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8|回复: 6

20年10月14日/【知识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秘异臭在日本狂飘5个月正逼近首相家,学者称或为地震前兆[/]

上游新闻[/]

10/14 07:51


[=]+关注[/]


@青蜂侠Bee 消息,据日本[/]《周刊Flash》杂志网站当地时间10月12日报道,自今年5月下旬起,就有神奈川县三浦半岛的居民接连反映闻到神秘臭味,但源头却一直未被查明。10月,这股异臭沿三浦半岛传至横滨,逐渐逼近日本首相[/]菅义伟位于横滨市中心的家。

原标题:神秘异臭在日本狂飘5个月正逼近首相家,学者称或为地震前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人工地震?】

光明网

10/15 15:52

+关注
地震,一个不再陌生的名字。但是大多数令我们恐惧的地震都是天然地震。除了天然地震之外,对我们生活更有益的是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就字面意思而言,就是人造的地震,一般指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主要分为两种:炸药震源,例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等造成的振动;非炸药震源,如机械撞击、气爆震源、电能震源、大型水库等。


(真·人工地震)

翡翠如何选?这里只需出厂价,场口直供,一手货源
广告 对庄翡翠 关闭
人工地震最重要的地震震源,不同的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不一样,其效果也大不相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应对不同的勘探目标,衍生了不同的人工震源。它们可以激发不同类型的地震波,满足我们对地下结构、地质体特性等的研究。主要的人工震源类型及其适用范围如下:

//炸药震源

///

01

陆上地震勘探方法一直采用炸药为主要震源。以爆炸力强的炸药为主要材料,需要雷管进行引爆,产生的脉冲尖锐,频率范围较宽。激发方式有:井中爆炸、水中爆炸、坑中爆炸和空气中爆炸等,一般以井中爆炸效果最好。

但是也有一定缺点,钻炮井和使用炸药所需费用较大,时间较长,在需要钻较深炮井才能获得良好激发条件的地区,耗费就更大;在缺水地区,地形复杂、表层为砾石、流砂、沼泽等钻井困难地区,施工不便;在工业区和人口稠密区均不宜使用炸药;海上由于保护渔业生产,亦不宜使用炸药。


//气动震源(电火花震源)

///

02

气动震源是一种车装非炸药震源,属于电子装置。地震波发生器为密闭的扁平圆柱体,由高强度的金属构成一个侧壁可以伸缩的爆炸室。爆炸室顶部为一沉重的反冲体,底板与地面接触。在将地震波发生器放置好后,将丙烷及氧气混合物导入爆炸室,在一定大气压力下,由电火花引爆。爆炸时,较轻的底板能迅速(毫秒级)作出反应,将脉冲传至地下。特点:相对来讲体积较小,适合陆地和水域等不同野外条件,适用面较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适合城市附近的勘探。

但是气动震源和其他冲击震源一样,属于低频、低能量震源,会面临噪声的抑制、分辨率能力、穿透深度等问题。

( 陆地电火花震源车 )

//重锤震源

///

03

重锤震源系统属于车载机械装置。将重物高举,利用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冲击地面以产生地震信号。在重锤撞击地面之后就马上把它从地面提起,以便使重锤在几秒钟之内在另一个地点再次落下,在这段时间,卡车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每次激发的地震波由一个排列的接收器接收。其特点包括:相对来讲体积和重量都较大,适合陆地地震勘探;激发的地震波频率较低,适合对分辨率要求不高的地震勘探;能量消耗较大。

但是由于使用大型运输车辆,需要能够通过重型车辆的公路,交通便利。并且重锤产生的面波较强,一般会使用大量接收器组合和激发组合而能够进行多次叠加提高信噪比。

>

(便携式重锤震源)

//空气枪震源

///

04

空气枪震源是外形如枪的机械装置,将高压气体(空气)压入枪膛,并在短暂的时间内从枪口释放到水中产生高压气泡,气泡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产生胀缩震荡而产生向外传播的压力波。这种震源是典型的脉冲震源,激发信号具有频率高、频带宽的特点。此种振动的频率与气泡中空气的容量、压力、水的深度有关,适当地选择这些参数可获得一定的地震效果。其特点是:体积较大,适合水域的地震勘探,通常漂浮在水中使用;激发速度快,组合使用能量大。


