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114|回复: 73

原创:地球磁场与地震新知识(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地球磁场与地震新知识

--------作者:(林檀礼)tanlilin

一、地球为何会有磁场?

各种不同物质形成的“岩浆潜流”在地壳下绕地心运行可以形成一种线圈作用,会对太阳和月球引力产生一个切割角,使得岩浆潜流可以切割太阳及月球引力磁力线而产生地球磁场。

岩浆潜流为何会绕地心运行呢?

这是因为岩浆潜流受到二种力的作用:一是地球自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二是因为地球自身存在磁场,地球转动时会产生旋转磁场,这种旋转磁场可作用于岩浆潜流而产生一种“电磁搅拌”力,使得岩浆潜流跟着这种“电磁搅拌力”运行(如同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注:“电磁搅拌力”由网友“若比邻60”提出。

二、为何地球北极与北磁极会产生位置偏移?

地球北极的“极地”是因为地球自转时产生的“陀螺效应”而产生的。

北磁极的产生是因为很多岩浆潜流在此处集结交叉运行而产生的。岩浆潜流集结交叉点为何不会在北极而会产生位置偏移呢?我认为这可能与极地地壳下面的地貌有关,因为地貌结构的原因,岩浆潜流都集中到了北磁极那个位置产生集结交叉运动而造成北极与北磁极位置产生偏离的现象。

三、地球为何会出现板块漂移现象?

因为地壳受到二种力的作用所以出现了板块漂移现象: (1)受到岩浆潜流运行的推力作用。 (2)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

四、为何地球南北极历史上会出现过南北倒置现象?

地壳在岩浆潜流的推动下除了出现板块运动外,有时也会“生病”,会在地壳内壁产生非常不和谐的“肿瘤”,岩浆潜流一旦碰上这种“肿瘤”就可能会使多种不同物质构成的岩浆潜流都混到了一起,严重时会使岩浆潜流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地球磁场的方向性改变。

五、为何会发生地震?

主要有二个原因: (1)地壳板块漂移产生的断层或挤压活动造成地震。 (2)岩浆潜流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的潜流物质胶合在一起,相当于线圈之间的“短路”现象,此时“短路”部位就会出现地下的“雷电”放电现象,并使局部磁场出现不规则变化,导致地壳局部失去引力平衡而引发地震的发生。局部出现磁场的不规则变化现象同时可导致“地震云”与“地光”的产生。

强烈的地下“超极雷电”放电现象可直接以接近光的速度撕裂局部地层,产生强大的爆炸冲击波(纵波),持续的放电过程还可产生“扭波”,从而产生极其强烈的地试趾Α?

六、为什么有些地方会形成地震多发地带,而有些地方会相对平静呢?

除了板块漂移产生的断裂或挤压原因外,如果地壳与岩浆接触层的地方接触面不平滑,凹凸不平,地质结构相对松散,岩浆潜流在这些地方摩擦通过时就容易产生不同物质构成的岩浆潜流产生融合现象就容易发生地震,如果地壳与岩浆接触面相对平滑,地质较硬,则发生地震的机会就相对较少。

七、为何强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地震云”与“地光”?

“地震云”与“地光”的出现与地球局部出现地磁的不规则变化有关,强地震前因地壳下面不同物质构成的岩浆潜流出现交融现象,相当于地球内部线圈发生局部“短路”,使局部地磁出现不规则变化导致“地震云”与“地光”的出现。

已经证实大地震前震区上空的电离层厚度会出现往下压缩的现象,这种压缩会使“太阳风”的高能带电粒子沿着被压缩的电离层向下沉降,太阳风高能粒子可达1万电子伏,这种高能粒子进入震区上空电离层沉降区后,会轰击电离层中含有的高层气体,这些高层气体受轰击后就被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八、“地震云”的实质是什么?

“地震云”实际上是一种聚发光电子流,出现在震区上方大约50公里至200公里(最高可达400公里)的电离层高度。

“地震云”在太空电离层中不跟随地球的自转而移动,一旦震区下面的岩浆潜流恢复正常并使局部地磁也恢复正常,“地震云”与地震中心的位置就会因地球的自转而产生位置偏移,但在此之前因为局部地壳引力已失去平衡,所以局部地震仍可随时发生。

九、为什么地震前震区上空会出现电离层被压缩现象?

在地球100公里至400公里高空,空气极其稀薄,这个高度的空间称为“电离层”。电离层的气体元素都呈游离状态出现,当地磁发生不规则变化时,高层气体元素的核外电子出现丢失或整合现象,空间占用减少,因此出现了电离层的向下压缩现象。

十、地震云有何特点?

地震云是一种有自发光特征的“云”,这种“云”根据电离层被轰击的高层气体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大多数为日光灯样苍白色,看似在云中装有千百万支日光灯。
强地震往往是地震云与地光同时伴随出现,地震的震级愈高,地震云的色彩往往愈鲜艳。

(1) “地震云”出现时如果没有“云彩”就只能看到“地光”,七级以上大地震前均会产生“地震云”或“地光”。

(2) 当“地震云”或“地光”出现后,将在120小时内发生6级以上强地震,震级愈高,“地光”愈强。

(3) 直接处在地震中心看不到“地震云”或“地光”现象,只有在相距地震中心数百公里的地方才能观察到“地震云”或“地光”,这是因为地震中心上空虽然电离层已被压缩且被太阳风高能粒子撞击而发光,但总体来说电离层空气极其稀薄,所以在本地看不到,必须在远处才能看到,这个原理就如在近距离看不到空气的颜色,但看天空就知道空气是有颜色的,是天蓝色。

(4) 六级以上强地震可能在地震发生之时“地震云”与“地光”会同时伴随,但也有可能“地震云”与“地光”出现后又消失,几个小时后甚至几天后才发生地震,真正发生地震时并没有“地震云”和“地光”同时出现。

(5) 只能在东北方向才有可能发现距离超过1300公里以上的“地震云”,在其它方向发现的“地震云”都是在大约1300公里以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地震云”位于太空电离层高度,不跟随地球自转而移动。

(6) 在东北方向发现的“地震云”若观察不到“地光”现象,说明观察点相距地震中心距离超过1300公里以上,若在其它方向发现“地震云”,距离肯定在1300公里以内(大概值),并且会同时观察到“地光”现象。

(7) 西北或西南方向出现的“地震云”或“地光”,若相距观察者1300公里左右时,可能观察到的“地震云”和“地光”几分钟后就会消失,因为观察者站在地面随地球自转而移动,但“地震云”在电离层高度不跟随地球自转而移动,相距1300公里左右西北或西南方向的“地震云”和“地光”很快就会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而淡出观察视野。

(8) 在西面方向发现的“地震云”有可能是在东面方向发生地震,这是因为震区上空出现“地震云”后,接着岩浆潜流交融现象就已经自然恢复,局部地磁已经正常不再产生“地震云”现象,此时因为地球自转原因,可能会在西面方向见到原来产生的“地震云”,而实际局部引力已经失去平衡即将要发生地震的位置却是在东面方向。

