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75|回复: 0

地震本征电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本征电场


陈维会


临沂大学

内容简介:


地球表层是导电的。地壳的岩石电阻率很高,是很好的电介质。从地幔的软流层到地核,电导率变高,这就组成一个电容器,这电容器叫地电容。由于地幔的温度远高于地壳,必定会产生汤姆逊电势,在汤姆逊电势作用下,地幔、地核的负电荷移动到地壳下层,从而地核、地幔带正电。源于地幔软流层的岩浆在火山喷发时,把正电荷带至地面,使地电容充电,地面带正电,地幔带负电。由试验得知岩石的介电系数在岩石破裂时会大幅减小,因地震源于地壳的岩石破裂,这必定引起地电容减小,其他因素不变时,地电容电势会升高,使地震区域的地表面产生一个相应的电场,因这电场与地震唯一相关,所以叫地震本征电场。监测这电场,可准确的进行地震预报。

关键词:地震本征电场、地电容、汤姆逊电势、介电系数

本文论述的是与地震唯一关联的,只有地震才能产生的一种物理量:地震本征电场。地震发生前后,一些自然现象用地震本征电场可圆满解释。根据地震本征电场的产生机制及本征电场的特征,监测地震本征电场,可很好的进行地震预报。

一、
地震前的电现象

1、
地震前电离层TEC的扰动


近年来,随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有关地震电磁,电离层扰动的研究成为热点,主要集中在极低频电磁辐射和等离子体参量的观测与研究,其中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的异常波动与地震有密切的关联。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的祝芙英, 林剑⑴等学者,通过对中国上空电离层TEC的研究
,发现汶川地震前数天内孕震区上空附近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现象确实存在。他们还研究了IGS提供的GPS TEC资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GPS数据解算的单站VTEC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2011324日缅甸7.2级地震,2012411日苏门答腊北部Ms8.6地震等地震,震前电离层TEC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 排除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的影响后,在震前5-6天以及地震当天,震中上空附近均出现显著的电离层TEC异常扰动,异常形态有正有负。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闫相相,单新建⑵等学者,利用JPL提供的TEC地图数据,分析了日本2011311日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的9.0级特大地震前后,该区域上空电离层变化情况,同样存在着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汤俊姚宜斌⑶等学者用PCA方法,分析了20072011年中国内陆地区的176.0地震,也确认了电离层异常与地震相关。研究表明电离层TEC异常主要发生在震前天内。不只是以上几位学者,国内众多研究者也都得出同样结论。


由日本和俄罗斯组成的研究小组,分析了原苏联电离层观察卫星的数据,得出地震前,地震区域上空电离层的TEC会发生骚动,科学家们分析了1977—1979年的记录数据,发现在1505级以上的大地震,震前这些地区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均高于正常值。


北海道大学的地球物理学教授日置幸介利用GPS卫星传输的电波,探明了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变化。他发现,地震发生40分钟前,震源上空电离层的电子密度比周围区域增加了一成左右。


日本京都大学通信工学专业教授梅野健的科研团队在2016930日出版的美国专业杂志中发表研究成果称,已成功检测出东日本大地震及其前后里氏7.0级以上地震发生前的20分钟至1小时内,在高空300千米附近的电离层发生的电子数异常增加。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地震前地震区域上空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是公认的事实。所以中国地震局与国防科工局合作启动了首都圈地震电离层前兆监测试验网项目。


引起电离层TEC异常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太阳活动,台风,寒潮,火山爆发等,地球内部发生的地震怎么影响到高空的电离层呢,有人认为,岩石晶体里的过氧键,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因应力的积累,在被加热或受到压力作用时会断裂,产生电子和空穴,使岩石成为半导体。分子缺陷的正电荷会利用岩石的空穴传导到地面,使地面电势升高,从而影响电离层的电子密度⑸。

2、
地震前近地大气电场负异常


很早以前,人们便发现了在震前出现大气电场的扰动现象。1924年切尔纳夫斯基首次在距震中120km的扎拉尔-阿巴德斯基观测到M=4.5地震前大气电场增高的现象。此后,19461966年的数年中前苏联学者在塔什干等多次地震前也都观测到了大气电场的异常现象,并发表了《大气电位梯度的变化是地震预报的可能标志之一》等多篇文章。为研究地震发光的成因,19661011月日本松代地震群活动期间,近藤曾在松代地震台观测了大气电场,得出了“地震活动愈频繁,电场愈下降”的初步结论。


