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50|回复: 7

21年5月30日/【知识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不可预测”成历史?新研究确定地震前会出现“征兆”[=profile://pid=5805583055376617473&userType=1&userSource=1][/]

[=profile://pid=5805583055376617473&userType=1&userSource=1]前瞻网[/]

05/30 12:41


[=]已关注[/]



X


到目前为止,[=search://type%3D0%26words%3D%E5%9C%B0%E9%9C%87]地震[/]还是无法预测的,但最新的研究或许将改变这一现状。一段时间以来,地震学家一直在注意地震发生前地下电场短暂而微妙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有时甚至在地震发生前几周就出现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简单地认为,这类电磁爆发可以用来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不过,在此之前,[=search://type%3D0%26words%3D%E7%A7%91%E5%AD%A6%E5%AE%B6]科学家[/]一直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新的研究表明,这个现象关键在于断层阀。断层阀是指地下不透水的岩石断开滑动,形成一个阀门,阻止地下水和气体的流动。

当故障阀最终出现裂缝,压力下降时,[=search://type%3D0%26words%3D%E6%BA%B6%E8%A7%A3]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或甲烷被释放出来,体积扩大,推动了断层中的裂缝。当气体出现时,它也会带电,从裂纹表面释放的电子会附着在气体分子上,并在气体分子向上移动时产生电流。

研究团队的实验结果支持目前的工作假说的有效性。通过使用定制的实验室设备,该团队能够在类似地震的模拟中测试石英闪长岩、辉长岩、玄武岩和细粒花岗岩的反应。他们表明,带电的气体电流确实可能与岩石破裂有关。

科学家们发现,岩石的类型确实会产生影响。包括花岗岩在内的岩石都有晶格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缺陷会通过从地表下上升的自然辐射捕获未配对的电子,从而导致更大的电流。

这项研究发表在《地球、行星和太空》杂志上。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









去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以来(截止5月31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320次。

中国地震台网

06/01 17:08

已关注

X


今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320次,其中3.0到3.9级228次,4.0到4.9级76次,5.0到5.9级12次,6.0级到6.9级3次,7.0级以上1次,最大地震是5月22日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的7.4级地震(这次地震也是今年来我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对这期间地震活动进行分省统计,最多的前五名依次为台湾、新疆、青海、云南、西藏。

这期间,我国大陆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296次,其中3.0到3.9级227次,4.0到4.9级60次,5.0到5.9级6次,6.0级到6.9级2次,7.0级以上1次,最大地震是5月22日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的7.4级地震。


2021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全国三级地震活动分布图

(四级以上红色标注)

今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61次,其中6.0级到6.9级53次,7.0级到7.9级8次,8.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3月5日在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发生的7.8级地震。


2021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全球六级地震活动分布图

分省排名

一、台湾

今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台湾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22次,其中3.0到3.9级0次(根据速报管理规定,台湾四级以下地震不属于正常速报范围),4.0到4.9级15次,5.0到5.9级6次,6.0级到6.9级1次,7.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发生的6.1级地震。5月份,台湾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3次。


2021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台湾三级地震活动分布图

(四级以上红色标注)

二、新疆

今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新疆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79次,其中3.0到3.9级70次,4.0到4.9级8次,5.0到5.9级1次,6.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3月24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的5.4级地震。5月份,新疆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7次。


2021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新疆三级地震活动分布图

(四级以上红色标注)

三、青海

今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青海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73次,其中3.0到3.9级51次,4.0到4.9级20次,5.0到5.9级1次,6.0级到6.9级0次,7.0级到7.9级1次,8.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5月22日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的7.4级地震。5月份,青海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61次。


2021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青海三级地震活动分布图

(四级以上红色标注)

四、云南

今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云南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62次,其中3.0到3.9级42次,4.0到4.9级16次,5.0到5.9级3次,6.0级到6.9级1次,7.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5月21日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的6.4级地震。5月份,云南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48次。


2021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云南三级地震活动分布图

(四级以上红色标注)

五、西藏

今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西藏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30次,其中3.0到3.9级16次,4.0到4.9级12次,5.0到5.9级1次,6.0级到6.9级1次,7.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3月19日在西藏那曲市比如县发生的6.1级地震。5月份,西藏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4次。


2021年以来(截止至5月31日)西藏三级地震活动分布图

(四级以上红色标注)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长安街知事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提前预警!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电视地震预警功能!

