头(单轨)能量发射最根本的区别
3)辐射波在单一均质的介质中传播,形成以射源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多头多向,成焦球辐射,立体分散状,由近及远,层层扩散开去的同心焦球圆。辐射波(圆)半径越小,与射源体距离就越近,辐射波单位面积内穿过的发射线密度越大,辐射能量的势能越强,射势压就越高。距离射源体越远,则与之相反。

震源体:最先发生地震的起始点和射出地震发射线的物体,把它称为震源体。
地震射能发射线:震源体发生地震时,产生巨大的能量,形成以震源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的射能射线,称为地震发射线(或称地震辐射线)。
同震面,把震源波离开震源同时达到的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同震面。同震面与地震发射线相垂直的,地震发射线类似于地震纵波(P);同震面类似于地震横波(S),面波与重力波属于地震次声波。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8 11:29
“圆上圆”与“源上源”:
要寻宗问祖,寻根问底,求本溯源,了解火山基源和地震震源之“源上源”來自地球“热库”。现在又问何谓“圆上圆”?自然界遍地随处可见圆上圆。太阳、月亮、地球、星球、树干、树枝、花朵、麦杆、向日葵……等均为圆盘、圆柱、圆杆形,上头所开的花、果、穗,又为圆盘、圆朵、圆穗……等形状,如向日葵、菊花、牡丹花、苹果、南瓜、冬瓜、西瓜、麦穗……等,圆杆上又结圆果,这真谓之“圆上圆”。这是大自然界赐于的良圆!赐于生物界和无机界的圆之美妙!这是大自然界授于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规律。火山和地震能量释放也遵循这一自然规律,请参阅下图所绘: IMG_20191028_101148.jpg
上图中A点为震源,O点为震中,震源深度OA=h        BC为地面水平线,OB=R为地面受地震震动范围园形之半径长度。震源A点向四面八方布满能量释放的辐射状发射线。ABC为园锥形剖面。BCEF为地震园柱状岩体空间区域纵剖面。
让我们先定量概算园柱状岩体BCEF的自重:地壳岩石的平均比重d=(2.6十2.7十2.9十3.O十3.3)÷5=2.9克/cm^3
换算为2.9×10^-6吨/m^3×10^-6;则d=2.9吨/m^3  。R为震中O点至地震震动区域边界的半径距离,假设R为150公里。
R=150公里=150X10^3m      那么园柱体的底面积S=兀R^2=3.1416X(150×10^3)^2=3.1416义2250O×10^6=3.1416×225×10^8=70686×10^6(m)。
h为震源深度(参阅上图),又假设h=33公里=33×10^3m,则园柱状岩体BCEF的体积V为:
∨=Sh=70686×10^6×33×10^3=2332638×10^9(m^3)       那么园柱岩柱BCEF的自重Q为:
Q=Vd=2332638×10^9X2.9=6764650.2×10^9=676465O×10^8(吨)。    10^8(吨)=亿吨      
也就是说,这块园柱体大盘石自重为6百76万亿吨重。真所谓“蜘蜉撼大树,谈何容易!”请问需要多么巨大的巨型能量的暴发力,才能使其产生辐射震动?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8 16:52
(续8楼):但是筆者在这里必须明确指出,震源辐射能量释放过程中,真正能对地面产生震动破坏作用的是园锥体ABC。而ABC园锥体的体积约等于同底面积园柱体的体积的1/3  。为此园锥体的岩体自重Q为:
Q锥=1/3×676465O×10^8吨=2254883×10^8吨       10^8为亿吨重。
问题不是到此结束,实际上指向地表进行能量释放只震源释放总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或低于1/3)。(参见下图)。不要错误地认为震源的全部能量指向地表释放终结了,还有2/3(或多于三分之二)的能量隐藏在震源周边围岩体中,因为震源成焦球辐射状向周边围岩进行立体状释放能量,还有2/3的能量没有释放出地表。
IMG_20191028_165155.jpg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9 10:03
(接续9楼):主震后指向地表、约佔震源总能量1/3左右之园锥体,震后成了能量空区(因向地面把能量释放了),从而出现了隐藏在地下围岩体中、约佔震源总能量2/3的能量则会产生“能量回填现象”。(参见下面所绘的“空区能量回填剖面示意图”)。这就是主震后还会出现系列余震群,能量再度回流汇集、补给再造、或时达三年之久的余震不休的原因。天然地震不同于地下核爆炸(孤立无援一次性释放了结),前无先锋开路,后无援助(指既无前震,又无后震发生)。
注:“能量回填”也可称为“内能应力回调”理论、弹性余功。
IMG_20191029_095906.jpg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9 10:34
震源体:最先发生地震的起始点和射出地震发射线的物体,把它称为震源体。
匿名  发表于 2019-10-29 12:03
初始条件与必然结果:什么样的初始条件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火山喷发为持续应力、较长时间(数小时至数月)的能量连续释放;而地震震动却为瞬时应力(数秒至数分钟)、突发性快速能量释放;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应力释放方式呢?这是能量孕育聚集体的穿插连接方式和分布状况(指初始条件)所造成的。对于火山喷发而言,因火山通道通畅,火山基源聚集体能很好地穿插连接在一起,能进行流水作业之操作,所以能较长时间、进行持续应力的能量释放。而地震活动的能量孕育聚集体为分散分布的个体户(如同麦门冬众多的块根),相互之间穿插连接的条件极差,一个能量聚集体释放后,另一个能量聚集体无法及时给予补充、无法连续进行释放,无法实现流水作业。故此,地震常形成间隔式、若干次单独活动的前震、主震、余震活动。一个地震序列全部是单干户,都包产到户,不走集体化道路,余震往往三年早知道。
匿名  发表于 2019-10-30 07:46
“地震空区”预测法:所谓“地震空区”实际上是指地震区(带)内与邻近区域相比,相对比较结实、完整的一个区域。因为震源能量总是首先选择向地震区(带)内更薄弱的部位孕育聚集,从而导致那些相对更薄弱的部位、依次相继引发较低的地震,一旦该邻近区域相对薄弱部位均已先后完成耗能释放,则原来较结实、完整的“空区”就会上升成为该地震区(带)能量聚集地,更高震级的地震就会在“空区”内发生。“地震空区”预测法,准确率约为50%左右,它正处于探测摸索过程中。
匿名  发表于 2019-10-30 09:47
地震过程的研究有何意义?
一次强烈地震,仅仅震动一下子就完了嗎?不是。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发现,地震有其孕育、发生和衰减的过程。地震过程一般分为前震、主震、余震三个阶段。通常把一个地震过程的无数次地震中的最大一次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的一系列微震和小震称为前震,主震后的一系列微震和小震称为余震。从活动规律看,前震活动往往是逐渐增强,接着发生主震,主震之后,余震活动则是逐渐衰减,以至平静。从时间上来说,一个“地震过程”可以几天、十几天、几十天、甚至一年、两年、三年,决不可能在几秒、几十秒钟之内震动一次就了结了。频繁的前震往往是大地震(主震)的前兆。探测到了前震异常,可以设法避免或减轻主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的损失;监视余震活动,则可以防止灾情的扩大。所以研究地震过程,掌握前震、主震、余震的活动规律,对地震预报和防震抗灾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匿名  发表于 2019-10-31 10:22
双震和群震:
双震是在两个震源位置在几乎同一时刻发生的地震,并且这两处地震白勺震源距离不大,震级大致相同。双震的震源可以呈现一深一浅分布,也可以有一定的水平距离。从地震的发生成因机理上看,双震发生出现时间上的一致性和震级的相近性,存在必然的规律性(能量聚集体的速率成长性和成熟期)。
何谓群震?是指主震前的系列前震和主震后系列余震。主震震级高,并且有一个明确的震源位置。震级较低的前震和余震,它们与主震往往同时可以分散在同一片区域内。一般情况下,主震突然发生后,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指几天至几十天)陆续会发生次数较多、但震级较低的余震。比如一次8级地震发生后,在其后若干天内可能发生一次6~7级的余震,而5级以下的余震则可达几百次以上。震级较高的余震的震源常分布在主震震源点一定距离的附近地点。余震震源常不会在主震震源的地点重复出现。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 09:07
如何正确认识地震序列的地震震源?绝不可将系列前震、主震、系列余震,它们共为一个震源的错误认识。
先谈何谓地震序列?人们把一定时间(几天、几星期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发生在相近的同一地震区(或地质构造带)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并根据地震频率和释放能量的情况,将地震序列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主震型:主震的震级很高、很突出。主震前、后有频繁的系列小前震和系列余震,却没有与主震震级相近的地震。如我国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震和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
(2)、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能量主要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这一类型地震的特点是频率高,释放能量的起伏显著、而能量衰减速度较长,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和
(3)、孤立型:或称单发性地震。其最显著特点就是前震和余震都很稀少,而且与主震的震级相差也很大,大小地震不成比例。地震能量基本上是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的,前震与余震的能量总和常常不到主惠的千分之一。
结语:不论主震型、还是震群型、或是孤立型,它们的前震和余震,绝不会与主震共震源。每次前震或每次余震,它们各自有自己独立的小震源。一个地震序列全部都是独立的单干户,它们统统都不参与和主震联盟,都不走集体化道路,它们各自为政。如同生物界一些植物的地下块根之果实(比如洋芋、红薯、花生、天冬、麦冬……等)和梨、桃、苹果等果实(均为能量的孕育聚集体)均为各自独立、分开、或分散分布。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 16:39
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喷泉(又称间歇泉)等自然现象,都存在周期性和间歇性发生的事物运动规律的特点。如何深入探导和研究它们的内在规律和成因特征,是问题的重点关键所在。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 15:35
天然喷泉(又称间歇泉)与’火山喷发的形成原理甚为相似:
地下水的运动按性质可分为下降泉、上升泉、间歇泉。上升泉如来自地下深处,泉水受地热的影响,而温度升高到高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时,就称为温泉。如我国重庆的南温泉、北温泉,陕西临潼的温泉,泉水的温度一般在40℃左右。间歇泉是怎样形成的?当地下水处于一曲折的喷出管道中,深处的水受到岩浆热或地热的影响而温度上升,但因管道的曲折而水的循环不良,同时管道上部的水对深处的水还具有压力,这样使水的温度升到100℃而不沸腾,但当温度继续升高到超过上部压力而汽化时,则猛力地推动管道中的水一起喷出地面。之后地下水的温度和压力都降低了,水量也减少了,喷发也就停止。等到水又经汇集,增温和汽化后又开始第二次的喷的喷出,因此而具有准周期性和间歇性的活动的特点。