(9) “地震云”刚生成时,如果能被二个观察点同时看到,在地图上作交叉标识就能确定将要发生地震的震中位置(所用地图必须是以磁北为坐标绘制的地图)。但是,如果观察颜到的“地震云”是先前生成的,此时地震中心实际地磁已经正常,那么随着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位移也会使所交叉的“震中位置”出现向西偏移现象。

(10) 典型的“地光”容易观察,但有不典型的“地光”会以“会发光的雾”为表现形式,特提醒注意。

(11) 由于“地震云”是位于电离层高度不跟随地球自转而移动,但观察者是站在地球表面随地球自转而移动的,所以观察“地震云”时因地震中心距观察者的距离、方位不同,会造成能观察到“地震云”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所以说,若建立“地震云”观察站就必须全天候观察,仅利用爱好者的业余观察非常容易漏报。


(12) 发射专用人造卫星探测电离层变化作地震预报没太大意义,因为探测卫星无法确认电离层开始出现变化之时间,因此也无法利用轨迹和速度来换算地震中心的准确位置,利用探测卫星只能知道地面可能近期内会发生地震,但无法确定会发生地震的准确地理位置。

(13) 如果白天发现疑似地震云可用如下方法确认:因为普通云系高度不会超过10公里,而地震云是位于50公里至200公里甚至400公里高度的电离层,在相隔300公里以外的二处观察点,如果可以同时观察到该疑似地震云,则可断定为是“地震云”。因为在相隔300公里的二个观察点相互间是不可能同时观察到对方上空的普通云系,只有在电离层高度的“地震云”才有可能被二个点同时观察到。

十一、地震发生时,地震中心位置肯定无雨

四川宜宾网友“宜宾老莫”通过地震历史记录作出气象研究后得出结论:地震中心位置在地震发生时不会下雨。

地震中心位置为何“地震时无雨”?网友“若比邻60”认为,凡是地震的地方地壳都会聚集很大的应力,而应力也可理解为一种压力,而压力是可以产生热源的,这种热源能以红外辐射形式存在,可使低层降水云系变成挥发性气体小分子,所以就会出现“地震时无雨”的现象。

十二、地震发生时,地震中心位置会出现红外热源升高现象

网友“地球听诊器”通过人造卫星红外线探测图发现一个现象:地震发生之前,地震中心位置会出现红外线热源升高现象,因此认为利用卫星探测地球红外热源变化的方法能够作出地震预报并确定地震中国心位置。

为什么在地震发生之前,会出现地震中心位置红外热源升高现象呢?这问题可能就如网友“若比邻60”所说的:凡是地震的地方都会聚集很大的应力,而应力也可理解为一种压力,而压力是可以产生热的,这种热源就可以直接产生红外热源辐射了。

十三、大地震前必大旱现象

网友“鞍山老爷们”根据历次地震气候资料进行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大地震前必大旱(大约会在1至2年内)。这种“大地震前必大旱”也被称作是一种“旱震理论”。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地震前必大旱”现象呢?网友“鞍山老爷们”认为:强烈大地震至少酝酿30年以上,震前1至2年局部应力增加速度会加快,此时虽然还未达到临震前那种地磁发生不规则变化、出现“地震云”现象等程度,但这种应力能以红外辐射形式而存在,低层降水云系受到这种红外辐射后会转变为挥发性气体小分子,所以也就造成了干旱现象。

海洋中都是水,地震前是否也会出现干旱现象呢?

网友“鞍山老爷们”认为,海洋中的干旱表现形式比较复杂,如水温升高、海洋深处出现异常暖流等都是海洋干旱的表现形式。

其实“宜宾老莫”、“地球听诊器”与“鞍山老爷们”三位网友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所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地震发生前,由于应力的增大,导致局部地区红外辐射增加,这种红外辐射可将低层降水云系转变为挥发性气体小分子,使得大地震前出现干旱现象,并得出“地震时无雨”的结论,同时在卫星红外监测图上也可发现局部红外辐射增加的现象。

十四、卫星红外云图上可见地震中心在震前会出现“乱云”现象

网友“lhkcc58”和“wwssff333”通过观察卫星红外云图后发现,地震发生之前,在红外云图上总能观察到地震中心位置会出现一种“乱云”现象,因此认为“乱云”可作地震预报的根据之一。

据观察,这种“乱云”有如下特征:

(1) “乱云”出现的位置非常稳定,有时附近其它云彩位置已经移动了非常多,但“乱云”却可以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保会位置不变。

(2) “乱云”形态怪异,象是云中会长出毛刺一样,毛刺伸出方向无规律,与其它云彩形态明显不相同。

(3) “乱云”在红外云图上都呈白色。

(4) “乱云”可突然出现或消失,“乱云”位置的云彩如果开始位移,就不会再保持原来的“乱云”形态。

这“乱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地震发生之前出现的“乱云”是地震预兆头的一项重要征象之一。

岩浆潜流之间发生局部摩擦或局部地质发生挤压时,地面应力场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地面山脉间出现温度差异现象,这种山脉间的温度差异可以被卫星上的红外摄像捕捉到,在红外卫星云图上表现的就是这种“乱云”现象,所以这种“乱云”位置相当稳定,不随其它云系而飘移。当这种“乱云”消失后,其它云系在这位置刚好飘移经过时,我们当然看不到原先的“乱云”征象了。

十五、普通降水云系与臭氧层之间存在冷暖气体旋流层

在红外卫星云图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可见光云图”与“红外云图”在位置及形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红外云图上的“云”总是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方向运行,而我们地面上经常感受到的是东南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显然与红外云图上的“云”飘移方向不相符。

为什么红外云图上的“云”总是向东飘移呢?

网友“lhkcc58”认为东方意味着太阳,意味着温度,因为低气压总是向温度高的地方扩散,所以气流中心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方而向东移动。

我认为在距地面临10至20公里高度可能存在一个冷暖气体旋流层,根据如下:

(1) 普通降水云系都在距地面10公里以下,距地面20公里至45公里高度为臭氧层,臭氧层之上就是电离层了,所以距地面10至20公里高度有一个空间可容许这种冷暖气体旋流层的存在。

(2) 从红处卫星云图上可直接观察到这种冷暖气体旋流层的存在,在同一时间内,我们会发现红外云图的云象与可见光云图的云象完全不同,这也是一个直接的证据。

(3) 这种冷暖气体旋流层能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方向运行,说明这种冷暖气体旋流层未能摆脱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影响,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地球自转时产生的“搅拌磁场”作用于冷暖气体旋流层,使其气流能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方向运行,又因为东方意味着太阳,意味着温度,低气压中心也因太阳的作用而加速,所以就出现了冷暖气体旋流层运行速度比地球自转速度还更快的现象。

(4) 卫星红外摄像只能捕捉到与周围有温度差异的云象,因为在红外卫星云图上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冷暖气体旋流层的气流,所以可以认定10至20公里高度的气流为冷暖气体旋流层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单纯气体空间。

十六、利用监测无线电信号方式可以作地震预报

地震界老前辈“秋翁感悟”在1977年唐山地震后发现每次余震前收音机信号就会变得杂乱无章,他利用这种现象成功地预测了几次余震。

汶川地震前也有人发现无线电信号异常,当天上午甚至连对讲机也不能正常使用,出现频率偏移现象。

为什么地震前会出现无线电信号异常现象呢?

