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36|回复: 0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7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影评《一次别离》 http://www.9met.com/yingping/1043.html

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

    前几年前看了些谍战片,某些镜头扩展到中东国家,留给人最深的印象即是漫天飞沙及赤裸的贫富差距。传奇的宗教揉进风沙穿梭在大街小巷,用女人包裹着的头巾兀显神秘。男人穿着白衫一丝不染,女人始终罩在黑袍的阴影里,以步距五步悄悄跟随。她们的用黑色的头巾蒙住面庞、头发、耳朵、甚至脖子,但额面却无汗珠,在炎热的中东,让人匪夷所思。

  镜头划过伊朗,这里的女人依旧头巾包裹,结实的盖住头发、耳朵,但不遮面。偶然间看过一系列报道,说伊朗女人为何如此,除了宗教因素,原因竟是伊朗的男性看到女人的头发和耳朵会起生理反应,都说三等男人看胸,二等男人看屁股,一等男人看脖子。伊朗的男人的水准着实让人拜服,撸点颇高。

  关于头巾扯淡到此,《一次别离》讲述的是发生在伊朗2个不个阶层间家庭的故事,通过2条故事线深刻的勾画了伊朗的社会现状,对宗教、信仰、人文、价值观等进行的深度剖析。假设满分10分,我给12分。

  影片开始,一对还很年轻的夫妇正在法庭辩论。缘由很明显,母亲想带走11岁的女孩去美国发展;丈夫想照顾年迈的父亲不肯离去。母亲要求离婚带走孩子,父亲不愿离开孩子,由于没有严重的家庭矛盾,法官判离婚不成立。

  回到家中,从电子琴、家庭教师、找保姆等细节,很轻易的看出这是一个中产家庭。扩展这个基调,影片开头的寓意逐渐浮出水面。年迈的父亲,象征着这个衰老的国家。年轻的小女孩,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希望。而作为社会砥柱层面的精英阶层,是带着希望寻求更好的生活离开这个国家,还是留守在故土生存,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分离”-------即精英阶层与国家间的分离。

  道德与现实的分离。

  男主角纳德是个作风正派的男人,这点在初次的法庭上也有西敏佐证,“不。他没有打我。也没有不给我零花钱。。他是个正派人。。。。”而之后通过一系列的琐碎事件表达的更为明显:当女儿学习出错时,他宁愿让女儿扣分也不愿让其妥协。剧情后面带着父亲去验伤时,他最终在不确定的态度下选择放弃——————他知道这样一来便会给另外的一对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而停止他追寻自我信仰的根源绝不是单纯的出于同情,而是出自于正直的品格。

  而这些品格,终究抵不过现实的窘境。在推倒另一个女人的问题上,假设他不撒谎,便将蹲入监狱,他会失去孩子,失去父亲,失去工作。失去一切坚持下去的筹码。这点在他和西敏几次争吵中现楼无疑,“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儿么?你每一次碰到困难,你都不是积极解决,而是逃离和害怕。。。”他一直坚持着面对困难迎头向前进,他选择了后者————向现实妥协。从影片的流程我们可以看出,纳德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底线————尽量的不去伤害别人。

  而另一个家庭的故事就更能说明。
  瑞茨是个传统保守的伊斯兰教忠实信徒。她的生活准则基于宗教框定的道德框架。在此基础上她现实中的全部被板上钉钉。影片开始瑞茨要帮纳德的父亲换裤子,她犹豫许久像宗教协会打电话请示是否允许。之后的车祸事件开始仅仅出于想要隐瞒她丈夫的目的。没想到故事情节就像野马狂奔,脱离任何人的控制,瑞茨却一直保持着耐人寻味的缄默,咬死不放证词。正当所有人以为这女人有所心计推卸责任还是敲竹杠时,西敏站出来愿意用金钱了解一切——————这触动了她的灵魂,她不能拿这笔靠自己谎言还来的钱,这是违反《古兰经》,将来她的孩子必遭报应。她的精神在道德藤条的鞭笞下痛不欲生,最终和丈夫坦白一切。而他的丈夫同样是一名虔诚的教徒,此刻在债台高筑的现实面前选择低头,他的那句“将来孩子的所有责难将由我受罚”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伊斯兰教徒最苦楚无奈的表达。

