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45|回复: 7

21年5月27日/【知识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7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认识地震灾害 莫被谣言带节奏[=profile://pid=6703585257691985452&userType=1&userSource=1][/]

[=profile://pid=6703585257691985452&userType=1&userSource=1]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05/27 12:34


[=]已关注[/]



X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34秒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5月22日2时4分11秒,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地震大灾之下,有关传言也纷纷出笼,我们必须保持定力,可不能让一些谣言带了节奏。

01

云南地震导致了青海地震?

两不相干!

两地发生地震时间相当接近,网上传言,这两次地震密切相关,云南地震导致了青海地震的发生。真相到底如何?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等部门专家会商表示,这两次地震处不同断裂带上,其具体成因和地震类型均有所不同。云南漾濞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型,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为主震——余震型。


青海玛多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一条活动断层上,所在块体主体向东运动;而云南漾濞地震发生在川滇块体滇西地区,所在块体基本向南运动。所以,“两次地震之间可以说没有关系”。

02


5月22日甘肃各地发生强地震?

造谣!

5月以来,四川、云南、青海、新疆、西藏等地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人们的恐慌感一直持续增加,云南和青海发生6及以上地震,更是引起周边省份,尤其是甘肃省民众的担忧。在5月22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发生后,微信群及朋友圈传播有关甘肃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谣言信息。

来源:甘肃省地震局

甘肃省地震局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辟谣声明:首先,没有兰州地震监测预报中心这个单位;其次,凡是明确指出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测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需要提醒的是,地震信息只有国家相关权威部门才有权发布,随意发布虚假地震信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网民切不可图一时之快,最后吞下造谣传谣的苦果。

03


又见地震云,地震云可预报地震?

错!

17世纪中国古籍中的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地震云”的说法渐渐消失于学术圈。近期,频繁地震灾害,又有人说起地震云是能预示地震的云体,但地震云并不存在!

来源:网络截图

从气象观测的角度来看,所谓形色各异的“地震云”多与高空气流活动有关,大多为高积云或层积云,因为这两种云易形成鱼鳞、肋条状等“怪异”的样子,公众往往容易对不确定的信息产生联想,进而造成误传。

04


近1.5亿只蝴蝶羽化的“蝴蝶效应”导致地震?

荒诞!

此次云南大理地震前一天,云南金平蝴蝶谷出现1.5亿只蝴蝶羽化成蝶的自然奇景。面对这十年一见的奇观,有人臆测这是蝴蝶在预警地震,还有的甚至直接编造这次地震是蝴蝶引起的“蝴蝶效应”。

来源:新华社

来源:微博截图

实质上,蝴蝶大爆发的出现主要依赖于当地的生态系统,加上蝴蝶谷内蝴蝶喜食的竹叶数量充沛,使蝴蝶大量繁殖,最终形成蝴蝶大爆发的奇观。大理的蝴蝶大量聚焦与地震毫无关联。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科学认知事情的发展过程,不做无端“关联”分析与胡乱猜测,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以免扰乱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相关链接:

  • 5月地震多发?怎样避险最安全?点开这里有答案
  • 地震逃生知识,请转发扩散!
  • 关于地震的这些传言,别再信了!
  • 【应急科普】地震谣言,我们一起了解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孙茜)

监制:龙新华

编辑:闫丹丹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十秒!天翼云预警云如何“跑赢”地震波?

IT168企业级

05/25 17:20

+关注

X
10秒钟意味着什么?若是在平时,10秒钟可能就只是喝几口水的时间,但当地震灾情发生的时候,10秒钟至关重要!10秒,不仅能让人们有反应时间紧急避险,还可以关闭工厂仪器、使高速列车减速、关闭核电站、化工厂等危险场所,防止发生大型爆炸等危险事件,挽救千万人的生命。

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5月22日02时04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据了解,此次地震前,很多当地居民在电视、地震预警App上收到了近乎同步的预警信息,提前数秒的地震预警为很多人赢来了宝贵的逃生时间,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这项“救命黑科技”。


所谓地震预警,是指一个可以对地震活动进行风险预警的系统,能够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提前十几秒到几十秒进行预警。数据显示,提前3秒预警,可降低伤亡率14%,提前10秒可降低39%。在这方面,天翼云地震预警云可以做到提前10秒预警,为居民留出更多逃生时间,大大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天翼云预警云是一个通过预警终端,将地震局发布的地震预警信号转化为普通民众看得懂的、直观的地震预警信息的智能系统。一旦地震发生,天翼云预警云会立即做出反应,将官方预警信号第一时间发送到各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用户移动端提前预警,能够在地震发生前为人们争取到十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时间。同时,地震发生时,天翼云预警云能够快速控制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医院等场所的“声光电”、电梯以及各个出入口的自动闸机终端,及时疏散人群,防患于未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国地震台网预警信号产出到终端用户接收到预警信息,天翼云预警云能够实现全过程延迟小于1.5秒,系统内数据传输过程达到毫秒级别,做到真正的争分夺秒!

