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1|回复: 4

21年11月5日/【知识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地震监控能力达1.5级[=profile://pid=6417281110006739014&userType=1&userSource=1][/]

[=profile://pid=6417281110006739014&userType=1&userSource=1]中国新闻网[/]

11/05 16:31


[=]已关注[/]



X


11月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十三五”期间的河南省防震减灾工作。阚力 摄

中新网郑州11月5日电(阚力)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故而地震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河南省官方5日消息称,该省地震监控能力已经达到1.5级。


当日,河南省地震局规划财务处处长黄灿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十三五”期间,河南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地震监控能力达1.5级,34%的区域达1.0级,有效应对了南阳淅川4.3级地震等9次有感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显示,2018年2月9日19时0分,南阳市淅川县(北纬32.83度,东经111.56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过去五年,河南省全面实施了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公布施行《河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出台《河南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

5日,《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也对外公布。该规划显示,地处中原腹地,地震灾害高风险是该省基本省情,省内具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构造背景。全省皆处于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7度以上地区占50.2%,8度地区占6.5%。12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91个县(区、市)政府所在地处于7度以上地区。全省6个省辖市的45个县(市、区),约2.6万平方千米区域处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河南省地震局副局长王志铄表示,未来五年,该省将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等7项主要任务,还将重点谋划“黄河流域(河南段)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等重大项目,其中,“河南省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在河南全省新建一批预警测震和地球物理监测站,加密现有地震观测站网密度,实现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

河南省地震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寇曼曼介绍说,目前该省正在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696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501个台站,1个省级预警中心、11个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和184个信息服务终端。(完)






平台声明







[=channel://channelId=297993&refreshly=1]
[/]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电离层监测
中国地震局与国防科工局合作启动了“中国地震电离层监测试验网[1]”项目。本项目与已建成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和即将建成的“中国构造环境监测工程”、以及计划建设的“国家地震安全工程”和“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具有密切关系。
主要功能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拓展已经建成的观测网络的效能,例如将应用于形变观测的GPS网络扩展到地震电离层效应观测,将应用于电波传播研究的电离层测高技术扩展到地震监测预报。通过探索和发展新的地震电磁观测技术,为我国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观测技术与方法。
网络构建
中国地震电离层监测试验网首都圈地震电离层前兆监测试验网,主要利用首都圈现有的GPS连续观测站、5个电离层垂测站,并利用地面地震台站条件新建20个电离层斜测站构成。
系统包括:
测高系统
GPS-TEC反演系统
卫星电磁观测系统
基于地基电离层观测的地震电离层前兆特征研究"项目是中国地震局首次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合作的项目,于2014年启动,项目内容是基于地面观测的电离层观测手段,包括电离层垂测/斜测、电离层测高仪、低频电磁扰动、GNSSTEC、低频电磁场等,开展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地震电离层异常理论和监测应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陈虹副所长、申旭辉总工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祥之兆降临?11月又有“血月”出现!为什么有人会害怕看到它?

天马行文

10/31 00:08

+关注

X
11月的天象又出炉了!相对来说奇观还是不少,最有看点的可能就是我们说的“天狗吃月”现象或者说我们会看到的“血月”奇观。这是什么情况?2021年又要出现“血月”,的确在11月又一次要出现,所以有条件的话可以观察,这次“血月”发展过程,覆盖范围十分地广泛,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了。


除了“血月”,还有天王星冲日等奇观,也不容错过。而这里我们主要详细说明一下的——就是我们说的“血月”奇观,就在11月上演,我们先了解下“血月”,再来了解下哪里可以看到,出现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又是大家说的“不祥之兆”又要降临了。


血月

“血月”其实就是我们称的“红月亮”,就是在天空之中出现一个红色的月亮,这就是它的名字来源因素之一。而红色月亮的出现,一般是发生在月全食的时候,它属于月食之中的一个分类,月食又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会出现月偏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则会出现月全食。


