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48|回复: 0

地震勘探的阶段划分及流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可分为设计、采集、处理和解释等几个阶段,各阶段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一)设计

  收集测区有关的地质、物探及测绘等方面的资料。

  实地踏勘,了解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河流、道路、潜水位、 新生界盖层厚度、岩性及结构、 勘探目的层的埋藏深度、 构造形态和断裂发育程度等)。

  针对地质任务确定工作方法及观测系统。

  在平面图上布置测网(主测线尽量垂直地层走向或主构造走向,并尽量与以往地质或物探勘探线重合,联络测线原则上与主测线垂直),统计工作量。

  编写设计报告。

  (二)资料采集

  按设计要求安置检波器,铺放电缆。

  通过试验确定激发因素 (爆炸井深、炸药量或可控震源的振动次数、 扫描频率、 扫描时间、扫描电平等)和接收因素(道距、偏移距、组合个数、组合形式、排列长度、迭加次数等)。

  采用最佳因素沿测线施工,进行资料采集。

   一条线或一束线施工完后, 用现场处系统及时进行处理, 以确定采用的技术参数是否合理,成果是否可信,能否完成预定的地质任务。

  编写资料采集报告。

  (三)资料处理

  资料处是将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多个信号进行动、静校正后,迭加在一起,并进行滤波、反褶积、偏移、振幅恢复和提高信噪比,以提供解释所用的时间剖面或数据体)的工作。 资料处理一般进行预处理、 速度分析、 静校正、 动校正、 迭加、 DMO 速度分析、 DMO迭加、反褶积、滤波、振幅恢复、去噪、偏移等工作(见图 21)。

  图 21  地震数据处理一般流程

  (四)资料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是将物探资料变为地质成果的研究过程。一般流程如下:

  根据测井曲线制作人工合成记录,确定反射波的地质属性。

  依据反射波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对反射波进行追踪。

  对主测线、联络测线进行闭合检查。

  制作时间域层位等深图。

  制作速度分布平面图。

  进行时深转换和偏移归位,制作目的层深度值构造图。

  根据需要,进一步完成反演、油气藏描述、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

  制作地震地质剖面图、油藏剖面图、综合评价图等。

  编写解释报告。
文章来源:洛克斯[url=]石油论坛[/url]
[url=]http://www.oilequipcn.net[/ur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4 09: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