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78|回复: 4

实验证明压差力是长程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验证明压差力是长程力
                                                                                       作者  曾展刚
    除了数理上可以证明压差力是长程力外,还有很多实例证明压差力是长程力,如自来水在水压差形成的压差力推动下远距离输送、民用电在电压差形成的压差力推动下远距离输送、可见光在恒星和地球之间的光压差形成的压差力推动下远距离运动等等。
    实验同样可以证明压差力是长程力。
    选择一个长度约四十米、宽约三十米的鱼塘,在晴朗无风条件下,鱼塘水面平静、没有波澜。在鱼塘边,掉入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在石头的冲击下,平静水面被石头冲击处形成波浪。随着时间推移,平静水面被冲击处的波浪会变成一个连一个的波浪圈向鱼塘的四周移动;波浪很快就能移动三、四十米,从鱼塘的一边传播到鱼塘的另一边。如果事前在鱼塘的另一边放上小纸船,那么,还能看到小纸船在波浪的推动下出现轻微摆动。
    在石头的冲击下,对比周围的平静水面,被石头冲击处在瞬间成为高压区,被石头冲击处和周围的平静水面出现压强差异,形成压差力;鱼塘中的水是同一的可以流动的力的介质;在晴朗无风条件下,传递压差力的阻力会比较小,但阻力不一定为零,虽然这样,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实验结果:压差力可以远距离传递并对远距离的小纸船进行推动。
    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压差力是长程力。
    压差力是长程力,在数理上、实例上、实验上都获得证明和支持,是正确和科学的。
    “压差力是长程力”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是解开万有引力成因的关键,是中国人在力学上的重要贡献。
    在牛顿第三定律指引下,以《地震成因新说》为代表,同时研究应力和压差力在地震中的作用所形成的崭新的双力地震理论将会因为更科学和更完善而必然在地震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研究压差力基础上确立的以气液电声四象变化为主要研判对象的地震预报体系宣布了“地震不可预测”是错误的,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预报地震必将成为现实。


                                                                 2010年02月21日
发表于 2010-2-2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证明压差力是长程力
……如自来水在水压差形成的压差力推动下远距离输送、民用电在电压差形成的压差力推动下远距离输送、可见光在恒星和地球之间的光压差形成的压差力推动下远距离运动等等。
……
    在石头的冲击下,对比周围的平静水面,被石头冲击处在瞬间成为高压区,被石头冲击处和周围的平静水面出现压强差异,形成压差力;……


这两者有关系么?你没解释清楚!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任何一个概念都需要对其下定义。
请问你的“压差力”的定义是怎样的?
水管中的水和池塘的水波的力是同一种力么?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压差力,我在论坛上发过不少贴子,下面重发两个贴子
关于压差力限定定理的说明
作者   曾展刚
压差力限定定理是2008年笔者在探索地震成因时候发现并在《地震成因新说》中提出。
在您面前有一静止圆球,左右两边对称地施以相反方向压力FA和FB,力作用面积相等,FA>FB ,压力差异形成压差力FAB。在没有阻力条件下,圆球受到FAB作用就会自左向右运动。这种运动状态会不断地延续下去,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压力差泛指物体两侧所受压力的差值。
压差力是由压力差引起并使到物质受到从高压区域牵引向低压区域的作用。
圆球正是由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移位。圆球不断缩小就会成为质点,现实质点,即使很小,都有质量和体积,在力作用下形成力作用面积。
基于这样,笔者提出压差力限定定理:
在相同的可流动的力的传导介质中,两个质点之间存在压力差并且力作用面积相等,如果它们之间的阻力为零,压差力的方向由高压质点指向低压质点,那么压差力等于两质点所受压力的差值与力作用面积之积,压差力大小与压力差值相关而与两个质点之间距离无关。
数理推演:
有两质点分别为PA高压区A点和PB低压区B点,已知PA>PB ,压力差PAB=PA-PB,A、B受到压力分别为FA、FB,FA>FB,力作用于质点的面积相等为S,即S= SA = SB ,压差力FAB方向由A指向B,AB之间距离为L。
1、 L=0
FA无须作功克服阻力而由A质点作用于B质点。可以得出:
FAB = FA - FB
结果是:
PAB=PA-PB= FA/SA-FB/SB=FA/S-FB/S=(FA - FB)/S=FAB/S
FAB = PAB S
2、 L趋向∞
由于设定阻力F阻=0 ,可以得出:
F阻L=0×∞=0。
FA 作用于A质点使A质点到达B需要作克服阻力的功=F阻L=0
因此在相同的可流动的力的传导介质中,FA无须作功克服阻力而由A移位于B并作用于B质点,即超长距离移位后FA大小和方向不变而作用于B质点。
可以得出:
FAB =( FA L- F阻L)/L -FB=( FA L- 0)/L -FB = FA - FB。
结果同样是:
PAB=PA-PB= FA/SA-FB/SB = FA/S-FB/S=(FA - FB)/S=FAB/S
FAB = PABS
通过数理推演我们可以看出:当阻力F阻=0时,L=0与L趋向∞均不影响压差力FAB数值。
公式表示为:当F阻=0、S=SA = SB ,则 FAB =(PA-PB)S
可证明这个定理的实例是光子在真空中的远距离运动。
这个定理是笔者用于证明地壳与地幔之间巨大的压力差在裂纹出现时可以形成压差力并远距离作用于地表或地表附近,地震是压差力和应力这一对力引起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形成地震的力也应成对出现。板块碰撞理论和岩浆冲击理论两大地震理论比较单一地考虑形成地震的力量。《地震成因新说》涵盖这两个理论的原理,力学上超越这两个理论。在仍未写成的《地核运动的影响》中会向人们展示磁场力影响着压差力并在地震中发挥作用。
虽然在数理上和实例上都说明这个定理正确,但笔者有所顾虑,因为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中的长程力只有万有引力和磁场力。现在,笔者运用该定理从压强公式推导出万有引力公式,证明万有引力成因是压差力,说明了压差力是长程力,与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中的长程力只有万有引力和磁场力的观点并不矛盾。与此同时,也说明了认为地震是由压差力和应力这一对力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物理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规律。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地震时候地震区域会出现重力场异常:是压力差有异常变化并影响到压差力异常出现,压差力异常出现也就是出现重力场异常。
发现压差力限定定理的思路
作者  曾展刚

