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7|回复: 4

21年11月11日/【知识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柏崎刈羽核电站一设施支柱受地震影响严重变形[=profile://pid=6417288398264250490&userType=1&userSource=1][/]

[=profile://pid=6417288398264250490&userType=1&userSource=1]光明网[/]

11/10 18:32


[=]已关注[/]



X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当地时间10日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6号机组的一个设施,经证实在2007年发生的里氏6.8级的新潟中越近海地震中受到了影响。支撑该设施的地下钢筋水泥支柱中的1根已经严重变形,其余7根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

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计划在明年年初对此进行详细调查。目前该机组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总台记者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好征兆吗?11月厦门出现罕见的日出“绿闪”,太阳被“绿”了

有趣探索

11/11 21:52

已关注

X
在11月还没有到来之前,11月天文奇观名单早就已经出炉了,从名单上来看,天文奇观上演的数量真不少,双星伴月,超级“血月”,日全食,还有绿色“扫把星”,看来,这个月我们要尽情地享受多场视觉盛宴了。

不过,以上的这些天文奇观的出现早就被专家给计算好了,就连时间和地点都已经算好了,唯一没有算好的就是天气了,今年天气多变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若是出现阴雨天气,再美好的奇观也看不到了。


除了这些计算好的奇观外,11月还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奇观,火流星就是其中之一,但现在又有另一种奇观来了,11日的早晨,厦门有人看到徐徐升起的太阳边缘显示为绿色,网友调侃道:难道太阳被绿了?

11月19日就要上演红色的“血月”了,没想到在此之前,太阳”会出现绿色,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又是一种不好的征兆吗?要知道在“血月”还没有到来之前,有人表示害怕看到它,尤其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老一辈,认为是大凶之兆。


太阳边缘显示为绿色看上去很不可思议,其实只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科学中叫做“绿闪”,也就是说太阳看上去闪现出了绿色光芒,其实并不是太阳真的发出绿光了,而地球大气层折射阳光所造成的。

“绿闪”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出现在日落时分,但厦门这次是出现的日出时分,所以说是非常的罕见,不得不说这是一大奇观之一,“绿闪”现象虽然漂亮,但我还是要告诉大家,不可以长时间观看,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厦门出现的日出“绿闪”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跟物理学中的三棱镜原理一样,只不过三棱镜是一个实物体,很容易让人理解,而跟三棱镜功能一样的地球大气层看起来是虚无的,理解起来就要麻烦一些。

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分,也是空气温度变化最大的时候,一部分空气被阳光照样,而一部分空气没有光照,这就导致空气出现很大的温差,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越热密度越小,空气越冷密度越大。


空气密度的不均匀,就会造成光线的折射,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当高空被阳光照亮,地面没有被阳光照亮,就会导致高空的空气热低空的空气冷,高空空气密度小,低空空气密度大,根据光线折射原理,阳光向地面弯曲。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太阳其实是虚像,这可以说是一种海市蜃楼现象。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明“绿闪”的形成原因,事实上说到这里,“绿闪”的形成原因已经说了一半了,还只差一个知识点了。


阳光由多种光线组成,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靛光和紫光,不同光线波长也不同,红光波长760-622纳米,橙光波长622-597纳米,黄光波长597-577纳米,绿光波长577-492纳米,蓝光波长492-450纳米,靛光波长450-435纳米,紫光波长435-390纳米。

波长不同,在密度不均的空气中折射角就有所不同,红光波长最长,折射角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角最大,一个简单的三棱镜就能将阳光中7种颜色的光线分开了,足以说明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角不同。


折射角越小,意味着在大气中弯曲的角度就越小,折射角越大,意味着在大气中弯曲的角度就越大,而波长较长的蓝色和绿色在密度不均的空气中弯曲的角度肯定超过红光和橙光,所以在太阳没有升起前,我们将先看到。

在日出前,阳光中的红光和橙光因弯曲程度不够而受阻,只有黄光、绿光、蓝光、靛光和紫光先折射向地面,所以我们才看到上缘才显示为绿色的太阳虚像,但随着太阳升起,红光和橙光也折射到了地面,太阳其它部分显示正常。


所以,“绿闪”只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并不是一种不好的征兆,之前出现过,只不过都是在日落之后,而这次是在日出,十分罕见,我们不要去过分解读这种现象,把它当成一种视觉盛宴就好了。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震预兆?台东一小学大量蚯蚓爬出地面,浩浩荡荡疯狂逃窜!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11/05 23:58

已关注

X
据我国台湾省媒体报道,台东丰里小学校园内数不清的蚯蚓钻出地面,浩浩荡荡疯狂逃窜,但是蚯蚓又不长眼睛,只适合生活在土里,爬出地面后没过多久就被晒成了蚯蚓干,这些蚯蚓究竟要干什么,真是大地震预兆吗?


大地震预兆?台湾省真要发生大地震?

我国台湾省地处地震高发带,而民间也传闻地震来临前动物会先感知到,所以每当有动物异动时总会引起大家的恐慌,比如这次丰里小学的蚯蚓大规模出逃就让附近居民惊慌不已,台湾省历年的大地震前动物真的都疯狂出逃了吗?

