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62|回复: 0

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层序边界识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层序是以不整合及与之可以对比的整一地震反射为界,内部反射相对整一的地震反射单元。地震层序划分主要利用地震反射界面具有等时性、资料覆盖整个工区的优势,可建立系统、连续和区域分布的等时地层格架,将盆地沉积序列划分为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但是由于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分辨率的不同,在层序划分和对比中的应用不同,一般情况,二到三级层序以及内部的体系域界面上有清楚的显示。以地震层序划分为主,准层序以钻井为主,下面总结地震在层序划分中的应用和特点。

  1.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

  不整合面是代表地质历史记载中时间间断的侵蚀面和无沉积面,它往往与层序边界相对应。地下地层的接触关系表现在地震上可分为整一关系(协调关系)和不整一关系(不协调关系),前者代表地层之间的整合关系,而后者则对应地层之间的不整合关系,在地震上表现为不同反射同相轴之间的终止交切关系。根据反射终止的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削截(削蚀)、顶超、上超和下超。不同的反射终止类型对应不同成因的不整合面类型,削蚀对应侵蚀型不整合,上超和下超则属于沉积型不整合。其中侵蚀型不整合与上超型不整合往往与层序边界相对应。

  2.最大洪泛面地震识

  最大洪泛面 (或称最大湖泛面)是层序内部,尤其是三级层序内部的重要分界面,是沉积层序中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分界。在测井和录井资料上最大湖泛面通常位于颜色相对较深、质地较纯的泥岩中间,代表湖进范围最大时的深水沉积,当泥岩较厚时其准确位置则难以确定。在地震剖面上,靠近盆地边缘最大洪泛面往往与下超面对应,地层下超的终止点连线即为下超面,下超面的形成是由于沉积物供应速率高于构造沉降速率井达到一定关系时,沉积物在近端向盆地方向推进、在远端出现“沉积饥饿”的结果。然而当物源供给速率很高,远远大于构造沉降速率时,向盆地一方不会出现“饥饿沉积”现象,因而不存在下超面或下超面不明显。如果这样,还可根据最大洪泛时期可容空间接近最大这一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寻找最大上超点,与它所对应或可对比的同相轴可作为最大洪泛面的位置。

  3.初次洪泛面地震识别

  初次洪泛面是层序内部另一重要的分界面,初次洪泛面之下为低位体系域,之上为湖进体系域。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层序模式中初次洪泛面和低位体系域与陆棚坡折带有关一样,陆相湖盆层序模式中的初次洪泛面及低位体系域也应根据特定盆地的地形坡折带来进行识别及划分,或者是明显将原来范围较小、水深不同、形态各异的分隔水体连成一体的洪泛面也可称为初次洪泛面.在地震剖面上,首次越过地形坡折带的第一个湖岸上超点所对应的同相轴即为初次洪泛面的位置.当然在有些坳陷型盆地中不存在明显的地形坡折,初次洪泛面难以确定,因此只能将一个沉积层序二分为湖浸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
文章来源:洛克斯[url=]石油论坛[/url]
[url=]http://www.oilequipcn.net[/ur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4 05: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