还有泥火山泉:士也下水受气体推动,经岩石裂隙缝喷出地面时,并将裂隙中的泥沙带出,在出口处形成一锥形。当气压低时,水停止上喷,泥土干涸而封闭了喷口,气体体不能喷出,而在地下积累,当积累的量愈大,压力愈大,在压力超过封闭的阻力时,就会连水带泥沙一齐喷出很像火山喷发所以称叫泥大山泉。泥大山是找石油和天然气的指标之一,因为油田或多或少地都有天然气存在,如我国四川渠县就发现过泥火山。
匿名  发表于 2019-11-3 07:06
辐射:既不依靠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又不依靠分子之间的碰撞,而是借助于不同波长的各种电磁波来传递内能的方式,称为辐射。从辐射源辐射出去的能量是沿直线向方向传播扩散的。这种以辐射源为中心,向四面八方立体状辐射出去的能量沿直线方向传播的线,称为辐射源的发射线。一切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是各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比如太阳光、地光、极光,雨前闪电光等)。太阳光波长传播速度为3×10^5公里/秒,即30万公里/秒。它在1秒钟内所通过的距离在数值上大约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7.5倍,这个速度相当于1秒钟绕地球赤道7.5圈。光源通常一般呈现辐射发射(放射)能量。

焦球放射状能量发射方式的特征:
1)它一般多为自然界的一种能量天然发射
2)射源体(或称辐射源)与其传媒介质质点不随发射线发生位移,不随波高速离去。介质质点只在原地做机械弹性振动与传递波能,让波能快速通过,类似“快速感应现象”。这是与单头(单轨)能量发射最根本的区别
3)辐射波在单一均质的介质中传播,形成以射源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多头多向,成焦球辐射,立体分散状,由近及远,层层扩散开去的同心焦球圆。辐射波(圆)半径越小,与射源体距离就越近,辐射波单位面积内穿过的发射线密度越大,辐射能量的势能越强,射势压就越高。距离射源体越远,则与之相反。

震源体:最先发生地震的起始点和射出地震发射线的物体,把它称为震源体。
地震射能发射线:震源体发生地震时,产生巨大的能量,形成以震源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的射能射线,称为地震发射线(或称地震辐射线)。
同震面,把震源波离开震源同时达到的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同震面。同震面与地震发射线相垂直的,地震发射线类似于地震纵波(P);同震面类似于地震横波(S),面波与重力波属于地震次声波。
匿名  发表于 2019-11-3 11:09
火山喷发和天然喷泉(又称间歇泉)的形成原理都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突出特征。
天然喷泉能间歇性地喷出气体与泉水来,有的是几分钟喷出一次,有的是几十分喷一次,有的是几小时喷一次,非常准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之特点。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喷泉——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喷泉,原本平均每64分钟喷出一次。I959年黄石公园附近的一次大型地震以后,它的平圴喷发频率变为现今每90分钟一次。经研究有两方面因素控制一个喷泉的行为特点:地下管道的几何形状和地下流体(气态与液态的)的供给狀况。一次大型地震可以轻易改变其中之一或者一箭双鵰。而火山喷发的周期(间歇期)是以年为计算单位,活火山每相隔数年、十余年、或数十年、或数百年喷发一次;有的休眠火山,甚至相隔上千年、数千年,重新复发。火山喷发的周期长短大不相同。
火山喷发与天然喷泉的另一个不同点:喷泉喷出的是低温水流和气体,火山喷出的是高温炽热岩浆流和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另外二者释放的压力相差悬殊:喷泉顶多释放几个大气压力,而火山喷发至少释放1万个至数十万个大气压力,能将火山烟灰、烟柱浓雾掀冲6000~1万余米高空。
匿名  发表于 2019-11-3 13:48
人往高处走。
匿名  发表于 2019-11-3 17:21
利用小震(即前震)预测大震:
许多地震资料表明,大地震(主震)发生前,小震(前震)活动往往很频繁,不仅次数逐渐增多,而且震级逐渐加大,然后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平静期。大地震就常常发生在这个平静期后小震活动次数或震级略有增加之时,从而出现了“小地震密集——平静——大地震发生”的规律。例如1966年3月8曰邢台地震前几天,小震活动就很多,3月6日一天就震了9次,3月7日一次地震也没有,3月8日便发生6.8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7.3级地震,1971年3月23日和24日新疆乌什两次6.3级地震,主震前都有类似情况。参见下图。
因此,人们可利用大震前频繁的小震活动来预测地震。但是有些地方小震活动不断,却没有发生大地震。另外,还有大地震发生前,没有小震和前震活动的出现。
一般情况下,大地震(或主震)的震源深度要比中、小、微震的震源深度大;主震对地面的震动区域范围要比任何一次前震或余震所产生震动范围大。所以地震定级总以主震做为震级标准。
IMG_20191103_171842.jpg
匿名  发表于 2019-11-4 08:34
天然喷泉和火山喷发存在较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属自然界有规律可循的自组织的自然现象,为有序界系问题的研究;而地震活动常无明显的周期性可循,属自然界无序界系自组织自然现象,属混沌事物问题的研究。地震序列往往杂乱无章、零乱不堪、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答案常出现捉摸不定的结果,科学家把它称为混沌一系统长期行为不可预知性。
匿名  发表于 2019-11-4 14:56
混沌系统事物长期行为难以预测预知,人类对地震的探索已有近四千年的经历,现代科学技术台阶和人类思想认识境界的局限性,还`处在垦荒开发时期。
匿名  发表于 2019-11-5 10:06
火山喷发和地震突发为地球内能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释放方式:
火山喷发有良好的火山地下道和地面出口,火山喷发是以公开暴露式直接喷出炽热岩浆,集中进行热能释放;而地震活动则是以地下隐蘞式进行压力动能释放,使规表产生一定地域范围的强烈震动。火山喷发能以持续应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能量连续释放,因为火山基源孕育聚集体能很好穿插连接在一起,故此,有十分充裕的补给源头。而地震活动是以短暂的瞬时应力、进行快速突发的能量释放,一个地震序列(包括主震和系列前震及众多的余震)的大小震源——能量孕育聚集体,全部都是成群分布的个体单干户,它们彼此相互之间没有补给接济关係,各自独立行动、进行能量单独释。
火山喷发是以集中港口式进行能量释放为特点,地震活动是以发散式、成群结队地进行能量释放(因为它们没有大型港口,不能将货物集中装载在大型货轮内进行运输外销,只能进行分散零售——能量释放方式)。
匿名  发表于 2019-11-5 14:44
地震序列的大小震源:
一个地震序列——指包括主震、系列前震、众多成群的余震在内的大小地震,除主震震源为暴发户外,其余震源均为中小个体单干户。地震序列的大小震源,它们在地震区内(或构造带内)往往成集群、宻集、点状个体、独立分布;在时间规律上,它们具有同期孕育、成长、成熟期(指能量释放期)。地震序列各大小震源(能量果实)的成熟时间先后相差几天至几星期,或更长时间。各大小震源不相互融合和串通,它们不分大小,各自为政。比如南瓜和芝麻,虽然大小悬殊,但都是单个个体。芝麻虽小,但它仍然为能量个体,它决不会与南瓜融合。
匿名  发表于 2019-11-5 22:15
往上提。
匿名  发表于 2019-11-6 09:00
火山喷发以公开集中、高压输出、较长时间、连续释放能量,火山基源单一。而地震活动地下隐蔽、短暂瞬时应力、大小震源(即能量孕育聚集体)成群结队、密集单个分布、各自独立进行能量释放,但以主震做为震级的定级指标。植物的能量果实,比如葡萄、高梁穗、水稻穗、包谷(玉米)、小米等,它们均为密集的个体分形。地震震源也有类似的能量聚集分形方式。
匿名  发表于 2019-11-7 08:38
什么是地震的基本烈度?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指建筑物所在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地震时地面(包括建筑物在内)所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我们用烈度来表示。
匿名  发表于 2019-11-8 07:16
设计烈度就是指一个建筑物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采用的地震烈度。设计烈度不完全等于那个地区的基烈度。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可以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建筑物越重要,对抗震安全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设计烈度可以等于基本烈度,但也可以较基本烈度提高一度或降低一度。例如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8度,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设计烈度可以采用8度,也可采用7度或9度。
匿名  发表于 2019-11-8 09:10
地震烈度的划分有何意义?
烈度的用处,除了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根据活动构造带的特点和历史上地震活动的情况,对地震区域进行烈度划分,以供计算一个地区在末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危险区划图。它对地震区工业布局的合理规划,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有利的根据,避免或减少地震时的损失。
匿名  发表于 2019-11-9 09:09
地震时房屋为何会震裂或倒塌?
地震时,地面上最明显的一个灾情,就是房屋倒塌,而人畜的伤亡及许多次生灾害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房屋倒塌而引起的。
是什么力量便得地面上的房屋倒塌呢?地震时,地面运动对房屋所起的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地震使房屋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就好象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就会感到上下跳动和水平晃动一样。这种由地震波所直接产生的惯性力,通常叫做地震力。如果房屋经受不住这种地震力的作用,轻者震裂,重者倒塌。一般地说,房子不怕蹦,就怕来回晃。这也就是说,房屋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地震波引起地面强烈的水平晃动造成的。但是,在极震区,地面上下跳动对房屋的破坏性是极其严重的。根据极震区群众的反映,地震时,有人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建筑物上下跳动了几下之后,才来回摇摆起来,跟着就倒塌了。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上下跳动,把房屋各部分震松了,再受到水平晃动时,所以房屋就更容易破坏了。
此外,地震时地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陷以及当地裂缝通过房屋时,房屋也会受到破坏。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0 08:24
地震时为什么人会站立不稳?