921大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省中部山区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南投县集集镇境内,震源深度8千米,属于浅源性强烈地震,造成2,415人罹难,29人失踪,11,305人受伤,另有51,711栋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新台币3,647亿元。


据台湾省多个媒体报道,在921大地震来临前夕,多地都发现了非常异常的现象!大量动物异动,甚至植物也发生不正常现象:

台南关子岭的乌龟一直往南边和高处爬行,边爬还一边口吐白沫,丰原的蚂蚁则在地震前跑出地面造窝。
三义胜兴发现大量蚯蚓跑出地面,还有很多老鼠跑出来,还莫名其妙死了很多,而且这种现象持续了约三周
玉山公园内的猕猴在地震前全部离开,到10月中旬才陆续回到中部山区
嘉义地区地震前有大量的蛇和蚯蚓爬出地面,很多地方都能见到
台湾省最近比较大的地震是10月24日的宜兰地震,而且还是连续两次,规模为6.5级和5.4级,所幸并没有重大伤亡,由于台湾地震比较频繁,因此这种动物的异动非常令人关注。


另据新闻报道,512大地震迁徙也出现了一些动物的反常现象,比如蛙类突然出逃,还有狗吠不停等等,动物异动,真是大地震先兆?

动物异动,真能作为地震先兆吗?

地震发生前确实有很多动物异动的现象,那么能不能反过来根据动物异动推测大地震的发生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得了解下地震发生的原因,一般地震有如下几种:

构造型地震 、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塌陷型地震以及人工地震
全球发生的地震中90%都是构造型地震,另外则是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规模相对比较小,其他类型也可能会比较大的地震,但概率很低,下文主要介绍构造型地震。


这种地震类型是板块运动造成的地壳变动超过岩层的承受极限,导致断裂错位而引发的地震,可以发生在板块边缘或者内部,一般都在断裂带上,引发构造地震的地层断裂带可以很长,影响面积很大,破坏性则随断裂带断裂或错位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比如上文中的921大地震就是位于台湾省西部,南北走向的东倾逆冲断层-车笼埔断层的活动引起,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是由车笼埔断层以及大茅埔-双冬断层2条活动断层同时再次活动所引起。


这种地震发生时确实可能存在先兆,比如地震发生前断层会因为摩擦而产生极低频的次声波,也可能断裂将地层中的某些气体释放,也可能地面开裂导致水库的水漏光,也有可能导致湖泊水发生气泡,或者因为地热顺着裂缝释放导致地表温度升高等等。


这些地质轻微变化对人类是无感的,比如人类无法听到次声波,也对气味不敏感,即使闻到了也会认为可能是空气污染引起,但对动物却可能是敏感的,比如冬眠的蛇可能已经感知到了温度上升,而狗则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因此可能会躁动不安。


地震能让动物异动,那么异动的动物就代表地震?

这个问题是最困扰大家的,地震能造成动物异动,能不能倒过来推测出地震就要发生呢?很明显是不能的,因为很多现象都可能导致动物异动。


就像古代时无法解释雷劈的原因,因此提出了一个可能,也就是被雷劈的都是以前犯过大错被上天惩罚,因为根据结果去找原因,每个人都犯过错,所以原因找到了,这人被雷劈是因为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


而造成动物异动的除了除了地震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上文中台东丰里小学的蚯蚓异动,据该校校长称,在他们校园内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现在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种土后腔环蚓会因天气变化比较敏感而爬出地表,其他蚯蚓却是不会。


另外诸如猴子的迁徙都是常见的现象,只是地震前的迁徙受到了大家的注意而已,另外比如狗吠,每天都会狗吠,有时狗吠还特别厉害,但也没有地震,很简单,因为大家把地震前的狗吠给联系起来了。


到现在为止,地震预测都是一个难题,不过大家比较警觉这是一件好事,不过因为某些动物的异动而恐慌却真的不必,当然您如果因此要去安全地带露营,这也未尝不可,权当是地震前的一次演习即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2015年发生了超级深层强震,到底预示着什么?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11/06 11:23

+关注

X
在地球的表面,分布着由若干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交错分布的“地壳板块阵营”,由于这些板块悬浮在地球的软流层之上,随着地球的自转,板块与板块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挤压、碰撞或者分离,从而造成板块边缘以及板块内部之间产生地层的错位、破裂等现象,从而将积聚在内部的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引发地面的剧烈晃动,这是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深层地震的罕见性

由于地壳在地球构造中的平均厚度占比很小,因此,受板块运动影响引发的地震,大多数都是浅层地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76年到2020年所记录的5万多次较大地震中,超过80%的震源深度都在70公里以内,只有4%的发生在超过300公里。而70公里这个数值,则被地震学家们默认为深层和浅层地震的临界深度。

在6年前的2015年春天,在地下数百公里处,我们所处的地球,开始出现因一系列奇特的地震现象而发生隆隆的响声,特别是日本偏远的小笠原群岛海岸受到的波及影响最为明显,经监测,这次地震的震级为7.9级,震源是在距离地表750公里的下地幔位置。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在下地幔处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从以往监测数据中可以得到印证,但是,为什么日本会发生如此深的大型地震呢?


