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hkcc58

地震云的方向值得大力研究The only direction of earthquake clouds :SW-NE

 火..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0-6-9 22:3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ieba.baidu.com/f?kz=796580891

【兰州6.12】下午14点40左右的彩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平凉惊险诡异云彩
http://tieba.baidu.com/f?kz=797485552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6-13 19:09
从云图分析: 每几天地Z云就从西往东循环一次,除了星际周期影响之外,是否还有地球内部的循环周期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部分是循环的,更大的部分“出生于”赤道,像中分头一样向东梳向东北和东南(南半球);进入两极会“盘旋”好久。
很怪,现有理论解释不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ieba.baidu.com/f?kz=797987784
一个帖子说甘肃平凉出现七彩云,天涯有一个帖子是甘肃会宁出现七彩云,加上庆阳这个,基本呈东西向直线。这线为东北--西南走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焦作上空的彩云05-07.gif
焦作上空的彩云05-07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dzh2.mop.com/topic/readNewbie_10386204_0_0.html
山西怀仁,07-01,我插队的地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ieba.baidu.com/f?kz=818014833
天津7月4日傍晚,方向没有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news.qq.com/b-1000090417/61153.htm
在排骨云上面看排骨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ieba.baidu.com/f?kz=819566479
非常值得看的云图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恐怖的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5# lhkcc58 [/
对了18日阿留申有个6.7级地震,这些云应该是提示那个地震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看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Magnitude 5.3
Date-Time Monday, August 02, 2010 at 14:17:15 UTC
Tuesday, August 03, 2010 at 02:17:15 AM at epicenter
Time of Earthquake in other Time Zones

Location 62.071°N, 145.552°E
Depth 21.1 km (13.1 miles) set by location program
Region MAGADANSKAYA OBLAST', RUSSIA
Distances 305 km (190 miles) SSE of Ust'-Nera, Sakha, Russia
325 km (200 miles) NNE of Okhotsk, Russia
400 km (250 miles) NW of Magadan, Russia
5535 km (3440 miles) NE of MOSCOW, Russia 1

Location Uncertainty horizontal +/- 5.3 km (3.3 miles); depth fixed by location program
Parameters NST=209, Nph=209, Dmin=830.4 km, Rmss=0.93 sec, Gp= 47°,
M-type=body wave magnitude (Mb), Version=7
Source USGS NEIC (WDCS-D)


Event ID us2010zla3
昨天黑龙江的云的肇事者现身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每天都有上万次地震!地震云应该每天都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thread.php?tid=7029
多层次地震云,人们会根据哪个层次来预报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ieba.baidu.com/f?kz=960856177
2010 12-22 ?的云柱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1-3 22:01
大家好。刚刚从气象论坛看到,lhkcc58原来是这里的斑竹。过来,凑凑热闹。
前三年左右,因为我自己要强调云,天上的云,不是像气象学里说的那样,是什么上升气流带动水汽活动的结果。曾一度仔细的观察了好多天地震云,我很幸运地记录和预测到了好几次7级以上的地震和他们的云像。而同时我的关于天上的云的成因的看法也得到了证实。