目前,天翼云预警云已在全国多地部署使用。在福建,全省已经通过天翼云预警云建设了18400余处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实现学校、社区、村庄全覆盖;在甘肃,天翼云与甘肃地震局达成了“互联网+”地震5G战略合作,建设信息化地震服务平台,实时、高效展开地震预警、科普宣传、紧急救援等工作。数据统计,天翼云预警云已累计稳定运行超过42193小时,共接收地震速报信息6550条,地震预警信息316条,其中达到预警标准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共计44条,无发生错报、漏报、误报,持续守护居民安全。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让地震预警、防护、救援体系变得愈加地完善和高效。“跑赢地震波,剧烈震动来临前打声招呼”的秒级地震预警服务目标正在实现,分钟级的防震减灾应急服务产品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见,丰富的紧急地震信息服务产品将在减轻地震灾害、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亿万年前的古地震

川渝本地消息

05/27 17:02

+关注

X
古地震学是以地质或地貌方法研究仪器记录史前发生的地震的一门分支学 科。通过寻找古地震事件造成的相关地质、沉积和地貌证据,追溯这些地震事件发生的位置、时间及震级。


红石崖古地震遗址

古地震学的概念

古地震学与新构造学、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貌学密切关联,也是成功应用第四纪地 质学原理和方法的分支学科。

该学科以野外工作为基础,工作方法和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来自第四纪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如地貌学、土壤学、沉积学、年代学和摄影测量学,甚至还与考古学和古生态学有一定的交叉。


15亿年前的泥裂 构造

古地震学通过寻找地震变形遗迹来研究史前(包括早期历史记录)发生的地震事件。

通常情况下,古地震学家只能研究能产生地表破裂的大地震,因为只有这样的地震事件才能在地貌或浅表的地层中留下地质证据,中小地震在地表不造成明显变形或者因为变形量太小而无法保留和被识别。


海原大地震遗迹

为什么要研究古地震

对某一地区进行有效的地震预测或进行地震区划的前提是必须清楚这一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范围和时间上的活动趋势,如地震的强度变化规律、大地震的复发时间间隔等等。

与自然界数十亿年的演化史相比,人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只有几千年,借助现代地震仪记录地震的历史不到两百年。


古代地震记录

而一个地震活动区相邻两次大地震的间隔时间通常为数百至数千年,仅靠人类的历史记录或现代的仪器记录来研究某一地区地震发生的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正是地震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人类历史记载的地震事件称为历史地震,人类历史之前发生的地震称为史前地震或地史地震,更通俗地称为古地震。

然而,不同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录相差极为悬殊,例如:中国的历史记录大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美国的历史记录只有几百年。


地球的演化历史极其漫长而复杂,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一般来说,越是年代久远的地震记录,与现代的地震活动关系越小。因此,研究现代地震活动规律的地震学家通常将古地震限定为第四纪以来的史前地震,即200多万年以来的地震。

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大多数地质学家所称的古地震包括了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震。因此,古地震的概念是相对的,历史地震与古地震之间没有统一的起点,地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古地震概念也可能不完全一样。


15 亿年前的干涉波痕

隐藏在地下岩石中的古地震记录可以弥补人类历史记录的不足,可以提供特定地区地史时期古地震活动的长周期记录,为恢复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确定古断裂发生时间与活动史提供背景支撑。还可以利用地震事件沉积的突发性与分布的广泛性等特点进行区域地层对比。

正因为如此,古地震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并且已经成为地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产在中元古界雾迷山组(距今约 15 亿年)白云岩中的液化溢出丘

展望与前景

宽泛意义的古地震研究包含对历史强震的研究,因此,历史地震震害记录与古地震探槽开挖的结合可以拓展震例研究的丰富程度。

我国历史地震文献资料较为丰富,时间跨度长达3000余年,是宝 贵的数据资源。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对史料的罗列和初步的分析整理,如何将简短的震害记载转化为定量描述,进而对古地震事件期次及震源参数等提供约束,是未来工作方向之一。

