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震从全球着眼的话,那么具有全球意义的山脉有两条,一条是由横断山转喜马拉雅山脉,向西延伸至地中海北岸的阿尔卑斯山脉,总体走向近东西纬向延伸展布;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它为南北走向的经向山脉。这两条山脉地势高峻,地震频发,强度大(震级高),都是新生代(距今约7000万年)以来生成的年青山脉,全球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90%左右都分布在两条山脉的山系展布地域。请问其中原由何在?因造山运动,高山上升隆起,形成地表高低起伏差异(差异理论突现),高地相对低地而言,就存在“位能”差,或称“地势”差,这是何含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水滚滚向东流(长江与黄河)。其实质是指高度落差,或叫重力势差,其表达公式为Ep=mgh,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地势(h)越高,则重力势能(Ep)就越大。而绝大部分地震跟重力有直接关系,一般没有地势差的地震是很少的,这也是平原板块与盆地底部少地震的原因。一般发生地震的都存在一个地势差,比如高山向盆地过渡地带,或陆地向海洋(尤是海槽、海沟、海湾、海峡地带)过渡地带,过度地带地势越是陡峭险峻,越是引发大地震的频繁地区,比如南美洲南岸的安第斯山脉直插东太平洋深海槽,重力势差可想而知,故此,这一地区成为全球顶级地震分布重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