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匿名

略谈地震震源和火山基源的能量根源由来: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1:48
喷发类型
龙岗火山群位于吉林省辉南和靖宇县境内的龙岗山脉中段。火山活动始于新近纪,第四纪更新世为鼎盛期,全新世以来仍有较强的喷发活动,是中国近代活动火山区之一。火山碎屑物的堆积构
龙岗火山群造、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特征表明,第四纪爆破式火山作用包括岩浆爆发、射汽.岩浆爆发和射汽爆发三种类型,以岩浆和射汽-岩浆爆发最为发育。
区内爆破式火山活动具有多旋回、多期次、多阶段喷发特点。据火山地质特征,可划分为9期,由老至新为:早更新世早期、晚期;中更新世三角龙湾期、旱龙湾期和金龙顶子早期;晚更新世金川东期;全新世大翁圈期、红期林场期和金龙顶子晚期。
爆破式火山灾害的范围较大,岩浆爆发中高危区的半径约10km。射汽-岩浆爆发影响的半径约4km。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2:09
龙岗火山群火山湖照片
267f9e2f07082838e12cf8a2b299a9014c08f167.png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33
〈九〉、长白山天池火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火山活动经历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锥(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喷发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岩浆成分从玄武质→粗面质→碱流质代表其演化过程。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35
简介
历史上长白山地区有过多次喷发的“史料记载",1668年和1702年两次天池火山喷发是可信的。
通过火山地质学和精细的14C年代学研究,全新世以来天池火山至少有两次(公元1199年和约5000年前)大规模喷发。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35
中国地震局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开始了监测和研究工作。
经过几年的研究,专家们认为,长白山是一个休眠的活火山,虽然休眠了300年,但世界上休眠数百年再次喷发的火山并不少见。
地球物理探测表明,长白山天池下方有地壳岩浆囊存在的迹象,
长白山天池具有再次喷发的危险,其喷发形式为爆炸式,由于天池20亿吨水的存在,使喷发具更大的破坏性。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36
九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在长白山天池建立了火山监测站,包括:数字地震监测台网、定点形变观测系统、GPS流动观测网、地球化学观测网。“九五”项目的实施结束了对天池火山不设防的局面。
从目前的观测结果看,尚没有发现火山复苏的征兆,人们可放心的尽享大自然赐予长白山天池的丰富资源和优美景观。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38
形成原因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
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
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
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
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
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天池虽然在群峰环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
它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
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
史料记载天池水“冬无冰,夏无萍”,夏无萍是真,冬无冰却不尽然,冬季冰层一般厚1.2米,且结冰期长达六、七个月。
不过,天池内还有温泉多处,形成几条温泉带,长150米,宽30 - 40米,水温常保持在42℃,隆冬时节热气腾腾, 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将天池叫温凉泊。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2
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以火山地质地貌遗迹为主。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长白山地区不仅是东北而且也是中国、东亚最大的火山岩分布区,还是火山数目最多的地区。长白山火山复式火山锥,是在广阔的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上,沿NE向和NW向断裂交叉部位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巨大的火口湖长白山天池最为壮观,其他尚有瀑布、温泉和生态良好的松林等。[1]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2
自然资源
在长白山周围分布着100多座火山。最大的火山口海拔2600米左右,直径达4.5公里,是漏斗型,深达800多米。其景观独特,国内罕见。周围小的锥体,海拔高在1000米左右。火口多为溢出口,呈椅形、新月形,山顶平坦。著名的有西鹅毛顶子、东鹅毛顶子、西土顶子,东土顶子、西马鞍山、东马鞍山、赤峰、老房子小山等。小火山拱卫着长白山,构成了壮观的火山群。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3
长白山火山群以长白山截顶圆锥火山为主,周围有广阔的熔岩台地,台地上又有众多的小火山分布。该火山群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的东北部,位于北东向延伸的鸭绿江断裂和巨型纬向构造的复合部位,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频繁。龙岗火山群位于长白山火山群之西,包括靖宇县中部、辉南县东南部和柳河县东北部,主要在龙岗山脉的中段,由于第三纪以来有多次熔岩喷发,构成大片熔岩台地,该火山群火山活动也很频繁。[2] [3]
长白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以原始、天工、神奇、博大、富饶为特点。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有: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景观和山水风光:典型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种类繁多、品种齐全的动植物资源;北国独特奇异的冰雪风光;分布广泛的火山矿泉、瀑布与河湖;独居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风情。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3
长白山的资源组合性较好,山景、水景、生景相伴而生、辉映成趣;长白山旅游资源总体品位高,散布于三区四线旅游带上,使得游人随处可以欣赏长白山的胜景,此外,旅游资源的优劣与环境保护的主次组合分明,有利于开展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白山一年四季风光各具特色,春踏青,夏消暑,秋赏叶,冬玩雪。
人文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长白山在清代有“圣地”之誉,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人称“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唯有长白山的纬度最高,其海拔和面积超过国内的一般名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神奇古朴的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的美景佳境,主要由火山地貌景观和高山垂直景观带构成。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4
1、长白山火山群峰:巨型的火山锥体横亘长空,群峰竞拔争秀,在长白山主峰周围分布着100多座火山。长白山顶16座海拔2500m以上奇峰环抱着长白天池,其景观独特,世界罕见。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4
2、长白山火山口湖:由于长白山火山为多口喷发火山,因而形成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深浅有别的多个火山口湖。其中,长白天池以世界海拔最高、水体面积最大、水最深闻名遐迩。天池湖水幽深,碧波荡漾,景色绮丽。长白山天池北侧约3km的二道白河西岸,另有一深一浅两个小天池。一个隐在幽静的岳桦林中,海拔1780m,湖面呈圆形,面积5380m2,水深10多米,湖水碧绿。另一个大小相当,但水深只有几米,有时干涸,露出黄色底泥。登高俯视,小天池一个碧蓝,一个橙黄,好似一对金银杯,所以人们又称小天池为对杯湖。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4
2、长白山火山口湖:由于长白山火山为多口喷发火山,因而形成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深浅有别的多个火山口湖。其中,长白天池以世界海拔最高、水体面积最大、水最深闻名遐迩。天池湖水幽深,碧波荡漾,景色绮丽。长白山天池北侧约3km的二道白河西岸,另有一深一浅两个小天池。一个隐在幽静的岳桦林中,海拔1780m,湖面呈圆形,面积5380m2,水深10多米,湖水碧绿。另一个大小相当,但水深只有几米,有时干涸,露出黄色底泥。登高俯视,小天池一个碧蓝,一个橙黄,好似一对金银杯,所以人们又称小天池为对杯湖。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6
3、长白瀑布群:长白山乃三江之源头,水流坡降大,断裂阶地多,形成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大小瀑布,其中长白天池瀑布最为驰名。天池水从北面缺口流出后,形成乘槎河(又称天河)。乘槎河漫游在海拔2190m以上的峭壁间,流到海拔1250m尽头时,便陡然从峭壁上跌落直泻形成高达68m的长白大瀑布。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6
4、长白温冷泉群:天池脚下,冷热各异的矿泉,星罗棋布,泉水涓涓流淌,仅长白温泉群就有几十个泉眼,最高水温高达82℃,鸡蛋放入顷刻即熟。长白山温泉素有“神水”之称,不仅可供游人洗涤爽身,还可舒筋活血,驱寒祛病,特别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显著疗效。
5、长白山谷底林海(俗称地下森林):谷底林海实际是火山口森林,谷壁高达60m,谷底南北长300m。其间苍松挺拔,巨石错落,别有洞天。
6、长白松:长白松因形若而得名——美人松。美人松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是长白山独有的美丽景致。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7
地质地貌
长白山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远在两亿年至七千五百万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经有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形成古老的岩层。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到了新生代,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伴有火山的间歇性喷发,地壳发生了一系列断裂、抬升,地下深处的岩浆大量喷出地面,构成玄武岩台地。第四纪到来之前,地壳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时期,火山活动趋于活跃,由原来裂隙式喷发转为中心式喷发,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的火山锥。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6:47
长白山保护与开发管委会辖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区内海拔高差近2000米。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长白山是一座复合式盾状的休眠火山。山顶环绕着海拔2500米以上的奇峰16个,陡峭险峻,雄姿各异。最高峰将军峰在朝鲜境内,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玄武岩台地(又称山前熔岩台地)地域面积比较广阔,海拔在1000米以下,相对高差200米,地势比较平缓。玄武岩高原(又称山麓倾斜高原)介于玄武岩台地和火山锥体之间,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海拔约在1000至1800米之间,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
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材料,是揭示地球生物形成演变的重要依据。
匿名  发表于 2020-7-19 17:09
timg (16).jpeg
匿名  发表于 2020-7-21 13:15
从长白山火山群地区的地貌景观來看,山峰挺拔峻峭奇特,雄姿各异,山体岩石由火山喷出玄武岩质组成,玄武岩是何含义?则为酸性岩浆、含SiO2含量成份高,即含石英、燧石成份高,故岩石异常坚硬,抗风化能力强,所以形成陡峭险峰,这是长白山火山群不同于其它火山群的一个突出特征。
匿名  发表于 2020-7-21 13:23
从长白山火山群地区的地貌景观來看,山峰挺拔峻峭奇特,雄姿各异,山体岩石由火山喷出玄武岩质组成,玄武岩是何含义?则为酸性岩浆、含SiO2含量成份高,即含石英、燧石成份高,故岩石异常坚硬,抗风化能力强,所以形成陡峭险峰,这是长白山火山群不同于其它火山群的一个突出特征。
匿名  发表于 2020-7-21 15:14