我对于地震云的看法和一般以为的有点不一样。
我得出的结论是:“地震云几乎是天天可以看到的普通现象”。地震云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太了解到底是什么成因。但是大致上是和地震前的地应力异常、地磁场异常等有关。所以我把地震云称为,“显性地应力场异常干涉纹理云”。
     我的观察表明,
1. 几乎3级以上的地震就可以在天上引起可见的(显性的)地震云。4级左右的地震,就可以在3-5千公里远的地方引起可见的地震云。而7级的地震云可以出现在15000到20000公里远的地方。但是似乎很难越过赤道。所以北半球的地震云基本上是北半球的地震引起的。而南半球的地震云基本上是南半球的地震引起的。但是赤道附近的地震可以在全球都引起地震云。
2. 由于地球上每天平均发生1-2次5级地震。3-10次4级地震。而且地震发生前的3-5天就有可能引起地震云。所以理论上,整个天空必须是随时随地可以观察到一定量的地震云。根据我的观察,这也确是事实。小地震那么多,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小地震通常不会对人类造成灾难。所以我们观察地震云,主要的目标是那些灾难性大地震之前的地震云预兆。而千万不要看到了地震云就“拉到盘里就是菜”。
3. 除了强地震的地震云之外,由于全球各地的地震时空分布,所以几乎每天看到的各种地震云,都是相当复杂的多层次谐振干涉图纹,对于地震预报的积极意义甚微。只有在看到特征相当明显的地震云和相当精确的方位测定的条件下,才能达到2度左右的预报指向。但是当在5000公里左右的远方,2度左右的精度仍然意味500公里直径的误差。时间上也在半到3天的范围里。我自己试验了。当看到地震云后,从侧面看到所测定的方向和我开车到地震云弧形的中心下方所测到的方向,可以有15度以上的误差。这样的预测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了。
4. 已经提到了,我认定了云不是像气象学里所讲的那样是空气流动带动水汽,水汽遇冷而形成了云。所以,天上的云,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外力场的作用所形成的。包括重力场。我把由重力场引起的云,称为“气象云”,而把地震云那样的其他外力场引起的云叫做“非气象云”。
我的观察显示,在整个天空中气象云和非气象云的比大约是2比8。地震云在非气象云中也有8比2那样高的比例。就是说,每时每刻只要有云,有64%以上的云可以看出地震云的特点来。看不出的时候也有16%的隐性地震云的存在。

关于斑竹的的话题,“地震云的方向”问题,我不敢苟同。我的看法是对于每一个地理位置,整个地球的地应力场异常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谐振节带存在。所以常常能在同一个地点看到方向相同的地震云。但是换个地方,地震云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对于指向精度大于15度的图片,实际上不能作为判别地震云方向的实际用途。对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有三个主要的发震区,一个是从台湾到印尼一带,一个是日本到阿拉斯加,还有一个是孟加拉到中国青海。是由于这三个去的位置刚好在中国大部分沿海地区的两侧。所以中国的地震云果然有很多是西南——东北走向的。但是如果能同时比较福建和辽宁的地震云,就能发现方向的不同。
同样的道理,我在澳大利亚。几乎大部分的地震都是在我的北方发生,所以,在澳大利亚地震云主要地是东西走向。

另外谢谢斑竹在气象论坛对我的支持。
发表于 2011-1-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227上传的图片和后面的文字都没有了?请斑竹查一下。霁雪。

169IMG_6118.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前几天在新西兰大巴士上拍的,基督城附近地震的余震地震云。云高约500到800米,公路高约300-400米。震中约在400-500公里左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感谢老大到论坛发表高见
2气象云与非气象云的提法简单明了地划分了成因不同的云
3地震云的方向在北半球几乎没有发现例外都是NE--SW向的,在南半球是NW--SE向的;其间区别只是NS只是WE的分量比,区别只是角度的变化。
4“显性地应力场异常干涉纹理云”,的提法学术意味更强。“显性”二字可以去除,如果,“地应力场异常干涉纹理云”都是显性的。
5图自动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图在百度发表过,在百度和某些网站发表过的图会自动消失。可能是版权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隐性的强地震云。观察方位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不一样。还有阴天,特别是阴雨天。云很低,下雨的结果降低了能见度,使人观察不到天上的云像。我的意思是地震云是地震前必然的产物。每天有几十个大小地震,整个天空永远是一张远近地震的时刻表。就看我们怎样解读了。
地震云和下雨没有太多的联系。当然经常说的震中地区连日淫雨突然变晴然而就发生大地震的不是我所指的情况。
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我不上百度。以前三年前我上过。和以上的那段差不多的内容我帖在百度上让他们给栅了。没有传上来莫非是我没有登录的缘故?
以后有空再上传一点我自己拍的地震云照片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气象云的意义和气象学的云的意义不一样。
他们的意思是天空是属于气象学的,所有的云在气象学里都有分类归属。轮不到地震云的位置。
我的意思是,白人黑人都是人,男人女人都是人。白人有男女,黑人也有男女。分类和命名的角度不同。研究的目的也不同。气象学里的所有云都可以受到干涉的影响而表现为地震云。实际上地震云也不像百度里介绍的那样只在5000米以上发生。
三年前写了一本“看云识地震”的手稿。后来因为我的目的不是地震云而是所有的云,就把他们编到了我的“量子气象学”手稿中去了。作为其中的一章。回头我整理一下,陆续先在这里发布一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2# 霁雪



