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匿名

猛烈冲天型火山喷发形成的烟柱、烟云图与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状烟云图非常相似: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1
黄海、渤海湾沿岸地震带和郯城~庐江地震带:
以上两个地震帶,海城~营口段,滦县~唐山段,莒县~郯城段,天津~沧州段,渤海湾水域段等,均为全新世活动段带,其余各段带为更新世活动区域,渤海湾水域与周边沿岸地带,近期历史地震(近500年来)活动强烈。
近期历史地震搜集:1、公元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2、公元1969年7月18日,渤海水域发生7.4级地震;3、公元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发生7.3级地震;4、公元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滦县发生7.8级地震。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1
海城、营口至郯城段,是两大地震带(指黄海、渤海湾沿岸地震带和郯城~庐江地震带)的重合地段(包括海城、营口、大连、旅顺、横穿渤海湾水域、及滦县、唐山、滦南、唐海、潍坊、益都(现名青卅)、临朐、莒县、沂南、莒南、临沂、费县、枣庄、郯城、新沂),是全新世活动段,是近期历史地震最活跃的地段。也有人把郯城~庐江地震帶称为营口~郯城地震带。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2
何谓“能”?能量之简称也。或称能力、本领、能耐、力量…等含义。而地震活动是能量的长期聚集和瞬时快速能量释放。一谈到能量,人们就会想到热能、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原子能等,其实还有光能、水能、风能、电能、材能(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甲烷、石材…等)、产能、机能(机械能、工作机能等)、功能、体能、食能(生物有机化合能)、…等;另外,现时代又有人工智能、才能、技能……等。
请问果实和块根又是何种能量?它们是土埌中营养物质精华、水分、光合作用(光能、热能、水能、生物化学能)的结晶成果。人类与动物吃了食物消化吸收后,就有了体能、热能、动能;植物的枝叶、杆,可供燃料和木质建筑材料,那就是材能。那又和地震的《穿插理论》有何牵联?上面12楼、13楼的植物标本、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的块根以穿珠、穿插状相连结;可以联想到地下深处火山基源、地震震源,难道为何不能串珠穿插状存在与聚集呢?14楼的植物标本图(天门冬),为众多的块根分体式分布,又有稻穗、麦穗、高梁穗、水果(梨苹果、李子……等),均为多果形式,那为何地震震源、火山就不能成群分布呢?筆者在12、I3、14楼如实绘画出它们的植物标本图就为大家打开思路。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2
如何寻找穿插理论中的‘’果实‘’?以树木的根系为例,有主根、侧根、枝根、细根等,组成根系。有的树木根系,只在土层中穿插,吸取土埌中营养物质和水分,去供养枝叶繁盛和结果。可有的植物根系,不仅学会在土层中穿插的技巧,而且还会有根部自行结果的才华和本领。比如大蒜、萝卜、地瓜、三七、茯苓、红薯、花生、……等。有的只结单果,可有的能结多果,比如花生、红薯…等。当然这里的‘’果‘’是指地下块根之果,同样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地上果也罢,地下果也罢,都是营养物质的精华和能量的集结。做为科技人员而言,如何去预先探查地下的果实(包括节点、汇点、经络穴位、交通驿点、宇宙星点、…等),当然也包括地上、树上、天上果实。不论你去宇宙星球、还是去那个城市、或是银灸穴位、或断裂交汇点…等,你得必须穿插而行,才能达到。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3
知识分子往往容易患有一个毛病,就是双眼生在头顶上,专门朝上看,目空一切!尤其是年青知识分子,总自以为是,认为自已聪明、能干、智商高、是天才家。其实不然,而是恰恰相反。而应学会低头向下看,“上天容易下地难”。导弹、火箭、飞船、卫星、飞机…可以在天空、大气层中任意穿行,可入地“寸步难行”!先进武器与岩石相碰撞则立时友生爆炸或烧毁。以前有人形容地质人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现时代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台阶水平和全人类思想认识境界的历史局限性,远远无法解答地球内部(包括地震在内)、地球物理场一些难题。好似全人类科学家们的头脑都同样“简单”!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3
或者有人询问筆者,你为何自称《地震地质业余爱好者》?因为筆者不是地震系统的工作人员,而是属于其他系统的地质工作人员。大学地质系或地质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分派到地质矿床部、或石油部、或水利电力部、能源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海航海港部、地震局、气象局(日本、台湾,气象局统管地震事务)…,从事各类地质工作。其实地震只是地质工作的一个极小分支!所以筆者说地震学科不是地震局的专利!各个部委都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结合生产需要,从事地震调查、勘察、和科研工作,比如石油系统对地震的科研就有较突出贡献。我国成立《中国地震局》,实践证明并不是很高明的策略,所以才出现1980年顧功叙等五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写信,建议撤消地震局。地震前局长胡克实也赞同撤消。
那为何又是《爱好者》?大学地质专业毕业后,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实际工作五十余载,可以称得上《地质爱好者》;大学地质专业毕业论文又专门论证某地区的今后百年内的地震情况(无历史地震资料供参考的前提下),50年后该地区发生有始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是筆者在有生之年、论证成为现实。本人虽不是专业地震人员,但地震隶属于地质工作的一个小小分支,故也称得上《地震爱好者》。筆者退休二十余载,所以又称《业余爱好者》,是闲养爱好罢了,因为筆者早已“功成名就”,不再有其他所图。名言《知足常为乐,平安就是就是福》!研究地震就是为了“平安”,它是国家安全之大略!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4
何谓《模糊科学》?从事国家工程建设的设计大师们总爱说:“你们地质工程师、大师们总喜欢搞《模糊科学、模糊数学》”!因为大型工程建设的设计,常是以地质条件为设计依据,所以要求提供具体数据,供设计计算和设计布局;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地下深处的地质情况往往难以摸清楚,比如一条断层延伸深度是多深?你能给出一个准确数据嗎?只能说“大约多深”、“估计多深”;模棱两可,正如20楼游客122.191.238.x所采取方法一样,尽搞《模糊数学》和《模糊科学》!说什么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只震亡3千~6千人,请问究竟是多少人?没有一个具体数据。筆者在这里质问游客122.191.238.X(或游客122.191.229.X):8.3级大地震的震域范围有多大(多少平方公里),你知道嗎?旧金山市只是加里福尼亚卅的一个点,据有关资料查证,这次地震旧金山市死亡2500余人;但因地震造成城市供水系统破坏,并因火炉倾倒,引起火灾、大火持续三天三夜,将10干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说烧死700人,其实何只700人!2500十700=3200人。你想我国四川汶川8.O级地震,震域范围有多大?对比一下你就明白了!美国加州因这次大地震死亡6万余人以上。请不要不懂装懂,打肿臉充肿子!可恥!可笑!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4
有人说:“后世人的金字塔是前世人的遗骸上建造起来的”;后代人吸吮前代人的乳水长大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5
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千万不要偷吃人家的果实!也不要像猴子们井里水中捞月那样,空忙劳累一辈子。猴子掰包谷,掰了后一个,丢了前一个,偷了一整夜最后得到一个包谷。猴子虽为灵长类,但不能自食其力,不会劳动和种植作物,只会偷盗,专盗人家的果实与成果。植物是第一生产力和第一生产者,它们勤实劳作,从不语言,供养人类和动物,但它们剝削土埌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7
地震界学术理论的探阅:
以往的学术理论有: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论);应变回跳理论;岛弧理论;岩浆冲击理论;冷却收缩理论…等
现时新见学术理论有:热库理论;山弧理论;穿插理论;差异理论。
筆者已熟读过破裂理论和回跳理论及岛弧理论,也浅读过冷却收缩理论。但从未见到有关“震源理论”的出现,地震预测应为四要素(发生时间、震中地点、震级、震源深度),震源深度问题其实质就是地震成因问题。“源”是指发源地、首先发生所在地、缔造地、成因起源地、寻根问祖发派地、探本溯源的根源地,多么重要的核心间题!它是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能量聚集达到临界状态而引起突发事件,具有高度保宻自然条件,无法侦探。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7
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伤亡惨重的有关情况:公元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一次大地震,震级8.5级以上。葡萄牙全国大小城市差不多都遭受破坏了,里斯本城只在6分钟内就毁灭了,死于房屋倒塌的有32000人;冲积平原开而复合,掉到地震引起的裂缝里的有8000人死亡;死于地震引发火灾的有60000人;当时海水撤离了约1公里,然后珍成高达26米的大浪冲向里斯本沿岸,反复19次,淹死多少人没有统计数据。但就已报数据进行统计:32000人十8000人十6000O人=1OO000人(即10万人)。因海水淹死人数未有统计数据,所以总共死亡人数应趋过IO万人。第二,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引发的火灾和水灾,死亡人数大大超过地震震动(包括房屋倒塌致死、或地裂缝致死、或山崩滚石致死…等)的死亡人数;火灾死亡6万人,房屋倒塌和地裂死亡4万人;第三,地震时,电线被拉断,水管被破坏,水源被切断,消防无水救火。筆者(地震地质业余爱好者)一直强调“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过现时已有软性管道相接、从远处接水救火。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8
公元1964年日本新澙地震也是由于油库着火,十全日不熄,损失巨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有些地震的损失巨大,伤亡惨重,并不都是由于地震的自然原因,而主要是由于次生灾害所造成的。象火灾造成的损失,如果事前做好防震抗震的准备,本来是可以设法避免或减轻的。防患于未然,以防为主,很重要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8
老教授级别的大师继续免费网上讲课,内容为《普安教育》。“安”指生命安全!
为什么地震发生后对水灾也要注意?
在地震的次生灾害中,除了火灾,水灾的威胁性也是很大的。公元1933年8月25日我国四川迭溪(原属茂县)地震。迭溪座落在成都之北、岷江上游东岸的一个阶地之上,地震后,周围山峰崩颓,坠落的土石堵塞在岷江中形成了三座大垻,垻高均在百米以上,江水断流四十多天。在这四十多天中,水在大坝后面形成了三个“堰塞湖”,湖水越壅越高,终于在10月9日下午7时,前面那座大埧被冲开了。湖水溃决,犹如睛天霹雳,轰然一声,洪水排山倒海而下,两个钟头后到了茂县,第二天凌晨三时到了灌县,使这个远离地震中心100多公里的地方也受到了灾祸。据不完全统计,光是灌县被冲毁的良田就达9千多亩,死亡1600多人,洪水沿途冲毁房屋经济损失未进行统计。它所造成的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地震本身的危害还要大。其实,这次災祸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果事先及时把江水险情通知下游沿岸各处,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轻造成人畜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1:59
大地震能造成那些灾害?
一次强烈地震往往在短短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就能夠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人烟稠密的大城市、工矿企业、国防基地以及大水库、大电站和交通干线等重要地区,它所带來的灾害和损失尤其巨大。
一次强烈地震究竟能造成那些灾害呢?首先,地面上的一些建筑物由于震动而直接遭到损坏,同时,由于房屋倒塌和其他的原因又可以造成人畜的伤亡。如果震源在海洋深处,有时还可以引起海啸。由地震所引起的次生灾害,并不一定比较直接造成的损失为小,有时还更大些。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0
什么叫做地震的次生灾害呢?凡是由于地震而引起的一些火灾、水灾、毒气蔓延等等都是属于次生灾害,例如电线走火就可能引起一场火灾;一个大型水库的水坝,一旦震裂或倒塌,就会引起洪水泛滥,淹没大片的房舍和田地;一个发电站,即使是发生故障,只要突然停止运转几分钟,也会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山崩和地裂可以使得铁道摧毁,公路堵塞,交通中断,电讯不通。此外,地上、地下管道和线路的破坏以及各种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设备的震坏,也可以引起程度不同的火灾、爆炸和毒气的蔓延。因此,对于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一定要非常重视。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0
什么叫做地震的次生灾害呢?凡是由于地震而引起的一些火灾、水灾、毒气蔓延等等都是属于次生灾害,例如电线走火就可能引起一场火灾;一个大型水库的水坝,一旦震裂或倒塌,就会引起洪水泛滥,淹没大片的房舍和田地;一个发电站,即使是发生故障,只要突然停止运转几分钟,也会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山崩和地裂可以使得铁道摧毁,公路堵塞,交通中断,电讯不通。此外,地上、地下管道和线路的破坏以及各种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设备的震坏,也可以引起程度不同的火灾、爆炸和毒气的蔓延。因此,对于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一定要非常重视。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1
为什么地震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火灾?
