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 发表于 2025-8-15 15:31

发明专利技术:安装一个卫星定位器就可以实时预测预报一百公里半径内的地震孕育的震级

1. 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震带上的多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
根据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确定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
获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震电场,基于地震电场评估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
获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磁强度,基于地磁强度变化确定地震发生时刻;
根据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以及地震发生时刻,生成地震预测及预警
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观测点上部署有定位
模块,利用定位模块观测每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其中,
所述定位模块为北斗模块或 GPS 模块。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地磁强度确定地震发
生时刻,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计算地磁强度的变化量,所述地磁强度的变化量包括:地磁强度增强量和地
磁强度下降量;
判断地磁强度下降量是否达到预设变化阈值;
在地磁强度下降量达到预设变化阈值时,实时采集地震形成的区域内产生地震电磁波;
以地震电磁波的出现时刻作为地震发生时刻。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地
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下次声波,以板块逆压电效应产生的地下次声波作为临震参考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预
设计算方法确定地震电磁波的发出位置,根据发出位置确定震源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计算
方法包括:计算地震电磁波到达的时间差、计算地震电磁波的信号强度或计算地震电磁波的
相位差。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电场为板块逆压
电效应电场。
7. 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监测站,用于实现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并输出地震预测及
预警信息;
至少一台地震综合探测仪,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均与监测站通信连接,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
1
100001
2023.03
权 利 要 求 书
分别部署在对应的观测点上,用于采集每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高度位移
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以及将采集到的每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
高度位移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上传至监测站;
至少一台用户终端,至少一台用户终端均与监测站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监测站发出的地震预
测及预警信息;
至少一台用户终端还与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地震综合探测仪采集到的每
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包括:
处理器;
定位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台地震综合探测仪所在的观测点的位置信息和该观
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
电场探测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地震电场;
磁强计,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地磁强度;
人机交互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人机交互;
通信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建立处理器与监测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观测点的位置信息、该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
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该观测点的地震电场以及该观测点的地磁强度存储在本地;
次声波监测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次声波;
电源模块,用于为处理器、定位模块、电场探测器、磁强计、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存
储模块和次声波监测器提供工作电源。
9.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
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
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
1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
时实现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
2
100001
2023.03
说 明 书
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预测预报和地震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
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根据本人最新发现的地震原理,用于地震预测预报和预警技术,向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的人们发出地震预测预报,再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发出预警。从而为人们争取宝贵的地震反
应时间。
在地震预警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外的地震预警技术是地震波预警,这种方法是基于对
地震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分析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和强度,预测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即,
以地震的横波(S 波)与地震纵波(P 波)传播的速度差获得地震预警的时间。
但这个技术方法有三个缺陷:
一、存在地震预警的盲区,在造成主要伤亡的震中不能够预警地震;
二、反应慢,最少需要在地震发生 6.2 秒以后才能发出地震预警;
三、浪费了地震 P 波传播的时间和 6.2 秒以上的仪器反应运作时间,不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利
用地震波传播的全部时间用于地震预警。
综上,现有的地震波预警不能及时、准确预测出地震发生的时间以及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
的地震波预警不能及时、准确预测出地震发生的时间以及位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震带上的多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
