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8|回复: 9

23年2月19日/【知识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为什么被从教科书中删除?真相难以接受

静心读史

2023/02/19 14:33 天津市

+关注

X

地震造成的自然灾害对公众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前一段时间的四川地震再次引发悲痛。因此,提前发现地震至关重要。现在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调查出来,那么在古代,人们如何探测地震的时间?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这个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 张衡!


张衡是我国古代汉朝时,著名的发明家和文学家。他所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华文明的成就和骄傲。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所见过的地动仪的图片。而在2017年的中国历史的统编课本中,有关于张仪和他的地动仪的故事,却被删除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表示,现在我们看到的地震仪并非是张衡制造的地震仪,现在看到的地震仪只是一个模型,是由上世纪50年代一位叫做王振铎的历史学家根据史书记载大概复原的一个模型,但是这个模型是否真正就是张衡发明的地震仪不得而知,毕竟张衡生活在距今1800多年前。


如今的我们既然不能分辨真假,虽然可以怀疑,但是却也没有断然否认老祖宗成就的必要。而历史课本之所以将这一板块删除,则是出于严谨的考量。本着对学生的负责的目的,删除地动仪,也是正确的选择。各位小伙伴们,不知道你们看完之后,内心有何感受呢?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再次爆发X级别耀斑!厄尔尼诺预警来袭,2023年会热出新高?

环球科学猫

2023/02/19 17:50 四川省

已关注

X
太阳又爆发了X级别耀斑,这活跃程度是不是有点高?

的确,在这样的活动之下,似乎让很多人都想到了,难道我们2023年就会热出新境界吗?毕竟不少气候中心也发出了预警,那就是今年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出现,出现已经逼近极值。


所以,这全部都是升温地球的气候模式一样?那真的会让2023年热得更加离谱吗?我们一步一步地来看看。

太阳再次爆发X级别耀斑

没错,在上一次连续多个X级别耀斑出现之后,我们太阳处于了消停状态,也最多出现一下M级别耀斑的活动。


不过,新一轮的太阳X级别耀斑活动再次来了。在2月中旬,一个X2.2级别的太阳耀斑出现,发生在太阳东北区域。那很多人又要问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太阳活动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多次说明了,那就是太阳正处于第25个周期活动之中,并且预计在2025年左右达到一个巅峰。


所以,在2023年,我们太阳还是在往极大值事情发展,那必然活跃程度会很高。后续还可能出现更多的X级别耀斑。

而这次,按照观测中心来看,预计太阳这次的X2.2级别太阳耀斑,会产生G1至G3级别的地磁风暴,并且袭击地球,预计在2月20日达到。


之后,将会带来不少地区的极光,不过,从分布的区域来看,我国是看不到的。

当然,话说回来,地磁风暴的影响是不会分区域的,跟扩散范围有关,而且在极强的太阳风暴之下,还会对地球上空的卫星,航天器等带来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些活动现象出现的原因。


但是,每次出现太阳耀斑爆发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会不会整个2023年会更热,加上整个2023年都是处于太阳往极大值时期发展,后续预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那2023年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吗?下面就来看看。

2023年厄尔尼诺预警来袭,还有太阳耀斑爆发,2023年会热出新新高?

没错,这是双重“增温”消息一样,好像大家这样想也没有什么问题,那下面就是我们结合说明了。


首先,2023年厄尔尼诺预警来袭,这个是各国气候中心都这样认为的事实,虽然说我们说的拉尼娜现象还没有消失,但是预计在3月之后,就会回归到中性状态。

通过对热带太平洋Niño-3.4 地区的海温监测数据来看,NOAA再次指出了,该区域的数值比1月份的长期平均值低 0.75 度,同时,也是连续第二个月Niño-3.4异常减弱,一旦超过了-0.5度阈值,那就可以确定了。

