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07|回复: 16

20年7月10日////【知识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0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308次,其中3.0到3.9级223次,4.0到4.9级64次,5.0到5.9级19次,6.0级到6.9级2次,7.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分别是1月1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的6.4级地震和6月26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的6.4级地震。对这期间地震活动进行分省统计,最多的前五名依次为新疆、台湾、四川、西藏、云南。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洋底现超大结构,直径20千米,移动650千米,真有超级文明?】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0/07/09 21:38:44

+关注
在Google卫星地图上搜索,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前阵子就有谷歌地图的爱好者在日本东部的太平洋底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尖角塔状物,直径超过20千米,但非常诡异的是在它的东北方向留下了一条650千米长的痕迹,似乎它一直从太平洋底向日本最大的本州岛跋涉并登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庞大的结构在哪里?为什么会有650千米长的痕迹?

这个庞大的结构距离最近的岩手县宫古市只有530千米,不过假如根据这个痕迹继续延伸的话,它大约会从东京东南大约100千米外的洋面上通过!

这个结构的位置与坐标,各位可以自行查找,非常容易找到


从GOOGLE地图上查阅,看起来就像是一座海底的山脉,但特别奇怪的不是这座看起来有点像金字塔但更像是一座尖顶的山脉,而是它身后留下的超长痕迹,似乎它一直都在向日本大陆移动!而这个痕迹则长达650千米以上!


这种结构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有朋友认为这个庞大的结构就是远古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飞行器,它一直在海底移动,只是后来被放弃了,因此在它身后留下了那条长长的痕迹!因为它在深深的太平洋底部,因此一直没有人类去发现,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卫星上天,随后卫星技术迅猛发展,这太平洋底部的痕迹终于遮不住了,被GOOGLE的卫星拍了个底朝天!

GOOGLE卫星


相信大家肯定会认为,GOOGLE地图不就是卫星在太空中拍摄的吗?确实没有错,但如果是在陆地上的话,这描述大都是正确的,不过在大洋底部就错了,因为极端清澈的海水最深也只能看到70米左右,当然大结构行程的痕迹会在海水深浅颜色上表现出来,因此能看得会更深一些!海水中视程通常为大气中视程的千分之一,这是因为光在海水中的衰减和散射比在大气中强烈得多,因此大洋底部不是卫星看到的,而是海洋调查船用声呐一寸寸拖出来的!


因此这些线条其实没啥意义,它不代表地理特征,只是将测量海底地形时的选择性测绘而已,因此我们在GOOGLE地图上看到的那些横七竖八的线条,跟海底真正的地形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只是分辨率更高的海底地形!因为太平洋实在是太大了,洋底地形只能调查感兴趣的那部分,当然各国海军的数据库中有更清晰、更详细的洋底地图,但我们是看不到的!

调查船的轨迹


太平洋底还隐藏了多少秘密?

最近在网上还真有几个被炒得火热的太平洋底秘密,比如四月底一位名叫Mac·McIver的业余海底考古学家发现的一个跨度达到了150千米的海底“机场”结构,每个疑似飞机跑道的结构宽度达到了8千米,看这个规模,甚至达到了恒星际飞船直接从地球上起飞的规模!

Mac·McIver发现的洋底结构


如果将这些横七竖八的线条增强的话,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国际机场,在各个方向都有可以降落和起飞的跑道,而且各个交叉,结构比较复杂!

洛杉矶国际机场参考图


看上去十分神奇是吧,这太平洋底隐藏的秘密远不至此,还有一位知乎网友还在塞班岛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一堆庞大的水下履带压过的痕迹,为什么说它庞大呢?因为履带的宽度达到了5千米,那么为什么说是履带呢?因为还有履带90度转弯和180度转弯的清晰转换过程!

海底履带印的地理位置


90度转弯的痕迹


其实这些位置的成因和也和上述的原因类似,调查船只能对感兴趣的区域筛网以便查一查,而且为保证效率和覆盖率,它会根据声呐的扫描宽度来回扫,如果要转弯,那么也会像履带车转弯一样,保证覆盖率,有个过渡的过程,所以给大家的错觉就是,海底履带车辙!

亚特兰蒂斯的传说

除了海底机场和履带车辙外,最能让大家提起兴趣来的无疑是一直在传闻中的亚特兰蒂斯、姆大陆以及雷姆利亚文明,这三个传说分别位于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底,传闻热度和关注度从来都没有降低过!


在这几个文明的传闻中,亚特兰蒂斯的证据是最充分的,因为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为其背书,因此很多研究柏拉图的学者都认为其记载的亚特兰蒂斯可信度很高,因此有好事者甚至将描述制作成了详细的地图!

亚特兰蒂斯


关于雷姆利亚文明则时“火星男孩”中的传闻,他称前世是火星人,驾驶水滴形的飞船来往于地球和火星之间,和地球上身高7-8米的雷姆利亚人做生意!据“火星男孩”称雷姆利亚文明最后毁于一场超级海啸,整个文明一夜之间沉入海底!而火星最终也毁于一场核战!


不过整个故事可以勉强应付下小朋友,对于有着义务教育经历的大朋友来说,显然都站不住脚,哪有什么海啸可以将一个大陆沉没的,海啸过后死伤无数,断壁残垣是正常的,而且发展到了星级文明的雷姆利亚人居然没有飞船和卫星,实在匪夷所思,而火星人被核弹毁灭成痕迹不留?不知道是啥核弹,犹如时间倒转!


姆大陆的概念是十九世纪英国人奥古斯都·勒普隆提出的,它的面积非常广阔,东起现今夏威夷群岛,西至马里亚纳群岛,南边是斐济、大溪地群岛和复活节岛,全大陆东西长8000公里,南北宽5000公里,相当于南北美洲面积的总和,总面积约为3500万平方公里!


