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52|回复: 0

地壳表层岩石的剥蚀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剥蚀作用是指地表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层岩石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产物搬走的过程。剥蚀作用按运动介质的方式可分为许多类型,其中主要有风、地表流水、海水、地下水的剥蚀作用和冰川的刨蚀作用等。

  1、风的剥蚀作用。

  风吹起地表碎屑物并挟带它们磨蚀岩石表面的过程称为风的剥蚀作用。它具吹蚀和磨蚀两种方式。吹蚀作用在吹扬地表碎屑物或风化产物的同时对岩石也有剥离作用。磨蚀作用是指被风挟带的碎屑物在沿地表运动中对岩石表面产生碰撞和磨损。风的剥蚀作用强度与风力大小、挟砂量以及岩石性质有关。植被能有效阻止或减缓风的剥蚀作用。

  2、地表流水的剥蚀作用。

  大气降水和冰雪隔化后形成沿陆地表面流动的水流均称地表流水。它对岩石的剥蚀包括洗刷、冲刷和侵蚀作用等。

  斜坡上面状无槽的暂时性流水称坡流或片流。坡流顺坡流向沟涧汇聚成奔腾的暂时性流水称洪流。无数坡流、洪流流到低洼沟谷中并伴有地下水补给形成水源充足的常年性流水,称为河流。

  坡流无固定水道,对地表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洗刷作用。洪流和河流都有固定水道,洪流主要表现为暂时性的冲刷作用,河流则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持续不断的,是地表流水剥蚀作用的主要动力。

  河流流经的槽状洼地称为河谷。河谷通常包括谷底、河床和谷坡三部分。谷底是河谷底部较平坦部分;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有水流的部分;谷坡是河谷两侧的斜坡。

  河流侵蚀作用主要是流水在河床中以三种方式、向两个方向进行的。

  三种方式是:

  (1)冲蚀。水流对河床的冲刷破坏作用。

  (2)溶蚀。流水对河床岩石的溶解破坏,特别是可溶性岩石,溶蚀作用更为强烈。

  (3)磨蚀。河流携带的泥砂、砾石对河床进行的磨擦破坏。同时,砂、砾本身也渐趋圆化。

  两个方向是:河流在垂直方向上下蚀,使河床加深;在水平方向上侧蚀,使河床加宽。

  a.下蚀作用。河水及其携带的砂、砾撞击、磨擦河床基岩,使基岩破碎、河床加深的过程称为下蚀作用或垂直侵蚀作用。下蚀作用会引起河流逐渐向源头后退,河道加长,这一过程称向源侵蚀。对于入海河流,当河面趋于海平面时,便不再具有位能,下蚀作用也就趋于停止。所以,海平面是入海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称为侵蚀基准面,也是地表流水的最终侵蚀基准面。对于河流的某一河段,一般将主河床视为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山区河流下蚀作用强烈,河谷深而窄,横剖面上呈“V”字形,故称V字形河谷。在河床坡度大、岩石坚硬的河段常出现急流,急流的下蚀作用也较强烈,它在河流上游较多见。当河床的岩性变化时,下蚀作用在硬岩石和软岩石交接处差异侵蚀,形成河床高差悬殊,使河水在此处呈现明显的跌水,称为瀑布。显然,发生爆布的河段下蚀作用更为强烈。

  b.侧蚀作用。河水在水平方向上侵蚀河岸,促使河床左右迁移或谷坡后退、加宽河谷的过程称为侧蚀作用。河水在惯性力作用下,水流质点总是沿直线推移。每到河床弯曲处,水便冲向凹岸,受阻后折向下游对岸另一凹岸处。流水逐渐掏空凹岸下部,使上部的谷坡岩块失重而下塌后退。如此,凹岸在河水的不断侵蚀下向外侧迁移,河谷加宽;同时,底流将破坏的碎块,泥砂搬至凸岸沉积,使凸岸更凸,凹岸更凹,河流弯曲不断加剧。洪水时水流切过曲流颈,河床被裁弯取直,原来的曲流脱离河道便形成了所谓的牛轭湖。

  侧蚀作用使曲流带变宽形成宽广的平谷,同时河道加长、河床坡度变缓,流水动能减小。当河流动能全部消耗在搬运所挟带的泥砂和克服河床的阻力时,侧蚀作用就将告结束。

  河流的下蚀和侧蚀作用常常同时存在于河流形成和发展的始终,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河段其作用强度不同。一般在河流发展初期或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河流发展晚期或下游则以侧蚀作用占优热。当河流的河床坡度渐趋平缓并趋近最终侵蚀基准面时,侵蚀作用也将告终。