历史地震震害记录不仅仅是历史震害史料的汇编,还包括散存在各地的碑刻、墓志铭、考古遗址等,通过这些大量零散的震害记录所蕴含的震害信息,去伪存真,进而跟可能的历史强震进行对应,分析对应的发震构造,并在有利的沉积部位开挖探槽,确认这些震害记录地震事件与探槽揭示的地层记录相对应。


小南海古地震遗址

通过运用沉积地层学、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来识别地层,尤其是识别第四纪沉积中保存的史前强震的证据并对其进行准确年代测定,拓展了地震学的历史和仪器记录短而大地震原地复发间隔长的局限,获得活动断裂上多次强震的时空重复特征, 为评估未来地震发生概率提供基础数据。

古地震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但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是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必不可少的调查内容。

资料参考:《探寻古地震的奥秘——古地震遗迹与古地震记录解读》苏德辰,孙爱萍,朱月琴;《古地震学:活动断裂强震复发规律的研究》刘 静,袁兆德,徐岳仁,邵延秀,王 鹏,徐 晶,林 舟,韩龙飞。

来源:济震微讯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人员揭示流体侵入在地震孕育机制中作用

中科院之声

05/28 07:48

已关注

X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志等在地震孕育机制相关研究中取得进展,揭示了流体侵入在地震孕育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生在高地震波速度和低泊松比区域,在其震源及破裂带的西侧中下地壳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速和高泊松比异常带,该异常带主要由来自青藏高原深部流体(包括部分熔融)的侵入造成。松潘甘孜板块与扬子克拉通持续剧烈的碰撞作用,导致这些流变物质(如部分熔融)被持续地挤入到孕震断层中的脆弱区域,在降低地震波速度的同时提高了岩石的泊松比。一旦流体沿着板块碰撞带不断聚集,势必会增加震源区的流体孔隙压力,从而促进断层摩擦行为和降低岩石的机械强度。这样一来,岩石破裂发生的临界条件可能被大幅降低,最终在地震构造带诱发脆性形变(地震)。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龙门山断裂带沿着汶川地震破裂的方向上,在中上地壳存在两个低速度和高泊松比异常体,分别位于汶川地震向北东破裂过程的中部和震源区的西南侧。这两个低速和高泊松比的塑性体被认为是青藏高原下地壳塑性形变中部分熔融岩石上涌侵入了汶川地震的破裂区而引起。其中,一个低速、高泊松比异常体阻止了汶川地震同震滑移向西南方向发展,另一个则削弱了该破裂过程向东北传播。可以假设,如果没有这两个流体侵入体的存在,汶川地震可能将破裂整个龙门山断裂带,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

深部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的部分熔融,形成了具有塑性形变特征的物质,侵入或底侵到地壳的脆弱区或断层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但常发生在大陆区域,在海洋中也很常见。因此,该研究为深入认识流体侵入在地震孕育机制、地壳减薄和岩浆活动等问题提供了参考信息。相关研究成果以 The role of fluids in the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为题,发表在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上。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第二次青藏科学考察的资助。


图.南海海洋所揭示流体侵入在地震孕育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新经纬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49年后才明白,苏联计划挖穿地球,为什么挖到12262米就停了?

小范说历史

05/28 13:33

已关注

X
张衡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科学家,他从小便对星星十分感兴趣,多次询问博学多才的爷爷星星为何会自己移动,张衡的爷爷却让他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受到爷爷的影响,张衡进步速度极快,正如《论语》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凭借着这样的精神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社会早已进入科技时代,人类凭借着先进的科技探索了天空和海洋,甚至自命为地球的主人。人类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增长,美国正是凭借上世纪的科技优势才能成为一方霸主,正因如此,所有国家都极其重视科学实验。苏联就做过一项实验,想要把地球挖穿,不过只挖到了12262米便停下,直到四十九年后人们才明白为何停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拨回到上个世纪,二战刚刚结束,世界却并未完全平稳。作为胜利方的苏联和美国之间谁也不服,都认为自己才是地球的老大,两者互不退让,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赛。虽然双方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战争,但是一直存在着各种小摩擦,国际局势也十分紧张,各国都密切关注着美苏的一举一动。


由于没有正式交战,美苏都希望在其他领域压过对方,展现自己的强大,航天事业就是其中之一,双方最终倾尽国力双双登月,传为一段佳话。登上太空之后双方又将目光放在了地下,决定比拼谁的钻地技术更加强悍。为此美国发动了国内大批地质学家,在本土选择了一些土质较为松软的地方,开始了挖掘行动。

