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s 发表于 2011-5-26 05:31

太阳耀斑爆发和地震关联的统计研究

太阳上的活动区(AR)经常伴随着太阳黑子的出现,这些区域也经常爆发太阳耀斑。

http://www.cserf.ac.cn/uploads/article/image/20110215_015333_1024_0304.jpg

      一般来讲太阳耀斑分成A,B,C,M,X级别,太阳活动安静时,太阳耀斑的级别是A和B级,但当太阳进入活动周期时,耀斑爆发的级别就可以从C级直至X级。

   今年2月14日,太阳打破长达3年之久的沉寂期,出现了第一次X级的耀斑爆发:

    http://www.cserf.ac.cn/uploads/img4d5bb0fd41f01.jpg

   把太阳耀斑的爆发和地球的地震的观察数据进行关联,人们发现它们之间有相当高的关联度:

    也就是说将耀斑的能量按给定的时间积累同在这段时间内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之间的比例有很好的吻合,而在单位时间内的耀斑爆发数同地震的发生也有很好的关联:

   

    至于两个事件群之间的能量如何进行转换,有待进一步研究。

xiangdan 发表于 2011-5-26 07:31

回复 1# pbs

非常好的知识,可是很多人不理解. 太阳耀斑是条件之一,1+1=1

pbs 发表于 2011-5-26 09:07

回复 2# xiangdan

太阳最近发生2次C级耀斑爆发: 5月25日UTC时间 C1.1(20:56) C1.4(21:50),相当于北京时间5月26日04:56和05:50。

请注意你的仪器读数。

看客 发表于 2011-5-26 09:26

地震是由于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物质运动引起地球,特别是地壳的快速颤动。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使地球分成若干大的板快,板快之间相互挤压使板快之间的断层线发生扭曲变形,同时产生巨大的应力积累集聚。当这种集聚的巨大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岩石承受力的限度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尤其是在岩石最薄弱的区段发生破裂。岩石破裂时释放能量,产生一系列冲击波,导致大地起伏和来回摇摆,在地面上产生裂隙等现象并造成建筑、设施等的破坏,这就是地震现象和由地震导致的灾害。引发地震的因素主要为地球内部运动发生突变和地球外部因素诱变,以地球内部运动变化引发地震为直接原因。地球岩石圈内某些部分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自破裂处释放应变能量,有一部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在地球内部传播,传到之处就会发生震动,释放能量的强弱,决定着震级的大小。太阳黑子、潮汐等活动能够诱发地震,这些活动可能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诱发地应力发生突变,从而导致地震。
地震前兆监测主要是在不同的地理、地质位置上观测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地应力变化所引起的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相关异常,间接地分析地应力的积累集聚程度,从而推测可能发生地震的大体时间、地点和震级。由于地应力的变化速率没有一定地规律可循,往往在特定的地质构造位置上地应力的积累集聚程度接近岩石承受力的限度时,积累速率突然减缓甚至改变应力方向,以致中长期甚至短期的地震预测失败。地震形成机制的复杂和多变性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

pbs 发表于 2011-5-26 10:45

地震是由于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物质运动引起地球,特别是地壳的快速颤动。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使地球分成若干大 ...
看客 发表于 2011-5-26 09:26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描述正确:板快之间相互挤压

   问题是这个相互挤压需要能量,这个能量从哪里来?

发表于 2011-5-26 12:54

看客先生的固定思维应该变一变了;应力断裂地震说的种种破绽,解释不了众多的地震前兆;也解释不了: 千万年的溶洞,千年的酒窖,各种隧道,地下建筑,都没有因所谓的地应力而变形;几百公里的地下只有熔岩而没有板块和脆性岩石,也发生地震;地震多在已经断裂的地壳断裂带发生;……

lhkcc58 发表于 2011-5-26 20:46

楼主这次只确认二者间的“关联”。
还是退一步好。

lhkcc58 发表于 2011-5-26 20:48

回复 6# Guest from 61.158.124.x

“地震多在已经断裂的地壳断裂带发生;……”
这是事实。但是并不对板块说构成反驳。

pbs 发表于 2011-5-26 22:18

楼主这次只确认二者间的“关联”。
还是退一步好。
lhkcc58 发表于 2011-5-26 20:46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从这个关联我们就可以下手了。

不要急着下结论,慢慢来推导。

yangnaix 发表于 2011-5-27 00:00

上一张自动图

http://www.swpc.noaa.gov/rt_plots/Xray.gif

http://www.swpc.noaa.gov/rt_plots/Xray_1m.gif


http://www.swpc.noaa.gov/today.html

yangnaix 发表于 2011-5-27 00:12

http://www.swpc.noaa.gov/sxi/images/latest_sxi.png

pbs 发表于 2011-5-27 00:13

回复 10# yangnaix

   你能看出2次C级别的耀斑爆发吗?
   