运营商科技天地

06/01 16:42

已关注

X
“我现在在家都开着电视,除了可以收到地震的预警信息,还能看到实时的新闻内容。”家住昆明市西山区的王女士说。 除了王女士之外,相信很多市民也在收看电视的时候收到了预警信息。接下来我们告诉大家应该如何使用电视上的【云南地震预警应用】!


5月21日,大理州漾濞县地震发生后,云南移动联合云南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在云南移动高清机顶盒首页推出“漾濞地震专题”,同步直播政府新闻发布会,展示漾濞地震的相关新闻点播内容。截至5月24日上午8点,专题点播已达33.85万次,现场直播播放量32.87万次。

据悉,云南移动高清机顶盒“云南地震预警应用”在本次漾濞地震中,及时向群众发出地震电视预警43次,响应10万台次,为市民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云南地震预警应用”是云南移动携手云南省地震局,依托“中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开发的电视机顶盒应用软件。该软件是一项便民工程,不收取任何费用,用户也无需订购业务,打开中国移动机顶盒,即可下载安装应用并观看地震避险相关知识。

用户在收看电视节目期间,“云南地震预警应用”如接收到省地震局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会以弹窗提醒预警。弹窗内容主要显示地震波到达倒计时、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地震震级以及预估机顶盒所在区域本地烈度。根据云南地震预警发布标准,地震预警弹窗提醒由弱到强分别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4种类型。目前蓝色预警不会发出预警声音,黄色、橙色、红色会发出预警声音。

据介绍,电视之所以可以提前发生预警,是利用了电波传输速度远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目前云南移动高清盒客户规模超过580万户,每天为全省超过159万家庭客户提供收视服务,能有效确保地震灾害发生场景下,及时向群众预警,进一步提升预警效能。

长安街知事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大牵头自研4G地震仪服务云南漾濞余震观测

IT之家

06/01 16:15

+关注

X
IT之家 6 月 1 日消息 据中国科大网站,5 月 26 日,中国地震局公布参与云南漾濞 6.4 级和青海玛多 7.4 级地震的科考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在云南漾濞第一时间部署自行研发的新一代  4G 实时地震监测系统位列其中。

5 月 24 日下午,15 套由中科大地球物理团队牵头研发的 4G 智能地震仪运抵震区服务震区余震监测。在云南省地震局的协助下,所有设备于 26 日架设完成并独立组网运行,波形数据通过 4G 无线网络实时回传至中科大李俊伦教授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地震实时分析平台,对余震进行实时定位和震级分析,地震定位所用的速度模型为姚华建教授团队构建的川滇地区 1.0 版本公共速度模型,王宝善教授负责了台阵选址和组网协调工作。


▲最新自行研发的 UGL-4G 3C 实时 4G 传输节点式智能地震仪 | 图源:中国科大网站

仅在 27 日一天,由 4G 智能地震仪和地震实时分析平台组成的地震实时智能监测系统就监测到 371 个地震,数量比同期全国固定台网人工处理结果多 7%。截止 5 月 28 日 17:00,系统已自动检测并定位了 830 个地震,其中地震最小震级为 - 2 级,最大震级为 4.1 级。4G 智能地震仪记录的数据和地震实时分析平台的处理结果实时向云南省地震局等单位共享。

此次野外观测为该软硬件一体化系统首次应用于大地震的余震实时监测,目前系统表现稳定,结果可靠,受到云南省地震局的高度评价,同时中国地震局也密切关注该新型地震仪和智能监测系统的运行。

长安街知事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首个系统级地震监测功能发布 多次监测预警地震

科技犬建哥

06/03 16:18

+关注

X
【科技犬】

6月3日,小米集团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共同发布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功能。小米MIUI官方微博表示,“中国首个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上线启用,实现小米手机覆盖中国的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在试运行的半年时间里,成功监测并预警多起国内地震灾害。”


(现场启动仪式)