地幔位于地球地壳的下方,根据深度、物质形态、运动规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大部分,它们的分界线为地表以下约660公里处,在地球不同区域可能这个分界点会有所不同。在日本,其下部的下地幔与上地幔的分界线,位于地表以下约700公里处,而当时监测到的这次深层地震,正好刚刚超过了这个分界线,而且在7.9级深层地震发生后,科学家们还监测到了差不多来自同一深度的几次余震,从而深层的下地幔地震被“坐实”了。

2015年日本发生的这次深层地震,无论是深度还是规模都相当大,日本全境几乎所有居民都切身感受到了这次地震的发生,这在100多年来当地地震监测史上还是第一次。虽然深层地震不像浅层地震那样造成那么大的破坏,但是深层地震从震源到地表,所波及的区域范围会更广。由于它的罕见性,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地和直观地了解脚下地球的神秘运动方式,特别是下地幔地震为我们了解地球内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深层地震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在地表附近,构造板块的慢动作“漂移”,会不断积累压力和能量,直到板块发生明显的破裂和移动,发出地震的“颤抖”信号。而在地球的深处,由于高温高压作用,岩层的组成物质将以非固态的形式展现,流体或者半流体的物质以及高压环境,将会阻止地球震动的发生,所以自从上世纪20年代人类首次发现深层地震以来,科学家们对于这类地震的发生机理,始终摸不着头脑。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亚利桑那大学地震研究团队仔细观察了日本博宁群岛所发生的深层大地震,这次地震使得全世界各地的地震仪都有了“反应”,包括日本的Hi-Net 地震探测阵列。研究团队从这个阵列中获取大量数据,利用反投影方法放大这些信息中的有用信号,从而达到叠加多个探测器地震数据的目的。结果发现,有4次余震发生在700公里左右的下地幔上缘,还有1次发生在距离地面751公里的更深区域。


根据之前的研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深层地震往往都发生在古代或者现代地质俯冲带的附近,当在板造板块发生运动,碰撞到另外一个板块时,会使与另一个板块的交界处发生剧烈的摩擦,其中下沉板块的变化可以引发上层构造的震动。借助这个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认为,深层地震的发生,似乎可以通过将地幔分为几个“细分层级”来加以解释。也就是说,在以往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其进一步细化,从而划分为多个地幔层级。


在上地幔中,充斥着闪闪发光的绿色矿物-橄榄石,在更深的区域,矿物的晶体结构将不再稳定。从大约410 公里处开始,原子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可能会重新排列成菱镁矿,随着深度的增加,它们变得越来越普遍。橄榄石在板块内的转变可能会在岩石中产生薄弱点,在那里它可以迅速变形,从而产生深度地震。


不过,从地下660公里处,地质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岩石”的密度增加了很多,布里奇曼石占主导地位,导致在上地幔和地壳处所发生的橄榄石地震在此处将不再发生,所以下地幔的地震,必然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致,比如下沉板块内部不同矿物的转化,另外还有可能是在板块下沉到更加致密的下地幔处时,那些微小的地质构造转变,或许可以将应力完全集中在下沉板块的底部。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下地幔的岩石发生轻微的变形,在此过程中释放热量,导致岩石变热,从而变形速度会越来越快,直至岩层再也“容纳”不了这些能量为止,于是发生了下地幔的深层地震。

有没有可能是误报?

由于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关于下地幔的地震研究还非常少,如果要真正建立起这种地震模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以往我们对于地球内部运动的认知。有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深层的下地幔地震,有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地震源,地震波从地球内部的相应结构上来回反弹,最后被地震阵列设备接收到,如果这样的话,相当于把以前的浅层地震波从地球更深区域的反弹回波,作为新产生的深源地震源头,将可能会发生地震的误报。


然而,真正想确切判断深层地震波的源头,实非易事。因为仅靠地震发生时的剪切波(S波)和压力波(P波)的传递过程,则很难判断从地球深处到达地面的时间。即使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水段,来监测P波和S波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的情况,从而推测出其发生的深度,而在该位置的下地幔边界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信随着地震探测技术和地震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来揭示深层地震的神秘面纱。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罕见!福建厦门惊现“绿色太阳”,画面十分壮观

环球网

11/13 15:02

已关注

X
原标题:福建厦门惊现绿色太阳奇观


11月12日,厦门狐尾山出现一幕奇观。太阳的边缘隐隐约约出现绿色莹光,十分壮观。

据了解,这种大气光学现象被称为“绿闪”,较为罕见。当红、橙、黄光落入地平线后,波长较长的绿光就会被观察到,从而形成“绿闪”,通常只有当空气十分干净,颗粒物较少的情况下,绿光没有被散射,顺利抵达观测者眼中,这样的“绿色太阳”才能够被看到。(总台记者 郑俊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9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