凭借着庞大的国力支持,美国的钻地行动大获成功,竟然深入了足足四千五百多米,这一消息传到国际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认为苏联很难超过这样的成绩。苏联人本就十分好强,他们得到这个消息自然不会服输,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当局很快便成立了一个名叫“科拉超深钻孔”的项目,只为击败美国。


苏联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本土资源更是数不胜数,通过出售各种资源获取了大量的财富。有了经济基础苏联对于该项目的投入更是大手大脚,开始便对全国进行大范围考察,最终选定了北部的克拉半岛为开采地。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开工之前苏联更是动员了国内足足十六个相关的研究所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开采方向,角度,速度等决定性因素,最后由大量的地质学专家协同施工。

做好全面准备后苏联便正式开工,开始阶段进展十分顺利,很快便超过了美国的极限深度,来到地下七千米的位置,这样的消息让苏联所有人都十分兴奋。不过随着挖掘的继续推进,施工变得十分困难,原有的钻头已经无法深入,科学家们只得请求安排更为先进的钻头。


原来的钻头已经属于极为先进的仪器,即便是强大的苏联暂时也没有更好的钻头,但是这个项目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苏联自然不想丢了面子,于是下令举全国之力支持这个项目。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苏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向世界各国广泛采购各种稀有材料,最后花费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巨款才凑齐了挖掘需要的材料。

幸好苏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出售,这才避免了项目的中断。有了国家支持后该项目得以继续进行,在挖掘到九千多米时整个队伍终于有了收获,他们在地底发现了黄金在内的大量稀有金属,这也算是该项目的一笔收获,尽管比起投入来说微不足道。随着时间流逝,钻地行动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1989年苏联才正式停止了这个项目,最后的深度为12262米。


苏联之所以停止项目也在情理之中,苏联国内政治局势并不明显,美苏两国数十年来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实力又远不如美国,甚至苏联还在世界各地发动了小型战争,无疑让苏联的经济体系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困境苏联再也无力支持钻地行动继续进行,只得叫停。由此可见科学研究是人类发展的关键,但是对待科学应该脚踏实地,过于急功近利只会自食其果。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称“最漫长”地震持续32年

参考消息

05/28 17:07

已关注

X
参考消息网5月28日报道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5月26日报道,1861年,一场毁灭性地震袭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场地震发生的原因是,此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地质断层突然破裂。但新研究显示,在这场激变事件发生前的32年里,位于该岛下面的构造板块一直在缓慢地、悄无声息地相互挤压。

报道称,这场持续数十年的静悄悄的地震——即所谓的“慢滑事件”——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同类地震序列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它过于隐秘和缓慢,以至于在其发展过程中无法被注意到。但一项新研究表明,它可能促成了1861年那场至少有8.5级的大地震,进而引发了导致大量民众丧生的海啸。这项新研究可以帮助今天的科学家更有效地提防危险的地震。

报道称,地壳的两个部分互相碰撞时就会发生慢滑式地震。现在,利用地震仪器或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可以对某些断层的慢滑事件进行监测,但对偏远断层上(或上世纪9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问世之前)发生的此类事件进行追踪是非常困难的。科学家已经研究过的最近发生的慢滑事件往往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只有一小部分会持续数年。

在距苏门答腊岛不远的锡默卢岛,珊瑚的生长规律记录下了1861年地震中沿断层线发生的上下移动,进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历史的宝贵窗口。珊瑚若暴露于空气中就无法生长。因此,本月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月刊上的上述新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里沙夫·马利克说,在珊瑚的骨骼生长记录中,当地海平面因地质构造活动而发生的变化是一目了然的。锡默卢岛的珊瑚记录了该地质断层从1738年至1861年几乎每年的垂直变动历史。

这些珊瑚显示,在约90年的时间里,锡默卢岛一直以每年一两毫米的固定速度下沉,这与该断层的背景运动是一致的。但马利克说,在1829年前后,这座岛屿的下沉速度突然升至原先的5到7倍——在有些年份甚至下沉1厘米之多。这表明,该断层已经开始以慢滑式地震的方式移动。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突兀的变化。”这种“快速”下沉势头一直持续到1861年大地震发生时。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罕见地缝奇观:位于神秘北纬30度,号称“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

乱码

05/27 16:11

已关注

X
原标题:湖北罕见地缝奇观 位于神秘北纬30度 号称“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