(陆地气枪)


(深水气枪)

//可控震源

///

05

可控震源系统的野外工作方法,在许多方面与炸药震源基本上一致。比较特殊的是在采用可控震源时要进行大量的组合、叠加,即同时用几台震源,以一定的组合形式,在一个振点(即炮点)上振动几次至几十次。每次振动后,各台震源保持其组合形式,向同一方向挪动一定距离,再振动第二次。可控震源的参数主要包括理想子波波形(与扫描频率信号的起始和终了频率有关)、震源台数、扫描长度、振动次数等。其特点是:不产生地层不传播的震动频率,节约能量;不破坏岩石,引起地面损害小;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较高。


人工地震在地震勘探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也用在活动断层探测、核爆炸检测、火山活动检测等领域。其摆脱天然地震空间分布不均、震源不明的劣势,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地震勘探示意图)

利用人工方法造出的“地震波”,能够帮助我们观测地下的岩石结构和构造。比如探测地下断层,地震波在不同成分的岩层(松软的沙子、粘土物质或坚硬的石质岩石)交接处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发生断层的地方,传播的地震波能量就会被断层“吸进去”,因而根据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能量变化就可以测出断层的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及资料解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美编:张 岳

校对:陶 琴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物能够感应到地震众所周知,但是是什么原因让动物能够预知呢?】

科学星

10/16 00:43

+关注
地震是最惨烈的自然灾害之一,直到今天人类还没有找到能完全预报地震的 有效办法。但人们发现,大地震发生之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唐山地区溧南县王东庄的村民,在棉花地里 看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小老鼠依序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当时就有人议 论:“老鼠搬家,怕要地动。”唐山市殷各庄有一条狗,临震前那天夜里,就是不让主 人睡觉。主人一躺下,它就进屋来叫,主人把它赶跑,它又叫着进房,甚至还咬了主 人一口,主人非常生气,拿起棍子追出门外,紧接着大地震就发生了。


在我国,利用震前动物异常预测地震,曾经取得过良好的效果。1967年7月 18曰上午,天津人民公园的管理员发现,平时生活在水底的泥鳅、甲鱼等上下翻滚不停;天鹅两脚朝天,就是不下 水;东北虎精神不振,呆头呆 脑;西藏牦牛则躺在地上打滚。 他们立即向市地震办公室报 告,并提出了预报意见。结果就 在当天下午,渤海发生了里氏 7. 4级大地震。那么,震前动物 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大 家知道,地震前,震源区的岩石 在强大的地压力作用下,发生 着剧烈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同 时会产生声(机械振动)、光、电、磁和热等物理现象。

地震前的地声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和现场观测发现, 这些声音是由于震源区岩石破裂而发出的。所发出声音的频率不仅有20到2万 赫兹的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也有2万赫兹以上的超声波和20赫兹以下的次声


地光也是地震的一种前兆现象。地光耀眼夺目,五彩缤纷,它对动物很可能是 有刺激的。鸟类的视神经特别发达,善于远视,而且它们对从未见过的色彩特别恐 惧。鸟类的异常反应,在震前是很普遍的,很可能与地光有关。


动物能够预先感知地震,这是事实。但是,动物的异常反应并不都是地震引 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生活环境的改变、饲养不当、受到惊吓 或者其他一些生理变化引起的。因此对于动物与地震关系的研究,现在仍处于探 索阶段,虽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因果联系,但距离把其中的奥秘完全搞清楚还差 得很远。

海涛评论 等更新4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0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撼!难得一见的地质动图~~火山喷发、冰川崩解、地震、滑坡、山洪、泥石流、海啸~~发生时的动态图,畏惧自然的力量吧!

我们都爱地理.