  当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河流侵蚀作用陡然加强,便在原河谷底上侵蚀出新的河谷,形成沿河谷谷坡延展的阶梯状地形,称河谷阶地。河谷阶地有的仅一级,有的可有多级。最低的称为一级阶地,往上为二级阶地,依此类推。一级阶地是最新的阶地,阶地愈高形成得愈早。

  河流侵蚀作用不仅会形成侵蚀地形,还对流域内地表的岩石进行着强烈的破坏,形成大量泥砂、砾石和溶解物质并被河水所携带,为新沉积岩的形成准备了丰富的物质。

  3、海水的剥蚀作用。

  海水对海岸及海底岩石进行破坏的过程称为海水的剥蚀作用或海蚀作用。其剥蚀方式既有机械破坏,又有化学溶蚀及生物蛀蚀。海岸带海蚀作用最为显著。海浪、潮汐和海流是塑造海蚀地貌的主要动力。

  海浪和潮流对海岸带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运动海水的冲刷和卷动的石块、泥砂对滨岸带的磨蚀。海浪冲蚀形成的岩洞称浪蚀岩洞。浪蚀岩洞不断扩大导致其上岩石失重崩塌,形成陡峭的崖壁称海蚀崖。海蚀崖在海蚀过程中不断向大陆后退,在海蚀崖与海面间形成一个海蚀平台。底流、岸流和退潮流把冲蚀破坏的岩块、泥砂带到海岸斜坡上堆积,海蚀平台不断扩大,海水能量随之趋小,直至全部耗于摩擦时,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告终,此时海蚀崖就不再后退了。

  若地壳上升使海蚀平台露出海面时便形成海蚀阶地;若地壳下降使海蚀平台沉为较深海时便改变了海岸地形,海蚀作用又在新的条件下继续进行。

  海水除以动能对海岸带进行机械破坏外,对岩石海岸还有溶解作用。生活在海岸带的潜穴生物,亦可通过它们的壳刺或分泌某些溶剂侵入岩石,在岩石表面蛀蚀出许多洞穴,从而降低了岩石强度。溶蚀和蛀蚀均不同程序加速了海蚀作用对海岸带的破坏。

  4、地下水的剥蚀作用。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面以下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空隙中的水体。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主要可分为机械潜蚀和化学溶蚀作用。

  地下水在缓慢流动中对其围岩的侵蚀破坏称为潜蚀作用。由于地下水的动能微弱,冲刷破坏能力很小,潜蚀作用不明显。当地下水充满松散沉积物时,颗粒间的连接力削弱,极易产生流沙现象;同时,地下水活动使可溶性物质流失、粘土物质膨胀,可塑性增强,在重力作用下常引发变形、塑性流动和滑坡现象,严重时造成自然灾害。

  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解和沉淀为主并伴有侵蚀和沉积,最终导致重力崩塌和堆积的过程称为喀斯特作用。

  富含CO2的地下水流经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碳酸盐类可溶性岩石时发生溶解作用,溶解物流失并在岩石中留下一些空洞,空洞逐渐扩大甚至连通而形成地下暗河。

  若空洞上部岩块失重崩塌、陷落,便形成孤峰耸立、洞穴纵横的奇特地形。这种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特殊地形称为喀斯特地形,在中国一度改称“岩溶”。

  5、冰蚀作用。

  冰川是由积雪形成并沿斜坡缓慢运移的巨大冰体。冰蚀作用是指冰川活动对组成冰床的岩石和地形进行磨蚀、掘蚀等破坏作用的过程,又称刨蚀作用。

  冰川的重量对冰床有很大压力,而且冰体中冻结挟带着许多大小混杂的岩块、岩屑,它们象刨子和锉刀一样对途经的基岩进行推锉、碾磨和挖掘等破坏作用。刨蚀作用常在基岩上留下冰溜面、擦痕、刻痕等痕迹,在冰床地形起伏或岩石裂隙发育的地段,则可挖掘出洼地、削平山嘴。

  风化和剥蚀作用都是外动力对地表及接近地表岩石的破坏作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风化作用主要使地表岩石变得松散,有利于剥蚀作用的进行;剥蚀作用则借助运动介质剥走松散的风化产物并对岩石进行动态破坏,使岩石新鲜面裸露,为进一步风化创造了条件。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风化作用的产物残留原地,而剥蚀作用的产物随运动介质搬离原地。风化和剥蚀作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对地壳表层岩石进行着破坏,雕塑着地表景观,同时也为沉积岩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文章来源:洛克斯石油论坛http://www.oilequipcn.net 洛克斯石油网http://www.oil126.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4 04: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