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17 06:45

1月17日/南向脉动波

1月17日06:38/南向脉动波/哒/浅源/6.3?
疑印尼附近区域?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17 13:10

1月17日13:06/南向脉动波/哒/浅源/6.5?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18 01:46

M 6.1 - 177km SW of Lorengau, Papua New Guinea
2019-01-17 15:06:35 (UTC)3.303°S 146.310°E
10.0 km depth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18 22:07

M 6.0 - 76km WNW of Isangel, Vanuatu
2019-01-18 13:18:32 (UTC)19.208°S 168.633°E
45.1 km depth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19 03:18

1月19日03:13/南向脉动波/嘀/浅源/5.5?
信号源:疑台菲附近区域?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19 22:01

【回5楼】
测得南向【长波】26秒。【振幅】约为5.8?
估计在印尼一菲律宾附近区域。

发表于 2019-1-19 22:05

回复 6# 玄妙梦幻
印尼–菲律宾附近区域包括台湾吗?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19 23:18

估计【震源】距北京的距离约为2600Km。应该包括台湾附近区域。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0 11:42

【回2楼】
【智利发生6.6级地震 首都圣地亚哥有强烈震感】
2019/01/20 11:11
央视网收录 + 关注
北京时间1月20日10时04分更新: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20日09时32分在智利(南纬30.05度,西经71.34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央视记者 崔世杰)


北京时间1月20日10时00分更新:

智利中部发生6.7级地震

据智利国家地震中心的消息,当地时间20日晚,智利中部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科金博大区Tongoy镇西北方向32公里处,首都圣地亚哥有强烈震感,智利海军海洋测量局认为,不具备形成海啸的危险,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央视记者 宋晓明)

早前消息: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1月20日09时32分,在智利中部沿岸近海附近(南纬29.87度,西经71.45度)发生6.9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央视记者 崔世杰)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0 20:57

【冬奥地震安保监测台点年内启动建设】
2019/01/20 04:12:00中国新闻网
冬奥地震安保监测台点年内启动建设

京津冀、川滇交界等地区已开展地震预警试点;将开展京张、京雄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地震预警试验



图中黄色圆点表示3.0级以上地震,红色圆点表示4.0级以上地震。圆点越大,震级越强。 中国地震局 供图

昨日,为期两天的2019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京落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全面实施,京津冀、川滇交界和福建地区地震预警示范网建成,台湾海峡6.2级地震和四川兴文5.7级地震预警服务初显成效。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将着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加快全国地震台网升级规划设计,启动2022年冬奥会地震安保监测台点建设。同时,将推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高铁地震预警的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开展京张、京雄高铁和京津城际铁路地震预警试验。

国内地震自动速报平均用时缩至2分钟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我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高。会议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我国地震监测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在川西、西藏新建测震台110个。地震速报时间进一步缩短,国内地震自动速报平均用时从2017年的3分钟缩短到2分钟,正式测报平均用时从2017年的15分钟缩短到10分钟。

同时,抗震防灾能力也得到提升。2018年,在房屋设施抗震设防方面,1300余项新建工程应用了减隔震技术,并支持190多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中国地震局在深圳、南京等17个城市开展了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完成宜宾、兰州新区等13个市县地震小区划,四川省地震巨灾保险已覆盖16个市州。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在采访中介绍,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呈现三个特征:第一是地震的频次低。去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16次,低于1950年以来年均24次5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水平。第二是强度弱,没有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第三是灾害小,没有造成死亡。总体来讲,去年中国内地的地震灾害较轻,直接经济损失在30亿元左右,同比2017年减少了80%。“应急管理部成立以后,形成了我国救灾新的机制,对国内几次5级以上地震,通过及时高效地组织应急、地震、消防形成合力,有力有序地开展了救灾行动。”

四川等地将试点预警信息服务到村到户

郑国光在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要稳步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加快全国地震台网升级规划设计,实施青藏高原监测能力提升项目,着力提升观测覆盖率、精准度和时效性。同时,加快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尽快在四川等地区形成地震预警能力,开展地震速报预警信息服务到村到户试点示范。