根据世界地震历史资料,火灾在地震的次生灾害中所造成的损失,比例是很大的。
1923年9月11日,日本关东发生一次8.3级地震,有人认为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据计算,损失财富总值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美元三百多亿,死亡和失踪达14.3万人,伤十万人。为什么损失如此之大呢?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日本工业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东京和横滨,东京距震中不到一百公里,横滨则仅距震中六十多公里。但不仅是这个一义魚因,还由于建设这些城市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震的危害,缺少防震措施。在横滨,地震使五分之一的房屋倒塌,同时有208处起火。东京火灾更为严重,房子烧掉三分之二,大震后半小时,有136处起火,风助火势,化学药品及油类等易燃物质越烧越旺,由于许多房屋是木建的,就特别易于着火。
(今天就上课讲到这里,不布置任何作业,是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另外是免费上课,不收学杂费;大学里一般为讲师上台讲课,教授级别的很少讲课,筆者是教授级别的,是破例为大家讲课!)明天继续讲课。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1
为什么地震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火灾?
根据世界地震历史资料,火灾在地震的次生灾害中所造成的损失,比例是很大的。
1923年9月11日,日本关东发生一次8.3级地震,有人认为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据计算,损失财富总值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美元三百多亿,死亡和失踪达14.3万人,伤十万人。为什么损失如此之大呢?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日本工业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东京和横滨,东京距震中不到一百公里,横滨则仅距震中六十多公里。但不仅是这个一义魚因,还由于建设这些城市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震的危害,缺少防震措施。在横滨,地震使五分之一的房屋倒塌,同时有208处起火。东京火灾更为严重,房子烧掉三分之二,大震后半小时,有136处起火,风助火势,化学药品及油类等易燃物质越烧越旺,由于许多房屋是木建的,就特别易于着火。
(今天就上课讲到这里,不布置任何作业,是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另外是免费上课,不收学杂费;大学里一般为讲师上台讲课,教授级别的很少讲课,筆者是教授级别的,是破例为大家讲课!)明天继续讲课。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2
对上楼文稿中一处错误进行修正改错:
1、文稿顺数第六行开头的“个一义魚因”,修正为“个原因”。
因为出现错误,所以从事“修正主义”修正错误。能及时修正、刊误,是良好的表现。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2
对上楼文稿中一处错误进行修正改错:
1、文稿顺数第六行开头的“个一义魚因”,修正为“个原因”。
因为出现错误,所以从事“修正主义”修正错误。能及时修正、刊误,是良好的表现。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3
教授级别的大师继续免费网上讲课。
当时东京,由于许多房屋是木建房,故此特别易于着火;更严重的是许多街道又小又窄,当火灾发生后,救火车开不进去。即使救火车开进去也是无用的,因为自來水管被震坏了,水源断绝,眼看着大火蔓延,无法制止。这次地震毁坏的五十七万多所房屋中,有四十四万多所就是被火烧掉的。而那些拥挤在街头和广场的难民们被大火层层包围,无法逃生,伤亡惨重。死亡的人中有五万六千多人是被大火烧死的。
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由于烟囱倒塌和堵塞以及火炉翻倒,旧金山市五十多处起火,水管震裂,供水停止、中断,致使大火延烧三天三夜,使城区IO平方公里房屋全被烧光、化为灰烬。事后统计,经济损失按1974年美元币值计算,约四十亿,烧死近千人。筆者估计不只千人。地震引发的火灾属次生灾害,千万不可忽视!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2:03
什么是地震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由于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海水先向突然变得低洼的地方涌去,随后翻回海面,形成一种特别长的大浪,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的长波。它在开阔的深水大洋中运行时,速度特别快,可达每小时七、八百公里,但这时波涛并不特别汹涌,因为波峰之间距离是那样长,起落变化就不明显了,只是到了滨海一带水浅的地方,一阵阵袭来的大浪挤在一起,才激起比平时的潮水高得多的巨浪,冲上陆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海啸。(后续有关内容且听下回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2
请问是不是只要海底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地震海啸呢?不一定。因为有些地震时造成的地形起落并不显著,不能激起这种巨大的波浪。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如果那里海水很浅,海底地势本来平缓,即使地震时地形有所变化,海水起落变化不大,也不易产生这种波长特别长的大浪。因此世界上的海啸大多发生在那种深海沟的地带,那里本来地势起伏很大,水又很深,再发生变化,这种特别长大的波浪就容易形成了。是不是发生于深海沟的地震都能造成海啸呢?还不一定,有人研究了许多海啸发生的条件后,得到这样的规律:沿深海沟发生地震时,如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时,才有可能产生造成危险的海啸。当然,在自然界中情况是复杂的,也还可能有特殊的变动。譬如有时因地震引起海底发生山崩,这时尽管地震震级不高,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海啸。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地震震级可能不高,但有时会同时造成巨大的海啸。这些海啸虽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与地震有关。(后续与海啸相关内容,且听下回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2
请问是不是只要海底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地震海啸呢?不一定。因为有些地震时造成的地形起落并不显著,不能激起这种巨大的波浪。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如果那里海水很浅,海底地势本来平缓,即使地震时地形有所变化,海水起落变化不大,也不易产生这种波长特别长的大浪。因此世界上的海啸大多发生在那种深海沟的地带,那里本来地势起伏很大,水又很深,再发生变化,这种特别长大的波浪就容易形成了。是不是发生于深海沟的地震都能造成海啸呢?还不一定,有人研究了许多海啸发生的条件后,得到这样的规律:沿深海沟发生地震时,如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时,才有可能产生造成危险的海啸。当然,在自然界中情况是复杂的,也还可能有特殊的变动。譬如有时因地震引起海底发生山崩,这时尽管地震震级不高,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海啸。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地震震级可能不高,但有时会同时造成巨大的海啸。这些海啸虽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与地震有关。(后续与海啸相关内容,且听下回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3
对地震海啸课题相关问题与内容继续进行解说。
请问为什么地震海啸的袭来总是在地震之后?公元1896年6月15日晚上七点钟左右,日本三陆地方的居民普遍感到了地震,来势不猛但时间较长,在震动过去后20分钟,这里的海水忽然后退了,露出了平时看不见的礁石和沙滩。到了晚上八点钟左右,只听见海上出现了暴风雨般的声音,巨大的海浪冲上岸来∴海啸袭来了。公元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当地震发生后不久,沿海居民还在屋外,忽然看见海水开始迅速退落,露出了最低潮线以下的海底。大约一、二十分钟以后,海水又迅速涨起,以极快的速度涌向岸边,浪头高达6米多,卷走沿岸的房屋和牲畜。
为什么海啸在地震之后到来呢?这是因为在海啸发生时,先是水向海底陷落部分涌去,所以出现异常的退潮现象,然后才是返回向上涨起冲向陆地,这一落一起,需要时间,如果海啸是从远处的地震区传來,更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事先注意到这些变化,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紧急撤离,灾害显然是可以减轻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3
海震和地震海啸是一回事嗎?海震和地震海啸是不是一回事呢?既有联系,又有这别。
(评细情况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4
海震和地震海啸是一回事嗎?海震和地震海啸是不是一回事呢?既有联系,又有这别。
(评细情况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4
在海底发生地震时,如果海底地形升降变动剧烈,其它条件也合适,这时可以产生地震海啸;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会产生海啸。但不管有无海啸发生,海底发生地震,都会有地震波传到海面,引起海水扰动。这种扰动是纵波造成的,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不到海面。所以当船只遇到海震时,如果震动相当强烈,船上的人可以感到上下颠簸,好像船只碰到礁石上那种感觉,这是纵波自下而上的冲击造成的。有时船上的人当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事后经过与地震观测记录核对,才知道遇上了海震。这种情况显然和地震海啸是不同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5
因宇宙大爆炸创立了宇宙大世界,也因爆炸科学的资金建立了诺贝尔奖金,但也因爆炸用于战争,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灾难,爆炸是巨大能量的集中释放,也可用于交通与工程土石方开挖…等。不过,火山与地震隶属天然爆炸,不受人为控制与预测(对现时代科学水平台阶而言)。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6:45
象日本、智利这种地方,本身就是容易发生地震海啸的场所,距离近,当然受到的威胁就大,特别是它们濒临着很深的海沟,离陆地不远的地方海水就已很深,海啸可以在还保持着很大的能量时就扑上岸。如果岸边有宽阔的大陆架就不一样,这时海浪在前进的路上,会困与海底摩擦而失去不少能量,海边的岛屿、暗礁也起着防波堤的作用,等到它冲到岸边时已成了强弩之末,不能造成什么危害了。我国沿海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尽管1960年智利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很大,对菲律宾乃至日本这些地方都造成了灾害,但对我国却没有什么影响。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2
在我国没有什么发生地震海啸的历史记载,在海边也没有深海沟,一般情况下缺少产生地震海啸的条件。但如海岸附近友生强烈地震,激起海水扰动,有时甚至侵袭到岸上来,还是有可能发生海啸的,因此仍需注意防患。中国海岸线大陆架平缓倾斜伸向大海海底,属年青期海岸线,相对而言,少有地震和海啸发生,这是中国海岸线形态的一大突出特点,有利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平稳安全。筆者(地震地质业余爱好者)所撰写的15种地震预测方法中,将海岸线形态预测法列为首条预测方法,它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深远,在此不做论述与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2
在我国没有什么发生地震海啸的历史记载,在海边也没有深海沟,一般情况下缺少产生地震海啸的条件。但如海岸附近友生强烈地震,激起海水扰动,有时甚至侵袭到岸上来,还是有可能发生海啸的,因此仍需注意防患。中国海岸线大陆架平缓倾斜伸向大海海底,属年青期海岸线,相对而言,少有地震和海啸发生,这是中国海岸线形态的一大突出特点,有利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平稳安全。筆者(地震地质业余爱好者)所撰写的15种地震预测方法中,将海岸线形态预测法列为首条预测方法,它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深远,在此不做论述与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4
大震之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破坏?
一次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把震,这就是所谓的余震。不过,有的地震余震很少,有的则很多。持续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余震可以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之久,例如1870年希腊的一次地震延延续三年,在这三年当中,一共发生了750,OOO次余震。有的余震时间很短。一般地说,余震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但有时也可能有较大的余震,造成破坏。(后续内容,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4
大震之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破坏?
一次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把震,这就是所谓的余震。不过,有的地震余震很少,有的则很多。持续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余震可以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之久,例如1870年希腊的一次地震延延续三年,在这三年当中,一共发生了750,OOO次余震。有的余震时间很短。一般地说,余震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但有时也可能有较大的余震,造成破坏。(后续内容,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5
其实何只15种预测法?但筆者尚未提到地磁场预测法;地电场预测法;地温场预测法;地球重力场预测法;地应力场预测法;地壳形变场预测法;地下水化学成份变化预测法;强震前气象异常预测法;强震前动植物异常反虑预测法;地震前地表冒气或水井水位上涨预测法;……等,胡子眉毛一把抓,工作内容太繁杂了!请问地震权威人士和地震科学家、专家,工作是否有重点?
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称为“特征地震”。它具有完整的、齐全的、可信度高的历史地震资料,可供地震研究人员和地震工作者,便于考查、分析,这是难得有的好条件!而对于全球其他地震测区而言,恐怕就不再具有这么优势条件了(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落后国家与地区),对于这些国家和地震测区,很少保畄有残缺不全的历史地震资料,那又如何进行地震预测呢?就不能再採用“历史地震预测法”和“特征地震”预测法了;可选用筆者列举的15法中的其它地震预测法,比如活动地震带预测法、新构造运动地震预测法、海岸线形态预测法、山弧群地震预测法……等,均可进行选取,也能达到准确预测的目的。筆者在20世纪60年代间,高校毕业论文编写时,曾对某一地区、缺少历史地震资料的空白区,进行地震论证。毕业论文评审时,因与主审教授意见相佐而遭到做难!但50年后该地区引发了里氏5级以上地震。这是筆者在有生之年有幸见到毕业论文结论成为现实情况。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5
请问是不是只要海底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地震海啸呢?不一定。因为有些地震时造成的地形起落并不显著,不能激起这种巨大的波浪。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如果那里海水很浅,海底地势本来平缓,即使地震时地形有所变化,海水起落变化不大,也不易产生这种波长特别长的大浪。因此世界上的海啸大多发生在那种深海沟的地带,那里本来地势起伏很大,水又很深,再发生变化,这种特别长大的波浪就容易形成了。是不是发生于深海沟的地震都能造成海啸呢?还不一定,有人研究了许多海啸发生的条件后,得到这样的规律:沿深海沟发生地震时,如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时,才有可能产生造成危险的海啸。当然,在自然界中情况是复杂的,也还可能有特殊的变动。譬如有时因地震引起海底发生山崩,这时尽管地震震级不高,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海啸。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地震震级可能不高,但有时会同时造成巨大的海啸。这些海啸虽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与地震有关。(后续与海啸相关内容,且听下回解说)。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6
请问为什么地震海啸的袭来总是在地震之后?公元1896年6月15日晚上七点钟左右,日本三陆地方的居民普遍感到了地震,来势不猛但时间较长,在震动过去后20分钟,这里的海水忽然后退了,露出了平时看不见的礁石和沙滩。到了晚上八点钟左右,只听见海上出现了暴风雨般的声音,巨大的海浪冲上岸来∴海啸袭来了。公元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当地震发生后不久,沿海居民还在屋外,忽然看见海水开始迅速退落,露出了最低潮线以下的海底。大约一、二十分钟以后,海水又迅速涨起,以极快的速度涌向岸边,浪头高达6米多,卷走沿岸的房屋和牲畜。
为什么海啸在地震之后到来呢?这是因为在海啸发生时,先是水向海底陷落部分涌去,所以出现异常的退潮现象,然后才是返回向上涨起冲向陆地,这一落一起,需要时间,如果海啸是从远处的地震区传來,更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事先注意到这些变化,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紧急撤离,灾害显然是可以减轻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7
地震时为什么人会站立不稳?
