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地震预报”,“工作人员都不是专家教授,顶多是高中学历”;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马、耿、汪等人)准确地预测出來了”。而汶川地震是《当代最不难短、临预测的大地震》,並且是在前两者30多年之后发生的,为什么反而变得神秘莫测了呢?
2018年成都国际研导会上,介绍了地下云图网,能实测地下应力和能量的变化。
能量靠谁提供?就是熔岩理论中所说:地球蕴藏巨大能量,尤其是热量的主要場所,並且有強烈欲望释放巨大能量、热量的主要载体,无疑是內部高温高压的熔岩。地壳自产自销的能量,则显得太渺小了。等待地壳板块挤压、碰撞,能产生多大地震、多少地震?
应力如何产生?我曾说过:从水、火碰撞理论的角度來说,地球内力更包含经过水、火碰撞作用(不管是物理反应作用、化学反应作用或核反应作用等等)之后产生新的热力、压力或者化学力、核力等等。換气话來说,地球内力主要表现为气体的张力或爆炸力。在地壳中的一个相对封闭系统(相当于“气球”)内部,也就是通常专家所称的构造内部,气体的张力或爆炸力(当然也包括其他内力,下同)先持续作用于系统内部的物质或物体。然后内部的物质或物体,转換成为应力(相当于狐假虎威寓言中的“狐狸”),又作用于外部的物质或物体,以至更远,直到应力趋于零。当张力或爆炸力超越系统的约束力时,气球就会破裂。当气球破裂时,产生难以想象的地下、水下的核爆炸一样的效果,发生短暂快速的地壳运动,即地震,沒有破裂就沒有地震。所以,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应该叫爆炸型地震。
汶川地震从映秀镇开始,到北川有一次较大的能量释放,然后到达青川又有一次比较大的能量释放,前后跨度200多公里,耗时100多秒。一年时间5万多次余震,夠典型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