据了解,我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自去年7月20日正式启动实施,计划于2020年在部分地区率先形成地震烈度速报能力,2023年在全国形成地震预警能力。目前,已在京津冀、福建和川滇交界等地区开展了试点示范。阴朝民介绍,“从总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效果显著。今年,将加大整个项目的实施力度,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推进地震预警工作有哪些关键点?阴朝民认为,这项工作是三大环节的结合,“哪个都不能缺”。一是专业技术环节,地震预警的核心是第一时间快速、准确地判断地震的位置和能量的大小。二是要把信息传递出去,这就要结合现代技术,整个信息渠道平台要能够快速畅通。三是广大的行业和公众平常加强演练,知道地震以后怎么快速响应,重点行业怎么紧急制动等。“实际上我们在这三个方面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在福建的试点示范,这三个环节我们都在打通,包括发送预警信息的终端,公众能从手机APP、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收到预警信息。未来福建将布设超过一万个地震预警信息终端。”

关注1

冬奥地震安保监测今年启动台点建设

会议报告指出,今年将启动2022年冬奥会地震安保监测台点建设,并强化滑坡、矿山塌陷、爆炸等强地面震动事件监测业务能力建设。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介绍,保证此类重大活动的地震安全是一项重要任务,“实际上我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总体效果不错。”

他介绍,围绕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将对相关区域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的监测能力,加强对该地区地震活动的监测。二是对该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基础工作进行摸底,强化相关措施,以增强风险防控。三是对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要提前做好预案工作,“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充分,然后在活动举办期间对其进行细化,真正把地震安保工作做到位。”

关注2

开展京张、京雄高铁和京津城际铁路地震预警试验

今年,高铁地震预警工作也将有新进展。去年10月,中国地震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就高铁地震预警进行战略合作签约,根据计划2021年开始提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服务。此次会议指出,2019年将推动与铁路总公司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见效,开展京张、京雄高铁和京津城际铁路地震预警试验。

“地震预警工作要发挥作用,必须和重点行业结合起来,比如核电、油气管道、生命线工程等,都是我们今后要辐射的行业,其中高铁是重中之重。”阴朝民介绍,中国地震局和铁路部门的合作已经开展多年,已取得初步成果,包括联合研制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出台5项高铁监测预警技术标准等。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将重点推进高铁预警系统在京张、京雄高铁等几条新建线路上的试验和应用。

关注3

研制电磁监测02星助力地震机理研究

2018年2月,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试验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入轨,通过观测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现象,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次会议报告则提到,今年将“推进电磁监测02星研制”。

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满达介绍,目前,“张衡一号”卫星运行正常。在这颗卫星的基础上,团队正开展电磁监测02星的初步设计和研制。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2月,“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共享网站正式揭幕。“在这个网站注册、通过审核之后,就可以查询下载去年8月1日到31日所有卫星载荷的二级标准数据产品。”王满达介绍,下一步计划通过比测和校验,确保卫星数据的质量,同时进一步优化数据处理方法,开展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的科学研究。此外还将提升数据共享服务,拓展数据应用范围和效率。“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个数据共享的示范性项目,开展国际合作,鼓励其他国家的用户合法合规使用这些数据”。

王满达介绍,相比“张衡一号”,电磁监测02星的载荷性能,特别是观测的动态范围及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两颗卫星相互配合,将提高数据的时空分辨率,能更好地捕捉到地球的地磁场、电磁场变化。“未来,在电磁卫星的基础上,还将发展重力卫星等其他观测卫星,构成中国地震局‘从天到地’的地球物理探测星座。”

新京报记者 周依

发表于 2019-1-20 21:01

回复 9# 玄妙梦幻
智利及其附近区域近期还有更大的(7)以上出现吗?或者存在双6.7的可能性?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2 06:29

M 5.0 - 187km ESE of Sarangani, Philippines
2019-01-21 16:47:48 (UTC)4.517°N 126.900°E
11.3 km depth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2 12:46

M 4.9 - 67km SSE of Taitung City, Taiwan
2019-01-22 03:19:28 (UTC)22.209°N 121.432°E
35.3 km depth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2 15:14