地处神秘北纬30度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森林覆盖率近70%,地质地貌纷繁多样、自然风光瑰丽雄奇、自然生态奇特多姿,曾被外媒评选为“中国最美仙境”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来到恩施,最不可错过的景点,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


全长108公里的恩施大峡谷,作为世界上唯一集“地缝—天坑—岩柱群”同时并存的复合型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其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恩施大峡谷的地面之下还深藏着另一道绝美景观——号称“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的云龙地缝。


云龙地缝,因云龙河而得名,早期的云龙河以暗河的形式沉睡于地下千万年,由于约50万年前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以面世,成为大峡谷的一大地质奇观!整条地缝全长3.6千米,平均深度75米,主要由云龙河地缝、云龙河绝壁、云龙河悬瀑及跌水、云龙河风雨桥和云龙河栈道等景观组成。


沿着镶在悬崖峭壁之上的栈道向下穿行,耳边不断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的瀑布声,只见地缝两侧绝壁兀立,古木苍翠,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多姿多彩的喀斯特象形石等众多自然景观,造就了一道又一道绝美的风景,让人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之力。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缝都是上宽下窄或下宽上窄,而云龙地缝中有一段长约3.6公里的区域, 两壁陡直近乎平行,上下宽窄基本一致。据地质学家考证,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段断面呈“U”形的地缝,据说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在罗马尼亚发现过类似的地缝。


据记载,云龙地缝因云龙河而得名,早期的云龙河以暗河的形式流淌于地下千万年,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鄂西山地抬升,地层间产生大量裂隙。约50万年前,云龙河顶部的岩层在风化、冲蚀、坍塌等外力地质作用下坍塌,地缝才得以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的一大地质奇观。


由于云龙地缝山势险峻,道路艰险,虽然自古就有乡民居住在附近,距离长江三峡也不远,却鲜见于古代文献记载。近年来,一些当地农户和户外攀岩爱好者曾到这里探险,但皆因地势险峻而未窥其全貌。直到2004年8月,中法联合探险队意外发现了这条美得令人窒息的地缝奇观。


经中国地质大学实地考证,云龙地缝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其原因是早期地壳运动使得不同年代的地层间产生接触,后经山地抬升和水流长期侵蚀,形成现在的地质结构。如今我们看到的云龙地缝,顶部是2.03——2.5亿年前形成的三叠纪地层,而底部是2.5——2.9亿年前形成的二叠纪地层,虽然上下高差只有70——130米,时间上却已经跨越了上亿年,非常的神奇。


除了神奇喀斯特地貌带给游客的视觉震撼之外,云龙地缝绝美壮观的瀑布群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其中水量最大、最著名的五彩黄龙瀑布,落差60余米,不断倾泻而下的水流与五彩岩石产生撞击,飞溅的水花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十分瑰丽迷幻。


景区地址:湖北省恩施市019乡道,距恩施市区60公里(车程约1.5-2小时),开放时间:3月1日——11月30日08:00-16:00,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08:30-15:30。门票价格:170元起。山里空气凉爽注意加衣,建议穿方便舒适的鞋子,自带零食和水。


值得一提的是,恩施大峡谷景区地面缆车、新游客中心已于2021年5月1日正式运营,峡谷中的七星寨、云龙地缝两大核心景区可单独选择游览,均需从新游客中心出发乘坐地面缆车往返。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变暖或停止,新冰川期即将到来?科学家:人类面临变冷新威胁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05/27 23:40

已关注

X
今年的天气不是一般的奇怪,首先是美国西部的加州与墨西哥以及我国台湾省的极度干旱,紧接着是俄罗斯莫斯科的高温,继续是沙特遭遇50℃高温袭击,而且这个高温在后续几天内将席卷中东地区!


而我国的长江洪水也比往年来得更早,截止26日13时,长江汉口站已经突破25.05米,已达历史同期最高水位,正像普遍预测的那样,今年高温干旱提早到来,洪水也同期抵达,一切的表现都在证明地球正在变得更暖!


但早在2021年1月13日,已经有科学家提出,地球可能正面临小冰期的威胁,而所有的一切可能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地球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冷?

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文明要发展必须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从农跟时代的柴火到工业革命后的煤炭,烧火做饭的用途升级到了工业化的能源消耗,世界人口快速膨胀,表示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指数级增长!


所以人类的出现无可避免的会对世界环境产生影响,而且全球工业化时代的步调不一,比如欧洲和西方社会,在1980年代前走过了粗放式的能源利用时代,GDP能耗降低,能源精细化利用,但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比如中国还处在高能耗的末期,而印度则仍然在强劲的增长期!