〈十〉、火山常成群较宻集分布:
火山单独分布者少见,常为成群较宻集分布,请参见下列火山群图片:
13楼云南腾冲火山群照片
15楼巴厘岛火山群照片
16楼大同火山群照片
60楼新疆阿什库勒火山群照片
61楼台湾大屯火山群照片
93楼台湾基隆火山群照片
匿名  发表于 2020-7-21 15:21
〈十〉、火山常成群较宻集分布:
火山单独分布者少见,常为成群较宻集分布,请参见下列火山群图片:
13楼云南腾冲火山群照片
15楼巴厘岛火山群照片
16楼大同火山群照片
60楼新疆阿什库勒火山群照片
61楼台湾大屯火山群照片
93楼台湾基隆火山群照片
匿名  发表于 2020-7-21 16:15
〈十一〉、火山口形态各异:
1、火山口多为园形,山体多为去顶锥形;火山口范围内多数为干地,少数为“天池”(低于潛水面者)。2
2、夏威夷基拉韦厄破火山口直径4027米,深130余米,其中包含许多火山口。整个火山口好像是一个大锅,大锅中又套着许多小锅(火山口),请参见76楼台湾大屯火山有发生喷发可能的照片。如同我们用鋼精锅煮饭,飯熟后见饭面上出现许多出气孔的情况,完全相似。
3、火山成群结队宻集分布,作者用葡萄、高粱穗来形像较为恰当,因为它们都是能量的聚结方式。一个在地下聚结,另一个在地上聚结。
4、地震常为成群结队的稀疏分布,作者用梨、桃、苹果、李子在树上的稀疏分布來形像说明,它们又是能量的另一种聚结方式。但能量主要来源于根部。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43
〈十二〉、意大利三座活火山:埃特纳火山、斯特罗姆波利火山、维苏威火山。另有11座死大山。
(1)、埃特纳火山
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拉丁语作Aetna,西西里语作蒙吉贝洛(Mongibello)。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一座活火山,海拔3200米以上,是欧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
埃特纳火山的名字来自希腊语Atine,意为“我燃烧了”。与其他活火山一样,埃特纳火山的高度处在不断变化中。
埃特纳火山喷发状况十分活跃,自2007年以来发生20余次喷发,而有史以来的喷发活动累计造成近100万人伤亡,破坏力极强,但频繁的火山喷发也为当地带来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及大量的旅游资源。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2
签证信息
意大利为申根国家,前往申根协议国家旅游,可以只申请一国签证,向主要目的地国驻华使馆申请;如果主要目的地不确定或在各目的地停留时间平均,则向第一站目的地国使馆申请。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4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埃特纳火山位于37° 45′ 18.24″ N, 14° 59′ 42.9″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海岸的墨西拿和卡塔尼亚之间,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海拔3326米,属层状火山(如1865年比20世纪末要高52米。总面积1600平方千米。基座周长约150千米),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东岸,南距卡塔尼亚29千米。[1]
地质地貌
埃特纳火山,周长约160千米,喷发物质覆盖面积达1165平方千米。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周围有200多个较小的火山锥,在剧烈活动期间,常流出大量熔岩。埃特纳火山位于地中海火山带,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埃特纳火山下部是一个巨大的盾形火山,上部为300米高的火山渣锥,说明在其活动历史上喷发方式发生了变化。埃特纳火山一直处于活动状态,距火山几公里远就能看到火山上不断喷出的气体呈黄色和白色的烟雾状,并伴有蒸气喷发的爆炸声。地质构造下层为古老的砂岩和石灰岩,上层为海成泥炭岩和粘土。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5
埃特纳火山,因其海拔较高,山顶还有不少积雪,地下的火山灰就象铺了一层厚厚的炉渣,凝固的熔岩随处可见。站在火山之巅,能感觉到脚下的火山正在微微地颤抖,这就是典型的火山性震颤。据当地火山监测站人员观测发现,每日午后两点左右火山震颤达到最高峰。
埃特纳山上还不时地发出沉闷的声响,那是气体喷出的声音。火山的热度通过地表传到游人脚上,只觉得脚底也是温热的。在火山口的侧壁上,还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直径约2、3米的大圆洞,形状很规则,就象是人为挖的洞一样,里面还不时地逸出气体。山上遍布各种大小的喷气孔,硫质气味很浓,喷气孔旁边常有淡黄色的硫磺沉淀下来。山顶上还分布着几条大裂缝,宽约20-50厘米,可能是地下岩浆上隆时地表发生变形造成的。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6
喷发历史
埃特纳火山处在几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一直活动频繁,是有史记载以来喷发历史最为悠久的火山,其喷发史可以上溯到前1500年。据文献记载,埃特纳火山已有500多次爆发历史,被称为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在前475年是它第一次已知的爆发,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而最猛烈的爆发则是在1669年,持续了4个月之久,滚滚熔岩冲入附近的卡塔尼亚市,使整个城市成为一片火海,2万人因此而丧生。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6
18世纪以来,火山爆发更加频繁,本世纪已喷发10余次。1950-1951年间,火山连续喷射了372天,喷出熔岩100万立方米,又摧毁了附近几座市镇。
1979年起,埃特纳火山的喷发活动持续3年。
1981年3月17日的喷发是近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从海拔2500米的东北部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夹杂着岩块、砂石、火山灰等以每小时约1千米的速度向下倾泻,掩埋了数十公顷的树林和众多葡萄园,数百间房屋被摧毁。据统计,自埃特纳火山喷发以来,累计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00万。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7
2007年9月4日,埃特纳火山再次爆发。
2011年5月12日,埃特纳火山于又一次喷发。在喷发活动最剧烈的时间段内,距离火山数公里外的村镇都能感受到房屋门窗的晃动,埃特纳火山锅型火山口内岩浆夹杂着火山灰冲天而起,引发的巨响在邻近的一些村镇也清晰可见。不过,据意大利相关机构的观察和分析,此次埃特纳火山的喷发应该只是一次常规性的活动,与地震无关。
2011年7月9日,埃特纳火山爆发,熔岩随即喷向东南坡,随风而至的火山灰导致卡塔尼亚的范塔纳罗沙机场短暂关闭。奇怪的是,当地许多电子钟表和电脑内部时钟等计时装置突然变快了15分钟。埃特纳火山喷发后,当地许多民众突然比正常上班时间提早十多分钟到岗,大家发现原来家里的电子钟表和计算机时间突然变快了。不少人认为,这种奇怪的现象是火山爆发所致。 也有人认为,计时装置因太阳风暴或海底电缆产生的电子干扰而出现异常,还有人说也许是外星人作祟。专家暂时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据悉,火山喷发引发异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法国网络杂志Rue89报道,埃特纳火山数年前爆发时,周围地区的电子设备突然自动着火。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7
2012年4月12日,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这是自1月份以来第24次喷发。
2013年10月26日火山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朝天空喷出灼热熔岩,并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上空形成巨大烟柱。据卡塔尼亚机场表示,西西里岛上方空域早上曾短暂关闭。[4]
2013年11月28日,意大利卡塔尼亚埃特纳火山再度喷发熔岩。埃特纳火山可算得上是非常活跃的火山了,而上一次喷发就发生在本月23日。[5]
2015年2月2日,埃特纳火山喷发,红色熔浆溢出。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8
2015年3月17日,埃特纳火山突然喷发,距离两名露营者的营地仅500米之遥。其中一名露营者,25岁瑞典学生Marco Calandra拍下了当时惊心动魄的画面。[6]
2015年5月16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熔岩涌动,如末日大片。[7]
2015年12月3日,埃特纳火山喷发,现场烟柱中爆出闪电蔚为壮观。[8]
2017年2月27日起,埃特纳火山又开始喷发。[9]
2017年3月16日凌晨,埃特纳火山喷发,火焰冲天直播云霄。[10] 3月16日再次喷发,喷出的岩浆流入积雪,引起强烈爆炸,将岩石炸飞,造成10人受伤。意大利有关方面表示,埃特纳火山喷发时,山峰附近有约35名游客。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9
2018年07月底,火山开始新一轮“活跃期”,08月23日,火山出现猛烈喷发。
2018年12月的平安夜,火山斜坡发生猛烈喷发,未流下熔岩,这是该火山十多年首次“横向爆发”,但不会危及人身安全。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4日,意大利卡塔尼亚,欧洲最活跃的火山埃特纳火山于当日再度喷发,大量火山灰被喷向天空,由于能见度太差当地机场已被关闭。[12]
2019年7月20日,埃特纳火山喷发,持续喷出大量浓烟和岩浆。[13]
2019年12月10日 ,埃特纳火山喷发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5:59
火山经济
火山周围是西西里岛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尽管埃特纳火山给当地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但居民们还是不愿撤离故土,远走他乡。原因是火山喷吐出来的火山灰铺积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地区,多已被垦殖,广布着葡萄园、橄榄林、柑橘种植园和栽培樱桃、苹果、榛树的果园。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6:00
由当地出产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更是远近闻名,使该地区成为人口稠密、经济兴旺的地区。而在埃特纳火山海拔900-1980米的地区为森林带,有栗树、山毛榉、栎树、松树、桦树等,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海拔1980米以上的地区,则遍布着火山堆积物,只有稀疏的灌木。山顶还常有积雪。由于埃特纳火山是活火山,就是在停止喷发的休止期间,内部也处在持续的沸腾状态,火山口则始终冒着浓烟,因此意大利政府将它列为“高度危险区”而禁止游人登山游览参观。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6:01
但每次火山爆发时,来自意大利、欧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难以计数。活火山的喷射奇景加上积雪的山峰、山坡的林带和山麓的果园、葡萄园和桔子林,给当地的旅游业增添了活力,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达到30万人。
为了便于游览,20世纪60 年代在火山上建立起盘山公路和缆车,其中长4200米的缆车终点距主要火山口不远。此外,山上还有纪念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攀登埃特纳火山的古迹。海拔915米以下,土壤十分肥沃,布满葡萄园、橄榄林、柑橘园等,人烟稠密。以此向上至1980米,林木葱绿,生有栗树、山毛榉、栎树、松树和桦树等。1980米以布满砂砾、石块、火山灰和火山渣和稀疏分散的灌木及藻类。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6:01
监测站
意大利的火山活动频繁,相应地,其监测研究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前列,仅西西里岛就有4个离火山4千米远的地方设有录像系统,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中心台站,每天监测人员都要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严密监视三个火山口的活动情况。由于是通过遥控的办法,避免了火山随时喷发给监测人员带来的危险。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6:12
埃特纳活火山熔岩喷发照片
u=2464164632,2747245117&fm=26&gp=0.jpg
匿名  发表于 2020-7-22 16:17
西西里岛埃特纳活火山喷发形成的自然景观
timg (21).jpeg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8:46
(2)、斯特罗姆波利火山(意大利)
意大利一共有14个火山,其中有3个活火山(埃特纳火山,斯特罗姆波利火山、维苏威火山)。
绝大多数的火山都分布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的群岛上:埃特纳火山在西西里岛上;斯特罗姆波利火山、利帕里火山、武尔卡诺火山、阿利库迪火山、乌斯蒂卡火山、菲利库迪火山、萨利纳火山、帕纳雷阿火山在利帕里群岛中,它们的火山名就是以所在的岛屿名命名;潘泰莱里亚火山、利诺萨火山则在西西里岛南部的潘泰莱里亚岛和利诺萨岛上。著名的吞噬庞贝古城的维苏威火山在坎帕尼亚大区,那不勒斯附近;伊斯基亚同样在坎帕尼亚大区,位于伊斯基亚岛上。拉德雷洛火山在托斯卡纳大区,佛罗伦萨附近。
总之,意大利的西南地中海沿海地区属于火山带,意大利火山基本都分布在附近的海岸及岛屿上。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8:51
历史上意大利的火山活动有很多。有一座城市被活火山活埋,这座城市叫做庞贝,火山叫做维苏威火山。庞贝古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