历史记载常常形容地震发生时,“人坐凳上如在船上,晕晕腾腾”;“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真是“恍如空中旋磨蚁,又似弄舟江心里”,甚至牛马也“伏不能起”。过就更足以说明地震时人们之所以站立不稳了。
为什么人会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地震波的影响。在距震中较远的地方,横波所形成的水平晃动,使地面很快来回摇晃,人自然就会威到“晕晕腾腾”,“如在船上”。如果是在极震区内,加上纵波所形成的上下跳动也很厉害,那就会显得又摇又蹦,前仰后倾,自然就要站立不稳了。所以地震时,一般年老弱的人,就更需要提前离开建筑物,免得临时张惶失措。
此外,强烈地震时人站在地上还会有一种软绵绵的感觉,仿佛地要陷下去似的。
地震时出现以上各种现象和人的感觉,不像是固态物质断裂时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8
一次强烈大地震的影响面积有多大?
1975年2月4曰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地震,不但远在五、六百公里外的北京清楚地感到了震动,而且有感范围很大,北至黑龙江的牡丹江,南达江苏的淮阴,西达内蒙的鸟达、陕西的西安,东越国境线。这次地震的震级是7.3级,还不是很强烈地震。更大的地震,例如公元1556年我国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在185个县的县志中都记载有它的影响,估计面积约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我国总面积的1/9。公元1920年12月26日宁夏海源县六盘山地区发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余人,震域范围遍布12个省市,面积达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超过我国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在国外,公元1897年印度阿萨姆8.5级大地震影响的面积达到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一般地说,地震的震级越高,影响的面积就越大,但同时还受震源深度的影响。震源浅,影响面积就要小些,但在这个范围内的烈度则要强烈些;震源深,影响面积就越大,但在地面造成的破坏却相对小些;但是如果震级高至8.O~8.5级以上,这时震源虽然深达数百公里(指中源与深源地震),它们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性仍然是非常严重的,对人畜的伤亡是极其广泛和数量是数以万计的。筆者通过深入研究,一般死亡人数达数十万以上、地震对地面影响震动范围广大者,绝不是浅源地震所能力及的,它们必定是中源或深源的顶级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09
为什么记录不到南极的地震?
世界上到处都有地震,尽管很多地震是很小的,只要用仪器都可以记录到。但到现在为止,最灵敏的仪器也没有记录到发生于南极洲的地震。难道南极洲没有地震发生吗?不会。因为那里的地壳也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一定也会发生断裂。那么,为什么记录不到南极的地震呢?有人认为是因为南极很冷,地面上的冰层平均厚达1700多米,有的地方厚达几千米,冰层的总体积达到2300多万立方米,重约2200多万吨。它们大量吸收着地下的能量,能量被吸收了,因此在较浅的地方地震不能发生。如果发生地震,震源深度也常常在50公里以下的地方。震源深了,传上来的影响也就小了,并且有冰层的阻碍,所以记录不到了。冰层为什么会阻碍呢?有人认为可能在它的底部有一层处于塑性状态的物质,甚至是水,妨碍着地震波的传播。
南极洲的地震情况究竟如何,上面这些认识是否合乎实际,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筆者有不同的见解:因为南极、北极,分别为地心轴的端点,而沿地心轴是重金属富集分布的轴域区,地心轴是地磁场的辐射中心轴。所以南北两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和北极地区),是地球表面地磁吸引力最强的地域。同一质量的物体,在两极地区所具有的重力比地球其他地表地区的重力大;再者南北两极地区的离心力几乎不存在。正因为两极地区的地磁对物体吸引力大,而离心力不存在,这样轴端所有物质被紧紧吸引在其周围(如同一块磁铁吸引铁屑一样)。以轴端为中心,所有周边物质紧宻吸引成一个整体,使其无法分离、撕裂、破坏,也无法出现地震现象。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0
从全球而言,全球在地形上存在三个明显的封闭系统:
环太平洋封闭圈;地中海封闭圈;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封闭圈。三个封闭圈虽然大小悬殊,但均封闭较为完整。三个封闭系统周边地带均为地震强烈地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地壳顶面的封闭形态对应地壳底面的倒形封闭形态,这就有利于岩浆能量的聚集与释放。
环太平洋封闭系统组成:它由南北美洲——阿拉斯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库页岛——欧亚东海岸及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东南亚各国及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列岛、澳大利亚、几内亚岛、宻克罗尼亚群岛、所罗门群岛——西延到新西兰、裴济、图瓦卢、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直到土阿土群岛、复活节岛,已接近南美洲西岸南端附近,南端又有南极洲及南极半岛封关。因而环太平洋周边构成了一个十分完全的大型封闭系统(参见图8)。地表完整的封闭系统,地壳壳底也必然构成一个倒形完整的能量蓄聚的封闭系统。地表形态与地壳壳底形态的对应关係,就就显示出研究地表的地貌形态的重要意义。
而大西洋、印度洋周边地区均未形成较完整的封闭系统,而是呈“人”字型向南张开、开放。只有环太平洋周边构成十分完整的封闭圈,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成因有它的内在机制。
震源形成机制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
(1)、震源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一个小区域,这一点必须明确。因为大型能量聚集必需具备一定的空间区域。而点表示为无限小,线表示为不具空间区域。
(2)、震源区必需具备能量不断聚集的封闭系统或半封闭系统的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封闭系统才能构造出与周边地区的隔离环境,构成所谓的“小气矦”而形成差异,因为差异是客观事物走向运动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差异也是静态转化为动态的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3)、差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为隔离与隔围的封闭形成“小气矦”,与邻近周边完全处于隔绝状态,内外差异越来越大,如果处于可控范围,暂且尚不会发生突破、冲击、或爆炸。
(4)、当差异悬殊时,必然势不可挡、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冲破隔围与封闭状态,成辐射状、立体形、向四面八方进行射能释放,形成地动山搖的强震。消除地震的唯一途径,是持“”开放政策”,每时每刻随时均匀释放能量。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2
如何利用地震波的纵波(P)和横波(S)测知震源深度?'
纵波,又称P波。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6公里/秒;横波,又称S波。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4公里/秒。也就是说S波比P波每秒钟慢2公里,如果地震台位于震中区,那么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就是震源深度(h),假如S波比P波迟到10秒钟,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X10=2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15秒钟,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15=3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35秒钟,那么h=2公里/秒x35秒=7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150秒(即2分30秒),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秒×150秒=300公里。问题是P波和S波在地壳岩石层中和地幔层岩浆中的准确传播速度。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很多,各种测定方法可以相互印证。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2
如何利用地震波的纵波(P)和横波(S)测知震源深度?'
纵波,又称P波。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6公里/秒;横波,又称S波。它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4公里/秒。也就是说S波比P波每秒钟慢2公里,如果地震台位于震中区,那么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就是震源深度(h),假如S波比P波迟到10秒钟,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X10=2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15秒钟,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15=3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35秒钟,那么h=2公里/秒x35秒=70公里;假如S波比P波迟到150秒(即2分30秒),那么震源深度h=2公里/秒×150秒=300公里。问题是P波和S波在地壳岩石层中和地幔层岩浆中的准确传播速度。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很多,各种测定方法可以相互印证。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3
地震问答》一书中谈“地声是怎么回事?”
该书中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普遍发出声响的现象,这就是地声。不仅是大地震,小一点的地震有时也有地声。
我国有丰富的关于土也声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地震时有“声如闷雷”的居多,还有如风吼、如奔车、如岩石破裂声,如金戈铁马碰击等等声音的。事情确实如此,这些类型的地声,在近年的地震中,人们都多次听到了。
地声的到来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有方向性。因此听起来有如雷声滾滚而过,或如载重车辆在地下行駛,或如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通常人们听到地声的时候,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了,其间不过几分钟,甚至更短的间歇。因此在听到地声时,敏捷地跑出危险区还末得及,有时候也许就来不及了。但是,如果用灵敏的仪器进行监听,也可能作为临震预报的一种手段。
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了,断裂了,发出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快,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但是,究竟是怎回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筆者提出不同的见解:《地震问答》一书由国家地质总局书刊编辑室编辑,于公元1976年出版发行。该书对地震的解答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普及。但个别地方存在问题和错误,比如上文中谈到“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断裂了,发出的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要块,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
以上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地震波的纵波(P波)在地壳岩石层中传播速度为5~6公里/秒,横波(S波)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为3~4公里/秒;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肯定小于340米/秒;340米/秒÷5000米/秒=O.O68=6.8%;声音在地壳岩石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慢得太多了。所以说地震发生时,人们能听到地声是完全错误的说词。还有人把地声作为临震预报更是错上加错!用脑子思考问题极为重要!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4
地震问答》一书中谈“地声是怎么回事?”
该书中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普遍发出声响的现象,这就是地声。不仅是大地震,小一点的地震有时也有地声。
我国有丰富的关于土也声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地震时有“声如闷雷”的居多,还有如风吼、如奔车、如岩石破裂声,如金戈铁马碰击等等声音的。事情确实如此,这些类型的地声,在近年的地震中,人们都多次听到了。
地声的到来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有方向性。因此听起来有如雷声滾滚而过,或如载重车辆在地下行駛,或如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通常人们听到地声的时候,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了,其间不过几分钟,甚至更短的间歇。因此在听到地声时,敏捷地跑出危险区还末得及,有时候也许就来不及了。但是,如果用灵敏的仪器进行监听,也可能作为临震预报的一种手段。
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了,断裂了,发出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快,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但是,究竟是怎回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筆者提出不同的见解:《地震问答》一书由国家地质总局书刊编辑室编辑,于公元1976年出版发行。该书对地震的解答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普及。但个别地方存在问题和错误,比如上文中谈到“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断裂了,发出的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要块,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
以上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地震波的纵波(P波)在地壳岩石层中传播速度为5~6公里/秒,横波(S波)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为3~4公里/秒;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肯定小于340米/秒;340米/秒÷5000米/秒=O.O68=6.8%;声音在地壳岩石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慢得太多了。所以说地震发生时,人们能听到地声是完全错误的说词。还有人把地声作为临震预报更是错上加错!用脑子思考地震问答》一书中谈“地声是怎么回事?”