而之所以出现“血月”,其实就是因为光线的一个变化,形成转变出现的。一般来说,在发生月食现象的时候,浓厚的大气层把紫、蓝、绿、黄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红色光可以穿透过来。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其他颜色的干扰,只有红色光线可以进行穿透,这个时候大气层就会将红色的光线折射到月球的表面。

那么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状态,就是属于红红的月亮挂在天空中,这就是比较罕见的天文奇观形成。的确,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一次“红月亮”——也就是我们说的“超级血月”现象,发生在今年的5月,这一次现象相对来说比这个更好,是“超级月亮+红月亮+月全食”组团亮相。

在亚洲东部、大洋洲、北美洲西部、南美洲西部、南极洲等地都可以看到。中国除西藏西部和新疆西部外,其他地方可见月亮带食而出,所以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次“血月”。


11月又有“血月”出现!哪里可以看到?

而11月出现“血月”将会在11月19日出现,所以,还有半个多月的等待时间。按照公布的情况来看,本次月偏食覆盖范围比较广,跟我们今年5月出现血月可观察的区域有相似之处。按照天文台指出,几乎整个亚洲(除极西部)、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极西部、欧洲极西北部、太平洋、北冰洋都可以看到。


而我国看到的此次月偏食过程,主要是后半段时间,可见“带食月出”,比较适合结合地景拍照。而食甚时间为17:02,那时月亮刚好在地平线上。复圆时间是18:47,这个时间段对大部分人来说比较友好。这个时间基本都已经下班了,并且天气较好的话,也逐步进入了“天黑”时段,所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大家可以准备好。


观察月全食不需要任何仪器,只需挑选东边地平面附近无遮蔽物、看得到月亮的地方,就可以仅用肉眼欣赏。若能使用脚架固定手机或相机、更可以轻松记录这个美丽的天象,是所有壮观天象中最容易观察的!


为什么有人会害怕看到它,预示着什么?

的确,在每次出现“血月”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些民间传言,包括在2021年5月出现“血月”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这里还是有必要进行科普一下。

民间传闻:月若变色,将有灾殃。青为饥而忧,赤为争与兵,黄为德与喜,白为旱与丧,黑为水,人病且死。历史杂记也曾有记载,血月现,气尽,如坠地狱,欧洲基督教认为血月会唤醒黑暗魔力释放撒旦等等,这是对血月的一个描述。所以,这些描述,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好事情。


所以,很多人看到它都害怕,主要是这些民间传言给人的误传,而这些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在2021年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各种极端性气候现象,想到这些事情,然而事实告诉了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无论是2021年以来,遇到的极端性高温,强降雨,强风暴等等,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而在这次“血月”之后,就算是在全球范围又出现了这样的气候现象,也是正常的,与“血月”可以说毫无关系。所以不要被大家的传言吓坏了,上面的民间传闻毫无科学依据,大家放心吧。血月就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形成的,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玄乎,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要来了!2021年第二次“血月”,血月出现意味着什么?

王牌特工小九

11/06 08:39

+关注

X
2021年5月,我们迎来了年度最受欢迎的一次天象,那就是“超级血月”,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超级红月亮”,然而,2021年的“红月亮”的天象并没有结束,11月我们又将迎来年度最后一次“血月”事件,这次“血月”虽然比2021年5月的“超级血月”事件要差很多,但是基本上的血月条件还是具备的。


并且,从发生的时间上来说,这次的“血月”还是具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所以我们等到快要接近的时候,再来看看气候是否符合。但是从11月天文事件公布之后,“血月”出现就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又有不少人说“血月”是不祥之兆,是对人类不好的事件,这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血月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来看看情况。


本次血月事件是发生在11月19日,所以还在倒计时的阶段。而血月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血月是如何形成的。由于这是2021年第二次“血月”,很多人可能对血月的了解也是非常清楚了,这里我们也还是得给不了解的人说明一下。