在我国,1976823日松潘7.2级地震前兰州地震大队气象组在距震中5060km的文县地震台使用JDW21型大气电位仪也观测到了非常明显的大气电场负异常现象。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郝建国,唐天明,李德瑞⑷等学者,通过对华北地区大量的震例,进行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观测研究,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用大量的事实,验证和论述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基本特征有;


①在每次较大的近场地震发生前,都能观测到近地大气电场的异常现象,以及当较长一段时间内观测不到该类异常时,近场近期也不会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地震与近地大气电场异常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②地震前近地大气电场的异常总是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大,每米数百伏,甚至达到千伏每米。下面是郝建国《近地表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论文截图。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图一
大气电场异常与近震的关系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赵明,刘元壮,张天中⑸三位学者,利用朱成熹等提出的效率值方法,对大气电场异常预报地震的效能进行分析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用于地震预报是有统计依据的。这就肯定了地震前确实存在大气电场负异常现象。
郝建国等学者,对地震前大气电场负异常现象解释为,水沿缝隙向下渗滤形成了上负下正的垂直向的渗滤电场,地表高导介质中的自由电子沿电力线运动,在地表面产生电荷积累,使地表形成跟强的电场。其理念也是地表的电势升高。

3、
地震前大气发光现象


地震可使大气发光,也叫地震光,地光,是地震前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197524中国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东自岫岩,西到绵县,北起辽中,南到新金,当时震区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看到了地光。

1976728342分河北的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大震,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直达快车,由于司机发现地震光后果断进行了紧急刹车,避免了事故的生了。

19765292023分和22时在云南的龙陵、潞西一带发生7.5级与7.6级两次强烈地震时,负责地震值班的同志观察到震区上空出现一条橘红色的光带,便当机立断,拉响了警报器,疏散人员,避免了重大伤亡。


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学者认为地震光是不存在的现象。1968年,在日本松代发生一系列地震期间,在垣冈地震观察站的野水裕拍摄到第一批“地震光”照片,在事实面前,大家不得不承认地震光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地震前兆现象。


地光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有几种解释:①大地震前地磁、地电场急剧地变化与大气中电离层相互影响而产生;②地下天然气等物质沿地面裂缝冒出,突然自燃而产生的;③由于岩石在大地震前发生急剧破坏,断裂破坏的岩块沿着断裂面互相摩擦,产生热量突然释放的结果。


综合分析以上地震前出现的种种自然现象,虽然现在还无法解释,但解释理念都集中在一点,那就是地面的电势在地震前升高了。在引起地面电势升高的机理方面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没有使人信服的说服力,经不住严格的理论论证。地震前出现的自然现象虽不同,但使地面电势升高的机制应是同一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现,试验数据的积累,本人提出如下更加合理的解释理念。


由于地球有圈层结构,存在着地电容,由温差电势和火山喷发,使地电容带电,作为上极板的地表层带正电,作为下极板的地幔带负电。地震必定是地层的岩石破裂,据学者的试验结果,岩石破裂使地电容的介电系数减小,从而使地面电势升高,而且升高幅度很大。由此,一切地震的电现象得到完美合理解释。

二、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不是一个整体的固体球,而是由多层不同物理性质构成的同心球层。

1、按照物质形态和温度,可分为:



①地壳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大陆下的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海洋下的地壳厚度仅约510公里;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公里,这与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

地壳上层主要由花岗岩层(岩浆岩),下层为玄武岩层(岩浆岩)组成。理论上认为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1℃。近年的钻探结果表明,在深达3km以上时,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2.5℃,到11公里深处温度已达200℃。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中。



②上地幔
上地幔厚度约33—980km,温度为4003000℃⑧。科学家在研究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时发现,上地幔接近顶部的位置有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缓的层,称为“古登堡低速层”。推测此层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积累的热量使岩石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故称为“软流层”。软流层深度在60-250km之间,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据推测,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深源地震也发生在上地幔中,最深达720千米



③下地幔
下地幔厚度在980—2900km,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以上,上部是固态,下部是液态或熔融状态。


④外核
外核厚度约2900—4700km,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为6300℃,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了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⑤内核
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物质大概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估计温度在5000℃以上。

2、地球导电层的圈层结构

经许多学者用多种方法检测得出,按照地球各物理层的电导率,地球也可分为许多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圈层。


①地球表层也就是地球最外面的高导层,主要是由含水的多裂隙沉积岩,风化土壤,及海洋。电阻率在100Ω.m左右,海水小于0.1Ω.m


②地球表层的高导层再向下的基岩,主要是花岗岩和玄武岩,由于其内部压力和温度的升高,岩层里的水是以结晶水,强结合水和气态水形式存在,电阻率很高,高达5×107Ω.m。裂隙里虽有较多的自由水,但裂隙很少,多呈水平状态,大多不贯通,所以整体电阻率很大,对离子而言呈现良好的绝缘状态。


