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匿名

极端天气災难、地震災难、疫病災难均应列入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8:21
爆炸事件在自然界随处可见,每天发生千千万万件。它们发生在大气层、或地面上、或地下与地球内部深处。
有人将爆炸分类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可燃气体爆炸、雷电爆炸、天然爆炸、人为爆炸(如战争爆炸、工程开挖爆炸、焰火礼炮、鞭炮爆炸)…等。
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指温度、体积、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在爆炸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份均不改变。如锅炉爆炸是典型的物理爆炸;还有氧气钢瓶爆炸;汽车轮胎爆炸;气球爆炸…等均为物理爆炸。有人将火山喷发归属为物理爆炸,筆者认为不尽合理。
化学爆炸:是由化学反应造成化学成份变化的爆炸。化学爆炸的物质不论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物,还是爆炸物质(如炸药),都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系统,在外界一定强度的能量作用下,能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和机械冲击波,从而引起强烈的爆炸作用。两种化学物质一相遇,就会立即发生猛烈爆炸。比如氟气在冷、黑暗环境下就能跟氢气剧烈化合,发生爆炸,生成氟化氢气体,化学反应后化学成份发生了变化。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8:24
核爆炸: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的连锁反应,在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形成高温高压并辐射出多射线,这种反应称为核爆炸。比如地下核试验就是人为的核爆炸,它与天然地震的区别,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震,既没有前震,又没有余震,能量一次释放完结,再无能量继续补充的原因。同时震源很浅。
可燃气体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指在单位体积内可燃气体达到一定质量百分数),遇到明火(包括火点)都会发生爆炸。比如天然气(油气)、瓦斯(煤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甲烷在1立方米空气里含有5%~15%的甲烷,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在氧气里爆炸极限是5.4~59.2%的含量浓度。
假如高温高压岩浆沿地壳岩石中的裂缝道上升侵入途中遇到地下天然气、油气、煤气之类的可燃气体时,便会发生天然爆炸,形成浅源地震与机械动能冲击波。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8:25
雷电爆炸:自然界正负电性差异相击引发雷电爆炸。地震如同大气层发生的风云雷电一样,是一种的自然现象。每当春夏季节,天气突变,天空中乌云滚滚,夭昏地暗,闪电霞光划破天空,巨声霹雳炸破天地震耳响,人们称叫炸雷,有时炸雷将大树劈破成两半,或击人畜。自然科学上称之阴电与阳电相击,请问它们是如何天然形成的呢?地表水体与广大地面的水分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蒸騰上天,水蒸气为气态,在一般情况下,气体是不导电的,而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紫外线或伦琴射线的照射下,气体也能因电离而具有导电性或发生放电现象,雨前云、雷、闪电(阴电与阳电相击)而产生的雷雨交加自然现象。地震时地下是否存在此类现象呢?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8:26
冷热温度悬殊差异引发冲突与发生爆炸:人们从民间打铁匠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当铁匠把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挟住后馬上淬入冷水中,就会出现水花四溅,烟雾腾起,且发生淬水声响。这样我们可以联想得到,当地下深部岩浆沿断裂带或裂缝向上侵入地壳岩石途中,与地下水体相遇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是可想而知的与一目了然的。因为岩浆温度达1000~2000摄氏度以上,与冷水相遇、相淬,就会出现更为急烈碰撞现象。这又是一种地下天然爆炸现象。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9:11
火山与地震的成因符合爆炸原理:何谓爆炸原理?是指某种能量(如化学能、核能、电磁能、膨胀势能、重力势能…等)在瞬间转换成热能,同时一部分热能也在瞬间转换成机械动能的过程。能量转换成热能和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两个过程都同时存在才能算是爆炸。如果一个强度极大的容器发生了某种能量转换成热能的过程,但是因強度极大而没有瞬间转换成机械能,则形不成爆炸。对照火山喷发与地震时的地动山摇,最终都表现以机械动能进行释能、耗能的特征,因而说火山与地震的成因归属为爆炸科学范畴。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9:14
根据爆炸内力对外围层的破坏程度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壳的围压层被炸开花,炸成碎块与碎片,四散外飞,比如陨石雨、鞭炮、炸弹之类的爆炸物等;另一种情况只炸裂,没有炸飞,比如地壳岩石层断层、断裂现象则属此类情况。因而地震界传统主流派所推崇的脆性断裂、破裂理论应归属于爆炸理论范畴之中。再者断裂理论无法解释中源(地下60~300公里)与深源(地下300~720公里)地震,因为该深度空间区域不存在岩石的脆性断裂现象,只存在液态塑性岩浆与气态物质,只有天然爆炸学说能完满予以解释。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9:17
因宇宙大爆炸创立了宇宙大世界,也因爆炸科学的资金建立了诺贝尔奖金,但也因爆炸用于战争,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灾难,爆炸是巨大能量的集中释放,也可用于交通与工程土石方开挖…等。不过,火山与地震隶属天然爆炸,不受人为控制与预测(对现时代科学水平台阶而言)。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09:17
你知道美丽菊花石的成因吗?它是岩浆侵入地壳岩石中的火成岩浆,因冷却收缩压力集中在中心而发生爆炸,形成张裂,后期为石英或方解石等矿物充填所造就。冷却收缩压力也能造成爆炸,冷却收缩理论内容广泛深奥。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11:12
12·16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1][2][3]

海原地震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4]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5]

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县,全长220公里。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
12·16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1][2][3]

海原地震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4]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5]

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县,全长220公里。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11:46
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人员伤亡情况:
公元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3万人,伤43.55万余人,其中重伤16.4万人。公元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死亡69227人,失踪18624人,死亡与失踪合计87851,即8.78万全人;伤374643人,即伤残37.46万余人。
唐山和汶川两次地震共造成死亡和伤残人数初步统计:死亡33.08万余人,伤残81.01万余人。
公元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死亡28.82万人,伤残3O万余人。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11.2个唐山地震。海原大地震发生于1920年12月16日晚8时06分,震级达里氏8.5级。震中在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8.82万人,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地有感,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此次地震之烈为中国有史以来之罕见,亦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环球大震”。[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12:10
一次强烈大地震的震域面积有多大?其震源深度是多深?(作者:遠长江)发表于公元2019、11、17日。
公元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地震,不但远在五、六百公里外的北京清楚地感到了震动,而且有感范围很大,北至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南达江苏的淮阴,西抵内蒙的乌达、陕西的西安,东越国境线。这次地震的震级是7.3级,还不是很强烈的地震。更大的地震,例如公元1556年我国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在185个县的县誌中都记载有它的震情,估计震域面积约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我国总面积的1/9。公元1920年宁夏海源县六盘山地区发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余人,震域范围遍布12个省市,面积达一百七十万干方公里,超过我国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在国外,公元1897年印度阿萨姆8.5级大地震震域面积达到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更有甚者,秘鲁某年、当地时间24日下午18时左右,在秘鲁中东部与巴西交界的马德雷迪奥大区发生里氏7.7级大地震,震源深度610公里。据有关资料报道,这次地震主要位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中下游的亚马逊平原地带;地震波及秘鲁多个省份、巴西、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邻近国家的一些地区均有震感。筆者根据震源深度610公里进行计算,这次地震震域面积约为四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几乎约为中国国土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左右。
现在的问题是:知道了震域面积后,如何求算震源深度?或者说知道了震源深度,如何求算震域面积?筆者根据地震实际情况和深入调查、研究,建立了求算公式:S=4兀h^2      公式中S——为地面震域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h——为震源深度,单位为公里。兀为园周率,其数值为3.1416,求算时兀可简化为3.O进行计算。下面对陕西华县、宁夏海源、印度阿萨姆、秘鲁马德雷迪奥等大地震的震源深度、或震域面积,进行具体求算:
(1)、对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求算:已知震域面积S=11OOOOO平方公里,求震源深度h=?
根据求算公式:S=4兀h^2       将数据代入,求得该地震的震源深度h=3O3公里。
(2)、对宁夏海源县六盘山地区8.5级大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求算:巳知震域面积S=17OOOO0平方公里,求震源深度h=?
根据求算公式:S=4兀h^2        将数据代入,求得该地震的震源深度h=376公里。
(3)、对印度阿萨姆8.5级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的求算:巳知震域面积S=3OOO0OO平方公里,求震源深度h=?
根据求算公式:S=4兀h^2         将数据代入公式,求得该地震的震源深度h=500公里。
(4)、对秘鲁中东部与巴西交界的马德雷迪奥斯大区发生里氏7.7级大地震的震域面积的求算:已知震源深度h=610公里,求震域面积S=?
根据求算公式:S=4兀h^2          将具体数据代入公式,S=4兀h^2=4×3.1416×610×610=4675957平方公里,即四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
注:求算公式S=4兀h^2的推导及建立,可参阅《地震理论争鸣》栏目、筆者所写的《震源深浅与地震波辐射震动面(即震域)大小的依存关係》一文
,文中结合插图进行了详细论述,有兴趣的可去游览。
匿名  发表于 2020-5-26 18:45
首先必需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 :
筆者(逺长江)在19I楼文稿中己经谈到:“猴子井里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根本不清楚井里水中月亮是影子,却把月影当成真月亮,徒劳呀!没有击中目标。预测地震总得首先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
当今世界主流地震界(包括地震界权威专家、学者、教授、…等)所遵从的传统理论是岩石的“脆性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及弹性“回跳理论"。这个古老的传统理论只仅仅适用于地下20公里以内空间范围发生的浅源地震,20~70公里深度区间范围的浅源地震都难以适用,因为岩层随深度增大而具有柔塑性,因而容易造就背、向斜和扫帚状……等曲形构造的形成。脆性破裂理论与回跳理论无法解释中源地震(70一300公里深度)和深源地震(300~72O公里深度)的形成机制,因为地下70.~720公里深度范围内根本不存脆性断裂。所以每当世界各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界权威人士出来讲话,一说板块运动,二说地震震源深度在20公里左右或以内。
为什么要谈震源深度呢?因为震源是地震原动力起始地点,比如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爆炸物,它们爆炸的原动力是里面装有炸药,外面的壳被炸破、炸裂、炸开花,外壳不是动力來源,它只能消能与耗能。地壳岩石断裂、断层构造也同样如此。断裂、断层的出现是地震的后续与次生反映。不是岩层断裂而产生地震;而是因地震产生岩层断裂;思路必须颠转过来。这是一个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请问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等,里面不装炸药能发生爆炸嗎?能炸破外壳嗎?这么简单的问题却被专家、学者费解了呢?!
(文稿内容末完,容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5-27 10:28
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们始终固守的错误的思维模式:
(1)、传统的板块学说将地球表象当成实质问题来研究:传统的板块学说错误地将地球外壳(指地壳岩石圈)的挤压碰撞运动视为引发地震的动力源(即震源),实质上地壳的剧烈颠簸震动只是一种消能、耗散能量的特殊表现形式。如同炸弹、地雷、手榴弹、鞭炮等发生爆炸,是其内部炸药(或火药)的引爆,才是动力源,而外壳被炸破、炸飞、∴炸成碎片,只是一种消能过程。板块理论只看重表征现象,没有看透实质问题之所在。
(2)、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所固守遵从的传统理论是岩石的“脆性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及弹性“回跳理论"。这个古老的传统理论只仅仅适用于地下20公里以内坚硬刚性岩石发生的浅源地震,就连地下20~70公里深度的浅源地震都难以适用,因为岩层随深度增大而具有柔塑性,因而容易造就背、向斜和扫帚状……等曲形构造的形成。脆性破裂理论与回跳理论更是无法解释中源地震(70一300公里深度)和深源地震(300~72O公里深度)的成因机制,因为地下70.~720公里深度范围内根本不存在刚性断裂现象发生,只存在高温高压塑性流态地幔岩浆和气态物质。所以每当世界各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界权威人士出来讲话,一说板块运动,二说地震震源深度在20公里左右或以内。
(3)、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固守的传统观念:是因地壳岩层断裂、断层而引发地震,岩石断裂是地震的动力源,断裂是震源,这是何等谎谬与思维僵化!依照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观点和思维方式,那就是先有岩层断裂,后有地震发生;因真实情况刚好相反。比如发生地震前,地面上的一些建筑物,如房屋、桥梁、高塔等,因抗震强度不同,地震后有的倒塌,有的出现裂缝,有的房柱出现折断,…等毁坏现象,我们只能说建筑物的倒塌、或裂缝、折断、…等现象的产生,是地震所造成的不良结果,绝不会同意有人说“这是建筑物毁坏而造成的地震”。又如地下核试验与人工定向爆破,试验前(或爆破前)并没有选择在岩石断层中进行,但爆炸时岩体一定范围内出现大小不一的无数裂缝裂隙,是因爆炸引起周边岩体震动所产生的产物。所以说是地震(或称地动)引起地壳岩石圈的断裂,决不是岩石断裂引发地震,这种错误思维模式必须予以纠正!