    我们的第一个分歧。我感觉地震云是生就的,而不是先有一片云然后被干涉成地震云,如果我对干涉的理解不错的话。
    与老大的探讨真是一种享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的存在是动态的。干涉的节点基本上是固定的。
不,第一,云不是因为水汽遇冷而凝结出来的。这个这里解释太遥远了。
当在干涉的节点上,有多余的水汽存在的时候。由于与应力场的共振,就会显示出各种干涉的纹理所形成的地震云来。
云和云的纹理是同时形成的。但是当有风的时候,云会飘了走,但是云的纹理会固定在那里。或者速度相对地慢一点。这是地应力场和风不同步更是地震云的确凿证据之一。

哦,地震云的生成条件是,第一要满足成云的条件。多余的水汽。
但是水汽有好多种喔。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水汽可以转化为同一种另外的水汽而使得局部空间里那种水汽多余出来。(这就是我在气象论坛讲的:云的形成主要是各种同分异构体的转化引起的意思)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4# 霁雪


  1  云不是因为水汽遇冷而凝结出来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K99_p5Ln74/
http://tieba.baidu.com/%D0%EC%CA%E7%B1%F22/shipin/
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2059-1-1.html
有这3个网址足以说明地震云产生的原因了。
  2  节点或地震云在结构上的同构同态不直接取决于应力的改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懂日文,但是这个视频以前看到过。
日本的地震多而近,所以研究地震云有客观上的优势。但是就是这个视屏使我确信,随时随地抬头望去,只要天上有云,就可以看到地震云。天空的云像,实际上确实就是一张未来一星期左右的世界地震时刻表。只是小地震实在太多。太难以区分了。
从干涉的角度来讲,是需要有两个发生场的中心。如果只有一个就不会有干涉现象。两个场的距离越近,地震云的平直度越大,两个场中心的距离越远干涉的条纹就越短,鱼鳞云就是典型的两个分开好多甚至不相关的应力场交互干涉的结果。
好看的云几乎都是地震云。但是值得关心的只有那些,压得很低很低。面积很大,边缘不是很清晰的地震云。因为这样的云往往意味12小时内7级左右的破坏性地震。这种云的方向感不是很明确,通常要靠前几天的云像的判断的积累。在我观察的期间(现在好久不观察了)碰到了两次,第一次是墨西哥的7.8级,第二次是智利的7.2级。两次的云像非常相像,所以第二次猜准了。都是在地震前12小时到地震后约两小时,出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应该是当时地质应力态势的镜像。它不应该说明更多的东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thread.php?tid=8686
多层次多形态的地震云,给测地震者提出的难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thread.php?tid=8686
多层次多形态的地震云,给测地震者提出的难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拉伯商业》杂志日前独家披露,阿联酋阿布扎比的科学家已经突破技术障碍,成功实现了在晴朗干燥的不具备降雨的气象条件下,在沙漠地区人工降雨。这项技术已经被视为“最高机密”之一。

《阿拉伯商业》杂志透露,人工降雨是价值1100万美元的秘密项目Weathertec的一部分,主要是利用巨大的外形像灯罩的电离子发生器产生巨大的负极粒子磁场,制造出云层,最终实现人工降雨。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在完全晴朗干燥的气象条件下人工降雨。该项目由阿联酋总统哈里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Sheikh Khalifa bin Zayed Al Nahyan)直接领导,得到瑞士方面的支持,并由德国马普学会气象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监督。

2010年夏季,在122天的时间段内,阿莱因市气象部门多次预报天气晴朗干燥,无云无雨,但科学家却在湿度达到30%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52场人工降雨。当地居民对突然间下雨感到极为困惑,因为本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但突然间就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至,有时甚至下起冰雹,有时还出现闪电。