小米集团技术委副主席李伟星受邀参加本次线下发布会。“小米公司的愿景是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项目是我们和用户交朋友的全新探索。截止2021年一季度,小米全球拥有超过4亿活跃用户,庞大活跃用户群体加上智能设备上的功能设计,构成了我们实现地震监测预警的良好基础。”李伟星表示,“自2019年开始,小米与减灾所共同探索、合作研发,发布了全球首个操作系统级地震预警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在小米手机、小米电视上稳定运行,并为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大部分地区开通服务。”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减灾所所长王暾博士介绍,手机用作地震监测仪实现地震预警监测具有三点优势:一是手机的数量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远超国内目前安装的地震监测仪器的数量。传感器数量的显著提升,不仅可以提升预警网的覆盖面、精准度(原则上有通信网络、有智能手机的地方,就能实现地震监测预警),更有望通过高密度传感器解决消除地震预警网的预警盲区。二是建设成本为零,可扩展性强。由于不需要建设专门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地震监测预警网更容易从一个区域扩展到其它区域。三是运维成本低,不需要专门运维地震预警监测仪器,只需要用户打开手机开启相关功能即可。

该功能开启方式非常简单,现在小米手机用户在MIUI系统中,打开“手机管家”找到“地震预警”功能并加入“地震监测志愿者”,即可立即开启地震监测功能。开启后,通过低功耗传感器感应到地震波后,系统快速通过AI算法测算地震信息,并第一时间向受影响地区群众发出预警,为更多人争取避险时间,保障人身安全。

在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研发手机地震监测预警功能过程中,小米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记者了解到,该功能拥有三大技术优势,首先小米手机可以通过边缘计算在感知到震动信号时本地计算精准确定地震波信号;此外,MIUI系统利用差分隐私在匿名处理用户信息基础上进一步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最后,小米结合减灾所沉淀多年的地震数据AI测算能力,支撑一张接入亿级传感器的地震监测预警网,做到又快又准又安全。

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地震监测预警网相同。传统地震预警网是在地震区安装密集(台站间距约15公里)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震中发生地震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群众提前几秒到几十秒预警。不同的是,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只是用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取代了传统地震预警监测仪且手机是移动的,具体实现方法是:智能手机都内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应震动,如果手机监测到它认为可能是地震的信息,就会向预警中心服务器发送信息,预警中心服务器结合众多手机的信息自动判定是否发生了地震,并在判定是地震时,秒级测算地震预警震级、震中位置、发震时刻,并向震中周边受影响的人群发出预警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小米和减灾所合作开创了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地震预警接收功能到手机操作系统。在此带动下,截至目前,国内另外三家手机厂家vivo、OPPO和华为也都内置了地震预警接收功能到手机操作系统中,使中国约6亿手机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显著提升了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减灾所地震预警技术的研发让中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后全球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技术领先全球。而手机厂商的广泛接入,则使中国的地震预警率先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全新的信息展示形态、交互方式,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预警信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AI识别城市建筑物特征,预测其面对地震等灾难时的风险

CDA数据分析师

05/31 18:34

已关注

X

大数据文摘出品

来源:sciencedaily

编译:Jane

从商业到工业设计,再到娱乐等一列领域,人工智能正在提供新的机遇。那么,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又会如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将如何帮助我们创建更安全、更具可持续、更具弹性的建筑环境。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BRAILS项目的首席开发者Charles(Chaofeng)Wang说:该项目的产生是出于快速、可靠地描述城市结构的需要。

“我们想仿真灾害对一个地区所有建筑的影响,但我们没有建筑属性的描述,”Wang说。“例如,在旧金山湾区,有数百万栋建筑。使用人工智能,我们能够得到所需的信息。我们可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从图像和其他数据源中推断建筑信息。”


BRAILS使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来提取有关建筑环境的信息。它被设想为建筑师、工程师和规划专业人员更有效地规划、设计和管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工具。

SimCenter最近发布了BRAILS 2.0版本,其中包括预测更大范围建筑特征的模块。这些特征包括居住类型(商业、独户或多户)、屋顶类型(平顶、山墙或斜顶)、基础立面、建造年份、楼层数以及建筑物是否有“软层”——土木工程术语,指具有很大开放空间底层的结构(如店面),这些结构在地震中更容易倒塌。

由Wang和他的同事开发的基本BRAILS框架会自动从卫星和地面图像自动提取建筑物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如微软足迹数据和开放地图)进行合并--这是一个协作项目,可以免费创建可编辑的世界地图。该框架还提供将这些数据与税务、城市调查和其他信息相结合的选项,以补充计算机视觉组件。