但对于那么大一片大陆,它既不会沉没,也不会消失,就像冈瓦纳古陆一样,我们仍然可以将其拼凑出来,但对于姆大陆则无能为力,所以这种海啸或者一夜之间的说法,只能骗骗不明真相的群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地球上发生10级地震会怎样?地球会散架吗?】

综艺小叮当

2020/07/09 16:33:08

+关注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见证过很多灾难的发生,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灾难的发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够通过科学计算,使我们不用亲身经历一场大灾难,就能够知道知道不同的灾害对人类以及地球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如果地球发生10级以上的大地震,将会对人类以及地球有什么影响。

地震震级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来决定的。虽然是同一个地震,但由于距离震中远近的不同,地震等级也不同,一般标准的地震震级是按照震中以及标准地震仪的记录。

三国杀5.20与你相约告白
广告   关闭

地震震级越大,能量也越大,其中震级每相差1级,能量会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2级地震相当于32个1级地震,3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比1级地震大1000倍,从目前的记录来看,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震级为9.5级。

其中地震震级在2.5以下的属于无感地震,人类和动物感觉不到,只有精密的地震仪才能记录到。


高于2.5等级但低于5级的地震属于有感地震,虽然人们能够感觉到,但只要震源不是特别浅,几乎不会对地面建筑造成破坏。

以上这些小地震比较多,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上百次,大部分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大于5级的地震但小于7级的地震被叫做中等地震,会对地球表面造成破坏,但是破坏的严重性视震源,当地建筑等而定。

防震措施做得比较好的城市,即使发生5级地震,也不会造成房子大面积倒塌等问题。但在防震措施不好的其他国家,可能会造成建筑物被破坏。

高于7级以上的地震被称之为大地震,高于8级以上的属于巨大地震。这两种地震会对地球表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房屋倒塌,路面被毁,山体崩塌形成堰塞湖,甚至还会引起巨大海啸等。

虽然我们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记载过10级以上大地震爆发时的样子,但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知,10级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汶川地震的1000倍,可想而知对地球的破坏程度。


10级地震的破坏程度

其实,地震的震级越大,对地球的影响就越大,影响时间也越持久。

首先,规模如此巨大的地震,影响的范围也较大,如果地球上真的爆发一场10级大地震,那么可能会造成5000-6000km左右的岩层断裂,而受地震影响的范围更广,将会造成大规模的建筑倒塌,土地开裂,山体崩塌等。

当10级大地震发生后,当地的交通将可能会瘫痪,原来的公路会被破坏,此时外界的人们很难进去救援,所以黄金救援时间可能会被耽搁,而这也会造成大量原本有希望存活的伤者被压在建筑物底下而失去生命。


除此之外,大地震还可能会改变当地的地形,严重时甚至会改变整个文明的进程。

我国科学家在青海省发现了一个距今4000年左右的遗址,根据地名命名为喇家遗址。喇家遗址中有25具人类化石,通过它们的姿势可以看出它们是在一瞬间死亡的,造成它们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地震。


然而科学家还发现,这次大地震之后当地又经历了一场大洪水,研究发现,这场大洪水的由来是由于地震改变了当地的地形,山体滑坡阻碍了河流的流向,以至于在喇家遗址上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

久而久之,堰塞湖中拦截了上游大量河水,当河水水位不断上升淹没堰塞湖时,此时堰塞湖决堤了,大量洪水奔涌而来使得高出黄河水位21米的喇家遗址淹没在大洪水之中。

科学家通过分析这次大洪水的时间,以及大洪水的影响范围,推测出这可能是大禹治水的大洪水,而这份研究也发表在了《Nature》上。

如果地球发生一次10级大地震,那么地震也将会导致堰塞湖形成,如果不及时疏通堰塞湖,一旦堰塞湖崩塌,下游人们将可能被淹没在洪水中。


除了堰塞湖外,世界各国都修建了很多大坝,虽然大型大坝能够抵抗10级以上大地震,但是中小型大坝会在10级大地震中被破坏,使得水库中的水像决堤一样冲向下游,威胁下游人们的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大地震还会导致海洋产生巨大海啸。如果震中位于沿海地区,那么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会导致沿海地区全部淹没在洪水中。

1960年智利曾经发生了震级9.5级的大地震,大地震导致距离震中1万千米的地方出现了10.7米高的海浪,并且波及到了日本和菲律宾。


幸存的人类还要面对不断的余震,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人们没有提前做好应对大地震的准备,那么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不过,即使地球发生10级地震也不会散架,受到地震影响的只是地球生物,而不是地球本身。

地震大地震震级震中大洪水

0人喜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15级地震,人类会怎么样?科学家:从没有过,一旦发生一切毁灭】

旅游兔资讯号

2020/07/10 04:05:12

+关注
地震是一个让人人都感到恐惧的自然灾害。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最强烈的地震是1960年在智力发生的大地震,震级强度为9.5级。震级强度为15级的地震地球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一旦发生了15级地震,人类会怎么样呢?

如果一旦发生15级地震,人类和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在地球上消失是肯定的了。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震震级是怎么一回事吧!


三国杀5.20与你相约告白
广告   关闭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听到关于此次地震的相关报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震的震级,例如某地发生了3.0级地震。地震震级又叫里氏震级,是由美国的里克特和古登堡提出的地震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标度。

地震越大,震级的数字就越大。这个很好理解。如5级地震就要比4级地震强度大,但是地震的破坏力是由它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5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可不是比4级地震大了一倍。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通过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增加32倍!因此地震的震级越高,地震的破坏力就越大,像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震级8.0级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的可怕了。汶川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约为6.3亿亿焦耳的能量,这相当于1500万吨TNT炸药或者是750个广岛原子弹释放出的能量。


如果是15级地震呢?15级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是汶川大地震的32^7倍,(即32×32×2×……一共7个32连续相乘得出的数字)大约34亿倍!这相当于2.5万亿颗广岛原子弹释放出的能量。可以这么理解,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5.1亿平方公里,这就相当于地球每平方公里要爆炸5000个原子弹。你说如果发生了15级地震,地球上还有人类吗?

15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已经达到了地球集合能的千分之三。这就意味着地球都有可能被15级大地震震碎。地球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把自己震碎呢?很显然地球自身是不可能发生15级大地震的。如果地球发生15级大地震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地球遭受到了来自太空的猛烈撞击。这很可能就是火星或者是金星撞上了地球!