  普通阶层和精英阶层的分离。

  纳德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宽敞的住房,请得起私人教师,也有余钱请保姆照顾父亲。另一个家庭则是风雨摇摆,丈夫原是个鞋匠,没得到工钱打官司一年多未果,失业已久,欠债累累。妻子身孕在身不得不出门打工维持生计。通过“垂死的父亲”这一特殊的符号把这2个家庭紧密的缝合,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构思真乃鬼才。

  影片中,纳德和私人教师,以及瑞茨结合的场景,不动声色的说明了之间的阶级区分。纳德每次从瑞茨身边走过,除了“交代”和“争吵”,几乎没有正眼相看一眼,更没有直名过“瑞茨”一次。面对悠哉坐在沙发看电视的家庭教师,纳德每次都显得尊敬备至,称其夫人。对待瑞茨的丈夫寻求工作、纳德更几乎使用的是指使而不是交涉的口吻,叫他拿上证件、只要有照片就行。很显然,导演在此想已暗自挖出条沟渠,向我们透露出一些信息,阶层的分离在精英阶层看起来就是理所当然。

  影片中阶层对应的权利也大相径庭。纳德出事后,他的丈母娘家鼎力相助,拿出老底钱把他保释出。另一方瑞茨的家庭欠债多积,一旦入狱意味着万劫不复。家庭教师作为中产阶层的同一位面,关键时刻也倾斜于纳德,在不是百分百确定的情况下就帮纳德作证;同样,出庭后在走廊遇到瑞茨的女儿在不是百分百确定的情况下略显恶毒的询问是不是爸爸打了妈妈导致孩子没了。在这前后几分钟的时间里,导演明显设定好阶级的偏向,紧跟着又通过孩子进行说明,当特敏的奶奶帮着特敏背诵那一段“享受特权的上层。。。。。普通老百姓。。。”瑞茨的孩子(抱歉,记不得名字)沉默着咿呀学语。历史的车轮一直是在倒车碾压,阶层的区分早就被后天人为的规格。这不仅是表现在受教育、医疗、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更是自幼开始就深邃的烙印进意识形态。

  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的野心逐渐放大。埋伏的沟渠也扩成沟壑。瑞茨的丈夫,作为典型的底层的人民,饱受欺辱。打官司打了一年,欠了一屁股债。底层贫困的生活让他暴躁、甚至到了靠药物维持的境界(导演鬼才也,刻画的形象恰如其分)。但这份暴躁永远也无法超出底层人民恪守的底线————他们是善良的,不想去伤害别人。不懂得反抗,也无法反抗。当需要发泄的情景下,瑞茨的丈夫做的最多的就是伤害自己。整部影片,除了刚失去孩子那段理性绝对失控和纳德发生点冲突外,其余他动手之处都是在自残自己。面对纳德有理有据的说明,教育程度低而性格激烈的瑞茨的丈夫通过砸门表达心中的不满。而他是决不能关进监狱的,他拿不出钱,也没有合格的担保人,无法被保释,这对底层人民就是灾难。法庭失败后他找到私人教师,像一个不懈的上访者那样顽强的追逐自己的权利,在遭到老师的誓言后,他彻底进入了死循环。就像之前的官司战,在伊朗这个伊斯兰国家、通过法律和宗教2大武器把下层人民打入死地。而纳德的表现就精彩的多,他向警官演示了一个小小的模拟,房东太太(又一个同样的中产阶层)更是出面帮忙,“真相”便清晰明朗起来。

  整部影片,纳德与瑞茨丈夫间的搏斗,更像是阶层间的搏斗。前者比后者掌握绝对的资源“证据”,后者始终处于被动的失语孤立状态。在此基础上法律的天平自然向着前者靠拢。这隐约告诉了我们点什么____关于瑞茨的丈夫打官司一年最终失败的外因。