SimCenter首席研究员兼联合主任Sanjay Govindjee指出:“鉴于区域仿真的重要性,以及执行这些任务需要大量库存数据,机器学习确实是取得进展的唯一选择。我们很兴奋能看到土木工程师学习这些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现实世界的问题”。

巧用众包数据力量

Wang说:“我们在三月份启动了Zooniverse项目,在几周内我们就有了1000名志愿者,并标注了2万张图片。”

由于没有完整或完全准确的数据源,BRAILS使用逻辑和统计方法来执行数据增强,以填补空白。它还计算其估计的不确定性。

在分别开发和测试这些模块的准确性后,团队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并在BRAILS内部创建了CityBuilder工具。将给定的城市或区域输入到CityBuilder,可以自动生成该地理区域中每个结构的特征。

Wang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系列验证演示,或者如他们所说的测试平台,以确定人工智能衍生模型的准确性。每个测试台都会生成结构清单,并根据历史或可能发生的事件来仿真灾害的影响。

该团队已经在旧金山建立了地震试验台,以及路易斯安那州查尔斯湖、德克萨斯州海岸和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飓风试验台。

Wang说:“我们的目标是双重的。首先,通过仿真并向决策者提供结果,以减轻未来的损失。其次,利用这些数据快速仿真真实场景,这样能够在侦察小组部署前就快速跟进新事件。我们希望近实时的仿真结果能够帮助指导更准确的应急响应。”

该团队在2021年2月发行的《建筑自动化》中概述了他们的框架。他们展示了他们的神经网络可以生成一个区域内建筑物真实的空间分布,并描述了如何将其用于新泽西州五个沿海城市的大规模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该团队在2021年近岸环境共享运营研究物流研讨会(SHORELINE21)上展示了在路易斯安那州登陆的最强飓风劳拉的测试平台。

在被问及BRAILS的性能时,Wang说:“对于某些模型,比如入住率,我们看到准确率接近100%。而对于其他模块,比如屋顶类型,我们看到了的准确率趋近90%。”

计算资源

为了训练BRAILS模块并运行仿真,研究人员使用了德克萨斯州高级计算中心(TACC)的超级计算机——特别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学术超级计算机Frontera和专为深度学习设计的基于GPU系统的Maverick 2。

Wang解释说:“对于一个模型,训练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但这取决于图像的数量,图形处理器的数量,学习率等因素。”

和SimCenter一样,TACC是NSF NHERI项目的资助伙伴。TACC设计并维护DesignSafe-CI(网络基础设施)——一个用于计算、数据分析的平台和自然灾害研究人员使用的工具的平台。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土木工程教授,DesignSafe项目的首席研究员Ellen Rathje说:“该项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通过DesignSafe进行的高级计算如何与NHERI的许多组件一起工作,为自然灾害研究和新工具开辟新的途径。”

BRAILS/CityBuilder与SimCenter区域弹性测定(R2D)工具无缝配合。R2D是SimCenter应用程序框架的图形用户界面,用于量化自然灾害对区域的影响。它的输出包括整个城市或地区中每座建筑的损坏状态和损失率(建筑修复成本与重置价值的百分比),以及对预测的信心程度。

“将风场或地面震动应用于成千上万栋建筑,以评估飓风或地震这类灾害事件影响的仿真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Wang说。“根据规模的不同,一个城市范围的仿真通常需要在TACC上运行数小时。”

他说,TACC是进行这项研究的理想环境,它提供了他的团队需要的大部分计算。“从事与DesignSafe相关的NSF项目,我几乎可以毫无限制地计算。这真是太棒了。”

影响

为了使我们的社区更能抵御自然灾害,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将来会遭受多大程度的破坏,以便告知居民和决策者是否应该加固建筑或将人们转移到其他地方。

“这就是仿真和建模所能提供的,”Wang说。“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具弹性的建筑环境。”

相关报道: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5/210519120858.htm[/]

CDA课程咨询

中新经纬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专家了,现在的专家怎么了?