(4)、主震后发生的一系列余震,采用板块学说的“应力弹性回跳理论”来解释也是牵强附会。在世界的某一地域发生大地震后,则往往会跟随着主震之后发生一系列震级较小的余震。贝尼奥夫研究这些余震的震级与时间的依存关系,他采用了“应变回跳理论”(即应力释放)来解释。主震之后的余震延续时间有的达三年之久。1870年中亚现名维尔纳(阿拉木图)城自当年5月28日大地震后三年之内一直接连都有地震;又如希腊1870年7月29日发生大地震后也延续了三年之久的余震。中国唐山地震与四川汶川地震主震之后的余震也延续较长时间。

”应变回跳理论“认为,突发地震主震后,破坏了原来的地应力平衡,通过系列余震,重新建立新的力学平衡。笔者却有不同见解:(1)将地壳岩石视作弹性(应力回弹)体不是十分恰当。(2)系列余震的延续发生,应变弹性回跳不是主因。主因是能量的补充续接问题。无论主震,还是余震或前震,都同样是震源在向外释能,地壳地动在消能。比如地下核试验爆炸,既无前震又无余震发生,是因为它为一次性的能量释放,释放完结后再无能量后续补充所致。它与地震序列中的孤立型(或称单发性地震)甚为相同,地震能量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完成。而主震型与震群型,说明释放源(指地幔或震源)的能量储存库极其充裕,一次主震难以将能量释放完毕,需通多次系列余震(包括前震在内)才能释放终结,时间有的达三年之久,也说明地下热库(或称能源库)极其庞大富足(尤其是震群型)。(文稿内容末完,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5-27 11:47
地震释放能量多寡的评估:
1、地震预测的三要素:指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2、单次地震释放能量的评估:应包括地面振幅(包括纵波P、横波S、面波L)大小,地震颠簸震动持续时间(丅),震域面积(m2)大小。振幅对应震级;持续时间对应发生时间;震域面积对应发生地点。
3、地震谱持续时间长,则释放能量大;震域面积大,则释放能量多;震域面积大小又与震源深度成正比关係;比如公元1920年宁夏海原六盘山发生的8.5级大地震,强烈震持续时间达10余分钟之后,震域面积达170~251万平方公里,震域范围达十七个省市。故此,该次特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11.2个唐山地震,直是小巫见大巫!关于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传统地震学者定为17公里;而筆者(逺长江)定为376公里。
匿名  发表于 2020-5-27 17:00
地震能量是以何种具体方式进行释放?
有些能量释放是用肉眼能看得见的,比如我们向平静的湖面上丢一颗石子,就能清楚地看到湖里水面上泛一圈又一圈的园形水环,这是动能扩散传递的一种方式。又如河水从上游向下游奔流过程中,当流经峡谷河段时,往往因河谷峡窄,河床底部地形凸凹起伏变化大,水流常成急湍、漩涡翻滚流。曾记得本人年轻学生,在长江三峡实习期间,见枯水季节两侧河床基岩裸露,基岩凹坑与凸起岩体交错分布,高差约10~20余米,平水和丰水期,河床全部淹没在水下,只见水势汹涌澎湃、浪滔翻滚,紊流向前,势不可挡。每当我们坐船过渡,船在浪涛上前进,莫不左右倾跌,有提心吊胆之险!梢公一再强调,不能坐船的两橼,只能坐在船的中横隔。在这种水势环境下,一旦掉入河水中,则无法施救。这又是一种能量释放形式,它与強烈地震时左右前后晃动和上下跳动颠簸甚为相似。这又指示我们什么呢?说明能量在介质中传递、传导过程中,遇到非均质分布凹凸阻挡物而产生的颠簸摇晃运动形态。河水在下游流行,因河床平缓与平整,河水流行为线流、层流,少紊流现象发生。
(文稿内容未完,容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5-28 18:06
地震时的地面动态的历史记载:
历史记载说人会站立不稳。地震发生时常形容“人坐凳上如同坐在船上,晕晕腾腾”;“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真是“恍如空中旋磨蚁,又似弄舟江心里”,甚至牛馬也“伏不能起”。这就更足以说明地震时人们之所以站立不稳了。前文对《地震时的地面动态的历史记载》之描述与插图(插图未能补上),和筆者早年在长江三峡实习期间坐船过渡长江时的文字描述,是如此不约而同!船在浪尖、翻滚浪涛上行进,是何等惊心动魄和驚险!地震时为何会出现这种场面?用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遵从的《刚性断裂理论》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因为岩层的断裂、断层错动,决不会产生“旋盘、旋磨”晕腾式运动,也不会出现摇晃不定、倾跌式、或空中飄飞之威觉。
请问你去锅炉房烧过开水没有?锅炉沸水翻滚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若无排气孔,势必发生锅炉爆炸。地壳岩石圈之下就是蕴藏着的高温、高压、沸腾的岩浆和气态物质,漩涡翻滚奔流在所难免,如同长江三峡水势急流翻滚,或如海啸巨浪掀天。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核能、…,集合在某一区域,势不可挡!发生地震只是为了消能、耗能,发散能量、扩散能量、疏散能量。
匿名  发表于 2020-5-29 11:42
地震时人为什么会站立不稳?
这是由于地震波的扰动影响。在距震中较远的地方,横波所形成的水平晃动,使地面很快地來回摇晃,人自然会感到“晕晕腾腾”,“如在船上”。如果是在极震区内,加上纵波所形成的上下跳动也很厉害,那就会显得又摇又蹦,前仰后合,自然就要站立不稳了。所以地震时,一般年老体弱的人,就更需要提前离开建筑物,免得临时张惶失措,逃离时跌倒跌伤。
此外,强烈地震时人站在地上还会有一种软绵绵的戚觉,仿佛地要陷下去似的。你坐过客车嗎?客车在公路上行駛,在下坡公路段,因车子行速加快,车内人员常会员产生一种软绵绵空飘感觉。
匿名  发表于 2020-5-30 13:13
什么是地震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由于海底地形起伏急剧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海水先向突然变得低洼的地方涌去,随后翻回海面,形成一种特别长的大浪,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的长波。它在开阔的深水大洋中运行时,速度特别快,可达每小时七、八百公里,但这时波涛并不特别汹涌,因为波峰之间距离是那样长,起落变化就不明显了,只是到了滨海一带水浅的地方,一阵阵袭来的大浪挤在一起,才激起比平时的潮水高得多的巨浪,冲上陆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海啸。地震海啸的成因与长江三峡河段的汹涌澎湃、急湍、漩涡翻滚流的成因是何等相似!海底地形和大江峡谷河床河底地形的急剧升降变化又是何等类同!从峡谷江底看到深海底,从峡谷江浪看到海啸巨浪,这就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真谛。
匿名  发表于 2020-5-31 10:12
对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固守的《刚硬破裂理论》错误要点的评述:(作者:遠长江)2020、5、30。
(1)、《刚硬破裂理论》对震源和引发地震原动力的错误判断: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是这样阐述的,“岩石
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成为震源,震动从这里开始。”(请参阅31楼文稿第二、三行文字阐述)。也就是说岩石破裂处(或断层)是震源,震动的原动力是断裂引发的,也是《刚硬断裂理论》的依托支点。现在我们就來分析研究这个支点是否值得依托?
a、深大断裂的纵深、长度展布:一条深大断裂通常横向水平延伸长度为数十公里~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纵向延伸深度达数公里~数十公里;如果断裂就是震源,那么震源就不再是圆点,不再是点状分布的震源;而是一条长线分布的震源(指横向),或是窗帘式面状分布的震源(指纵深方向);断层是广度很大的面状错动,断层面上布满断层错动畄下的擦痕,那么这个震源力是分散成面状分布的,那么请问这个震源面积有多大?长度有多长?主流地震界那位学者能回答这个问题?
b、地震不论主震、前震、余震,均为能量瞬时快速释放,单次地震强烈震动为数秒至数分钟时间。长度数十至数百公里、深度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巨厚岩层断裂,能在极短促的瞬时完成嘕?断层、断裂的产生必定是持续应力长期作用的产物。
C、如果说断裂、破裂是震源,那么就是说,先断裂后地震。这是何等迂腐和谎谬的思维方式!地震前地面上的楼房是完美无损的,地震后楼房出现裂缝与断裂,请问是先发生地震?还是先断裂?
d、筆者在这里特别强调、着重指出,作用在岩石身上、能使岩石产生破裂或断裂的那个作用力才是引发地震的原动力!这一点千万不可更改。
匿名  发表于 2020-6-2 09:08
(续接218楼文稿):对地震海啸课题相关内容继续进行解说。
请问是不是只要海底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地震海啸呢?不一定。因为有些地震时造成的地形起落并不显著,不能激起这种巨大的波浪。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如果那里海水很浅,海底地势本来平缓,即使地震时地形有所变化,海水起落变化不大,也不易产生这种波长特别长的大浪。因此世界上的海啸大多发生在那种深海沟的地带,那里本来地势起伏很大,水又很深,再发生变化,这种特别长大的波浪就容易形成了。是不是发生于深海沟的地震都能造成海啸呢?还不一定,有人研究了许多海啸发生的条件后,得到这样的规律:沿深海沟发生地震时,如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时,才有可能产生造成危险的海啸。当然,在自然界中情况是复杂的,也还可能有特殊的变动。譬如有时因地震引起海底发生山崩,这时尽管地震震级不高,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海啸。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地震震级可能不高,但有时会同时造成巨大的海啸。这些海啸虽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与地震有关。(后续与海啸相关内容,且听下回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6-3 10:57
(续接220楼文稿):对地震海啸课题相关问题与内容继续进行解说。
请问为什么地震海啸的袭来总是在地震之后?公元1896年6月15日晚上七点钟左右,日本三陆地方的居民普遍感到了地震,来势不猛但时间较长,在震动过去后20分钟,这里的海水忽然后退了,露出了平时看不见的礁石和沙滩。到了晚上八点钟左右,只听见海上出现了暴风雨般的声音,巨大的海浪冲上岸来∴海啸袭来了。公元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当地震发生后不久,沿海居民还在屋外,忽然看见海水开始迅速退落,露出了最低潮线以下的海底。大约一、二十分钟以后,海水又迅速涨起,以极快的速度涌向岸边,浪头高达6米多,卷走沿岸的房屋和牲畜。
为什么海啸在地震之后到来呢?这是因为在海啸发生时,先是水向海底陷落部分涌去,所以出现异常的退潮现象,然后才是返回向上涨起冲向陆地,这一落一起,需要时间,如果海啸是从远处的地震区传來,更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事先注意到这些变化,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紧急撤离,灾害显然是可以减轻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6-4 10:56
(续接22楼文稿):
在海底发生地震时,如果海底地形升降变动剧烈,其它条件也合适,这时可以产生地震海啸;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会产生海啸。但不管有无海啸发生,海底发生地震,都会有地震波传到海面,引起海水扰动。这种扰动是纵波造成的,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不到海面。所以当船只遇到海震时,如果震动相当强烈,船上的人可以感到上下颠簸,好像船只碰到礁石上那种感觉,这是纵波自下而上的冲击造成的。有时船上的人当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事后经过与地震观测记录核对,才知道遇上了海震。这种情况显然和地震海啸是不同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6-5 13:23
(续接222楼文稿):对地震海啸课题相关内容继续进行讲解。
世界上那些地方发生过规模很大的地震海啸?