该书中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普遍发出声响的现象,这就是地声。不仅是大地震,小一点的地震有时也有地声。
我国有丰富的关于土也声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地震时有“声如闷雷”的居多,还有如风吼、如奔车、如岩石破裂声,如金戈铁马碰击等等声音的。事情确实如此,这些类型的地声,在近年的地震中,人们都多次听到了。
地声的到来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有方向性。因此听起来有如雷声滾滚而过,或如载重车辆在地下行駛,或如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通常人们听到地声的时候,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了,其间不过几分钟,甚至更短的间歇。因此在听到地声时,敏捷地跑出危险区还末得及,有时候也许就来不及了。但是,如果用灵敏的仪器进行监听,也可能作为临震预报的一种手段。
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了,断裂了,发出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快,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但是,究竟是怎回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筆者提出不同的见解:《地震问答》一书由国家地质总局书刊编辑室编辑,于公元1976年出版发行。该书对地震的解答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普及。但个别地方存在问题和错误,比如上文中谈到“地声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地下的岩石破裂、断裂了,发出的声音,而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地震波要块,所以它可以早一点到达,随后地面才发生震动。”
以上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地震波的纵波(P波)在地壳岩石层中传播速度为5~6公里/秒,横波(S波)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为3~4公里/秒;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在地壳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肯定小于340米/秒;340米/秒÷5000米/秒=O.O68=6.8%;声音在地壳岩石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慢得太多了。所以说地震发生时,人们能听到地声是完全错误的说词。还有人把地声作为临震预报更是错上加错!用脑子思考问题极为重要!问题极为重要!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7
何谓地心轴?南北两极连线穿过地心之轴。地球具有吸引地上一切东西的引力,但又具有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我们把它叫做地球的重力,並且规定它就是物体的重量。重力作用的方向是垂直地面指向地心的,地球两极半径短,赤道半径长。两极地区没有离心力,赤道地区离心力大。另外引力与吸引物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赤道的重力就要比两极的重力小。
地球的磁场力是两极强,赤道弱。地心应理解为南北两极连线穿过地心的地心轴。而地核内部的物质是比重大、具强磁性、弹性和柔性的磁流体态重金属物质——铁镍等物质。地球磁场的形成归结到地核内某些磁流体动力学现象,地球磁场的偶极子场的轴总是应当或多或少与地球旋转轴相一致,偶极子磁场的轴与现在地球旋转的轴有少许偏离。据了解,磁场的短期扰动是电离层中的杂散电流(大概是由宇宙射线的感应而形成)所引起。
地核内磁流体动力学:这里磁场是存在流体旋转之中,不是出现在固态物体中。地核内的流体,其元素已电离为电子、核子、质子、中子,故此磁场的形成与电流有关,地核为高电导物质组成。电与磁组成电磁波,而一切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是各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磁——电——光,电磁效应,光电效应。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8
地球物理场:何谓“场”?有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场,如电场、磁场、重力场、应力场……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场”是物质性的。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有地电场、地磁场、重力场、地应力场、静态势能场、动态势能场……等。人们把上述各“场”统称为地球物理场。地震前由于地应力的作用加强,这些地球物理场会发生異常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地震前兆现象进行地震预报。
重点谈一下地磁场:地球是个硕大无朋的磁体。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生磁,磁生电。电与磁的相互感应而产生电磁场,详细内容此后再谈。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8
地球物理场:何谓“场”?有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场,如电场、磁场、重力场、应力场……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场”是物质性的。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有地电场、地磁场、重力场、地应力场、静态势能场、动态势能场……等。人们把上述各“场”统称为地球物理场。地震前由于地应力的作用加强,这些地球物理场会发生異常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地震前兆现象进行地震预报。
重点谈一下地磁场:地球是个硕大无朋的磁体。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生磁,磁生电。电与磁的相互感应而产生电磁场,详细内容此后再谈。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8
地磁场和“发电机理论”的假说: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磁体。地球存在磁场的的原因还不为人所知,普遍认为是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最具代表性的假说是“发电本儿理论”。公元1945年,物理学家埃尔萨塞根据磁流体发电机原理,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微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现在的地磁场。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
铁磁质在770℃(居里温度)的高温中磁性完全消失。在地层深处的高温状态下,铁会达到并超过自身熔点呈现液态,决不会形成地球磁场。而一会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解释,认为按照物理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南北极式的磁场,必然需要形成旋转的电场,而地球自转必然会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即旋转的负电场,磁场由此产生。
上述两种对地磁场形成的论说,筆者认为后一种论说更切合实际。因为它从地球内部深处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和元素的原子之核外电子向外逃逸……等方面进行论述;筆者认为:核外电子逃逸和失去是产生磁性的根本所在。
地磁场的主要部分犹如一个近似沿自转轴方向均匀磁化的球体之磁场。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19
1、在地核外部应是带负电的很轻的液态电子层;在地核内部应是带正电的宻度很重的的原子核。原子核在地核球心的聚结是地球引力场的的核心(源心),并对外辐射出引力。
2、永磁体,分子电流产生较小的磁性体——磁畴;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所以可以说电流产生磁场。第三种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地球磁场的产生不外乎上述三种形式。最后确定地球磁场的产生的原因只有一种,那就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3、地球磁场的主要部分是由这种环形电流(从东向西环绕地球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方向同步。向阳面电荷集中,运动块;背阳面电荷分散,运动较慢。
4、地球的近地大气中带有正电荷,地球表面带负电荷,所带电量都是5.4×10^5库伦。
5、电磁效应:奥斯特友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建立的磁场相同的、方向互相垂直。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0
地磁、地磁子午线、地理子午线、磁偏角、磁倾角、磁暴、磁异常等名词的舍义:
地球是个硕大无朋的磁体。我国早在公元前1100年以前便利用这个性质发明了罗盘。地球的磁性,很清楚地反映在对磁针的影响上。众所周知,磁针是是指向南北,也就是指向地磁的两极,但这两极并不与地球地理两极相吻合,吸引磁针北端的磁极位在北美洲的最北边境,吸引磁针南端的则在南极的大陆上。因此,磁两极位置所构成的磁子午线和地球的地理子线就相交成一定的角度,这个夹角称之为磁偏角。各地的磁偏角是不一样的,把磁偏角相等的各点连起来所形成的线条,叫地磁等偏线。
放在水平位置上的磁针只有在赤道上才能维持水平,分别向两极移动就会发生磁针的倾斜,与水平面作成交角,到两极点时,磁针就会直立起来,磁针与水平面所成的交角叫地磁倾角,简称磁倾角。连接地磁倾角相等的各点的线条,叫地磁等倾线。地磁倾角等于零的等倾线叫做地磁赤道。地磁赤道和地理赤道也是不相符合的。产生地磁偏角和地磁倾角经常改变的原因,是因季度变化与昼夜变化有密切关係的。此外还有偶然的强烈的变化,特称之为磁暴。据研究磁暴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如地震就可以引起磁暴,因此在多震地区就可以利用磁暴来预测地震。
如某些地方地磁线延长时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这就叫做地磁异常。这种现象的发生,或是由于地面下存在有具磁性的岩石或矿物,或者是由于存在着大的断层,便各种不同成分的岩层在断层线上中断之所致。
根据地磁异常我们可以探索地下含有磁性的矿床及研究地质构造,例如大冶铁矿的延展方向和江西新喻铁矿,都是用磁测方法找到的。应着重研究磁测法在地震的前兆中的预告。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0
地磁、地磁子午线、地理子午线、磁偏角、磁倾角、磁暴、磁异常等名词的舍义:
地球是个硕大无朋的磁体。我国早在公元前1100年以前便利用这个性质发明了罗盘。地球的磁性,很清楚地反映在对磁针的影响上。众所周知,磁针是是指向南北,也就是指向地磁的两极,但这两极并不与地球地理两极相吻合,吸引磁针北端的磁极位在北美洲的最北边境,吸引磁针南端的则在南极的大陆上。因此,磁两极位置所构成的磁子午线和地球的地理子线就相交成一定的角度,这个夹角称之为磁偏角。各地的磁偏角是不一样的,把磁偏角相等的各点连起来所形成的线条,叫地磁等偏线。
放在水平位置上的磁针只有在赤道上才能维持水平,分别向两极移动就会发生磁针的倾斜,与水平面作成交角,到两极点时,磁针就会直立起来,磁针与水平面所成的交角叫地磁倾角,简称磁倾角。连接地磁倾角相等的各点的线条,叫地磁等倾线。地磁倾角等于零的等倾线叫做地磁赤道。地磁赤道和地理赤道也是不相符合的。产生地磁偏角和地磁倾角经常改变的原因,是因季度变化与昼夜变化有密切关係的。此外还有偶然的强烈的变化,特称之为磁暴。据研究磁暴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如地震就可以引起磁暴,因此在多震地区就可以利用磁暴来预测地震。
如某些地方地磁线延长时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这就叫做地磁异常。这种现象的发生,或是由于地面下存在有具磁性的岩石或矿物,或者是由于存在着大的断层,便各种不同成分的岩层在断层线上中断之所致。
根据地磁异常我们可以探索地下含有磁性的矿床及研究地质构造,例如大冶铁矿的延展方向和江西新喻铁矿,都是用磁测方法找到的。应着重研究磁测法在地震的前兆中的预告。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1
文章标题:为什么观测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预报地震?
1970年1月5曰,云南通海7.7级地震前,震中区一些同志发现,半导体收音机音量减小,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声音突然中断。1969年7月26曰广东一次6.4级地震前,也有类似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是那里的地球磁场因为将要发生地震而有了变化。地球的磁场(参阅60楼中的图1,PP表示地磁极,NS表示地球的地理极)或称地磁,包括三个要素:磁场强度、磁倾角(磁针与水平面的夹角,参阅60楼中的图2)和磁偏角(磁针与正北正南方向的夹角,参阅60楼中的图3)。地壳中的岩石有许多是具有磁性的,这些岩石受力变形时,磁性就会变化。因此在强烈地震前,磁场强度和磁偏角也会发生变化,引起地磁的局部异常。这种因地震活动而导致地磁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呼做“震磁效应”。很多地震活动与地磁异常有关。从空间分布看,有些强震还与大陆地磁异常中心(大陆上地磁异常最厉害的区域)有对应关係。从时间分布看,在有些强震之前,局部地磁会出现短期的异常变化。上述震前收音机音量的异常变化,就是地磁变化反应。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创造出多种仪器,观测震前地磁的异常变化,进行地震预报。如某地土地磁在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日幅差值(8时和16时的差值)为3~5毫米(土磁偏角仪标尺上读数)。如果连续6天日幅差值减小到2毫米以下,则属于异常,可以据此推算发震时间。I974年5月云南昭通地震前,从4月29日到5月5日,这一土地磁连续七天日幅差值小于2毫米,经推算发震日期为5月12日,结果于5月11日发生了7.1级强震,效果较好。(参阅60楼中的插图4)。
但是,地磁异常不仅与地震有关,更多的是与宇宙中的一些现象,如太阳活动等有关。此外,地磁还有随地区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如年变(季节性变化),日变(昼夜变化)的特点。至于土也下某些金属矿体(比如磁铁矿)的存在,也可以引起地磁异常。所以在发现地磁的异常变化时,必须认真分折研究,排除种种干扰因素,才能收到较好的地震预报效果。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1
文章标题:为什么观测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预报地震?