历史记载常常形容地震发生时,“人坐凳上如在船上,晕晕腾腾”;“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真是“恍如空中旋磨蚁,又似弄舟江心里”,甚至牛马也“伏不能起”。过就更足以说明地震时人们之所以站立不稳了。
为什么人会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地震波的影响。在距震中较远的地方,横波所形成的水平晃动,使地面很快来回摇晃,人自然就会威到“晕晕腾腾”,“如在船上”。如果是在极震区内,加上纵波所形成的上下跳动也很厉害,那就会显得又摇又蹦,前仰后倾,自然就要站立不稳了。所以地震时,一般年老弱的人,就更需要提前离开建筑物,免得临时张惶失措。
此外,强烈地震时人站在地上还会有一种软绵绵的感觉,仿佛地要陷下去似的。
地震时出现以上各种现象和人的感觉,不像是固态物质断裂时所产生的,而很像是液态物质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1 07:41
一次强烈大地震的影响面积有多大?
1975年2月4曰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地震,不但远在五、六百公里外的北京清楚地感到了震动,而且有感范围很大,北至黑龙江的牡丹江,南达江苏的淮阴,西达内蒙的鸟达、陕西的西安,东越国境线。这次地震的震级是7.3级,还不是很强烈地震。更大的地震,例如公元1556年我国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在185个县的县志中都记载有它的影响,估计面积约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我国总面积的1/9。公元1920年12月26日宁夏海源县六盘山地区发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余人,震域范围遍布12个省市,面积达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超过我国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在国外,公元1897年印度阿萨姆8.5级大地震影响的面积达到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一般地说,地震的震级越高,影响的面积就越大,但同时还受震源深度的影响。震源浅,影响面积就要小些,但在这个范围内的烈度则要强烈些;震源深,影响面积就越大,但在地面造成的破坏却相对小些;但是如果震级高至8.O~8.5级以上,这时震源虽然深达数百公里(指中源与深源地震),它们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性仍然是非常严重的,对人畜的伤亡是极其广泛和数量是数以万计的。筆者通过深入研究,一般死亡人数达数十万以上、地震对地面影响震动范围广大者,绝不是浅源地震所能力及的,它们必定是中源或深源的顶级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2 09:00
为什么记录不到南极的地震?
世界上到处都有地震,尽管很多地震是很小的,只要用仪器都可以记录到。但到现在为止,最灵敏的仪器也没有记录到发生于南极洲的地震。难道南极洲没有地震发生吗?不会。因为那里的地壳也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一定也会发生断裂。那么,为什么记录不到南极的地震呢?有人认为是因为南极很冷,地面上的冰层平均厚达1700多米,有的地方厚达几千米,冰层的总体积达到2300多万立方米,重约2200多万吨。它们大量吸收着地下的能量,能量被吸收了,因此在较浅的地方地震不能发生。如果发生地震,震源深度也常常在50公里以下的地方。震源深了,传上来的影响也就小了,并且有冰层的阻碍,所以记录不到了。冰层为什么会阻碍呢?有人认为可能在它的底部有一层处于塑性状态的物质,甚至是水,妨碍着地震波的传播。
南极洲的地震情况究竟如何,上面这些认识是否合乎实际,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筆者有不同的见解:因为南极、北极,分别为地心轴的端点,而沿地心轴是重金属富集分布的轴域区,地心轴是地磁场的辐射中心轴。所以南北两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和北极地区),是地球表面地磁吸引力最强的地域。同一质量的物体,在两极地区所具有的重力比地球其他地表地区的重力大;再者南北两极地区的离心力几乎不存在。正因为两极地区的地磁对物体吸引力大,而离心力不存在,这样轴端所有物质被紧紧吸引在其周围(如同一块磁铁吸引铁屑一样)。以轴端为中心,所有周边物质紧宻吸引成一个整体,使其无法分离、撕裂、破坏,也无法出现地震现象。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3 08:20
从全球而言,全球在地形上存在三个明显的封闭系统:
环太平洋封闭圈;地中海封闭圈;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封闭圈。三个封闭圈虽然大小悬殊,但均封闭较为完整。三个封闭系统周边地带均为地震强烈地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地壳顶面的封闭形态对应地壳底面的倒形封闭形态,这就有利于岩浆能量的聚集与释放。
环太平洋封闭系统组成:它由南北美洲——阿拉斯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库页岛——欧亚东海岸及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东南亚各国及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列岛、澳大利亚、几内亚岛、宻克罗尼亚群岛、所罗门群岛——西延到新西兰、裴济、图瓦卢、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直到土阿土群岛、复活节岛,已接近南美洲西岸南端附近,南端又有南极洲及南极半岛封关。因而环太平洋周边构成了一个十分完全的大型封闭系统(参见图8)。地表完整的封闭系统,地壳壳底也必然构成一个倒形完整的能量蓄聚的封闭系统。地表形态与地壳壳底形态的对应关係,就就显示出研究地表的地貌形态的重要意义。
而大西洋、印度洋周边地区均未形成较完整的封闭系统,而是呈“人”字型向南张开、开放。只有环太平洋周边构成十分完整的封闭圈,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成因有它的内在机制。
震源形成机制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
(1)、震源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一个小区域,这一点必须明确。因为大型能量聚集必需具备一定的空间区域。而点表示为无限小,线表示为不具空间区域。
(2)、震源区必需具备能量不断聚集的封闭系统或半封闭系统的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封闭系统才能构造出与周边地区的隔离环境,构成所谓的“小气矦”而形成差异,因为差异是客观事物走向运动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差异也是静态转化为动态的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3)、差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为隔离与隔围的封闭形成“小气矦”,与邻近周边完全处于隔绝状态,内外差异越来越大,如果处于可控范围,暂且尚不会发生突破、冲击、或爆炸。
(4)、当差异悬殊时,必然势不可挡、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冲破隔围与封闭状态,成辐射状、立体形、向四面八方进行射能释放,形成地动山搖的强震。消除地震的唯一途径,是持“”开放政策”,每时每刻随时均匀释放能量。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4 11:13
如何利用地震波的纵波(P)和横波(S)测知震源深度?'
纵波,又称P波。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6公里/秒;横波,又称S波。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4公里/秒。也就是说S波比P波每秒钟慢2公里,如果地震台位于震中区,那么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就是震源深度(h),假如S波比P波迟到10秒钟,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X10=2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15秒钟,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15=3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35秒钟,那么h=2公里/秒x35秒=7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150秒(即2分30秒),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秒×150秒=300公里。问题是P波和S波在地壳岩石层中和地幔层岩浆中的准确传播速度。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很多,各种测定方法可以相互印证。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5 09:03
《地震问答》一书中谈“地声是怎么回事?”