在一张平整的普通白纸上任意取一点,以针尖刺此点。放大观察,可以看到针尖着力点在力的作用下凹下去, 着力点在白纸另一面的端点则凸起来。大气压下平整普通白纸的两面都有压强,压强基本相等。气压在纸上某点的两面形成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压力差异为零。因此,我们并不能看到平整普通白纸表面在大气压下出现凹凸不平现象。现实的质点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针尖很小,显微观察后可以发现针尖具有面积。将针尖刺纸上任意一点,实际是在该点施加压强。增加的压强使到着力点受到的压力增大,着力点两端的压强出现压强差异形成压力差,压力差形成压差力,压差力FAB使到着力点由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移位而使着力点在纸面形成凹凸。
将针尖着力点定为A,着力点在白纸另一面的端点定为B。针尖刺A所形成的压强定为PA,是高压区域;对应B较低的压强则可定为PB,是低压区域。着力点在纸面形成凹凸,可以看作是着力点从A向B运动移位,是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运动移位。这是压差力作用于一个质点的思维方式。
白纸有厚薄之分, 有足够技术就可以将普通白纸可以分成两张超薄的白纸。着力点可以是由很多更小的质点构成,即最小可将着力点分为两个较小的质点A和B。着力点、A、B的力作用面积设定相等,同时设定阻力为零,A和B之间未有影响压差力FAB变化的因素产生,将着力点看成一个质点和看成AB两个质点并不影响压差力FAB。这样,就可以得出结果:只要PA、PB不变,力作用面积相等,A和B之间影响压差力FAB的阻力为零,那么将压差力FAB看成作用于一个质点或者看成作用于两个相连质点并不影响压差力FAB的大小。如此类推:将A和B之间直线相连的质点变成三个、四个……直至无限个,只要满足上述条件,都不会影响力FAB的大小。将A和B定为可移动,它门之间力的介质设定为同一和可流动,将A质点和B质点之间相连的无数质点抽走,使之成为无阻力的空间。这个无阻力的空间无限大都不影响FAB的大小,A质点就会向B质点运动,最终穿越无限远距离和B质点相连,最终又会成为针尖所刺的着力点,FAB的大小并不因AB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发现压差力限定定理。
还可以考虑一个球受力后运动:如果阻力为零,它就会保持运动状态并可到达非常遥远的地方。将球的着力点和现实拉近,则着力点就有力作用面积,会形成压强。着力点对应球的另一端点B同样是有压强的,只是压强较低而已。高低压强差异形成压力差, 压力差形成压差力,即球是受到压差力作用而向遥远的地方运动。只要B端较低压强不变,阻力为零, 球就不断地运动下去,也可以印证压差力是长程力。(阻力为零,围绕球的介质必须具有和球一样的速度并同向运动,否则就会对球的运动构成阻力或推动力。运动的介质会在球的AB端都形成压强,A端压强大于B端。)
同样设定阻力为零,另有一个方法证明:相连的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静止两球AB,以一定的力作用于A,力透过A后完全传递到B,可以看到A不动而B受力后以速度V运动。两球AB中间插入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C、D等更多的球, 球和球之间直线相连。沿球相连的直线方向以相同大小的力作用于A,力作用于A、C、D等更多的球后完全传递到B, 可以看到A、C、D等更多的球不动而B受力后以速度V运动。将C、D等更多的球抽走,使AB出现距离, 以相同大小的力作用于A,A向B运动,相碰时A将大小相同的力完全传递到B, 可以看到A不动而B受力后以速度V运动。只要力作用面积相等,将着力点和现实拉近,则着力点就有力作用面积,会形成压强, AB之间就存在压力差。 压力差形成压差力,它们之间的压差力并不因为AB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同样可以证明压差力是长程力。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重发。太长了,没时间看。当我没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6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