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88|回复: 0

扎实工作,精心编撰【中国地震历史记实】经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国家要是有一本长久历史详实地震记录是太重要了,它像一面镜子照清楚中国地震的历史、现实情况
,为国家规划居民定居点、工程建设地址、房屋类型、防泛避开地震灾害提供可靠科学依据、资料。写
这样一本书需要国家历代延续完成,要由地震专业专家写成。从书中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国土内的地震区
分布,非地震区分布,二者过渡区,重地震区,轻地震区。
1、地震研究。人类为了知晓地震机理进行了不断探索。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经过国内外世界范围的不懈
研究,这一问题已经基本清楚。宇宙中的一颗星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绕太阳公转又自传,地球
内部充满超高温、超高压流动性岩浆,从心部到地壳外表面,温度逐步降低,岩浆逐步变冷变硬,在地球的
外层形成完整的、统一的、常温的固态桥体。地球外表面作用着不均匀的大洋海水静压力及涌动潮汐;地球
内部受高温高压岩浆作用及涌动冲击;在绕太阳公转的椭圆轨道上运动中受星体间的引力不断变化的影响,
运动速度、加速度、惯性力都在变化,地球在轨道上的晃动即振动也跟随变化;地球偶尔还会受小行星的
撞击。模拟地球为一球形高温高压容器作为研究地震的物理模型;以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高压容器
计算为指导,建立地球内外作用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对地球进行数理分析,应该是地震研究的唯物的正确
方向方法。但是,对地震作精确定量分析是困难的,因为地球结构不是理想化的对称体;地球质地也是不
均匀的,各向异性;内外作用条件参数现实难以测取,只能做粗略、模糊分析。尽管如此,地震研究的结
论应当是清楚的。
研究结论,地球在内外条件综合作用下,在地壳的薄弱部位,薄的、软的、松的、弱的、宏观地形标高差
很大的过渡区,产生很大的应力、应变,地表面变形,或是裂缝、或是皱褶、或是突起、或是沉陷、或是
火山口。由于这些变形是瞬时发生的,地壳局部瞬时空间变形、位移就是振动,就是晃动,就是人们说的
地震。地震区域地壳变形释放了地应力,地震不再发生;若地震区地应力还没有释放完全,还要发生小的
余震。
在一个较长久历史时期内,地壳内结构形态变化较小,地震点是有规律的。人类要进行地震监测预报、地
震记录、地震资料积累、写出【中国地震历史记实】经典是非常重要的。
2、地震监测预报。这一工作是必要的,它能及时、准确地告知人们地震情况,提醒人们做好地震防泛工作。
3、地震记录。这一工作是必要的,他要客观、全面地记录每次地震实况,记录内容必须包括地震时间年月
日时分秒、地震地点的地球经纬度数、地震源深度地表以下千米数、地震强度级数、震区损失情况的死伤人
数房屋倒塌数量。
4、地震资料积累。这一工作是必要的。每次地震记录资料都要装订、编号、登记,存于地震档案室内。这
一工作为国家编撰【中国地震历史记实】经典提供依据资料。
5、编撰【中国地震历史记实】经典。这一工作最重要、最必要,是国家历代地震系统工作的成果项目。编撰
这本历史经典对国计民生意义重大。要由国家代代地震专家延续编写下去。要图文并茂,地震区分布尤其要准
确清晰。长期历史性地震监测、记录、统计、编辑是基本地震工作,对防災减災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庞永祯。2014,12,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5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