埃特纳火山是意大利最为著名的一座火山。据记载,埃特纳火山已有 500 多次爆发历史,被称为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它第一次已知的爆发是在公元前 475 年,距今已有 2400 多年的历史。而最猛烈的爆发则是在公元1669年,持续了4个月之久,滚滚熔岩冲入附近的卡塔尼亚市,使整个城市成为一片火海,2万人因此而丧生。18世纪以来,火山爆发更加频繁,本世纪已喷发 10 余次。1950~1951年间,火山连续喷射了372天,喷出熔岩100万立方米,又摧毁了附近几座市镇。1979 年起,埃特纳火山的喷发活动持续 3 年,其中1981年3月17日的喷发是近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从海拔2500米的东北部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夹杂着岩块、砂石、火山灰等以每小时约 1 公里的速度向下倾泻,掩埋了数十公顷的树林和众多葡萄园,数百间房屋被摧毁。据统计,自埃特纳火山喷发以来,累计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00万。

今天小编对历史上意大利火山爆发有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佰佰安全网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17
(3)、维苏威火山群照片
timg (22).jpeg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23
维苏威火山:
维苏威火山是一座位于欧洲大陆上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是世界著名的火山之一,被誉为“欧洲最危险的火山”,海拔1281米(4,200英尺),距意大利那不勒斯市东南约11千米,海拔1277米。世界上最大的火山观测所就设于此处。
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古城。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庞贝古城也成为意大利著名旅游圣地。[1]在这次剧烈喷发中,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24
地理位置
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边缘的维苏威火山,在各板块的漂移和相互撞击挤压下,在2.5万年前爆发形成。
当时欧洲处于冰河时期,气候干冷、土地贫瘠、林木稀少,只有大片耐寒草原。
随着欧洲气候的变暖,加上这里肥沃的火山灰,使得火山周边成为植被茂密的富庶之地。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称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处在休眠中,曾一度沉寂为休眠火山。[1]
维苏威火山位于坎帕尼亚平原的那不勒斯湾畔。其西部山基几乎全在湾内。1980年火山锥高1,280公尺(4,198英尺),但每次大喷发后高度都有很大变化。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26
在约540公尺(1,968英尺)高度耸立著高大的半圆形山脊,称索马山(Mt. Somma)(海拔1,132公尺(3,714英尺)),从北面围住火山锥。索马山与火山锥间为巨人谷(Valle del Gigante)。
火山锥顶的火山口深约300公尺(1,000英尺),直径600公尺(2,000英尺),于1944年喷发后形成。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27
开放时间
7月-8月9:00-18:00,4月-6月、9月9:00-17:00,3月、10月9:00-16:00,11月-次年2月9:00-15:00。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28
喷发历史
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能约不到200,000年前。虽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在休眠中。
公元79年大喷发,庞贝(Pompeii)和斯塔比伊(Stabiae)两城被火山灰和火山砾埋没,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城也被泥流掩埋。
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er)当时停留在那不勒斯以西一处地方。他在致历史学家塔西图斯(Tacitus)的两封信中对这场大灾难有极好的描述。
公元79~1631年间据报导有不少次喷发。已证实的喷发发生在203、472、512、787、968、991、999、1007和1036年。
其中512年的喷发严重,国王狄奥多里克(Theodoric the Goth)免除了维苏威火山山麓居民的赋税。
经过几个世纪静止后发生一系列地震,持续6个月且强度逐渐增加,;熔岩流抵海边,天空昏暗达数日之久。
1631年后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1660~1944年间观察到约有19个周期。猛烈爆发之后,即由喷发期转入静止期。
其间大喷发的年份是1660、1682、1694、1698、1707、1737、1760、1767、1779、1794、1822、1834、1839、1850、1855、1861、1868、1872、1906和1944年。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29
每一喷发期长度从6个月至30.75年不等,静止期从18个月至7.5年。[1]
2017年7月,意大利南部多地发生山火,著名的维苏威火山也出现火情,山坡上冒出滚滚浓烟。意大利民防部门11日称,当局已向该国南部的18个起火点派遣消防直升机。当局称,据信这些山火很多都是因人类活动而起,不过目前不认为是纵火引发火灾。目前,意大利正经历高温干旱天气。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31
灾害影响
自罗马时代以来,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已经爆发过五十多次,摧毁了所有的城镇。
公元79年,它毁灭了庞贝城和赫克雷尼亚城,将企图逃离火山盛怒的居民当场活埋。
曾是贸易中心的庞贝城,在遭人遗忘的一千多年之后,经考古学家的发掘而重见天日。
而在赫克雷尼亚城则发现了至死仍紧紧相拥的人体遗骸。
虽然维苏威火山如今处于沉寂状态,但是住在山下的两百万居民却从未将这座活火山造成的阴影自心头抹去。
公元79年8月的一天中午,庞贝城附近的火山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碎石和泥浆淹没了整个庞贝,这座有古罗马帝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在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18个小时内彻底消失。
比庞贝城更接近的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城,也在同一时间被维苏威火山埋没。
17世纪初,当地人在打井的时候发现了古城,直达18世纪中期,这座深埋在地底1700年的古城才被逐渐挖掘出土而重见天日。
这次大爆发之处,有一股浓烟柱从维苏威火山垂直上升,后来向四面分散,状似蘑菇。在这股乌云里,偶尔有闪电似的火焰穿插,火焰闪过后,就显得比夜晚还黑暗。
喷出的火山灰飘扬得很远,赫库兰尼姆城因距火山口较近,被掩埋在70英尺下的火山灰中, 个别地方达112英尺,有些覆盖物或泥流还充填到房屋内部和地下室内。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32
在1713年,人们打井无意打在了被埋没的圆剧场的上面,后来又发现了赫库兰尼姆和庞贝两座城市,但发现的骨骼很少,这可能是由于火山大爆发前,频繁的地震,使多数城市居民,有了充分的逃避时间,并将贵重的、能携带的物品也一齐带走了。
但在兵营里发现,两个被锁在木桩上的士兵却未能逃脱。
在郊区一座房屋的地下室里,发现了被埋在火山灰和泥流中的17个人,他们当时可能认为已经找到了安全的避灾之处,后来这些人被包裹在火山灰和泥流硬化了的凝灰岩中。
1631年12月16日发生大喷发。山坡上很多村庄被毁,1631年后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火山活动持续不断。可以观察到火山活动分两期︰静止期与喷发期。
静止期火山口封闭,喷发期火山口几乎持续张开。
1631年大爆发前火山活动不活跃的漫长期间,火山口内长著树林,还有三个湖泊,放牧的家畜在此饮水。喷发期由于火山的气体,山坡上的植物纷纷枯死。1906年喷发後在山坡上植树造林,
公元前73年角斗士(gladiator)斯巴达克斯(Spartacus)曾被执政官普尔彻(Publius Claudius Pulcher)围困在索马山的荒芜的山顶。
山顶当时是一片宽广平坦的低地,四周是粗糙不平的岩石,上面垂挂著野藤。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33
斯巴达克斯把藤枝搓成绳索,顺著火山口边无人防守的裂缝而下逃走。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城挖掘出来的一些画描绘维苏威火山在西元前79年大喷发前的样子,当时它只有一个山峰。
1906年4月7日,一直沉睡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流出的岩浆包围了奥塔维亚诺镇,使几百名意大利人伤亡。
那不勒斯市被重重火山灰烬所覆盖,一些屋顶因不堪承受重力而坍塌,又压死了许多人。[3]
1906年喷发后在山坡上植树造林,以保护居住地区,使不受强裂喷发後常有的泥流的袭击。在肥沃的土壤上树木成长迅速。
20世纪在不同高度设立众多观测站,从事火山观测。还建一大型实验室和一深隧道从事地震重力测量。
1944年维苏威火山再次喷发,从火山顶部的中心部位流出熔岩,喷出的火山砾和火山渣高出山顶约200-500米,火山爆发的奇妙景观使得正在山下激战的同盟国军队与纳粹士兵停止了战斗,成千上万的士兵跑去观看这一大自然的奇观。
在过去的五百年里,维苏威火山多次爆发,熔岩、火山灰、碎屑流、泥石流和致命气体夺去的生命不计其数。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34
科学研究
意大利科学家日前进行的首次超级计算机三维模拟显示,如不提前撤离当地居民,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次大喷发将造成附近至少30万居民丧生。 维苏威火山距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那不勒斯20公里,其火山口位置高出该市1280米。尽管它已沉睡了60多年,但科学家担心下一次大喷发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与公元79年的那次接近。当时的火山大喷发埋没了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致使约1.6万人死亡。
科学家们首次用三维图像来模拟维苏威火山未来大喷发的场景,并将地形等各种复杂的不定因素考虑在内。他们还特意模拟了火山喷发时烟柱沉降的情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空气承受不住火山喷发形成的烟云的重量,沉降物会顺着火山山体四周倾泻而下。根据电脑模拟得出的数据,刚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熔岩温度可达到950摄氏度,熔岩在到达7公里外的高危区边缘地带时,温度将降至200摄氏度。
参与此次研究的剑桥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彼得·巴克斯特说,历史似乎即将重演,如果维苏威火山再次喷发,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遗址附近的现代社区将遭毁灭。他说:“熔岩流将冲向火山南麓,流向大海,也就是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所在之处。”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生活在维苏威火山北部和西北部高危地区的20万人却会有更多的逃生机会。因为电脑模拟显示,环绕火山口的山峰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针对维苏威火山可能出现的大喷发,意大利政府有一项预案,即组织维苏威火山周边7公里范围内18个城镇的50多万居民迅速撤离,预计7天内可将全部人员安全撤出。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36
火山现状
从高空俯瞰维苏威火山的全貌,那是一个漂亮的近圆形的火山口,正是公元79年那次大喷发形成的。维苏威火山并不太高,走在火山渣上面脚底下还发出沙沙的声音。由于维苏威火山一直很活跃,因此后期形成的新火山上植被一直没有长出,看起来有点秃,而早期喷发形成的位于新火山外围的苏玛山(Mt. Somma)上已有了稀疏的树木。
火山口边缘有铁栏杆围着,可以防止游人发生意外。站在火山口边缘上可以看清整个火山口的情况,火口深约一百多米,由黄、红褐色的固结熔岩和火山渣组成。从熔岩和火山灰的堆积情况还可看出维苏威火山经历了多次喷发,熔岩和火山灰经常交替出现。尽管自1944年以来维苏威火山没再出现喷发活动,但平时维苏威火山仍不时地有喷气现象,说明火山并未“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
有关维苏威火山的话题在意大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维苏威火山闻名世界,因为在公元79年它的一次大喷发,吞噬了10公里以外的庞贝古城以及附近的斯塔比亚和埃尔科拉诺两座小城。
火山专家和学者们多次发出警告,维苏威火山的活动很活跃,并将该火山周围一定范围划定为“红色危险区”。当地政府制定了居民迁离危险区计划,拟采取措施,逐步疏散当地居民。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38
远远望去,海拔1277米高的维苏威火山恰似雄狮,匍匐在意大利半岛西侧的第勒尼安海滨,俯视着距其分别为12公里和10公里的历史名城那不勒斯和庞贝。在过去的近2000年里,它曾20多次从梦中醒来发威,仅1631年的大喷发就造成了3000人死亡,一次比较大的喷发发生在1944年。
从表面上看,维苏威火山似乎在沉睡,但实际上,1964年5月一次小规模喷发表明,它再次从静止期进入了的喷发期。因此,它一直处于研究人员的严密观测之中。在维苏威火山山顶,可以看到700米深的大火山口。口内终日白雾蒸腾,犹如雄狮在喘息,令人生畏。
但人们常常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在维苏威火山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内,从山脚下至半山腰,大大小小18个城镇星罗棋布,将偌大一个火山团团包围,这些城镇在高危区不断扩展,钢筋混凝土建筑向着看似平静的火山口靠近。建在火山熔岩上的漂亮别墅、公寓、旅馆等建筑物密密麻麻,高低错落,五颜六色。维苏威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遍布山麓的葡萄园、柑橘园让”红色区“生机盎然。这就是17.2万户家庭、60万人的美丽而潜伏危机的家园。火山研究人员认为,火山喷发的危险虽尚未迫在眉睫,但一旦大规模喷发,“红色区”极可能被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砾石埋没。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这一地区缺乏统一规划,滥建成风,使许多村镇缺少通往高速公路的紧急疏散路线,若想在短时间内紧急疏散60万居民,谈何容易!而火山喷发预报不可能提前太长时间,否则,不准确的预报反而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麻痹。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40
政府职能部门已意识到应“居危思危”,及早采取对策,着手解决最严峻的问题——人口疏散。为此,坎帕尼亚大区政府已做出一系列决定,实施该地区人口外迁计划,斥资安排搬迁,如给每户家庭补贴3万欧元用于迁往火山危险区之外的费用。计划在未来10年内迁走10万居民,最终目标是,将该地区人口减少至15万。
但在尚没有多少人响应政府决策。老住户们不愿意离开已居住了几十年的家园,感到故土难离,此外,还有资金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而许多建筑商则只顾眼前利益,完全不理会维苏威火山的威胁,仍在“红色区”内大兴土木,甚至在最危险的地带,每天都涌现出新的建筑工地。据调查,仅近两个月,就增加了1300个建筑工地,其中大部分没有经过政府批准。一方面政府在采取措施,动员火山危险区内的居民外迁,而另一方面却有人在大张旗鼓地扩建新房。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09:41
目录
维苏威火山
Vesuvius
意大利  那不勒斯
多义项
欧洲大陆活火山 更多义项
维苏威火山是一座位于欧洲大陆上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是世界著名的火山之一,被誉为“欧洲最危险的火山”,海拔1281米(4,200英尺),距意大利那不勒斯市东南约11千米,海拔1277米。世界上最大的火山观测所就设于此处。