所以,拉尼娜现象消失基本就是定局了。


而过后,预计在秋季时段,就可能发展出厄尔尼诺现象。新趋势也是再次提升了它的出现,概率从50%上升到60%。

所以,它的出现概率加大,厄尔尼诺的预警的确来了,同时,对于厄尔尼诺本身来讲,它是具有增强我们地球变暖的效应,会让我们变得更热,这个没有争议了。


而且NOAA,澳大利亚气候中心等已经在说明了,厄尔尼诺发展之后,不仅会提升2023年全球的平均气温。

由于它的效应会持续数个月,所以,2024年人类将可能首次出现超过《巴黎协议》的1.5度气候临界点,并且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这就是它的实力。所以,单独看2023年的气候模式,从厄尔尼诺的情况来看,热就是一种趋势了。


那太阳耀斑爆发,会不会让其更热呢?其实,太阳对地球的气候来说,影响并不大。曾有对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气候影响做过研究,在太阳约11年的周期之中,在极大值时期与极小值时期的太阳活动变化,对我们地球的气温影响来看,在太阳活动最低期与最高期之间变化为0.1℃左右。

所以,这直接说明了它的活动对全球的平均气温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综合情况来看, 太阳耀斑爆发对气候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厄尔尼诺来袭的话,对2023年的气温提升必然有效应。

只不过话说回来,本身2023年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也会处于增温的状态,这个是趋势。所以,全球变暖才是气候变化的根本,除非人类可以解决它,不然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而且,我国气候中心也发布了说明。2023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

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
沿海地区还需要重点加强台风的防御工作
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这个说明我们也多次引用说明,其实这就是关于我国气候的整体状态,极端性气候变得更多,高温也可能会更加地热,持续时间增强等等。


这就是趋势,它背后因素也是全球变暖占据了主要因素。那再来看看2023年热是板上钉钉的了?的确可能是这样了,改变不大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总结

气候变化是人类未来面临最为重要的事情,如果人类不想办法进行全球变暖的改变,热上热都是正常的情况。近些年来大家应该也见识到了,我们那年没有热?


就算是我们遇到了极端性的寒潮气候,似乎也改变不了热的现状。所以,还在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是二氧化碳,还是甲烷等等,都会让我们持续面对更严峻的气候模式。

而且,变暖不仅是更热, 更冷的问题,引发冰川融化,引发水资源稀缺,引发海平面上升等问题,都是人类生存之中重要的问题。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已经看到的一些事实,而且它们还在增强之中。所以,全球人一起来努力,一起来改变这样的气候状态吧,不要一边呼吁保护,例外一边又要进行相关性破坏,那真的是“无用功”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专家到怀宁县地震科普馆参观指导工作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2023/02/19 17:16 北京市

已关注

X
2月9日,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技术减灾部主任沈小七一行3人到怀宁县地震科普馆参观指导工作。 怀宁县科经局党组成员董安六陪同。

沈小七主任细致参观了怀宁县地震科普馆,兴致勃勃地与大家交流科普展览馆的专业设备性能及用途,对科普馆建设的专业性和前瞻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要求要充分发挥地震科普馆宣传教育平台作用,强化后期运行和设备管理。

怀宁县地震科普馆坐落于怀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占地500平方米,分5大主题展区,设计展项18种,有4D影院、地震体验屋等先进技术展示项目,是安徽省唯一地震科普和地震监测预警设备展览为一体的地震科普馆,于2022年8月建成并通过验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耳其地震前一只鹦鹉发出怪叫救了主人一家,被视为吉祥物

极目新闻

2023/02/19 18:12 湖北省

已关注

X
极目新闻记者 屈旌

据英国《地铁报》2月18日报道,在土耳其地震震中的卡赫拉曼马拉斯省帕扎尔西克镇,一只鹦鹉于地震前发出“奇怪”的声音,将主人一家吵醒,使得主人一家及时从家中逃离,免于在睡梦中被废墟掩埋,这只鹦鹉也因此被当地居民视为吉祥物。


长尾小鹦鹉梅维斯已成为英雄(来源:盖蒂图片社)