1970年1月5曰,云南通海7.7级地震前,震中区一些同志发现,半导体收音机音量减小,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声音突然中断。1969年7月26曰广东一次6.4级地震前,也有类似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是那里的地球磁场因为将要发生地震而有了变化。地球的磁场(参阅60楼中的图1,PP表示地磁极,NS表示地球的地理极)或称地磁,包括三个要素:磁场强度、磁倾角(磁针与水平面的夹角,参阅60楼中的图2)和磁偏角(磁针与正北正南方向的夹角,参阅60楼中的图3)。地壳中的岩石有许多是具有磁性的,这些岩石受力变形时,磁性就会变化。因此在强烈地震前,磁场强度和磁偏角也会发生变化,引起地磁的局部异常。这种因地震活动而导致地磁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呼做“震磁效应”。很多地震活动与地磁异常有关。从空间分布看,有些强震还与大陆地磁异常中心(大陆上地磁异常最厉害的区域)有对应关係。从时间分布看,在有些强震之前,局部地磁会出现短期的异常变化。上述震前收音机音量的异常变化,就是地磁变化反应。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创造出多种仪器,观测震前地磁的异常变化,进行地震预报。如某地土地磁在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日幅差值(8时和16时的差值)为3~5毫米(土磁偏角仪标尺上读数)。如果连续6天日幅差值减小到2毫米以下,则属于异常,可以据此推算发震时间。I974年5月云南昭通地震前,从4月29日到5月5日,这一土地磁连续七天日幅差值小于2毫米,经推算发震日期为5月12日,结果于5月11日发生了7.1级强震,效果较好。(参阅60楼中的插图4)。
但是,地磁异常不仅与地震有关,更多的是与宇宙中的一些现象,如太阳活动等有关。此外,地磁还有随地区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如年变(季节性变化),日变(昼夜变化)的特点。至于土也下某些金属矿体(比如磁铁矿)的存在,也可以引起地磁异常。所以在发现地磁的异常变化时,必须认真分折研究,排除种种干扰因素,才能收到较好的地震预报效果。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5
有电流就会存在磁场,运动的电场就是运动的磁场源,且磁场反作用于电场;只要地球内部存在电场就会产生地球磁场,不一定非要有铁质物质才能有磁场。不过地心区域应该存在铁磁物质。地球磁场的形成是地球引力的结果。由于地球引力作用使地球发生自转,并使地核出现高温高压,这里的物质一般都是电子和原子核,这些物质随着地球的旋转便会形成磁场。原子都是磁性的,其原因是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当原子外层失去电子时,它的磁性就会有明显的变化。通常的说法,地球磁场主要是由电流产生的。地球磁场的起源现在仍然是个谜。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5
有电流就会存在磁场,运动的电场就是运动的磁场源,且磁场反作用于电场;只要地球内部存在电场就会产生地球磁场,不一定非要有铁质物质才能有磁场。不过地心区域应该存在铁磁物质。地球磁场的形成是地球引力的结果。由于地球引力作用使地球发生自转,并使地核出现高温高压,这里的物质一般都是电子和原子核,这些物质随着地球的旋转便会形成磁场。原子都是磁性的,其原因是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当原子外层失去电子时,它的磁性就会有明显的变化。通常的说法,地球磁场主要是由电流产生的。地球磁场的起源现在仍然是个谜。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6
震源体:是指最先发生地震的起始地点和射出地震发射线的物体,把它称为震源体。
震中与极震区:指地震波最先达到地面的一点,也就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或说是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被称为震中。震中是地面上距震源最近的地方,所以这里是地面上地震强度最大的地方,理论上说应该是这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震中附近(指距震中一定距离)震动最大,一般也就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做极震区。极震区与震中不重合。地面破坏最强烈的地方,往往并不是震中所在处,而是在稍微离开震中一些的地方。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6
地震发射线和同震面:
震源突发地震后,产生巨大能量向四面八方、立体状向外发射出去,如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向四面八方发射。以震源为中心点向四面八方发射的线称为地震震源发射线。发射线是和同震面垂直的。又何调同震面?即把地震波离开震源同时达到的各点连接起末,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同震面。同震面通常为大人不等的球面(或称焦球面)。因组成地壳的物质不会是均一的,密度愈深愈大,弹性愈深愈高,因此,同震面的分布(以震源为中心的间隔相等的同震面)不会是同心球式,而是偏心球式。
同震线:也叫同震线。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或叫同震线)。若组成地壳的介质是均一的,那么等震线则形成以震中为中心的同心圆;因组成地壳介质白勺不会是均一的,因此,等震园的分布不会是同心园,而是偏心园式。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6
地震发射线和同震面:
震源突发地震后,产生巨大能量向四面八方、立体状向外发射出去,如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向四面八方发射。以震源为中心点向四面八方发射的线称为地震震源发射线。发射线是和同震面垂直的。又何调同震面?即把地震波离开震源同时达到的各点连接起末,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同震面。同震面通常为大人不等的球面(或称焦球面)。因组成地壳的物质不会是均一的,密度愈深愈大,弹性愈深愈高,因此,同震面的分布(以震源为中心的间隔相等的同震面)不会是同心球式,而是偏心球式。
同震线:也叫同震线。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或叫同震线)。若组成地壳的介质是均一的,那么等震线则形成以震中为中心的同心圆;因组成地壳介质白勺不会是均一的,因此,等震园的分布不会是同心园,而是偏心园式。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7
再说面波与长波:
面波的波长比较长,故又称为长波。地震海啸是一种特别长的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速度特别快,每小时可达700~800公里,到了滨海,会卷起很高的巨波,冲上陆地,破坏性与杀伤力极大。还有台風、颱风均以长波的形式,快速长驱直入。地震长波(面波)和上下跳动颠簸的纵波及重力波对地面建筑物和人兽生命的危害性最大。面波本为折射波,面波变成长波的原因,是系列波长相同的波反复选加的结果。同一震源产生体波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它们的波长也一定相同。体波到达地表后,产生的次生波——面波的波长也都相同。无数系列波长相同的面波重复交错选加的结果,而变成了长波。长波的急害性极大,如果长波再加上快速行駛,对地面建筑物和山石的破坏性及人兽杀伤力极大。筆者提出一种大胆的想法:因为波是可以进行干扰的,如果此时人为发出一种干扰波,以破坏面波的反复选加、使它变成长波,这样就能大大减轻地震的破坏性。
波的传播速度:∨=入f       式中∨为波的传播速度。入为波长。f为振动频率。波速等于波长和频率的乘积。对于同一种介质而言,频率(或周期)是固有不变的。所以波长(入)越大,波速(∨)也就越块。波速与波长成正比关係。面波的传播像是一个波列,持续时间较长,不像纵波与横波时间短暂,面波周期范围最长可达3OO0秒(即50分钟)。面波振幅大,时间较长,故此破坏性大。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8
若地震波通过的介质越缴宻,物质的宻度越大,它对地震发射线的贯穿阻(或称射阻率。物理学上叫“阻尼”)也就越大,这样地震发射线能贯穿岩层的厚度就越小。射线穿过的厚度越大,射能减弱得也就越多。所以地震波总是选择沿断裂破碎带(活动断层带)进行发射与传播,因为活动构造带是射阻率最小的贯穿通道。射穿的速度大,能量消耗少,达到地面后,冲击力就越大。故此应避开在断层帶和岩石破碎地段建房及筑堤坝。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8
重力波与地面弹性折射波:
地震波到达地面射出时,便产生一种沿地壳表面传播的弹性折射波,波长比较长,所以又叫长波。当地面的松散沉积物或地表的建筑物受到地下传来的冲击时,所产生的一种次生的重力波,重力波又可称为上下冲击波。这两种波对地面建筑物的危害性是最大的。重力波对临界面上的巨大悬岩、危岩、风化表层上的附体岩,容易形成巨大滾石飞落,山崩堆积形成堵体,堵塞河川水道形成涌塞水库、湖泊等。造成建筑物倒塌毁坏,因为建筑物为地面上的附属物,没有牢固的根基。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9
纵波与橫波,统称为体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沿地面折射形成面波,面波尚未反复迭加前,均为短波。短波频率高,振幅小。如果它们进行间歇式活动,则形成系列前震型小地震与微震。面波经反复选加后,便转变为长波,长波频率低,振幅大,波间距离较长,对地面建筑物破坏性大。此时便形成主震型大地震、或震群型大地震。而余震型地震则为震级逐步降低、能量消退的地震。请参阅23楼的地震谱图所示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29
一只小螞蚁啃苹果的故事,这只小蚂蚁经过千辛万苦,连苹果表皮都还未啃透,可它却大放厥词,说什么整个苹果被它吃透、吃完了。你想,一只小螞蚁能吃完一个苹果嗎?苹果皮与苹果肉的味道是一样的嗎?有人说得对,连皮毛都未弄懂,就不懂装懂,死要面子。我们人类那一小点科学文化知识,对了解宇宙大自然现象,显得太渺小了!不要认为自己有了一点小知识,就不知道自已了,而否定前人的料研成果与结论,甚至千方百计抬高自已的小创作。比如有人看到钱扩江潮水,就说是月球的吸引力所产生的结果,更有主张将月球炸掉,就可万事大吉,潮汐力与地震就会消除。还有人认为,潮汐力的产生主要是太阳引力与磁场力的结果,他们采用避近论远的手法,把长度与远度拉大。不过,太阳系的空间度还是有限的广度(对于银河系而言),倒不如涉远至银河的中心~造父星的引力和磁场力更为高超和巧妙。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30
火山喷发和天然喷泉(又称间歇泉)的形成原理都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突出特征。
天然喷泉能间歇性地喷出气体与泉水来,有的是几分钟喷出一次,有的是几十分喷一次,有的是几小时喷一次,非常准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之特点。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喷泉——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喷泉,原本平均每64分钟喷出一次。I959年黄石公园附近的一次大型地震以后,它的平圴喷发频率变为现今每90分钟一次。经研究有两方面因素控制一个喷泉的行为特点:地下管道的几何形状和地下流体(气态与液态的)的供给狀况。一次大型地震可以轻易改变其中之一或者一箭双鵰。而火山喷发的周期(间歇期)是以年为计算单位,活火山每相隔数年、十余年、或数十年、或数百年喷发一次;有的休眠火山,甚至相隔上千年、数千年,重新复发。火山喷发的周期长短大不相同。
火山喷发与天然喷泉的另一个不同点:喷泉喷出的是低温水流和气体,火山喷出的是高温炽热岩浆流和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另外二者释放的压力相差悬殊:喷泉顶多释放几个大气压力,而火山喷发至少释放1万个至数十万个大气压力,能将火山烟灰、烟柱浓雾掀冲6000~1万余米高空。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30
火山喷发和天然喷泉(又称间歇泉)的形成原理都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突出特征。
天然喷泉能间歇性地喷出气体与泉水来,有的是几分钟喷出一次,有的是几十分喷一次,有的是几小时喷一次,非常准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之特点。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喷泉——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喷泉,原本平均每64分钟喷出一次。I959年黄石公园附近的一次大型地震以后,它的平圴喷发频率变为现今每90分钟一次。经研究有两方面因素控制一个喷泉的行为特点:地下管道的几何形状和地下流体(气态与液态的)的供给狀况。一次大型地震可以轻易改变其中之一或者一箭双鵰。而火山喷发的周期(间歇期)是以年为计算单位,活火山每相隔数年、十余年、或数十年、或数百年喷发一次;有的休眠火山,甚至相隔上千年、数千年,重新复发。火山喷发的周期长短大不相同。
火山喷发与天然喷泉的另一个不同点:喷泉喷出的是低温水流和气体,火山喷出的是高温炽热岩浆流和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另外二者释放的压力相差悬殊:喷泉顶多释放几个大气压力,而火山喷发至少释放1万个至数十万个大气压力,能将火山烟灰、烟柱浓雾掀冲6000~1万余米高空。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33
唐山大地震一位空军摄影师的见闻:
飞机向唐山飞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一个村庄房屋破坏非常严重,几乎全村变成一片废墟;而飞行几分钟后,临近的另一个村庄房屋却完女子无损,几乎没有倒塌。再往前飞行又见另一个村庄又遭毁灭性破坏。这位空军摄影师面对这种震后奇特景象,他问自己,地震是否以唐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向四面八方扩展波及,“波峰”上破坏严重,“波底”(或称波凹)里破坏较轻?这位空军摄影师说,他不明白其中缘由,地震科研工作者玄该早已掌握这一自然现象吧!
筆者看到这篇报道后,专门去参阅了一些有关地震方面的书籍与文章,好像还没有谈到与发现这一方面的规律。众所周知,地震波是通过固态物质的质点进行传播,地震波在地壳岩石中的传播形态,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只能清楚地用肉眼春到地震后地震波对地面和建筑物所造成的破坏、遗畄下来的后果和废墟景象。当然,地震时山摇地动、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人兽伤亡……等,但地面基本上为整体摇动与摆动及上下跳动,因地壳岩石的固态物质质点间结合紧实,地震波的波形无法明显顕露出来。当然地震后,有时能见到松散土层出现一道道隆起堤坝式堆积,可以说那是地震波遗畄下来的佐证。能让大家用肉眼看清楚的是水波,放在下面16楼续讲。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35
当我们向平静的池塘水中丢一块小石子,就可清楚地见到同心园的水纹波向周边扩散开去,用肉眼看得很清楚。小石子落水后激起的横向波在水面上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当第一个横向水面波刚开始向外扩散时,第二个表面波紧接而起,俗称后波推前波,而两波之间则出现波底(或称波凹),就这样第三、第四、第五波……连续出现,呈现波峰与波凹交替出现的动荡局面。而且各个波的波长基本相同,即波与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波峰的位置,每个波经过时仍是波峰所在处,波底(波凹)仍然保持原处不变。筆者推想:地震波可能与水波传播相类同,这就是地震波的"波峰”破坏严重;“波底(波凹)”里破坏较轻的原由。由此看来,整个震域区被破坏的程度也是有轻重差别的。现在问题的重点已转移追索、探查到“波峰”,那么就对“波峰”寻根问底?详情请见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35
人们喜欢在高处瞭望与观看海潮的壮观景象:
当涨潮时,涵涌澎湃的海潮,快速地长驱直入冲上海滩或海岸,这是第一个浪潮,然后退缩。紧接第二个浪潮冲来,这样一返一复的涨落。当然浪峰最容易翻船和遭遇死难,因浪峰上最为上下起伏颠簸剧烈的之浪尖。地震波的传递方式又何尚不是如此呢!还有人海洋存在潮汐地震。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均为体波,均是高频率的短波,当它们达到地壳表面后,因地面临空,再无法向上传播,故转为折射波沿地面传播,变为面波。面波反复迭加而变成长波,长波频率低,而波长大。海啸、海潮均表现为曲型的长波,故而席卷巨浪高度高,冲击力和破坏性极大。另是地震纵波,又称压缩波,或称重力波,是一种上下跳动颠簸的冲击波,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危害性圾大。房屋、桥樑、堤坝等建筑物经纵波上下冲击、跳动几下后,便松散解体;再经面波搖晃就倒塌了。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是主要原因。
筆者在这里明确指出:地震波在地壳岩石(固态物质)中传播时,固体质点只在原位进行传递波能与波速,就像人们排成长队递砖一样,一个接一个进行传递。而横波可以长时间横向传递下去,没有终点。但纵波朝上向地面进行传递,当传递到地面时,最后一棒无人接,落到地面建筑物和山石上(因为临界临空了)。请大家(包括地震科学家和科技工作人员)用脑子想一想,怎么妥善解决最后一棒、临空临界问题?下回分解畄给科学家去思考。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36
设法让地震波反射转回、兼谈地震波的压传速度:
这里所说压传速度,即是指压缩传递速度,或叫压力传导速度。它与飞行速度、流体的流速、物体的运动速度等,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压缩波(即纵波)的传播速度,就属于压传速度。它不是质点的位移(或称运移)速度,质点只在原地掁动传递,而不改变质点原先的位置。质点让地震波(或“场”)瞬间高速通过而传向远方或周边。有人把这种传播效应称为“感应传播”,也有人称为“同振共鸣”。质点为什么只在原地振动而不发生巨大位移呢?因为有周边固态质点的围压与固体内聚力的抗衡与传导。当传到地表右,因临界、临空丧失围压与内聚力,丧失了地壳岩石覆盖上压层而裸露,解除了武装、失去了依托而残遭严重破坏。
筆者在这里明确指出:横波不能通过液体物质;而纵波不能向大气层传递与传播(这是筆者的见解)。是否能找到一种特殊物质能对地震波的绝缘材料,它不传播地震波(即指地震波无法通过的材料)?或让地震纵波反射转回。这个任务就交给科学院与科技研究人员了!让他们进行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2-19 17:37
各类波是借运动介质进行扩散传播的,比如无线电波、飞机飞行尾部喷出气体的反击波,是借空气介质进行传播;海洋的潮汐波、海啸是借水体介质进行传播;陆震(是指地震波)是借岩石固体物质或地幔液态岩浆介质进行传播的。导弹、火箭、飞船、人造卫星等,它们的发射飞行,是整体成直线、或抛物线、或螺旋线的高速发生位移。而地震波不同,它的瞬突发射,发射线成分散状(或称辐射状、或称焦球状、或称多头多向状),向四面八方、同震面层层扩大,脉状阵阵震动的传播方式。
波是可以进行干扰的,人为向地下发射强大的干扰波,以扰乱地震波的高速冲击作用,达到减轻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性。
匿名  发表于 2020-6-3 07:28
地震过程的研究有何意义?