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古城。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庞贝古城也成为意大利著名旅游圣地。[1]在这次剧烈喷发中,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

中文名称
维苏威火山
外文名称
Vesuvius
所属国家
意大利
所属城市
那不勒斯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国内直飞 签证信息
维苏威火山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均无直飞城市名的航班,旅客可以选择在布鲁塞尔、莫斯科、巴黎、阿布扎比等地转机
北京无直飞
那不勒斯
8081km
广州无直飞
那不勒斯
9059km
上海无直飞
那不勒斯
9063km
成都无直飞
那不勒斯
7833km
景点美图
共31张
地理位置
共16张
维苏威火山地理位置(那不勒斯东南)
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边缘的维苏威火山,在各板块的漂移和相互撞击挤压下,在2.5万年前爆发形成。
当时欧洲处于冰河时期,气候干冷、土地贫瘠、林木稀少,只有大片耐寒草原。
随着欧洲气候的变暖,加上这里肥沃的火山灰,使得火山周边成为植被茂密的富庶之地。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称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处在休眠中,曾一度沉寂为休眠火山。[1]
维苏威火山位于坎帕尼亚平原的那不勒斯湾畔。其西部山基几乎全在湾内。1980年火山锥高1,280公尺(4,198英尺),但每次大喷发后高度都有很大变化。
共3张
维苏威火山
在约540公尺(1,968英尺)高度耸立著高大的半圆形山脊,称索马山(Mt. Somma)(海拔1,132公尺(3,714英尺)),从北面围住火山锥。索马山与火山锥间为巨人谷(Valle del Gigante)。
火山锥顶的火山口深约300公尺(1,000英尺),直径600公尺(2,000英尺),于1944年喷发后形成。[1]
开放时间
7月-8月9:00-18:00,4月-6月、9月9:00-17:00,3月、10月9:00-16:00,11月-次年2月9:00-15:00。
喷发历史
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能约不到200,000年前。虽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在休眠中。

