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215|回复: 0

21世纪经济报道 :谁说要地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说要地震?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5月11日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稿

  本报记者肖明北京报道

  深夜,杨智敏还没休息。

  作为民间地震研究“狂人”,他要紧盯自制的地震探测仪器有无“异常信号”,还要24小时开着手机,以解答全国各地打来的无数咨询电话。

  这些电话五花八门,有问近期自己所在城市有无地震的,有问网上流传的某“地震预报”是不是真的,也有切磋地震探测信息的,咨询者当中甚至还包括一些城市的领导,用很郑重、严肃的语气咨询他。

  “好几次有自称某某城市副市长的人半夜打来电话,问能否确定那个城市近期有无地震的可能,”杨智敏5月4日得意地对记者说,“他们说相信我,如果没有,就让在外边露宿躲地震的市民回家去。”4月中旬的玉树地震以来,各种地震谣言通过网络“风靡”全国,湖北老河口刚刚发生了上万民众因听信地震传言上街露宿的一幕。但杨智敏向本报记者否认所谓“6·13日地震”的网上传言是他发布的。“我的仪器没有收到这个异常信号。”

  杨智敏并非权威地震专家,而只是贵州京剧团的一个吃低保人员,开过矿山,搞过发明。他开的博客访问量达到数百万,他的“地震预报”据说有过几次应验,以致让他在全国拥有了大群粉丝,无论飞到哪个城市都有网民接机、安排吃住。

  杨智敏这样的“民间地震学家”俨然成为明星之时,地震局系统的专家们却陷入了难堪的沉默,偶一发言,便被嘲笑和质疑声所淹没。

  “我们能说什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说,“地震局陷入了悖论,弄得进退两难。”

  一个“民间地震专家”的5月

  “目前止仍未收到发正起风信号,但强异常信号仍在继续。”5月4日,杨智敏在网上发布说。

  他的这套暗语在圈内已广为传知———“起风”,是指较高震级地震;“小雨”,代表无破坏性的可以忽略的小震。

  此前,他也用明语发布过地震预报,如2008年8月30日和甘肃一位地震局专家合作,在2008年8月30日的攀枝花6.1级地震前3小时在网上发布了预报。由于现行的防震减灾法规定,除一定范围学术活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杨智敏后改用暗语在网上内部发布“暗号”信息,供业余爱好者交流。

  他也在不断地“辟谣”。近期他还在忙着澄清全国各地满天飞的地震传言。5月2日半夜,在老河口市上万人涌上街头躲“地震”的那一刻,杨智敏的电话给打爆了机,“那里没有地震,回去睡觉吧。”他对每一个咨询者说。

  杨智敏有时也觉得自己是个不可思议的人———读书很少,没什么文化,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但就是有人相信他的地震预报。4月24日,当杨智敏飞赴太原与当地另一“民间地震预测研究者”赵洪澎会晤交流时,多名网民粉丝前往太原机场迎接他们的偶像。

  因为在全国的网上粉丝很多,不少人送钱资助他进行研究,有人一次就给了他3万,甚至在网上还出现了假冒他名义的捐款账号。这些钱使得他准备添置几十台观测仪器,建立自己的“全国地震监测网”。

  但杨智敏在更多的时候只能显示自己的无能为力———不时有质疑者抨击他为“伪科学”、“骗子”,他也无法解释自己发明的仪器的工作原理,不知道仪器接收到的信号是如何产生的,也无法得到作出更准确预报所必需的国家地震局台网的数据分享。

  “辟谣”悖论

  当杨智敏这样的民间专家大胆发声,甚至在网上开辟研究阵地之时,来自权威的地震局系统内的有关地震预测的声音,却鲜有发出。

  “最近地震的谣言不绝于耳,但各级地震局很少有能出面辟谣的。越辟谣,反而引起社会对地震局系统更大的不信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说。

  “地震局是无法对外直接发布地震预报的,因为发布权在各级政府。”高建国说,现行防震减灾法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但是面对外界此消彼长的地震传言,地震局不出来说话是个问题,而出来说话又陷入一个怪圈,“既然地震无法预测,那么辟谣就是个悖论。”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辟谣”后“谣言”应验的例子一再出现。

  “一些地方地震局的人员辟谣没有讲到点子上。”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不满地说,比如1月24日山西发生的地震,震中在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处,与谣传中所称的太原相隔200多公里,因此谣言还是谣言,并没有成真。“只是很多人没搞明白地理方位,地震局辟谣也没解释清楚。”

  尽管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但从一些迹象中判断传言真假是可能的。

  “比如传言成都要地震,依据是当地有成群蟾蜍上街,”四川地震局研究所副所长杜方说,事实上每年5月蟾蜍进入产卵季节时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以此为“前兆”预报地震肯定是错误的;有传言说几点几分要地震也肯定是假的,目前人类的地震预报技术远没有达到这样精确的水平。

  “还有传言说美国某机构预测中国某地要地震,这也是不可能的,”高建国说,“因为美国从来不做地震预测。”

  地震局要做什么?

  据孙士鋐介绍,事实上,近年来地震局地震预测的功能在弱化。

  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测,该不该将重心放在地震预测上,陷入了争议和两难。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曾根据一些院士建议,向国家申请数亿元资金,用以建设地震实验场和地震背景场探测,目前项目建设用地预审已召开。但地震局内部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汶川地震前花20亿元建造的数字化台网中心,后来证明对于预测成效不大。

  孙士鋐还记得,2008年5月16日,已经退休的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两位研究员上报,他们根据自己研发的仪器信号判断,汶川震后还将有8级以上地震,为此地震局预测司紧急召集各路专家开会,孙士鋐也在半夜里回局里参加“会诊”。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由于有关地震预测的是非争议不定,现在地震局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灾后抗震规划研究、地震防御应急、建筑物抗震设计研究、地震灾害评估等方面。

  但如此一来,又产生新的争议。前不久孙士鋐参加深圳卫视一个讨论节目时,台下一位学生当场质疑:“既然地震无法预测,那要地震局干什么?”“这对我触动很大。”孙士鋐说。

  “地震局当初成立时,周总理就是要求把地质、海洋、水文等部门的人集中起来,做地震预测。”国家地震局系统一人士说,直到今天,国家地震局公布的自身职能中,仍包括“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等。

  “现在如果不搞地震预测,则失去了最主要的意义。地震方面的话语权就越来越丧失,谁来担待这个责任呢?”这位人士问道。高建国的看法相对平衡。他认为,地震局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关起门来搞预测是做不起来的。可行的办法是发动全社会参与,实施群测群防。

  这方面其他部门有经验可循。比如国土部有10多万人的民间监测网,86.7%地质滑坡是民间发现的;水利部门发动村村户户测量雨水量,光在北京密云县就发了940个水桶,投入不多,效果却相当好。

  那么地震预测是否也可以由政府和民间携手来做?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汪成民在4月16日的玉树地震会商研讨会上回忆说,周总理当年曾经将一些农民、工人请进中南海介绍群防群测的经验,现在他们当中有几位还健在,有的还是在地震局退的休。

  杨智敏说他平时研究地震预测,最大的困扰是“信息闭塞,资料缺乏”。“2008年对攀枝花地震预报准确,得益于与甘肃地震局合作,拿到了系统内的信号数据。”

  而目前中国地震局的各类台网数据非常齐备,但这些资源难以被民间研究者所分享。“应当形成一个官方专家与民间专家共生,多方参与,合作互补的多元化地震预测机制。”高建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5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