    这些图最好用截图,不然2-3天以后,你原来看到的数据就没有了,因为这些图是动态更新的。

pbs 发表于 2011-5-27 00:23

回复Guest from 61.158.124.x

“地震多在已经断裂的地壳断裂带发生;……”
这是事实。但是并不对板 ...
lhkcc58 发表于 2011-5-26 20:48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板块,全世界的大地震就没有了。

看客 发表于 2011-5-27 09:39

回复 6# Guest from 61.158.124.x


    推翻地质学理论,我们这个《地震论坛》将变得一塌糊涂。

pbs 发表于 2011-5-27 09:59

回复Guest from 61.158.124.x


    推翻地质学理论,我们这个《地震论坛》将变得一塌糊涂。
看客 发表于 2011-5-27 09:39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有些人对现有的理论不屑一顾,标新立异开创自己的”理论“,不论证就扔给你一个结论,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lhkcc58 发表于 2011-5-27 11:46

在地质学现有的框架之内,如果认可地质学的现有框架,那,地震论坛毫无存在的必要。
李四光如果维持当时地质学的基本框架结构,那李四光就不是李四光了。

pbs 发表于 2011-5-27 12:14

在地质学现有的框架之内,如果认可地质学的现有框架,那,地震论坛毫无存在的必要。
李四光如果维持当时地 ...
lhkcc58 发表于 2011-5-27 11:46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只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要动不动就重起炉灶。

    继承和创新必须结合起来。

艾尼_aini 发表于 2011-5-27 12:46

我相信板塊理論
因為不可能沒有板塊
地球又不是軟的

lhkcc58 发表于 2011-5-27 13:04

我们只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要动不动就重起炉灶。

    继承和创新必须结合起来。

到此为止,否则会进入哲学了。

yangnaix 发表于 2011-5-27 13:25

回复 12# pbs

NOAA 的FTP Server 有存档 从1996至今

yangnaix 发表于 2011-5-27 13:27

回复 12# pbs


   

太阳活动较弱

pbs 发表于 2011-5-27 13:29

回复pbs

NOAA 的FTP Server 有存档 从1996至今
yangnaix 发表于 2011-5-27 13:25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放在论坛里最好用截图,不然后来的人看到图发现牛头不对马嘴。

pbs 发表于 2011-5-27 14:14

回复pbs


   

太阳活动较弱
yangnaix 发表于 2011-5-27 13:27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用肉眼看图容易有误差,用NOAA每日报告比较精确:

2260 +   0341   0430      0457G155   XRA1-8A      B1.9    7.1E-04   1218

2290       0617   ////      0618CULC   RSP027-057   III/1               

2300       0645   ////      0648CULC   RSP030-180   III/1               

2270 +   0801   ////      1256SVI3   DSFN44E37    9                     

2280       2009   2014      2018G155   XRA1-8A      B4.1    1.3E-04   1223

2310       2056   2103      2112G155   XRA1-8A      C1.1    7.2E-04   1223
2310       2105   2105      2119HOL3   FLAS15E31    SF      ERU       1223

2320       2150   2158      2203G155   XRA1-8A      C1.4    5.8E-04   1223
2320       2153   2158      2223HOL3   FLAS15E31    SF      ERU       1223
2320       2155   ////      2155CULC   RSP090-180   III/1               

2330       2225   2231      2239G155   XRA1-8A      B3.0    2.0E-04   1223

   
所以有两次C级耀斑事件,三次B级耀斑事件。

链接是:http://www.swpc.noaa.gov/ftpdir/indices/events/20110525events.txt

pbs 发表于 2011-5-27 21:09

我相信板塊理論
因為不可能沒有板塊
地球又不是軟的
艾尼_aini 发表于 2011-5-27 12:46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板块理论是基石,如果不承认这个理论,那么很多现象将无法解释,机理就无法深入研究了。

文盲看图 发表于 2011-5-27 21:54

DST是描述磁场扰动的指标。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体,地球本身的磁体并非恒定,也处于变化状态中。

  俺把导致全球范围内磁场强烈扰动的因素,分为天磁和地磁。

  所谓天磁,就是楼主所述的日冕物质抛射,轰击地球磁场所形成,它强度大,导致的DST巨变。

  所谓地磁,是地球内部活动形成的磁场扰动,在大地牛发作前48小时范围内,通常有一个剧烈的震荡过程。

  相比之下,天磁比地磁要强上5倍,因此作分析判断的时候要排除天磁的影响。

  当天磁基本上处于静默状态时,或者说,地球上没有太阳风或日冕物质抛射时,如果DST依旧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则可怀疑为地球内部剧烈活动导致地磁强烈变化,大地牛的前兆。

太阳耀斑爆发是需要在实践中剔除的因素。

pbs 发表于 2011-5-28 00:41

DST是描述磁场扰动的指标。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体,地球本身的磁体并非恒定,也处于变化状态中。

...
文盲看图 发表于 2011-5-27 21:54 http://www.dizhenlunt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DST是太阳活动的结果,所以要比观察到的太阳活动事件滞后一段时间。

太阳耀斑爆发是需要在实践中剔除的因素。

太阳耀斑是导致地震的一个因子,,没了太阳耀斑的影响,地球上的地震要减少很多。

发表于 2011-9-20 14:29

耀斑引起地球磁场环境变化,磁场变化引起具有金属性质的岩浆流向变化,岩浆流向变化冲击地壳,引起地震,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阳耀斑爆发和地震关联的统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