血月就是我们说的“红月亮”,一般是出现在“月全食”发生阶段。所以11月19日的“血月”奇观我们也可以说是“月全食”的奇观。当发生月全食的过程之后,在光进行照射的时候,我们的浓厚大气层对光具有“吸收作用”,会把紫、蓝、绿、黄光都吸收掉了,而红光的穿透力很强,浓厚大气层的影响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当吸收了其他的光线之后,红光成为了唯一的光源了。


当大气层将红色光折射到月球表面上,所以我们就能够看到红色的月亮,所以这就是“血月”出现的原因。整体上来说,就是一个“光效应”形成的。那本次的血月什么地方可以看到?

从公布的情况来看,2021年的第二次“血月”可以说大范围地区都可以看到。虽然是月偏食,但由于食分高达0.978,公众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月全食来欣赏,当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就不是黑色的,而是大家说的暗红色,所以这就是“血月”发生的主要时段,正在发生的时候出现。


几乎整个亚洲(除极西部)、大洋洲、北美洲等地都可以看到,而我国主要的观察时段是在月偏食的后阶段,可见“带食月出”,所以大家可以好好的准备下,本次“月偏食”的食甚时间为17:02,复圆时间是18:47。不过整个月食过程持续3小时29分钟,所以相对还是较长,月食主要包含了月全食、月偏食、半影月食等,所以月偏西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那为什么大家说是不祥之兆,对人类不是好事情,血月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血月的出现通过我们上面解释,大家应该知道属于自然现象,只不过是一次自然现象,属于正常现象而已。但是,民间对血月的传播都是非常不好,欧洲很多人认为血月会唤醒黑暗魔力释放撒旦。亚洲不少人认为血月预示灾难,月若变色,将有灾殃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这可以说,毫无科学依据,完全是胡乱瞎说的。要是血月有灾难的问题,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年5月的超级血月现象已经引发了灾难,事实告诉了我们,完全没有。所以这些民间传闻毫无科学依据,完全是一种胡乱的说法。血月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其实也就没有意味着什么了,一切都是自然的天象而已。


所以,2021年第二次“血月”,就是正常的现象,大家平常心看待就行。我们要相信科学的说法,如果真的是民间传言那样,可能地球早就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很显然是没有的。所以血月出现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在未来我们也将看到更多血月事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贞昌声称“法国没有地震断层带”,专家批:睁眼说瞎话

环球网

11/10 07:40

已关注

X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10日消息,国民党“立委”罗明才日前质询“行政院长”苏贞昌“是否能向核能大国法国取经,兴建第五核能电厂?”苏贞昌则回应称“法国没有地震断层带(断裂带)”。对此,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系统与工程系教授叶宗洸表示,苏贞昌是睁眼说瞎话,而罗明才是没读书。

据报道,叶宗洸在岛内政论节目上连续第3天谈核能问题,当主持人问到如何看罗明才与苏贞昌的质询时,叶宗洸表示,苏贞昌是“睁眼说瞎话”,也很瞎,他竟然说法国没有地震断裂带(以下简称断裂带)。


叶宗洸还表示,随便从网上一查,就知道法国确实存在断裂带,而且被卫星找了出来。而且法国在2019年11月就发生过地震,所以法国当然有断裂带。

报道称,叶宗洸也批评罗明才的说法,“罗明才不念书,这我不责怪他,但是他讲‘兴建安全的核五’,这句话我非常不同意,这在暗示什么?你在暗示核四不安全吗?我们讲过非常多次,7年前我们花了16个月的时间,帮核四126个系统做了完整的安检,你问我核四到底安不安全,我会说核四就是安全。”

报道提到,法国虽然多数地区不在环地中海地震带当中,但是东南边与意大利、瑞士接壤的阿尔卑斯山区,是属于地震带之列。根据欧洲地震测站的资料,2020年法国总共有13272次地震,虽然比其他国家与地方少,但不是没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15 21: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