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95|回复: 14

21年5月24日/【深圳赛格大厦晃动/机制解(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赛格大厦监测续报: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
光明网

05/24 15:15

已关注

X
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续报【赛格大厦监测续报: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5月24日下午,“深圳发布”发布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续报,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目前,专业机构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5月24日,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赛格大厦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监测结果如下:1、房屋沉降量在-0.56~0.19mm之间,房屋沉降稳定;2、房屋最大倾斜率为0.040%,小于0.2%规范允许值;3、房屋最大加速度为0.0044m/s2,小于0.25m/s2的规范允许值。目前,专业机构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通报!专业机构抓紧开展赛格大厦设计复核验算分析

中新经纬

05/24 15:50

已关注

X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4日电 据“深圳发布”微信号24日消息,5月24日,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


来源:“深圳发布”微信号

通报称,赛格大厦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监测结果如下:

1、房屋沉降量在-0.56~0.19mm之间,房屋沉降稳定;

2、房屋最大倾斜率为0.040%,小于0.2%规范允许值;

3、房屋最大加速度为0.0044m/s2,小于0.25m/s2的规范允许值。

目前,专业机构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

5月18日,355米高的深圳华强北赛格广场大厦突发晃动,引起广泛关注。当日,“赛格广场大楼晃动”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5月19日,“深圳发布”发布通报称,受深圳市住建部门委托,5月18日晚上21时至19日下午15时,多家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振动、倾斜、沉降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该三项指标均远远小于规范允许值,监测数据未显示异常情况。

5月21日零时起,赛格大厦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赛格大厦写字楼和电子市场。(中新经纬APP)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晃动”的赛格地产

乐居财经

05/24 19:25

乐居财经 张文静 发自深圳

赛格大厦被封楼的第四日,所有业主、商户、租户都在等待检测结果。

5月18日,赛格大厦突然晃动,一时间成为微博热搜话题。在随后的两日里,赛格大厦再次发生晃动。20日,赛格集团公告,决定21日零时起,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赛格大厦写字楼和电子市场。

这可能是这座摩天大楼最热闹的几日,之所以轰动,不仅在于赛格大厦的高度,更在于它作为深圳华强北的标志性建筑,意义不凡。

而这也不是赛格大厦首次“震颤”,另一次类似惊险事件发生在1999年国庆期间,有地面行人发现赛格大厦的天线在剧烈摇摆。

后来查明是天线的设计计算错误造成共振,施工方在来不及搭设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割除了顶部26米,重新计算后改为13米,并做了局部修改。彼时,围观群众称,“幸亏是在微风的日子,如果遭遇到强台风,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而此次赛格大厦的“三晃”,晃出了这座摩天大楼的传奇往事,也牵出了赛格集团商业地产的囧境。

赛格大厦往事

时间回溯至1985年,时任电子工业部的党组成员、办公厅主马福元带着电子工业部一纸批文,到了深圳。那时华强北路还只是上步工业区的一条厂区马路。

马福元整合了100多家中小电子企业,成立了深圳电子集团,这就是赛格集团的前身。赛格集团的出现,为华强北的崛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8年,赛格集团在华强北成立了赛格电子市场,这成为中国电子市场的先声。4年后,沿着深南大道和华强北路,电子市场这种新业态才开始被复制。

而当时在华强北,商家蜂拥而上,纷纷进驻赛格电子市场,生意火爆,最初800平方米的市场被扩大到4000平米。1996年,效益良好的赛格集团想盖一幢大厦,又在这原址上建设一座可与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帝王大厦比肩的摩天大楼,就是赛格大厦。

赛格大厦高355.8米,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共76层,包括地下4层和地上72层。其中1-10层为裙楼,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电子市场,其上62层为写字楼、酒店和观光层,顶层天台还设有直升机停机坪。

在建设时,这座大厦就声名在外,曾创造了“2.7天一层楼”的施工速度记录。不过,一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记录下了这座大楼修建的“不易”。

据该论文描述,赛格大厦在基础部分施工的一年里,进行了多次技术设计的细部调整,到整个工程总承包商招标时,完整施工图仍未能及时提供。但前期基础部分已投入五千多万,如果停工等图必然造成财务成本增大。

作者提到,赛格集团仓促间用裙房的部分结构图纸进行项目的总承包招标。后来,施工中经常出现停下来等图和按图施工后又返工修改的现象。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一直持续到赛格广场的结构工程施工完成。

不管过程如何曲折,赛格大厦最终还是落成了。趁着电子产业发展的东风,赛格集团很快收回了全部投资。赛格集团前董事长王殿甫曾透露,到2002年时,赛格大厦这项投资已获得5亿元收益。

而以赛格大厦为起点,赛格集团地产板块开始翻转局势。时至今日,商业地产已成为赛格集团主营业务之一,先后开发了深圳市赛格科技园、群星广场、惠州赛格假日广场、深圳赛格ECO中心等多个项目,累计竣工面积100万方,在管物业总面积超600万方。

赛格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深赛格财报显示,2020年深赛格房地产开发业务营收39.5亿元,为次于电子市场及物业租赁和管理的第二大业务,占营收总收入的28.1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项业务占深赛格总营收的比例超95%。