维苏威火山
公元79年大喷发,庞贝(Pompeii)和斯塔比伊(Stabiae)两城被火山灰和火山砾埋没,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城也被泥流掩埋。
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er)当时停留在那不勒斯以西一处地方。他在致历史学家塔西图斯(Tacitus)的两封信中对这场大灾难有极好的描述。
公元79~1631年间据报导有不少次喷发。已证实的喷发发生在203、472、512、787、968、991、999、1007和1036年。
其中512年的喷发严重,国王狄奥多里克(Theodoric the Goth)免除了维苏威火山山麓居民的赋税。
经过几个世纪静止后发生一系列地震,持续6个月且强度逐渐增加,;熔岩流抵海边,天空昏暗达数日之久。
1631年后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1660~1944年间观察到约有19个周期。猛烈爆发之后,即由喷发期转入静止期。
其间大喷发的年份是1660、1682、1694、1698、1707、1737、1760、1767、1779、1794、1822、1834、1839、1850、1855、1861、1868、1872、1906和1944年。
共2张
1944年维苏威火山喷发
每一喷发期长度从6个月至30.75年不等,静止期从18个月至7.5年。[1]
2017年7月,意大利南部多地发生山火,著名的维苏威火山也出现火情,山坡上冒出滚滚浓烟。意大利民防部门11日称,当局已向该国南部的18个起火点派遣消防直升机。当局称,据信这些山火很多都是因人类活动而起,不过目前不认为是纵火引发火灾。目前,意大利正经历高温干旱天气。[2]
灾害影响
共2张
维苏威火山
自罗马时代以来,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已经爆发过五十多次,摧毁了所有的城镇。
公元79年,它毁灭了庞贝城和赫克雷尼亚城,将企图逃离火山盛怒的居民当场活埋。
曾是贸易中心的庞贝城,在遭人遗忘的一千多年之后,经考古学家的发掘而重见天日。
而在赫克雷尼亚城则发现了至死仍紧紧相拥的人体遗骸。
虽然维苏威火山如今处于沉寂状态,但是住在山下的两百万居民却从未将这座活火山造成的阴影自心头抹去。
公元79年8月的一天中午,庞贝城附近的火山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碎石和泥浆淹没了整个庞贝,这座有古罗马帝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在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18个小时内彻底消失。
比庞贝城更接近的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城,也在同一时间被维苏威火山埋没。
17世纪初,当地人在打井的时候发现了古城,直达18世纪中期,这座深埋在地底1700年的古城才被逐渐挖掘出土而重见天日。
这次大爆发之处,有一股浓烟柱从维苏威火山垂直上升,后来向四面分散,状似蘑菇。在这股乌云里,偶尔有闪电似的火焰穿插,火焰闪过后,就显得比夜晚还黑暗。
喷出的火山灰飘扬得很远,赫库兰尼姆城因距火山口较近,被掩埋在70英尺下的火山灰中, 个别地方达112英尺,有些覆盖物或泥流还充填到房屋内部和地下室内。
共4张
维苏威火山
在1713年,人们打井无意打在了被埋没的圆剧场的上面,后来又发现了赫库兰尼姆和庞贝两座城市,但发现的骨骼很少,这可能是由于火山大爆发前,频繁的地震,使多数城市居民,有了充分的逃避时间,并将贵重的、能携带的物品也一齐带走了。
但在兵营里发现,两个被锁在木桩上的士兵却未能逃脱。
在郊区一座房屋的地下室里,发现了被埋在火山灰和泥流中的17个人,他们当时可能认为已经找到了安全的避灾之处,后来这些人被包裹在火山灰和泥流硬化了的凝灰岩中。
1631年12月16日发生大喷发。山坡上很多村庄被毁,1631年后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火山活动持续不断。可以观察到火山活动分两期︰静止期与喷发期。
静止期火山口封闭,喷发期火山口几乎持续张开。
1631年大爆发前火山活动不活跃的漫长期间,火山口内长著树林,还有三个湖泊,放牧的家畜在此饮水。喷发期由于火山的气体,山坡上的植物纷纷枯死。1906年喷发後在山坡上植树造林,
公元前73年角斗士(gladiator)斯巴达克斯(Spartacus)曾被执政官普尔彻(Publius Claudius Pulcher)围困在索马山的荒芜的山顶。
山顶当时是一片宽广平坦的低地,四周是粗糙不平的岩石,上面垂挂著野藤。
共2张
维苏威火山
斯巴达克斯把藤枝搓成绳索,顺著火山口边无人防守的裂缝而下逃走。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城挖掘出来的一些画描绘维苏威火山在西元前79年大喷发前的样子,当时它只有一个山峰。
1906年4月7日,一直沉睡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流出的岩浆包围了奥塔维亚诺镇,使几百名意大利人伤亡。
那不勒斯市被重重火山灰烬所覆盖,一些屋顶因不堪承受重力而坍塌,又压死了许多人。[3]
1906年喷发后在山坡上植树造林,以保护居住地区,使不受强裂喷发後常有的泥流的袭击。在肥沃的土壤上树木成长迅速。
20世纪在不同高度设立众多观测站,从事火山观测。还建一大型实验室和一深隧道从事地震重力测量。
1944年维苏威火山再次喷发,从火山顶部的中心部位流出熔岩,喷出的火山砾和火山渣高出山顶约200-500米,火山爆发的奇妙景观使得正在山下激战的同盟国军队与纳粹士兵停止了战斗,成千上万的士兵跑去观看这一大自然的奇观。
在过去的五百年里,维苏威火山多次爆发,熔岩、火山灰、碎屑流、泥石流和致命气体夺去的生命不计其数。[1]
科学研究
意大利科学家日前进行的首次超级计算机三维模拟显示,如不提前撤离当地居民,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次大喷发将造成附近至少30万居民丧生。 维苏威火山距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那不勒斯20公里,其火山口位置高出该市1280米。尽管它已沉睡了60多年,但科学家担心下一次大喷发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与公元79年的那次接近。当时的火山大喷发埋没了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致使约1.6万人死亡。

负责这项研究的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学和火山学学会的奥古斯托·内里说:“这是第一次对维苏威火山喷发进行如此完整的模拟。”
科学家们首次用三维图像来模拟维苏威火山未来大喷发的场景,并将地形等各种复杂的不定因素考虑在内。他们还特意模拟了火山喷发时烟柱沉降的情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空气承受不住火山喷发形成的烟云的重量,沉降物会顺着火山山体四周倾泻而下。根据电脑模拟得出的数据,刚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熔岩温度可达到950摄氏度,熔岩在到达7公里外的高危区边缘地带时,温度将降至200摄氏度。
参与此次研究的剑桥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彼得·巴克斯特说,历史似乎即将重演,如果维苏威火山再次喷发,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遗址附近的现代社区将遭毁灭。他说:“熔岩流将冲向火山南麓,流向大海,也就是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所在之处。”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生活在维苏威火山北部和西北部高危地区的20万人却会有更多的逃生机会。因为电脑模拟显示,环绕火山口的山峰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针对维苏威火山可能出现的大喷发,意大利政府有一项预案,即组织维苏威火山周边7公里范围内18个城镇的50多万居民迅速撤离,预计7天内可将全部人员安全撤出。[1]
火山现状
从高空俯瞰维苏威火山的全貌,那是一个漂亮的近圆形的火山口,正是公元79年那次大喷发形成的。维苏威火山并不太高,走在火山渣上面脚底下还发出沙沙的声音。由于维苏威火山一直很活跃,因此后期形成的新火山上植被一直没有长出,看起来有点秃,而早期喷发形成的位于新火山外围的苏玛山(Mt. Somma)上已有了稀疏的树木。