据报道,这只梅维斯的小鹦鹉于三个月前被帕扎尔西克镇的茨门一家买来喂养。茨门一家很喜欢这只小鸟陪在身边,它很少唱歌,比其它鹦鹉安静。但2月6日凌晨,这只鹦鹉突然变得焦躁不安。它拍打着翅膀,在笼子到处乱跳,发出奇怪的声音。茨门一家也因此被吵醒。当天凌晨4时许,7.8级地震来袭,已经醒来的茨门一家也因此及时从房子逃出,免于被倒塌的建筑掩埋。


梅维斯在夜间发出奇怪的声音,吵醒了它的家人( 来源:盖蒂图片社)

17岁的穆斯塔法·茨门是小鸟的主人,他告诉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梅维斯于地震前半小时出现异常,多亏了这只鸟,他们一家幸免于难。


土耳其大地震后,人们坐在故居的废墟上保护自己的财物 (来源:EPA)

目前,穆斯塔法和家人居住在当地的安置帐篷内,小鸟依然陪伴着他们一家。他将鸟笼的门打开,梅维斯可以自由进出笼子,而且它对人很友好。梅维斯也被临时安置区的居民视为吉祥物。

穆斯塔法还称,在地震发生前,他们家在屋外喂养的狗也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来源:极目新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看看霍金怎么说

新鲜旅行事呀

2023/02/17 08:49 江苏省

+关注

X

宇宙当前正在加速膨胀,所以如果把宇宙想象成一个气球,我们的930亿直径的可观测宇宙,也就是气球上的一个点。我们能观察到的宇宙永远都是宇宙的一小小部分,而且也在跟着宇宙大气球不断膨胀。目前可观测到的只是宇宙的一点点而已,可能宇宙根本没有边缘,也可能宇宙的形成就像时间简史里面描述的,和一盆肥皂水突然起了泡泡一样,我们身处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泡泡而已,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有无数个泡泡宇宙。


宇宙诞生于138.2亿年前的奇点大爆炸,如果按照光速最快宇宙的直径大约也就280亿光年左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宇宙膨胀是超光速的,距离我们较远的一部分不可观测宇宙在未来在地球上是可以观测到的。这意味着可观测宇宙直径会越来越大,但是最终会有一个极限值。可观测宇宙和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宇宙是两个概念,可以说可观测宇宙是其中的一部分,科学家估计不可观测宇宙直径至少23万亿光年。而有些距离我们较远的星系由于宇宙的超光速膨胀,它们发出的光线可能永远都到不了地球了。


另外人类根据红移,观测到了一个距离地球322亿光年的星系,那么这个星系被人们称之为MACS0647-JD,科学家通过一些计算得出,MACS0647-JD形成于宇宙大爆炸的4.2亿年之后,它可能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之一,另外这个星系发出的光,经过了133亿年才能抵达到地球附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磁翻转发生?科学家们发现磁极在向南移动,未来或“纵穿”中国

奇怪姿势涨知识资讯号

2023/02/17 07:26 北京市

+关注

X
综述作为能够地球能够平稳发展的“隐形战士”,地磁一直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对意义。对于我们而言,地磁是看不见且摸不着的。

在地球上,地磁南极分布在北极附近,而地磁北极则分布在南极附近。千万年以来,地球的磁极对维护生态稳定以及保护大气层都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那么地磁如果翻转将会发生些什么?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的磁极居然在向南进行移动,甚至在未来还有可能会穿过我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地磁?对于地磁的概念,相信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地磁其实就是隐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磁场,磁场两极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两端。

对于地球而言,磁场就是一个“天然保护障”,它能够在宇宙中形成数万公里的磁圈引力,以此来保护地球不受宇宙太阳风的伤害。


早在我国宋代时期,科学家沈括便曾书中提到过对于“地磁偏角”的研究,书中以理论来概述磁场现象,由此可见,人类对于地磁的发现其实并不算晚。

而在1600年时,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便在《磁体》一书首次系统性地将“地磁”概念写入其中,并且吉尔伯特认为,我们的地球其实就是一个大磁石,而磁极则分布在地球的两端。