我认为震前电磁波会出现异常是肯定的,因为震前电离层会出现向下压缩现象,无线电短波就是利用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反射现象向地球的另一头发信号的,电离层异常肯定会影响到短波无线电的传播。

至于甚高频的对讲机与中波广播受干扰,可能存在我们尚不知道的应力场粒子干扰现象,这种应力场粒子的干扰会使收音机中的磁性材料如磁棒、中周、电感等频率通道发生改变,造成收音机的不稳定现象。

因此,我认为可以设计一种仪器,专门监测磁性材料与线圈间的电感量变异情况,很可能就能监测到地磁的变异情况,这样就能发明一种专用的震前预报仪器。这种仪器可以做成袖珍式的,可以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地磁变化超过一定值后就自动报警,非常实用。

十七、地震波的三大表现形式:纵波、横波与扭波

地壳下面有许多岩浆潜流在运行,相当于地球内部有许多线圈,一旦不同的导电物质潜流间发生碰撞,就会发生地下的“雷电”放电现象,也就是线圈间的“短路”现象。
我们知道一个小小的家用电闸开关发生短路时都能产生很大的响声和冲击波,如电闸开关盖未盖紧,这盖子都有可能被冲击后飞到地下来。

地下的岩浆潜流发生短路后所产生的放电效应该比天上的“雷电”要大得多,它也会产生声音和闪光,但因为是在地下,小地震时声光现象不明显,但冲击波可使地面上下瞬间一跳(即纵波),接着震波再向四周传播开来(即横波)。

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兄弟二人在1976年唐山地震实地调查时发现了“扭波”现象:

A、所有树木、电线杆直立如初,均未直接受害。例如唐山市内65米高的微波转播塔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仍可直接、准确传播电视信号。

B、唐山的人防坑道除个别有小裂缝外,其它均未受到破坏。

C、唐山地震中死伤的人中没有人直接死于震动,绝大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坍塌受害。

D、唐山地震后,除个别地区受采空区坍塌或其它影响出现局部起伏外,绝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好如震前,很少出现波浪起伏现象。

E、唐山启新水泥厂一栋三层库房,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户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存旋转角度最大的一个右旋40度,旋转角度更大的当时即已脱落。

F、建筑体的破坏尤其是砖石结构和水泥制件破坏一般都是分段裂开四面开花崩,整体歪斜的现象很少。

G、唐山公安学校有3栋三层楼房,形状相同,相互间隔10米平行排列,在地震中南面一栋完全塌平,中间一栋只是部分散落。即使在一栋房中有的是第一层破坏比较严重,有的是第二层,有的是第三层,同一区的受震程度偏差严重。

由于天上的闪电并不是直线放电的,天上闪电会产生锐角走向的方向变幻,所以我认为地下岩浆潜流间的放电现象也会产生这种锐角走向的方向变幻,其结果就是造成地面的“扭波”地震现象。

“扭波”不会与纵波横波同时存在,应该是先有纵波再有横波,“扭波”是最后才有的,按照雷电放电规律来推断,地震灾区应该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扭波”,而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有出现“扭波”的地方情兄可能也不一样,有的“扭波”会是顺时针方向扭,而有的是逆时针方向扭,出现的扭矩角度也会各不相同。
由于地下放电速度实际就是光速度,又因电流极大,整个局部地层会以极高的速度被撕破并扭转,尽管扭动度数和位移不会太大,但因初速度快,所以破坏力巨大,初速度可能比子弹出膛的速度还更快。

十八、强烈大地震时常常可以听到雷声

网友“zengzhangang”在他的《地震成因新说 11 》中引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地震求生记》中关于地震声音的内容:

(1)打雷声:最普遍的声音,特别是大地震前常常可以听到。

(2)风声:如刮强风般的声音,据说听起来很象公象的咆哮声。

(3)爆炸声:有如“轰隆”般的爆炸声音,听起来很象大型炮弹的爆炸。

(4)机械声:听起来很象卡车、挖土机、电车或飞机等的声音。

(5)锯木声:唐山大地震时,很多人同时听到爆炸声和锯木声。

(6)撕布声:在海面比地面更常听到撕布声。

上述声音实际上在雷雨季节我们也能听到,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雷电声音会有所不同,如果是在下冰雹时打雷,甚至还可听到“炒豆子”般的声音。

所以,大地震时出现的地下打雷声,会依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而出现不同的声音,这更证实了地震是由岩浆潜流间的放电现象,即地下的“超级雷电”造成的,地下岩浆潜流间的放电现象,在不同的地质构造下会出现不同的打雷声音。

十九、六千米以下高度会出现“形态地震云”

天涯地震吧游客“5583451”提出一个很有创意的观点,认为除了电离层高度可产生本质为电子流的“地震云”外,高度为六千米以下的普通云系也会产生“地震云”,他认为地震中心震前会出现一种“磁流”,这种“磁流”会影响到普通云系,使普通云系改变形状和方向,并向磁点指向或沉积,从而产生六千米以下高度,本质为普通云系的“形态地震云”。

这位网友从电离层彩色地震云中分析出:红在上,黄在中,蓝在下,说明地震前发生在电离层磁场的电磁波是微波。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第一个揭示了光的色学性质和颜色的秘密,发现光的颜色决定于光的波长。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77 – 0.38微米之间。波长不同的电磁波,会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一样。红色:0.77 – 0.622微米;橙色:0.622 – 0.597微米;黄色:0.597 – 0.577微米;绿色:0.577 – 0.492微米;蓝靛色:0.492 – 0.455微米;紫色:0.455 – 0.380微米。

这位网友还认为:蓝是最短的波长,红是最长的波长,用红黄蓝的垂直方向作指点,可能就是地震点,所以可用微波法测距,来指明准确的震中位置。

二十、强震区的“李金蔚鸿裂线”现象

网友李金蔚的父亲发现中国内陆四个七级以上的强地震区:汶川、邢台、唐山、海城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于是李金蔚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华夏系基底大断裂与地缝合线”的说法。

这种“华夏系基底大断裂与地缝合线”也称为“鸿裂线”,在历史地震图上地域走向非常明显。

在亚洲位置关系卫星定位图上,我们也能非常清楚地观察到这一强震走向的“鸿裂线”。可以认为,强烈地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走向,这种地域性走向分布已没有任何可值得怀疑的地方。

为什么强震区会出现这种明显的地域性走向呢?

