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888|回复: 5

黄相宁:李四光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不能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科技工作者黄相宁呼吁:李四光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不能丢
  金燕侠(《光明日报》记者)
  "当前,人类又进入了一个地震高发期,文安地震以后,华北地区地震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可李四光生前所倡导的'地震地质-地应力地震预测'的科研项目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个被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科研项目目前面临困境……"老地震科技工作者黄相宁呼吁国家对该科研项目给予支持.
  黄相宁, 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从事地震预测研究已经40年.据他介绍,上个世纪60年代,李四光就对包括唐山地震在内的许多地震作出过预测,后来一一应验了.最早认识唐山地区危险性的也是李四光.在李四光的部署下,从1967年到1970年,地震地质大队(黄相宁当时为该地质大队工作人员)对唐山,滦县,迁安的地震地质进行了调查. "唐山,滦县,迁安,迁西地区的山头,我们都爬遍了!详细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地震预报!".
  黄相宁说:"我们在唐山陡河,滦县和昌黎建立了三个地应力观测站.在凤凰山,马铺营,滦县,李官营等地建立了十几个跨断层微量位移测量点.但1971年李四光去世以后,因经费问题,唐山地震危险区的跨断层微量位移测量就停止了.跨断层微量位移测量平时变化很小,地震之前地壳会出现很明显的变动.这种手段是累积测量,测量后得出数据,连续起来就可以看出趋势了.停止测量了,缺了1年的数据,就无法连续了.而缺少的正是关键的1年!更令人遗憾的是,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二年,地应力被判为不予支持不予发展的监测手段.1981年以后,国内的地应力观测站也所剩无几."
  1997年,联合国全球计划项目决定对地震地质—地应力予以赞助,黄相宁接手该计划项目.他在中国投资建了24个群众观测站,观测点的工作人员有农民,学生,医生,还有一个观测点设在广洲韶关的一个庙里,请尼姑观测.由于经费有限,观测人员所作的工作几乎都是义务的.与此同时,黄相宁还和菲律宾火山研究所合作,在菲律宾设立了十几个观测站.
  联合国全球计划项目的课题已于2004年结束.目前,黄相宁的科研经费没有了着落,观测点的工作在艰难中维持着,断"粮" 在即,但他仍然满怀热情地从事着地震预测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黄相宁小组作出的 "2006年度地震预报意见"中,对不久前发生的文安,云南地震都有预测,而且准确度相当高.这些预报意见都于今年3月份书面呈报有关部门.目前,黄相宁在地震临震预测用ESTAPE评分,其中≥60分的次数可达预测总数的30~50%;在地震年度预测用ESTAPE评分,其中≥60分的次数可达预测总数的50~80%.
  黄相宁说,文安地震以后,华北地区地震的危险性仍然存在.现在有必要要紧急动员华北地区恢复群测群防(1-3个月就能全部恢复),手段是"土地电,土地磁,土应力".如果能在华北地区每个县建一个观测站,华北地区有6级或6级以上的地震活动,我们就能够比较有把握作出事先预报.
  黄相宁还认为,应该恢复那些宏观观测,专群结合,土洋结合.每个县至少有5-6个群众观测点,如观测动物,观测井水(井水冒泡,水位突升突降等)的,有没有地光地声,等等.观测人员每天都要跟县地震办公室汇报,看到了就要马上记录下来,报告给县地办,县地办报省地办,省地办向中央汇报.从发现情况到报到中央的整个过程如果能在20分钟之内完成,那么我们可以保证漏不掉6级以上的地震.
  原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党委书记王剑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李四光的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不能轻易丢掉;中国"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报工作"的宝贵经验不能扔.
发表于 2010-5-2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不能丢呀,不能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5-26 08:25
顶起来,群防群策!
匿名  发表于 2010-5-26 12:00
群防群策!ZF应该给给予支持!
发表于 2010-5-2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政府“和谐”要紧,要避免一切不稳定因素!

所以,不会搞这种东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看不懂这“河蟹”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19 16: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