关于地磁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其实科学界也还未给出个明确的答案。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磁是由地核内液态铁流动形成的,地球内部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磁流体发电机,致使微弱的磁场产生,而在经过数年的沉淀下,地球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磁场。

虽然人类还未对地磁做出透彻的研究,但地磁的存在早已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历史上发明的指南针,还是现代的电信传输,都离不开地磁的帮助。


地磁在翻转?当然,磁极的位置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是一直固定的,从古至今,地球上的磁极也曾出现过“调换位置”的情况,只不过,这种现象过程一般都比价缓慢,不容易被人类所察觉。

但磁极如果一旦翻转,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可是巨大的。据专家推测,历史上的“巨型生物灭绝事件”以及“环境大变化”,都与磁极翻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磁极翻转对人类来说绝对是一个噩梦。而现如今,科学家们居然又发现了这种恐怖现象在地球上上演。

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的170年,地球上的磁场居然在“偷偷减弱”。随着时间的流逝,地球上的磁场已经减弱了近9%,这也说明,地球的磁极其实一直都在缓慢地“调换位置”。


其实想测试这种情况也很简单,我们可以拿出一个指南针来对准北极,我们会发现,指南针上所对应的北极位置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极方位。地球上的北极磁极一直都在向西北方向“漂移”,这种现象到现在也一直在持续着。

美国科学家更是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了有关地磁翻转的消息,美国科学家称,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不断加剧,地球上的磁偏角已经开始产生“逆转”现象。


通过对过去磁极翻转规律的研究,科学家们也发现,大概每隔45万年,地球磁极便会翻转一次。这个过程是冗长且缓慢的,对于人类而言,这就像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地球上的北极正在不暖向南迁移,而地球上的南极则在不断像北迁移。随着时间的消逝,磁场甚至还有可能贯穿我国,地球上的每一处地方也都有可能成为“南北极”。


磁极翻转的影响地磁翻转对于地球而言,就是一次“全新洗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将会承受巨大的痛苦,而地磁翻转也将会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影响。


第一点:生物大灭绝。地磁场的变化会带来气候环境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着太阳光的摄入。随着气候环境的改变,地球上的生物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根据专家推测,发生在四万年前左右的“巨型生物灭绝事件”,就极有可能是由磁极翻转现象导致的。

地球磁场的变化给这些生物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生存压力,随着太阳光的不断减少,地球上的巨型生物也在恶劣的环境下逐渐灭绝,造成了历史上悲催的生物灭绝惨案。


第二点:大气臭氧含量降低。磁极翻转很有可能会带来磁场减弱现象,地球上所具有的“大气层”也会在因此变弱。

大气中的氮氧分子以及氢分子会越变越多,而这些分子的产生都将对大气中的臭氧造成消耗现象。到那个时候,地球上的臭氧含量便会减少,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宇宙射线“窜逃”进地球,对地球环境造成破坏。