该书中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普遍发出声响的现象,这就是地声。不仅是大地震,小一点的地震有时也有地声。
我国有丰富的关于土也声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地震时有“声如闷雷”的居多,还有如风吼、如奔车、如岩石破裂声,如金戈铁马碰击等等声音的。事情确实如此,这些类型的地声,在近年的地震中,人们都多次听到了。
地声的到来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有方向性。因此听起来有如雷声滾滚而过,或如载重车辆在地下行駛,或如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通常人们听到地声的时候,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了,其间不过几分钟,甚至更短的间歇。因此在听到地声时,敏捷地跑出危险区还末得及,有时候也许就来不及了。但是,如果用灵敏的仪器进行监听,也可能作为临震预报的一种手段。
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了,断裂了,发出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快,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但是,究竟是怎回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筆者提出不同的见解:《地震问答》一书由国家地质总局书刊编辑室编辑,于公元1976年出版发行。该书对地震的解答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普及。但个别地方存在问题和错误,比如上文中谈到“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断裂了,发出的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要块,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
以上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地震波的纵波(P波)在地壳岩石层中传播速度为5~6公里/秒,横波(S波)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为3~4公里/秒;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肯定小于340米/秒;340米/秒÷5000米/秒=O.O68=6.8%;声音在地壳岩石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慢得太多了。所以说地震发生时,人们能听到地声是完全错误的说词。还有人把地声作为临震预报更是错上加错!用脑子思考问题极为重要!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6 09:32
何谓地心轴?南北两极连线穿过地心之轴。地球具有吸引地上一切东西的引力,但又具有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我们把它叫做地球的重力,並且规定它就是物体的重量。重力作用的方向是垂直地面指向地心的,地球两极半径短,赤道半径长。两极地区没有离心力,赤道地区离心力大。另外引力与吸引物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赤道的重力就要比两极的重力小。
地球的磁场力是两极强,赤道弱。地心应理解为南北两极连线穿过地心的地心轴。而地核内部的物质是比重大、具强磁性、弹性和柔性的磁流体态重金属物质——铁镍等物质。地球磁场的形成归结到地核内某些磁流体动力学现象,地球磁场的偶极子场的轴总是应当或多或少与地球旋转轴相一致,偶极子磁场的轴与现在地球旋转的轴有少许偏离。据了解,磁场的短期扰动是电离层中的杂散电流(大概是由宇宙射线的感应而形成)所引起。
地核内磁流体动力学:这里磁场是存在流体旋转之中,不是出现在固态物体中。地核内的流体,其元素已电离为电子、核子、质子、中子,故此磁场的形成与电流有关,地核为高电导物质组成。电与磁组成电磁波,而一切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是各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磁——电——光,电磁效应,光电效应。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6 16:50
筆者在这里说明一下:游客58、16、88X和游客111、85、170X,均是“地震地质爱好者”所写文稿。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7 19:09
地球物理场:何谓“场”?有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场,如电场、磁场、重力场、应力场……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场”是物质性的。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有地电场、地磁场、重力场、地应力场、静态势能场、动态势能场……等。人们把上述各“场”统称为地球物理场。地震前由于地应力的作用加强,这些地球物理场会发生異常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地震前兆现象进行地震预报。
重点谈一下地磁场:地球是个硕大无朋的磁体。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生磁,磁生电。电与磁的相互感应而产生电磁场,详细内容此后再谈。
匿名  发表于 2019-11-19 08:53
地磁场和“发电机理论”的假说: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磁体。地球存在磁场的的原因还不为人所知,普遍认为是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最具代表性的假说是“发电本儿理论”。公元1945年,物理学家埃尔萨塞根据磁流体发电机原理,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微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现在的地磁场。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
铁磁质在770℃(居里温度)的高温中磁性完全消失。在地层深处的高温状态下,铁会达到并超过自身熔点呈现液态,决不会形成地球磁场。而一会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解释,认为按照物理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南北极式的磁场,必然需要形成旋转的电场,而地球自转必然会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即旋转的负电场,磁场由此产生。
上述两种对地磁场形成的论说,筆者认为后一种论说更切合实际。因为它从地球内部深处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和元素的原子之核外电子向外逃逸……等方面进行论述;筆者认为:核外电子逃逸和失去是产生磁性的根本所在。
地磁场的主要部分犹如一个近似沿自转轴方向均匀磁化的球体之磁场。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0 09:09
1、在地核外部应是带负电的很轻的液态电子层;在地核内部应是带正电的宻度很重的的原子核。原子核在地核球心的聚结是地球引力场的的核心(源心),并对外辐射出引力。
2、永磁体,分子电流产生较小的磁性体——磁畴;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所以可以说电流产生磁场。第三种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地球磁场的产生不外乎上述三种形式。最后确定地球磁场的产生的原因只有一种,那就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3、地球磁场的主要部分是由这种环形电流(从东向西环绕地球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方向同步。向阳面电荷集中,运动块;背阳面电荷分散,运动较慢。
4、地球的近地大气中带有正电荷,地球表面带负电荷,所带电量都是5.4×10^5库伦。
5、电磁效应:奥斯特友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建立的磁场相同的、方向互相垂直。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1 09:50
地磁、地磁子午线、地理子午线、磁偏角、磁倾角、磁暴、磁异常等名词的舍义:
地球是个硕大无朋的磁体。我国早在公元前1100年以前便利用这个性质发明了罗盘。地球的磁性,很清楚地反映在对磁针的影响上。众所周知,磁针是是指向南北,也就是指向地磁的两极,但这两极并不与地球地理两极相吻合,吸引磁针北端的磁极位在北美洲的最北边境,吸引磁针南端的则在南极的大陆上。因此,磁两极位置所构成的磁子午线和地球的地理子线就相交成一定的角度,这个夹角称之为磁偏角。各地的磁偏角是不一样的,把磁偏角相等的各点连起来所形成的线条,叫地磁等偏线。
放在水平位置上的磁针只有在赤道上才能维持水平,分别向两极移动就会发生磁针的倾斜,与水平面作成交角,到两极点时,磁针就会直立起来,磁针与水平面所成的交角叫地磁倾角,简称磁倾角。连接地磁倾角相等的各点的线条,叫地磁等倾线。地磁倾角等于零的等倾线叫做地磁赤道。地磁赤道和地理赤道也是不相符合的。产生地磁偏角和地磁倾角经常改变的原因,是因季度变化与昼夜变化有密切关係的。此外还有偶然的强烈的变化,特称之为磁暴。据研究磁暴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如地震就可以引起磁暴,因此在多震地区就可以利用磁暴来预测地震。
如某些地方地磁线延长时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这就叫做地磁异常。这种现象的发生,或是由于地面下存在有具磁性的岩石或矿物,或者是由于存在着大的断层,便各种不同成分的岩层在断层线上中断之所致。
根据地磁异常我们可以探索地下含有磁性的矿床及研究地质构造,例如大冶铁矿的延展方向和江西新喻铁矿,都是用磁测方法找到的。应着重研究磁测法在地震的前兆中的预告。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2 13:24
文章标题:为什么观测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预报地震?
1970年1月5曰,云南通海7.7级地震前,震中区一些同志发现,半导体收音机音量减小,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声音突然中断。1969年7月26曰广东一次6.4级地震前,也有类似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是那里的地球磁场因为将要发生地震而有了变化。地球的磁场(参阅60楼中的图1,PP表示地磁极,NS表示地球的地理极)或称地磁,包括三个要素:磁场强度、磁倾角(磁针与水平面的夹角,参阅60楼中的图2)和磁偏角(磁针与正北正南方向的夹角,参阅60楼中的图3)。地壳中的岩石有许多是具有磁性的,这些岩石受力变形时,磁性就会变化。因此在强烈地震前,磁场强度和磁偏角也会发生变化,引起地磁的局部异常。这种因地震活动而导致地磁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呼做“震磁效应”。很多地震活动与地磁异常有关。从空间分布看,有些强震还与大陆地磁异常中心(大陆上地磁异常最厉害的区域)有对应关係。从时间分布看,在有些强震之前,局部地磁会出现短期的异常变化。上述震前收音机音量的异常变化,就是地磁变化反应。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创造出多种仪器,观测震前地磁的异常变化,进行地震预报。如某地土地磁在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日幅差值(8时和16时的差值)为3~5毫米(土磁偏角仪标尺上读数)。如果连续6天日幅差值减小到2毫米以下,则属于异常,可以据此推算发震时间。I974年5月云南昭通地震前,从4月29日到5月5日,这一土地磁连续七天日幅差值小于2毫米,经推算发震日期为5月12日,结果于5月11日发生了7.1级强震,效果较好。(参阅60楼中的插图4)。
但是,地磁异常不仅与地震有关,更多的是与宇宙中的一些现象,如太阳活动等有关。此外,地磁还有随地区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如年变(季节性变化),日变(昼夜变化)的特点。至于土也下某些金属矿体(比如磁铁矿)的存在,也可以引起地磁异常。所以在发现地磁的异常变化时,必须认真分折研究,排除种种干扰因素,才能收到较好的地震预报效果。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3 16:35
有电流就会存在磁场,运动的电场就是运动的磁场源,且磁场反作用于电场;只要地球内部存在电场就会产生地球磁场,不一定非要有铁质物质才能有磁场。不过地心区域应该存在铁磁物质。地球磁场的形成是地球引力的结果。由于地球引力作用使地球发生自转,并使地核出现高温高压,这里的物质一般都是电子和原子核,这些物质随着地球的旋转便会形成磁场。原子都是磁性的,其原因是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当原子外层失去电子时,它的磁性就会有明显的变化。通常的说法,地球磁场主要是由电流产生的。地球磁场的起源现在仍然是个谜。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5 09:56
地磁场强度大约是0.5~O.6高斯,也就是5~6*E一5特斯拉(50~60uT)。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6 08:53
震源体:是指最先发生地震的起始地点和射出地震发射线的物体,把它称为震源体。
震中与极震区:指地震波最先达到地面的一点,也就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或说是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被称为震中。震中是地面上距震源最近的地方,所以这里是地面上地震强度最大的地方,理论上说应该是这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震中附近(指距震中一定距离)震动最大,一般也就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做极震区。极震区与震中不重合。地面破坏最强烈的地方,往往并不是震中所在处,而是在稍微离开震中一些的地方。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7 11:30
地震发射线和同震面:
震源突发地震后,产生巨大能量向四面八方、立体状向外发射出去,如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向四面八方发射。以震源为中心点向四面八方发射的线称为地震震源发射线。发射线是和同震面垂直的。又何调同震面?即把地震波离开震源同时达到的各点连接起末,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同震面。同震面通常为大人不等的球面(或称焦球面)。因组成地壳的物质不会是均一的,密度愈深愈大,弹性愈深愈高,因此,同震面的分布(以震源为中心的间隔相等的同震面)不会是同心球式,而是偏心球式。
同震线:也叫同震线。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或叫同震线)。若组成地壳的介质是均一的,那么等震线则形成以震中为中心的同心圆;因组成地壳介质白勺不会是均一的,因此,等震园的分布不会是同心园,而是偏心园式。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8 11:17
地磁场和“发电机理论”的假说: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磁体。地球存在磁场的的原因还不为人所知,普遍认为是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最具代表性的假说是“发电本儿理论”。公元1945年,物理学家埃尔萨塞根据磁流体发电机原理,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微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现在的地磁场。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
铁磁质在770℃(居里温度)的高温中磁性完全消失。在地层深处的高温状态下,铁会达到并超过自身熔点呈现液态,决不会形成地球磁场。而一会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解释,认为按照物理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南北极式的磁场,必然需要形成旋转的电场,而地球自转必然会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即旋转的负电场,磁场由此产生。
上述两种对地磁场形成的论说,筆者认为后一种论说更切合实际。因为它从地球内部深处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和元素的原子之核外电子向外逃逸……等方面进行论述;筆者认为:核外电子逃逸和失去是产生磁性的根本所在。
地磁场的主要部分犹如一个近似沿自转轴方向均匀磁化的球体之磁场。
匿名  发表于 2019-11-29 12:31
纵波:或称P波,它所通过的物质的质点以疏密相间的方式、一前一后地振动,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此时物质密度要发生变化,故又叫疏密波或压缩波。它跑得最快,我们最先感受到的上下跳动(颠簸)就是它所产生的振动。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每秒钟可达5~6公里,但有资料说,纵波的传播速度为7公里/秒。纵波在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纵波的疏密传递請参阅纵波插图。
匿名  发表于 2019-11-30 13:36
1、在地核外部应是带负电的很轻的液态电子层;在地核内部应是带正电的宻度很重的的原子核。原子核在地核球心的聚结是地球引力场的的核心(源心),并对外辐射出引力。
2、永磁体,分子电流产生较小的磁性体——磁畴;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所以可以说电流产生磁场。第三种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地球磁场的产生不外乎上述三种形式。最后确定地球磁场的产生的原因只有一种,那就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3、地球磁场的主要部分是由这种环形电流(从东向西环绕地球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方向同步。向阳面电荷集中,运动块;背阳面电荷分散,运动较慢。
4、地球的近地大气中带有正电荷,地球表面带负电荷,所带电量都是5.4×10^5库伦。
5、电磁效应:奥斯特友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建立的磁场相同的、方向互相垂直。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 11:28
有电流就会存在磁场,运动的电场就是运动的磁场源,且磁场反作用于电场;只要地球内部存在电场就会产生地球磁场,不一定非要有铁质物质才能有磁场。不过地心区域应该存在铁磁物质。地球磁场的形成是地球引力的结果。由于地球引力作用使地球发生自转,并使地核出现高温高压,这里的物质一般都是电子和原子核,这些物质随着地球的旋转便会形成磁场。原子都是磁性的,其原因是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当原子外层失去电子时,它的磁性就会有明显的变化。通常的说法,地球磁场主要是由电流产生的。地球磁场的起源现在仍然是个谜。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 11:40
地磁:地磁又称地球磁场或叫地磁场,是指地球周围空间分布的磁场。地磁场类似铁棒,但是这种相似只是粗略的。磁铁棒或是其它永久磁铁的磁场是由于铁原子中的电子有序的运动而形成的。然而,地核的温度高于居里点(铁的居里点1043K),铁原子的电子轨道的方向会变得随机化,这样随机化会使得物质失去它的磁场。因此地磁场的成因并不是由于有磁性的铁矿,主要的因素是电流(地电流)。另一项地磁场与铁棒不同的特征是地磁场的磁圈。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 11:44
地磁场是指地球内部存在的天然磁性现象。地球可视为一个磁偶极,其中一极位在地理北极附近,另一极位在地理南极附近。通过这两个磁极的假直线(磁轴)与地球的自转轴大约成11.3度的倾斜。地球的磁场向太空伸出数万公里可成地球磁圈引力。地球磁圈对地球而言有屏障(即保护伞的作用)太阳风所挟带的带电粒子的作用。地球磁圈在白昼区(向日面)受到带电粒子的力影响而被挤压,在地球黑夜区(背日面)则向外伸出。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 11:48
大陆漂移为何向南呈‘人’字形撒开拉离?
