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10|回复: 0

地震前兆的一些表现及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前兆。在地震发生前,常常可以观测到一些异常,如地应变加速或地面隆升、重力场变化、磁场变化、电场变化、地下电阻率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流体流动、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大气化学成分变化以及其它一些可能对应力、对岩石中的裂纹或岩石的摩擦特性的变化敏感的参数的变化。这些异常称作地震前兆,或者说,可能的地震前兆。通常认为,地震前兆反映的可能是地下岩石临近破裂时的应力状态。在地震预测中用于检测地震前兆的主要方法是地球物理方法,此外还有大地形变测量、地球化学等方法。在地震预测实践中,多年来,地震学家一直在致力于探索“确定性的地震前兆”,即任何一种在地震之前必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震的异常。

  美国在1964年3月27日阿拉斯加Mw8.5大地震之前并不重视地震预测工作。阿拉斯加大地震后,美国开始重视并逐渐加强地震预测研究。1965年Press等(1965)提出了地震预测和震灾预防研究十年计划(《地震预测:十年研究计划建议书》)。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减轻地震灾害法案》,把地震预测工作列为美国政府地震研究的正式目标(Allen,1982)。特别是在1970年代,紧接着前苏联报导了地震波波速比(纵波速度Vp与横波速度Vs的比值Vp/Vs)在地震之前降低之后(CeMeHOB,1969;HepcecoB14Tpy,1969),美国纽约兰山湖地区观测到了震前波速比异常(Aggarwaletal,1975),随之而来的大量有关震前波速异常、波速比异常等前兆现象的报导和膨胀一扩散模式、膨胀一失稳模式等有关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提出(Scholtzetal,1973;Mjachkinetal,1975),以及1975年中国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地震预测研究的热潮,甚而乐观地认为“即使对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了解得不是很透彻(如同天气、潮汐、火山喷发预测那样),也可能对地震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报”(Press,1975,1976;NationalResearchCounciloftheNationalAcademies,1976)。当时,许多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都深信:系统地进行短、l临地震预测是可行的,不久就可望对地震进行常规的预测,关键是布设足够的仪器以发现与测量地震前兆。但是很快就发现地震预测的观测基础和理论基础都有了问题:对报导的波速比异常(Whitcombetal,1973)重新做测量时发现结果重复不了(AllenandHelmberger,1973);对震后报导的大地测量、地球化学和电磁异常到底是不是与地震有关的前兆产生了疑问;由理论模式以及实验室做的岩石力学膨胀、微破裂和流体流动实验的结果得不出早些时候提出的前兆异常随时间变化的进程(RiceandRud—nichi,1979)。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大多数早先提出的可能的地震前兆都被确认为对地震短、临预测价值不大。

  从1989年开始,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下属的地震预测分委员会,组织了由13名专家参加的工作小组,对各国专家自己提名的有意义的地震前兆进行了严格的评审(Wyss,1991,1997;WyssandBooth,1997)。这个专家小组把地震前兆明确地定义为“地震之前发生的、被认为是与该主震的孕震过程有关联的一种环境参数的、定量的、可测量的变化”。第一轮(1989~1990)对各国专家自已提名的认为是有意义的28项地震前兆作了评审,第二轮(1991~1996)10项,两轮共37项(第二轮中有一项在第一轮中已评审过)。按照这个专家小组评定的结果,只有5项被通过认定。这5项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地震活动性图像,包括:①震前数小时至数月的前震(foreshocks),例如1975年2月4日中国辽宁海城Ms7.3地震的前震(吴开统等,1976);②震前数月至数年的“预震”(preshocks),例如1988年1月22日M6.7澳大利亚TennantCreek地震(Bowman,1997);③强余震之前的地震“平静”(Matsuura,1986)。第二类是地下水的特性,只有一项,即:④1978年1月14日日本伊一大岛近海M7.0地震前地下水中氡气含量减少、水温下降(Wakitaetal,1988,1991)。第三类是地壳形变,也只有一项:⑤地壳形变,例如1985年8月4日美国加州Kettleman山地震前地下水上升反映的地壳形变(RoeloffsandQuilty,1997)。对于地应变、地倾斜、地壳运动等则未能做出决定,而对于尾波、Q值、s波分裂、潮汐应变振幅、震群、自然电位、地电阻率和地磁场、电磁辐射、应变对降水量的响应、高程变化、地面垂直运动、断层蠕动、地壳形变(海平面变化一地震)、干旱一地震等则未予以认定。评审未予以通过并非说所提名的这些前兆方法一定毫无用处,只表明根据评审专家和专家小组的意见,该方法目前尚未成熟、尚不能完全确信所提名的前兆是否真是前兆。即使被确认为“有意义的地震前兆”的5项,并不意味着即可用以预报地震。例如,前震无疑是地震的前兆,但是如何识别前震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来源:洛克斯石油论坛 http://www.oilequipcn.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4 02: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