维苏威火山
火山口边缘有铁栏杆围着,可以防止游人发生意外。站在火山口边缘上可以看清整个火山口的情况,火口深约一百多米,由黄、红褐色的固结熔岩和火山渣组成。从熔岩和火山灰的堆积情况还可看出维苏威火山经历了多次喷发,熔岩和火山灰经常交替出现。尽管自1944年以来维苏威火山没再出现喷发活动,但平时维苏威火山仍不时地有喷气现象,说明火山并未“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
有关维苏威火山的话题在意大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维苏威火山闻名世界,因为在公元79年它的一次大喷发,吞噬了10公里以外的庞贝古城以及附近的斯塔比亚和埃尔科拉诺两座小城。
火山专家和学者们多次发出警告,维苏威火山的活动很活跃,并将该火山周围一定范围划定为“红色危险区”。当地政府制定了居民迁离危险区计划,拟采取措施,逐步疏散当地居民。
远远望去,海拔1277米高的维苏威火山恰似雄狮,匍匐在意大利半岛西侧的第勒尼安海滨,俯视着距其分别为12公里和10公里的历史名城那不勒斯和庞贝。在过去的近2000年里,它曾20多次从梦中醒来发威,仅1631年的大喷发就造成了3000人死亡,一次比较大的喷发发生在1944年。
从表面上看,维苏威火山似乎在沉睡,但实际上,1964年5月一次小规模喷发表明,它再次从静止期进入了的喷发期。因此,它一直处于研究人员的严密观测之中。在维苏威火山山顶,可以看到700米深的大火山口。口内终日白雾蒸腾,犹如雄狮在喘息,令人生畏。
但人们常常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在维苏威火山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内,从山脚下至半山腰,大大小小18个城镇星罗棋布,将偌大一个火山团团包围,这些城镇在高危区不断扩展,钢筋混凝土建筑向着看似平静的火山口靠近。建在火山熔岩上的漂亮别墅、公寓、旅馆等建筑物密密麻麻,高低错落,五颜六色。维苏威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遍布山麓的葡萄园、柑橘园让”红色区“生机盎然。这就是17.2万户家庭、60万人的美丽而潜伏危机的家园。火山研究人员认为,火山喷发的危险虽尚未迫在眉睫,但一旦大规模喷发,“红色区”极可能被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砾石埋没。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这一地区缺乏统一规划,滥建成风,使许多村镇缺少通往高速公路的紧急疏散路线,若想在短时间内紧急疏散60万居民,谈何容易!而火山喷发预报不可能提前太长时间,否则,不准确的预报反而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麻痹。
政府职能部门已意识到应“居危思危”,及早采取对策,着手解决最严峻的问题——人口疏散。为此,坎帕尼亚大区政府已做出一系列决定,实施该地区人口外迁计划,斥资安排搬迁,如给每户家庭补贴3万欧元用于迁往火山危险区之外的费用。计划在未来10年内迁走10万居民,最终目标是,将该地区人口减少至15万。
但在尚没有多少人响应政府决策。老住户们不愿意离开已居住了几十年的家园,感到故土难离,此外,还有资金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而许多建筑商则只顾眼前利益,完全不理会维苏威火山的威胁,仍在“红色区”内大兴土木,甚至在最危险的地带,每天都涌现出新的建筑工地。据调查,仅近两个月,就增加了1300个建筑工地,其中大部分没有经过政府批准。一方面政府在采取措施,动员火山危险区内的居民外迁,而另一方面却有人在大张旗鼓地扩建新房。[1]
共5张
维苏威火山
相关作品
电影:《庞贝末日》、《启示录:庞贝.》、《维苏威火山的阴影》。
绘画:《1879年8月23日,维苏威火山爆发》。
模拟显示
意大利科学家日前进行的首次超级计算机三维模拟显示,如不提前撤离当地居民,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次大喷发将造成附近至少30万居民丧生。 维苏威火山距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那不勒斯20公里,其火山口位置高出该市1280米。尽管它已沉睡了60多年,但科学家担心下一次大喷发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与公元79年的那次接近。当时的火山大喷发埋没了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致使约1.6万人死亡。
负责这项研究的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学和火山学学会的奥古斯托·内里说:“这是第一次对维苏威火山喷发进行如此完整的模拟。”
科学家们首次用三维图像来模拟维苏威火山未来大喷发的场景,并将地形等各种复杂的不定因素考虑在内。他们还特意模拟了火山喷发时烟柱沉降的情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空气承受不住火山喷发形成的烟云的重量,沉降物会顺着火山山体四周倾泻而下。根据电脑模拟得出的数据,刚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熔岩温度可达到950摄氏度,熔岩在到达7公里外的高危区边缘地带时,温度将降至200摄氏度。
参与此次研究的剑桥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彼得·巴克斯特说,历史似乎即将重演,如果维苏威火山再次喷发,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遗址附近的现代社区将遭毁灭。他说:“熔岩流将冲向火山南麓,流向大海,也就是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所在之处。”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生活在维苏威火山北部和西北部高危地区的20万人却会有更多的逃生机会。因为电脑模拟显示,环绕火山口的山峰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针对维苏威火山可能出现的大喷发,意大利政府有一项预案,即组织维苏威火山周边7公里范围内18个城镇的50多万居民迅速撤离,预计7天内可将全部人员安全撤出。
历史文化
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能约不到200,000年前。虽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在休眠中。西元79年大喷发,庞贝(Pompeii)和斯塔比伊(Stabiae)两城被火山灰和火山砾埋没,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城也被泥流掩埋。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er)当时停留在那不勒斯以西一处地方。他在致历史学家塔西图斯(Tacitus)的两封信中对这场大灾难有极好的描述。西元79~1631年间据报导有不少次喷发。已证实的喷发发生在203、472、512、787、968、991、999、1007和1036年。其中512年的喷发严重,国王狄奥多里克(Theodoric the Goth)免除了维苏威火山山麓居民的赋税。
经过几个世纪静止後发生一系列地震,持续6个月且强度逐渐增加,1631年12月16日发生大喷发。山坡上很多村庄被毁,约3,000人死亡;熔岩流抵海边,天空昏暗达数日之久。1631年後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火山活动持续不断。可以观察到火山活动分两期︰静止期与喷发期。静止期火山口封闭,喷发期火山口几乎持续张开。
1660~1944年间观察到约有19个周期。猛烈爆发之後,即由喷发期转入静止期。其间大喷发的年分是1660、1682、1694、1698、1707、1737、1760、1767、1779、1794、1822、1834、1839、1850、1855、1861、1868、1872、1906和1944年。每一喷发期长度从6个月至30.75年不等,静止期从18个月至7.5年。
直至18世纪晚期才开始对该火山进行科学研究。1845年在海拔678公尺(1,995呎)处建立观测站。20世纪在不同高度设立众多观测站,从事火山观测。还建一大型实验室和一深隧道从事地震重力测量。
山麓遍布葡萄园和果园,此地产的葡萄酒叫「基督眼泪酒」(Lacrima Christi)﹔古代庞贝的酒罈上多有「维苏威」(Vesuvinum)的字样。山上高处遍布栎树和栗树杂木林。北坡树林沿索马山坡一直长到山顶。西侧长著栗树丛,海拔600公尺(2,000呎)以上则是遍布金雀花类植物的起伏不平的高原,西元79年那次大爆发留下的火山口已经填平。再往高处,大火山锥的斜坡上及索马山的内侧山坡上几乎是不毛之地,在火山静止期长著一簇簇草地植物。
土壤十分肥沃。1631年大爆发前火山活动不活跃的漫长期间,火山口内长著树林,还有三个湖泊,放牧的家畜在此饮水。喷发期由于火山的气体,山坡上的植物纷纷枯死。1906年喷发後在山坡上植树造林,以保护居住地区,使不受强裂喷发後常有的泥流的袭击。在肥沃的土壤上树木成长迅速。西元前73年角斗士(gladiator)斯巴达克思(Spartacus)曾被执政官普尔彻(Publius Claudius Pulcher)围困在索马山的荒芜的山顶。山顶当时是一片宽广平坦的低地,四周是粗糙不平的岩石,上面垂挂著野藤。斯巴达克思把藤枝搓成绳索,顺著火山口边无人防守的裂缝而下逃走。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城挖掘出来的一些画描绘维苏威火山在西元前79年大喷发前的样子,当时它只有一个山峰。
危险的维苏威
提起维苏威火山 (Vesuvius) ,相信知道它大名的人一定不少,它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位于那不勒斯市东南,海拔高度1281米。 维苏威火山在历史上多次喷发,最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2万人的庞贝古城,其它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把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来,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完好地保存着,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庞贝古城至今仍是意大利著名的游览圣地。最为有趣的是据记载,1944年维苏威火山再次喷发,从火山顶部的中心部位流出熔岩,喷出的火山砾和火山渣高出山顶约200-500米,火山爆发的奇妙景观使得正在山下激战的同盟国军队与纳粹士兵停止了战斗,成千上万的士兵跑去观看这一大自然的奇观。在过去的五百年里,维苏威火山多次爆发,熔岩、火山灰、碎屑流、泥石流和致命气体夺去的生命不计其数。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01
维苏威火山熔岩喷发景象与闪电的照片
timg (23).jpeg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20
〈十三〉、要预测地震,得先做好火山预测
遵循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摸爬前进,先预测那些有规律性,有周期性的自然事物;先研究有序界系,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再从事与预测及研究那些无规则,或零乱不堪,或杂乱无章,或捉摸不定,或无序界系的,复杂的混沌自然界事物。
  一、多年来发布了很多火山预测,一些是失败的,但成功的更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火山喷发是可以准确预测的。火山喷发一般有着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和较明显的规律性,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对火山喷发的预测要比地震预测容易。通常情况下,火山喷发虽然呈周期,有规律性喷发,但每个周期的间隔时间也有差别。比如印尼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平均每隔10年喷发一次,但有时相隔12年。但地震则不同,日本的长期的历史记录揭示了地震发生时间的不规律性,地震预测的一些参数的可变化无常性(为多变量)。地震预测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关键问题是时间的准确度。对于火山喷发的预测,三要素则简化为一要素。因为地点(即火山口)位置固定不变,或变化甚小;喷发量(相对于地震的震级)也变化不会大;唯一要预测的要素就是时间的准确可信度。因而说火山喷发的预测要比地震预测(当然是指7级以上大地震的预测)容易。那么我们就先从容易的做起,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我们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再到大学毕业,共十七年时间,才能开始走入科学殿堂大门,都是从简易到复杂之路。地震预测存在三大难题,首屈一指的是“不可入性”。而火山喷发已将基源(火山基源相当于地震震源)托出,基源岩浆显露于地表。让广众(包括学者、科研人员)能直接直观的进行观测和实地考察及现场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出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何等宝贵而又易得难求的事情!可又如何能引起全球地震科学界多少重视与反响呢?甚至“视而不见”。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21
珀莱雅水动力护肤品套装女补水保湿水乳液透皙美白淡斑化妆品
二、前文谈到,火山预测成功的多于失败的。但还是有不少是预测失败的,预测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火山整个漫长的发展履途,其活动从自发有序走向自发无序,最终停止活动”。世间任何事物都遵循一个共同的,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从发生->发展->鼎盛->衰老->死亡(消失)。火山活动同样如此。鼎盛时期之前的火山活动具有较明显的自发有序、有规律、周期性特征。它处于发展强盛之中,火山喷发就像在地球下进行巨大核爆炸一样,声响传播到200公里以外,喷出的火山灰烟云雾可达6000米至1万余米的高空,岩浆和大小石块可抛向500米的高空,火山灰可落在2500公里以外。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可以喷出约6×10^9(6×10^10)吨岩浆和火山灰碎屑物,岩浆在地下通道中奔流与上涌,地下雷鸣,地下压力可达2万至60万个以上大气压力,而地表只为一个大气压力,岩浆上冲压力如此巨大悬殊,故威力巨大无比!使大地产生地动山摇,而引发地震。当火山活动进入衰老期后,因高温热液岩浆不同于低温水溶液,因炽热岩浆能熔化岩石而使火山地下管道几何空间得以扩展和上冲压力降低。如宁静式火山:它并不喷发,只从火山口较安静地释放气体或静静地流溢火热的熔岩。休眠型火山:隔相当长年代时间,会再度喷发。最后停止喷发变成死火山。以上类型的火山无法准确预测,是造成预测失败的主要客观原因所在。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21
火山活动从鼎盛期->衰老期->休眠期->死火山期,是从自发有序转向自发无序。无序指无内在规律可循。火山活动进入衰老期后,火山喷发频率(指间歇时间)变长或逐渐走向无序状态。所以说做好火山预测也不容易。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22
三、火山喷发和喷泉(又叫间歇泉)的形成原理甚为相似。天然喷泉能间歇地喷出气体和泉水来,有的几分钟喷一次,有的几十分钟喷一次,有的几小时喷一次,非常准确。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喷泉--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喷泉,原本平均每64分钟喷一次。1959年黄石公园附近的一次大型地震以后,它的平均喷发频率变为现今每90分钟一次。经研究有两方面原因控制一个喷泉的行为特点:地下管道的几何形状和地下流体(气体与液体的)的供给。一次大型地震可以轻易改变其中之一或者一箭双雕。