M 6.4 - 85km SSW of Bogorawatu, Indonesia
2019-01-22 05:10:03 (UTC)10.466°S 119.031°E
27.0 km depth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2 15:19

【印尼松巴岛地区发生6.5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2019/01/22 13:44
环球网收录 + 关注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22日13时10分在印尼松巴岛地区(南纬10.40度,东经119.17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2 16:02

自然资源部:【印尼6.5级地震或引发海啸 对中国无影响】
2019/01/22 14:58:09新京报
据央视新闻移动网消息 1月22日13时16分,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信息。

北京时间2019年1月22日13时10分,印尼松巴以南海域(10.56°S,119.15°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5.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由于震源位于太平洋范围之外,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将继续跟踪分析地震和海啸监测数据,并及时发布信息。

编辑 刘雨婷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2 17:19

【补充】
【印尼东努沙登加拉省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
2019/01/22 09:56新华社
新华社雅加达1月22日电(郑世波)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附近海域22日早晨发生6.2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网站消息,地震发生于雅加达时间6时59分(北京时间7时59分),震中位于东努沙登加拉省松巴岛西南方向103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为10公里。

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记录到距离震中较近的岛屿和县市有较强震感。本次地震发生后,震中附近还发生一次5.2级余震。该局未就本次地震发布海啸预警。

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本次地震震级为6.0级,震源深度为24.7公里。

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去年9月,印尼中苏拉威西省栋加拉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和引发的海啸造成2000多人死亡。

玄妙梦幻 发表于 2019-1-22 19:23

最好别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胡诌一一

地震又活跃了?全球又来2次强震!同一区域最强6.4级

?
环球科学猫
5小时前 · 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作者:文/罗兆春

在科学中,地震的发生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但是最近的地震似乎又活跃起来了。1月20日的时候,我们才看到了智利发生了一次6.6级强震,没想到全球又来了2次强震,并且这2次地震发生在同一个区域,相隔时间不远,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时间来看,2次强震是在6小时内发生的,位于印尼松巴岛附近地区,中国地震监测网公布了一个1月22日的6.1级强震,震源深度30千米,我们具体来看看数据。



USGS的科学监测数据显示,美国预报时间,1月21日23分59秒,该区域就发生了一次6级强震,过后在1月22日5时10分还发发生了一次6.4级地震,所以说整体上来说,是2次强震在该区域发生,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到,该区域相对不远的范围还有个4.5级,4.8级和4.9级地震,都是在1月22日发生,所以该区域的朋友多多注意安全,地震的发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了,最强出现了一个6.4级地震。



当然除了该区域的地震之外,22日上午11:19,台湾东南部海域也发生了一次较强的地震,等级为4.8地震,地震深度20.9公里。根据科学分析显示,台湾的这次地震主要原因是因为构造性“板块推挤”造成,由于菲律宾海板块跟欧亚板块相比,本身比较软弱,因此在东部外海尤其是宜兰到台东这一带,都比较容易发生地震,所以是因为板块运动造成。





科学报告称,这次兰屿最大震度达5级,但过去兰屿也曾发生过规模更大的地震,因此不算特别罕见。所以说板块运动对地震的发生起到了推进作用,这也是科学界分析地震发生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地球具有一个强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大小不一样的地震,多数都是因为板块运动强度而造成的,所以大家可以去学习下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



当然在科学之中,如今人类科学还是无法进行地震精确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说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地震发生的概率,这个也是通过板块运动和历史地震数据来进行推测的,所以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不具有地震预测的性质。但是地震预警的发布,近几年科学技术发展得比较好,我国对地震的预警都实现过10多秒的预报,这个是在地震之后的预报,不是之前的,大家别搞混了。所以说这项技术还是值得推进。还是那句话,地震云,地震鱼,动物现象这些不具有参考性,大家不要随便传播就行,如果有研究地震预测方面的朋友,也可以去提交自己的知识。给地震预测做贡献,再次强调,如今是无法预测的。谢谢大家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月17日/南向脉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