图示:15级地震可能就是火星或者金星撞向了地球

越说越离谱了。火星和金星会撞地球?这不是没有可能的,科学家认为,在太阳系中由于水星的轨道极不稳定有可能会导致金星或者火星撞向地球。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在以前的问答中讨论过,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总之,金星或者火星撞向地球就可能发生15级甚至更强级别的大地震。那样的话,地球上的生命将会顷刻间灰飞烟灭了。大家觉得15级地震是不是很可怕呢?

地震大地震火星金星地球

0人喜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地震”将吞噬东京,安培向国际发起救助,联合国的回应亮了!

七夜小当家

2020/07/11 11:56:12

+关注
日本九州地区因50年一遇的特暴雨引发的河川泛滥和地质灾害已致52人死亡、2人心肺停止,另外还有12人下落不明。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由于日本气象厅预测此次梅雨前线将停留到7月8日,日本西部到东部的广大范围内将持续降下暴雨。考虑到恶劣天气带来这场特大暴雨还在持续,气象厅通告日本福冈县、熊本县、长崎县等5县并发出最高级别的“大雨特别警报”,呼吁民众加强防范,同时疏散灾区近140万人进行紧急避难。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国家。除了最近这场特大暴雨之外,日本还将面临大地震的威胁。据统计,日本一年之中至少会有上千次地震,其中3级以上的震级平均每天发生4次。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2011年3月中旬给日本带来永远无法抹去阴霾的大地震,当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同时导致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各地,靠近太平洋 离近日本的国家都受到影响。

三国杀5.20与你相约告白
广告   关闭

虽然东日本大地震刚过去8年,日本或又将迎来一场灾难。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表示:“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未来30年内,南海海沟大地震发生的概率为70%,但是目前此概率已提升至80%。”据海外网此前消息,这段时间,日本茨城县、千叶县发生过几次地震了。然而,这次大地震不同于往年,日本立命馆大学特任教授高桥学立即站出对全日本民众发出警示,这种现象完全是南海海沟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同时发生的‘超级南海地震’的预兆!


据了解,从日本静冈县的骏河湾至九州的日向滩的一个纵深约为4000米的海槽,又叫南海海沟,它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接处,属于地震频发区域。而日本东南海区域就位于该海槽沿线,日本专家指出该地区可能会因为持续的联动性地震引发超强地震。这两种地震将会给整个日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致命性的,一旦发生,估计会造成超过40万余人的死亡。另外,如果真的发生首都直下型地震,引发的海啸会瞬间淹没日本首都东京低洼地区。


如此一来,日本将会再次经受残酷的自然灾害折磨,不过老道的日本首相安倍早就做好充足的准备,他一下子就想到联合国。未雨绸缪的安倍提前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求助,希望国际支援日本!然而,让日本没有料到的是,当前联合国早就对日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心存不满, 近来,日本政府为了减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污水经费,竟然默许相关部门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污水!为此,对于这个危害全世界的事情,联合国人权专家敦促日本政府谨慎考虑向海洋倾倒核废水。


不过,对于日本即将发生的灾难联合国也表示深感同情,但思来想去综合一看,日本还是非常富有的,毕竟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再加上日本军国主义又在蠢蠢欲动,联合国自然不会轻易援助这个野心勃勃的日本。据了解,这些年来日本完全走上了军费扩张的道路,如今日本已经连续实现了军费9连增,2020年防务开支超过550亿美元,当前日本发生天灾却没钱救助老百姓的奇怪想象,真是离奇古怪,不得不让人对日本提高警惕。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发生前,出现了这些征兆,科学家也难以解释!】

艺榕聊科技

2020/07/11 19:55:47

+关注
地球诞生至今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的地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球的地质结构也比较复杂。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核、地幔、地壳构成的,地球外部由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构成。地球外部又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在岩石圈中又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六大板块还可以进行细分成小板块,这些板块跟随地球的地质不断演变,在历史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经常发生碰撞、分裂,而地球发生的地震与地球的板块运动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时,会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从而引起地震。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相当于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地震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地震的震级越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就越大。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为弱震;小于等于4.5级的地震为有感地震,人类能够感知这种震动,但是并不会造成伤害;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为中强震震级,这类地震已经可以形成破坏;等于或大于6级为强震震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致命性的伤害。

三国杀5.20与你相约告白
广告   关闭

日本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由于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因此当所处板块进行运动时,日本就会出现地震,甚至还会引发海啸。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就发生了一场8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破坏的地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造成了数万人的死亡,超过30万人受伤,还有一万多人失踪,因为这场大地震让众多家庭妻离子散。


不过汶川在发生地震前,地球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也是地震的征兆,至于地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科学家也解释不清。首先发生在地球上的第一个现象就是鱼鳞云,它是一种透光高积云,形状和鱼鳞很像,分布在天空中,这些长得像鱼鳞的云层整齐地排列在天空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气流的不稳定,形成鱼鳞云后,一般都会下阵雨,有时候气象异常也被认为是地震的前兆。第二种现象是天空中出现了很多成群结队的鸟,它们在天空中盘旋,不愿回巢,一直在天空中叽叽喳喳,这一罕见的现象也被认为是地震来临前的预兆,曾经民间有谚语“鸽子惊飞不回巢”,讲的就是这种现象。最后一种现象是家庭宠物也会上蹿下跳,鸡犬不宁,那么这些生物为什么都会出现这样的异常反应呢?


其实这是因为动物的生理结构与人类有很大的区别,动物的器官都非常敏感,它们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以及平衡觉器官对声音都有非常独特的判断能力,由于地震发生前会产生地震波,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这种波动是人耳感知不到的,但是动物的听力很灵敏,它们可以捕捉到地震波,从而预知地震,出于求生的本能,这些动物就会出现鸡上树、狗乱吠等自然现象。


在民间有很多谚语都描述了地震发生前的征兆,但是即使我们知道地震将要来临,我们也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当它来临的时候,人类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因此人类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默默忍受,不得不说大自然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简直微不足道。大家还知道哪些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呢?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这些现象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衡地动仪为何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院士:还不如房梁上吊块肉】

宸浩读史

2020/07/11 06:20:30

+关注
引言

《后汉书》中是这样描写张衡的:“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从这一句中我们能够得知,张衡在天文、数学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生活在东汉时期的张衡,不仅是有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还是个非常出色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南阳五圣之一”和“汉赋四大家之一”。