③在地下6--12km的地壳中存在一层全球性的高导层,电阻率在0.02--1Ω.m
上地幔的中上部可能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热量积累,使这里的温度有较大的异常升高,岩石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
“软流层”。由于软流层温度高,再加上放射性元素的放射电离,所以软流层也成高导层⑩。见下图;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图二
地层电导率随深度变化情况


④上地幔的下部电导率恢复正常,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也缓慢升高,电导率也在增加。


⑤据推测外核是液态的铁镍等金属,内核是固态的金属铁,它们都是良好的导体。

三、地球的电荷

由于各种因素使地球带有大量的电荷,电荷有正也有负,分布也极不均匀。由实测得,近地大气存在一个方向向下的电场,静稳晴天气象条件下,陆地平均电场强度为120V/m。由高斯定理计算得知,地球带有5.4×105库伦的负电荷。那么地球哪来的电荷呢?

  1、俘获太空电荷


太阳不断向外喷发等离子体(主要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中性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太阳抛射的带电粒子流,大多数在地球磁顶层被折射绕过地球,极少数进入地球磁场,进入地球磁场的带电离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一方面绕地球磁力线旋转,一方面在地球南北镜像点来回震荡,这就形成了范艾伦带。电荷在范艾伦带驻留一段时间后,最终会落向地面⑼,极光就是例证。

2地球内部电荷重新分布


当同一根导体的两端温度不同时,在导体内部两端的自由电子相互扩散的速率不同,高温端跑到低温端的电子数,比低温端跑到高温端的电子数要多,结果使高温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低温端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这样在高、低温端之间形成一个由高温端指向低温端的静电场,此时在导体上产生一个相应的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势,或汤姆逊电势。


软流层底部的温度在2000℃以上,再加上富集的放射性元素的放射电离⑾,电导率较大,这里是能够导电的,软流层上部的温度不足1000℃,上下温差超过1000℃以上,
这里必然会产生汤姆逊电势,软流层的电子漂移到地壳高阻层下部,受高阻层阻挡,集聚在此,形成一个高密度电子层,在漫长时间里,由电子的扩散运动,电子渗透到软流层上部的高阻绝缘层中,像驻极体一样,成为一层带负电的壳层,软流层也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软流层是火山喷发的岩浆源头,正电荷随岩浆一起被传送到地球的表面。火山喷发时会出现闪电现象,德国摄影师马丁·里亚兹在20101月日本樱岛火山喷发时,拍摄到岩浆弹落地时形成的闪电,证明岩浆是带电的。除摩擦使岩浆带电外,岩浆本来就带电也是可能的。下图是火山喷发伴随的闪电截图。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图三  2016728
日本樱岛火山喷发伴随的电闪


有报道,地球上的火山在爆发时,会辐射出大量的强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束,会影响火山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会出现电子钟表的计时误差。这也验证了喷发的岩浆是带电的。


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此起彼伏的火山喷发,岩浆会把大量的正电荷带到地球表层,设岩浆带到地球表层的电量为Q库伦。这时地球内部正负电荷数量不再相等,负电荷远远大于正电荷。正负电荷之差为Q库伦。地表层也由于得到大量的地下正电荷,而带正电。地球表层是导电的,正电荷会分布在地球表层的每一个地方。


如果地球表层因接纳来自太阳q库伦的负电荷,中和掉一部分地球表层的正电荷,或者地球表层q库伦的正电荷附着在气溶胶体上,由地面同性正电荷的斥力,悬浮在近地大气中,使近地大气层也带正电。这时地球内部负电荷数量与地球表层正电荷数量不再相等,设地球表层损失的正电荷是q库伦,地球表层带的正电荷量是Qa=Q-q,比原先少了q库伦。而地球内部的负电荷数量还是Q,没有变化,这时地球带有净的负电荷。由实测的近地面电场强度数值E=120V/m,电场方向向下。根据高斯定理,沿地面做高斯面得E.ds=E 4πR2=4πkq,因此q=ER2/K,计算的q=5.4×105库伦。


由于汤姆逊电势的作用,软流层以下带正电荷,软流层上部带负电荷,因地球表层是导体,根据静电平衡原理,受软流层负电荷的感应,地表层的下部感应出正电荷,电量是Qd=Qa+5.4×105库伦,地球表面感应的是负电荷,电量是q=5.4×105库伦。在地表层内部做高斯面,高斯面内电荷总量为地球内部电荷-Q加地球表层底部感应电荷Qd等于零,所以地球表层的导电层内电场为零。