根据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确定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监测点的水
平位移长度,决定孕育的地震波的振幅,即决定地震的震级和破坏程度。
获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震电场,基于地震电场评估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用于积
累地震电场强度与地震强度的参考经念数据。
获取地磁强度,基于地磁强度变化确定地震发生时刻;
1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根据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以及地震发生时刻,生成地震预测及预警
信息。
优选地,每个观测点上部署有定位模块,利用定位模块观测每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
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其中,所述定位模块为北斗模块或 GPS 模块。
优选地,基于地磁强度确定地震发生时刻,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计算地磁强度的变化量,所述地磁强度的变化量包括:地磁强度增强量和地
磁强度下降量;
判断地磁强度下降量是否达到预设变化阈值;
在地磁强度直线下降量达到预设变化阈值时,必然有一个地震电磁波出现。
若地磁强度直线下降的同时,附近又探测到异常强烈的电磁波时,则可以判断该电磁
波为地震电磁波。以地震电磁波的出现时刻作为地震发生的时刻。即时以电波的速度向预测
地震孕育区域发出地震预警。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下次声波,以板块逆压电效应
产生的地下次声波作为临震参考信号。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预设计算方法确定地震电磁波的发出位置,根据发出
位置确定震源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地震电磁波到达的时间差、计算地
震电磁波的信号强度或计算地震电磁波的相位差。
优选地,所述地震电场为板块逆压电效应电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监测站,用于实现上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并输出地震预测及预警信息;
至少一台地震综合探测仪,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均与监测站通信连接,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
分别部署在对应的观测点上,用于采集每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高度位移
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以及将采集到的每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
高度位移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上传至监测站;
至少一台用户终端,至少一台用户终端均与监测站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监测站发出的地震预
测及预警信息;
至少一台用户终端还与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地震综合探测仪采集到的每
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
优选地,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包括:
2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处理器;
定位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台地震综合探测仪所在的观测点的位置信息和该观
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
电场探测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地震电场;
磁强计,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地磁强度;
人机交互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人机交互;
通信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建立处理器与监测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观测点的位置信息、该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
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该观测点的地震电场以及该观测点的地磁强度存储在本地;
次声波监测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次声波;
电源模块,用于为处理器、定位模块、电场探测器、磁强计、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存
储模块和次声波监测器提供工作电源。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
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地
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
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观测地面的水平位移和高度位移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
在预测的基础上,再结合地磁和电场等数据,能够准确判断出地震发生时刻;
2、本发明利用监测站可以将地震预测和预警信息及时给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用户终端,实现
地震预测和快速预警;
3、本发明解决了地震预测预报问题,解决了现有地震预警方法存在着盲区多、在震中不能够
预警、反应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
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 1 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2 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系统的框图;
3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图 3 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系统的地震综合探测仪的原理框图;
图 4 是被火山喷发的岩浆放正电的观测和放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
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经申请人研究,地震的形成、孕育和发生的原理,以及地震的能量来源和转换机制,
如下:
地震把吸收到的太阳中微子的能量,每年约 9.26×1021 焦耳,转换为地核岩浆的热能,使地
核岩浆的温度达到 4000℃以上的离子状态。高温岩浆的等离子体通过电子的热扩散原理,使
岩浆离子中的自由负电子扩散到地核之外,使整个地核成为带正量的岩浆球核。岩浆带正电
量,不但符合物理学的电子热扩散原理,而且被火山喷发的岩浆放正电的观测和放电图所证
实,放电图如图 4 所示。申请人还根据带电球核的自转产生地球磁场的发现,根据球核电量
与地球磁场强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地核岩浆的大约总电量。
地震的能量与地球岩浆球核的电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要计算岩浆球核的总电量,需要知道磁场强度 B、地球的半径 R 和旋转角速度ω。磁场强度
B 可以通过地核岩浆产生的磁场强度和地球半径的比值计算得到。
即 B=0.4 高斯/6371 千米= 6.3×10-9(特斯拉/米),其中,地球的半径 R=6371 千米。
旋转角速度ω可以通过地球的自转周期(一天)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5 度/小时)计算得到:
即ω=2π/(24 小时×3600 秒/小时)= 7.27×10-5(弧度/秒)。 有了这些参数,我们可以使用
安培环路定律(∮B·dI=μ0×I)来计算岩浆球核的总电量。安培环路定律告诉我们,穿过一
个封闭曲面的磁通量等于磁感应强度 B、曲面面积 S 和磁导率 μ0 的乘积。在这个问题中,我
们可以将地球视为一个球面,那么曲面面积 S 就是地球的表面积,即 S=4πR2,磁导率 μ0
是一个常数,约为 4π×10-7 特斯拉·米/安培。
将上述参数代入安培环路定律,我们可以得到:4πR2×B=μ0×I;
其中,I 是岩浆球核的总电量。
将数值代入,可以得到:4π×(6371 千米)
2×6.3×10-9 特斯拉/米= 4π×10-7 特斯
4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拉·米/安培×I;
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
I=(6371 千米)
2×6.3×10-9 特斯拉/米/(4π×10-7 特斯拉·米/安培)≈8.4×1023 库仑/秒;
地核随地球自转一周为 24 小时,所以,岩浆球核的总电量 Q 约为 8.4×1023 库仑/秒
×24×3600 秒=7.26×1028 库仑。
当带正电的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沿着板块的薄弱地带侵入到板块下面,板块
下面聚集带正电的岩浆离子,板块的另一面则会感应聚集等量的负电子,而产生电容效应,
板块的上下两面之间产生一个电压,因它是产生地震的电压。因此,申请人将这个电压命名
为地震电压,同时产生的温差电压可忽略不计。唐山大地震在发震前二个月前就观察到,地
电出现异常,说明已经开始产生地震电场了。
这个地震电压会使板块发生逆压电效应,也称作电致伸缩效应,致使板块在纵轴和横
轴方向发生伸缩变形,地面发生水平位移和高度变化,在地面上表现为地裂、地翘、地面隆
起。物理学上只有逆压电效应而没有逆压电弯曲效应的,板块的弯曲效应反弹振荡也解释不
了地震的横波(S 波)和纵波(P 波)的产生原理,板块在逆压电效应过程中还会产生次声波。
随着板块下面岩浆的不断侵入涌积电量和电压不断增加,当板块上的电压增大到板块的耐压
极限时会击穿板块放电,产生电磁波,因为这个电磁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因此,申请人
把这种电磁波命名为:地震电磁波。在放电的瞬间致板块逆压电效应的电压消失,板块随即
开始恢复逆压电效应前的形状,恢复水平长度和高度,以放电点为震源,开始向四周发出横
向伸缩位移振动传播的地震 S 波和纵向伸缩高度的变化振动传播的地震 P 波,而发生地震。
把地核岩浆的电能通过板块的逆压电效应转换为板块振动的机械能。接着板块上又重新积聚
电能,再发生逆压电效应,再放电,再发生地震,重复进行,在二次的“余震”之间的间隙
时间完成地震能量的补充和转换。发生地震的板块在地壳中的大板块会分裂为若干的小板块。
纵深方向也是多层次的。地震的强度、振幅与板块的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的长度变化
相关。6 级地震对应的振幅是 1000mm,7 级地震对应的振幅是 10000mm。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地震的形成、孕育和发生的原理,以及地震的能量来源和转换机制,本实施例提供
了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如图 1 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S10:获取地震带上的多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观测点上部署有定位模块,利用定位模块观测每个观测点的地面
5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其中,所述定位模块为北斗模块或 GPS 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地面上大致方格化设置观测点,相邻两个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为
10km~20km,观测点需要能够实时接收卫星定位系统(如北斗定位系统、GPS 定位系统)实
时定位的位置,并与地震孕育前的初始位置进行对比,可以计算出每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
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
步骤 S20:根据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确定地震形成的区域和
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大地震孕育形成阶段,板块会发生逆压效应,地面观测点会发生
水平位移,地震发生时会快速复位,水平位移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地震振幅就越大,产生的
震级越大。可以根据观测点水平位移的长度评估地震形成孕育的震级。
各观测点的位移量是不相同的,当某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
监测值为最大位移长度时,则说明该观测点距离震中位置最近,可作预测震中。
步骤 S30:获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震电场,基于地震电场评估地震孕育的强度变
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震电场为板块逆压电效应电场;因此在确定出地震形成的区域
后,需要进一步判断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由于每个观测点部署有电场探测器,因此,可以
利用该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电场探测器来采集地震电场,评估出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若评
估出来的地震孕育的强度增大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则说明地震发生的时刻越来越接近。
步骤 S40:获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磁强度,基于地磁强度变化确定地震发生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部署在每个观测点处的磁强计(例如:探测线圈磁强计或光
泵磁强计)来探测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磁强度。
具体地,基于地磁强度确定地震发生时刻,包括:
步骤 S401:在预设时长内,计算地磁强度的变化量,所述地磁强度的变化量包括:地磁强度
增强量和地磁强度下降量;
步骤 S401:判断地磁强度下降量是否达到预设变化阈值;
步骤 S401:在地磁强度下降量达到预设变化阈值时,实时采集地震形成的区域内产生地震电
磁波;
步骤 S401:以地震电磁波的出现时刻作为地震发生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变化阈值为地磁强度大幅度下降或者呈直线下降,在地磁强度呈
6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直线下降时说明地震即刻发生,此时探测到的电磁波为地震电磁波,由于在地震发生时,随
着板块下面岩浆的不断侵入涌积电量和电压不断增加,当板块上的电压增大到板块的耐压极
限时会击穿板块放电,产生电磁波 (地震电磁波),此时标志着地震的发生。
因此,在地磁强度出现剧烈下降时,同时观测到了地震电磁波,以地震电磁波的出现
时刻作为地震发生时刻,此时生成地震预测及预警信息。
步骤 S50:根据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以及地震发生时刻,生
成地震预测及预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地震发生时刻自动向地震形成的区域内(震中区域)的人员进行预
警,此时,这时地震的 s 波的传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可供震中区域内的人员逃
生,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
本发明通过观测地面的水平位移和高度位移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
度,再结合地磁和电场等数据,能够准确判断出地震发生时刻;能够解决了现有地震预警方
法的盲区多、反应慢、难分辨、运作时间长等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下次声波,
以板块逆压电效应产生的地下次声波作为临震参考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地震形成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地下次声波,通过观测地下次声波,可以