太平洋周围一带的深海沟附近,是强烈地震很多的地方,因而也是海啸发生得最多的地方,像智利、秘鲁、日本、阿拉斯加半岛、堪察加半岛等靠近太平洋的滨海一带,以及一些岛弧附近,都是地震海啸的重要发源地。
公元1868年8月8日智利、秘鲁边界大地震,公元1877年5月9日智利伊基克大地震,公元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大地震,公元19464月1日阿畄申群岛的乌尼馬克大地震,1960年5月21、22日智利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大地震,都引起了席卷整个太平洋海啸,威力极大。如1946伞的海啸从阿畄申到夏威夷群岛仍有每小时将近800公里白勺速度,在夏威夷的希洛湾掀起的浪头仍高达十几米。1960年从智利来到万人威夷的海啸虽然经历的旅程更长,但仍然保持每小时六、七百公里的速度,浪高也曾达到十米以上。这次地震海啸给北美洲沿海、日本及菲律宾都带来了灾害。在日本,高达一丈多的巨浪,冲进了海港,冲上了陆地,淹没了碼头,一些巨大的船只竟被推进大陆四、五十米之远,压个到了居民房屋。(后续内容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6-6 15:13
对223楼文稿中出现的几处错误进行修正改错:
1、倒数第五行中的“如1946伞”,修正为“如1946年”。
2、倒数第四行中的“万人威夷”,修正为“夏威夷”。
3、倒数第一行开头“个到了”,修正为“倒了”。
匿名  发表于 2020-6-6 15:16
(续接223楼文稿):对地震海啸课题相关内容继续进行解说。
在海啸发源地附近,那里的波浪当然更为汹涌澎湃。公元1933年曰本三陆大地震的海浪高达二十多米,而最高的记录则是1737年发生在堪察加半岛南端洛帕特卡的海啸,其浪高达到了六十四米。
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地震不如太平洋周围一带强烈,因此地震海啸也不那么显著。但也发生过很有影响的一次,就是1755年发生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附近的地震所引起的海啸。这次地震和海啸给里斯本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六分钟内竟致死亡了六万多人。当它传到加勒比海的时候,浪高还在五米以上。但以后再未发生过这样强烈的海啸。
地中海内希腊附近的科林斯湾,在1963年2月7日发生过一次奇特的海啸,这是五天前的一次小地震触发了海底山崩所产生的,造成了定损失。
匿名  发表于 2020-6-7 16:43
(续接225楼文稿):对地震海啸课题相关内容继续进行解说。
为什么地震海啸对有些地方威胁大?
一谈到地震海啸,似乎就意味着灾害。其实并不是所有地震海啸都能造成灾害。这不仅因为有些海啸达不到造成灾害的规模,同时还和受到海啸袭击的地方的具体情况有关。同一次海啸,在甲地造成灾害,到乙地就不一定造成灾害,所以世界上经常受到海啸威胁的总是限于夏威夷、智利、日本等少数地方和国家。
夏威夷群岛本身没产生什么地震海啸,但因它位于太平洋中四面产生的海啸都可以向它袭來。它又是一堆孤立在太平泽的火山岛,
匿名  发表于 2020-6-9 09:27
(续接226楼文稿中最后一句):它又是一堆孤立在太平洋中的火山岛,周围没有辽阔的浅滩及众多的礁石作掩护,海啸一來就容易冲上岸。特别是夏威夷岛上有个希洛湾,形如漏斗,外宽里窄,海水冲进时便会壅高,加大了海啸的声执力。如果海啸冲击的方向正好与港湾开口的方向一致,其剧烈的程度就会更为巨大。这些规律,在别的地方也是适用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6-9 09:30
(续接227楼文 稿):继续对地震海啸进行解说。
象日本、智利这种地方,本身就是容易发生地震海啸的场所,距离近,当然受到的威胁就大,特别是它们濒临着很深的海沟,离陆地不远的地方海水就已很深,海啸可以在还保持着很大的能量时就扑上岸。如果岸边有宽阔的大陆架就不一样,这时海浪在前进的路上,会困与海底摩擦而失去不少能量,海边的岛屿、暗礁也起着防波堤的作用,等到它冲到岸边时已成了强弩之末,不能造成什么危害了。我国沿海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尽管1960年智利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很大,对菲律宾乃至日本这些地方都造成了灾害,但对我国却没有什么影响。
匿名  发表于 2020-6-10 16:06
(续接228楼文稿):继续对地震海啸课题进行解说。
在我国没有什么发生地震海啸的历史记载,在海边也没有深海沟,一般情况下缺少产生地震海啸的条件。但如海岸附近友生强烈地震,激起海水扰动,有时甚至侵袭到岸上来,还是有可能发生海啸的,因此仍需注意防患。中国海岸线大陆架平缓倾斜伸向大海海底,属年青期海岸线,相对而言,少有地震和海啸发生,这是中国海岸线形态的一大突出特点,有利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平稳安全。筆者(地震地质业余爱好者)所撰写的15种地震预测方法中,将海岸线形态预测法列为首条预测方法,它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深远,在此不做论述与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6-12 09:47
大震之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破坏?
一次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把震,这就是所谓的余震。不过,有的地震余震很少,有的则很多。持续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余震可以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之久,例如1870年希腊的一次地震延延续三年,在这三年当中,一共发生了750,OOO次余震。有的余震时间很短。一般地说,余震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但有时也可能有较大的余震,造成破坏。(后续内容,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6-12 09:47
继续对余震课题进行解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建筑物遭受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大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次较强的余震,尽管它的震级小于主震,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l952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克恩群地震时,主震在贝克茲菲欠德造成的破坏较轻,但在第二天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全震,于是在主震之后,贝克兹菲尔德遭受了彻底的摧毁坏。有时甚至是一次刚刚起过3级的余震,也能把一些房屋震倒。因此,在主震过去后,对余震也要提高警惕,加强预测预防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匿名  发表于 2020-6-12 09:48
地震时为什么房屋会震裂或倒塌?
地震时,地面上最明显的一个灾情就是房屋的倒塌,而人畜的伤亡以及许多次生灾害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房屋倒塌而引起的。是什么力量使得地面上的房屋倒塌的呢?
地震时,地面运动对房屋所起的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地震使房屋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就好像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就会感到上下跳动和水平晃动一样。这种由地震波所直接产生的惯性力,通常叫做地震力。如果房屋经受不住这种地震力,轻者震裂,重者倒塌。(后续内容,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6-12 09:48
一般地说,房子不怕蹦,就怕来回晃。这也就是说,房屋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地震波引起地面强烈的水平晃动造成的。但是,在极震区,地面上下跳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根据极震区群众的反映,地震时,有人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建筑物上下跳动了几下之后,才来回摇摆起來,跟着就倒塌了。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上下跳动,把房屋各部分震松了,再受到水平晃动时,所以房屋就更容易破坏了。
此外,地震时地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陷以及当地裂缝通过房屋时,房屋也会受到破坏。
匿名  发表于 2020-6-12 09:49
大地震能造成那些灾害?
一次强烈地震往往在短短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就能夠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人烟稠密的大城市、工矿企业、国防基地以及大水库、大电站和交通干线等重要地区,它所带來的灾害和损失尤其巨大。
一次强烈地震究竟能造成那些灾害呢?首先,地面上的一些建筑物由于震动而直接遭到损坏,同时,由于房屋倒塌和其他的原因又可以造成人畜的伤亡。如果震源在海洋深处,有时还可以引起海啸。由地震所引起的次生灾害,并不一定比较直接造成的损失为小,有时还更大些。(后续内容,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6-14 10:24
什么叫做地震的次生灾害呢?凡是由于地震而引起的一些火灾、水灾、毒气蔓延等等都是属于次生灾害,例如电线走火就可能引起一场火灾;一个大型水库的水坝,一旦震裂或倒塌,就会引起洪水泛滥,淹没大片的房舍和田地;一个发电站,即使是发生故障,只要突然停止运转几分钟,也会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山崩和地裂可以使得铁道摧毁,公路堵塞,交通中断,电讯不通。此外,地上、地下管道和线路的破坏以及各种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设备的震坏,也可以引起程度不同的火灾、爆炸和毒气的蔓延。因此,对于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一定要非常重视。
匿名  发表于 2020-6-14 10:28
为什么地震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火灾?
根据世界地震历史资料,火灾在地震的次生灾害中所造成的损失,比例是很大的。
1923年9月11日,日本关东发生一次8.3级地震,有人认为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据计算,损失财富总值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美元三百多亿,死亡和失踪达14.3万人,伤十万人。为什么损失如此之大呢?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日本工业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东京和横滨,东京距震中不到一百公里,横滨则仅距震中六十多公里。但不仅是这原因,还由于建设这些城市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震的危害,缺少防震措施。在横滨,地震使五分之一的房屋倒塌,同时有208处起火。东京火灾更为严重,房子烧掉三分之二,大震后半小时,有136处起火,风助火势,化学药品及油类等易燃物质越烧越旺,由于许多房屋是木建的,就特别易于着火。
(今天就上课讲到这里,不布置任何作业,是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另外是免费上课,不收学杂费;大学里一般为讲师上台讲课,教授级别的很少讲课,筆者是教授级别的,是破例为大家讲课!)明天继续讲课。
匿名  发表于 2020-6-15 12:44
教授级别的大师继续免费网上讲课。
当时东京,由于许多房屋是木建房,故此特别易于着火;更严重的是许多街道又小又窄,当火灾发生后,救火车开不进去。即使救火车开进去也是无用的,因为自來水管被震坏了,水源断绝,眼看着大火蔓延,无法制止。这次地震毁坏的五十七万多所房屋中,有四十四万多所就是被火烧掉的。而那些拥挤在街头和广场的难民们被大火层层包围,无法逃生,伤亡惨重。死亡的人中有五万六千多人是被大火烧死的。
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由于烟囱倒塌和堵塞以及火炉翻倒,旧金山市五十多处起火,水管震裂,供水停止、中断,致使大火延烧三天三夜,使城区IO平方公里房屋全被烧光、化为灰烬。事后统计,经济损失按1974年美元币值计算,约四十亿,烧死近千人。筆者估计不只千人。地震引发的火灾属次生灾害,千万不可忽视!
匿名  发表于 2020-6-16 15:01
教授级别的大师免费网上继续讲课(今天讲课内容为《普知教育》和《普安教育》,“知”是指地震知识;“安”是指生命安全;不是讲《普法教育》;因为该教授大师是学地质专业的。)
开讲: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伤亡惨重的有关情况:公元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一次大地震,震级8.5级以上。葡萄牙全国大小城市差不多都遭受破坏了,里斯本城只在6分钟内就毁灭了,死于房屋倒塌的有32000人;冲积平原开而复合,掉到地震引起的裂缝里的有8000人死亡;死于地震引发火灾的有60000人;当时海水撤离了约1公里,然后珍成高达26米的大浪冲向里斯本沿岸,反复19次,淹死多少人没有统计数据。但就已报数据进行统计:32000人十8000人十6000O人=1OO000人(即10万人)。因海水淹死人数未有统计数据,所以总共死亡人数应趋过IO万人。第二,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引发的火灾和水灾,死亡人数大大超过地震震动(包括房屋倒塌致死、或地裂缝致死、或山崩滚石致死…等)的死亡人数;火灾死亡6万人,房屋倒塌和地裂死亡4万人;第三,地震时,电线被拉断,水管被破坏,水源被切断,消防无水救火。筆者(地震地质业余爱好者)一直强调“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过现时已有软性管道相接、从远处接水救火。
匿名  发表于 2020-6-18 12:16
(续接238楼讲稿):教授级别的大师继续免费网上讲课。
公元1964年日本新澙地震也是由于油库着火,十全日不熄,损失巨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有些地震的损失巨大,伤亡惨重,并不都是由于地震的自然原因,而主要是由于次生灾害所造成的。象火灾造成的损失,如果事前做好防震抗震的准备,本来是可以设法避免或减轻的。防患于未然,以防为主,很重要。
匿名  发表于 2020-6-19 10:35
老教授级别的大师继续免费网上讲课,内容为《普安教育》。“安”指生命安全!