四、地电容


把地球表层的导电层作为一个上极板,地球表层以下地壳岩石作为电介质,导电的软流层作为一个下极板,即可构成一个电容器,这里叫它地电容。


作为地电容电介质的地壳下层玄武岩其介电系数在8—15之间,取12。海洋平均深度是3.6822km,软流层深度取80km,地电容电介质厚度取76km。地球表面积5.10067866×1014平方米,ε0=8.854187817×10-12F/m(近似值),地电容的电容量是:

C=εr*ε0*S/d=8.86×10-12×12×5.1×1014/7.6×1040.71法拉。


地电容的上极板带有正电荷,下极板带有负电荷,电量都是Q。若按地面的电场数值(120V/m)估算,地电容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在90万伏以上。因作为地电容极板的地球表层电量Q远大于5.4×105库伦,所以地电容两极板间电压也会远大于90万伏。


五、地震本征电场


由北京大学王丽华等⑿试验得知,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等岩石在受到的压力增加时,其介电系数εr会略有增加,发生破裂时其介电系数会大幅减小,Δεr/εr可达35%之多。地震大都发生在地幔以上作为地电容介质的地壳中,地震前岩石首先发生分子层面的微破裂,大量的微破裂就会引起宏观展现,大区域的介质系数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由地球表层、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电容中,作为电介质的地壳的介质系数发生了变化,根据电容公式C=εS/D, C=Q/U, U=QD/εS,


Q不变时,可知其电容的端电压与ε成反比,地震前,地震区域应力增加,地电容端电压减小。如果把地电容的下极板看作电势不变,地电容端电压减小,就相当于地震区域的地面电势降低。地震区域地下岩石发生破裂时,其介电系数大幅减少,这一区域地面电势就会大幅升高。如果岩石破裂使地震区域的整体岩石介电系数减小1%,那么地面电势至少会上升9000多伏。


当地震区域的地面电势升高时,必定与周边区域形成一个电场。
电场方向是以震中向四周辐射的。只有地层岩石破裂才会产生这种电场所以这电场仅与地震唯一关联,且与地震参量保持一定的线性关系,为区别其他电场,把这电场叫做地震本征电场。


现在我们可以用地震本征电场来解释地震前出现的一些电现象,地震区域地面电势的升高,必定会影响到电离层。大气的电离主要是在太阳紫外线、Χ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形成等离子体区域即电离层。而电子密度达到平衡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电子生成率和电子消失率。当地面电势升高时,电离层的电子会下沉,与正电荷的距离拉大,复合机会减少,总电子密度TEC会上升,如果电离层上部电子密度高于下部,受地面电场力的作用电子下沉,复合机会增多,这时TEC会下降。所以地震前,地震区域上空电离层必定会产生扰动。


地震前地震区域地面电势升高上千伏,带电离子在这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当与空气原子碰撞后,将其激发到高能级状态,能级恢复时会发出光子,若发生在夜晚,出现各种形态和颜色的光是必然的现象。


近地空间大气稠密,带电粒子运动时发生碰撞的几率高,近地空间大气的电阻率约是1013Ω.m,是电的良好绝缘体。地震前后空气中净的正电荷无任何渠道或机制进行快速消散,净正电荷数量会保持不变,也就是说近地空间的电势在地震前后不会有变化。把大地作为电势参照点,当地面电势升高时,近地空间的电场就会出现负值,由于地震前地面电势总会是升高的,所检测到的近地大气电场总是负异常,而且幅度比较大。


五、地震本征电场的特征


地震能产生过滤电场、扩散电场和化学电场,但这些电场绝大多数是由其他因素产生,地震本征电场产生的机制,与滤电场、扩散电场和化学电场完全不同,唯有地震才能产生,有它独特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很好的捕捉地震本征电场,准确的进行地震预报。


1地震本征电场出现后1---几百小时内会发生地震


地震本征电场是由于岩石破裂产生的,岩石破裂会消耗掉一部分能量,静摩擦力又较大,所以必须再积累一定的能量,这需要一段时间。经观察这段时间约在1---几百小时。长时间,长时间跨度的地电异常与地震无关。

2地震本征电场幅度与震级成正相关


岩石破裂的规模与破裂程度,与震级正比,岩石破裂的规模与破裂程度也与地震本征电场成正比,所以地震本征电场幅度与震级成正相关。

3地震本征电场总是使地震区域地面电势升高


虽然在地震区域岩石应力不断增加,岩石的介电系数也相应增加,但地面电势的减少是和地下岩石应力同时变化的,地表层又有很好的导电性能,极其缓慢且极其微小的地面电势下降会很快与周边区域平衡,根本不会检测到。只有岩石发生大规模破裂时,地面电势会突然升高,所以我们检测到的总是地面电势升高。地面电势降低与地震无关。