  孩子(未来)与家长的分离。
  如果仔细的分析这部片子,你会惊讶的发现,所有故事的核心轴承竟然是2个孩子!!!!!瑞茨的孩子知道她母亲怀孕,也陪着她上了医院,自始至终都为母亲保守秘密。纳德的女儿特敏自然更不用多说,全程理解着她的父亲隐瞒实情。在最后的时刻不惜代价为父亲撒谎。在伊斯兰教义笼罩的国度,撒谎即是一件重罪。选择屈服于现实还是保持内心的纯净,纳德没有权利替女儿做出判断。但屈服于现实的纳德在被女儿揭破谎言后,向女儿做出“现实”的解释,这无疑深深影响到特敏,导致她做出偏向现实的价值选择。相信所有人在看见纳德让女儿见法官临行前的对话“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后面的故事观者心底自然不言而喻。

  两个不同的孩子、来自两个阶层中的希望。从开始“联合”在一起足球游戏的获胜,到之后的默读文关于权利阶层的文章,到最后那互带着恐惧、仇恨、对立、冷漠的眼神,幼稚的纯洁心灵已被现实腐蚀,两个孩子的天堂世界已结束,面对的将是压迫在现实中对立的阶层阶梯。导演,鬼才也!!最后那一幕让人心惊的无言对视,饱含了伊朗将来社会不同阶层互相间的态度,小纳德和小瑞茨在这一刻诞生了。

  另外,特敏作为纳德与西敏间的轴心,通过自己脆弱的力量试图把双方拉在一起。她知道母亲想带着自己走,她不走母亲也不会走。另一方面,她巧妙的欺骗了父亲,让他以为她愿意留下是因为特敏愿意和自己生活,并非留恋她的母亲(隐含更好的生活)。特敏一边周旋一边欺骗,敬小慎微的保持着双方的平衡。(不禁让人想起90年代一部濮存昕出演的某部经典电影《爱情麻辣烫》)但当事情不断发展,远远超出了特敏这个弱小女儿的能力范围。面对生命的威胁、爷爷的照顾、母亲护照的期限将至、要替父亲撒谎等一系列痛苦,特敏彻底的崩溃了。影片1小时45分处,特敏的母亲西敏原本是准备搬回来住,但倔强的“正直”的纳德死也不愿给钱。一边是息事宁人想着女儿安全的母亲,一边是坚持原则不妥协的父亲,这样的选择对于特敏来说皆正确无误。而正是由于纳德和西敏的矛盾升华,把事态不断的推波助澜,导致矛盾爆发“我也没想到这么严重。。。。”,现实和希望再这一刻分崩离析。看着特敏痛苦在坐在床上哭泣,我暂停掉了电影,眼泪不休止的流了五分钟。并非因为父亲的言而无信,是因为这个家庭所有的支撑点全部在于特敏瘦弱的肩膀。那一刻我知道完了,这个家庭,也就是特敏的世界完了。这本是一个好的机会,母亲可以回来照顾自己,她们又可以聚在一起。而固执的父亲竟然如此煞笔。纳德,你的“正直的底线“竟然大过你的女儿的性命!!!!!!!!!

  影片中亮点无处不在,朴实的镜头下杀机起伏。好的电影即是如此,百分之30的叙述,百分之60的思考,外加百分之10的悬念。特敏要求纳德去求母亲帮助,父亲答应举手发誓却被房中警察掣肘————那真是一段绝妙的讽刺。自己所依赖的故土是无情的法律,寻求西敏帮助却横遭自己信赖的钳制。当影片走向结尾,故事落下帷幕。特敏这个未来的希望是去是留,导演未作明确说明。特敏那一句话“跟爸爸还是跟妈妈”足足磨蹭了近5分钟。到底如何抉择,留给观众无尽的思考。

   《一次别离》实在是亮瞎了我的狗眼。据说成本就用了30W美元,这放在中国也就是个宣传费而已。导演弄不起车,租了几辆。请不起演员,特敏的扮演者据说是导演自己的女儿。影片所有的选地无法降噪处理,所以一直围绕着是闹市的吵杂声。拍摄器材更是局限,甚至连专业的三角架都没,绝大多数拍摄都是靠人力支架完成,这足以让我们那些动辄几千万的电影大佬汗颜了吧。而在审查制度比天朝难N倍的伊斯兰伊朗,这部影片的出现无疑是什么才华横溢的导演的向两耳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3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