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1|回复: 1

降雨偏少八成,湖北旱情快速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18年7月25日 08:48 来源:湖北日报
  大范围高温少雨天气将持续至8月上旬
  降雨偏少八成 全省旱情快速发展
  出梅后进入盛夏以来,我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接下来全省防汛抗旱形势如何?伏旱对农作物有哪些影响?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40个县市出现旱情
  汛情相对平稳
  目前,我省汛情总体平稳,旱情快速蔓延,防汛抗旱进入两手抓、旱为重的阶段。
  省气象局介绍,7月10日出梅以来,7月11日到22日,全省平均累计降水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7月13日开始,全省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35℃)有5至10天。气象监测显示,7月21日,全省除个别高山站外最高气温均超过35℃,63个县(市)超过37℃,兴山最高达40.2℃。随着高温晴热天气持续,气象干旱发展迅速,全省大部分地区农业出现了中等至重度的高温热害。截至7月22日,全省40个县市出现旱情,其中1个县(市)特旱,2个县(市)重旱,8个县(市)中旱,干旱主要发生在鄂北地区。
  气象专家称,预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省将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午后多局地性阵雨天气,期间没有明显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至38℃,部分地区达39℃以上。
  与旱情快速发展相比,汛情相对平稳。长江及荆南四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从7月21日起,全部退出设防水位,汉江及中小河流水位全部在设防水位以下。气象部门预测,近期长江、汉江上游及省内无大的降雨过程,汛情总体上不会有大的变化。
  “卡脖子旱”影响大
  486万亩农作物受灾
  省农业厅介绍,此次高温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土壤和农作物水分蒸发加剧,全省大部旱情呈快速发展趋势,局部旱情较重。截至7月23日,全省农业受灾面积达486.5万亩,成灾面积104万亩,绝收面积9万亩。其中水稻受灾面积162.72万亩,玉米受灾面积108.33万亩,花生43.26万亩。从地域上看,襄阳受灾面积105万亩,黄冈145.7万亩,随州48.1万亩。其中襄州区、随县、谷城市、麻城市、汉川市等地受灾较重。
  专家介绍,当前正值我省水稻、棉花、夏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主要在田作物均处于大量需水阶段,中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玉米处于抽雄期,棉花处于蕾花期,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容易形成“卡脖子旱”,严重情况下水稻不能抽穗,还会影响玉米抽穗、结实,棉花严重落蕾落花。
  省防指将派工作组
  赴襄阳黄冈抗灾救灾
  省防指将派出两个工作组,一个前往以襄阳为重点的鄂北地区,另一个前往以黄冈为重点的鄂东地区,实地了解旱情,检查指导抗灾、救灾。
  目前,全省有1800多座水库已开闸放水,灌溉流量468立方米每秒,长江、汉江沿线涵闸引水流量达252立方米每秒。省水利厅介绍,从抗旱水源上看,三峡、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在本月底前将分别维持30000立方米每秒和1500立方米每秒,可以满足沿江抗旱引水需求。全省水库蓄水145.68亿立方米,比历史同期偏多17%,湖泊、塘堰蓄水较丰,但降雨或蓄水状况偏差的武汉、黄冈、十堰等地,可能出现抗旱水源不足的情况。省水利厅将加强调度,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跨区域的用水矛盾,督促水利工程单位对涵闸、泵站等抗旱灌溉设施加强管理。
  省农业厅已下发通知,组织各地提前检修抗旱设备,清理沟渠,确保灌溉工作。目前已检修涵闸8035座、泵站19254座。同时还将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过程,制定完善技术方案,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财政部门正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安排抗旱、救灾资金,电力部门将全力做好抗旱用电保障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8-7-2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深度(km) 震级 事件类型 参考地点
2018-07-15 22:20:42.1  31.09 110.12 7 ML1.3 天然地震 湖北巴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智能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5-9-4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