为什么地震发生后对水灾也要注意?
在地震的次生灾害中,除了火灾,水灾的威胁性也是很大的。公元1933年8月25日我国四川迭溪(原属茂县)地震。迭溪座落在成都之北、岷江上游东岸的一个阶地之上,地震后,周围山峰崩颓,坠落的土石堵塞在岷江中形成了三座大垻,垻高均在百米以上,江水断流四十多天。在这四十多天中,水在大坝后面形成了三个“堰塞湖”,湖水越壅越高,终于在10月9日下午7时,前面那座大埧被冲开了。湖水溃决,犹如睛天霹雳,轰然一声,洪水排山倒海而下,两个钟头后到了茂县,第二天凌晨三时到了灌县,使这个远离地震中心100多公里的地方也受到了灾祸。据不完全统计,光是灌县被冲毁的良田就达9千多亩,死亡1600多人,洪水沿途冲毁房屋经济损失未进行统计。它所造成的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地震本身的危害还要大。其实,这次災祸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果事先及时把江水险情通知下游沿岸各处,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轻造成人畜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
200105113247dc81775497d925.jpg.thumb.jpg
匿名  发表于 2020-6-22 14:30
(续接240楼讲稿):老教授级别的大师继续免费网上讲课。
公元1959年美国蒙塔那州赫布根湖地震,山脊坍塌,土石崩垮,在馬迪孙河形成了一个湖,湖面逐渐扩大,淹没了附近的公路、村庄、森林等等。公元1971年洛杉矶地震,这个城市的最大水坝受震后发生裂隙,迫使下游八万居民迁避。
此外,也有可能由于土也下喷沙冒水、水管断裂等等原因造成局部的水灾,但其影响不会是很大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0:44
地震成因的核心理论——天然爆炸学说(差異理论):
断裂理论为世界主流地震界的传统理论;而天然爆炸理论则为地震界新生派理论。人们一谈到爆炸,就会联想到一系列爆炸:如宇宙大爆炸、陨石(流星)爆炸、可燃气体爆炸、煤矿瓦斯爆炸、火山爆发爆炸、雷电爆炸、(霹雳震天口向))、战争导弹、核弹爆炸、化工厂爆炸、锅炉爆炸、鞭炮爆炸…等。7级大地震理应是地下深部的爆炸成因。
这有何事实依据?地震台站的地震仪器对地下核爆炸的记录和天然地震的记录是非常相同的,开头地震人员难以分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找出一些差别。天然地震常有前震与余震,地下核爆炸则没有前震和余震。其实天然地震和地下核爆炸均为同种成因,都是能量的快速集中释放而引发爆炸,产生强大地下冲击波造成山摇地动之地震。
不过爆炸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型为具有封闭系统的爆炸,指具有隔离围压外壳层的爆炸类型,如炸弹、地雷、手榴弹、鞭炮、陨石…等;第二类型是指不必具有外壳隔离围压层的天然爆炸类型,称为开放系统的相遇则炸的类型,比如雷电现象、可燃气体(如瓦斯、甲烷)的爆炸…等,甲烷(CH4)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有的两种气态物质不能接触相遇,一接触相遇则立即发生猛烈爆炸,危险最可怕的是开放系统的大爆炸。
为什么说危险最可怕的是开放系统的大爆炸呢?因为封闭型爆炸物常安设有导火线装置,不碰撞导火线不会发生爆炸;而开放系统的爆炸则不同,比如化学爆炸反应,两种化学物质一相遇,就会立即发生猛烈爆炸。比如氟气在冷、暗条件下就能跟氢气剧烈化合,发生爆炸,生成氟化氢气体。又如氯气跟氢气在日光照射下,能发生爆炸化合,生成氣化氢气体。氧与氢化合也会产生爆炸。天然气、瓦斯、煤气的分子式为CH4(即甲烷)。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但是必须注意,如果点燃甲烷跟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就会立即发生爆炸。甲烷在空气里的爆炸极限是含甲烷5~15%,在氧气里的爆'炸极限是5.4~59.2%,因此,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通风、严禁烟火等,以防止甲烷跟空气混和物的爆炸事故发生。又如雷电的发生,是不同电性的电相接触则会发生电击爆炸,人们称叫炸雷。炸雷有时会将大树劈成两半或击死人兽。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0:45
天然爆炸理论为地震成因的核心理论,也是地震界新生派理论:
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火药和炸药的一些有关情况:黑火药就是硝酸鉀75%、硫磺10%、木炭15%成分的火药,在现代工业的分类里因为威力相对小是不算“炸药”的,不过依旧是易燃易爆的高爆炸品。
黄火药,应该是指诺贝尔研制的矽藻土炸药,又称为黄色炸药,主要成分是硝化甘油,木屑,硝石和碳酸钙,诺贝尔最早用的是矽藻土做为吸附硝化甘油的物质所以得名矽藻土炸药,优点是威力大,相对稳定安全。有40%和60%两个版本:40%版:40%硝化甘油、15%木粉、44%硝石、1%碳酸鈣60%版:60%硝化甘油、16%木粉、23%硝石、1%碳酸鈣。硝化甘油(化学式为C3H5O9N3)是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g;③每个分子中共含有20个原子核,且每个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④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黄色炸药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是一种威力很强而亷伝的“特种达纳炸药”,又称“特强黄色火药”。该炸药由碳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等3种组成,一个分子中含原子个数为:8+8+16=3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气体之一为氮气。该炸药物质化学式:C8N8O16
何谓爆炸?炸药(Explosive material),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即爆炸)的物质,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起爆药提供)激发,炸药就会对外界进行稳定的爆轰式作功。炸药爆炸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周围物质起破坏、抛掷、压缩等作用。
炸药就是可以非常快速地燃烧或分解的物质,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在反应物(原始化学化合物)的各个不同原子之间,以化学键形式储存着大量能量。化合物分子分解时,生成物(产生的气体)可能利用其中的一些能量(而不是全部能量)形成新键。大多数“剩余”的能量会形成高温热量。 集中的气体在极大压力下快速膨胀。热量会加快各个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使得压力更高。在高能炸药中,气体压力很大,足以破坏建筑,致人伤亡。如果气体膨胀速度比音速快,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压力还能促使固体碎片高速冲出,以巨大的力量打击人或建筑。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0:46
爆炸产生的原理和实质问题在那里?
爆炸事件在自然界随处可见,每天发生千千万万件。有人将爆炸分类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可燃气体爆炸、雷电爆炸、天然爆炸、人为爆炸(如核试验、定向爆破、战争炮弹爆炸、工程开挖爆炸、焰火礼炮、鞭炮爆炸)…等。
何谓爆炸原理?是指某种能量(如化学能、核能、电磁能、膨胀势能、重力势能…等)在瞬间转换成热能,同时一部分热能也在瞬间转换成机械动能的过程。能量转换成热能和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两个过程都同时存在才能算是爆炸。如果一个强度极大的容器发生了某种能量转换成热能的过程,但是因強度极大而没有瞬间转换成机械能,则形不成爆炸。火山与地震的成因符合爆炸原理,具有热能和机械动能的同时转换。火山喷发与地震时的地动山摇,最终都表现以机械动能进行释能、耗能的特征,因而说火山与地震的成因归属为爆炸科学范畴。
爆炸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爆炸物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快速膨胀,同时热量会加快各个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使得压力更高。在高能炸药中,气体压力很大,足以破坏建筑,致人伤亡。如果气体膨胀速度比音速快,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压力还能促使固体碎片高速冲出,以巨大的力量转换为机械动能,对地面建筑物产生破坏倒塌和杀害人畜死亡。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0:47
从水物质的《三态动静》去探索其它物质的《三态动静》变化规律:(作者:逺长江)2020、6、17曰。
宇宙间一切元素物质的《三态动静》变化受温度的严格控制。以水物质为例,水在O℃摄氏度以下为固态(成冰雪雹霜);摄氏O℃以上~100℃以下,为液态水;摄氏100℃以上为气态。摄氏O℃为凝固点,摄氏100℃为沸点。冬季气温降至摄氏零下数十度,北方河流冰封断流;南极、北极地区,更是冰山、冰盖封锁;水成固态封存,固结平静不动也;所以冬季难有雷电发生。春季到来,气温上升,冰河解封,冰雪融化,又见液态水的流动,重见
动态;夏季烈日火辣,湖海江河圹池水面、水汽蒸腾上天,云雷闪电风雨骤变,巨雷炸破震天响,暴雨倾泻而发洪流,蚊龙下江入沧海,浪涛滚滚势不可挡,天地间出现了大《动》。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俏若没有气体参入其中,很难有大的雷动!很难形成波烂壮观的循环变动!
地球外壳岩石圈由两千多种矿物元素组成,每种矿物元素都与水物质一样,具有凝固点(溶点也就是凝固点)和沸点。宇宙间一切元素物质的《三态动静》变化受温度的严格控制。摄氏凝固点以下温度时,矿物元素为固态,岩石为固体物质;摄氏温度在凝固点以上~沸点以下,矿物元素为液态,地幔圈岩浆呈流塑液体物质;沸点以上温度,矿物元素呈现气态成份骤增;液体和气体因具流动性而统称流体,固体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流动性,但也有例外,如流沙和滑坡等。所谓固体指具有固定形状,稳定不动;而流体无固定形状,随所装容器而变形。
火成岩为岩浆冷却而成的岩石,按理说应长久固定、不出现地动(指地震),为何出现地动?当然与温度变化紧宻相关。凝固点以下为固态不动;熔点以上~沸点以下为液态,就会出现局部有限范围扰动;沸点以上就会出现大动,因为气态物质参入其中而形成暴动;固体与液体因本身重量而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指向地心的,所以物体从高处落向低处(比如水往低处流);或从地表落入地下深处;而气体不同,其自身重量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具有从地下深处朝向地表,或从低处向高处上升运动的性质,例如火山喷发和垂直上升造山运动。地震波的传播也是地下深度震源发射的波能向上扩散传播至地面,都归功于气能。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0:49
地震界非主流新派学者(遠长江)对主流传统学派所遵从的引发地震机制之《刚硬断裂理论》和《弹性应变回跳理论》提出质疑,并指出中源地震(位于地下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位于地下300~720公里)及火山基源(位于地下60公里以下),均位于地幔岩浆圈内,根本不存在岩石的刚硬脆性断裂、破裂现象,只存在地幔岩浆流塑性物质,所以《刚硬脆性断裂理论》和贝尼奥夫的《弹性应变回跳理论》无法解释中源与深源地震的引发机制。可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个别学者却搬出贝尼奥夫的大洋板块下插板学说,指洋壳岩石因断层下插到岛弧或陆地下方的地幔中,意思是说地壳刚硬岩石在中源和深源地震深度(70~720公里)、仍然可以存在刚硬脆性岩石断裂现象;并举例以木板插入深水中,因深水压力大折断木板;这位学者认为自己很有道理,可你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地幔能用水來比拟吗?地幔岩浆物质温度高达1000~4000℃,压力高达1900~4万个大气压,莫说木板,就是最坚硬的花岗岩、玄武岩早已统统被熔融成岩浆了!还有什么断裂可谈?!