在西安“栽”跟头

2016年,赛格集团将旗下地产资产赛格地产79.02%的股份注入上市公司深赛格。赛格集团为深赛格大股东,持股56.7%。

但重组后,深赛格的商业地产发展得并不顺利。除2017年有所改善外,之后,业绩连续下滑。

旗下孙公司赛格新城市深陷诉讼纠纷。2018年,赛格新城市因开发的赛格新城市广场二期项目延期交楼、逾期办证,被部分业主告上法庭。赛格新城市预估可能产生违约金5500多万元。当年,因为地产项目延期交楼、逾期办证导致预计违约金等因素减少利润总额约1.2亿元。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2020年,赛格新城市总包方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后称“中国华西”)起诉赛格新城市,要求后者支付拖欠工程款2.04亿元及利息。而在此前,因中国华西未足额支付工程分包方工程款,6家分包公司分别将中国华西和赛格新城市诉至法院。

次月,另一家工程公司深圳市万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又起诉赛格新城市,要求支付拖欠的工程款1029万元及利息。

深赛格地产项目目前主要包括深圳赛格新城市广场、惠州东方威尼斯花园、惠州赛格假日广场、南通赛格时代广场、西安赛格广场等。乐居财经获悉,上述多个项目存在难去化问题。

以2016年开业的南通赛格时代广场为例, 截至2019 年末已投资 8.08 亿元,可售面积 6.77 万平方米,到2020年底销售进度仅为28.78%。惠州赛格假日广场一期项目去化周期也较长。

西安赛格广场项目则是深赛格“栽”的一个跟头。

早在2002年,深赛格进军西安,联手陕西西部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创立西安赛格电子市场有限公司,西安知名度颇高的赛格电子市场就属于这家公司。9年后,深赛格再度联手西安海荣集团,成立了西安海荣赛格电子市场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海荣赛格电子市场。

2014年,深赛格又挺进了西安,其控股子公司赛格地产以550万元收购了西安赛格康鸿置业有限公司(下称“西安康鸿”,西安赛格广场项目公司)55%的股权,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同年底,项目开工。

西安赛格广场项目定位高端,规划有189.6米的超高层甲级写字楼、西安首家科技主题购物中心、服务公寓、高档住宅等,集商业、办公、居住、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但2017年11月,项目停工了,原因是资金不足。截至2020年底,该项目已累计投入4.85亿元,而预计总投资金额需21亿元。此前,深赛格已向西安康鸿提供借款逾4亿元。项目另一股东凯盈控股在去年12月底已退出,由陕西秦煤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盘。

深赛格也萌生退意。去年7月,深赛格公告称,赛格地产拟转让所持有的西安康鸿55%股权。目前该项目正在深圳联交所挂牌。而项目现场已是杂草丛生,部分植被有一人高。

深赛格这笔投资,算是打了水漂。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

平台声明
1
不感兴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通报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近几天指标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北晚新视觉

05/23 19:03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5月23日在官方微博发布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通报。



通报称,5月23日,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23日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赛格大厦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监测结果如下:

1、房屋沉降量在-0.26-0.24mm之间,沉降稳定;

2、房屋最大倾斜率为0.040%,小于0.2%规范允许值;

3、房屋最大加速度为0.0060m/s2,小于0.25m/s2的规范允许值。

通报称,近几天对于大厦沉降、倾斜等指标的监测数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目前,由多位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及专业机构正在全面加快推进相关监测检测和分析工作。

另据此前消息,21日,有消息称深圳赛格大厦自今日起暂停人员出入,记者在现场发现,赛格大厦商户只要出示有效出入证件,仍可回到楼内取回随身物品及货物,现在进出楼内搬运货物的商家络绎不绝,秩序井然。18日赛格广场发生晃动后进行人员疏散,全楼处于暂时封闭停业状态,而21日上午赛格广场将之前暂时封闭的部分进出口打开,让商家转移货物,大量商户在现场安保人员的指挥下,有序进出商场。

原标题:深圳福田通报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指标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平台声明
6
不感兴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一高楼3天震三次,天眼查大数据:我国有近4,000家阻尼器相关企业

金融界

05/25 12:01

已关注

X
前段时间,深圳华强北的赛格大厦被推上了舆论的焦点。从5月18日到20日,3天的时间里,赛格大厦发生了3次明显晃动,直至21日零时暂停进出。

此后媒体披露的一份报告引起舆论关注。该报告中提到,“鉴于该大厦未安装阻尼器,专家建议,下一步可以考虑安装阻尼器以提高防风抗震能力和舒适度”。

阻尼器,真能成为赛格大厦的“定海神针”?阻尼器是在大楼震动时提供阻尼的设备,使大楼的震动衰减,从而保障住房安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近4,0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阻尼器、减震器”,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阻尼器相关企业。其中,70%为有限责任公司,60%分布在制造业。