对于人类而言,磁极在未来如若继续翻转,那么我们也很有可能将“难逃一劫”。


结语对于渺小的人类而言,地球环境的任何一次变化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巨大的灾难。地球磁极之所以会翻转,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全球气候变暖现象造成的。如若我们想在地球上长久生存,那么就必须即刻行动,对地球做出保护。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发生的前因后果
这是我根据地球与太阳的宏观运动和地球与月亮的宏观运动和对地球状态分析出来的。知识点概括万有引力、引力波、磁场的场通现象、地球的内部形态、地核的质量和物理状态、太阳系的运转,观测太阳与地球的相对宏观运动方法,地球与月亮的宏观运动也是相同的道理,我前面的气候变化有讲自己看。举个例,我的地理位置在广西梧州,阳台面向东方偏北。元旦那天傍晚,隔壁楼房墙面6:30多还可以见到阳光,晚上月亮从我阳台12点方向升起(平常时候是在两点钟方向升起),当晚就在微博上发布了地震预警,同一天美国地震局发布地震预警。
那么下面就根据这些知识来组合推理地震时发生了什么。
首先,在地震发生前,可以观察到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轨迹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那么就可以间接得出地球产生了南北方向上的摆动。从此可以确定此时的地球和月亮都受到了不同于太阳引力的另一个行星引力的影响从而使地球与太阳和发生相对变化。又因为地球内部密度的不同,各各层级的引力波表现的强度和范围还有受力表现也不同,但是可以一眼看出的是地核这一整体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是最强的影响范围最广的。那么就非常轻易的得出,在受到多一个行星的引力影响时,地核部位是最先产生偏离运动,然后地幔等层级才在行星引力和地核运动的挤压碰撞下形成一个新的引力平衡。而地核和地幔挤压碰撞所产生的力,就是地表发生地震的初始力。
根据地球内部层级分布、层级物质的物理形态和地表发生地震的范围可以推论。地核在受到另一个行星引力影响下产生运动,对下地幔造成了挤压碰撞。又因为地核的高温高压,迫使受挤压部位地幔变形融化,内部压力从下地幔薄弱处向外喷发释放,经过上地幔的缝隙通道,冲撞在地表层底部造成局部运动从而引发地震。这里的推论地震前发生的现象给了很大的启发。
在这里说一说地核挤压撞击地幔没有监测到震荡波,这是因为外地核的液体形态和下地幔的可塑性固体形态的减震缓冲效果,相关知识请上网搜索。
其他影响地震发生的因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预测地震的发生还是很简单的,建立环球观察站,观察太阳与月亮的运动,配合实时太阳系运转星图,预测地震发生的大致时间地点和强度还是非常简单的。
又一门学问学到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夜间?答案竟“远在天边”

蝌蚪五线谱官方

2023/02/21 09:46 北京市

+关注

X
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叙利亚北部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坍塌。

回顾1993年9月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大地震,1995年1月日本神户大地震,1976年7月中国唐山大地震,加上此次土耳其地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地震发生在夜晚。


科学家发现,地震的发生与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有很大关系。

太阳和月亮对于地球的引力无时无刻不存在。夜间,月亮对地球所产生的引力是最大的,因此对于地壳的影响也最大。

阴历初一,太阳的引力最大,阴历十五、十六,月球的引力最大。地震虽然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反映,但有时当它蓄势待发而未发时,在这些引力共同作用下,很多聚集在地壳中的能量就可能迸发出来引发地震。

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是指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以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月球的引力还能引起海洋潮汐。我国著名的钱塘潮,就是海水受潮汐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周期波动现象。这种波动又称潮波,在垂直方向表现为潮位升降,在水平方向表现为潮流涨落。其实这种潮汐现象并不局限于海水,地壳也同样会发生潮汐现象,叫作固体潮,只是我们很难发现而已。如果用精密仪器测量就可以发现,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地壳也会有0.5米左右的潮汐振幅。

地震不仅多发生在夜间,而且还常发生在阴历初一、十五或十六月相朔望时刻,这次土耳其地震时间是2月6日,正是阴历十六。这是因为朔望前后月球的引力和太阳的引力在同一方向,两种引力叠加,合引力更大,对地震触发作用更显著。

这次土耳其大地震发生在深夜,大多数人还在熟睡,造成惨重伤亡。

地震发生在白天,人们可以迅速从屋内逃生,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夜晚只能就地躲避,等强震过后再往室外撤离,如果黑暗中贸然往外跑很容易摔伤或被掉落的砖瓦等物品砸伤。

延伸阅读

土耳其地震真的震出了隐秘地层?