为了让这位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学者更好地了解洋壳下插板的有关情况,作者(遠长江)特选出三幅有关插图图示在28楼。关于世界著名的地震科学家贝尼奥夫的《洋壳板块下插图》,图中也存在有一些毛病,比如洋壳玄武岩下插至地慢层中,被熔化后成岩浆往上冲形成玄武岩质火山或引发地震(请参阅28楼第一幅插图)。作者(遠长江)认为,玄武岩被熔化成岩浆后,很难竖向上冲形成火山喷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洋壳下插板玄武岩不是插入大气层中,而是下插于地幔岩浆层中,所以玄武岩熔化后,应是熔融于混合地幔岩浆层中。不论是固态玄武岩、还是熔化后的流塑态玄武岩质,均因自身重力不会竖向上冲,只会因重力下沉!除非在高压气体的强力作用下才会产生上冲,火山喷发全依赖超高压气态物质爆发力。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4:25
《三体波》:指固体波、液体波、气体波的统称。并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质疑?
固体波(能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的波)和气体波(能在气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无法用肉眼均看到,只能用科学仪器才能识别出它们;只有液体波(指能在液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能用肉眼看得清楚和识别其波形及传播方式。比如我们丢一颗小石子入池塘中,池塘平静的水面上就会出现一圈又一圈的园形水纹波向外扩展传播。可地震学家说,地震波的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有纵波能通过液体,这一说法如何解释水面上一圈又一圈向外扩展的横波?地震波是一种强力冲击波,向池塘水中丢一颗小石子,水面上出现的一圈套一圈的园形水纹波,也是一种小冲击波,二者完全相同,如此看来,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可通过液体。另外固体和液体均由粒子组成,而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是通过粒子传递波能的,固体与液体只是粒子排列宻度有所不同而已,液体具有易流动灶罢了。比如地震海啸,汹涌澎湃、巨大海浪冲岸席卷高掀,说明地震波的波能是能横向作用于水体(液体)的。作者(遠长江)认为,液体对于地震波的横波而言、绝不是绝缘体!海底水下探测魚群活动和敌方潜艇方位,也是水体中进行全方位(包括纵向、横向、斜向)测定,那么地震波为何就不能通过液体呢?所以作者(逺长江)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不同看法与质疑。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4:46
面波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也称为L波。它是由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面波的振幅大、周期长、波速较慢(约为横波波速的0。9倍)。面波比体波衰减慢,因此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由于上述三种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地震仪上记录的地震曲线上,首先到达的是纵波,其次是横波,最后到达的是面波。分析地震曲线上P波和S波的到达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距离(位置)。
当剪切波和面波都到达时,振动最为剧烈。
  面波的能量要比体波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是面波。
面波是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约为3.8千米/秒,低于体波,往往最后被记录到。如果地震非常强烈,面波可能在震后围绕地球运行数日。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面波的传播较为复杂,既可以引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是地表做横向的剪切,其中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
在大地震的地震记录图上常常观测到绕地球若干圈的面波,它们的周期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分钟之间,相当于波长在1000公里以上,其传播速度和频散受地幔结构的控制。这种波称为地幔波。
地壳面波不仅是研究大面积内地壳构造的主要依据,而且对解决地震学中的其他问题,如测定震级、计算震源动力学参数等也很有用。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5:42
面波:有人称表面波,它是一种长波。它是由纵波、横波在地表相遇叠加而成的混合波,或称复合次生波。面波的传播像是一个波列,持续时间长,不像纵波与横波时间短暂而称为短波。面波周期范围最长可达30O0秒(即50分种),面波振幅大,时间较长,故破坏性大。
面波的波长,波列肘问可达53分钟,振幅大,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在河谷、盆地可形成地震波來回迴旋,造成破坏更加严重;松散堆积物复盖地带房屋建筑物破坏程度比基岩地区提高四倍。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5:43
纵波:或称P波,它所通过的物质的质点以疏密相间的方式、一前一后地振动,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此时物质密度要发生变化,故又叫疏密波或压缩波。它跑得最快,我们最先感受到的上下跳动(颠簸)就是它所产生的振动。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每秒钟可达5~6公里,但有资料说,纵波的传播速度为7公里/秒。纵波在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纵波的疏密传递請参阅纵波插图。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5:44
横波:或称S波。传播方式和水波相似,水的质点上下起伏,波浪则沿水平方向传开。横波所通过的物质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其水平分量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摇晃)。在地壳中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每秒钟约3~4公里,所以我们在较晚的时矦才能感到。横波传播时,物体体积不变,但形状改变,产生切变,故又称切变波(参阅11楼横波图)。对于没有固定形状的液来说,横波也就无法通过了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5:44
面波:或称乚波。它是体波(纵波与横波,统称体波)到达地表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次生波。但也有人称面波为折射波。面波沿地表界面(或叫临界面)传播,速度比横波还慢,所以它在体波之后到达。它和横波一样,只有横振动,没有纵振动'。但面波的波长比较长,所以又叫长波,故振动猛烈破坏作用也很大。
纵波和横波在物理性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也相应发生变化,并像光波似的,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面波就是一种折射、迭加、次生之长波。长波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大,比如地震引发的海啸就是典型的长波,能长驱直入,凶残冲击、毁灭性破坏、杀伤作用。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5:46
再说面波与长波:
面波的波长比较长,故又称为长波。地震海啸是一种特别长的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速度特别快,每小时可达700~800公里,到了滨海,会卷起很高的巨波,冲上陆地,破坏性与杀伤力极大。还有台風、颱风均以长波的形式,快速长驱直入。地震长波(面波)和上下跳动颠簸的纵波及重力波对地面建筑物和人兽生命的危害性最大。面波本为折射波,面波变成长波的原因,是系列波长相同的波反复选加的结果。同一震源产生体波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它们的波长也一定相同。体波到达地表后,产生的次生波——面波的波长也都相同。无数系列波长相同的面波重复交错选加的结果,而变成了长波。长波的急害性极大,如果长波再加上快速行駛,对地面建筑物和山石的破坏性及人兽杀伤力极大。筆者提出一种大胆的想法:因为波是可以进行干扰的,如果此时人为发出一种干扰波,以破坏面波的反复选加、使它变成长波,这样就能大大减轻地震的破坏性。
波的传播速度:∨=入f       式中∨为波的传播速度。入为波长。f为振动频率。波速等于波长和频率的乘积。对于同一种介质而言,频率(或周期)是固有不变的。所以波长(入)越大,波速(∨)也就越块。波速与波长成正比关係。面波的传播像是一个波列,持续时间较长,不像纵波与横波时间短暂,面波周期范围最长可达3OO0秒(即50分钟)。面波振幅大,时间较长,故此破坏性大。
若地震波通过的介质越缴宻,物质的宻度越大,它对地震发射线的贯穿阻(或称射阻率。物理学上叫“阻尼”)也就越大,这样地震发射线能贯穿岩层的厚度就越小。射线穿过的厚度越大,射能减弱得也就越多。所以地震波总是选择沿断裂破碎带(活动断层带)进行发射与传播,因为活动构造带是射阻率最小的贯穿通道。射穿的速度大,能量消耗少,达到地面后,冲击力就越大。故此应避开在断层帶和岩石破碎地段建房及筑堤坝。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5:51
中国宁夏海原六盘山8.5级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海原地震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
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县,全长220公里。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
宁夏海原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海原地震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4]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

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县,全长220公里。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
匿名  发表于 2020-6-25 10:39
地震波:何谓《波》?波就是振动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地震波就是通过地壳岩石介质、或地幔岩浆介质进行震动传播。振动分上下振动,前后左右振动,南北东西各个不同方向的振动,沿直线振动,园形状振动,凹凸蛇行状振动,无规则颠簸振动,体波振动,面波振动,……等。振动对介质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振幅大小及振动时间长短、波长、波速等宻切相关。介质与建筑物抗震动能力:取决于介质与建筑物的内部组织结构紧宻连结、或胶结程度的好坏,抗拉、抗压、抗剪、抗扭等力学性能,高强度介质和建筑工程,就连炸弹、导弹也无所畏惧!那么抗震不在胯下。内部组织结构松散的堆积物层,河流两岸河卵砾石沙土冲积物层,第四纪松散士埌层,河滩海滩冲积三角洲层,人工堆积松散层,以及断层破碎带交汇地段,陡崖悬崖危岩山脚地带,……等,均是组织结构十分软弱、松散介质;建筑质量极差土坯房,均为抗震大忌!
匿名  发表于 2020-6-26 11:36
火山喷发和地震突发为地球内能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释放方式:
火山喷发有良好的火山地下道和地面出口,火山喷发是以公开暴露式直接喷出炽热岩浆,集中进行热能释放;而地震活动则是以地下隐蘞式进行压力动能释放,使地表产生一定地域范围的强烈震动。火山喷发能以持续应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能量连续释放,因为火山基源孕育聚集体能很好穿插连接在一起,故此,有十分充裕的补给源头。而地震活动是以短暂的瞬时应力、进行快速突发的能量释放,一个地震序列(包括主震和系列前震及众多的余震)的大小震源——能量孕育聚集体,全部都是成群分布的个体单干户,它们彼此相互之间没有补给接济关係,各自独立行动、进行能量单独释放。
火山喷发是以集中港口式进行能量释放为特点,地震活动是以发散式、成群结队地进行能量释放(因为它们没有大型港口,不能将货物集中装载在大型货轮内进行运输外销,只能进行分散零售——能量释放方式)。
匿名  发表于 2020-6-28 08:31
首先必需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 :
筆者(逺长江)在19I楼文稿中己经谈到:“猴子井里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根本不清楚井里水中月亮是影子,却把月影当成真月亮,徒劳呀!没有击中目标。预测地震总得首先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
当今世界主流地震界(包括地震界权威专家、学者、教授、…等)所遵从的传统理论是岩石的“脆性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及弹性“回跳理论"。这个古老的传统理论只仅仅适用于地下20公里以内空间范围发生的浅源地震,20~70公里深度区间范围的浅源地震都难以适用,因为岩层随深度增大而具有柔塑性,因而容易造就背、向斜和扫帚状……等曲形构造的形成。脆性破裂理论与回跳理论无法解释中源地震(70一300公里深度)和深源地震(300~72O公里深度)的形成机制,因为地下70.~720公里深度范围内根本不存脆性断裂。所以每当世界各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界权威人士出来讲话,一说板块运动,二说地震震源深度在20公里左右或以内。
为什么要谈震源深度呢?因为震源是地震原动力起始地点,比如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爆炸物,它们爆炸的原动力是里面装有炸药,外面的壳被炸破、炸裂、炸开花,外壳不是动力來源,它只能消能与耗能。地壳岩石断裂、断层构造也同样如此。断裂、断层的出现是地震的后续与次生反映。不是岩层断裂而产生地震;而是因地震产生岩层断裂;思路必须颠转过来。这是一个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请问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等,里面不装炸药能发生爆炸嗎?能炸破外壳嗎?这么简单的问题却被专家、学者费解了呢?!