从地区分布来看,江苏最多,有近1,000家,占比超过25%,其次是河北,有近800家,占比20%,浙江位列第三,有近300家。

阻尼器是专业的工程装置,不光能够削减强风地震引起的楼层晃动,也能帮高层建筑物保持安全和稳定。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阻尼器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的年注册量一直稳步增长。其中,2017年、2019年新增注册均超过450家,是新增较多的年份。截至2021年5月19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新增超100家阻尼器相关企业。

我国近年来新建的高楼,比如广州塔、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都有安装阻尼器。阻尼器这么“稳”,那么,每栋大楼里都有吗?央广网报道中提到,阻尼器更多地是安装在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中。据介绍,我国近三分之一建筑中的阻尼器是在楼层建设完成后才加上的。

来源:金融界网

中新经纬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赛格大厦监测续报: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

光明网

05/24 15:15

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续报【赛格大厦监测续报: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5月24日下午,“深圳发布”发布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续报,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目前,专业机构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5月24日,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赛格大厦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监测结果如下:1、房屋沉降量在-0.56~0.19mm之间,房屋沉降稳定;2、房屋最大倾斜率为0.040%,小于0.2%规范允许值;3、房屋最大加速度为0.0044m/s2,小于0.25m/s2的规范允许值。目前,专业机构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



平台声明
点赞
不感兴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通报!专业机构抓紧开展赛格大厦设计复核验算分析

证券时报网

05/24 16:29

已关注

X
据“深圳发布”微信号24日消息,5月24日,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


来源:“深圳发布”微信号

通报称,赛格大厦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监测结果如下:

1、房屋沉降量在-0.56~0.19mm之间,房屋沉降稳定;

2、房屋最大倾斜率为0.040%,小于0.2%规范允许值;

3、房屋最大加速度为0.0044m/s2,小于0.25m/s2的规范允许值。

目前,专业机构正抓紧开展设计复核验算分析和检测鉴定。

5月18日,355米高的深圳华强北赛格广场大厦突发晃动,引起广泛关注。当日,“赛格广场大楼晃动”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5月19日,“深圳发布”发布通报称,受深圳市住建部门委托,5月18日晚上21时至19日下午15时,多家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振动、倾斜、沉降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该三项指标均远远小于规范允许值,监测数据未显示异常情况。

5月21日零时起,赛格大厦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赛格大厦写字楼和电子市场。

中新经纬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赛格大厦各项监测数据正常 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

证券时报

05/25 15:20

+关注

X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深圳发布,5月25日,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专业机构已结合最新技术条件完成大楼整体结构体系建模和复核验算,认为大楼结构整体性能满足要求。

中新经纬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赛格大厦整体结构体系建模和复核验算完成:性能满足要求

观察者网

05/25 16:05

已关注

X
5月25日,“深圳发布”公众号发布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续报,当天,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赛格大厦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监测结果如下:

1、 房屋沉降量在-0.38~0.28mm之间,房屋沉降稳定;

2、 房屋倾斜率在0.000%~0.030%之间,小于0.2%规范允许值;

3、 房屋加速度在0.0000m/s2-0.0086m/s2之间,小于0.25m/s2的规范允许值。

专业机构已结合最新技术条件完成大楼整体结构体系建模和复核验算,认为大楼结构整体性能满足要求。目前各项监测、检测和鉴定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当中,相关情况将及时通报。


深圳赛格大厦外景,图丨ICpo

自5月18日起,355.8米高的深圳赛格大厦连续3天出现晃动,震感明显,最终导致21日0时起正式“封楼”,商户不能进出,具体开放时间待定。

5月22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到深圳市福田区,就做好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振动情况应对处置工作进行调研,并召开省委书记专题会。会上,李希提出九条处置意见,强调要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尽快拿出科学权威的调查结论。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组成省内外权威专家联合调查团队深入开展全面检查评估,通过科学扎实的调查,形成权威专业意见,为科学处置、稳妥处置提供可靠依据,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中新经纬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赛格大厦晃动,给城市带来哪些警示?

瞭望东方周刊

05/25 19:12

+关注

X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


5月20日赛格大厦外景(图源:深圳商报)

5月18日,深圳华强北赛格大厦出现晃动现象,现场人员疏散,多部门介入调查。20日又出现晃动。21日,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知,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赛格大厦写字楼和电子市场。

一座摩天大楼的晃动引发全国关注。

这座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总高355.8米的大厦是华强北这片“神奇”地区一个时代的象征。

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产物,摩天大楼起源于美国,现已遍及世界各地。近些年,中国的摩天大楼建设大潮已经从北上广深逐渐转移到二线城市。

“摩天大楼是经济效率、财富、形象的象征,但也存在低使用率、消防、耗能、高碳、安全疏散等诸多问题。”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刘磊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20年4月,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刘磊认为,此次深圳赛格大厦晃动事件后,城市应思考如何保障已建超高层建筑安全、如何增强和保障在建此类建筑的安全,以及面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目标,还要进一步思考超高层建筑与人的关系,思考应对超高层建筑的功能、数量、高度、以及周边城市空间、建筑群、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问题。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摩天大楼又称为超高层建筑,是指具有相当高度的大楼(大厦)形式高层建筑物。

世界公认的第一栋摩天大楼是由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这座建造于19世纪的10层高楼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座有承重框架的高层建筑。之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摩天大楼的建设在美国日益普遍。