要说起张衡的成就,想必大家首先就会想到能够检测地震的地动仪。根据《后汉书·张衡传》中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由精铜所组成,外观雕刻着精美的文字图形,形状如同酒樽一般。此外,在地动仪的内部还有一根支柱,其旁边有八道机关,当地震发生时,这套机关就能够发挥作用,有效地检测出地震。


▲张衡与地动仪铜像

三国杀5.20与你相约告白
广告   关闭
用地动仪检测地震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地动仪外面的八个方位上,分别有一条龙,每条龙的口中都含着一颗铜珠。在龙头的正下方有一只张着嘴巴的蟾蜍,不管是哪一方发生了地震,其相应方向的铜珠就会从龙嘴中掉落到对应蟾蜍的嘴巴里。

01

在千年以前的东汉,能造出这样精密的测量地震的仪器,张衡的智慧实在是令人佩服。但非常可惜的是,张衡所创造的地动仪并没有流传下来,而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据考证,张衡地动仪早就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已经消失了,这也让人们不禁怀疑,张衡地动仪在历史上是否是真实存在的,是不是只是一个构想或传说。


▲今人仿制地动仪

如今,我们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地动仪,并不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而是原来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的处长王振铎,根据古籍记载所仿制出来的,因此也被人们叫做 “王氏地动仪”。虽然王振铎只花了一年多就成功复原了地动仪,但是真正从设计到完工,这中间整整用了十五年的时间。

02

地动仪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因而,当王振铎成功地复原了地动仪后,全国上下都是一片沸腾。全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上也很快把这个地动仪编入到了教科书之中。


▲张衡雕像

复原出来的地动仪,其造型非常的精美,但人们更关心它能否真的检测到地震,从专家再到普通人,所有人都对这一问题感到非常的好奇。热衷于打假的方舟子就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毫不客气地评价到,历史上张衡所建造的地动仪,很可能就和如今复原出的模型一样,不过一个摆设,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检测能力。


▲中科院院士付承义旧照

甚至连中科院院士傅承义也在一次讲座中说到,还不如在房梁上吊块肉,也要比那个模型要来得实际。的确,一个未经证实的事物,很容易遭到人们的质疑和反对,但同样对其表示支持和赞同的人也不少。当然,对于地动仪是否真的具有检测地震的功能,不能靠人们的盲目猜测,更多的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实验。


▲张衡博物馆近照

03

尽管后来张衡地动仪从教科书中删除了,但这也只能证明是后人的复原模型存在错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张衡地动仪的真正价值。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要想知道张衡地动仪是不是真的存在、并且是否能够真的检测出地震,还需要人们进行不懈的探索。


▲张衡铜像

《已亥杂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张衡、祖冲之、蔡伦、孙思邈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地钻研,使得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也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才得以创造出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的造纸术、火药、时钟和指南针等。

结语

无奈后来的统治者对于科技发展并不重视,使得中国的科技没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如果当初国家不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是走出国门实现和其他国家的更好交流,一面传承中国传统的科技智慧、一面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也许近代中国的国家实力就不会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近代的战争中也不会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参考资料:

《后汉书》《已亥杂诗》《张衡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山5.1级地震前电视弹出预警信息 其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来源:金融界网站

7月12日,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12日0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有网友表示,在地震发生前,电视里弹出了预警信息,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大陆地震预警中心。

天眼查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登记日期为2009年6月,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为王暾,注册资本100万,业务范围包括地震预警系统研究;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究;地震报警器(系统)研究;地震、山体滑坡、煤矿塌方减灾研究等。

天眼查专利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目前已申请了“一种基于电视机顶盒的地震预警信息播报方法”、“一种灾害预警广播的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一种地震预警震级获取方法”等多个专利。

据其官网介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王暾博士创建,植根于成都市、四川省,面向全国、全球,专注于灾害预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其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成了延伸至我国31省市区、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的全球最大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网,建成了全球首个跨国地震预警网,并连续成功预警芦山7级、九寨沟7级、长宁6.0级等56次破坏性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频发的背后,
【预示黄石火山即将爆发?美国将成为历史】

熬夜的潘达

2020/07/13 05:45:02

+关注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黄石火山遭受了70多次不同级别的地震袭击,难道预示这座超级火山将要爆发了吗?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监测数据,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黄石国家公园遭遇了73次大小不同的地震“袭击”,这相当于平均每天发生近三次地震,最强烈的一次发生在6月14日,震级为2.8级。一些专家警告说,虽然地震级别并不能预示超级火山即将爆发,但是频繁的地震或许不是一个好兆头。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不支持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火山附近的地震并不能代表什么。

直抄底价,哈弗综合钜惠等你
广告   关闭

盐湖城犹他大学的科学家杰米·法雷尔(Jamie Farrell)认为,近来频繁发生的地震,只不过是黄石火山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这种地震群在黄石国家公园里相当普遍。黄石国家公园管理局认为,该地区通常每年会发生约700余次地震,然而在一些地震相对频发的年份里,黄石一年最多可经历3,000余次地震。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说法,黄石国家公园的地震几乎都是由地壳应力致使岩石破裂从而造成的破坏性事件,虽然他们已经观察黄石国家公园很多年,但是还没有发现地震频发与岩浆活动之间的必然联系。


所以假如你观察到了黄石火山的地震频发现象,这并不意味着它正准备要爆发。不仅如此,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世界其他火山上,其中就包括加利福尼亚的火山,它们已经有几个世纪或几千年没有爆发了。 黄石超级火山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上次大规模爆发还是在64万年前。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目前黄石火山再次爆发的几率大约是73万分之一。


黄石火山自从上次大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64万年,虽然黄石火山离下一次爆发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是这可能还需要再等待几千年。 然而,专家们正在做一些最坏的打算,并正在研究如何防止一场可能会瞬间毁灭美国大片地区的超级火山爆发事件。美国宇航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认为,他找到了一种阻止大规模火山爆发的有效方法,就是向黄石火山的岩浆室中注入冷水。


美国宇航局工程师布莱恩·威尔考克斯(Brian Wilcox)希望通过冷却火山内部岩浆室中的岩浆来避免超级火山爆发的威胁。 这是因为黄石火山产生的大约60%到70%的热量会渗透到大气之中,但其余的热量会在大气中积聚,如果积聚足够多的话,就会引发火山爆发。


威尔考克斯相信,如果由黄石火山向下钻出一条长度为10公里竖井的话,便可以利用冷却液来吸收一定的热量。该项计划预计耗资35亿美元。另外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利用水和岩浆混合所产生的蒸汽来替代目前市场上价格昂贵的化石能源。由于黄石火山已经储存了几十万年的热量,如果我们能在它造成严重破坏之前就把热量排走,那将是一举两得的完美结果。


然而,其他人对于威尔考克斯的想法却持有不同观点,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异想天开。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又何尝不是异想天开的结果呢?