    4地震本征电场影响范围宽广

若地震区域的电场升高E=600v/m  ,震源深度R=10km,根据高斯定理估算
其电通量Φ=E.ds=E 4πR2=q/ε,所以q=E 4πR2ε。

如果当距震源为r处的电场强度为e=0.001v/m时,  E 4πR2=e 4πr2   

r2=E R2/e  代入数据得r=7740公里。


这就是说起码在距震中3000公里的地方能检测出1mv/m的电场强度。所以地震本征电场影响范围宽广。

  5、地震本征电场的方向总是由震源区域指向四周


因地震区域的地面电势总是升高,周边区域电势不变时,震区域的地面电势高于周边区域,会有指向周边区域的电场。地层是各向异性的具体某个地点的电场方向会有所变化。

  6、地震本征电场是0.1—10hz的单向脉冲信号


因地震区域的地电容很小,电容的放电时间较短,升高的电势很快会降低到与周边区域相同的水平,单个岩石微粒的破裂不会引起岩石介电系数的变化,只有大量岩石破裂才能引起宏观表现,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岩石破裂必有涨落现象,地电场会跟随涨落变化,考虑多方面因素推测,地震本征电场主要是0.1—10hz单向脉冲。

  7、地震本征电场持续时间在几十分钟到几十小时,可能反复出现


地震本征电场是跟随岩石破裂发生的。地震区域的地下岩层不止一层或不止一处破裂,它们不可能同时破裂,每一次的破裂出现一个脉冲群,一般是不定期的出现许多次大小不一的脉冲群,可能延续几十小时。

8、远离地震区域,地震本征电场会产生持续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准直流电流


由北京市地震局郑洪,王新蕾⒀等研究平谷马坊台数据时得知,雷击干扰时,地电数据瞬时会大幅升高,但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目前此现象的机制还不清楚,但说明地电流在传导过程中存在延迟和平均作用,在远离地震区域,单向脉冲地震本征电场引发的地电流,也会成为持续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准直流电流。

  9、地震本征电场引起的地电流密度,地层深处大于地表


由上面介绍的地球电荷分布看出,地表层正电荷主要分布在地表层下部,当岩石破裂引起地面电势升高时,是这些正电荷向周边区域扩散,由试验得知⒀,地震本征电场引起的地电流密度,地层深处大于地表。

10、地震本征电场不会在地震区域引发地电流


由于在地震区域的地表面,电势普遍升高,近距离的两点之间几乎没有压差,所以基本不会引发地电流。

地震本征电场也是一种电场,与其他电场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而且地震也会引发一些过滤电场、浓差电势等与地震没有唯一关联的电场,使的难以凭借地电场异常去预报地震。根据以上地震本征电场的特性,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合理设计检测仪器,预报地震将成为可能。联系信箱guyu98@sohu.com

参考资料:

1《缅甸MS7. 2地震前电离层TEC的异常变化》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十月,第5. 祝芙英,吴云等

2《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前电离层变化初步分析》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察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月第1期,闫相相,单新建等

3《利用PCA分析震前电离层TEC异常》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8月第4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汤俊姚宜斌陈鹏张顺。

4《大气电场异常作为地震短临预报标志研究进展》地震19987月,第3期。郝建国,唐天明,李德瑞。

5《大气电场异常判别及预报效能的统计检验》地震19997月第3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赵明,刘元壮,张天中。

6《岩石破裂以及破裂前信号的演变》国际地震动态,20111月第1期,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生,张祯译。

7《太阳风暴对电网干扰的日面参数与条件》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增刊2.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刘连光,王开让等。

8《电网GIC特征与CME相关参数关系的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赵春红。

9《太阳纯电子事件和质子一电子事件的电子能谱的机制》空间科学报1922年第二期,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应用研究中心,曾海生,黄永年。

10《利用磁梯度法研究我国地幔导电率》地震学报,19973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范国华,姚同起等。

11《中国大陆地壳和上地幔三维温度场》地球科学2007年第6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实验室,安美建,石耀霖。

12《岩石样品破裂过程中的介电常数》。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大学,王丽华,孙正江

13《深井电极与地表电极的自然电场对比研究》《地震》200001,北京市地震局
郑洪,王新蕾,王春媛,路京林等

140.1Hz30kHz频段电波特性及应用研究》舰船科学技 术, 200811月第30卷增刊,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
刘勇, 孙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8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