支持该项目的瑞士公司“国际都市体系”(Metro Systems International)的创办者日前通过视频透露:“Weathertec项目开始于2010年6月,已经成功实现了多次降雨,目前科研人员正对技术做进一步的革新。”

据悉,该项目下一步还将研究如何在干旱地区获得水源,这被视为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热门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光子学》:激光或可用来进行人工降雨
用激光将空气分子离子化,使之成为天然凝结核


目前的人工降雨技术一般是在空中播撒碘化银颗粒作为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可以使用激光将空气分子离子化,使之成为天然的凝结核,从而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

新一期英国《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刊登报告说,瑞士等国研究人员发明了这种新技术。其原理是向空气中发射一种高能量短脉冲激光,它会使照射路径上的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离子化。这些离子化的空气分子就成为天然的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为水滴。

研究人员向含有水蒸气的实验装置中发射这种激光,可以马上观察到直径约50微米的水滴形成,这些小水滴还会进一步合并为直径约80微米的大水滴。户外实验也显示,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发射这种激光可以促使空气中水滴的形成。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热罗姆·卡斯帕里安介绍说,这一技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马上用于人工降雨,因为一束激光只能促使其所照射的路径上形成水滴。下一步研究将探索是否能通过用激光扫过天空的方式,促使水滴在更大面积的空气中形成。

还有观点认为,虽然一束激光不能直接用于人工降雨,但可以通过测量它所促使形成的水滴规模来判断空气湿度,从而帮助降雨预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前半小时左右往往是会有地震云的,,但不一定都会产生这一现象,只有在舒应点[震源点]产生气流的情况下形成云朵,但它不叫云朵它叫凝聚的浮尘,唐山就没有云,电影里也看到了,只见200米以下的天空灰朦朦的,200以上天空净亮,那是蒸腾的浮尘,是由地面和建筑物上蒸起来的,震源点它不在地下而在天上,地下只能叫舒应点.当今他们都错了.所以地震可以提前一周预报是可以实现的.十个月后一定会有一个完整的预报呈现出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2-26 21:53
这里提到的地震云的方向指的是北半球的情况;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lhkcc58 发表于 2009-11-11 15:13

地球在长程引力方向控制下的,在太阳轨道上搓动的缘故。
发表于 2011-3-1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在长程引力方向控制下的,在太阳轨道上搓动的缘故。
Guest from 14.109.140.x 发表于 2011-2-26 21:53



    支持,应该是跟地球自转、公转及本身的空间角度,黄道、赤道交角有关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季东老大或许有解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3-16 13:51
http://sea3000.net/jidong/20100716101402.php 的确,在这里看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SEVP_NSMC_WXBL_FY2E_EWVP_ACHN_LNO_PY_20110417130000000.jpg
地震云的方向说简单也简单,因为与大气环流的大模样其实是一致的;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因为大气环流的大模样是很难解释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太阳上也有高等生物,如果它们看见地球上的云,也会以为是地球上的什么东西爆发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23 11:53
如果太阳上也有高等生物,如果它们看见地球上的云,也会以为是地球上的什么东西爆发了。
lhkcc58 发表于 2011-7-19 10:40