一次强烈地震,仅仅震动一下子就完了嗎?不是。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发现,地震有其孕育、发生和衰减的过程。地震过程一般分为前震、主震、余震三个阶段。通常把一个地震过程的无数次地震中的最大一次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的一系列微震和小震称为前震,主震后的一系列微震和小震称为余震。从活动规律看,前震活动往往是逐渐增强,接着发生主震,主震之后,余震活动则是逐渐衰减,以至平静。从时间上来说,一个“地震过程”可以几天、十几天、几十天、甚至一年、两年、三年,决不可能在几秒、几十秒钟之内震动一次就了结了。频繁的前震往往是大地震(主震)的前兆。探测到了前震异常,可以设法避免或减轻主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的损失;监视余震活动,则可以防止灾情的扩大。所以研究地震过程,掌握前震、主震、余震的活动规律,对地震预报和防震抗灾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6-3 09:13
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们始终固守的错误的思维模式:
(1)、传统的板块学说将地球表象当成实质问题来研究:传统的板块学说错误地将地球外壳(指地壳岩石圈)的挤压碰撞运动视为引发地震的动力源(即震源),实质上地壳的剧烈颠簸震动只是一种消能、耗散能量的特殊表现形式。如同炸弹、地雷、手榴弹、鞭炮等发生爆炸,是其内部炸药(或火药)的引爆,才是动力源,而外壳被炸破、炸飞、∴炸成碎片,只是一种消能过程。板块理论只看重表征现象,没有看透实质问题之所在。
(2)、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所固守遵从的传统理论是岩石的“脆性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及弹性“回跳理论"。这个古老的传统理论只仅仅适用于地下20公里以内坚硬刚性岩石发生的浅源地震,就连地下20~70公里深度的浅源地震都难以适用,因为岩层随深度增大而具有柔塑性,因而容易造就背、向斜和扫帚状……等曲形构造的形成。脆性破裂理论与回跳理论更是无法解释中源地震(70一300公里深度)和深源地震(300~72O公里深度)的成因机制,因为地下70.~720公里深度范围内根本不存在刚性断裂现象发生,只存在高温高压塑性流态地幔岩浆和气态物质。所以每当世界各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界权威人士出来讲话,一说板块运动,二说地震震源深度在20公里左右或以内。
(3)、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固守的传统观念:是因地壳岩层断裂、断层而引发地震,岩石断裂是地震的动力源,断裂是震源,这是何等谎谬与思维僵化!依照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观点和思维方式,那就是先有岩层断裂,后有地震发生;因真实情况刚好相反。比如发生地震前,地面上的一些建筑物,如房屋、桥梁、高塔等,因抗震强度不同,地震后有的倒塌,有的出现裂缝,有的房柱出现折断,…等毁坏现象,我们只能说建筑物的倒塌、或裂缝、折断、…等现象的产生,是地震所造成的不良结果,绝不会同意有人说“这是建筑物毁坏而造成的地震”。又如地下核试验与人工定向爆破,试验前(或爆破前)并没有选择在岩石断层中进行,但爆炸时岩体一定范围内出现大小不一的无数裂缝裂隙,是因爆炸引起周边岩体震动所产生的产物。所以说是地震(或称地动)引起地壳岩石圈的断裂,决不是岩石断裂引发地震,这种错误思维模式必须予以纠正!
(4)、主震后发生的一系列余震,采用板块学说的“应力弹性回跳理论”来解释也是牵强附会。在世界的某一地域发生大地震后,则往往会跟随着主震之后发生一系列震级较小的余震。贝尼奥夫研究这些余震的震级与时间的依存关系,他采用了“应变回跳理论”(即应力释放)来解释。主震之后的余震延续时间有的达三年之久。1870年中亚现名维尔纳(阿拉木图)城自当年5月28日大地震后三年之内一直接连都有地震;又如希腊1870年7月29日发生大地震后也延续了三年之久的余震。中国唐山地震与四川汶川地震主震之后的余震也延续较长时间。

”应变回跳理论“认为,突发地震主震后,破坏了原来的地应力平衡,通过系列余震,重新建立新的力学平衡。笔者却有不同见解:(1)将地壳岩石视作弹性(应力回弹)体不是十分恰当。(2)系列余震的延续发生,应变弹性回跳不是主因。主因是能量的补充续接问题。无论主震,还是余震或前震,都同样是震源在向外释能,地壳地动在消能。比如地下核试验爆炸,既无前震又无余震发生,是因为它为一次性的能量释放,释放完结后再无能量后续补充所致。它与地震序列中的孤立型(或称单发性地震)甚为相同,地震能量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完成。而主震型与震群型,说明释放源(指地幔或震源)的能量储存库极其充裕,一次主震难以将能量释放完毕,需通多次系列余震(包括前震在内)才能释放终结,时间有的达三年之久,也说明地下热库(或称能源库)极其庞大富足(尤其是震群型)。(文稿内容末完,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6-3 10:52
《鸿雁》作者:宋代、苏东坡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遥知朔漠:知晓遥远北方的沙漠地带。
匿名  发表于 2020-6-4 07:54
地震释放能量多寡的评估:
1、地震预测的三要素:指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2、单次地震释放能量的评估:应包括地面振幅(包括纵波P、横波S、尤是面波L)大小,地震颠簸震动持续时间(丅),震域面积(m2)大小。振幅对应震级;持续时间对应发生时间;震域面积对应发生地点。
3、地震谱面波(指选加而成的长波)持续时间长,则释放能量大;震域面积大,则释放能量巨大;震域面积大小又与震源深度成正比关係;比如公元1920年宁夏海原六盘山发生的8.5级大地震,强烈震持续时间达10余分钟之久,震域面积达170~251万平方公里,震域范围达十七个省市。故此,该次特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11.2个唐山地震,真是小巫见大巫!关于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传统地震学派定为17公里;而筆者(逺长江)定为376公里。
匿名  发表于 2020-6-4 14:53
岩石熔融变回岩浆:(作者:遠长江)2O20、6、4日写。
地壳岩石圈是由岩浆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缓慢冷却而成的,以往地质学家们达成共识与明确指出,地壳岩石圈为巳经完成冷却收缩的坚硬固体层。筆者(遠长江’)却有不同见解:不要认为流态岩浆冷却后变成固态岩石圈,就永远不会再有任何变化了。例如冬天因气温降低,水可以变成固态冰;春天因气温升高,冰又可以熔化变成水;液态变固态,固态变液态,是随温度而变态;所以不要错误地理解地壳岩石圈是业已完成冷却的刚硬固体层,永恒不会再回变了,这就大错而特错了!请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岩浆冷却可以变成岩石,岩石也可熔化再变成岩浆。比如火山喷发的地下通道,就把平均厚度33公里的地壳岩石层熔化贯穿了嗎!又比如穿插在地壳岩石圈中、不同深度分布的岩墙、岩柱、岩基、岩盘、…等,也是流态岩浆沿岩石裂缝、裂隙侵入穿插,并熔蝕扩大空间范围、长期停畄地下冷却而成。岩浆熔穿、熔塌岩石,使局部地段岩石由固态返回变为流态,固态变回流态,故而出现地动(地震)。哈尔滨工业大学王雪峰教授编著的《地震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探索》一书中,也谈到“岩石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一定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当岩石的温度高于这个临界温-度时岩石将会熔融而成岩浆。一般认为这个临界温度估计为3000℃左右,岩石熔融坍塌就会形成地震活动。
匿名  发表于 2020-6-5 13:01
浅谈天然《三动》和物质《三态》:〈作者:逺长江〉2020、6、4日。
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之三态存在,三态变化常与温度宻切相关。以水为例,在摄氏零度以下水成冰雪雹之固态,在O~100℃之间为液态,100℃以上为气态。冬季到来我国北方河流冰封,不再见有水流动;北极、南极洲,冰山、冰雪覆盖,固态者固结不动也。液态与气态,统称流体。一般而言,气态比液态更易流动。
何谓天然《三动》?是指地动(俗称地震)、水动(洪水泛滥为例)、气动(台风、飓风为例)。水为液态物质,液态与气态均具有易流动的本性;而地壳岩石坚硬固体物质,本是长期固定不动的,为何出现地动、发生地震呢?道理何在?春天到来气温升高,冰河解封开河,再见液态水的流动;夏季烈日当空,水气蒸腾上天,云雨雷电变幻,气态变流更剧烈也!而冬季均无雷电出现?水成冰雪固态也。再问地动(地震)是何因?不就一目了然嗎!液态变固态,则由动变为静止;固态变液态,则静止变为动。
地壳岩石圈下是《一满锅沸腾翻滚的稀粥》,地幔层岩浆高温为2000~4000℃以上。煮稀粥的火源在何处?它是地核的热核反应堆所提供;锅内沸腾翻滚的稀粥,随时掀动锅盖震动是惯常发生的事;沸腾翻滚稀粥从盖缝中喷溢出锅外就如同火山喷发。
匿名  发表于 2020-6-7 15:16
再谈天然《三动》:
天然《三动》是地动(俗称地震)、水动(洪水泛滥为例)、气动(台风、颶風为例)。地动是地壳岩石固态物质发生震动;水动是以洪水泛滥为例,代表液态物质的动态形式;气动以台风、颶风为例,代表气态物质的运动形式。固体与液体因自身具有明显的重力,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滚落或流动;而气体则不同,常见有横向奔流运动(如风)和纵向上升运动(如龙卷风)等自然现象。这里所说的是指三态物质的天然运动形式,不包括人为制造的运载工具和运行武器。
言归正传來谈地动——地震:引发地动的原动力和能量来自地下深处,岩石与水是固态与液态物质,它们所具有的自身重力是朝下的。要使地面发生震动或火山喷发,必须要具有一个向上运行和传递的力或能量。这个力就是原动力,这个能量应來自地球深部。先把大方向确定下來,再分析细部。(文稿内容未完,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  发表于 2020-6-12 17:06
汉文化“国”字含义图示(突现戈字形法则):
西方国家结构有单一制与联邦制两种行政组合形式。单一制国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联邦制国家由若干成员小国(或邦、州)联合组成。成员国可以大小不一,成员国数量可以多少不一,成员国(或邦、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可以有自已的军队、立法权、司法权(公、检、法院、警察),邦、卅长由各邦、卅选举产生。而单一制国家的行政区域均直属中央管辖之下,无独立性可言,不能组建军队,区域首长可由中央任命人选。
西方国家的立法权归国会、参议、众议两院掌管。戈字上下分列有军队、立法、司法、警察、武装等法则。戈之外围方框“囗”,象征一个国家版图区域之疆界;戈之外边若为圆“O”,则象征由全球各国组成的联合国;汉字实在太神奇了!
