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06|回复: 0

民间地震预测预测研究实时进展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预测是一门科学,无论是前兆预测还是统计预测模式,都需要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实践验证,也就是科学研究所必须的两个环节:一是理论;二是应用预测验证。之所以过去一直声称地震不可预测的说法被很多人所接受,就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都没有很好的解决。
有理论依据的可重复验证的地震预测,是所有地震人梦寐以求的追求,这个问题也是过去民间地震预测爱好者饱受诟病的主要症结所在,为解决这个问题,民间地震预测爱好者在总结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推出了基于板块构造运动基础之上的地震原动力来源及各种地震前兆的形成机制等系统理论,并给予了相关理论配套的实验验证,这个系统理论的最大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给出了前兆现象的数据化分析的理论依据,从而解决了制约民间地震预测中存在的监测数据不足问题;二是依据理论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可计算的地震四要素预测模式,该方式可以将各种地震前兆数据化以后进行全球破坏性地震的非现场数据采集预测模式,为今后的地震预测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的2020年,民间地震预测爱好者推出的全球破坏性地震预测技术,在预测应用方面尽管还存在四要素参数上的误差,但这些误差的存在已经被找出存在的原因,只要通过系统参数的矫正后即可消除。近期该技术在较小的有感地震进行试验预测中也得到很好的验证,这为今后的误差修正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基础,这项让人倍感振奋的预测研究进展假以时日,一定会为民间地震预测的发展拓展出更大的应用空间。也许地震灾害可防可控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闲人作为民间地震预测研究爱好者,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整理推出了一些列地震相关理论,其中有地震原动力来源理论、地震-云形成理论、旱震理论以及雾霾成因机制等全新的观点,这些东西尽管都是建立在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的基础上的,但是依旧需要对应的实验去验证,当然做这些实验是需要投资的,而且是一大笔资金,这个真的不是自己所能承担的起的投入,比如地震云理论所涉及的宏观云室效应是不是存在的实验,这个基础原理很简单,但具体实验所需的设备投入可是千万元级别的,再比如震前植物的反常开花与地震关系的验证也是需要百万投入且耗时很长的一个项目,面对资金困难,我只能自己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最初的相法就是能走一步算一步!
很多问题都是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那就是世上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几年的努力,所有需要的实验都得以完成,并取得了自己所需要的完美数据!!!
关于地震原动力来源问题,这个实验我在过去就有相关的实验,而且相关数据也已经得到某知名大学实验室的重复验证,相关内容我也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疑义。
关于地震前动植物异常问题,我在众多相关专业的同学帮助下,借用相关的设备进行了小面积实验,尽管实验的量级受到影响,但程序上和数据上是可以证明地震前动植物异常存在和地震发生是相关的。
关于地震云的形成机制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构建一种简易的实验方式,可其中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材料无法得到的问题,就在我无能为力的时候,一位一直关注我研究的北大学子给我推荐了列夫塔装置,待我详细了解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后,高兴的直接都要跳起来!这个装置已经进入国内且已民用化推广,该装置直接可以用于证明宏观云室效应的存在,也可以直接用于地震云理论的实验验证!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正是北京大学这位学子的支持,不仅解决了我的地震云验证实验问题,同时我也想到了民科这一称呼的发源地就是北京大学!在此再次谢谢这位朋友!谢谢你对民间科研的大力支持!
正是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朋友给我的支持和帮助,也让我深深感触到北京大学这种求真务实的学术学风传承,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和南方某所大学毕业的大v,毫无底线的去攻击和举报民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经过多年研究,民间地震爱好者不仅系统完成了全新的地震发生相关理论,也在地震预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政策允许民间预测预报地震的东风!

                                                           转自:一河两岸一闲人  微博   2021年01月13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6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