    这句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对太阳好像有“误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东峰《参考消息》:
美国科学家说:太平洋四周大地震可能是互相联系的 出版日期:1975.05.24 期次:5991
【美联社洛杉矶四月七日电】科学家说,周期性震动太平洋四周的大地震可能是互相有联系的。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所属林肯实验所的迈克尔·钦纳里说,“看来还有更多的造成地震发生的原因,至少在太平洋是如此。”
  钦纳里和托马斯·兰德斯观察分析了一九六四至一九七四年发生的八千次里氏震级五点二至六点五级的地震。他们发现一九六四到一九六五年太平洋流域曾有大量地震活动,一九七三到一九七四年又有大量的。钦纳里说,虽然这项数据表明在地震活动量多的时期“存在某种内在的因果机制”,目前还无法说,究竟是先发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还是先发生地震。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豪厄尔博士(他观察分析了一九二三至一九七二年美国西部以及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的所有大地震)说,在一个重要断层(如圣安德列斯断层)的三十平方英里的面积范围内,预计每一百年可能发生一次足以造成财产损失的地震。另一方面,象一九○六年使旧金山造成普遍损失那样的强烈地震,初步预计每二百年才有一次。出席最近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举行的会议的大多数地球科学家虽然一致认为,贝克斯菲尔德和墨西哥边界之间的圣安德列斯断层一带无情的应变正在不断增大,但有些地震学家说,他们认为,一八五七年贝克斯菲尔德的地震可能是洛杉矶地区相当于一九○六年旧金山地震的对等物。
  夏威夷大学的爱德华·伯格说,对太平洋一九六四至一九七二年发生的地震所作的一次分析表明,有一种由西向东移动的情况,相隔时间为五个月至一年左右。伯格解释,这意味着如果日本发生一次大地震,五个月至一年以后很可能在阿留申群岛、在印度洋或太平洋流域的东部发生又一次大地震。
【合众国际社洛杉矶四月七日电】据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说,地震可能是一连串发生的,一次大地震触发起下一次。例如,如果发生一次震撼日本的大地震,在秘鲁,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或太平洋流域边缘其它某个地方也可能发生一次大地震。科学家们普遍同意这样的理论,即地震是由于地球的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下滑和彼此碾磨造成的。然而,以前把每一次地震都看成是局部现象,而没有同更远的地球运动联系起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提到的板块的移动方向与地震云的方向是一致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3-7-2 16:19
lhkcc58

版主

64#
发表于 2010-2-4 20:49 | 只看该作者
寻求反驳!
=================
先问你一个问题吧,什么是地震云?地震云和云如何区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5# Guest from 113.7.162.x