我认为“李金蔚鸿裂线”引发地震的位置可能处于地壳内壁,也就是岩浆潜流与地壳内壁接触的层面。

这条“李金蔚鸿裂线”在地壳与岩浆接触的内壁面位置地貌可能呈现内凸型山脉状,岩浆潜流在途经这些地域时容易相互碰撞交融产生岩浆潜流间的放电现象,也就是地下的“超级雷电”放电现象,所以这些地方就容易发生强地震。

二十一、人类已经可以做到强震的临震准确预测,但必须要有国家投入支持

地震论坛网友“测震人”发现地震发生前后磁体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这个原理,他开发出了“圆柱测震针”、“圆环测震针”、“平衡针”及相应的测震针报警器,经多次预测证明用磁针测震可靠性极高。


本人根据磁针异常摆动观察总结,发现圆柱测震磁针若是出现南北方向来回摆动,则意味着测震针位置的正南北方向经度偏差3度之内会有震情,经度偏差3度之外,测震针就会产生“顺反时针”方向的来回摆动,据此推测,若全国都按经纬度“豆腐干”样分布测震点,震前至少有二个点会发现磁针是南北方向来回摆动,其它点则出现磁针顺反时针方向来回摆动,个别地方出现整个磁体打圈子剧烈转动现象, 根据这些测震点的异常分布情况作综合判断分析后就能知道即将要发生的地震准确位置,如果结合地震云观察作综合分析,还可以基本确定地震的震级大小。


华东某地震台站地震科研工作者,地震论坛网友“看客”认为:“地震前兆磁异常只在同一个地质体中稳定变化,多个不同磁性的地质体会相互消弱磁异常,传播距离很短”。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因素,用磁针监测本地及附近是否有震情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部分专业地震台站已经利用测“地电”的方法对地震前兆进行分析预测,说明主流地震工作者已开始步入实质性的正常研究阶段,这是一项非常积极的好消息。


所以说,目前技术已经能够做到地震的临震准确预测,但是这种预测必须由国家参与建立测震点,光凭爱好者们的努力是无法办到的。据悉目前国家已经建了很多地震观察站,但因为地震界主流对地震成因仍持“版块断层挤压”的错误理论观点,所以这些已经建成的地震观察点大多还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主流观点也许会认可“岩浆潜流说”的观点,准确预测灾害性强地震的一天也许就要到来。

二十二、地震类型总结  

1、人工地震

地下核试验、地表大型工程爆破都会引发地震现象,但这种地震的震级一般都不大,不会造成大灾害。

大型“强子对撞机”运行时会产生“超级电磁钻”的作用,这种超级电磁钻会干扰岩浆潜流的发电功能,会造成地球局部的地磁强烈异常,诱发岩浆潜流之间的放电现象,因此可能诱发强烈的灾难性大地震,这一点要特别引起关注。

2、地质结构性地震

地表或海域水下出现地层坑蹋、版块挤压断层等可引发地质结构性地震、这种地震往往没有地磁异常,也没有地震云或地光先兆,预测这类地质结构性地震相当困难,目前人类还没掌握到较有效的办法可以预测到这类地震。

地质结构性地震一般震级不会太大,影响范围也较小,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大灾难。

3、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

即“岩浆潜流”之间的放电造成的“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这类地震威力最大,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例如已知的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台湾南投集集大地震、玉树地震等均属于这类地震。

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都会有许多先兆现象,例如出现地光、地震云、地磁异常、动物行为异常等,目前中国民间对这类地震已有较多的研究,并且已多次成功地在震前预测到将要发生的这类地震。

二十三、人类主动防患地震灾害的措施探讨

措施A:安插地下“避雷针”

建筑地基施工打桩时安插地下避雷针,此方法实际只是在“地桩”上加以改进即可,让“地桩”有一较粗的钢筋从桩尾直通桩头,并裸露桩头约80公分以上,钢筋裸露头呈针尖状,以利地下“尖端放电”。

每根桩入地后,全部地桩的“桩尾”钢筋均要相互用大钢筋焊接后方可浇灌混凝土,使建筑地桩主动引接雷爆电流,使雷爆电流在所有桩基同释放,降低地下雷爆“纵波”爆发力,吸收、缓冲“扭波”之电流,可有效地将地下雷爆对建筑的直接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成片开发地带可将所有桩基相互焊接形成区域避雷网效果更好。

措施B:开发地震报警产品

开发地震报警手机及其它方式地震报警器产品,最大限度地在地震发生之前将人员疏散到空旷安全户外。

措施C:提高全民防患意识

提高全民地震防患知识,由国家编写统一的学校防震规范制度,做到临震不慌,行动迅速而不乱,将地震灾害降至最低程度。 ( 全文完 )

下列网友共同参与本地震相关规律与现象的研究探索:

1、加拿大家园论坛网友:秋风秋雨秋煞人

2、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若比邻60

3、辽宁省丹东市网友:狼穴里的厨师

4、四川宜宾网友:宜宾老莫

5、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地球听诊器

6、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鞍山老爷们

7、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lhjjll

8、地震论坛网友:lhkcc58

9、地震论坛网友:wwssff333

10、地震论坛 乌鲁木齐网友:whm0010

11、甘肃省平凉市网友:leeann198

12、陕西省汉中市网友:ymhd8888

13、地震论坛前辈:秋翁感悟

14、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及其胞兄弟

15、地震论坛网友:leijing.666

16、地震论坛网友:李金蔚

17、地震论坛网友:zengzhangang

18、地震论坛网友:测震

19、华东某地震台站地震科研工作者、地震论坛网友:看客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高度的测算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式提出“地震云”的,是日本前福岡市市長鍵田忠三郎,他曾經亲身经历過日本福岡1956年的7級地震,在地震時看到了长蛇狀奇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樣的云称为“地震云”。 1978年3月6日,鍵田在記者招待会上,突然发现了長蛇狀奇云(见图),鍵田当即停下演讲,向大家預报了地震。果然,次日上午发生了震中在太平洋的7.8級地震,整个日本震感強烈。

在指南针标度方向:30至150度或210至330度之间都有可能见到这种长蛇状地震云。

生成原因是:

某种岩浆潜流在地壳下面卡了壳,长时间被堵住无法流动,并与相邻的岩浆潜流持续不断地发生摩擦,使局部地磁发生了严重的不规则变化,在局部上空持续不断地产生小范围的地震云,随着地球的自转,这种地震云就向西面飘移,在持续不断地产生地震云的同时,所产生的地震云又持续不断地向西面飘移,就产生了这种长蛇条状。

这种地震云出现后因为局部地磁发生过长时间的不规则变化,局部地磁引力已严重失衡,所以发生的地震烈度都较强烈,但影响范围不大,虽然震级高,但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2008年5.12汶川发生8.0級地震前2小時,网友在汶川北約400公里的甘肃天水市拍到的扇狀地震云,扇柄直指震中。当地震云呈現色彩时,越鲜艳,预示震級越高。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2008年5.12汶川发生8.0级地震前54分钟,网友在四川汶川东北約470公里的宝鸡拍摄到的扇狀地震云,扇柄直指震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蛇狀地震云。2006年12.26台湾南部海域7.2级地震前三天,摄于江苏狮子林。此地震云持续1天不散,次日又被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4年9月1日美国加州海域7.1級地震前一天,加州拍摄的长蛇狀地震云。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辐射状地震云