利用地下次声波来作为地震的辅助判断,进一步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预设计算方法确定地震电磁波的
发出位置,根据发出位置确定震源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地震电磁波到
达的时间差、计算地震电磁波的信号强度或计算地震电磁波的相位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卫星来探测该区域内的电磁信息,根据电磁信息确定地震电
磁波的发出位置,地震电磁波的发出位置也就代表震源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到达的时间差、信号强度、相位差异以及综合多种定位技术
来确定地震电磁波的发出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未获得地震电磁波的特征经验数据之前,可以根据下述的特性判别
地震电磁波:
1.信号的度强,在震区只有雷电发出的电磁波才有近似的信号强度;
2.产生的位置,地震电磁波发源于地下深处,而雷电产生的电磁波发源于天空中;
3.地震电磁波会与地球的磁力线干扰现象同时出现,还会与地球磁场强度的急剧下降现象同
7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时出现。
实施例二
图 2 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系统的框图,如图 2 所示,本实施例提
供了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测站、至少一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和至少
一台用户终端;
监测站用于实现实施例一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并输出地震预测及预警信息;
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均与监测站通信连接,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分别部署在对应的观测点上,
用于采集每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
以及将采集到的每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
磁强度上传至监测站;
至少一台用户终端均与监测站通信连接,至少一台用户终端用于接收监测站发出的地震预测
及预警信息;
至少一台用户终端还与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地震综合探测仪采集到的每
个观测点处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地震电场和地磁强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如图 3 所示,每台地震综合探测仪包括:
处理器;
定位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台地震综合探测仪所在的观测点的位置信息和该观
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
电场探测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地震电场;
磁强计,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地磁强度;
人机交互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模块包括:键盘、显示屏、鼠标
等设备;
通信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建立处理器与监测站之间的通信连接,通信模块采用 5G
模块;
存储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观测点的位置信息、该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
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该观测点的地震电场以及该观测点的地磁强度存储在本地;
次声波监测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采集该观测点的次声波;
电源模块,用于为处理器、定位模块、电场探测器、磁强计、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存
储模块和次声波监测器提供工作电源。
8
100002
2023.03
说 明 书
本发明通过观测地面的水平位移和高度位移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
度,再结合地磁和电场等数据,能够准确判断出地震发生时刻;以及利用监测站可以将地震
预测及预警信息及时给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用户终端,实现快速预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
震预警方法存在着盲区多、反应慢问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
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一的地震预测及预
警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
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观测地面的水平位移和高度位移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
度,再结合地磁和电场等数据,能够准确判断出地震发生时刻;以及利用监测站可以将地震
预测及预警信息及时给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用户终端,实现快速预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
震预警方法存在着盲区多、反应慢、难分辨、运作时间长等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
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
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
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
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
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
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
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
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
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
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本发明属于地震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震预测及预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震带上的多个观测点的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
值;根据地面水平位移监测值和地面高度位移监测值,确定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获
取地震形成的区域内的地震电场,基于地震电场评估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获取地震形
成的区域内的地磁强度,基于地磁强度确定地震发生时刻;根据地震形成的区域和强度、
地震孕育的强度变化以及地震发生时刻,生成地震预测及预警信息。本发明解决了地震
的预测预报问题、解决了现有地震预警方法存在着盲区多、反应慢的问题。
李宗洪电话、微信:1812205251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明专利技术:安装一个卫星定位器就可以实时预测预报一百公里半径内的地震孕育的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