如果说是一个原始大陆的话,那就是通常称做的联合古陆。如果说是两个原始大陆,就是通常被称做的劳亚古陆(位于北部)和冈瓦纳古陆(位于南部)。因中洋脊与海底火山长期喷发,新海底洋壳扩张,魏格纳明智地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深受全世界科学界广泛赞尝。此后古登堡对大陆漂移学说提出修正意见,他认为原先本来只有一个联合大陆,此后流开扩展开来,故提出大陆扩展学说。大陆漂移学说和大陆扩展学说,二者的基本区别:漂移说认为大陆是刚性块体遭受到脆性破裂所造成,而扩展说认为大陆是塑性或延性变形所造就。筆者欣赏魏格纳首创的漂移学说,但更替同古登堡的扩展学说。因为古登堡的扩展说为人们指明了大陆漂流主要形成于地壳还处于柔性期的地质时代中。比如像南美洲的南端、非洲南端、印度半岛南端等均成尖嘴喙形,这是为什么?说明大陆板块漂移的形成过程中,主要为我们指明那个地质时代地壳还处于塑性或延性变形阶段,大陆冇向南拉伸的运动现象(可能因南极洲、澳大利亚大陆向南分离的缘故)。
因地球自转是以北极为底座,绕轨道进行运行,而南北两极的园周角虽然相同,但其运转线速度则相差悬殊,因而出现了北部劳亚大陆漂移分离相对缓慢,欧、亚、北美三洲的北端基本上还能联结在一起,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则漂移分离異常迩猛,非、澳、南美三洲向南呈‘人’字形撒开拉离,真所调‘南北向拉伸拉长,东西向分离’。南北拉伸越来越长,东西漂移分离越来越远。从而出现洋壳与地慢层极度变薄和张性深大断裂十分发育,产生洋底下沉下陷,频生巨大海槽、海盆、海沟、南北走向的裂谷…等。南太平洋原是有完整大陆白了,因下沉下陷后而成星罗棋布的碎裂岛群与岛链,故无完整的‘下半身’。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 11:49
大陆漂移为何向南呈‘人’字形撒开拉离?
如果说是一个原始大陆的话,那就是通常称做的联合古陆。如果说是两个原始大陆,就是通常被称做的劳亚古陆(位于北部)和冈瓦纳古陆(位于南部)。因中洋脊与海底火山长期喷发,新海底洋壳扩张,魏格纳明智地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深受全世界科学界广泛赞尝。此后古登堡对大陆漂移学说提出修正意见,他认为原先本来只有一个联合大陆,此后流开扩展开来,故提出大陆扩展学说。大陆漂移学说和大陆扩展学说,二者的基本区别:漂移说认为大陆是刚性块体遭受到脆性破裂所造成,而扩展说认为大陆是塑性或延性变形所造就。筆者欣赏魏格纳首创的漂移学说,但更替同古登堡的扩展学说。因为古登堡的扩展说为人们指明了大陆漂流主要形成于地壳还处于柔性期的地质时代中。比如像南美洲的南端、非洲南端、印度半岛南端等均成尖嘴喙形,这是为什么?说明大陆板块漂移的形成过程中,主要为我们指明那个地质时代地壳还处于塑性或延性变形阶段,大陆冇向南拉伸的运动现象(可能因南极洲、澳大利亚大陆向南分离的缘故)。
因地球自转是以北极为底座,绕轨道进行运行,而南北两极的园周角虽然相同,但其运转线速度则相差悬殊,因而出现了北部劳亚大陆漂移分离相对缓慢,欧、亚、北美三洲的北端基本上还能联结在一起,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则漂移分离異常迩猛,非、澳、南美三洲向南呈‘人’字形撒开拉离,真所调‘南北向拉伸拉长,东西向分离’。南北拉伸越来越长,东西漂移分离越来越远。从而出现洋壳与地慢层极度变薄和张性深大断裂十分发育,产生洋底下沉下陷,频生巨大海槽、海盆、海沟、南北走向的裂谷…等。南太平洋原是有完整大陆白了,因下沉下陷后而成星罗棋布的碎裂岛群与岛链,故无完整的‘下半身’。
匿名  发表于 2019-12-3 09:05
一、多年来发布了很多火山预测,一些是失败的,但成功的更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火山喷发是可以准确预测的。火山喷发一般有着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和较明显的规律性,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对火山喷发的预测要比地震预测容易。通常情况下,火山喷发虽然呈周期,有规律性喷发,但每个周期的间隔时间也有差别。比如印尼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平均每隔10年喷发一次,但有时相隔12年。但地震则不同,日本的长期的历史记录揭示了地震发生时间的不规律性,地震预测的一些参数的可变化无常性(为多变量)。地震预测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关键问题是时间的准确度。对于火山喷发的预测,三要素则简化为一要素。因为地点(即火山口)位置固定不变,或变化甚小;喷发量(相对于地震的震级)也变化不会大;唯一要预测的要素就是时间的准确可信度。因而说火山喷发的预测要比地震预测(当然是指7级以上大地震的预测)容易。那么我们就先从容易的做起,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我们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再到大学毕业,共十七年时间,才能开始走入科学殿堂大门,都是从简易到复杂之路。地震预测存在三大难题,首屈一指的是“不可入性”。而火山喷发已将基源(火山基源相当于地震震源)托出,基源岩浆显露于地表。让广众(包括学者、科研人员)能直接直观的进行观测和实地考察及现场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出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何等宝贵而又易得难求的事情!可又如何能引起全球地震科学界多少重视与反响呢?甚至“视而不见”
匿名  发表于 2019-12-4 10:04
是的,火山确实多在外国,那怎么办?一是经费问题,二是《国家安全》问题,如何对待处理?资金与科研经费是个实际具体问题。光靠个人支助是无能为力的,地震与火山活动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头等重大问题。联合国及全球各国都天天在谈全球气候问题,可各国的国家安全问题远胜过气候问题。因为直接涉及到数以万计人的生命存亡问题。只要把利害关系谈清楚,各国政府领导层肯定会落意支助资金以联合行动。
中国国内的火山分布,台湾与海南分布有火山群,适合国内考察与研究。另外离中国本土近的周边地区如日本,印尼,菲律宾,堪察加半岛(历史上曾属中国领土)都属多火山,多地震地区。便于就近出国考察与科研,

印尼分布有默拉皮火山(位于爪哇岛上);塔朗火山(位于西苏门答腊索洛克塔朗);索普坦火山(位于北苏拉威西),阿贡火山(位于巴厘岛)...等。

日本分布有:樱岛火山,浅间山火山,富士山火山,盘梯火山,阿苏山火山...等,
匿名  发表于 2019-12-5 10:03
二、前文谈到,火山预测成功的多于失败的。但还是有不少是预测失败的,预测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火山整个漫长的发展履途,其活动从自发有序走向自发无序,最终停止活动”。世间任何事物都遵循一个共同的,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从发生->发展->鼎盛->衰老->死亡(消失)。火山活动同样如此。鼎盛时期之前的火山活动具有较明显的自发有序、有规律、周期性特征。它处于发展强盛之中,火山喷发就像在地球下进行巨大核爆炸一样,声响传播到200公里以外,喷出的火山灰烟云雾可达6000米至1万余米的高空,岩浆和大小石块可抛向500米的高空,火山灰可落在2500公里以外。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可以喷出约6×10^9(6×10^10)吨岩浆和火山灰碎屑物,岩浆在地下通道中奔流与上涌,地下雷鸣,地下压力可达2万至60万个以上大气压力,而地表只为一个大气压力,岩浆上冲压力如此巨大悬殊,故威力巨大无比!使大地产生地动山摇,而引发地震。当火山活动进入衰老期后,因高温热液岩浆不同于低温水溶液,因炽热岩浆能熔化岩石而使火山地下管道几何空间得以扩展和上冲压力降低。如宁静式火山:它并不喷发,只从火山口较安静地释放气体或静静地流溢火热的熔岩。休眠型火山:隔相当长年代时间,会再度喷发。最后停止喷发变成死火山。以上类型的火山无法准确预测,是造成预测失败的主要客观原因所在。

火山活动从鼎盛期->衰老期->休眠期->死火山期,是从自发有序转向自发无序。无序指无内在规律可循。火山活动进入衰老期后,火山喷发频率(指间歇时间)变长或逐渐走向无序状态。所以说做好火山预测也不容易。

三、火山喷发和喷泉(又叫间歇泉)的形成原理甚为相似。天然喷泉能间歇地喷出气体和泉水来,有的几分钟喷一次,有的几十分钟喷一次,有的几小时喷一次,非常准确。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喷泉--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喷泉,原本平均每64分钟喷一次。1959年黄石公园附近的一次大型地震以后,它的平均喷发频率变为现今每90分钟一次。经研究有两方面原因控制一个喷泉的行为特点:地下管道的几何形状和地下流体(气体与液体的)的供给。一次大型地震可以轻易改变其中之一或者一箭双雕。

火山喷发与天然喷泉的不同点:喷泉喷出的是低温水流,火山喷出的是高温炽热岩浆流;另外两者释放压力相差悬殊:温泉顶多释放几个大气压力,而火山喷发至少释放一万个至数十万个大气压力,能将火山烟灰浓雾抛充6000-1万余米高空。
匿名  发表于 2019-12-6 09:18
时空高速穿插:比如人类战争,古代人类战争以肉搏战、棍棒、梭标、刀斧、箭之类,短距离厮杀;后来发展到枪、炮、手榴弹、子弹之类穿插战争;近代已发展到高速时空穿插的人类战争,如火箭、导弹、激光、光速飞机……等。闪电霞光划,导弹相穿插。不过,在大气层可以实现远距离高速穿插,可是在地壳岩石圈,无法实现向深处穿插
匿名  发表于 2019-12-7 17:50
地震波:地震在震源发生之后所产生的机械能,借地壳中介质点的弹性,以震源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就形成了地震波。倘若组成地壳的物质是均一的、一致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也就也就一样,实际上组成地壳的物质是不均一的,岩石的宻度随深度而增大,而弹性也随深度而增强。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时称为体波;当到达地表,即产生沿地表(界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体波主要分为纵波(P)和横波(S)两种。
匿名  发表于 2019-12-9 09:31
地震预测:中长期预测应着重考究近期历史地震(近500年~近100年内发生过地震的情况),从它的历史规律推断未来。比如“特征地震”具有准周期性发生、震级大小差别不悬殊的特点。短期预测特别注重前兆、前瞻情况的观测研究,尤其是前震的预警。主震型:主震前有频繁的小震(即前震);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那么前震与主震震级差别不大,也就是说没有前震可言;孤立型:或称单发性地震,其显著特点就是前震和余震都稀少,但还是有前震。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0 11:36