黄石美国威尔考克斯火山火山爆发

0人喜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33%强震在中国:
【李四光钱学森指导下,他成功预测唐山大地震】

浪浪科技

2020/07/13 06:13:02

+关注
来源:西山诗家国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地震专家韩竹君之口,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估计很多朋友都会问,“难道日本不是最严重的么?”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竹君


地震造成的地面裂缝

李四光,近代中国地震预报研究第一人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冒着余震第一时间赶到震中地区。

看着震后的种种惨状,周恩来沉痛地询问在场的地质专家:“我们不能只留下记录,要总结出经验来。地震预报在外国也是从来没有解决过的难题,我们就不可以提前解决吗?”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当代的地震研究开始走上系统发展的轨道。

邢台地震后,周恩来多次向李四光询问下一步的地震走势。

李四光说:“从构造体系看,沧东断裂带要注意,沧县、河间一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不可忽视。”

果然,1969年3月27日,河间一带发生6.3级地震。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次预测地震的发展趋势,并获得十分准确的成功,为日后树立了“地震可以预测”这一科学理论。

在李四光提出“河间地震预测”后,地震专家们开始围绕该地区进行调研,陆续发现了水井沸腾、地下水喷发和地面出现轻微断裂带等预兆,为今后的地震预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李四光雕塑

1969年5月,北京延庆地下水出现异常。已经80岁高龄的李四光亲自实地考察,提出渤海地区可能会出现大地震的预测。

1969年7月18日,渤海地区发生7.4级大地震。

渤海地震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成立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组,正式任命李四光为组长,刘西尧为副组长,使我国地震预报和防灾减灾纳入正规。

1971年,李四光逝世。

临终前,他殷切嘱托地震小组的专家说:“总理1966年把我地震预报工作交给我,自接任以来,我如履薄冰,全力以赴,生怕辜负了国家的期望。如今,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一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李四光临终前还特别召见京津地震组的汪成民,强调:“地下流体是反映地壳变化的最敏感的手段之一,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研究下去。”

不久,一代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带着未完的事业和遗憾走了。

李老虽然走了,但他用事实证明了“地震不可预测论”是一种畏难心理的产物,给中国对地震预报研究指明了方向。


汪成民,曾成功预报1976年“唐山大地震”

李四光生前,曾指示地震地质大队编制全国地震危险分布图,他曾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地震断裂带地区的名字,还曾派人专门去唐山考察调研。

李四光的科学知识是扎实的,并发展到前瞻性的高度。他是第一个把力学引入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中的,也是地震预报研究第一人。

可是,旗帜鲜明提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的李老走了,他的这一“可预测”理论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来论证。

在地震预报研究上遇到难题的汪成民,想到了同为力学家的钱学森,冒昧请教他对系统研究地震预报的看法。

汪成民急切想知道,是不是100%预测才能算作地震预报的成功。可钱老的一番话不仅让他茅塞顿开,也为日后“地震预报和决策”指出了科学的方向。


地震波示意图

“地震可以看作是地球的癌症,CT、X光机、测温、把脉、量血压都是检测疾病的手段,但要学会综合使用,提取一切可提取的信息综合集成。”最后,钱老还向汪成民指出了综合集成的办法,为汪成民成功预测“唐山大地震”奠定了基础。

1976年7月14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汪成民要求在大会上作震情发言,被主持会议的时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拒绝。

于是,汪成民在他的许可下,利用17日、18日晚间座谈时间,通报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

他的这一言论没有得到上下一致的认识,却让距离唐山市100多公里的青龙县代表王青春牢牢地记住了。7月19日一散会,王青春连夜整理记录便往回赶,并把汪成民的发言报告给县里。

青龙县县长冉广岐也从本地的地震监测部门获知了近乎相同的预测,顿时提高了警惕。县里研究防震和防汛结合起来的决策方式,以尽量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7月27日,青龙县在冉广岐的主持下开始全县大撤离。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


今昔唐山

地震预报,任重而道远

地震,是对人类杀伤力最大的自然灾害。

国内外很多权威专家都认为地震不可预报,但李四光强调地震的发生是因地壳内地应力的集中并导致岩层形变急剧变化的结果,地震预报要从研究应力集中的过程和产生的各种相应的现象入手。为此,他开辟发展了地应力学说。

自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而在这些地震中,伤亡最惨重的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

日本承受了世界上20%的地震,很多人都认为日本是地震最多的国家。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在地震预报上,李老和钱老从不认为只用几种方法就可以准确预测到地震,而是要综合各种信息,统一集成,大概率预判和科学研究、现象分析相结合。

钱学森在教导汪成民时曾说:“我们不能将地震预测的希望,寄托在寻找一个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身上!”