摩天大楼最初是为了解决市中心地价昂贵、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通过建筑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土地可利用空间,从而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不足问题。随后100多年时间里,摩天大楼的定义从起初的10至20层高楼发展为超过50层的大厦,甚至超百层的大厦。

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提出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即为超高层建筑。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高层建筑的城市。改革开放后,以1983年落成的上海第一高楼——上海宾馆为开端,在此之后近十年里,上海建筑的第一高度一直处于不断刷新之中,并出现了数幢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主要以高档宾馆与办公建筑为主。

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十分严重的居住紧张问题,上海开始建设高层住宅建筑。直到2001年底,上海已建成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居全国之首,在世界排名也是第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各地政府开始斥巨资建造摩天大楼,似乎摩天大楼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繁荣的标签。深圳地王大厦384米,上海金茂大厦420米,广州小蛮腰600米……城市天际线被不断刷新。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500米以上高楼有6座,例如广州的东塔、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等等。超200米高楼近900座,超100米高楼数量更是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上广深等地最为突出。

近些年,超大城市逐渐认识到超高层建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03年,上海发布“限高令”,将“控制建筑层高及容量”正式纳入上海地方性法规,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确定控制高层建筑的原则。

超大城市在收紧,其他城市则在加速。

近些年,天津、沈阳、南京、武汉、成都等省会城市纷纷开始筹划建设摩天大楼,甚至一些非省会的三四线城市,如惠州、绍兴、江门等也加入到摩天大楼建设行列。

问题与风险

摩天大楼被普遍认为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力量的终极象征,在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城市集聚效应、提升城市地标形象、扩展城市纵横空间、促进空间景观互动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然而摩天大楼也一度成为城市塑造地标、展现经济政绩、推广城市形象利器。

这种思想,似乎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限高令”后一年,2021年4月发布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要求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摩天大楼这种体量巨大的建筑表面看着光鲜,往往伴生着许多问题。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级工程师陈舒逸分析,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高于普通建筑。超高层建筑在防震、防风、消防和防恐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地震、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超高层建筑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比普通建筑要大。当火灾发生时,传统消防车等措施难以应对高层救火需求,从而造成诸多惨剧。在恐怖袭击事件中,摩天大楼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刘磊认为,摩天大楼往往都出现在中央商务区,所在片区以商务办公功能为主,因此,极少以单栋出现,而是以超高层建筑群的功能和形态出现,形成超高密度的人流和交通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非常大,对大规模人流的工作和生活配套服务要求也非常高,超高层建筑因其形态特征,很难做到底部街区具有舒适的体验空间,加上阴影区域巨大,机动车交通组织占用空间多,导致建筑所在街区的步行舒适度和体验感很差。

由于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建造成本高,且所在地区高地价导致的消费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作为开发企业,也并不情愿去主动建设和运营,内部收益很难平衡,且由于大城市的多中心城市结构,每个城市都由多个商务中心构成,导致大量商务办公类建筑供过于求,空置率高,租赁困难。

此外,毗邻生态敏感区的超高层建筑群,对动物栖息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位于候鸟栖息地滨海地区的超高层建筑群,可能会阻挡鸟类的迁徙路线,夜晚的高亮度建筑照明会影响鸟类的栖息。

因为面临诸多问题与风险,近几年部分城市的摩天大楼建设并不顺利。

长沙83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被叫停,天津近600米高的117大厦建了12年还没完工,成都的熊猫大厦从677米降到了488米,南京江北第一高楼从600米降至498米,武汉绿地中心从规划的636米被削减到475米……

这背后,既有资金链的问题,也有政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城市开始转换对建筑的认知和城市建设方向的认知。

城市建筑文化再思考

城市建筑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物质建设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超高层建筑如脱离城市居民,脱离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就难以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刘磊认为,从中国文化视角看,建筑的地标性更在于内在精神的意义。一个真正的“地标”,是市民内在精神的集体认同,它可能是一座山、一片海、一条河,是记得住的“乡愁”的代表。并不是乏味的、高不可攀的、无法亲近的超高层建筑。

“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大城市的发展,没有必要一味追求摩天大楼的象征,一座高文化特征的博物馆,一座市民称赞的公园,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精神地标’。”刘磊说,“我国大城市基本上已从增量发展时期走入了存量发展时期,城市进入精细化治理时代,未来城市的发展更倾向于以人民需求为中心,重视街道环境、公园体系、山水自然环境等。当我们回归到更加关注市民的需求,就会发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再那么吸引眼球,它毕竟是只能远距离看一看的景观,与日常生活距离遥远,城市面貌将回到亲近人的体验高度上,宜居、舒适、便捷、温暖是向往和追寻的梦想,一个城市的尺度应该是对儿童到老年都友好的舒适尺度。”

但对于深圳这种土地资源极其紧张的超大城市,也不应对高层建筑“一棒子打死”。

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其中约一半是基本生态控制线,一半是城市建设用地,而这一半的土地要承担各类城市功能和2000多万的管理人口,人口密度堪称全球前列。