这种辐射状地震云只能出现在观察者正东方向或正西方向的地方,看到的情况只有二种:1、此地震云正从远处向自已飘来。2、此地震云正离开自已向远处飘去。这种地震云如果持续出现的时间很长,从远处侧面方向另一个观察角度来看,可能看到的是一条“长蛇状地震云”。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肋骨狀地震云

出现这种“肋骨地震云”是因为地壳下面有某支岩浆潜流被堵塞了,间歇性地与其它的岩浆潜流发生了摩擦,使局部地区出现了间歇性的地磁不规则变化而形成。

显然,发现“长蛇状地震云”或“肋骨状地震云”后,如果在东面那头可以看到起始点,那么位于东面起始点下方的位置,就是将要发生地震的中心位置。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5月10日18:44,安徽网友在合肥附近拍到的地震云,在地面呈輻射狀。

合肥刚好处在汶川的东西走向中心线上,由于汶川地震云持续出现的时间超过24小时,因此这云应该是地球转了一圈子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所以看这地震云就好像出现在合肥上空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午前后在临沂拍摄的汶川地震的地震云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狼穴里的厨师”于在2008年12月2日在丹东市拍到此地震云,2008年12月4日,日本分别发生6.1级与5.7级地震

这种地震云随地球的自转而移动,从日本飘到了丹东市上空。这种云浓度较稀,云的宽度范围也不大,说明地磁的不规则变化不是太剧烈,但因为地磁不规则变化持续时间很长,所以震级也不会太小,实际是日本的6.1级地震。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省丹东市网友“狼穴里的厨师”于2008年11月20日早7点多拍到地震云,如图:北京时间2008-11-24 17:02 在鄂霍次克海(北纬54.2,东经154.3) 发生7.2级地震

因为鄂霍次克海在丹东市的东北方向,地震云随地球自转向西飘移,所以看上去这云就象在丹东市上空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可怕的就是这种地震云,地光非常强烈,持续时间竟达42小时,范围非常大,所以地震的震级很高,达到8级的超强地震烈度,且灾害范围非常广,大半个中国都感受到它的强大威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金蔚鸿裂线”示意图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全球4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位置关系卫星定位图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4-10 09:37 编辑

3.jpg

在建筑地桩中插入避雷针防震,可吸收、缓冲“扭波(电鞭尾巴)”电流,减少“扭波”对建筑的直接破坏。但对地震的“纵波(垂直上下爆炸冲击震动波)”与“横波(水平浪波)”破坏可能效果不大。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文字图片全部上传完毕,欢迎转载。
发表于 2009-4-1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长见识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4-15 08:07 编辑

我认为可以在汶川老震区选二个点,相隔10公里左右,各埋入一根铜棒,愈深愈好,引出导线来,监测相隔10公里的这二个点之间的直流电电压,可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加自动纸质记录作监测,可能会获得意外的数据收获。例如有可能会突然出现瞬间高电压现象或正负极间突然倒置等现象。

按我的想法,最好是用钻井机械钻二个几百米的深井,二个深井探头位置应该南北走向相距10公里。

如果是东西走向的话,可能测的只是同一支岩浆潜流的二个不同段位电荷,电位差异不明显。

最好是将铜质单芯电线(视长度选截面积为2.5或6平方毫米的)先套在塑料管内(最好用ABS管,管间接头用环氧树脂封闭),塑料管再套在镀锌自来水管内(要封闭好,不允许自来水管内渗水),自来水管要埋在地下。

深井内用的电缆要更粗,可选用多芯较粗电缆,与铜棒接点处要每根分别铜焊并整体螺栓固定,以防几百米长重量中途断线。深井线外套ABS管就行了,不用镀锌管,以防地下电位被镀锌管在井壁中泄放,降低测量效果。

所有电缆接头均应最后锡焊并作绝缘防护,以防日久氧化接触不良。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4-21 23:23 编辑

想对国家领导人说几句话:

再过几天,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就要正式生效了(2009年5月1日正式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5月12日,汶川地震周年日。这一年我们走得很不平凡,许许多多互不相识的网友无私地奉献出自已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共同聚会在《天涯地震吧》和《地震论坛》中,为的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探索地震成因,找出地震预报方法,造福全人类。

我们的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岩浆潜流说”的推理已在地震实况中得到验证,目前还未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够超越我们的推理。

地震的成因是明摆着的:地壳下面“岩浆潜流”间的放电现象,造成地下的“超级雷电”放电现象,也就是地震。

强地震是可以临震预报的,任何“地震不可预测”的观点早已被我们在事实面前驳得体无完肤。

在地震科学方面,我们有能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的网友有许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我们有能力对地震的方方面面进行多方位多学科的“会诊”。


我们希望获得国家的支持,包括我们网友的组队与地震专家们的合作,我们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如果能在全国组建上百个网友(有经济补贴的)地震观察站,相信我们有能力以最低的成本为国家节省大量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林檀礼(tanlilin )写于2009年4月21日


  联系邮箱:tanlilin103@yahoo.com.cn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8638444说:

谈地z原因,要着手从地球的自转,地轴的夹角,地心吸力,地球磁场,空间磁场光场,大气压的分析开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地z的原因。



我回复:

只说空话废话有什么用呢?您找到地震成因了吗?您分析出什么名堂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地震见证人文摘”一文

"七月二十七日,唐山北部一个军营里,几个士兵惊叫起来,他们发现地下的一堆钢筋,莫名其妙地迸发出闪亮的光,仿佛一个隐身人在那里烧电焊。"


这段话说明当时地面电荷与空气电荷呈现相反状态(大地电荷若是“正”,空气电荷就是“负”,或者大地电荷是“负”,空气电荷为“正”)。

当时“岩浆潜流”间的大规模放电虽然还未开始,但大地电荷已出现很高的静电压了,钢筋放在地上出现向空气放电现象,即微型闪电现象。




三点多才完了事,别人拾掇工具回村去了,只留下我和另外一个人打扫场子。猛然间,头顶上象挨了一个炸雷,“轰隆隆——”地动山摇!我象被一个扫堂腿扫倒在地,往左调一个个儿,又往右打了一个滚,怎么也撑不起身子。场上的电灯一下子都灭了。一扭头,妈呀,吓死人!一个火球从地下钻出来,通红刺眼,噼啪乱响,飞到半空才灭。

天亮了,我看见火球蹿出的地方有一道裂缝,两边的土都烧焦了。


这段话直接描述了“岩浆潜流”间放电时的局部情景:“一个火球从地下钻出来,通红刺眼,噼啪乱响,飞到半空才灭”,“头顶上象挨了一个炸雷,轰隆隆——地动山摇!”