10/18 07:54

+关注
一、 火山喷发

文字解读:

火山喷发 (volcanic eruption),地质学专业术语 ,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 ,是地壳运动 的一种表现 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 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 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 ,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 ,使这些挥发分溶解 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二、 冰川崩解

冰川的概念

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国际冰川编目规定:凡是面积超过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体都应编入冰川目录

三、 地震

地震概况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三国杀5.20与你相约告白
广告 关闭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四、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 活动、雨水浸泡、地震 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 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

五、 山洪、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 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 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六、 海啸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 、火山爆发 、海底滑坡 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 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 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 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 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特别声明,本动态图源自“矿业俱乐部”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1 08:13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海域7.5级地震引发越洋海啸】

海洋知圈

10/21 03:02

+关注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海域7.5级地震海啸


地震海啸概况

2020年10月20日4时54分(北京时间),美国阿拉斯加半岛海域(54.60°N,159.55°W)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0千米。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结果分析, 此次地震引发了越洋海啸,震中附近的站点监测到70厘米海啸波动,距离震中数千公里以外的夏威夷海域监测到30多厘米的海啸波。此次过程没有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三国杀5.20与你相约告白
广告 关闭
观测调查情况

根据全球水位监测数据显示, 此次地震在震源附近引发了越洋海啸波动。

截止到2020年10月20日11点30分(北京时间), 震源周边国王湾潮位站(55.06°N,162.33°W)于6:57监测到了约50厘米的海啸波,

沙角潮位站(55.33°N,160.50°W)于7:10监测到了约70厘米的海啸波;

夏威夷希洛潮位站(19.7°N,155.1°W)于10:11监测到了约30厘米的海啸波,

夏威夷卡胡卢伊潮位站(20.9°N,156.5°W)于10:00监测到了约38厘米的海啸波。


本次海啸传播动画示意图

海啸数值计算

根据全球海底大地震近实时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 此次地震为走滑型地震事件,其震源机制解断层面几何参数为:走向角85°、倾角84°、滑动角38°。根据实际断层面几何参数, 应用海啸数值模型得出的结果显示,该地震在震源附近岸段可能引发70厘米左右的越洋海啸。


数值计算结果图

国际预警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PTWC)在北京时间5 :04发布了第一份太平洋海啸预警信息,对震源周边地区发出海啸预警,预计可能有海啸发生,随后于6:09发布第二期海啸信息,截至20日上午11点30分,共发布了3期海啸预警信息,观测到最大约70厘米的海啸波。

灾情

截至到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0日11点30分,尚无灾情方面的报道。据全球灾害预警与协调系统数据显示,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常住人口分布, 估计此次地震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不大。

回顾

历史地震海啸灾害

震源机制解表明, 此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附近的一次走滑事件。在此事件发生的阿拉斯加-阿留申海沟位置,太平洋板块以约64毫米/年的速度俯冲到北美板块之下。除走滑型地震事件外,该地区还经常发生板块边界上的逆冲大地震事件。


历史地震分布图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历史地震资料显示,过去100年间在震源附近500公里范围内,曾发生过7次7.0级以上地震事件, 最大的是1946年4月1日的8.6级地震,地震引发了大海啸。

全球历史海啸灾害数据库显示,历史上该区域曾发生过7次海啸事件,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1946年的8.6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在该区域造成约167人死亡,最大海啸爬高42米。

内容编辑:侯京明、高义、王君成、任智源、卢伟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预报台。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2 08:42
【日本将加速沉没?空气中弥漫不明恶臭,美籍要员:不走恐有大麻烦】

舰载武器杂志

10/21 16:18

+关注
据人民日报 海外网报道,日本多地出现异常现象,空气中弥漫不明恶臭。这股臭味四个月前就出现了,当时没有引起政府重视,可随着时间的增长,出现臭味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味道越来越重,给当地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多麻烦。有人觉得这种臭味是 大地震的预兆,可能会将日本加速沉没,毕竟此前就有地震,人们闻到了异常的臭味的经历。当然,更让当地人心慌的是,留在日本的美籍要员已经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纷纷撤离日本,还称再不走恐怕有大麻烦。