匿名  发表于 2020-6-28 09:41
谈岩浆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岩浆是处于地球内部的一种成份极其复杂的高温矽酸盐熔融体,根据岩浆岩的成份及其活动烤况,已获得了与岩浆存在的实际情况大致相接近的系统概念。如岩浆的化学成份、岩浆的温度、岩浆的粘度等。高温的岩浆在地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一旦上覆岩层产生弱点,减轻对它的压力,这时岩浆就会活动起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这种活动过程及随之而引起的地质作用,叫做岩浆作用。
岩浆活动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当其侵入地壳中以后,由于上覆岩层的压力,追使其不能再继续前进而停畄在地壳内部,称为岩浆的侵入作用;另一种是沿着岩层的裂隙,冲破一切障碍一直溢出地表,称为喷出作用(或称火山作用)。
所谓火山活动,就是一种高热熔融岩浆在活动,岩浆冲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当然冲出地表的,只佔极少数,更多更广布的岩浆没有能冲出地表,就隐藏在地下成为引发地震的隐患,或热泉成因热气供给者;或成为岩石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的策源者;或成为地质构造运动的原动力开啟者;因为地下纵横交错、深浅不一、广泛穿插分布的侵入岩浆,它们蕴含巨型型的热能、高压势能、动能、化学能、气爆能、…,常是突发事件的麻烦制造者。
匿名  发表于 2020-6-29 09:39
岩浆活动的两种方式:一是岩浆的侵入活动,二是岩浆的喷发活动。岩浆喷出地表,是向大气层进行能量释放;而岩浆侵入活动或因压力不足,或因距地表太远,或因上覆岩层完整,岩浆未能喷出地表,只能停畄、封闭、隐伏在地壳岩石圈内,有学者称侵入岩浆体为《潜火山》、或《次火山》、或《地下火山》。作者(遠长江)认为称《地下纵横次火山》为宜,因地幔岩浆向地壳中侵入,是沿岩石断裂、裂隙、纵横交织穿插分布的。《地下纵横次火山》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继续聚集能量,有可能冲破一切障碍,冲出地表而成为明火山喷发;另一种是永久封固在地壳岩石圈内,以引发地震形式释放能量,最后逐渐冷却而成侵入火成岩体,如岩墙、岩柱、岩床、岩盘、岩基、岩株、……等。
匿名  发表于 2020-6-30 07:43
地下纵横次火山:
岩浆活动的两种方式:一是岩浆的侵入活动,二是岩浆的喷发活动。岩浆喷出地表,是向大气层进行能量释放;而岩浆侵入活动或因压力不足,或因距地表太远,或因上覆岩层完整,岩浆未能喷出地表,只能停畄、封闭、隐伏在地壳岩石圈内,有学者称侵入岩浆体为《潜火山》、或《次火山》、或《地下火山》。作者(遠长江)认为称《地下纵横次火山》为宜,因地幔岩浆向地壳中侵入,是沿岩石断裂、裂隙、纵横交织穿插分布的。《地下纵横次火山》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继续聚集能量,有可能冲破一切障碍,冲出地表而成为明火山喷发;另一种是永久封固在地壳岩石圈内,以引发地震形式释放能量,最后逐渐冷却而成侵入火成岩体,如岩墙、岩柱、岩床、岩盘、岩基、岩株、……等。
匿名  发表于 2020-6-30 07:44
火山活动是怎样造成地震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是火山活动或地下次火山活动所造成的,人们称这类地震为火山地震和地下次火山地震。它们约佔全球地震总量的77~84%左右。
火山爆发就象在地下进行爆破一样,当然会使大地产生震动,规模一般较大,震级较高。因为有的火山爆发所拥有的能量,和一次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差不多,甚至大大超过。如l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具有的能量达到4.6×10^25尔格,相当里氏9级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樱岛火山还算不上大型火山喷发,最大型一次火山喷发所释放出的能量,约等于里氏10级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两倍以上。
火山喷发前后也有地震发生。因为在火山爆发前,大量岩浆已在那里的地壳中聚集膨胀,既可以使岩层产生新断裂,又可以促使那些原有的断裂再次发生变动,所以一般都有地震发生。当然地震也就成了火山快要爆发的信号。在火山爆发后,大量岩浆迅速喷出地表,地下深处的岩浆来不及补充,于是畄下空间,那里的岩层就会塌陷,产生断裂、失落失稳,造成一些规模很小的地震。
匿名  发表于 2020-7-1 10:25
地震和岩浆活动有什么关係?
火山活动可以造成地震,地震也可以引起火山活动。如在智利,每逢特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常有火山爆发。从世界范围看,多火山的地区,一般也是多地震的地区。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呢?所谓火山活,就是一种高热的熔融岩浆在活动,岩浆冲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当然,喷出地表者只佔约十分之一而不足,而绝大多数的岩浆没有冲出地表,隐伏在地下不同深度、纵横交错分布,而成为地下封存的次火山,成为引发地震的潜在隐患。据作者(逺长江)不完全统计,次火山引发的地震约佔全球地震总量的77%以上。
地下次火山除引发地震外,还是区域变质、动力变质、接触变质的本源;又是热泉、温泉的热气供给者;又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金刚石、铂、磁铁矿、……等矿床形成的基地。(更多文稿内容,待后续谈)
匿名  发表于 2020-7-2 10:07
(续上楼):岩浆又是什么东西呢?
现在一般认为是地幔里的高热的塑性物质钻到地壳里形成的。这些物质温度很高,至少有一千多度至数千度,本来在地幔里就应该熔化了,但因那里压力大,不能成为液体,而成为具有塑性的固态物质。当压力减小,它就会变成液态岩浆活跃起来。地壳产生产生破裂的部位就是压力较小的地方,岩浆总是在这些断裂帶出现,并通过裂缝不断侵入到地壳中蓄积起末,成为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由此可见,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与地壳的断帶、特别是与尚在活动的断裂带有关,简直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因如此,所以它们往往在同一地区出现,且互相联系,互为影响。(余文下楼续接)
匿名  发表于 2020-7-5 15:23
明火山地震约佔地震总量的7%,而明火山地震约为潜火山地震(指浅成、中成、深成侵入岩浆形成的侵位地震)总量的不足十分之一,指侵入岩浆能喷出地面者,是极少数,它不到潜火山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未能喷出地表,而在地下引发侵位地震。所以明火山地震数量十潜火山地震数量=7%+(7%×10)~(7%×11)=77%~84%;也就是说,明火山地震加上潜火山地震,约佔全球地震总量的77%至84%左右,这是地震界非主流学术理论新派作者(遠长江)的统计概算数据!侵位地震类同人类社会的侵略战争,霸凌欺弱的自然现象。
匿名  发表于 2020-7-5 15:24
岩浆又是什么东西呢?
现在一般认为是地幔里的高热的塑性物质钻到地壳里形成的。这些物质温度很高,至少有一千多度至数千度,本来在地幔里就应该熔化了,但因那里压力大,不能成为液体,而成为具有塑性的固态物质。当压力减小,它就会变成液态岩浆活跃起来。地壳产生产生破裂的部位就是压力较小的地方,岩浆总是在这些断裂帶出现,并通过裂缝不断侵入到地壳中蓄积起末,成为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由此可见,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与地壳的断帶、特别是与尚在活动的断裂带有关,简直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因如此,所以它们往往在同一地区出现,且互相联系,互为影响。
匿名  发表于 2020-7-5 15:25
岩浆又是什么东西呢?
现在一般认为是地幔里的高热的塑性物质钻到地壳里形成的。这些物质温度很高,至少有一千多度至数千度,本来在地幔里就应该熔化了,但因那里压力大,不能成为液体,而成为具有塑性的固态物质。当压力减小,它就会变成液态岩浆活跃起来。地壳产生产生破裂的部位就是压力较小的地方,岩浆总是在这些断裂帶出现,并通过裂缝不断侵入到地壳中蓄积起末,成为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由此可见,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与地壳的断帶、特别是与尚在活动的断裂带有关,简直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因如此,所以它们往往在同一地区出现,且互相联系,互为影响。
匿名  发表于 2020-7-5 15:27
岩浆活动是造成地震主要原因
有学者指出,那些蓄积在地壳中的岩浆,并不一定都有冲出地面的机会,譬如说,如果一个地方地壳很厚,储藏岩浆的处所离地面太远;或上覆岩层緻宻完整,无法形成上升通道;岩浆没能喷出地表,但在这里发生的地震,认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甚至认为这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不过由于地下深处的情况,人们难以很清楚了解,目前许多认识还出自推科学测罢了,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地壳深处的地质勘测会逐步得到解善。
匿名  发表于 2020-7-7 08:00
《地震坛》应更名为《无人谈》、《无人览》。只能拿一些多年前的老帖子来滥芋充数。
匿名  发表于 2020-7-8 14:20
《地震坛》最好更名为《无人谈》、《无人览》。因为该坛《地震科技》栏目8O%的帖子都是一些十多年前的老得掉了牙的老旧帖子来滥竽充数;或将多年前的老帖子改头换面、内容不变、伪装成新帖子面孔出现;墨守陈规办《地震坛》,行嗎?有新帖子、新内容嗎?天天拜倒在馬、耿、汪的脚下,抱馬、耿、汪的大腿讨好处,巳成陈词滥调!人人都感到厌烦!
匿名  发表于 2020-7-8 14:25
岩浆活动是造成地震主要原因
有学者指出,那些蓄积在地壳中的岩浆,并不一定都有冲出地面的机会,譬如说,如果一个地方地壳很厚,储藏岩浆的处所离地面太远;或上覆岩层緻宻完整,无法形成上升通道;岩浆没能喷出地表,但在这里发生的地震,认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甚至认为这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不过由于地下深处的情况,人们难以很清楚了解,目前许多认识还出自推科学测罢了,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地壳深处的地质勘测会逐步得到解善。
匿名  发表于 2020-7-9 09:23
地震、火山、岩浆-,三者为一个系统。地震成因与预测去问火山,火山成因与预测预报去问岩浆,岩浆会给你正确、完美的答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7-10 09:21
200706105558c7e252663f215f.jpg.thumb.jpg
匿名  发表于 2020-7-10 09:30
说明:272楼插图为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实摄瞧片。
匿名  发表于 2020-7-11 09:52
【火山喷发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匿名  发表于 2020-7-11 09:53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匿名  发表于 2020-7-11 09:54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
(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
(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
(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匿名  发表于 2020-7-11 09:54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
匿名  发表于 2020-7-17 17:17
震源区和地面震中区、那一个破坏严重———兼谈制能与消能:(作者:逺长江)2O2O、6、9日。
请问震源小区和地面震中区(或称破坏极震区)相比较,那一个破坏最严重?肯定有人会回答“震源区破坏最严重”,并且还会拿出地下“隐爆角砾岩”做充分理由。其实否也!为什么这样说呢?震源区是地下能量的聚集区,是地震引发的源头地,是策划地动的策源地,是地震波的发射的所在地,是地下爆炸的座落地,是制能造能的根据地。既然如此,那当然震源区破坏最严重。可是你要知道,震源区虽然是能量集中生产地,但生产出能量向四面八方、周边地区输送、扩散出去,周围布满兵力予以保护(指周边围压力),所以不会产生较大破坏性。
地动(指地雲)活动其实就是一个消能、耗能过程。震源如同生产厂家,地震波在地壳岩石介质中进行能量传播,和引起地面震动,都是在进行分散消耗、耗能,如同广大分散个体消费者。地下消费者承受压力小,因为存在围压与上覆岩层的重压予以支撑;当接近与达到地表时,就逐渐失去支撑力,接力比赛最后一棒无人接,全部赛棒都集中落在地面上,也就是所说的面波L,赛棒选加形成长波。再者地面之上是和大气层的分界面,而空气不消能、耗能(指不吸收地震能);所以,地震波传播到地面选加形成长波,全部由地面进行面上单独承包,故此,震中区地表山岩和地面建筑物破坏性远超震源区!
匿名  发表于 2020-7-17 17:18
地震界非主流新派学者(遠长江)对主流传统学派所遵从的引发地震机制之《刚硬断裂理论》和《弹性应变回跳理论》提出质疑,并指出中源地震(位于地下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位于地下300~720公里)及火山基源(位于地下60公里以下),均位于地幔岩浆圈内,根本不存在岩石的刚硬脆性断裂、破裂现象,只存在地幔岩浆流塑性物质,所以《刚硬脆性断裂理论》和贝尼奥夫的《弹性应变回跳理论》无法解释中源与深源地震的引发机制。可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个别学者却搬出贝尼奥夫的大洋板块下插板学说,指洋壳岩石因断层下插到岛弧或陆地下方的地幔中,意思是说地壳刚硬岩石在中源和深源地震深度(70~720公里)、仍然可以存在刚硬脆性岩石断裂现象;并举例以木板插入深水中,因深水压力大折断木板;这位学者认为自己很有道理,可你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地幔能用水來比拟吗?地幔岩浆物质温度高达1000~4000℃,压力高达1900~4万个大气压,莫说木板,就是最坚硬的花岗岩、玄武岩早已统统被熔融成岩浆了!还有什么断裂可谈?!