对这类城市,超高层建筑不可避免。刘磊认为,办公类建筑可以适当提高,但居住类建筑应尽量不要过高。

“深圳最早进入存量土地的更新时代,很多超高层建筑随之而起,如果简单要求深圳低密度发展,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能让超高层建筑遍地开花,应该通过更加精细的管理和精准的城市发展判断,合理制定高度分布策略。”刘磊说。

为了舒缓高密度的问题,深圳在公园体系建设上着力颇多,山可亲,水可近,全市1206个公园,出门即可游玩,这些努力是对市民需求的回应,也是对高密度发展的缓冲。

刘磊介绍,目前全国各城市都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会对城市发展边界和建设用地指标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摊大饼的粗放式增量发展模式不会再出现了,代之而来的是对城市现有建设用地的处置和整理,以盘活低效用地、闲置用地,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再利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城市建筑走向何方,应该重新思考和实践。

总监制:陈良杰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 贇

制作:张静、万宏蕾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委书记、省长到深圳调研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振动情况应对处置工作

环球网

05/24 08:23

李希马兴瑞到深圳调研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振动情况应对处置工作并召开省委书记专题会

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科学精准严肃稳妥做好应对处置工作

南方日报讯 (记者/徐林 通讯员/岳宗)5月22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到深圳市福田区,就做好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振动情况应对处置工作进行调研,并召开省委书记专题会,听取深圳市和相关专家的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李希、马兴瑞、王伟中详细了解赛格广场大厦实时监测、排查检测、现场管控、安置保障等各项应对处置工作,听取有关负责同志关于前期处置情况的汇报,以及建筑工程专家关于技术分析研判的介绍。李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精准、严肃、稳妥做好应对处置工作。一要从讲政治高度做好应对处置工作,深刻认识这次大厦发生振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大局,要切实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把各项应对处置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周全、更严密。二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加强巡查巡防,切实做好大厦及附近人员安全管理。三要全省一盘棋落实责任。深圳市和福田区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确保各项部署高效有序落实。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支持指导,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协同做好处置工作。四要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尽快拿出科学权威的调查结论。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组成省内外权威专家联合调查团队深入开展全面检查评估,通过科学扎实的调查,形成权威专业意见,为科学处置、稳妥处置提供可靠依据,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五要加强权威信息发布。坚持公开透明、及时高效对外发布工作进展、应对措施、风险提示等,主动回应群众关心和社会关切。六要坚持系统观念,全力做好大厦商户、租户安置和保障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市场稳定。七要举一反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全省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开展专项排查,加强对易受汛期、台风季影响的在建工地、道路桥梁、江河湖库、地下空间的安全检查,重点排查使用时间长、高负荷运转、人员密集的设施和部位,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底线。八要统筹做好应对处置和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密防线。高度重视应对处置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严防风险叠加碰头。九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应对处置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省领导张福海、覃伟中、王志忠等参加调研。

平台声明
5
5
不感兴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赛格大厦整体结构复核验算完成:性能满足要求

观察者网

05/25 16:05

原标题:赛格大厦整体结构体系建模和复核验算完成:性能满足要求

相关视频
5月25日,“深圳发布”公众号发布赛格大厦实时监测情况续报,当天,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天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赛格大厦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监测结果如下:

1、 房屋沉降量在-0.38~0.28mm之间,房屋沉降稳定;

2、 房屋倾斜率在0.000%~0.030%之间,小于0.2%规范允许值;

3、 房屋加速度在0.0000m/s2-0.0086m/s2之间,小于0.25m/s2的规范允许值。

专业机构已结合最新技术条件完成大楼整体结构体系建模和复核验算,认为大楼结构整体性能满足要求。目前各项监测、检测和鉴定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当中,相关情况将及时通报。



深圳赛格大厦外景,图丨ICpo

自5月18日起,355.8米高的深圳赛格大厦连续3天出现晃动,震感明显,最终导致21日0时起正式“封楼”,商户不能进出,具体开放时间待定。

5月22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到深圳市福田区,就做好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振动情况应对处置工作进行调研,并召开省委书记专题会。会上,李希提出九条处置意见,强调要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尽快拿出科学权威的调查结论。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组成省内外权威专家联合调查团队深入开展全面检查评估,通过科学扎实的调查,形成权威专业意见,为科学处置、稳妥处置提供可靠依据,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平台声明
5
不感兴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一高楼3天震三次,天眼查大数据:我国有近4,000家阻尼器相关企业

金融界

05/25 12:01

前段时间,深圳华强北的赛格大厦被推上了舆论的焦点。从5月18日到20日,3天的时间里,赛格大厦发生了3次明显晃动,直至21日零时暂停进出。

此后媒体披露的一份报告引起舆论关注。该报告中提到,“鉴于该大厦未安装阻尼器,专家建议,下一步可以考虑安装阻尼器以提高防风抗震能力和舒适度”。

阻尼器,真能成为赛格大厦的“定海神针”?阻尼器是在大楼震动时提供阻尼的设备,使大楼的震动衰减,从而保障住房安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近4,0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阻尼器、减震器”,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阻尼器相关企业。其中,70%为有限责任公司,60%分布在制造业。