空气中弥漫不明恶臭

一开始只有居住在少数几个地区的居民闻到这股臭味,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臭味传播的范围变大了,横滨市等重要市区都相继闻到了类似的味道。不少居民将此事反应到了消防部门,他们称,这股臭味已经严重了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味道最重的地区,即使把门窗都关紧都阻止不了这股类似汽油的味道进入家中,人们只能被迫在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忍受这股味道,不少居民都快被折磨得崩溃了。

全新策略手游!打怪物保卫家园,你能坚持到第几波
广告 守望新纪元 关闭

目前政府已经收到了多起投诉,但还没有公布臭味的源头和它产生的原因,因此不少居民对此非常担心。他们现在每天都和这种臭味作伴,他们害怕这种臭味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害怕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他们会最先受伤。还有人猜测这种臭味和地震有关,据历史记载,日本以前在发生特大地震之前,有人闻到过不明源头的奇怪气味。不少人认为,这预示着未来日本可能会发生一场大地震。


这种猜测被不少民众接受了,尤其是那些在日本工作的美籍要员更是非常害怕。日本地区过去经常发生地震,但是地震级数都不高,因此伤害可以控制,但是大地震可就不同了。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么还是趁早避难比较好。这是不少美籍雇员的心声,他们毕竟不是日本人,没有非留在这里不可的理由。他们的离开是一种不好的信号,让当地人更加焦虑,他们都想知道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


横滨市政府率先对臭味进行了调查,并委托专业人员分析了臭味的成分。他们发现,臭味中含有大量的戊烷等成分。这些成分通常会出现在汽油中或者一些化学物质燃烧的时候,因此人们会觉得这种臭味既像腐烂的鸡蛋,又像燃烧的汽油。但是仅仅解释气味的组成还远远不够,人们真正想知道的是,味道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政府目前还无法回答这个疑问,只能一再地强调更详细的调查正在进行当中。


政府需要尽快查清楚

对于臭味来源的猜测很多,将臭味和大地震联系在一起的猜测吓到了不少日本民众,恐慌和不满的情绪正在日本民间蔓延。该国政府需要抓紧事件查清楚真相了,不然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会愈发强烈。政府有必要在调查之后,及时和民众通报进展,并对民间流传的谣言作澄清,避免谣言进一步扩散。如果该国政府真的找到了这种臭味的来源和地震有关的证据,也需要警示民众,提醒大家为可能到来的灾害做准备。总而言之,臭味在当地长时间蔓延肯定是有原因的,而政府迟迟无法找出味道的源头是一种失职。眼看着臭味的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留给该国政府找出源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海涛评论 等更新1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5 17:14
【日本上空恶臭,海域大批生物死亡,是地震前兆?专家:有可能人为】

捡史官

10/25 12:40

+关注
“恶臭来源”的两个观点

日本岛上空出现恶臭以及有日本周边海域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可能是地震的前兆,也可能是日本偷偷排放核污染废水或其他有毒有害污染废水所造成的一种现象。

现在网络上认可比较多的是第二种观点,因为目前日本方面宣布由于现在国内储存核废水的罐子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已无力再继续储存核废水,也没有任何技术能够处理这些核废水,于是日本当局决定将已经储存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新奥迪高性能车震撼登场
广告 关闭
如此言论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核废水可能会污染整个太平洋。而这些核废水在进入太平洋之后,导致动物大量死亡,尸体发酵后确实会出现恶臭气体。

当然了,认为出现这些自然现象是地震的前兆也不无道理,毕竟日本这个国家正处于地震带上(即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接地带),因此日本本身就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的一个国家。

因此有学者猜测现在可能是在两个板块的交接处发生了一定的位移,从而导致板块出现了裂缝,致使地下的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经过裂缝排入到的海洋,经由海洋挥发到空中,所以也就形成了恶臭的气体。而这些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溶于水之后,又杀死了大量的海洋动物尸体。

在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在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硫化氢,学过化学的朋友都知道,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臭鸡蛋味道的有毒气体。


为何第二种观点更令人信服?