为了让这位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学者更好地了解洋壳下插板的有关情况,作者(遠长江)特选出三幅有关插图图示在28楼。关于世界著名的地震科学家贝尼奥夫的《洋壳板块下插图》,图中也存在有一些毛病,比如洋壳玄武岩下插至地慢层中,被熔化后成岩浆往上冲形成玄武岩质火山或引发地震(请参阅28楼第一幅插图)。作者(遠长江)认为,玄武岩被熔化成岩浆后,很难竖向上冲形成火山喷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洋壳下插板玄武岩不是插入大气层中,而是下插于地幔岩浆层中,所以玄武岩熔化后,应是熔融于混合地幔岩浆层中。不论是固态玄武岩、还是熔化后的流塑态玄武岩质,均因自身重力不会竖向上冲,只会因重力下沉!除非在高压气体的强力作用下才会产生上冲,火山喷发全依赖超高压气态物质爆发力。
匿名  发表于 2020-7-17 17:18
《三体波》:指固体波、液体波、气体波的统称。并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质疑?
固体波(能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的波)和气体波(能在气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无法用肉眼均看到,只能用科学仪器才能识别出它们;只有液体波(指能在液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能用肉眼看得清楚和识别其波形及传播方式。比如我们丢一颗小石子入池塘中,池塘平静的水面上就会出现一圈又一圈的园形水纹波向外扩展传播。可地震学家说,地震波的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有纵波能通过液体,这一说法如何解释水面上一圈又一圈向外扩展的横波?地震波是一种强力冲击波,向池塘水中丢一颗小石子,水面上出现的一圈套一圈的园形水纹波,也是一种小冲击波,二者完全相同,如此看来,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可通过液体。另外固体和液体均由粒子组成,而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是通过粒子传递波能的,固体与液体只是粒子排列宻度有所不同而已,液体具有易流动灶罢了。比如地震海啸,汹涌澎湃、巨大海浪冲岸席卷高掀,说明地震波的波能是能横向作用于水体(液体)的。作者(遠长江)认为,液体对于地震波的横波而言、绝不是绝缘体!海底水下探测魚群活动和敌方潜艇方位,也是水体中进行全方位(包括纵向、横向、斜向)测定,那么地震波为何就不能通过液体呢?所以作者(逺长江)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不同看法与质疑。
匿名  发表于 2020-7-17 17:19
说明:31楼为水波插图。
水波是横波和纵波的复合波。横波纵波是波的两种类型,波的含义就是振动传播,通过介质传播。横波也称为“凹凸波”,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波就是振动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振动的传播是匀速直线的,这种运动,用波速∨表征。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波速∨不变(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所以波速∨是一个不变的量。介质分子并没有随着波的传播而迁移,介质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热运动,其一十均速度为零。
匿名  发表于 2020-7-17 17:20
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质疑:(作者:逺长江)2020、6、20日。
《三体波》:指固体波、液体波、气体波的统称。并阐述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质疑?
固体波(能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的波)和气体波(能在气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无法用肉眼均看到,只能用科学仪器才能识别出它们;只有液体波(指能在液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能用肉眼看得清楚和识别其波形及传播方式。比如我们丢一颗小石子入池塘中,池塘平静的水面上就会出现一圈又一圈的园形水纹波向外扩展传播。可地震学家们说,地震波的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有纵波能通过液体,这一说法如何解释水面上一圈又一圈向外扩展的横波?地震波是一种强力冲击波,向池塘水中丢一颗小石子,水面上出现的一圈套一圈的园形水纹波,也是一种小冲击波,二者完全相同,如此看来,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可通过液体。另外固体和液体均由粒子组成,而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是通过粒子传递波能的,固体与液体只是粒子排列宻度有所不同而已,液体具有易流动灶罢了。比如地震海啸,汹涌澎湃、巨大海浪冲岸席卷高掀,说明地震波的波能是能横向作用于水体(液体)的。作者(遠长江)认为,液体对于地震波的横波而言、绝不是绝缘体!海底水下探测魚群活动和敌方潜艇方位,也是水体中进行全方位(包括纵向、横向、斜向)测定,那么地震波为何就不能通过液体呢?所以作者(逺长江)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不同看法与质疑。

中源地震震源位于地下70~300公里,深源地震位于地下300~720公里;中源与深源地震均位于地球地幔(中间层)流塑性岩浆液态圈中,如果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那么地震横波怎能传播到地球表面呢?这做何解释呢?所以说“地震横波不能液体”这种说法不成立!应予以否定。就连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烟柱也是由纵波和横波释放而成的(待今后予以阐明)
匿名  发表于 2020-7-17 17:21
面波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也称为L波。它是由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面波的振幅大、周期长、波速较慢(约为横波波速的0。9倍)。面波比体波衰减慢,因此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由于上述三种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地震仪上记录的地震曲线上,首先到达的是纵波,其次是横波,最后到达的是面波。分析地震曲线上P波和S波的到达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距离(位置)。
当剪切波和面波都到达时,振动最为剧烈。
  面波的能量要比体波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是面波。
面波是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约为3.8千米/秒,低于体波,往往最后被记录到。如果地震非常强烈,面波可能在震后围绕地球运行数日。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面波的传播较为复杂,既可以引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是地表做横向的剪切,其中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
在大地震的地震记录图上常常观测到绕地球若干圈的面波,它们的周期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分钟之间,相当于波长在1000公里以上,其传播速度和频散受地幔结构的控制。这种波称为地幔波。
地壳面波不仅是研究大面积内地壳构造的主要依据,而且对解决地震学中的其他问题,如测定震级、计算震源动力学参数等也很有用。
匿名  发表于 2020-7-24 07:59
谈岩浆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岩浆是处于地球内部的一种成份极其复杂的高温矽酸盐熔融体,根据岩浆岩的成份及其活动烤况,已获得了与岩浆存在的实际情况大致相接近的系统概念。如岩浆的化学成份、岩浆的温度、岩浆的粘度等。高温的岩浆在地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一旦上覆岩层产生弱点,减轻对它的压力,这时岩浆就会活动起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这种活动过程及随之而引起的地质作用,叫做岩浆作用。
岩浆活动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当其侵入地壳中以后,由于上覆岩层的压力,追使其不能再继续前进而停畄在地壳内部,称为岩浆的侵入作用;另一种是沿着岩层的裂隙,冲破一切障碍一直溢出地表,称为喷出作用(或称火山作用)。
所谓火山活动,就是一种高热熔融岩浆在活动,岩浆冲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当然冲出地表的,只佔极少数,更多更广布的岩浆没有能冲出地表,就隐藏在地下成为引发地震的隐患,或热泉成因热气供给者;或成为岩石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的策源者;或成为地质构造运动的原动力开啟者;因为地下纵横交错、深浅不一、广泛穿插分布的侵入岩浆,它们蕴含巨型型的热能、高压势能、动能、化学能、气爆能、…,常是突发事件的麻烦制造者。
匿名  发表于 2020-8-2 10:10
2001041033af3260c959295c4f.jpg.thumb.jpg 20010410335de4062081f43845.jpg.thumb.jpg 2001041033b091522743a94767.jpg.thumb.jpg 2001041035bbd43716f304d719.jpg.thumb.jpg
匿名  发表于 2020-8-4 15:47
震源区和地面震中区、那一个破坏严重———兼谈制能与消能:(作者:逺长江)2O2O、6、9日。
请问震源小区和地面震中区(或称破坏极震区)相比较,那一个破坏最严重?肯定有人会回答“震源区破坏最严重”,并且还会拿出地下“隐爆角砾岩”做充分理由。其实否也!为什么这样说呢?震源区是地下能量的聚集区,是地震引发的源头地,是策划地动的策源地,是地震波的发射的所在地,是地下爆炸的座落地,是制能造能的根据地。既然如此,那当然震源区破坏最严重。可是你要知道,震源区虽然是能量集中生产地,但生产出能量向四面八方、周边地区输送、扩散出去,周围布满兵力予以保护(指周边围压力),所以不会产生较大破坏性。
地动(指地雲)活动其实就是一个消能、耗能过程。震源如同生产厂家,地震波在地壳岩石介质中进行能量传播,和引起地面震动,都是在进行分散消耗、耗能,如同广大分散个体消费者。地下消费者承受压力小,因为存在围压与上覆岩层的重压予以支撑;当接近与达到地表时,就逐渐失去支撑力,接力比赛最后一棒无人接,全部赛棒都集中落在地面上,也就是所说的面波L,赛棒选加形成长波。再者地面之上是和大气层的分界面,而空气不消能、耗能(指不吸收地震能);所以,地震波传播到地面选加形成长波,全部由地面进行面上单独承包,故此,震中区地表山岩和地面建筑物破坏性远超震源区!