面波:或称乚波。它是体波(纵波与横波,统称体波)到达地表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次生波。但也有人称面波为折射波。面波沿地表界面(或叫临界面)传播,速度比横波还慢,所以它在体波之后到达。它和横波一样,只有横振动,没有纵振动'。但面波的波长比较长,所以又叫长波,故振动猛烈破坏作用也很大。
纵波和横波在物理性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也相应发生变化,并像光波似的,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面波就是一种折射、迭加、次生之长波。长波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大,比如地震引发的海啸就是典型的长波,能长驱直入,凶残冲击、毁灭性破坏、杀伤作用。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1 11:29
再说面波与长波:
面波的波长比较长,故又称为长波。地震海啸是一种特别长的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速度特别快,每小时可达700~800公里,到了滨海,会卷起很高的巨波,冲上陆地,破坏性与杀伤力极大。还有台風、颱风均以长波的形式,快速长驱直入。地震长波(面波)和上下跳动颠簸的纵波及重力波对地面建筑物和人兽生命的危害性最大。面波本为折射波,面波变成长波的原因,是系列波长相同的波反复选加的结果。同一震源产生体波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它们的波长也一定相同。体波到达地表后,产生的次生波——面波的波长也都相同。无数系列波长相同的面波重复交错选加的结果,而变成了长波。长波的急害性极大,如果长波再加上快速行駛,对地面建筑物和山石的破坏性及人兽杀伤力极大。筆者提出一种大胆的想法:因为波是可以进行干扰的,如果此时人为发出一种干扰波,以破坏面波的反复选加、使它变成长波,这样就能大大减轻地震的破坏性。
波的传播速度:∨=入f       式中∨为波的传播速度。入为波长。f为振动频率。波速等于波长和频率的乘积。对于同一种介质而言,频率(或周期)是固有不变的。所以波长(入)越大,波速(∨)也就越块。波速与波长成正比关係。面波的传播像是一个波列,持续时间较长,不像纵波与横波时间短暂,面波周期范围最长可达3OO0秒(即50分钟)。面波振幅大,时间较长,故此破坏性大。
若地震波通过的介质越缴宻,物质的宻度越大,它对地震发射线的贯穿阻(或称射阻率。物理学上叫“阻尼”)也就越大,这样地震发射线能贯穿岩层的厚度就越小。射线穿过的厚度越大,射能减弱得也就越多。所以地震波总是选择沿断裂破碎带(活动断层带)进行发射与传播,因为活动构造带是射阻率最小的贯穿通道。射穿的速度大,能量消耗少,达到地面后,冲击力就越大。故此应避开在断层帶和岩石破碎地段建房及筑堤坝。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2 11:26
重力波与地面弹性折射波:
地震波到达地面射出时,便产生一种沿地壳表面传播的弹性折射波,波长比较长,所以又叫长波。当地面的松散沉积物或地表的建筑物受到地下传来的冲击时,所产生的一种次生的重力波,重力波又可称为上下冲击波。这两种波对地面建筑物的危害性是最大的。重力波对临界面上的巨大悬岩、危岩、风化表层上的附体岩,容易形成巨大滾石飞落,山崩堆积形成堵体,堵塞河川水道形成涌塞水库、湖泊等。造成建筑物倒塌毁坏,因为建筑物为地面上的附属物,没有牢固的根基。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3 15:19
纵波与橫波,统称为体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沿地面折射形成面波,面波尚未反复迭加前,均为短波。短波频率高,振幅小。如果它们进行间歇式活动,则形成系列前震型小地震与微震。面波经反复选加后,便转变为长波,长波频率低,振幅大,波间距离较长,对地面建筑物破坏性大。此时便形成主震型大地震、或震群型大地震。而余震型地震则为震级逐步降低、能量消退的地震。请参阅23楼的地震谱图所示。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3 16:18
一只小螞蚁啃苹果的故事,这只小蚂蚁经过千辛万苦,连苹果表皮都还未啃透,可它却大放厥词,说什么整个苹果被它吃透、吃完了。你想,一只小螞蚁能吃完一个苹果嗎?苹果皮与苹果肉的味道是一样的嗎?有人说得对,连皮毛都未弄懂,就不懂装懂,死要面子。我们人类那一小点科学文化知识,对了解宇宙大自然现象,显得太渺小了!不要认为自己有了一点小知识,就不知道自已了,而否定前人的料研成果与结论,甚至千方百计抬高自已的小创作。比如有人看到钱扩江潮水,就说是月球的吸引力所产生的结果,更有主张将月球炸掉,就可万事大吉,潮汐力与地震就会消除。还有人认为,潮汐力的产生主要是太阳引力与磁场力的结果,他们采用避近论远的手法,把长度与远度拉大。不过,太阳系的空间度还是有限的广度(对于银河系而言),倒不如涉远至银河的中心~造父星的引力和磁场力更为高超和巧妙。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4 18:09
中国地震预测从1966年邢台地震起步,至今已达半个多世纪,周恩来总理,李四光老一辈人早已离世,现已传至第三代,第四代孙辈了。在美国地震预测已跨越了120余年历史履途,也曾经历过“诸神出动,群魔乱舞”的业余地震预测大合唱时期,预测火种传递已超过10余代人,可至今依然如故,没有突破,从而转向地震抗灾、减灾的明智举措。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5 16:48
特殊领域的专家们几乎束手无策:有学者指出在众多学术领域中存在少数几个特殊领域,包括地震预测领域和经济预测领域(如股票市场)...等。在这些特殊领域中,无论那位专家的名气有多高;也无论该专家发表过多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论著;也无论该专家在所在领域苦心钻研了多少年;也无论他收集与掌握了多少相关资料;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与变故(灾难性大地震,股票市场暴跌,严重经济危机)往往事先无所察觉与预知,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学术领域是难以想象的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7 09:20
地震预测用词不当:
就现代科技目前水平而言,只能叫地震探索,或叫地震调查,或叫地震后评较为恰当。因为现时代还没有发明出一种先进仪器,对地震进行预先测量、测试、测绘、测知;只能震后进行评估、定级、救助……等,所以叫地震后评较为切合实际,现时期只能进行探索、探试、探讨、探究、探查。比如从事野外实际地质工作,工作项目有:钻探、物探、槽探、坑探、洞探、平硐深探、探矿……等,都使用‘探’字;只有地形测量、地图测绘,才使用‘测’字,因为它是使用较先进、较精密的经纬测绘仪,
进行操作之工作。那么,地震预测首先必须配备有先进、精宻、准确可靠的仪器,才读得上预测,这是内行使用的科学术语。请问没有可靠仪器仪表如何测?拿根测绳去测钻孔地下水位那么简单嗎?头脑太简单了!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8 16:30
筆者在这里特别强调指出,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基础知识才行。
对“龙爬柱”旋扭构造,从地质力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旋扭构造(如“龙爬柱”、莲花状构造、S形构造、反S形构造、扫帚状构造……等)运动发生的肘矦,如果除了横向旋扭运动以外,同时证明还有垂直上冲运动的伴随。那末,这两方面的运动结合起来,就很可能吵成螺旋运动。
地震时的纵波与横波、面波、重力波之四类波,正好能造成水平横向旋扭运动与垂直上下运动,故此能产生“龙爬柱”的旋裂现象。因为纵波和横波在物理性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时,速度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并像光波似的,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让我们看得最直观的,你站在高处观看海潮肘,海浪是以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当达到海岸受阻时,则掀高倒卷反回,形成巨浪旋涡。当水流在河床中快速流动,如果河床底部高低凹凸不平,水流则容易形成旋涡(涡流)。自然界的旋扭运动随处可见,地震波在地壳岩石中的传播更是这样。
关于“龙爬柱”断裂的形成,必需具备旋转运动才能形成,两个园形物体(刚性),受到挤压碰撞,必然会产生旋转,而横波与面波是园形或类园形的。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6:46
纵波与橫波,统称为体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沿地面折射形成面波,面波尚未反复迭加前,均为短波。短波频率高,振幅小。如果它们进行间歇式活动,则形成系列前震型小地震与微震。面波经反复选加后,便转变为长波,长波频率低,振幅大,波间距离较长,对地面建筑物破坏性大。此时便形成主震型大地震、或震群型大地震。而余震型地震则为震级逐步降低、能量消退的地震。请参阅23楼的地震谱图所示。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7:01
一只小螞蚁啃苹果的故事,这只小蚂蚁经过千辛万苦,连苹果表皮都还未啃透,可它却大放厥词,说什么整个苹果被它吃透、吃完了。你想,一只小螞蚁能吃完一个苹果嗎?苹果皮与苹果肉的味道是一样的嗎?有人说得对,连皮毛都未弄懂,就不懂装懂,死要面子。我们人类那一小点科学文化知识,对了解宇宙大自然现象,显得太渺小了!不要认为自己有了一点小知识,就不知道自已了,而否定前人的料研成果与结论,甚至千方百计抬高自已的小创作。比如有人看到钱扩江潮水,就说是月球的吸引力所产生的结果,更有主张将月球炸掉,就可万事大吉,潮汐力与地震就会消除。还有人认为,潮汐力的产生主要是太阳引力与磁场力的结果,他们采用避近论远的手法,把长度与远度拉大。不过,太阳系的空间度还是有限的广度(对于银河系而言),倒不如涉远至银河的中心~造父星的引力和磁场力更为高超和巧妙。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7:02
中国地震预测从1966年邢台地震起步,至今已达半个多世纪,周恩来总理,李四光老一辈人早已离世,现已传至第三代,第四代孙辈了。在美国地震预测已跨越了120余年历史履途,也曾经历过“诸神出动,群魔乱舞”的业余地震预测大合唱时期,预测火种传递已超过10余代人,可至今依然如故,没有突破,从而转向地震抗灾、减灾的明智举措。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7:03