1988年,汪成民团队申请的“中国地震预测智能决策系统”获列“863项目”计划,在钱老的指导下,这个决策系统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我国的地震临短预测成功率由上个世纪60年代的10-12%,提高到21世纪的66%。

汪成民团队也因此受到国家地震局、国家科委的通报嘉奖,他本人也被联合国评为“预测与决策的典范”。


东部平原西部多山的地貌

中国的地质结构西部多山、东部平原,从地质构造上,西部地震更多。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前,距离时间最短的大地震不是唐山大地震,而是2001年的昆仑山8.1级的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不被大众所知。

由于受到印度板块的挤压,我国西部地区所处的地质板块受到的地应力最大,因此,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在地震预报上,希望我们的科学家能继续沿着李老、钱老指明的方向继续前进,让中国的地震预报研究为人民谋来更大的福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学家发声:
【如果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受灾影响超50亿人】

TANMI使者

2020/07/14 18:22:22

+关注
地震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地质灾难,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每年都会发生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但大部分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今年三月份,美国地质调查局记录了黄石火山100多次的地震,其中有两次是集群地震。为什么美国地质专家对黄石火山如此关注呢?这是一个超级火山,200余万年以来,黄石火山发生过3次超大规模的爆发。科学家估计,在未来,黄石公园仍有可能发生超级火山爆发。


早在2011年,科学界就已经发出警告,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已经进入活跃期,从1923年到至今,黄石公园部分地区的地面已经明显抬升了70多厘米。根据模拟分析显示,一旦该火山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它的威力很可能是美国圣海伦火山的1000倍到3000倍。在200万年前的一次喷发出的火山灰等物质可以将福建省堆起20米高。正是因为如此,专家才密切关注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的一举一动。


最近,听到一位来自波兰的地质专家表示,如果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真的再次爆发,绝对是一场人类的浩劫,到时候将会有50亿以上的人付出生命。也许大家觉得这是危言耸听,美国黄石国家超级火山的威力,可以去看一下《2012世界末日》这部影片。


该博士接着表示,黄石超级火山爆发后,喷出来的火山灰将会覆盖半径超过500公里的地区,炙热的火山灰让区域内的生物无一生还。接着,大量灰尘和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阻挡了阳光,气温急剧下降。而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高浓度硫酸漂浮在大气中,还会使得海水直接骤降6摄氏度,这种破坏是极其恐怕的。


像黄石公园超级火山,一旦喷发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足以毁灭整个地球。超级火山喷发出来数千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可以遮挡太阳的光线和热量,而且持续的时间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这应该也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吧。

对此,大家又怎么看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33秒!地震预警还能再早一点吗】

中国科学报

2020/07/15 10:45:59

+关注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刘如楠


图片来源:pixabay

7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了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地均有震感。

“地震横波将在33秒后到达,天津市震感轻微,请合理避险。”天津市有居民表示,自己是从电视中弹出来预警信号第一时间得知地震信息的,还有人从手机App上得到预警。

社交媒体上,预警信息获得不少点赞,也引发热议:全国范围内,都能做到像天津这样的地震预警信号发布吗?目前我国的预警能力如何?地震预警的时间还能再早一点吗?对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专家。

预警信息如何发布

此次唐山市古冶区发生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而建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提前3秒给距震中26千米的唐山市发布了“烈度4.2度、强烈震感”的预警信号,提前33秒给距震中131千米的天津市发布了“烈度2.1度、轻微震感”的预警信号,在电视上以倒计时的方式提醒公众。

减灾所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组建的,专注于灾害预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

减灾所所长、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手机,我们与小米、TCL、长虹、vivo等生产厂商合作,内置相关软件,根据设备位置信息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其它手机品牌用户可以通过App‘地震预警’体验相关服务。”

他表示,在日本,除了手机内置的地震预警App外,也利用基于运营商网络的小区广播协议进行信息发布,但缺点是无法进行倒计时。

据了解,2014年,我国已建成延伸至31个省市区的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国土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地震预警一线区(即人员密集的地震区)约6.6亿人口。


王暾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国并没有预警能力,如果以现在的水平估计,可以提前7秒给汶川县城发出预警,分别提前18秒、31秒给成都、北川预警,这将会大大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不同用户不同需求

地震发生时,主要产生两种地震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破坏较弱的纵波(6.0km/s),另一种是速度较慢但破坏较大的横波(3.5km/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电磁波(300000km/s)远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之间会产生几秒到几十秒不等的“时间差”,这为震中区周边目标区域的预警、响应带来了可能。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如果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工程项目管理处处长王松介绍,目前,在地震发生的几秒内,震中附近的地震台站能够捕捉到纵波,预警中心能够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计算出时间、地点、强度等地震参数,抢在具有更大破坏性的横波到达之前,对可能遭受破坏和影响的地区发出警报。

根据“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计划,全国将在五年(2018年—2022年)内建设15391个台站,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等重点预警区内,台站之间的平均间距缩短为约12.5公里。到2023年,将在全国范围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有了预警能力后,如何有效地向预警终端提供信息服务则是更需要重视的问题。

不同用户对预警信息的需求不同:对于高铁、化工等行业来说,需要建立独特的行业应用,与生产调度系统对接;对于政府管理部门,则需设计相应的预警终端,提供给应急管理部门、交通部门,帮助其进行决策;对于中小学校来说,预警信息可能以警报、铃声的形式发布。

“地震台网中心与高铁行业的合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预警信息在高铁中的应用问题已经解决。行进中的列车收到预警信号后,会立即减速。目前部分线路已经作为试点,逐渐会推广到所有线路。”王松说。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锡伟介绍说,除了地震本身造成的破坏,由地震带来的管道泄漏、工厂爆炸、火灾、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甚至比前者更严重。

“比如城市中,得到预警信息的数秒内,如果能迅速关闭管道阀门、切断电源,控制列车减速,就可以大大减少次生灾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宝善认为,从全国范围来说,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应的预警技术和能力,“但如何能将不同行业、不同震中距对信息的需求、软硬件设施,不同省份的规划结合起来,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缩小预警盲区的面积

通常来说,距离震中最近的地区是受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但这里和震中地区同时震动,很难进行预警,即存在预警盲区。

王暾介绍,“以震源深度为10千米的地震为例,从地震发生到预警中心发布信息的理论极限是3~3.5秒,其中包括了纵波从地下传至地面所需的1.5~2秒。”目前,大陆地震预警网平均预警时间是6.2秒,预警盲区半径为21千米。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可以达到4.5秒,半径15千米。

如何尽可能减少预警时间延迟、缩小预警盲区的面积,是地震预警领域的重点攻关方向。王暾认为,一方面要靠信息技术的优化,不断提高信息从传感器到监测台站、预警中心的传输速度,增强计算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密传感器网络。

公众所期盼的“像天气预报那样提前获知地震信息”是世界性难题。王暾曾提出“地下云图”的概念,即实时监测地下应力和能量变化,勾画出这一动态演化过程。目前,减灾所正在四川、云南建设地下传感网络,包含2000多个传感器,预计今年建成。