    提问不是反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象终归现象,产生所谓的”地震云“现象,未必都是因地下要发生地震、而形成的,而很多气候变化都可能形成你所说的“地震云”,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
地震前空中出现的异常云体,人们把这种云体称为地震云。由于它与地震有一定地对应关系,所以人们对它比较关注,尤其是那些对地震特别关心,又想对它进行深入了解的人,对这种异常云体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和资料收集,并拍照了大量的地震云照片,这就引起了更多的人对它进行观察和探讨。根据多年的观察结果,发现这种云体与一般云体有很大的差别。在形态上有单条地震云、多条地震云、卷震云和团块云等不同形式,而且这种云体多出现在晴天其面积又不大;在颜色方面有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等,这是一般云体所没有的;在云体的高度方面它属于高云,高度在6000米左右。一般的云体的高度在4000米到2000米和2000米以下,而且它的面积也比较大。这种云体可能会出现阴天或下雨。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一般出现在早晨和傍晚。
地震云和一般阴雨云的形成原因也不相同。一般阴雨云是由水汽与冷空气相遇而形成,而地震云则是由电离子遇到磁场的磁力线对它作用的结果。在地震期间地球内部释放出大量化学元素的电离子(地震前后在地下水和空中都有发现),在它们复合时还会发出不同的光。又因为在地震时不但有大量的电离子出现,而且在地震区磁场强度也会发生大的变化。关于电离子向磁力线的方向运动,并形成带状的电离子云问题。这是瑞典天文学家摄氏1741年观察极光时发现的(资料(2)215页)。1958年8、9两月美国发射了三枚火箭,把核弹带到480公里高空并在那里爆炸。核爆炸所产生的大量带电粒子沿着磁力线方向扩散离去,并确实被约束在那里,所形成的带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这种带状电离子云还产生了微弱的极光,并使雷达中断了一小段时间(地震时也有此种情况)。所以,可以说地震云是电离子向磁力线方向运动的结果。这种现象可以用地球内部涡流运动的观点对它进行合理地解释。
地震云的出现在我国地震史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7月27日在日本真锅发现异彩长条地震云。2008年5月9日甘肃天水发现异彩地震云、同一时间5月9日在合肥大范围发现放射条带状地震云,同时5月9日在山东临沂也发现不知形状的地震云,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就发生了7.8级地震;2010年4月12日西安、咸阳、三门峡三地发现地震云,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三门峡离玉树1350公里,甚至有些地震云离地震点更远。2010年11月30日17时30分左右,我在西安南郊,发现空中有一条颜色很浓的灰色的地震云,当时我想可能什么地方要发生地震,当天晚上我在地震网上看到西藏当雄30日16时39分59秒发生5.2级地震。由于出现地震云的地方远离地震点,所以使一些人不相信地震云与地震有关。在我们分析地震云的同时,如果能把地球自转的其它一些因素也加以考虑,那么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地球内部释放出来的电离子上升到高空后,它与地壳之间就失去了整体性,所以地球自转时电离子不能随同地面同步运转,这就使地震点与出现地震云的地方在位置上出现比较大的差距。目前一些学者对地震和地震云之间的关系还持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始于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比日本要晚几十年。
要想进一步了解地震云的形成,还得从原子的磁性谈起。一般原子都有磁性,这是原子的基本属性,所不同的就是它们的磁性大小。在大多数材料中,微小的原子磁体排列的方向是无规则的,结果磁性效应大部分都抵消掉了。尽管如此,还是常常显示出弱磁性来,这种现象就是它们的“顺磁性”。当原子的磁体整齐地排列,从而相互加强,就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例如,一些磁性较小的物质,在磁体的作用下会被整列,并会被磁化而显示出它的磁性。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一些带电离子(失去外面电子的原子)被磁化后,就向磁力线方向运动,形成我们所说的地震云。
地震云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方向性,地震云的方向一般都是南北方向。因为地球的磁场的方向是南北方向。所以,地震云的方向总是南北方向。但是,由于地震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会干扰地球的局部磁场的方向。所以,地震云的方向和形状也会生变。另外,地震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在运动,并有一定的方向。当我们观察到地震云时,会发现地震云缓慢地向东移动。其原因是地核内部带电物质绕地轴旋转的快,而地壳绕地轴旋转得慢(因为地球内部不是刚性体)。地球磁场的变化又取决于地核内部带电物质绕地轴旋转的快慢。当地核内部带电物质(电离子都是磁性物质)绕地轴旋转得快时,磁力线绕地轴旋转得也快。由于地球的旋转是自西向东旋转(根据太阳升起方向)。而地壳又比地核内部物质绕地轴旋转得慢。所以,我们就看到地震云缓慢地向东移动。
为了能够识别地震云和一般阴雨云之间的差别,可利用气象雷达对它进行探测。如果雷达上发现反射波,就说明它是地震云(因为电离子的电磁波会干扰无线电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4-2-26 20:16
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气流潮汐为主,而中国的气流以东南方向暖湿气流为主和西北寒流为主的气流,当二者气流相遇一般表现的为西南-东北方向为主的云!当然新疆局部和甘肃走廊的云层应该还是有差异的!


谢谢58版主提供这么多云的参考!
发表于 2014-7-2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的出现与地磁变化和空中的电离子的大量出现有关。它是电离子与磁力线共同结合的结果。它是不会单独出现的。它总是伴随着其它地震前兆出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hkcc58

前天在北京,被大量网友看到的斐济7级的地震云,是东南-西北走向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1# 霁雪

不可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2# lhkcc58 因为斐济在南半球,南半球的地震不可能有地震云在北半球出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5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3# lhkcc58


    南半球的地震不可能在北半球出现地震云?????

那么东半球的地震是不是会在西半球出现?

那么,日本311 地震,汶川地震,我在这里都看到地震云了。莫非地应力场只能从北往南传递。而不能反向传递?

我认为,4级的地应力场异常可以传播达10000公里,5级的可以传到地球的背面。7级的可以绕地球几圈。没有方向性。场异常是通指的,包括用地电或地磁的预测的那些东东在内。

或者说:你不认同地震云是地应力场异常场的作用。而是气象原因?
所以地震云就是台风云?就是蔽光高层云等等?

或者说:你应该早点告诉我,因为我在澳洲,请不要和我们同时讨论地震云!
再或者说:你我所讨论的地震云其实都不是!所谓唯一的走向的地震云也不是地震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6 1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