特殊领域的专家们几乎束手无策:有学者指出在众多学术领域中存在少数几个特殊领域,包括地震预测领域和经济预测领域(如股票市场)...等。在这些特殊领域中,无论那位专家的名气有多高;也无论该专家发表过多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论著;也无论该专家在所在领域苦心钻研了多少年;也无论他收集与掌握了多少相关资料;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与变故(灾难性大地震,股票市场暴跌,严重经济危机)往往事先无所察觉与预知,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学术领域是难以想象的。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7:03
如何进行地震预测呢?
小于3级以下的无感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495万次/年;3级以上有感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5万次/年;
5级以上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I000次/年;其中5.O~5.9级的地震约为85O次/年左右,它们具有较轻破坏性;6级以上具有较强破坏性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150次/年;7级以上具有严重破坏性和杀伤力的大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2O次/年左右。
5级以下的无感和有感地震总共约5OO万次以上,因不具有破坏性,故无需预测和无需预先预报;6级以下的5级地震,因破坏性较轻,预测的意义也不是很大;6级以上地震具有较强破坏性,因而具有较大的预测实际意义,它们是全球地震预测的重点,尤其是7级以上大地震。不过,6级以上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150次/年左右,这150次是对全球而言的年发生次数,分布到世界各国已是很稀少了!所以各国完全有能力、集中精力,予以攻克。千万不要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资源……等浪费在500万次/年无破坏性地震的预测预报上。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突出工作重点,攻克难关。不要做无用功,要做牛顿提出的有用功!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7:04
地震成因的核心理论——天然爆炸学说(差異理论):
断裂理论为世界主流地震界的传统理论;而天然爆炸理论则为地震界新生派理论。人们一谈到爆炸,就会联想到一系列爆炸:如宇宙大爆炸、陨石(流星)爆炸、可燃气体爆炸、煤矿瓦斯爆炸、火山爆发爆炸、雷电爆炸、(霹雳震天口向))、战争导弹、核弹爆炸、化工厂爆炸、锅炉爆炸、鞭炮爆炸…等。7级大地震理应是地下深部的爆炸成因。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7:04
根据爆炸内力对外围层的破坏程度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壳的围压层被炸开花,炸成碎块与碎片,四散外飞,比如陨石雨、鞭炮、炸弹之类的爆炸物等;另一种情况只炸裂,没有炸飞,比如地壳岩石层断层、断裂现象则属此类情况。因而地震界传统主流派所推崇的脆性断裂、破裂理论应归属于爆炸理论范畴之中。再者断裂理论无法解释中源(地下60~300公里)与深源(地下300~720公里)地震,因为该深度空间区域不存在岩石的脆性断裂现象,只存在液态塑性岩浆与气态物质,只有天然爆炸学说能完满予以解释。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9 17:05
地震预测的基本概念:指地震事件尚未发生前,早已提前预先测定出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时间、震级、震源深度等。如果地震(包括前震)已经开始发生,从发生之时起,只能称为地震同步准时实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号称全球唯一成功预测的海城地震,主震(7.3级)前24小时内,已发生500余次前震。试问地震专家们,这24小时内发生的5O0余次前震,应算做预测、还是实测?另外关于死伤人数,也难以核实,有资料称,海城地震死亡1328人,伤16980人;也有资料称,死亡1200余人,因地震引起火灾,烧死900余人,共计死亡2100余人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0 17:21
如何进行地震预测呢?
小于3级以下的无感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495万次/年;3级以上有感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5万次/年;
5级以上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I000次/年;其中5.O~5.9级的地震约为85O次/年左右,它们具有较轻破坏性;6级以上具有较强破坏性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150次/年;7级以上具有严重破坏性和杀伤力的大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2O次/年左右。
5级以下的无感和有感地震总共约5OO万次以上,因不具有破坏性,故无需预测和无需预先预报;6级以下的5级地震,因破坏性较轻,预测的意义也不是很大;6级以上地震具有较强破坏性,因而具有较大的预测实际意义,它们是全球地震预测的重点,尤其是7级以上大地震。不过,6级以上地震平均年发生次数,约为150次/年左右,这150次是对全球而言的年发生次数,分布到世界各国已是很稀少了!所以各国完全有能力、集中精力,予以攻克。千万不要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资源……等浪费在500万次/年无破坏性地震的预测预报上。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突出工作重点,攻克难关。不要做无用功,要做牛顿提出的有用功!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4
同步地震仪工作原理与能否创制出预测地震仪:
先说地震仪,公元132年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所创制的地动仪(矦风地动仪),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不过这种地震仪,只能测知地震的方向。后来西方国家发明的地震仪,也就是现在世界各国使用的的地震仪,特别是经纬地震仪,则能从记录上得知地震发生的时间、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等地震基本参数。目前世界各国常用的地震仪,类型很多,其买灵敏度范围很宽,可以放大几倍、直至千倍级、万倍级、十万倍级,甚至百万倍级。在一个大一型的地震台站里,地震仪下三、四种,甚至五、六种。地震仪的形式虽多,其结构原理大体相似,而且比较简单。常用的地震仪主要由拾震器(质量相当大的摆)、放大器、记录器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和结构就不做介绍了。
同步地震仪工作原理:地震发生时,地震仪同步进行工作。地震仪中的记录器用记录筆、照相或磁带等方式将地震波连续记录下来,在记录纸上畄下一条锯齿状曲线。这条锯齿状曲线称为地震图、或称地震曲线图、或称地震谱等。
纵波(p)传播速度块,地震记录图上最先到达,表现出周期短、振幅小等特点。横波(S)速度慢,在地震记录图上到达较迟,表现出周期较长、振幅较大等特点。浅源地震的面波周期长,振幅大;深源地震的面波很弱。面波在体波之后到达。在震中区,地面运动很复杂,各种形式的运动都可能出现。
筆者曾谈到,从事野外实际地质工作中,地形测量、地图测绘时,配备有经纬测绘仪进行操作测绘;地震发生时必需配备经纬地震仪进行同步测定;现在筆者试问:进行地震预测也势必配备预测地震仪才行。筆者又试问,现时代世界各国是否有那一个先进发达国家创制、发明出一种取名为:提前预测地震仪?或称‘三年早知道’。你要提前预测,那么就得先研制、发明出一种‘预测地震仪’才行。能实现吗?恐怕永无希望的可能!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5
要预测首先必须配备好先进可靠的仪器设备,比如世界各国的天气预报,上世纪80%的预报是错的。后来有了众多人造卫星上天,有卫星云图后,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才有大幅度提高。研制先进仪器、先进设备至关重要。可地球内部、地壳深部,仪器设备能入内安设嗎?如何预先预测呢?采取原始人、原生态工作方法,拿根测绳去测钻孔地下水位那么简单,光花点体力,不需要花脑力劳动,就异想天开,一切成功。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6
5级以下的无破坏性地震,全球平均每年约500万次,这些地震预不预测,无关紧要。五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和具有破坏性,全球每年平均约一千次。尤其是七级以上的大地震,每年平均约15~20次左右。重点预测的应是六级以上的地震,特别是八级以上地震,只要发生1次,它所释放的能量约佔全年释放总能量的60%左右。级别越低的地震,越容易预测,级别越高的地震,越难以预测。具有众多前震型地震(如海城地震)容易预测;不具有前震的突发型地震难以预测。所谓‘测’,需要可靠仪器来测。所谓‘预’,指事件末发生前,预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7
地震预测不知是那位外行人士提出来的?‘’预测‘’二字与‘’神机妙算‘’、预谋、猜测、主观臆断、……等,其含义极为合拍同调。它是唯心主义、虚无主义、主观空想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类似算命先生、巫师的巫术。因为事件尚未发生前,憑空进行神机妙算、憑空预测。没有脚踏实地的立足点,如同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7
地震预测徒劳,诗曰:
月光虽然撒满地,要想扫集无踪迹。
犀牛望月遙无得,丢掉幻想才实际。
水中捞月一场空,只因月亮掛天空。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8
地震预测不知是那位外行人士提出来的?‘’预测‘’二字与神机妙算、预谋、猜测、主观臆断、……等,其含义相同。它是唯心主义、虚无主义、空想主义、荒谬绝伦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类同算命先生、巫师的巫术。因为事件尚未发生前,进行神机妙算、憑空预测。没有脚踏实地的立足点,如同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8