而在预警和预报之外,“合理规划,科学避震”也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参考一般建筑物50~70年的寿命,地震区划图以50年为周期,给出了我国大陆各地区的地震动参数预测,即某地在未来50年内有多大的概率发生多强的地震动。”王宝善告诉《中国科学报》,建筑规划时期,应尽量避开高风险地区,实在无法避开的,要提前进行规划,采取一定的减、隔震措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警告!比模型高出100倍,
【美国加州或发生特大地震】

星星沙粒

2020/07/16 01:13:27

+关注
科学家警告说,去年美国南加州的奇克莱斯特(Ridgecrest)地震增加了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大地震的风险。地震模型公司Temblor警告说,地震给连接山脊断层和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的Garlock断层带来了压力。Temblor的首席执行官Ross Stein和日本东北大学的Toda Shinji Toda在一篇博客中解释说,如果Garlock断层在一次大地震中破裂,“它可能会引发洛杉矶北部的圣安德烈亚斯地震。”


一篇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已经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


第十代索纳塔 七月闪耀而来
广告   关闭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预测未来地震活动的新方法,”Stein和Toda在文章中写道。这些预测并不是地震预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被证明是不可能的。相反,它们是有概率的,用概率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利用过去的地震活动、最近的大地震和中地震所带来的应力以及控制断层摩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方程来估计未来不同规模地震的可能性。”


Stein和Toda表示,专家们在分析中使用了机器学习技术,估计明年发生7.7级Garlock断层破裂的几率为2.3%。这比加州UCERF3基准模型的年概率高出100倍。科学家们计算出,如果Garlock断层断裂在其与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交界处30英里以内,“它将把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向东南延伸的概率提高约150倍。”


他们补充说:“这意味着圣安德烈亚斯·莫哈韦断裂带发生断裂的几率为50%(范围为25% - 67%),要么是在Garlock地震之后立即发生,要么是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估计在未来12个月内发生圣安德烈亚斯大地震的净几率为1.15%。他们补充说:“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它是‘UCERF3’基准模型中每年发生圣安地列斯大地震概率的3.5-5.0倍。”


鉴于明年圣安德烈亚斯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科学家们表示不用恐慌。但是,他们解释说,正如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看到的,低概率的连锁反应事件确实会在自然界发生,当它们发生时,其后果可能是巨大的,科学家有责任评估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让公众和决策者注意到它们。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照片揭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真实影像】

历史百家汇

2020/07/17 12:02:12

+关注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在唐山大地震的瞬间中国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


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公布了以下数字: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上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发生了……


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因为在晚上,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造成死伤人数更多,这次地震轰动全国!


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受伤。


被地震摧毁的大桥。


大地震后的唐山被夷为平地。


大地震后的唐山被夷为平地。


地震中的遇难者和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医生。


军民齐心全力抢救受灾的群众。


被大地震摧毁的唐山。


赶赴抗震救灾一线的军人,医生。


地震中的遇难者。


受灾的群众在临时的安置广场休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的原因可能来自外层空间】

星空天文

2020/07/15 11:15:36

+关注
太阳是罪魁祸首?


SOHO探测器拍摄的太阳紫外伪彩照片。NASA / ESA

地震的发生并非全都是随机零散的,它们也可以成批群发。但是原因是个谜。此前有科学家认为地震的群发和太阳活动有关,但一直缺乏证据。而7月13日《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次用证据说话,把地震和太阳活动联系了起来。

文章认为太阳爆发时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尤其是带正电的离子流,可能是触发地震,尤其是群发性地震的罪魁祸首。

廊坊的陌生人,聚集在这里
广告   关闭
研究人员对20年的地震和太阳活动数据进行了研究,从中寻找可能的关联性。并使用“太阳和日球层天文台(SOHO)”探测器对太阳产生的质子流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每当来自太阳的质子数量和速度上升之时,强震发生的次数也会增加。具体而言,全球5.6级以上强震次数,通常会在太阳质子流强度达到峰值后24小时内达到峰值。这一统计结果的偶发概率极低,仅为10万分之一,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基于这种存在于强震和太阳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太阳可能会通过一种被称为“反压电(reverse piezoelectric)效应”的机制,给地壳板块施加压力。

地壳富含石英,石英受挤压后会通过“压电效应”产生电脉冲,导致本已接近破裂的板块断裂带失去稳定性,最终引起强震。事实上,人们在地震期间经常会观测到这种电磁效应产生的信号,比如地震光(闪电)和奇怪的无线电波。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地震的产物。但是也有学者发现这些异常现象有时出现在地震之前。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一直有争议。

新的解释则认为电磁异常不是地震引起的,而是地震的原因。来自太阳的带正电的质子击中保护地球的磁泡后会形成全球性的电磁电流。电流脉冲会导致地壳中的石英畸变,最终引发地震。

科学家很早就认为地震可能和太阳活动有关。1853年瑞士天文学家Rudolf Wolf试图在太阳表面的强磁活动区,也就是太阳黑子和地震间建立起联系。近年也有科学实验对此加以了思考,但是一直缺乏强有力的统计学证据。

2013年有一篇论文认为,100年来对黑子和地震记录,无法为太阳和地震间的联系提供证据支持。正因如此,太阳质子流触发地震一说遭到了学界的质疑。质疑的部分大多集中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搜集的方式上。有科学家表示,这一结论并不能证明太阳活动和地震有实质性联系,而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

要确认太阳活动和地震有关科学家显然还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是无论结果如何,难以否认的一点是,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主宰力量,对地球是有巨大影响力的。


中南美洲地震记录分布图。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

[参考来源]

Powerful eruptions on the Sun might trigger earthquakesastronomy.com/news/2020/07/powerful-eruptions-on-the-sun-might-trigger-earthquak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lar activity and large earthquakes worldwide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7860-3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京附近西之岛火山喷发!岩浆喷出近200米,和地震有关?】

华舆

2020/07/17 00:12:24

+关注
中新社·华舆讯 据旅日侨网报道本月15日时,日本气象厅针对小笠原群岛·西之岛的火山活动情况发布了消息称:近期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东京都)火山的喷发活动日益活跃。