所有地震见证者的描述都可支持“岩浆潜流说”的推理特征。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能够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迪:地震前由于大地的静电荷与空气的静电荷之间静电压差加大,使动物嗅觉神经细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动物在地震前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变化。



既然是这样,那么将一根避雷针底部切断,中间接入可左右正负显示的零电位直流电压表,很可能就能象一些动物那样,也可直接观察大地静电压的变化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4-24 12:43 编辑

头顶上象挨了一个炸雷,“轰隆隆——”地动山摇!我象被一个扫堂腿扫倒在地,往左调一个个儿,又往右打了一个滚,怎么也撑不起身子。



这个情况实际是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细胞膜电位突然改变,使大脑中枢神经发生暂时性痉挛造成的。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根本无法控制自已,想跑也跑不了。当然,个别中枢神经细胞膜电位耐阙值高的人(例如老电工、老焊工)也许还能动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扭波”使铁轨大变形。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7-2 05:44 编辑

今天网上搜索,发现“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网站转载了我的文章《地球磁场与地震新知识(全文)》见:



http://www.geoeky.com/Item/2906.aspx




这是政府部门官方网站首次刊载我们业余地震探索爱好者的文章,意义重大,说明政府非常重视我们业余地震探索爱好者的探索成果!



文章刊载在甘肃省地矿局网站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胡锦涛主席1974年至1982年一直在甘肃省建委工作,我们的文章说不定都让胡总书记看到了呢!胡总书记是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的,他对地震方面各个学派的说法肯定有他自已的认识。



网上有许多网友认为胡锦涛主席很有可能会继毛泽东后成为另一位中国伟人,从他亲民、办事稳健果断的风格来看,我认同这种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山地震前,有几位战士发现地下一堆钢筋会闪光,像是有“隐形人”在作电焊一样....

这里能够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迪:地震前由于大地的静电荷与空气的静电荷之间静电压差加大,使动物嗅觉神经细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动物在地震前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变化。

既然这样,我认为将一根避雷针底部切断,接入一台能正负左右都能显示的零电位直流电压表,就可像一些动物那样监测到震前大地与空气间电位的变化了,可以作为临震预报的数据证据。...
tanlilin 发表于 2009-4-24 07:53


网友“lhjjll”说:

道理不错,实际上用避雷针太危险,可以用一长方形的金属网(如2*5米)代替,高度不得高于屋顶,电压表可改接成指针式记录仪,进行24小时监测。这样比较安全。



我回复:

嗯,说得有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lhjjll 说:

朋友,我们想到一块了!金属网我觉得应该用一根金属线呈螺旋方式做在一个平面上(取名感应极吧),这样等于加大了金属线的有效长度,主要是增加灵敏度。希望能搞出个专利产品来。

我回复:

采用金属网的思路就是您提出来的,搞个“专利”我看就没必要啦,只要真能推广普及并发挥预报功能,造福全人类,目的也就达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售记录仪一般都是DC 1 - 5 V 或 DC 4 -20 mA 输入的,买回来后要拆开,建议改为DC ±50V 的,经试用后再断定最适输入信号值。

另外,金属网架设后实际会形成一种“天线”作用,无线电波、附近机电磁场等会对信号产生人为干扰,因此建议在信号输入端口并入一只1000P / 600V 电容器,滤掉这些干扰,以保持输入信号的稳定性。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lhkcc58说:

这表遇到地震大概会烧掉。打火机打出那火花的电压至少也是千伏以上。

我回复:

是的,遇地震非常有可能会把仪表烧坏,所以我只能说是先试验一下,如果真把仪表烧坏了,就换一台DC  ±500V 的,再烧掉就换 DC ±5 KV 的、DC ±50KV ........当然,那只1000P 电容器的耐压值也要相应提高。

如有条件,干脆一批做上几套,同时采用不同输入值的仪表,只要能遇到一次较大地震,就能知道要用何种电压的记录仪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首次捕获活火山口内奇异的闪电现象
2009-04-20 10:21 

来源: 中国网 据生活科学网报道,科学家们通过对阿拉斯加州的角面堡火山的长期观测,最终第一次捕获到活火山闪电的踪迹。

阿拉斯加州的角面堡火山自今年一月以来就活动频繁,为此科学家在火山附近设置了“闪电定位系统”,该系统已被气象学家广泛应用于恶劣天气的预告,但应用在火山研究领域仅仅只有两次。据介绍,该系统可以捕获单次雷击的任何细节部分,继而可以分析闪电是如何形成的、在雷暴中是如何传播的之类的问题。

该系统安置后,科学家苦苦等待角面堡火山的爆发,并最终成功的首次获得了活火山口内的闪电现象。 来自新墨西哥州的物理学家保罗·克雷比尔(Paul Krehbiel)说:“这次闪电是3月22日角面堡火山活动最为平凡的时候捕捉到的,这次雷电的剧烈程度堪比发生在中西部的雷暴。闪电发生时,电视、收音机信号一度完全中断。”

3月22日到23日是角面堡火山爆发频繁的时间,也是科学家获得观测数据与图像的最佳时间。“闪电定位系统”就对火山口是如何产生电荷的、并且怎样形成闪电的相关问题,反馈了很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新墨西哥州的科学家罗恩·托马斯(Ron Thomas)积极评价这次观测:“这些数据对于我们理解火山口内电荷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是很有帮助的。火山烟灰是如何被电化的,并且是如何随着时间的迁移变化的。这些问题都有了反馈数据。”

近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称,火山口的喷发物就像龙卷风一样旋转,这有助于我们解释火山口如何形成雷雨、灰尘等现象。 科学家们准备将此次角面堡火山的相关数据和智力沙伊顿火山数据进行比较,并对首次获得的火山口闪电图像进行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首次捕获活火山口内奇异的闪电现象”直接证实了岩浆潜流间存在的放电现象,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方式用仪器捕捉到岩浆中产生的“雷电”现象,同时也以直接证据对我的“岩浆潜流说”给予强有力的事实支持。
匿名  发表于 2010-1-16 15:42
我这里刚才地震了,怎么没有人说呢
发表于 2010-6-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地球磁场与地震新知识(全文)

在建筑地桩中插入避雷针防震,可吸收、缓冲“扭波(电鞭尾巴)”电流,减少“扭波”对建筑的直接破坏。但 ...
tanlilin 发表于 2009-4-9 08:39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6-8 18:19
顶一个
发表于 2010-6-10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受益多多!版主所想所为,实是造福苍生!
真希望政府能听听这里的声音,以今日之为避来日之灾,以最小的成本化解大的灾难.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圆柱测震针


2.jpg

圆环测震针


3.jpg

平衡测震针


DSCN0644.jpg

圆柱针报警器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二十二、用测震针预测地震前景非常看好   

地震论坛“测震人”网友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磁体作试验,发现地震发生前后磁体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这个原理,他开发出了“圆柱测震针”、“圆环测震针”、“平衡针”及相应的报警器,经多次预测证明用磁针测震可靠性极高,但磁针测震目前还难以对震央进行准确定位,今后若有办法进行改进,只要测震针能对震央进行准确定向,地震预报难题就可彻底解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地震类型总结  

1、人工地震:  
地下核试验、地表大型工程爆破都会引发地震现象,但这种地震的震级一般都不大,不会造成大灾害。

大型“强子对撞机”运行时会产生“超级电磁钻”的作用,这种超级电磁钻会干扰岩浆潜流的发电功能,会造成地球局部的地磁强烈异常,诱发岩浆潜流之间的放电现象,因此可能诱发强烈的灾难性大地震,这一点要特别引起关注。