人对大自然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不断改变的。先肯定后否定,肯定中发现存在错误,就必需予以及时否定与修正,这才是馬列主义、辨证唯物论所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论。筆者先前称‘’地震预测‘’,现时认为不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改称为‘’地震探索‘,才用语恰当。人类对宇宙星际进行了解和考查,都使用探索之语;地质工作者从事野外实际勘察工作项目,有钻探、物探、槽探、坑探、洞探、平碉深探、探矿、……等,都使用‘’’探‘’字;地震工作者对地震活动的内幕,包括地震是否存在规律性与周期性?地震活动的混沌无序系列、零乱不堪、杂乱无章分布……等,其实都在不断探索之中。筆者现时认为,先前使用‘’地震预测‘’之语极为不妥!不能超前使用‘’测‘字。因为现代科技水平台阶,世界上还有那个先进发达国家创制、发明出一种能夠进行准确可靠的地震仪,所以说地震预测是错误用语。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9
海城地震‘’成功‘’预测是中国地震局的一块金质招牌。筆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它不是成功预测,只能说是成功实测罢了。因为主震(7.3级)前24小时内,发生500余次前震,是同步地震仪准时实测出来的,不是地震发生前,预先预测出来的。不能说是成功预测。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49
地震坛自称民科,实为官科代言人,专长搞一言堂。同时还患有派性内斗(地震局窝里斗)的严重后遗症。唐山地震后,青龙县委书记冉广岐被黜职(免职)、被捕入监獄、坐牢多少年?后虽被昭雪释放,这究竟是怎么事?局外人(指地震系统外的人)不了解内情。筆者感觉‘’’人情比震情更复杂百倍‘’。请问地震坛是这么回事嗎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0
5.O~5.9级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发生800~850次左右,预测6级以下破坏性较小的地震,其实意义不大。7级以上地震,每年平均发生20次左右,破坏性严重,预测7级以上地震才具有巨大实际意义。5级以下无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平均发生500万次以上,频率宻如牛毛,最容易猜测。因不具有破坏性,预不预测(猜不猜测),无关紧要。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0
何谓‘’同步‘’?就是步伐、步调一致,快慢一致、行动一致,协调一致。你前进,我同步前进;你停顿,我也停顿;你转动,我也同速转动;你震动,我如实记录你震动情况(包括开始发生时间、震幅大小、震中位置、停止与间隔时间等)。比如军事操练,向前走,大家齐步向前走;向后转,大家同时向后转。世界各国元首互访时,来访国元首与接待国元首检阅仪杖队时,两国元首总是同步而行。可自然界要做到同步,往往不容易。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1
预测、预报、预警:预测是指地震未发生前,预先测定地震发生的时间、震中的具体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准确基本参数。地震发生后所测来的发生时间、震中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只能称为主震前的系列前震,称为实测。预报是将预测测定的基本参数公布于众,比如天气预报,今天提前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晴雨阴)。何谓预警?已发现苗头,预先警觉,加强警界,严宻跟踪与监控,也是事件未发生前的行为活动,所谓‘’预‘’就是指预先、预防的行动措施。一旦事件发生了,就不能称预测。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1
我国古代学者老子诗言:
风无人扇能自拂,云无人播生何处。雨无人布天自降,雷无人造震天响。
山无人迭而自立,水无人推而自流。日月无人燃自明,星河无人列自阵。
昼夜无人规自转,四季无人定自恒。天地演生人后到,宇宙岂为人主导?
老子指明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探索自然,才能了解自然,美化自然,改造自然。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2
筆者再谈地震预测:所谓预测是地震发生前测定或测算出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震中地点、震级、震源深度四要素的地震基本参数。一旦地震发生(包括前震)就不能再称预测,只能称为同步实测。这就是基本概念问题,可许多中外地震工作者(包括一些学者、专家),常把系列前震当成预测,最明显的实例是中国海城地震,把主震前24小时内发生的5O0余次前震,视为预测。那么怎样进行事先预测呢?目前所谓地震预测,大概分为三秒情况:基于地震前兆现象的:(|)、经验预测法,全憑以前积累的经验,或借用别国的经验。(2)、统计预测法:是基于地球物理规律,对某一地区曾经已经发生过历史地震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统计、分析,找出其中一些规律性的内容,摸索地下谜底。(3)、数值预测法:这是地震专家们最注重的研究方法。其中数值分析和预测,就是应用连续介质力学与热力学规律,基于岩体破裂准则或断层本构关係,来分析预测地震。筆者认为这一方法存在与实际完全脱钩的实验室方法,因为地表浅层的岩石介质力学与地下深部围岩、围压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岩体力学规律完全不同,因而毛病百出,无准确度可谈,更何况中源、深源地震不发生在岩体中。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2
用什么方法确定地震危险区?
何谓地震危险区,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方。那么,用什么方法确定地震危险区呢?一般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切实做好地震地质工作:从事地震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科学知识。地震与地质都是从事地球、地壳岩石、地幔岩浆、构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野外实际现场探察工作的。地震调查就是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研究地震问题,例如查明活动构造带,特别是活动断裂带的性质、分布规律和延伸范围,确定那些地区、那些地段、那些地点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现时好些地震工作人员缺乏地质基本知识,这怎么能做好地震预测工作哩!研究一个地区的地震未来发展情况,还必须勘察该地区与周边毗邻地区在地质史上是否曾经发生过火山喷发,查明是否存在火成岩、喷出岩的露头分布?比如岩墙、岩床、岩柱、岩盘、岩基等。进行隐伏火成岩体的调查,查明深度为地表以下100米~10OO米。
(2)、研究近期历史地震(近500年来)活动规律:对历史地震的考查,深入广泛收集与考阅有关县志的地震记载和有关资料。这方面的资料,中国地质部有关地质部门收集最为完全。查明地震活动周期、演变进程、预测末来。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从它的过去,推测它的将来。
(3)、先进地震预测仪器的研制和实地观测:要预测必需要研制出先进、精密、准确可靠的预测仪器,将它安装在可能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危险区,或震源地点,进行实地观测。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4
确定地震危险区的目的:
就是避免把精力、物力、财力、时间、资源浪费在5级以下、微小地震的预测上,调动力量、集中精力,把工作重点投入预测5级以上、具有破坏性地震的事业上。因为5级以下无破坏性地震,全球平均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因不具有破坏性,无需预测,无需投入精力,去做无用功!5级以上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约发生一千次左右,分布到世界各国已是数量不多,容易投入力量攻破。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突出工作重点,主攻方向要明确,目标要正确,措施要得当,责任要落实到人、到单位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5
地震界学术理论的探阅:
以往的学术理论有: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论);应变回跳理论;岛弧理论;岩浆冲击理论;冷却收缩理论…等
现时新见学术理论有:热库理论;山弧理论;穿插理论;差异理论。
筆者已熟读过破裂理论和回跳理论及岛弧理论,也浅读过冷却收缩理论。但从未见到有关“震源理论”的出现,地震预测应为四要素(发生时间、震中地点、震级、震源深度),震源深度问题其实质就是地震成因问题。“源”是指发源地、首先发生所在地、缔造地、成因起源地、寻根问祖发派地、探本溯源的根源地,多么重要的核心间题!它是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能量聚集达到临界状态而引起突发事件,具有高度保宻自然条件,无法侦探。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5
震源的成因是个能量长期缓慢聚集的过程,而地震活动是能量的瞬时快速释放;如同人间十月怀胎,一夜分娩。震源能量的长期缓慢孕育积聚、同时又在地下深部、隐形无法察觉和测定。这个过程是由分散到集中的长期积累过程,当集中达到高峰顶点、临界状况时,突发事件以排山倒海之势、地动山摇、无法阻挡,地震以瞬间高速进行能量释放。地震活动实质上是集中向分散的火速转化,因震源小区能量高度富集,与周边区域产生巨大差异,势必冲破隔围层,向周边进行发散,尤其是向地表进行火速发散,这是震源能量火速发散的一种特殊形式。差异是一切事物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能量的聚集不是随意的,而是必需具备一定环境条件的,比如妇女十月必需在子宫内孕育,那么震源孕育同样必需具备倒形帐慢的特定环境才能实现。
匿名  发表于 2019-12-21 11:57
震源的探导:“源”是地震的发源地,首先发生地震的地下深部空间地点。“源”字有三点水,其原始含义指泉水的出处,水流起始的地方。扩大理解为流体物质(包括液态、气态物质)起始流动的源头,广义理解为事物发生的本源。那么,地震震源最原始的含义应为流态物质能量集中聚结地。有人会问,是水嗎?因地表水与地下水,下渗岩石层深度是极其有限的,它不可能成为震源的主导者。只有液态岩浆和气态物质充当震源能量的本源者。是高温、高压的创造者,7级以上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应大于地表以下33公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0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