从地区分布来看,江苏最多,有近1,000家,占比超过25%,其次是河北,有近800家,占比20%,浙江位列第三,有近300家。

阻尼器是专业的工程装置,不光能够削减强风地震引起的楼层晃动,也能帮高层建筑物保持安全和稳定。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阻尼器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的年注册量一直稳步增长。其中,2017年、2019年新增注册均超过450家,是新增较多的年份。截至2021年5月19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新增超100家阻尼器相关企业。

我国近年来新建的高楼,比如广州塔、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都有安装阻尼器。阻尼器这么“稳”,那么,每栋大楼里都有吗?央广网报道中提到,阻尼器更多地是安装在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中。据介绍,我国近三分之一建筑中的阻尼器是在楼层建设完成后才加上的。

来源:金融界网

平台声明
1
不感兴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谈赛格大厦晃动:摩天大楼表面光鲜,往往面临问题与风险

澎湃新闻

05/25 21:18

已关注

X

5月20日赛格大厦外景(图源:深圳商报)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5月25日消息,5月18日,深圳华强北赛格大厦出现晃动现象,现场人员疏散,多部门介入调查。20日又出现晃动。21日,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知,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赛格大厦写字楼和电子市场。

一座摩天大楼的晃动引发全国关注。

这座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总高355.8米的大厦是华强北这片“神奇”地区一个时代的象征。

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产物,摩天大楼起源于美国,现已遍及世界各地。近些年,中国的摩天大楼建设大潮已经从北上广深逐渐转移到二线城市。

“摩天大楼是经济效率、财富、形象的象征,但也存在低使用率、消防、耗能、高碳、安全疏散等诸多问题。”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刘磊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20年4月,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 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刘磊认为,此次深圳赛格大厦晃动事件后,城市应思考如何保障已建超高层建筑安全、如何增强和保障在建此类建筑的安全,以及面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目标,还要进一步 思考超高层建筑与人的关系,思考应对超高层建筑的功能、数量、高度、以及周边城市空间、建筑群、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问题。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摩天大楼又称为超高层建筑,是指具有相当高度的大楼(大厦)形式高层建筑物。

世界公认的第一栋摩天大楼是由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这座建造于19世纪的10层高楼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座有承重框架的高层建筑。之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摩天大楼的建设在美国日益普遍。

摩天大楼最初是为了解决市中心地价昂贵、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通过建筑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土地可利用空间,从而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不足问题。随后100多年时间里,摩天大楼的定义从起初的10至20层高楼发展为超过50层的大厦,甚至超百层的大厦。

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提出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即为超高层建筑。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高层建筑的城市。改革开放后,以1983年落成的上海第一高楼——上海宾馆为开端,在此之后近十年里,上海建筑的第一高度一直处于不断刷新之中,并出现了数幢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主要以高档宾馆与办公建筑为主。

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十分严重的居住紧张问题,上海开始建设高层住宅建筑。直到2001年底,上海已建成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居全国之首,在世界排名也是第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各地政府开始斥巨资建造摩天大楼,似乎摩天大楼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繁荣的标签。深圳地王大厦384米,上海金茂大厦420米,广州小蛮腰600米……城市天际线被不断刷新。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500米以上高楼有6座,例如广州的东塔、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等等。超200米高楼近900座,超100米高楼数量更是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上广深等地最为突出。

近些年,超大城市逐渐认识到超高层建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03年,上海发布“限高令”,将“控制建筑层高及容量”正式纳入上海地方性法规,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确定控制高层建筑的原则。

超大城市在收紧,其他城市则在加速。

近些年,天津、沈阳、南京、武汉、成都等省会城市纷纷开始筹划建设摩天大楼,甚至一些非省会的三四线城市,如惠州、绍兴、江门等也加入到摩天大楼建设行列。

问题与风险

摩天大楼被普遍认为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力量的终极象征,在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城市集聚效应、提升城市地标形象、扩展城市纵横空间、促进空间景观互动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然而摩天大楼也一度成为城市塑造地标、展现经济政绩、推广城市形象利器。

这种思想,似乎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限高令”后一年,2021年4月发布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要求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摩天大楼这种体量巨大的建筑表面看着光鲜,往往伴生着许多问题。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级工程师陈舒逸分析,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高于普通建筑。超高层建筑在防震、防风、消防和防恐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地震、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超高层建筑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比普通建筑要大。当火灾发生时,传统消防车等措施难以应对高层救火需求,从而造成诸多惨剧。在恐怖袭击事件中,摩天大楼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刘磊认为,摩天大楼往往都出现在中央商务区,所在片区以商务办公功能为主,因此,极少以单栋出现,而是以超高层建筑群的功能和形态出现,形成超高密度的人流和交通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非常大,对大规模人流的工作和生活配套服务要求也非常高,超高层建筑因其形态特征,很难做到底部街区具有舒适的体验空间,加上阴影区域巨大,机动车交通组织占用空间多,导致建筑所在街区的步行舒适度和体验感很差。

由于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建造成本高,且所在地区高地价导致的消费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作为开发企业,也并不情愿去主动建设和运营,内部收益很难平衡,且由于大城市的多中心城市结构,每个城市都由多个商务中心构成,导致大量商务办公类建筑供过于求,空置率高,租赁困难。