2、地质结构性地震

地表或海域水下出现地层坑蹋、版块挤压断层等可引发地质结构性地震、这种地震往往没有地磁异常,也没有地震云或地光先兆,预测这类地质结构性地震相当困难,目前人类还没掌握到较有效的办法可以预测到这类地震。

地质结构性地震一般震级不会太大,影响范围也较小,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大灾难。

3、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

即“岩浆潜流”之间的放电造成的“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这类地震威力最大,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例如已知的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台湾南投集集大地震、玉树地震等均属于这类地震。

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都会有许多先兆现象,例如出现地光、地震云、地磁异常、动物行为异常等,目前中国民间对这类地震已有较多的研究,并且已多次成功地在震前预测到将要发生的这类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6-16 20:29
刚才在地震吧里看了《唐山地震29年祭》视频,心里说不出的痛,为什么杯具不断重演?人祸啊!
匿名  发表于 2010-6-23 13:01
顶上去,让更多爱好者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8月3日重新更新内容

二十二、人类已经可以做到强震的临震准确预测,但必须要有国家投入支持

地震论坛网友“测震人”发现地震发生前后磁体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这个原理,他开发出了“圆柱测震针”、“圆环测震针”、“平衡针”及相应的测震针报警器,经多次预测证明用磁针测震可靠性极高。


本人根据磁针异常摆动观察总结,发现圆柱测震磁针若是出现南北方向来回摆动,则意味着测震针位置的正南北方向经度偏差3度之内会有震情,经度偏差3度之外,测震针就会产生“顺反时针”方向的来回摆动,据此推测,若全国都按经纬度“豆腐干”样分布测震点,震前至少有二个点会发现磁针是南北方向来回摆动,其它点则出现磁针顺反时针方向来回摆动,个别地方出现整个磁体打圈子剧烈转动现象, 根据这些测震点的异常分布情况作综合判断分析后就能知道即将要发生的地震准确位置,如果结合地震云观察作综合分析,还可以基本确定地震的震级大小。


华东某地震台站地震科研工作者,地震论坛网友“看客”认为:“地震前兆磁异常只在同一个地质体中稳定变化,多个不同磁性的地质体会相互消弱磁异常,传播距离很短”。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因素,用磁针监测本地及附近是否有震情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部分专业地震台站已经利用测“地电”的方法对地震前兆进行分析预测,说明主流地震工作者已开始步入实质性的正常研究阶段,这是一项非常积极的好消息。


所以说,目前技术已经能够做到地震的临震准确预测,但是这种预测必须由国家参与建立测震点,光凭爱好者们的努力是无法办到的。据悉目前国家已经建了很多地震观察站,但因为地震界主流对地震成因仍持“版块断层挤压”的错误理论观点,所以这些已经建成的地震观察点大多还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主流观点也许会认可“岩浆潜流说”的观点,准确预测灾害性强地震的一天也许就要到来。



详见:http://tanlilin.cn-dns.com/earthquake.htm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1月28日日本拍摄到 新燃岳火山 喷发时出现的“壮观闪电”现象。


从图片上观察,这些闪电并不是岩浆流向地面空气放电,而是不同的岩浆流在相互放电,说明所喷发的岩浆同时混有二种不同电荷的岩浆流,放电正是在不同电荷的岩浆流之间进行,进一步证实了岩浆潜流间存在的放电现象。


U86P4T303D22993F14530DT20110131185407.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U86P4T303D22994F14530DT20110131185427.jpg

这张图片也是日本“新燃岳火山”火山口拍到的相片,闪电看似有向空气放电的现象,但经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岩浆附带的电荷其实并不是向地表空气放电,实际情况是岩浆附带的电荷向一团火山尘埃放电。

显然,带电荷的岩浆与带相反电荷的火山尘埃在未喷发时是分布在二股不同的岩浆潜流中,当这二股岩浆潜流同时从火山口喷发时,就出现了岩浆潜流间的交融现象,即发生了岩浆潜流间的“短路”现象,也就出现了闪电(雷电)现象。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7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每天都有上万次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2-27 11:14
对地震的理解,我看只有一人做的好,可以不夸夸其谈的说些理论,就不停的将要爆发的地震,提前几天几月发生时间地点震级说出来。我想问谈理论的人,你们做到了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时间2011-03-11 13:46 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38.1,东经142.6) 发生8.9级强地震,震源深度20.0公里。此次大地震引发海啸并造成核电站核泄漏,损失巨大。

其实“新燃岳火山”闪电现象就是一种大自然的警示现象,说明此处地下岩浆潜流间存在着巨大的电荷差异,一旦出现某些诱因(如地月近距、地球磁场受干扰等),就有可能引发大范围的地下强放电,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强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4月8日更新补充内容:

详见:http://tanlilin.cn-dns.com/earthquake.htm

十八、“地磁Dst指数预报”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多位网友根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发布的“地磁Dst指数预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地磁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认为只要跟踪“地磁Dst指数”数据变化,就能知道是否可能发生强地震。


2011481.jpg

这是2010年玉树地震前后的“地磁Dst指数”图。从图中可知,2010年4月6日地磁出现明显的向下变化后,2011年4月11日开始又开始出现地磁明显向下变化现象,被网友称为“双底线”现象,结果 2010年4月14日07时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486.gif

2011年3月2日有网友发帖关注地磁Dst指数向下现象,3月11日上午地磁又向下变化形成“双底”现象,结果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级强地震,并引发海啸和福岛核电厂核泄漏事故。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483.gif


2011年4月2日地磁又出现向下变化现象,2011年4月6日再次出现地磁向下变化,又一次形成“双底线”现象,结果2011年4月7日 22:32:42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7.5级强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8 22:51
好帖!
发表于 2011-4-8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力版主!太好了 群测群防 为人民服务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坟···!值得挖···   支持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9 11:37
地磁DST指数的负变化和大地震的对应关系,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这个事实是应力破裂说的地震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的;而季东先生20年前就提出了地球电磁场变化和地震的关系;这就进一步证明:季东先生的地震理论《地震的实质和预报》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1-4-10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的技术性文章,谢谢版主科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3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专家们太自负,却并无自负之资本。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6-3 18:05
可以重现的观测结果,才可能是科学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tyui.jpg

日本“311”九级大地震“扭波”造成海面大旋涡。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丁肇中:《2011年9月17日在江苏南京东南大学的演讲》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路,全新设计接收AM天线, 超强的定位,
超强的接收和抗干扰能力,
1.jpg

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思路非常好,还需要作进一步验证,希望能用此作预测实验,如能成功那可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10月2日作了一些更新:

五、为何会发生地震?

