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南半球发生7.0级地震告诉了人们 ——地震3天早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7月17日北京时间10点50分南半球(-7.8°147.8°)发生7.0级地震(见上面51预报验证压缩文件)。17日协作组处理16日各台站观测数据,发现在16日沈阳台站临震信息表中分别对这个地区做出了临震预报(-7.4° 145°)。纬度误差为0.4°、经度误差为2.8°。试想在7月16日夜间零点如果这个地区附近的人们掌握了《一种对自己、父母、子女所在地有、无中强地震提前3天早知道的MDCB法》,那么他们就可以至少提前10个小时知道该地区将要发生中强地震。对于这次地震在7月2日计算机程序自动预报的102个地区中,其中就有该地区附近的震源区的临震预报,见表1-3-2。
但在7月2日这102个地区中,震情最紧张的是-29.8° -179.9°地区。而7月17日发震的地区在该日只出现一次。在看表1-3-1,发震的地区只在6月26日和29日出现一次,而-29.8° -179.9°地区出现3次。在1-3-3表中,发震的地区在7月16日出现一次,而-29.8° -179.9°地区则没有出现。这一天如果做预报,只能预报震情不紧张的地区,而不预报7月2日震情紧张的地区。再看表2,即一般地区震情跟踪临震信息登记表。
表1-1-1 2020年6月26日——6月30日计算机程序预报的地区
表1-3-2 2020年7月1日——7月6日计算机程序预报的地区
表1-3-3 2020年7月7日——7月16日计算机程序预报的地区
表2 一般地区震情跟踪临震信息登记表
在表2中的第45行,是已发地震跟踪区,与实际发震地区纬度误差为0.8°,经度误差为1.3°。该跟踪区发震前最前面出现的异常是震情增强型,后面2次是震情凸起型。符合之前总结的12次大地震发震规律。7月2日研究震情紧张的地区,虽然震情屡次出现,但在7月16日这一天,该地区在程序自动判震验证结果中并没有出现,因此不能做该地区的临震预报。
这次南半球的7级地震出现的异常,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如果自己都不关心自己或子女或父母所在的地区有无发生中强地震(包括大地震),而依靠别人来做预报是靠不住的。
正如在各种研究地震预报的QQ群里,每天众多的业余地震工作者都在对某个地区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但这些预报意见即使是提前通知了当地政府或有关地震应急部门,等到地震发生后,该预报意见也只能作为一个事实被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记录在档案里,对于其后十几年或几十年内而言,在当地还发生类似的地震,其概率非常低,即使是该地区在发生第2次地震,而主管该项业务的工作人员早已经是物是人非。预报意见也只能是第2次归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