在本月11日,气象厅海洋气象观测船“凌风丸”发现山顶的火山口连续喷出大量火山灰,出现大型火山石飞散的情况。当天晚上还观测到被加热成红色的岩浆喷出到火山口上空约200米的样子。工作人员表示,“自2013年开始,还是第一次观测到如此大规模的喷发”。


(图片源自互联网)

你缺少的,是一个沟通的机会
广告   关闭
据每日新闻报道,在19年12月喷发活动再次开始之前,火山口周围的“火碎丘”(由火山石和岩浆堆积而成)的高度约为160米。专家估计在这次喷发后,其高度将增高至200米。小岛的面积也因火山的再次喷发开始持续扩大,截止6月5日面积已经增至3.9平方公里。


(图片源自互联网)

据了解,从6月中旬开始,西之岛几乎每天都有约2000米高的喷烟情况。在7月4日喷烟达到了8300米的高度,是迄今为止的最高记录。

对此,今后将继续开启火口周边警报(入山警戒),呼吁在附近航行的船只在距火山口约2.5公里的范围内警戒喷石和岩浆流动。

目前有日本网友猜测,大地震来临前火山都会比较活跃,本次爆发是否与近期频繁的地震地壳活动有关?(原标题:东京附近西之岛火山喷发!岩浆喷出近200米,和地震有关?)

来源: 旅日侨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总是不期而遇!地震预警APP究竟靠谱不?】

浪浪科技精选

2020/07/17 02:40:24

已关注
原标题:地震总是不期而遇!地震预警APP究竟靠谱不?

前几天,发生在唐山市古冶区的5.1级地震迅速在朋友圈内爆屏,尽管震级不大,但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再加上44年前那场举国震惊的唐山大地震,一下就把它推到了热搜榜首页。


朋友圈里流传的7.12唐山古冶地震场景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唐山人,小编当时的确没有太多紧张的。正如朋友圈里所说,绝大多数唐山人对于地震其实早就有了群体免疫,一般的小震小灾也都能够淡然处之。唯一让人有点纠结的,就是下面这张——地震预警提示。

你缺少的,是一个沟通的机会
广告   关闭

网上流传的电视所弹出的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并不算什么新鲜事,目前我们所用的MIUI、VIVO等主流安卓系统,其实都已经内置好了地震预警功能。而且由于这些厂商大多还有智能电视或电视盒子产品,因此即便使用其他设备(比如截图中的智能电视),也是可以收到提醒的。


MIUI手机内置的地震预警功能

问题是……这个预警是分!地!区!的!作为MIUI的忠实用户,小编表示十分闹心。自己身处震中,反而是外地的网友最先看到消息,这个……分明不科学么!


MIUI中的地震预警设置

平心而论,MIUI的这个地震预警还是蛮全面的,除了可以提供地震波到来的预估时间外,还能同步提供震级预测、烈度预测、震感评估等信息。只是……目前只有国内几家大城市支持预警。


这是官方提供的已开通地震预警的城市列表(实际情况会比这个多一些)

其实除了系统自带的地震预警外,还有一些APP也提供了类似功能。尽管这些APP体积不大,但功能往往较系统内置的更全面。接下来我们就筛选两款比较有代表性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1. 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APP下载:[]https://dl.pc.com.cn/dload/666990[/]

这款APP与系统自带的地震预警很像,除了可以提供相关地震信息外,还能像MIUI预警一样,在地震波到来前发出全屏倒计时+高分贝声音提醒(自动使用最大音量)。首次使用时APP会确定你的位置,然后根据这个位置,计算出地震波的影响程度及预估到达时间。如果你当前距震中较远,则只进行记录不弹出提醒。


“地震预警”的演示画面

预警列表包含了所有近期发生过的地震,点击可以显示详情。详情页除了会介绍该地震的震级、烈度、经纬度外,还会弹出一个地图,图中会标注好你与震中的相对位置。红点代表震中、蓝点代表你当前所处位置、红圈则代表了受地震波及比较明显的地区。而且这款APP还很贴心地设计了“白天/晚上“的地震预警阈值,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定义白天和晚上的提醒程度(震级和烈度),以便更好地协调工作与休息。


APP支持分开设置白天/夜间的预警阈值

当然作为一款第三方APP,“地震预警”不可避免在很多地方会显得有些麻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要将APP的自启动及后台权限打开,同时还要将它加入到系统白名单,以防被系统进程杀掉。而这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多少还是复杂了些。当然APP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预警范围不再局限于几个大中城市,国内绝大多数城乡都是可以接收。而且整个界面全程无广告,提醒内容也较系统内置更详尽。

2. 地震助手

“地震助手”也是一款地震预警软件,所不同的是,它除了可以提供国内预警外,还能提供国外预警。


“地震助手”的演示界面

和“地震预警”一样,“地震助手”也有一个类似的震况清单页。其中有两点我认为设计得比较出色,一是通过颜色对震级进行标识(越红代表震级越高,蓝色则代表震级很小或无震感),另一点就是通过深浅不同的色圈来标注地震的影响范围。


“震区”功能

“震区图”也是地震助手的一项主打功能,通过地图可以直观地将所有震区显示出来,其中暖色代表中大震,蓝色代表轻微震。不过默认情况下,这个地图是没有经过筛选的,因此你会看到满屏满屏的地震区。实际操作时,我们需要点击右上角的“筛选”图标,按“国内/国外”、“发生时间”、“震级”等不同维度执行过滤,最终呈现出一张实用性极强的地震示意图。


APP自带的“应急工具箱“

“地震助手“集成了一个应急工具箱,内置有”指南针“、”手电筒“、”GPS定位“、”避险点导航“四大按钮。尽管功能都很简单,但由于聚集在一起,一旦险情来临还是可以帮上不少忙!

和“地震预警“一样,这款APP也基本上没有广告(只有一个首页开屏广告)。但它没有像”地震预警“一样的全屏提醒页面,这也是这款软件唯一一个遗憾!

写在最后

其实类似的APP在网上还有很多,功能也大同小异。只不过由于操作系统的限制,绝大多数都需要自行修改后台权限。而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门槛的(不修改权限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收到预警)。因此最好的方案,其实还是从系统厂商入手,将地震预警模块直接融入每款手机的系统中,并尽可能地覆盖更多城市,为抗震救灾争取更多时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3-29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