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gzhangang 发表于 2009-4-13 21:16

能解开《佛道真缔》玄机吗?(从哲理看地震)

从哲理和科学两个角度看地震的人不多。
考考您:能解开《佛道真缔》玄机吗?
表面看《佛道真缔》只是一篇劝善的文章,实际内含重重玄机。
18号回复中作答.

zengzhangang 发表于 2009-4-18 02:04

《佛道真谛》详解
《佛道真谛》是内含玄机的劝善文章。
第一句:尘字属土。
第二句:圣是圣人或崇高的人,人是有生命的,暗含木。
火字属火,代表圣(人)光辉或美好结局。
圣与火构成“圣火”。
第三句:光常显白色,白色属金。
第四、五句:黑色属水。
前五句代表了五行。
第七句:阴阳鱼代表道家及阴阳.。
前七句显现阴阳五行变化及衍生出的无穷奥秘。
常言:万福。
五个万字开头含五福,显现祥和。
万字是佛教中的神圣符号,代表佛教。
前七句中的“万”和“阴阳鱼”分别代表佛和道,含相通之意。
“佛道总相通”是和睦相处,“自然”和谐,暗藏自然规律和处世哲理合一。
下文是劝善,积善缘。
“无敌”:以爱心善行化解孽障;兼有至高无上或无可匹敌的含义。
“善”:论缘,缘与圆同音;宇宙圆转如意。
积善缘达致圆转如意境界:“哪个何相干”。
此句与“无敌”呼应显现豪气,:积善缘达致圆转如意境界,谁人能比!?
最后两句含义:善无分彼此。



曾展刚
                     2009年04月16日


数字巧合:
《佛道真谛》正文共十四句,是二七,表示吉利。
《〈佛道真谛〉详解》正文共二十一句,是三七,表示吉利。









佛道真谛作者:曾展刚万物归为尘万圣归为火万火归为光万光归为黑万黑归为光光黑相交错阴阳鱼中寻佛道总相通佛道相携手人间觅真谛无敌是博爱无敌是至善佛道皆劝善哪个何相干

zengzhangang 发表于 2009-4-18 02:05

阴阳五行变化和地震
(以哲理眼光看地震,加深您对地震认识)
道家注重研究阴阳五行变化。“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早为人们熟悉的名句。古人从阴阳五行变化中去研究自然奥秘和处世道理,并发展成古典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其中:阴阳鱼是被外国人称奇的代表符号。
阴阳学说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正确的哲学理论和科学理论是互通的,甚至可以指引科学的发展方向。
古人认识自然世界的能力有限,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比较原始和直观。我们既要肯定集合古人智慧精华的阴阳学说内含无穷玄机和哲理,有正确一面,又不能否认阴阳学说有局限性。
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古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很值得参考。
古人从阴阳五行变化中去研究自然奥秘,我们要借鉴古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就要理解什么是阴阳五行变化。
“阴阳五行变化”是很简单的几个字,但内含无穷玄机和奥妙,有多种解读方法。
下面可以是一种解读方式:
阴阳:一对出现。阴和阳不同,代表差异,这种差异总是成对出现。
五行变化:五行可以代表各个方位或各种各样,五行变化代表自然世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
“阴阳五行变化”就可以解读为“一对差异引起自然世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
地震是自然世界发生的变化,应用古典哲理就可以得出“一对差异引起地震”。
有现代科学头脑的我们知道:力可以使受力物质发生形变或对其运动速度产生影响。是力引起自然世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是力引起地震。应用古典哲理就能得出“一对力引起地震”的结论。
通过应用古典哲理可以知道差异和力的关系密不可分,应从差异的角度考虑力的成因。
“一对差异引起自然世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的古典哲理和牛顿第三定律作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是互通的,都是正确的。
以正确的古典哲理和科学眼光,能看出:“一对力引起地震”。
同时能看出:从差异角度探索力的成因是正确的,这正是压力差异和万有引力的关系所在。正因为这样,引起地震的一对力就是压差力和与之相对应的应力。




曾展刚
2009年04月16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能解开《佛道真缔》玄机吗?(从哲理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