火山喷发与天然喷泉的不同点:喷泉喷出的是低温水流,火山喷出的是高温炽热岩浆流;另外两者释放压力相差悬殊:温泉顶多释放几个大气压力,而火山喷发至少释放一万个至数十万个大气压力,能将火山烟灰浓雾抛充6000-1万余米高空。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23
四、地震预测比火山预测艰难,不过地震预测也得先从相对有序的"特征地震"做起,因此"特征地震"具有一定准周期特性。有学者认为目前的"地震学"基本上还是一门"观测科学"。比如对一个地区近500年来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地震(观测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来评估与预测今后数年至100年内可能重演灾难性大地震的危害,即通过观测它的过去,预测它的将来。关于如何准确预测?因文字冗长,需另作专题论述,在此搁笔为宜。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24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死亡24.3万人,16.4万人受重伤,一座重工业城市一夜毁于一旦,被称为20世纪世界十大灾难之一的巨祸奇劫。请问"臭万年"?这也算准确预测了吗?如是这样,那么四川汶川地震更是精确预测了,因为汶川地震才死亡8.66万人,伤37.4万余人。曾记得早在公元1966年邢台地震期间,中国地震界早已把牛皮高调吹上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因此,已见怪不怪了!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24
是的,火山确实多在外国,那怎么办?一是经费问题,二是《国家安全》问题,如何对待处理?资金与科研经费是个实际具体问题。光靠个人支助是无能为力的,地震与火山活动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头等重大问题。联合国及全球各国都天天在谈全球气候问题,可各国的国家安全问题远胜过气候问题。因为直接涉及到数以万计人的生命存亡问题。只要把利害关系谈清楚,各国政府领导层肯定会落意支助资金以联合行动。
中国国内的火山分布,台湾与海南分布有火山群,适合国内考察与研究。另外离中国本土近的周边地区如日本,印尼,菲律宾,堪察加半岛(历史上曾属中国领土)都属多火山,多地震地区。便于就近出国考察与科研,

印尼分布有默拉皮火山(位于爪哇岛上);塔朗火山(位于西苏门答腊索洛克塔朗);索普坦火山(位于北苏拉威西),阿贡火山(位于巴厘岛)...等。

日本分布有:樱岛火山,浅间山火山,富士山火山,盘梯火山,阿苏山火山...等,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1
首先必需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 :
筆者(逺长江)多次指出:“猴子井里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根本不清楚井里水中月亮是影子,却把月影当成真月亮,徒劳呀!没有击中目标。预测地震总得首先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
当今世界主流地震界(包括地震界权威专家、学者、教授、地震科技工作者、…等)所遵从的传统理论是岩石的“脆性破裂理论”(或称断裂理论 )及弹性“回跳理论"。这个古老的传统理论只仅仅适用  于地下20公里以内空间范围发生的浅源地震,20~70公里深度区间范围的浅源地震都难以适用,因为岩层随深度增大而具有柔塑性,因而容易造就背、向斜和扫帚状……等曲形构造的形成。脆性破裂理论与回跳理论无法解释中源地震(70一300公里深度)和深源地震(300~72O公里深度)的形成机制,因为地下70.~720公里深度范围内根本不存脆性断裂。所以每当世界各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界权威人'士出来讲话,一说板块运动,二说地震震源深度在20公里左右或以内。
为什么要谈震源深度呢?因为震源是地震原动力起始地点,比如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爆炸物,它们爆炸的原动力是里面装有炸药,外面的壳被炸破、炸裂、炸开花,外壳不是动力來源,它只能消能与耗能。地壳岩石断裂、断层构造也同样如此。断裂、断层的出现是地震的后续与次生反映。不是岩层断裂而产生地震;而是因地震产生岩层断裂;这个因果关系的基本概念必须弄清楚,不要将因当成果,将果当成因,思路必须颠转过来。这是一个地震成因的基本概念问题。请问鞭炮、手榴弹、炸弹、地雷等,里面不装炸药能发生爆炸嗎?能炸破外壳嗎?这么简单的问题却被主流地震界传统学派的专家、学者们费解了呢?!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2
地下纵横次火山:
岩浆活动的两种方式:一是岩浆的侵入活动,二是岩浆的喷发活动。岩浆喷出地表,是向大气层进行能量释放;而岩浆侵入活动或因压力不足,或因距地表太远,或因上覆岩层完整,岩浆未能喷出地表,只能停畄、封闭、隐伏在地壳岩石圈内,有学者称侵入岩浆体为《潜火山》、或《次火山》、或《地下火山》。作者(遠长江)认为称《地下纵横次火山》为宜,因地幔岩浆向地壳中侵入,是沿岩石断裂、裂隙、纵横交织穿插分布的。《地下纵横次火山》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继续聚集能量,有可能冲破一切障碍,冲出地表而成为明火山喷发;另一种是永久封固在地壳岩石圈内,以引发地震形式释放能量,最后逐渐冷却而成侵入火成岩体,如岩墙、岩柱、岩床、岩盘、岩基、岩株、……等。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3
火山活动是怎样造成地震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是火山活动或地下次火山活动所造成的,人们称这类地震为火山地震和地下次火山地震。它们约佔全球地震总量的77~84%左右。
火山爆发就象在地下进行爆破一样,当然会使大地产生震动,规模一般较大,震级较高。因为有的火山爆发所拥有的能量,和一次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差不多,甚至大大超过。如l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具有的能量达到4.6×10^25尔格,相当里氏9级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樱岛火山还算不上大型火山喷发,最大型一次火山喷发所释放出的能量,约等于里氏10级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两倍以上。
火山喷发前后也有地震发生。因为在火山爆发前,大量岩浆已在那里的地壳中聚集膨胀,既可以使岩层产生新断裂,又可以促使那些原有的断裂再次发生变动,所以一般都有地震发生。当然地震也就成了火山快要爆发的信号。在火山爆发后,大量岩浆迅速喷出地表,地下深处的岩浆来不及补充,于是畄下空间,那里的岩层就会塌陷,产生断裂、失落失稳,造成一些规模很小的地震。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4
岩浆又是什么东西呢?
现在一般认为是地幔里的高热的塑性物质钻到地壳里形成的。这些物质温度很高,至少有一千多度至数千度,本来在地幔里就应该熔化了,但因那里压力大,不能成为液体,而成为具有塑性的固态物质。当压力减小,它就会变成液态岩浆活跃起来。地壳产生产生破裂的部位就是压力较小的地方,岩浆总是在这些断裂帶出现,并通过裂缝不断侵入到地壳中蓄积起末,成为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由此可见,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与地壳的断帶、特别是与尚在活动的断裂带有关,简直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因如此,所以它们往往在同一地区出现,且互相联系,互为影响。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4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中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5
【2、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1)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2)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3)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6
【3、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7
【火山喷发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39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43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
(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
(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
(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44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45
英国科学家认为超级火山喷发可能毁灭人类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在一次超强度的火山喷发中毁灭。大不列颠公共大学的斯蒂芬·塞尔夫在一次答电子杂志记者问时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灾难。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忙着制定种种抵抗“外部威胁”的战略,比如说如何阻止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却很少去考虑主要危险有可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物理学家们断言,有些火山的喷发强度要比过去的大好几百倍,而且地球在出现文明前不久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早些时候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不太深的火山灰死层,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在62万年前的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结果是至今这里还可以见到一些漏斗形的大坑,它们都是那些毁灭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写给英国政府自然灾害工作小组的报告中对这种超级火山喷发所造成后果曾有过详细的描述———很大一片地域会被熔岩覆盖,而且撒向大气层的尘土和灰烬将会使不少阳光到达不了地球表面,这无疑会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
据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拉姆皮诺称,发生于7.4万年前的苏门答腊火山的超强度喷发曾导致全球变冷和北半球3/4的植物毁于一旦。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46
【火山的危害】
最具威力、最壮观的火山爆发常常发生在俯冲带。这里的火山可能在沉寂达数百年之后再度爆发,而一旦爆发,威力就特别猛烈。这样的火山爆发常常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破坏环境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0:47
重现生机
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1、熔岩崩解后,杂草苔类开始冒出来。
2、绳状熔岩流过的山坡长出蕨类植物。
3、火山灰让周围的土地肥沃,当地的葡萄年年丰收。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1:32
全球火山地理分布:
地球上的火山总数,活火山共有522座,而死火山则不下1500~2000座以上。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为: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大西洋火山带、及地中海印度洋火山带。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3:10
〈一〉、环太平洋火山带(对应环太平洋地震带):在太平洋西岸从北到南有:堪察加半岛火山区,著名的火山如克畄契夫;往南有千岛群岛的火山区,更南为日本群岛火山区,有富士山、盘梯山、新燃岳、樱岛火山等;我国台湾有大屯、基隆火山群等;海南也有火山群,如琼北火山;菲律宾群岛的火山也不少,如塔尔、塔阿、馬荣、阿波火山等;一直到南太平洋新西兰和南极大陆都有火山分布。在太平洋东岸北美和南美的边缘,从北到南有:阿畄申群岛的火山,阿拉斯加的火山,如著名的卡特眉火山;中美墨西哥,危地馬拉的火山,南美沿科底列拉安底斯山脉分布的火山等。西印度群岛的火山如培雷火山也属于这个帶。环太平洋火山带发现的共有322座火山,佔全球所发现的全部火山的61.7%左右。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4:27
181楼文稿增补遗漏火山订正版文:
〈一〉、环太平洋火山带(对应环太平洋地震带):在太平洋西岸从北到南有:堪察加半岛火山区,著名的火山如克畄契夫;往南有千岛群岛的火山区,更南为日本群岛火山区,有樱岛、富士山、盘梯、浅间山、新燃岳、阿苏火山等;我国台湾有大屯、基隆火山群等;海南也有火山群,如琼北火山;菲律宾群岛的火山也不少,如塔尔、塔阿、馬荣、阿波火山等;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火山群区,分布有默拉皮、塔朗、索普坦、阿贡、布罗莫火山等;一直到南太平洋新西兰和南极大陆都有火山分布。在太平洋东岸北美和南美的边缘,从北到南有:阿畄申群岛的火山,阿拉斯加的火山,如著名的卡特眉火山;中美墨西哥,危地馬拉的火山,南美沿科底列拉安底斯山脉分布的火山等。西印度群岛的火山如培雷火山也属于这个帶。环太平洋火山带发现的共有322座火山,佔全球所发现的全部火山的61.7%左右。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4:54
〈二〉、大西洋火山带:大致是沿大西洋海底山脉分布着,从北往南有麦燕底火山,更南有冰岛火山、如拉基火山等,更往南阿左斯群岛、那加利群岛和圣海伦那群岛的火山等。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12
〈三〉、地中海印度洋火山带:从西到东包括地中海和西西里岛的火山,如爱特纲火山,烏尔堪塔火山,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爱琴海的啟透侖火山,还有小亚细亚高加索全文利亚和阿拉伯等地的火山,印度洋东岸则分布着其他群岛的火山,如克拉克托火山印度洋西岸经东非一直到马达加斯加岛也是火山分布地带。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27
〈十四〉、波波卡特佩特火山: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Popocatépetl)位于墨西哥境内,在墨西哥城东南约72公里处,海拔超过5400米,为境内第二高峰,仅次于奥里萨巴山。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1]
2019年7月17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接连多次喷发。[2]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30
地理环境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南70多公里处,墨西哥州与普埃布拉州(Puebla)交界处,墨西哥高原南缘的墨西哥火山带上,海拔高度5426米[3] ,是墨西哥第二高峰。整座山峰是非常规则的圆锥形,但是火山口的形状却非常不规则,终年被水蒸气和火山灰覆盖。顶峰终年积雪,东坡有冰川,内有含硫黄的沉积物。
1519年探险者首次登上顶峰。十六至十七世纪经常喷发,1802年亦曾喷发;火山口仍不时喷发出大量火山气体(烟雾和含硫蒸汽),印第安人称其为“波波卡特佩特”,意为“烟山”。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36
喷发记录
1、1994年底,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结束休眠状态,开始进入活动期。
2、1997年6月30日,火山发生较大喷发,喷出的火山灰和水蒸气高达1.5万米。
3、2000年12月,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发生一系列巨大的喷发,造成了周围4万居民的撤离。
4、2001年12月10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炽热的岩石被抛向了天空。但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喷发的岩浆没有对周围的村庄没有造成威胁。其中最强的一次喷发把烧红的岩石抛向了距火山口半英里高的天空。波波卡特佩特火山自11月起火山口内形成了一个小的半球穹顶,阻碍了气体的喷发,结果随着穹顶的破裂,灼热的岩石随着喷涌而出的气体飞上了天空。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37
5、2003年11月22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活动剧烈。
6、2005年12月1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射出巨大的尘埃烟柱。
7、2005年12月2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度发生较大规模喷发,火山口喷出的水蒸气和火山灰高达4500多米。据墨全国减灾中心当天发布的公报,这次喷发发生在当地时间早晨6点53分,并持续了近30分钟。当天上午9点20分火山又再次喷发,但持续时间不长。公报说,在过去24小时内,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已先后发生了70次低强度喷发。
8、2006年7月25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出火山灰和蒸气。
9、2007年12月1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发生多次喷发,水蒸气和火山灰高2000多米,火山灰还被风吹到了首都墨西哥城,在街道上能看到白色尘埃。28日又发生多次喷发,喷出的水蒸气和火山灰高达3200米。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38
10、2008年1月28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的烟雾升向天空。墨西哥全国减灾中心发布公告说,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发生多次喷发,喷出的水蒸气和火山灰高达3200米。[4]
11、2012年4月中下旬,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活动加剧,多次喷发。[5]
12、2013年7月10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继续喷发火山灰和蒸汽。[6]
13、2013年9月6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出火山灰和蒸气。[7]
14、2014年12月底,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8]
15、2016年1月,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附近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不断喷出火山灰和蒸汽。[9]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40
16、2016年4月18日下午2:30左右,发生较大规模喷发,火山口喷出的水蒸气和火山灰高达3200多米[10]
17、2016年8月1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次喷发,持续了九小时,留下大量火山灰、岩石和熔岩。
18、2017年9月19日13时14分,墨西哥中部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地震致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11]
19、2017年9月27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在凌晨和早上八点先后发生两起较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和岩浆大量喷出,熔岩流从火山口大量流出,浓烟高度达到3200米。受墨西哥多次大地震影响,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多次爆发,火山灰喷上2000米以上高空数次。岩浆流夜晚清晰可见。
20、2017年11月9日-10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在24小时内三度爆发,火山灰落在邻近城镇。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41
21、2018年1月30-31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多次喷发。
22、2019年6月28日晚,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剧烈喷发,火山口深层的烟雾约1500米高,当天清晨该火山所在地区曾发生小型地震。[1]
23、2019年7月17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接连多次喷发。[2]
24、2019年7月19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口喷出滚滚白烟,场景壮观[13] 。
25、2020年2月23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度喷发,喷出岩浆和火山灰,火山灰灰柱达到约1000米。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42
喷发影响
2016年4月18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导致普埃布拉州国际机场(Puebla International Airport)于早晨7点至下午1点间紧急关闭。[15]
2017年11月,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多次爆发,威胁仅56公里外的墨西哥城逾2千万居民,当地政府已发出第二级黄色警戒,并在火山方圆约10公里划下安全警戒线,呼吁附近居民留在室内紧闭窗户,避免外出。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49
预测研究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每年都要在12月准时喷发,而且越来越活跃。该火山第一次喷发据称在大约23000年以前。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50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Popocatépetl)位于墨西哥境内,为境内第二高峰,仅次于奥里萨巴山。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51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在当地原住民纳瓦特尔语中的意思是“冒烟的山峰”,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火山之一。自1994年以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活动十分频繁,近年来曾多次剧烈喷发。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5:52
地理环境收起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南70多公里处,墨西哥州与普埃布拉州(Puebla)交界处,墨西哥高原南缘的墨西哥火山带上,海拔高度5426米,是墨西哥第二高峰。整座山峰是非常规则的圆锥形,但是火山口的形状却非常不规则,终年被水蒸气和火山灰覆盖。顶峰终年积雪,东坡有冰川,内有含硫黄的沉积物。

