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网讯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今天(3月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107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有关情况。
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13个市(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在154到331天之间,平均优良率为65.3%,其中,商洛蓝天数最多,达到331天,咸阳最少为154天。与上年相比,韩城、铜川、延安等8个市(区)优良天数有所增加,咸阳、西安、渭南等5个市(区)均有所减少。
从区域来看,全省三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呈现“两升一降”,陕南、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陕北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其中,颗粒物平均浓度、重度污染天数西安市同比降幅全省第一,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推进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等措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省环保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郝彦伟:“今年要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引进国家的科研力量到关中地区开展科研,进一步找到产生雾霾的原因,采取更加精准方案,在国家环保部的指导下,我们要开展省际间的联防联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今年冬防期间,空气质量有进一步明显改善。”
另外,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主要河流中,长江流域的汉江、丹江和嘉陵江水质继续保持优良,黄河流域的渭河干支流水质有所好转,无定河轻度污染,延河中度污染。
郝彦伟:“今年要按照国家‘水十条’的要求,通过与河长制相互衔接,采取工程措施,加大污水垃圾的收集力度,减少像水当中排放的污染物,让水质尤其是2017年出现反弹的,像延河流域的水质要有明显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