匿名  发表于 2020-6-12 17:07
(续接279楼文稿):
军队和武装力量是国家政权的支柱;司法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和坚实可靠力量,司法权归检查院、法院、公安、警察掌管,具有独立行事法权法制的权力;立法权归国会、参议院、众议院掌管,它虽然具有立法权,但不具有司法权,他们都无权干涉司法;只能制法,无权执法,这一点必需明确。美国民主党现任众议长佩洛西无权干涉司法事务,美国民主党领人奥巴马、佩洛西、拜登、希拉里、…等人,连三权分立的基本知识(人字形法则)都缺知晓。“戈”象征军队、武装力量、司法、征战、国防、保卫、抵抗、刑杀、武力管制、…等内容,
从117楼插图可以明示标明,戈字上下布满军队、立法、司法、警察等以管控行政区域或成员国。关于参议两院立法权,只具有立法权,无执行权,实际上只是个空头罢了。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一切权力归立法院,那是极端错误的说法!本人在这里进行《普法教育》。
匿名  发表于 2020-6-17 07:58
科学发现和发明是辛勤脑力劳动的结晶:
固态波、液态波、气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有何异、同特点?谁能为作者(逸长江)回答这个问题?
所谓《知识产权》是尊重科学的价值规律;小偷匪们去偷财富、金钱,大盗们专门偷科学机宻、绝宻;大盗们为何不偷金钱、美人、和财富?而专门偷袭科学机宻?科学机宻岂可泄露天机?值钱的东西不是金银财宝;不是美人、玩物;不是三子(车子、房子、票子);而是先进科学技术!
假如你要想攻克地震:靠金钱、财富、美人行吗?靠车子、房子、票子行吗?靠金银财宝行吗?靠上帝、天神行吗?……?统统不行,唯一出路是靠先进科学技术。
匿名  发表于 2020-6-17 13:00
地震成因的核心理论——天然爆炸学说(差異理论):
断裂理论为世界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理论;而天然爆炸理论则为地震界新生派理论。人们一谈到爆炸,就会联想到一系列爆炸:如宇宙大爆炸、流星陨石爆炸、可燃气体爆炸、煤矿瓦斯爆炸、火山爆发爆炸、雷电爆炸、(霹雳震天响)、战争导弹、核弹爆炸、化工厂爆炸、锅炉爆炸、鋼瓶爆炸、鞭炮爆炸…等。7级大地震理应是地下深部的爆炸成因。
这有何事实依据?地震台站的地震仪器对地下核爆炸的记录和天然地震的记录是非常相同的,开头地震人员难以分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找出一些差别。天然地震常有前震与余震,地下核爆炸则没有前震和余震。其实天然地震和地下核爆炸均为同种成因,都是能量的快速集中释放而引发爆炸,产生强大地下冲击波造成山摇地动之地震。
不过爆炸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型为具有封闭系统的爆炸,指具有隔离围压外壳层的爆炸类型,如炸弹、地雷、手榴弹、鞭炮、陨石…等;第二类型是指不必具有外壳隔离围压层的天然爆炸类型,称为开放系统的相遇则炸的类型,比如雷电现象、可燃气体(如瓦斯、甲烷)的爆炸…等,甲烷(CH4)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有的两种气态物质不能接触相遇,一接触相遇则立即发生猛烈爆炸,危险最可怕的是开放系统的大爆炸。
为什么说危险最可怕的是开放系统的大爆炸呢?因为封闭型爆炸物常安设有导火线装置,不碰撞导火线不会发生爆炸;而开放系统的爆炸则不同,比如化学爆炸反应,两种化学物质一相遇,就会立即发生猛烈爆炸。比如氟气在冷、暗条件下就能跟氢气剧烈化合,发生爆炸,生成氟化氢气体。又如氯气跟氢气在日光照射下,能发生爆炸化合,生成氣化氢气体。氧与氢化合也会产生爆炸。天然气、瓦斯、煤气的分子式为CH4(即甲烷)。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但是必须注意,如果点燃甲烷跟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就会立即发生爆炸。甲烷在空气里的爆炸极限是含甲烷5~15%,在氧气里的爆'炸极限是5.4~59.2%,因此,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通风、严禁烟火等,以防止甲烷跟空气混和物的爆炸事故发生。又如雷电的发生,是不同电性的电相接触则会发生电击爆炸,人们称叫炸雷。炸雷有时会将大树劈成两半或击死人兽。
匿名  发表于 2020-6-18 07:45
天然爆炸理论为地震成因的核心理论,也是地震界新生派理论:
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火药和炸药的一些有关情况:黑火药就是硝酸鉀75%、硫磺10%、木炭15%成分的火药,在现代工业的分类里因为威力相对小是不算“炸药”的,不过依旧是易燃易爆的高爆炸品。
黄火药,应该是指诺贝尔研制的矽藻土炸药,又称为黄色炸药,主要成分是硝化甘油,木屑,硝石和碳酸钙,诺贝尔最早用的是矽藻土做为吸附硝化甘油的物质所以得名矽藻土炸药,优点是威力大,相对稳定安全。有40%和60%两个版本:40%版:40%硝化甘油、15%木粉、44%硝石、1%碳酸鈣60%版:60%硝化甘油、16%木粉、23%硝石、1%碳酸鈣。硝化甘油(化学式为C3H5O9N3)是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g;③每个分子中共含有20个原子核,且每个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④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黄色炸药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是一种威力很强而亷伝的“特种达纳炸药”,又称“特强黄色火药”。该炸药由碳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等3种组成,一个分子中含原子个数为:8+8+16=3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气体之一为氮气。该炸药物质化学式:C8N8O16
何谓爆炸?炸药(Explosive material),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即爆炸)的物质,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起爆药提供)激发,炸药就会对外界进行稳定的爆轰式作功。炸药爆炸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周围物质起破坏、抛掷、压缩等作用。
炸药就是可以非常快速地燃烧或分解的物质,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在反应物(原始化学化合物)的各个不同原子之间,以化学键形式储存着大量能量。化合物分子分解时,生成物(产生的气体)可能利用其中的一些能量(而不是全部能量)形成新键。大多数“剩余”的能量会形成高温热量。 集中的气体在极大压力下快速膨胀。热量会加快各个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使得压力更高。在高能炸药中,气体压力很大,足以破坏建筑,致人伤亡。如果气体膨胀速度比音速快,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压力还能促使固体碎片高速冲出,以巨大的力量打击人或建筑。
匿名  发表于 2020-6-18 15:39
(283楼文稿修订版):作者:遠长江
天然爆炸理论为地震成因的核心理论,也是地震界新生派理论:
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火药和炸药的一些有关情况:黑火药就是硝酸鉀75%、硫磺10%、木炭15%成分的火药,在现代工业的分类里因为威力相对小是不算“炸药”的,不过依旧是易燃易爆的高爆炸品。
黄火药,应该是指诺贝尔研制的矽藻土炸药,又称为黄色炸药(丅N丅),主要成分是硝化甘油,木屑,硝石和碳酸钙,诺贝尔最早用的是矽藻土做为吸附硝化甘油的物质所以得名矽藻土炸药,优点是威力大,相对稳定安全。有40%和60%两个版本:40%版:40%硝化甘油、15%木粉、44%硝石、1%碳酸鈣。60%版:60%硝化甘油、16%木粉、23%硝石、1%碳酸鈣。硝化甘油(化学式为C3H5O9N3)是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g;③每个分子中共含有20个原子核,且每个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④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黄色炸药(丅N丅)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是一种威力很强而亷伝的“特种达纳炸药”,又称“特强黄色火药”。该炸药由碳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等3种组成,一个分子中含原子个数为:8+8+16=3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气体之一为氮气。该炸药物质化学式:C8N8O16
何谓爆炸?炸药(Explosive material),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即爆炸)的物质,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起爆药提供)激发,炸药就会对外界进行稳定的爆轰式作功。炸药爆炸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周围物质起破坏、抛掷、压缩等作用。
炸药就是可以非常快速地燃烧或分解的物质,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黄色炸药(丁NT)物质C8N8O16(爆炸)=8CO2↑十4N2↑(产生大量气体、极大压力下而快速膨胀),杀人伤亡和破坏建筑物倒塌。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在反应物(原始化学化合物)的各个不同原子之间,以化学键形式储存着大量能量。化合物分子分解时,生成物(产生的气体)可能利用其中的一些能量(而不是全部能量)形成新键。大多数“剩余”的能量会形成高温热量。 集中的气体在极大压力下快速膨胀。热量会加快各个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使得压力更高。在高能炸药中,气体压力很大,足以破坏建筑,致人伤亡。如果气体膨胀速度比音速快,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压力还能促使固体碎片高速冲出,以巨大的力量打击人或建筑。
匿名  发表于 2020-6-18 16:12
爆炸产生的原理和实质问题在那里?
爆炸事件在自然界随处可见,每天发生千千万万件。有人将爆炸分类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可燃气体爆炸、雷电爆炸、天然爆炸、人为爆炸(如核试验、定向爆破、战争炮弹爆炸、工程开挖爆炸、焰火礼炮、鞭炮爆炸)…等。
何谓爆炸原理?是指某种能量(如化学能、核能、电磁能、膨胀势能、重力势能…等)在瞬间转换成热能,同时一部分热能也在瞬间转换成机械动能的过程。能量转换成热能和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两个过程都同时存在才能算是爆炸。如果一个强度极大的容器发生了某种能量转换成热能的过程,但是因強度极大而没有瞬间转换成机械能,则形不成爆炸。火山与地震的成因符合爆炸原理,具有热能和机械动能的同时转换。火山喷发与地震时的地动山摇,最终都表现以机械动能进行释能、耗能的特征,因而说火山与地震的成因归属为爆炸科学范畴。
爆炸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爆炸物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快速膨胀,同时热量会加快各个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使得压力更高。在高能炸药中,气体压力很大,足以破坏建筑,致人伤亡。如果气体膨胀速度比音速快,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压力还能促使固体碎片高速冲出,以巨大的力量转换为机械动能,对地面建筑物产生破坏倒塌和杀害人畜死亡。
匿名  发表于 2020-6-22 14:57
火山和地震都是由地球的  内部运动  引起的
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火山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并与母岩分离,熔融体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通过薄弱带向地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爆炸性喷发,气体释放后岩浆粘度降到很低,流动转变成湍流性质的。如若岩浆粘滞性数较低或挥发份较少,便仅有宁静式溢流。从部分熔融到喷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差别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火山活动。
匿名  发表于 2020-6-23 11:18
地震界非主流新派学者(遠长江)对主流传统学派所遵从的引发地震机制之《刚硬断裂理论》和《弹性应变回跳理论》提出质疑,并指出中源地震(位于地下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位于地下300~720公里)及火山基源(位于地下60公里以下),均位于地幔岩浆圈内,根本不存在岩石的刚硬脆性断裂、破裂现象,只存在地幔岩浆流塑性物质,所以《刚硬脆性断裂理论》和贝尼奥夫的《弹性应变回跳理论》无法解释中源与深源地震的引发机制。可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个别学者却搬出贝尼奥夫的大洋板块下插板学说,指洋壳岩石因断层下插到岛弧或陆地下方的地幔中,意思是说地壳刚硬岩石在中源和深源地震深度(70~720公里)、仍然可以存在刚硬脆性岩石断裂现象;并举例以木板插入深水中,因深水压力大折断木板;这位学者认为自己很有道理,可你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地幔能用水來比拟吗?地幔岩浆物质温度高达1000~4000℃,压力高达1900~4万个大气压,莫说木板,就是最坚硬的花岗岩、玄武岩早已统统被熔融成岩浆了!还有什么断裂可谈?!
为了让这位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学者更好地了解洋壳下插板的有关情况,作者(遠长江)特选出三幅有关插图图示在28楼。关于世界著名的地震科学家贝尼奥夫的《洋壳板块下插图》,图中也存在有一些毛病,比如洋壳玄武岩下插至地慢层中,被熔化后成岩浆往上冲形成玄武岩质火山或引发地震(请参阅28楼第一幅插图)。作者(遠长江)认为,玄武岩被熔化成岩浆后,很难竖向上冲形成火山喷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洋壳下插板玄武岩不是插入大气层中,而是下插于地幔岩浆层中,所以玄武岩熔化后,应是熔融于混合地幔岩浆层中。不论是固态玄武岩、还是熔化后的流塑态玄武岩质,均因自身重力不会竖向上冲,只会因重力下沉!除非在高压气体的强力作用下才会产生上冲,火山喷发全依赖超高压气态物质爆发力。
匿名  发表于 2020-6-24 11:45
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质疑:(作者:逺长江)2020、6、20日。
《三体波》:指固体波、液体波、气体波的统称。并阐述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质疑?