孟东吉

06/03 11:04

已关注

X
专家本是某一领域或某几个方面有专长有研究的科技人才。目标,我们在屏幕上或会场上见到的专家,却难称其谓为“专家”。一来没有术有专攻,二来简单的问题弄得深奥难懂,再者特别喜欢跨界跨领域夸夸其谈。就其谈论也有常识性的错误,因而倍遭诟病。比如,有的专家为某牌号的牛奶大肆宣扬,结果查出营养指标不达标,细菌总量超标。再如有的专家鼓吹吃什么什么好,可以长寿安康,结果自己六十不到就升天。久而久之,人们称之谓“砖家”或“叫兽”。


在年初的这次疫情中,民众都相信钟南山院士居家隔离、不要聚会的话,相信李兰娟院士封城封村的话,相信王辰院士建立“方舟医院”的话,相信张伯礼院士中医药结合治疗的话,相信张文宏主任要求党员干部不能站在后面的话……他们是专家,是真正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人民,为疫病的尽快控制和生产生活早日恢复正常,而不是为眼前“自由”、“人权”利益!而他们的话让我们避免了步入西方目前的现状,他们的话人民群众是会听的。


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的“专家”,是那些以为自己是教授了,就有资格对什么社会问题都加以评论,而这种评论却是连老百姓都觉得道理不清、逻辑不通的言论,比如说“房价高才能刺激大家努力工作”、“农民不会种田”、“农民没有什么贡献”等等。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地位!这样的“专家”是没有多少人信任的。

不是人们不相信专家的话!是真正负责任真正的专家人家不出来或者说很少出来说话,就算出来也不瞎说。现在人们不爱相信专家的话就如同武术界这帮假大师一样,整天在网上社会上忽悠的大师,宗师,啥的全是忽悠的炒作的不仅欺骗了那些吃瓜群众还损坏了中国武术的真正文化。

专家也一样,现在很多场合出来的所谓各种专家都是拿了举办方的好处违背科学胡扯乱喷,人民相信他们才怪!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上减灾 | 如何用云计算预警地震灾害

有孚网络

06/04 09:56

已关注

X
今年的防震减灾日刚过,紧接着上个月又发生了7.4级的地震灾害。地震作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机制逐渐增强,其中,云计算在地震的预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初步构建地震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实现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的池化、服务化,为地震业务应用提供弹性扩展、高效便捷和按需使用的信息平台,也为国家地震大数据中心建设奠定基础。

数据是地震预报工作的基础,没有数据,地震预报便是无水之源。聚焦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应急、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六大业务,基于云计算技术建立的地震预警中心将以数据资源为纽带,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公共服务为目标,逐步打通各业务链条,推进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每年的地震波数据量大概是30TB,且总数据量达到PB级别。由于要相互对比每一个地震台每个时间点的每个分量数据,并且这些计算量是呈指数级增长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分布式的云计算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有孚云对象存储服务凭借着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服务器集群,能够满足地震分析数据超大规模的存储需求。分布式存储自带良好的扩展性,能够轻松处理PB级存储,scale-out存储架构能够对整体性能进行提高。


构建地震数据资源平台,实现海量地震数据的实时汇聚、毫秒级转发、秒级处理、融合存储和统一服务。目前,地震数据资源平台实现全国台站数据和全球多个台站数据及部分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的汇聚、存储和管理,为全流程一体化监控、地震自动编目等系统提供数据和计算资源环境,为新一代地震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平台支撑。有孚网络的自动化运维品牌——有孚蓝鲸,能够打通多个台站数据平台,打破多个异地数据系统的烟囱式管理僵局,实现长期自主云上运维,从而建立起高效的联动机制。

为解决地震预测平台在数据算力方面的痛点,依托于自建的数据中心,有孚网络结合有孚AI 和大数据应用,既能实现较高的计算处理性能,又在能效比、内存支持,以及CPU本身的架构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利用有孚专有云解决方案,能够为地震测量数据提供专业的保护方案,同时支持HTTPS/SSL安全协议,支持数据加密上传,多种方式和技术确保数据传输与访问的安全。

有孚网络拥有20年丰富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经验,具备完善的服务体系,资深的客户服务团队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客户及合作伙伴获得更加优质的IT服务和体验,让地震监测工作无需操心后勤,专心研究数据背后的规律。有孚网络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全年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以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安全性、可用性为用户提供可持续性的业务保障。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提高人类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方式。有孚网络将持续为地震监测提供底层技术支持,为提高地震等自然灾害预报能力贡献力量。

环球网 等更新99+条内容去关注流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8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