匿名  发表于 2020-11-12 09:50
地光、极光、冲天型火山喷发的烟云柱常见闪电雷鸣、都是地球向大气层的放电之自然现象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3 10:25
再谈地震成因和分类:
地震成因及其分类,全球主流地震界和地震科学家们,早已做了正确结论,并达成了统一的认识,无需再讨论什么地震成因问题了。地震按成因分类: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外星陨石高空降落冲击地震、潮汐地震(包括固体潮)、人为地震。人为地震又分为:水库诱发地震;核爆试验地震;人工定向爆破地震;煤矿瓦斯爆炸地震;…等。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为地震等,其动力源均來自地壳浅部引发的地震,而火山地震其动力源来自地球深处引发的地震。所谓成因问题是造成地震的原因。
可《地震坛》某些怪僻至今仍然在说什么《地震成因理论,应该花落谁家》?还有怪兽呼应,《地震成因被成功破解》!又称自己有大学教授头衔。筆者在此明确指出:地震成因花落遍地皆是,花落千家万户。为什么这么说呢?地震的成因千千万,地震为众多成因。就连小孩们放个鞭炮,也会形成微小的地震;,汽车、火车行驶,沿途均可产生微小地震;从高处掉下一块石头,均可形成微小地震;如此等等,数不胜数。可竟有自称《大学教授》头銜的人对《地震成因被成功破解》了!还般出什么《盆山理论》。只能与幼儿园的幼儿比智商。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3 10:34
不要再提马.耿.汪,
马等黜职上空岗。
据说马等尽撒谎,
仇人谎言万箩筐。
即便抬出李四光,
短临预测全说谎。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6 10:51
空间物理学的前贤杰出科学家有:卢瑟福、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杨振宁、李政道、维特鲁威、托马斯.杨、麦克斯韦、…等一大批著名、特殊贡献、伟大科学家。而以爱因斯坦的贡献最为突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值得一读。前贤科学家们科学家们利用“类比”思维方式,从表象探索本质,《表象与本质》是科学创新思维之窗。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6 10:52
薛定谔似中国人的姓名,但他不是中国人,且看他的生平简介。
薛定谔,E.(1887~1961)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是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薛定谔1887年8月12日生于维也纳一个油布工厂主的家庭,中学时就对数学、物理学和逻辑严谨的古代语法有浓厚的兴趣。1906~1910年,他在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1910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1913年与R.W.F.科耳劳施合写了关于大气中镭A(即218Po)含量测定的实验物理论文,为此获得了奥地利帝国科学院的海廷格奖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研究理论物理学。战后他回到第二物理研究所。1920年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的助手。
1921年,薛定谔受聘到瑞士苏黎士大学任数学物理学教授,在那里工作了6年。1927年接替普朗克任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同年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受德国纳粹党徒的迫害,离开苏黎士到英国任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同年和狄拉克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薛定谔在格拉兹再度受到纳粹的迫害,于9月1日仅“带了一只小小皮箱”逃往都柏林,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成为理论物理学的领导。在那里,他逗留了17年。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文。1956年,他回到奥地利,成为维也纳大学物理系的名誉教授。
1957年薛定谔接受了德国高级荣誉勋章。他还被许多大学和科学团体授予荣誉学位,其中包括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柏林普鲁士科学院、奥地利科学院等。1957年他一度病危。1961年1月4日,他在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病逝。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6 10:53
二、科学成就
1.创立波动力学
除了较少的实验性研究外,薛定谔教授实际上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理论物理学问题的研究。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理论,即一切微观粒子,象光一样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薛定谔于1926年独立地创立了波动力学,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这与海森伯等人几乎同时创立的矩阵力学成为量子力学的双胞胎。这些理论现在已成为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有力工具,并奠定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薛定谔的理论,与海森伯所发展的形式不同,这个理论的数学式子便于实际应用。尽管形式上好象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但是薛定谔能够证明它们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薛定谔波动方程提出之后,在微观物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薛定谔的许多科学论著中,以1927年和1928年发表的《波动力学论文集》和《关于波动力学的四次演讲》最为著名。对于固体的比热、统计热力学、原子光谱、镭、时间与空间等方面,他都发表过研究论文。
2.推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1944年,薛定谔还发表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英文版,1948;中译本,1973)。在此书中,薛定谔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引进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的突变等概念。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薛定谔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就深入研究过B.斯宾诺莎、A.叔本华、E.马赫、R.西蒙、R.阿芬那留斯等人的哲学著作。晚年,他致力于物理学基础和有关哲学问题的研究,写了《科学和人文主义——当代的物理学》(英文版,1951)等哲学性著作。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6 10:53
二、科学成就
1.创立波动力学
除了较少的实验性研究外,薛定谔教授实际上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理论物理学问题的研究。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理论,即一切微观粒子,象光一样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薛定谔于1926年独立地创立了波动力学,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这与海森伯等人几乎同时创立的矩阵力学成为量子力学的双胞胎。这些理论现在已成为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有力工具,并奠定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薛定谔的理论,与海森伯所发展的形式不同,这个理论的数学式子便于实际应用。尽管形式上好象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但是薛定谔能够证明它们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薛定谔波动方程提出之后,在微观物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薛定谔的许多科学论著中,以1927年和1928年发表的《波动力学论文集》和《关于波动力学的四次演讲》最为著名。对于固体的比热、统计热力学、原子光谱、镭、时间与空间等方面,他都发表过研究论文。
2.推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1944年,薛定谔还发表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英文版,1948;中译本,1973)。在此书中,薛定谔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引进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的突变等概念。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薛定谔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就深入研究过B.斯宾诺莎、A.叔本华、E.马赫、R.西蒙、R.阿芬那留斯等人的哲学著作。晚年,他致力于物理学基础和有关哲学问题的研究,写了《科学和人文主义——当代的物理学》(英文版,1951)等哲学性著作。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6 10:53
浅谈《波》与《地震波》:
何谓波?波是指振动的传播。电磁振动的传播是电磁波。为直观起见,以绳子抖动这种最简单的为例,在绳子的一端有一个上下振动的振源,振动沿绳向前传播。从整体看波峰和波谷不断向前运动,而绳子的质点只在原地做上下运动没有向前运动。
波的传播总伴随着能量的传输,机械波传输机械能,电磁波传输电磁能。所有的波都携带能量。波动是物质运动的重要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物质振动有多种形式:机械振动的传递构成机械波,电磁场振动的传递构成电磁波(包括光波),温度变化的传递构成温度波(见液态氦),晶体点阵振动的传递构成点阵波(见点阵动力学),自旋磁矩的扰动在铁磁体内传播时形成自旋波(见固体物理学),实际上任何一个宏观的或微观的物理量所受扰动在空间传递时都可形成波。
自然界的物质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固态。气体和液体合称为流体,它们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和波动,具有明显的波粒二象性;而固体具有固结、固定性,具有固定的形状;一般情况下,固体不存在流动;但在某些情况下,固体也存在流动(比如流沙)、飄动(秋風扫落)、浮动(木筏、竹筏、船、舰艇)、移动(需要有力作功)、滚动(水流作用,石块发生滚动)、振动(撞击、冲击)、震动(地震、地表或地下爆炸)、波动(是震源的扩散掁动传播),地震波就是震源发射的振动波在地壳岩石圈中的扩散传播。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7 11:33
埃尔温·薛定谔
薛定谔(1887~1961)

  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1887年8月12日生于维也纳 ,1961 年1 月4日卒于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1906 年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 。1910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直到1920年以前主要在维也纳大学任教,1921~1927年在苏黎世大学任教,开头几年,他主要研究有关热学的统计理论问题,写出了有关气体和反应动力学、振动、点阵振动(及其对内能的贡献)的热力学以及统计等方面的论文。他还研究过色觉理论,他对有关红-绿色盲和蓝-黄色盲频率之间的关系的解释为生理学家们所接受。
    1913年与R.W.F.科尔劳施合写了关于大气中镭 A(即Po)含量测定的实验物理论文,为此获得了奥地利帝国科学院的海廷格奖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研究理论物理学。战后他回到第二物理研究所。1920年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的助手。
    1925年底到1926年初,薛定谔在A.爱因斯坦关于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和L.V.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的启发下,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间的类比,提出了对应于波动光学的波动力学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他最初试图建立一个相对论性理论,得出了后来称之为克莱因—戈登方程(见场方程)的波动方程,但由于当时还不知道电子有自旋,所以在关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理论上与实验数据不符。以后他又改用非相对论性波动方程──以后人们称之为薛定谔方程──来处理电子,得出了与实验数据相符的结果。1926年1~6月,他一连发表了四篇论文,题目都是《量子化就是本征值问题》,系统地阐明了波动力学理论。
    在此以前,德国物理学家W.K.海森伯、M.玻恩和E.P.约旦于1925年7~9月通过另一途径建立了矩阵力学。1926年3月,薛定谔发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数学变换,从一个理论转到另一个理论。
    薛定谔起初试图把波函数 解释为三维空间中的振动振幅,把解释为电荷密度,把粒子解释为波包。但他无法解决“波包扩散”的困难。最后物理学界普遍接受了玻恩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
    1927~1933 年接替 M.普朗克 ,任柏林大学物理系主任。因纳粹迫害犹太人,1933年离德到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地。1939年转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了17年。1956年回维也纳,任维也纳大学荣誉教授。1924年,L.V.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也具有波动性。在此基础上,1926年薛定谔提出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后称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因而与P.A.M.狄拉克共获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4年 ,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7 11:34
薛定谔1887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06年进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1910年取得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1921年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1926年,薛定谔证明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1927年接替普朗克到柏林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并成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纳粹迫害,薛定谔移居英国牛津,在马格达伦学院任访问教授。同年与狄拉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晚年定居在爱尔兰。1956年,薛定谔返回维也纳大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薛定谔奖。1957年他一度病危。1961年1月4日,他在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病逝。
匿名  发表于 2020-12-27 11:36
三、趣闻轶事
1.奥地利的薛定谔奖金
1956年薛定谔回奥地利,奥地利政府给予他以极大的荣誉,设立了以薛定谔的名子命名的国家奖金,由奥地利科学院授给。第一次奖金于1957年授与薛定谔本人。
2.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赞扬
论文的发表,引起了知名物理学家的普遍关注,科学界把他的方程命名为“薛定谔方程”。对于薛定谔论文的反响,在《原子时代的先驱者》一书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当普朗克于1926年4月接到波动力学的第一篇论文的单行本时,立即给薛定谔写信,表示赞扬,信中说:‘我正像一个好奇的儿童听他久久苦思的谜语那样,聚精会神地拜读您的论文,并为在我眼前展现的美而感到高兴。’几个星期之后,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写信告诉薛定谔:‘您可以想象,我怀着怎样的兴趣和振奋的心情,沉浸在对这篇具有划时代的著作的研究之中,尽管现在我在这特殊的思维过程中进行得十分缓慢。’爱因斯坦认为:‘薛定谔的构思,证实着真正的独创性。’”
薛定谔方程的创立,打破了某种以往看来是十分神秘的观念,为波动力学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它是量子力学中,描述运动速度远比光速小的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中,其地位如同牛顿运动定律在牛顿力学中一样的重要。
量子力学中的又一次风暴之后,科学面目焕然一新,其步伐更加矫健有力了。
3.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1926年,爱因斯坦在多次通信中高度评价了薛定谔的工作:“我确信,通过你(指薛定谔)的关于量子条件的公式表述,你已作出了决定性的进展。”“在这些对量子规则作深刻阐明的新尝试中,我最满意的是薛定谔的表达方式。”“薛定谔的构思,证实着真正的独创性。”但是薛定谔却非常谦虚地说:建立波动力学是受到德布罗意的影响,并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上说:如果如果不是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的启发,如果不是德布罗意的想法的重要性,波动力学不可能建立,可能永远不会建立。
矩阵力学的创建者们,在当时对薛定谔理论并不是赞赏的。海森伯在1926年的一篇论文中公开批评薛定谔的方法“并没有得到德布罗意意义上的自洽的波动理论。”泡利在一封信中说:“我越掂量薛定谔理论的物理部分,我越感到憎恶”。同样,薛定谔也对矩阵力学提出了批评,可是没有拒绝海森伯的论文,而是钻研它。1926年4月,薛定谔发表了题为《关于海森伯-玻恩-约尔丹的量子力学与我的波动力学的关系》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证实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指出可以通过数学变换从一个理论转换到另一个理论。后来人们便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合在一起,统称量子力学
匿名  发表于 2021-1-1 10:15
再谈地震成因和分类:
地震成因及其分类,全球主流地震界和地震科学家们,早已做了正确结论,并达成了统一的认识,无需再讨论什么地震成因问题了。地震按成因分类: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外星陨石高空降落冲击地震、潮汐地震(包括固体潮)、人为地震。人为地震又分为:水库诱发地震;核爆试验地震;人工定向爆破地震;煤矿瓦斯爆炸地震;…等。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为地震等,其动力源均來自地壳浅部引发的地震,而火山地震其动力源来自地球深处引发的地震。所谓成因问题是造成地震的原因。
可《地震坛》某些怪僻至今仍然在说什么《地震成因理论,应该花落谁家》?还有怪兽呼应,《地震成因被成功破解》!又称自己有大学教授头衔。筆者在此明确指出:地震成因花落遍地皆是,花落千家万户。为什么这么说呢?地震的成因千千万,地震为众多成因。就连小孩们放个鞭炮,也会形成微小的地震;,汽车、火车行驶,沿途均可产生微小地震;从高处掉下一块石头,均可形成微小地震;如此等等,数不胜数。可竟有自称《大学教授》头銜的人对《地震成因被成功破解》了!还般出什么《盆山理论》。只能与幼儿园的幼儿比智商。
匿名  发表于 2021-1-1 10:15
空间物理学的前贤杰出科学家有:卢瑟福、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杨振宁、李政道、维特鲁威、托马斯.杨、麦克斯韦、…等一大批著名、特殊贡献、伟大科学家。而以爱因斯坦的贡献最为突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值得一读。前贤科学家们科学家们利用“类比”思维方式,从表象探索本质,《表象与本质》是科学创新思维之窗。
匿名  发表于 2021-1-1 10:16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先谈波的物理定义:波是指振动的传播。为直观起见,以绳子抖动这种最简单的为例,在绳子的一端有一个上下振动的振源,振动沿绳向前传播。从整体看波峰和波谷不断向前运动,而绳子的质点在原地只做上下运动并没有向前运动。以绳子的一端为振源,若振源做上下振动,那么振动沿绳向前传播,则出现波峰和波谷不断向前的上下运动;若振源做左右振动,那么振动沿绳向前传播,则出现波峰和波谷不断向前的左右运动。科学家把这种沿传播方向做上下振动(或称上下跳动、或上下波动)方式,称为纵波,或叫P波。即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而把沿传播方向做左右水平振动(或称水平摆动、晃动)方式,称为横波,或叫S波。横波所通过的物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其水平分量能引起地面水平摇晃。科学家们认为:水波是横波、而声波是纵波;实际上,水波既包含上下移动、也包含前后摇摆着的移动;波的传播是很复杂的,既包含纵波、横波、球面波、体波、线性波、辐射波、衍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干涉波、叠加波、长波、中波、短波、电子波、中子波、电磁波、机械波、引力波、物质波、概率波、弹性波、冲击波、地震波、风波、光波、温度波、点阵波、自旋波、…等,波的种类可达数百种以上。(文稿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16 18: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