此外,毗邻生态敏感区的超高层建筑群,对动物栖息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位于候鸟栖息地滨海地区的超高层建筑群,可能会阻挡鸟类的迁徙路线,夜晚的高亮度建筑照明会影响鸟类的栖息。

因为面临诸多问题与风险,近几年部分城市的摩天大楼建设并不顺利。

长沙83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被叫停,天津近600米高的117大厦建了12年还没完工,成都的熊猫大厦从677米降到了488米,南京江北第一高楼从600米降至498米,武汉绿地中心从规划的636米被削减到475米……

这背后,既有资金链的问题,也有政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城市开始转换对建筑的认知和城市建设方向的认知。

城市建筑文化再思考

城市建筑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物质建设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超高层建筑如脱离城市居民,脱离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就难以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刘磊认为,从中国文化视角看,建筑的地标性更在于内在精神的意义。一个真正的“地标”,是市民内在精神的集体认同,它可能是一座山、一片海、一条河,是记得住的“乡愁”的代表。并不是乏味的、高不可攀的、无法亲近的超高层建筑。

“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大城市的发展,没有必要一味追求摩天大楼的象征,一座高文化特征的博物馆,一座市民称赞的公园,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精神地标’。”刘磊说,“我国大城市基本上已从增量发展时期走入了存量发展时期,城市进入精细化治理时代,未来城市的发展更倾向于以人民需求为中心,重视街道环境、公园体系、山水自然环境等。当我们回归到更加关注市民的需求,就会发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再那么吸引眼球,它毕竟是只能远距离看一看的景观,与日常生活距离遥远,城市面貌将回到亲近人的体验高度上,宜居、舒适、便捷、温暖是向往和追寻的梦想,一个城市的尺度应该是对儿童到老年都友好的舒适尺度。”

但对于深圳这种土地资源极其紧张的超大城市,也不应对高层建筑“一棒子打死”。

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其中约一半是基本生态控制线,一半是城市建设用地,而这一半的土地要承担各类城市功能和2000多万的管理人口,人口密度堪称全球前列。

对这类城市,超高层建筑不可避免。刘磊认为,办公类建筑可以适当提高,但居住类建筑应尽量不要过高。

“深圳最早进入存量土地的更新时代,很多超高层建筑随之而起,如果简单要求深圳低密度发展,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能让超高层建筑遍地开花,应该通过更加精细的管理和精准的城市发展判断,合理制定高度分布策略。”刘磊说。

为了舒缓高密度的问题,深圳在公园体系建设上着力颇多,山可亲,水可近,全市1206个公园,出门即可游玩,这些努力是对市民需求的回应,也是对高密度发展的缓冲。

刘磊介绍,目前全国各城市都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会对城市发展边界和建设用地指标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摊大饼的粗放式增量发展模式不会再出现了,代之而来的是对城市现有建设用地的处置和整理,以盘活低效用地、闲置用地,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再利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城市建筑走向何方,应该重新思考和实践。

(原题为《深圳赛格大厦晃动,给城市带来哪些警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中新经纬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没多大,楼却晃得厉害,可能是这种好看的物理现象在作怪

澎湃新闻

05/28 16:55

已关注

X
原创 万物 把科学带回家

撰文 | Mirror

5月18日,看似风平浪静的一天,深圳赛格大厦却出现明显晃动。这座建成于1999年的大楼已经见识过不少大风大浪,为什么会被不超过5级的风撼动?


赛格大厦 | 图源:Wikipedia

虽然还未有定论,但目前的主流推测是风引发的共振。是什么“妖风”引发了共振?在我们身边不乏高层建筑,这种效应会不会导致高楼晃塌?

毕竟中学我们就学过军队齐步走振塌桥梁的案例——军队行进的频率恰好与桥梁固有频率一致,引发共振,导致桥梁大幅振荡而倒塌。这是1831年发生在英国布劳顿吊桥上的真实案例。


布劳顿吊桥 | 图源:Wikipedia

那么楼呢?

其实很多超高层建筑中的居民已经对大风天摇摆的高楼习以为常。举最极端的例子——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828米高的楼顶处晃动幅度可达2米。


哈利法塔 | 图源:Wikipedia

高处风大,出现较大幅度的晃动不奇怪。但实际上,风要晃动高楼并不需要有多强劲,只要形成一种特殊涡旋效应——涡旋脱落(vortex dding)就足以使大楼为之颤抖。


风吹大楼形成的涡旋 | 图源:Vox

涡旋,大家并不陌生,最常见的就是冲马桶时进入下水道的涡旋。而涡旋脱落产生的是一连串涡旋,这些涡旋呈周期性规律排列的现象被称为卡门涡街(Kármán vortex street)。