固体波(能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的波)和气体波(能在气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无法用肉眼均看到,只能用科学仪器才能识别出它们;只有液体波(指能在液体中进行传播的波),人们能用肉眼看得清楚和识别其波形及传播方式。比如我们丢一颗小石子入池塘中,池塘平静的水面上就会出现一圈又一圈的园形水纹波向外扩展传播。可地震学家们说,地震波的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有纵波能通过液体,这一说法如何解释水面上一圈又一圈向外扩展的横波?地震波是一种强力冲击波,向池塘水中丢一颗小石子,水面上出现的一圈套一圈的园形水纹波,也是一种小冲击波,二者完全相同,如此看来,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可通过液体。另外固体和液体均由粒子组成,而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是通过粒子传递波能的,固体与液体只是粒子排列宻度有所不同而已,液体具有易流动灶罢了。比如地震海啸,汹涌澎湃、巨大海浪冲岸席卷高掀,说明地震波的波能是能横向作用于水体(液体)的。作者(遠长江)认为,液体对于地震波的横波而言、绝不是绝缘体!海底水下探测魚群活动和敌方潜艇方位,也是水体中进行全方位(包括纵向、横向、斜向)测定,那么地震波为何就不能通过液体呢?所以作者(逺长江)对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提出不同看法与质疑。

中源地震震源位于地下70~300公里,深源地震位于地下300~720公里;中源与深源地震均位于地球地幔(中间层)流塑性岩浆液态圈中,如果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那么地震横波怎能传播到地球表面呢?这做何解释呢?所以说“地震横波不能液体”这种说法不成立!应予以否定。就连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烟柱也是由纵波和横波释放而成的(待今后予以阐明)
匿名  发表于 2020-6-25 11:15
面波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也称为L波。它是由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面波的振幅大、周期长、波速较慢(约为横波波速的0。9倍)。面波比体波衰减慢,因此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由于上述三种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地震仪上记录的地震曲线上,首先到达的是纵波,其次是横波,最后到达的是面波。分析地震曲线上P波和S波的到达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距离(位置)。
当剪切波和面波都到达时,振动最为剧烈。
  面波的能量要比体波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是面波。
面波是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约为3.8千米/秒,低于体波,往往最后被记录到。如果地震非常强烈,面波可能在震后围绕地球运行数日。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面波的传播较为复杂,既可以引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是地表做横向的剪切,其中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
在大地震的地震记录图上常常观测到绕地球若干圈的面波,它们的周期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分钟之间,相当于波长在1000公里以上,其传播速度和频散受地幔结构的控制。这种波称为地幔波。
地壳面波不仅是研究大面积内地壳构造的主要依据,而且对解决地震学中的其他问题,如测定震级、计算震源动力学参数等也很有用。
面波:有人称表面波,它是一种长波。它是由纵波、横波在地表相遇叠加而成的混合波,或称复合次生波。面波的传播像是一个波列,持续时间长,不像纵波与横波时间短暂而称为短波。面波周期范围最长可达30O0秒(即50分种),面波振幅大,时间较长,故破坏性大。
面波的波长,波列肘问可达53分钟,振幅大,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在河谷、盆地可形成地震波來回迴旋,造成破坏更加严重;松散堆积物复盖地带房屋建筑物破坏程度比基岩地区提高四倍。
匿名  发表于 2020-6-25 11:16
面波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也称为L波。它是由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面波的振幅大、周期长、波速较慢(约为横波波速的0。9倍)。面波比体波衰减慢,因此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由于上述三种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地震仪上记录的地震曲线上,首先到达的是纵波,其次是横波,最后到达的是面波。分析地震曲线上P波和S波的到达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距离(位置)。
当剪切波和面波都到达时,振动最为剧烈。
  面波的能量要比体波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是面波。
面波是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约为3.8千米/秒,低于体波,往往最后被记录到。如果地震非常强烈,面波可能在震后围绕地球运行数日。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面波的传播较为复杂,既可以引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是地表做横向的剪切,其中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
在大地震的地震记录图上常常观测到绕地球若干圈的面波,它们的周期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分钟之间,相当于波长在1000公里以上,其传播速度和频散受地幔结构的控制。这种波称为地幔波。
地壳面波不仅是研究大面积内地壳构造的主要依据,而且对解决地震学中的其他问题,如测定震级、计算震源动力学参数等也很有用。
面波:有人称表面波,它是一种长波。它是由纵波、横波在地表相遇叠加而成的混合波,或称复合次生波。面波的传播像是一个波列,持续时间长,不像纵波与横波时间短暂而称为短波。面波周期范围最长可达30O0秒(即50分种),面波振幅大,时间较长,故破坏性大。
面波的波长,波列肘问可达53分钟,振幅大,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在河谷、盆地可形成地震波來回迴旋,造成破坏更加严重;松散堆积物复盖地带房屋建筑物破坏程度比基岩地区提高四倍。
匿名  发表于 2020-6-26 11:30
地震波和抗震:何谓《波》?波就是振动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地震波就是通过地壳岩石介质、或地幔岩浆介质进行震动传播。振动分上下振动,前后左右振动,南北东西各个不同方向的振动,沿直线振动,园形状振动,凹凸蛇行状振动,无规则颠簸振动,体波振动,面波振动,……等。振动对介质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振幅大小及振动时间长短、波长、波速等宻切相关。介质与建筑物抗震动能力:取决于介质与建筑物的内部组织结构紧宻连结、或胶结程度的好坏,抗拉、抗压、抗剪、抗扭等力学性能,高强度介质和建筑工程,就连炸弹、导弹也无所畏惧!那么抗震不在胯下。内部组织结构松散的堆积物层,河流两岸河卵砾石沙土冲积物层,第四纪松散士埌层,河滩海滩冲积三角洲层,人工堆积松散层,以及断层破碎带交汇地段,陡崖悬崖危岩山脚地带,……等,均是组织结构十分软弱、松散介质;建筑质量极差土坯房,均为抗震大忌!
匿名  发表于 2020-6-27 15:29
火山喷发和地震突发为地球内能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释放方式:
火山喷发有良好的火山地下道和地面出口,火山喷发是以公开暴露式直接喷出炽热岩浆,集中进行热能释放;而地震活动则是以地下隐蘞式进行压力动能释放,使地表产生一定地域范围的强烈震动。火山喷发能以持续应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能量连续释放,因为火山基源孕育聚集体能很好穿插连接在一起,故此,有十分充裕的补给源头。而地震活动是以短暂的瞬时应力、进行快速突发的能量释放,一个地震序列(包括主震和系列前震及众多的余震)的大小震源——能量孕育聚集体,全部都是成群分布的个体单干户,它们彼此相互之间没有补给接济关係,各自独立行动、进行能量单独释放。
火山喷发是以集中港口式进行能量释放为特点,地震活动是以发散式、成群结队地进行能量释放(因为它们没有大型港口,不能将货物集中装载在大型货轮内进行运输外销,只能进行分散零售——能量释放方式)。
匿名  发表于 2020-6-27 15:30
火山喷发和地震突发为地球内能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释放方式:
火山喷发有良好的火山地下道和地面出口,火山喷发是以公开暴露式直接喷出炽热岩浆,集中进行热能释放;而地震活动则是以地下隐蘞式进行压力动能释放,使地表产生一定地域范围的强烈震动。火山喷发能以持续应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能量连续释放,因为火山基源孕育聚集体能很好穿插连接在一起,故此,有十分充裕的补给源头。而地震活动是以短暂的瞬时应力、进行快速突发的能量释放,一个地震序列(包括主震和系列前震及众多的余震)的大小震源——能量孕育聚集体,全部都是成群分布的个体单干户,它们彼此相互之间没有补给接济关係,各自独立行动、进行能量单独释放。
火山喷发是以集中港口式进行能量释放为特点,地震活动是以发散式、成群结队地进行能量释放(因为它们没有大型港口,不能将货物集中装载在大型货轮内进行运输外销,只能进行分散零售——能量释放方式)。
匿名  发表于 2020-6-28 14:54
首先必需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 :
筆者(逺长江)多次指出:“猴子井里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根本不清楚井里水中月亮是影子,却把月影当成真月亮,徒劳呀!没有击中目标。预测地震总得首先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
当今世界主流地震界(包括地震界权威专家、学者、教授、地震科技工作者、…等)所遵从的传统理论是岩石的“脆性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论 )及弹性“回跳理论"。这个古老的传统理论只仅仅适用  于地下20公里以内空间范围发生的浅源地震,20~70公里深度区间范围的浅源地震都难以适用,因为岩层随深度增大而具有柔塑性,因而容易造就背、向斜和扫帚状……等曲形构造的形成。脆性破裂理论与回跳理论无法解释中源地震(70一300公里深度)和深源地震(300~72O公里深度)的形成机制,因为地下70.~720公里深度范围内根本不存脆性断裂。所以每当世界各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界权威人'士出来讲话,一说板块运动,二说地震震源深度在20公里左右或以内。
为什么要谈震源深度呢?因为震源是地震原动力起始地点,比如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爆炸物,它们爆炸的原动力是里面装有炸药,外面的壳被炸破、炸裂、炸开花,外壳不是动力來源,它只能消能与耗能。地壳岩石断裂、断层构造也同样如此。断裂、断层的出现是地震的后续与次生反映。不是岩层断裂而产生地震;而是因地震产生岩层断裂;这个因果关系的基本概念必须弄清楚,不要将因当成果,将果当成因,思路必须颠转过来。这是一个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请问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等,里面不装炸药能发生爆炸嗎?能炸破外壳嗎?这么简单的问题却被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专家、学者们费解了呢?!
匿名  发表于 2020-6-29 10:28
地下纵横次火山:
岩浆活动的两种方式:一是岩浆的侵入活动,二是岩浆的喷发活动。岩浆喷出地表,是向大气层进行能量释放;而岩浆侵入活动或因压力不足,或因距地表太远,或因上覆岩层完整,岩浆未能喷出地表,只能停畄、封闭、隐伏在地壳岩石圈内,有学者称侵入岩浆体为《潜火山》、或《次火山》、或《地下火山》。作者(遠长江)认为称《地下纵横次火山》为宜,因地幔岩浆向地壳中侵入,是沿岩石断裂、裂隙、纵横交织穿插分布的。《地下纵横次火山》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继续聚集能量,有可能冲破一切障碍,冲出地表而成为明火山喷发;另一种是永久封固在地壳岩石圈内,以引发地震形式释放能量,最后逐渐冷却而成侵入火成岩体,如岩墙、岩柱、岩床、岩盘、岩基、岩株、……等。
匿名  发表于 2020-6-30 09:37
火山活动是怎样造成地震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是火山活动或地下次火山活动所造成的,人们称这类地震为火山地震和地下次火山地震。它们约佔全球地震总量的77~84%左右。
火山爆发就象在地下进行爆破一样,当然会使大地产生震动,规模一般较大,震级较高。因为有的火山爆发所拥有的能量,和一次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差不多,甚至大大超过。如l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具有的能量达到4.6×10^25尔格,相当里氏9级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樱岛火山还算不上大型火山喷发,最大型一次火山喷发所释放出的能量,约等于里氏10级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两倍以上。
火山喷发前后也有地震发生。因为在火山爆发前,大量岩浆已在那里的地壳中聚集膨胀,既可以使岩层产生新断裂,又可以促使那些原有的断裂再次发生变动,所以一般都有地震发生。当然地震也就成了火山快要爆发的信号。在火山爆发后,大量岩浆迅速喷出地表,地下深处的岩浆来不及补充,于是畄下空间,那里的岩层就会塌陷,产生断裂、失落失稳,造成一些规模很小的地震。
匿名  发表于 2020-7-5 15:48
岩浆又是什么东西呢?
现在一般认为是地幔里的高热的塑性物质钻到地壳里形成的。这些物质温度很高,至少有一千多度至数千度,本来在地幔里就应该熔化了,但因那里压力大,不能成为液体,而成为具有塑性的固态物质。当压力减小,它就会变成液态岩浆活跃起来。地壳产生产生破裂的部位就是压力较小的地方,岩浆总是在这些断裂帶出现,并通过裂缝不断侵入到地壳中蓄积起末,成为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由此可见,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与地壳的断帶、特别是与尚在活动的断裂带有关,简直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因如此,所以它们往往在同一地区出现,且互相联系,互为影响。
匿名  发表于 2020-7-8 09:19
地震、火山、岩浆-,三者为一个系统。
匿名  发表于 2020-7-8 09:20
岩浆活动是造成地震主要原因
有学者指出,那些蓄积在地壳中的岩浆,并不一定都有冲出地面的机会,譬如说,如果一个地方地壳很厚,储藏岩浆的处所离地面太远;或上覆岩层緻宻完整,无法形成上升通道;岩浆没能喷出地表,但在这里发生的地震,认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甚至认为这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不过由于地下深处的情况,人们难以很清楚了解,目前许多认识还出自推科学测罢了,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地壳深处的地质勘测会逐步得到解善。
匿名  发表于 2020-7-8 09:21
地震成因与预测去问火山,火山成因与预测预报去问岩浆,岩浆会给你正确、完美的答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19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