不过到目前,日本方面还尚未公布气体检测结果,因此外界还不知道空气中导致恶臭气味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倘若确定发出恶臭气体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硫化氢的话,那么地壳运动说还勉强能够说得过去。

但如果发出恶臭气味的是硫化氢以及氨气和其他的一些蛋白质分解之后所组成的气体,这些气体就是来源于海洋动物的大量死亡发酵之后所发出的一种味道,空中弥漫着“尸臭”,而造成大量海洋动物死亡的可能是地壳运动,但更极有可能是日本当局。

在当年,2011年核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之后,日本曾采用海水进行冷却降温,但由于当时情况比较紧急,所以日本方面并没有对降温后的海水进行收集,而是直接将这些污染过的海水又再次排入了太平洋。


日本的如此行为甚至一度引起我国境内的食盐价格疯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之后在太平洋彼岸也确实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

只不过由于那一次的海水泄漏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尽管排到了太平洋之中,但经过海水的稀释造成的污染并不是很严重,只不过在福岛核电站沿岸仍然出现了一些生物变异的现象。

而这件事也暴露出日本对于核废水收集这块的不足。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在日本一共储存的有123万吨核废水,目前已经快要达到日本储存核废水的一种极限状态了,而且每天还会以170吨的速度增加着。

最重要的是日本当局并没有新建一些核废水储存厂,对于已经储存的核废水也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措施,导致很多的设施设备非常的陈旧,一些储存罐甚至已经出现损坏泄漏的情况。


倘若如此持续下去,日本将无力继续储存更多的核废水,正是因此日本当局本来有将核废水给排到太平洋的想法——而且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这件事情早在前几年之前就已经提出过,只不过遭到了周边国家的反对,毕竟这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的渔场。

所以虽然日本表面上在一直储存着核废水,但我们并不排除它在偷偷的排放,日本上空出现的不明臭气很可能正是因为日本最近有大量的核废水排入到太平洋之中,导致鱼类受到辐射而死亡。

当然了,除了核废水之外,如果日本方面向海洋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的一些工业废水,也可能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因此日本上空出现的恶臭味道应该和日本当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真的是板块中间裂缝跑出的地下气体,不可能只有在日本上空出现,大部分的有毒有害气体都会溶于水,所以这些气体若想排出地面应该先溶于水,最后才从水里面释放出来,这样的一个过程也就相对漫长一点。


如果地壳裂缝是紧贴着日本本岛裂开的,日本早就应该出现大地震了。所以就算有裂缝,距离日本本岛应该不会太近。

其实海洋内部的水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循环流动状态。如果海底某个地方升起的有毒有害气体,跟随着海底的暗流会四散开来,绝对不会是静止在海洋的某一个固定位置,因此若是从地壳下面所冒出来的气体的话,那经过洋流运动之后,这个气味会传到太平洋的很多区域,甚至包括关岛,俄罗斯,朝鲜,韩国以及我国的渔民都应该多少闻到一点,不可能只存在于日本的上空。

从而也可以推断日本空中弥漫的这个臭味气体,应该是从日本本岛附近接近海面处发出来的。所以我们与其说是地震发生的前兆,倒不如说这是日本破坏生态环境的一个间接表现。


总结

总的来讲,现在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知还有限,我们也不可能凭借着某一种独特的自然现象就推断是否会有地震发生。按照常理来说,地震发生之前确实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很多动物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同时自然环境中也会有一些反常的表现,但这些都未必完全准确。

现在我国为了预测地震,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般会在地震到达之前一分钟之内预测出来,这让人们尽可能的避免在灾害伤亡。

现在日本出现的这个不明臭气是不是地震的前兆,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先检测一下气体的成分以及周围海洋动物的死因,综合多方面因素之后做出一个合理的推断,科学必须要有严谨性,不可能凭借着某一种表现,就得出一个不太确定的结果。

澎湃新闻 等更新15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8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