卡门涡街模拟图 | 图源:Wikipedia

如果你观察过溪流中的石头,会发现有时水流过去后变得有些抖动。

空气也会如此。当流体(气流或水流)遇到障碍物时,它们没法从中间穿过去,就会挨着物体两侧绕开。

对于机翼那样的流线型物体,流体可以顺滑地“溜”过去,不激起波澜。


空气流过机翼示意图 | 图源:Wikipedia

但更常见的情况是,障碍物会让流体发生扰动。当绕行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滞力比值(雷诺数)恰好满足一定关系(通常大于90)时,就会在物体下游两侧 “脱落”出两列涡旋,而且是一侧顺时针、另一侧逆时针地交替出现。


气缸后的卡门涡街 | 图源:Wikipedia

这种涡旋交替分列两道的样子,让人联想到了道路两侧的街灯。又因为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最先解释了这一现象,故得名“卡门涡街”。

自然界中不乏卡门涡街现象,例如下面这些:


云团经过岛屿时形成的卡门涡街 | 图源:Wikipedia


云团流过山体时形成的卡门涡街 | 图源:Wikipedia

你还可以在船只的尾迹中发现卡门涡街:


图源:Lam, K. M., & Wei, C. T. (2010)

卡门涡街虽好看,但也容易惹祸。

当这一系列涡旋从障碍物两侧交替经过时,其两侧的瞬时压力交替改变,大气就会将物体往压力小的一侧来回推。这就好比一大群人蜂拥而至,而你却还站在原地,只能任两侧人潮对你推推搡搡。

光出现卡门涡街还不是破坏力最强的,最怕卡门涡街的频率刚好和障碍物的固有频率一致,发生涡激共振。

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比如拨动粗细不同的吉他弦,它们的振动频率不一样,这也决定了每根弦的音高不同。

卡门涡街的频率和流体速度,以及障碍物的迎面宽度有关。流体速度越大、物体迎面宽度越小,卡门涡街频率越大。而建筑物的结构复杂,不同部位的固有频率不同。当卡门涡街的频率刚好与某一固有频率合拍时,就会发生共振,加剧涡街带来的振动。


物体随涡旋振动模拟图 | 图源:Wikipedia

卡门涡街引发的振动在烟囱、冷却塔、塔楼、管道等高挑的圆柱形物体附近更明显。当它与物体发生共振时可以产生相当大的破坏力。

1965年,英国费里布里奇发电站100多米高的冷却塔接连倒塌,正是因为卡门涡街引发共振。


1965年费里布里奇发电站冷却塔倒塌 | 图源:Melcer, J. (2017)

为此,一些烟囱、冷却塔顶安装上了螺旋形扇叶,阻碍卡门涡街形成。

不止是卡门涡街,还有大风带来的颤振(aeroelastic fluttering)也会威胁建筑物。最经典的例子是短命的美国塔科马吊桥,1940年才通车4个月的大桥借风势荡了下秋千,啪一下就没了。


1940年塔科马吊桥倒塌 | 图源:Wikipedia

这个案例过去还被写进了教科书,作为卡门涡街的范例。然而,后来的研究者发现,事故发生时的涡旋频率和吊桥固有频率并不满足共振条件,导致吊桥倒塌的更可能是高风速引发的颤振。

为了避免风给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带来灾难性破坏,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花了不少心思。

减轻振动最常用的方法是安装阻尼器,它的作用相当于汽车上的安全气囊,可以吸收缓冲一部分风或地震带来的振动冲击。


台北101大楼中的阻尼器 | 图源:Wikipedia

台北101大楼在90层左右的位置安装了一个730吨的金色大摆锤,这是一种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 damper,TMD)。


阻尼器在台北101大楼中的位置 | 图源:Wikipedia

每当强风侵袭,楼开始有晃动倾向,液压系统便推动摆锤朝反方向晃动,以抵消部分对楼的振动。


风往这边刮,摆锤就往另一边晃 | 图源:wiki.chssigma

很多高层建筑在外形和基本结构上已经重点考虑了风力的影响,即使出现一定幅度晃动也不会坍塌,安装阻尼器更多时候是为了住户的舒适度,以免引起恐慌。

例如哈利法塔由数个高度不一的筒状结构组合在一起,不规律的结构扰乱了气流,让它们无法有组织地形成规律涡旋。

还有一些大楼很有“绅士风度”地给风让道,在楼体上开洞。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 图源:Wikipedia

赛格大厦采用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层钢管,内层混凝土,理论上也是一种相当稳固的结构。楼体侧方受力时,外侧拉伸得最厉害,那里的钢管耐拉伸,可以抵抗弯折;而内层混凝土不耐拉伸,但垂直方向的抗压能力强,在内部起承重作用。

据专家推测,赛格大厦的这次晃动除了可能因为“逛了下卡门涡街”,地铁运行带来的震动和温差剧变导致的钢结构形变,以及抗侧力构件失效等因素,都可能助推了这场波澜。好在它还不至于造成像金刚大战哥斯拉那样,大楼倾塌的灾难。


图源:《金刚》1933年

在修建超高层建筑前,工程师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历年来的环境条件,对建筑模型进行风洞实验,确保大楼能挺过至少半个世纪的风雨。

尽管有时人算不如天算,也可能不够预算,但安全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图来源:Wikipedia

无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原标题:《风没多大,楼却晃得厉害,可能是这种好看的物理现象在作怪》

阅读原文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8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