▼▼▼

土耳其地震牵动人心。但一条热搜话题却把最近地球科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解释为“土耳其地震震出隐秘地层”。这则传闻称,科学家发现了覆盖全球44%面积的巨大熔岩地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熔岩之上,且土耳其的灾难与之相关,人人都是预备受害者。真相是怎样的?请领衔这项研究的中外专家科普一下。

责编:咕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造”救援专用地震报警系统随救援队出征土耳其

光明网

2023/02/08 13:22 北京市

已关注

X
中青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提供的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已于2月8日随四川蓝天救援队出发,投入土耳其地震救援。这是中国地震救援报警系统首次走出国门服务救灾。据介绍,当地震救援现场及周边地区发生地(余)震时,系统利用地震纵波比地震横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的地震横波到达前自动接通救援人员的对讲机,发出报警声音,提醒救援人员迅速避险,从而减少地(余)震给救援人员带来的伤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耳其和叙利亚再次发生6.4级地震,这回被精准预测,如何做到的

航空航天港

2023/02/21 18:17 江西省

已关注

X
两场7.6级地震才刚刚过去2周时间,根据媒体的报道,2月21日凌晨1时4分,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的边境地区再次发生6.3级浅层地震,随后数据调整为6.4级,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哈塔伊省德芙内区,目前已有3人遇难,数百人受伤。3分钟后,该省萨曼达区又发生了一次5.8级的余震,震源深度7公里。

土耳其南部再次发生地震


而就在土耳其宣布停止所有地震救援工作的前两天,2月17日,土耳其哈塔伊省萨曼达厄也曾发生一次5.2级地震。从2月6日至今,短短两周时间内,土耳其和叙利亚各种有记录的地震和余震,共发生了38次,大部分时间都在夜间和凌晨,也就是大家睡觉的时候,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它的危险性。

又有楼房坍塌和人员遇难


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地震还在继续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其中一些地震已被别国提前精准预报到了,比如2月21日凌晨的这场,此前一直有消息说土耳其地震还会有余波,所以很多当地民众晚上不敢回家,而是选择在路边过夜,这让许多人逃过一劫,不然以土耳其大量建筑在经历多次地震之后的状态,遇难的人肯定不只3个。


那么其他国家,包括我国是怎样做到精确预报地震的呢,原理大家并不陌生,即利用变化磁场在地球内部的电磁感应现象。地震之前,相关地区的地磁可能会有较为剧烈的变化,同时地壳运动会切割磁力线,造成磁力线扭曲或者削弱,比如1855年江户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有人发现吸到磁铁上的铁钉,突然掉落在地上,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前的广播则嘈杂不清;而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两天,距唐山200多公里的延庆县测雨雷达站和空军雷达站,都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的一种奇异电磁波,同时有电离层扰动现象,甚至大地震之前动物的骚动不安,其实也是震前出现的特殊电磁脉冲刺激动物大脑所致。


至于地震引起磁场变化的原因,目前业界认为至少有两个:一是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二是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另外,岩石温度的改变也能使岩石电磁性质改变,基于上述变化,可以利用电磁手段对地震进行预测、预报。


然而理论是一回事,实际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要想在全国甚至全球预报地震,除了派出地震地磁测量队到实地进行监测和预警之外,主要依靠的就是电磁监测卫星了,比如我国的“张衡一号”。“张衡一号”是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2018年2月2日就已成功发射,目前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

张衡一号卫星已在轨运行5年多



而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也通过“利玛窦”计划参与了“张衡一号”项目,星上的一部分载荷还有奥地利机构参与研制,所以这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而这颗卫星也在发射3个月后,通过高精度磁强计获得了首张全球地磁图。

张衡一号获取得全球地磁图


实际上,“张衡一号”除了可以监测我国6级以上的地震之后,也能对全球震级7级以上地震进行电磁信息分析,同时对全球电磁场和电离层进行监测,以及电离层与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当然,重点是我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动态准实时监测。


而除了“张衡一号”之外,我国还有准备在今年上半年发射的“澳科一号”,它是全球首颗以低倾角轨道监测赤道附近南大西洋异常区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外界推测它可能就是之前推迟发射的“张衡二号”卫星。另外,我国还有一个庞大的“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希望能够将地震预报做得更加精确和全面,提前的时间尽可能多,在肆虐的大自然面前,尽可能保护大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澳科一号也是澳门的首颗卫星


珠海航展上的澳科一号卫星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5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