1519年探险者首次登上顶峰。十六至十七世纪经常喷发,1802年亦曾喷发;火山口仍不时喷发出大量火山气体(烟雾和含硫蒸汽),印第安人称其为“波波卡特佩特”,意为“烟山”。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6:03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形成的巨型“蘑菇云"
timg (24).jpeg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6:19
波波卡特佩火山喷出熔岩时的照片
timg (25).jpeg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7:19
海底水下火山喷发活动推动大陆板块运动

海底水下火山喷发活动推动大陆板块运动:
全球陆上活火山共有516座,环太平洋沿岸陆地火山约有380余座,约占全球活火山的75%左右。全球陆地总面积为148.1×10^5平方公里,约占全球水陆表面积的29.1%左右。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统计,陆上活火山加上海洋水下活火山,全球活火山约为1500余座。陆地火山(除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外)通常以集中港口式的管状喷发,火山碎屑物与岩浆常堆积成孤立锥形山。海底活火山的喷发则不同,常沿海底断裂(或裂缝或海洋深槽)进行长期喷发。以海底山脉形式分布的海岭与中洋脊都是海底火山长期喷发堆积物所造就;因海底水下火山长期喷发,新洋壳生长扩张推动了板块运动。海洋底部水下火山喷发,常会引起海洋的惊涛骇浪与发生海啸,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海底火山喷发后,常在水下火山附近繁衍出新生物物种,经研究,地球早期生命的产生与海底水下火山喷发密切相关。

火山岛与火山岛链群,因火山长期喷发堆积所形成的海底山脉(指海岭系统与中洋脊系统),某些部分常以火山形式上升隆起露出海面,其中某些火山还在活动和地震频发的岛屿,称为火山岛或火山岛链群。如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夏威夷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所罗门群岛,南洋系列群岛...等。

有人担心日本地震太多,日本列岛会沉没海中,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火山岛与火山岛链群只会随地质历史年代而增宽与升高。
匿名  发表于 2020-7-23 17:23
火山喷发上冲压力(即地壳内外压力差)的定量概算:
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公里左右,地表为1个大气压,地下33公里深度岩石圈基底单位面积受上覆岩层的静压力,上覆岩层平均比重如按3.0g/cm^3为准。3.0g/cm^3即为3.0T/m^3。(T为吨,m为米)。那么,3.0T/m^3 ×33×10^3米=9.9×10^4(T/m^2)。地下33公里深处岩石圈基底底板单位面积上受地幔岩浆顶托压力为1万个大气压。再将大气压换算成静压力,一个大气压为76厘米水银柱高度,水银比重为13.6,那么一个大气压则为静压力是:
76厘米×13.6克/厘米^3 = 1.6克/厘米^2=1.6千克/1×10^-4米^2 = 1.6 × 10^4千克/米^2 = 16Kg/m^2 = 10.336T/m^2。那么1万个大气压则为10.336×10^4吨/m^2。
通过上面定量概算结果得知,地壳岩石圈基底单位面积受上伏岩层的自重静压力(9.9×10^4T/m^2)与受地幔岩浆上浮顶托力(10.336×10^4吨/m^2)基本上均衡,故地壳处于静态平衡稳定状态。但在这里需要明确指出,定量概算的假设之初条件是基于把地壳岩石圈当成完整(无洞隙破裂)的隔离层看待的。假若从地壳岩石圈基底存在一条直达地表的通道(参见"火山喷发成因与岩浆基源示意图),那末,地壳内外压力差就是1万个大气压之压强(10^5吨/米^2)。如基源深度为60公里则可达到约为2万个大气压之压强,就具有高压上冲云霄数千米高烟柱的喷发(也似高压喷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6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