发生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人工地震、地质结构性地震、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

灾害性强地震主要是因为岩浆潜流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的潜流物质胶合在一起,相当于线圈之间的“短路”现象,此时“短路”部位就会出现“地下雷电”,会使局部磁场出现不规则变化,导致地壳局部失去引力平衡而引发地震。

如果岩浆潜流与局部地壳内壁存在巨大的相反电荷,岩浆潜流也会与地壳内壁直接发生局部放电产生“地下雷电”引发地震。局部出现磁场的不规则变化现象同时可导致“地震云”与“地光”的产生。

强烈的地下“超极雷电”放电现象可直接以接近光的速度撕裂局部地层,产生强大的爆炸冲击波(纵波),持续的放电过程还可产生“扭波”,从而产生极其强烈的地质灾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时出现的闪电图片





2010年4月18日,意大利摄影师兼科学家马克·富勒乘飞机飞越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上空,拍下这些相片。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时出现了持续闪电现象,小闪电的声音好似步枪射击,数英里长的闪电则发出我们在雷暴中经常听到的低沉隆隆声。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时由于闪电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岩浆潜流间的正负电荷被大量稀释,使得冰岛一带发生灾难性强地震的可能性反而降低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3月10日江苏南京上空出现的环圈状地震云



2011年3月10日江苏南京上空出现二个巨大环圈状地震云,2011年3月11日位于南京东面的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日本本州岛地下可能存在两股环圈状的岩浆潜流,与地壳内壁发生过小规模放电现象,所以形成了这种环圈状的地震云。

潜流外围的放电现象后来肯定是停止了,否则就不会形成这种圈状地震云。

估计这二股环圈状的岩浆潜流后来出现了融合,并对该地域地壳内壁发生了大规模的剧烈放电现象,所以发生了超强9级大地震。

岩浆潜流与局部地壳内壁发生剧烈放电可击穿地壳内壁,爆炸冲击波可冲破地壳掀翻海底水域造成海啸大灾害。

因为南京距日本本州岛东海岸达2070公里,所以观察不到地光现象,日本本州岛位于南京东面偏北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原因,所以在2070公里外的南京也能观察到日本的地震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有特异感的人能在震前感受到异常现象

已经知道强震发生前地面电场会突然飚升,例如唐山地震前就有部队营地发现一堆钢筋会突然闪现火花,像是有“隐身人”在作电焊一样,说明震前大地电场出现突然飚升,钢筋与大气之间产生了“微型闪电”的放电现象。

许多动物都能在震前感知到即将要发生的地震。动物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即将要发生的地震,可能是因为动物的神经细胞膜产生了“细胞膜电位”的改变,这种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引发了动物行为的不正常现象。

一些有特异感知功能的人体同样也能感受到大地电场的异常改变,例如地震论坛版主、台湾高雄网友 艾尼_aini 对此就非常敏感, 艾尼_aini 用自已的亲身感受作了将近5年时间的精心分析统计,她发现用自身感受来预测地震准确度可达80%-90%,特别是以台湾高雄为中心的方圆400至450公里内准确度最高,可高达90%-95%的准确度。

艾尼_aini版主对自身感受作了如下描述:

1、脑压

临震前,依“脑压”强弱感觉可分辨出地震震级大小,在方圆400至500公里内感觉最敏感,500公里以外如果是强地震时也经常能够感受这种脑压的变化。

2、身体摇晃

震前感觉身体摇晃,依身体摇晃程度判断450公里内的地震震级准确度极高,艾尼_aini目前仍在进行这方面的经验积累。

3、眼睛讯号

眼睛讯号稀少出现。

4、耳鸣

全球范围的强地震都可感受到耳鸣,可以依据耳鸣的频率来分辨震级,这种耳鸣讯号可以穿越地球叫心或部分地表,向下30至90度角。嗡嗡嗡耳鸣声疑似与火山爆发前或是连续地震前有关,目前仍在经验积累中

5、耳塞

近距离地震时耳塞感觉比较明显,依据耳塞强弱也可分辨震级,四川512地震后严重耳塞一个半月,只要方向对就会感觉到。

6、心脏压迫感

方圆450公里内,临震前2至14天能感觉到心脏压迫感,依据心脏压迫感的强弱也能大概分辨出震级。


7、心跳速度

在方圆450公里内,临震前2-5天,依据心跳快慢可以知道地震是否接近发震临界点。

8、心脏起伏

在方圆450公里内,临震前2-5天,出现心脏起伏,依起伏大小能分辨出震级大小。

9、地板震动摇晃感

感知距离尚未判定,临震前3天左右会出现这种感觉,可依据摇晃强度辨别地震烈度及是否接近临界点。

10、电磁波声

全球范围震前1-14天几乎都会感觉到,可依频率高低判断震级,并可大略分辨方位,这种讯号频率高时感觉比较清晰高亢。

11、头晕

150公里内震情在震前会感觉到头晕。

12、昏睡状态

震距偏近或震级偏大时会出现昏睡状态。

13、头痛

台湾921南投集集大地震前须头顶墙壁睡觉,服止痛药无任何效果。

14、全身无力

位于震央或强烈大地震前会感觉全身无力。

15、地热感

震前12小时至14天,方圆300至400公里内的震情;会感觉到这种地热感。

16、人体下陷感

经验仍在积累中。

17、耳热感应

3000至6000公里内震情有这种感觉,目前仍处实验阶段。

18、瞬间晕眩

艾尼_aini 说:“这样的体质并非人人可以承受,现还要作记录分析统计,真的很辛苦”。


在这里,我们再次谢谢台湾高雄 艾尼_aini 版主所作的人体相关地震特异感受的长期观察与总结!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由下列网友共同参与探讨完成,在此特表谢意:


1、加拿大家园论坛网友:秋风秋雨秋煞人

2、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若比邻60

3、辽宁省丹东市网友:狼穴里的厨师

4、四川宜宾网友:宜宾老莫

5、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地球听诊器

6、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鞍山老爷们

7、天涯来吧地震版块网友:lhjjll

8、地震论坛网友:lhkcc58

9、地震论坛网友:wwssff333

10、地震论坛乌鲁木齐网友:whm0010

11、甘肃省平凉市网友:leeann198

12、陕西省汉中市网友:ymhd8888

13、地震论坛前辈:秋翁感悟

14、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及其胞兄弟

15、地震论坛网友:leijing.666

16、地震论坛网友:李金蔚

17、地震论坛网友:zengzhangang

18、地震论坛网友:测震人

19、华东某地震台站地震科研工作者、地震论坛网友:看客

20、地震论坛版主、台湾高雄网友 艾尼_aini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为何会发生地震?

主要有二个原因: (1)地壳板块漂移产生的断层或挤压活动造成地震。 (2)岩浆潜流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的潜流物质胶合在一起,相当于线圈之间的“短路”现象,此时“短路”部位就会出现地下的“雷电”放电现象,并使局部磁场出现不规则变化,导致地壳局部失去引力平衡而引发地震的发生。局部出现磁场的不规则变化现象同时可导致“地震云”与“地光”的产生。
====================
瞎扯,使劲扯,注水地震是板块移动么?瓦斯地震是板块移动么?不是煤矿、天然气、石油等可燃的地区为什么不发生地震?扯,接着扯,看能不能扯到天上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3-28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