IPCC从2000年代初期到2015年,十几年间的证明了一件事:“全球变暖是很有可能是人类引起,到极有可能是人类引起”,如此形容,基本上就是100%肯定了,而且尽管在巴黎协定上再三呼吁人类要减排,但人类也要发展,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地球是怎样变暖的?

人类利用石化能源,排出了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两者都是温室气体,但二氧化硫还能导致酸雨。正常情况下太阳光入射地球,会在表面被反射一部分,这部分属于红外波段,而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则能截留一部分(不阻挡可见光进入),本来地球热量“收支平衡”,但现在支出少了,地球变热是非常自然的。


地球变热后带来的后果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变暖会让冰山融化,反射阳光量下降,冻土带融化,释放甲烷和更多的二氧化塔,其中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二十多倍!这个结果将会再次推升地球温度,大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层,这也是一种温室气体,所以一旦开始,全球变暖再也不会停止!


所以IPCC的目标是在2100年内,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但就当前的目标而言,估计3摄氏度都不止!而2020年8月份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因为全球变暖已经被突破了9个,未来的地球气候将进入另一个稳态运行!


地球怎么会进入冰川期?

在这样的时代跟大家说冰川期,这不是一个笑话么?2013年1月13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惊人的论文称“Far-Drifting Antarctic Icebergs Are Trigger of Ice Ages”,(南极冰山将触发冰河时代);


大意是冰山的融化将会触发全球气候不然变冷,从而进入意想不到的冰川期,而这样的事实,在地球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科学家对地质史上地球温度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温度升高与下降,都在短短数十年就会发生剧变!

40万年以来温度的变化


冰川融化如何触发全球变冷?

2020年6月26日,《科学》子刊《气候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标题是“Climate impacts of a weakened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in a warming climate”(全球变暖中大西洋经向环流减弱对气候的影响),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斯特凡·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是该项研究的负责人,他称大西洋经向环流(AMOC)已经减弱了15%,而到本世纪末可能会减少34%-45%!


AMOC是维持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北极和赤道地区热量交换的重要通道,从赤道地区出发的温暖海水运动到北大西洋,由于比较寒冷,这些温热的海水热量散失后下沉,在北欧和拉布拉多海区域,冷水下沉经北大西洋深水回流,回到赤道区域!


与之相对的南极也存在类似的环流,不过比起北极地区而言,相对要弱一些,它对地球的影响极大,首先保证了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温暖,这是北极地区存在多个不冻港的原因,当然也是北大西洋传统渔场(冷热水交换,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正常情况下到达两极的海水会遇冷盐度增加,从而顺利下沉到深水区形成回流被带回赤道,但大量的海冰融化后将海水冲淡,这些到达两极的海水不再下沉,从而减弱了环流的强度!


而AMOC减弱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传统渔场将会重新分布,其次则是南北半球冰盖将会更冷,尽管地球接收的总热量在增加,但由于无法输送到两极,反而可能会扩大两极的冰盖,而热带地区则更热,这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打破平衡,两极的冰盖加大后反射热量增加,整体减少地球所获取的热量!


2021年1月13日,《自然》期刊上有一篇论文称在更新世冰川期和AMOC的相互关系,科学家重建了更新世时的地球条件,模拟环流和冰川期之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极浮冰在进入低纬度融化,会给气候带来巨大影响。

A-76,新的最大冰山在前几天诞生了


卡迪夫大学的伊恩·霍尔(Ian Hall)说:“我们的结果提供了南极洲和南大洋对气候系统与我们围绕太阳公转的自然节奏的反应的缺失联系,”

小冰期到来,人类该如何应对?

一旦平衡被打破,地球很可能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就转向冰川期,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后天》中就有相当详尽的描述,冰盖将覆盖到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将不再适合生存!


当然更有可能出现的小冰期,冰盖的覆盖比现在为止要更低纬度一些,但并不太严重影响当前宜居纬度,只是气候会变冷一些,比如明清时期的小冰期,广州都曾遭遇数次大雪,而在现在的状态下,广州要看到雪子都很困难。

上一次冰川期的北极冰盖


天气转冷,夏季变短,因此粮食减产是必然会遭遇的问题,印度这些纬度比较低的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而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日子可就难过了!人类还将遭遇什么问题,各位可以在留言中补充!


冰川期会由全球变暖引发,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8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