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56|回复: 13

2011-07-08 02: 36 7.0-- 7.9强信号出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8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07-08  02: 36  7.0-- 7.9强信号出现!
48小时内
新地点   待定
请老师们注意观测!
匿名  发表于 2011-7-8 03:33
能看出来是国内还是国外吗?
匿名  发表于 2011-7-8 03:38
能否多提供一些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有那么多大震吧?呵,可能还要调试一段时间?

垂直于振膜(反射镜)的方向是南北?还是东西?注意到你一直没给出大致方向?
另外是否做了各种干扰测试?比如人的走动、关门、风吹、汽车、大声说话、电视音响、雷电、昼夜潮汐?
据说次声有很好的穿透能力,所以能否考虑用双层玻璃罩把外界噪声干扰过滤一些呢?

还有一般发震时并不伴随出现电磁信号,但一定会伴随出现次声机械振动,
这也对震前信号捕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与你以前搞的电磁脉冲接收有点不同?
所以电磁与机械各有长、短之处?
好在从磁摆看,一般震前次声信号强度总是大于发震次声干扰,也许从阀值设定上也可以试试看?
确定发震干扰可以从时间上寻找一些规律,还有波速,如果是空气传播,那大概就是340米/秒了,
从日本传过来大约要2个多小时,这个时间长了点,我还没有类似的经验,
磁摆是靠次声地下传播的,反复观察的大致结果是15-17KM/S,不知为什么会这么高,
目前只知道波速与深度成递增关系,这样估算的话,要在地下百公里深处传播才有这么高的速度,
不太明白怎么回事,先糊涂着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9 01:18
这么大?!大概哪儿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 2011-7-09     4:00-----现在发贴时间幅度在变动!!!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9 16:21
最近7+仍会继续,是不是有可能比前面的震还要大?
发表于 2011-7-1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准
这个强异常会不会是7月10日日本的那个 7 级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可能,
当时我是持怀疑态度,怎么会接连着7级以上的呢?
可没过多久(大约2小时吧),就出现了“旋转摆”,真是搞不懂了,老天捉弄人呀,

次声波装置经历了一南一北的强震,xiangdan大概会有个数了?
现在来波定向还是个问题,定点当然就更难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土豆


    我认为测到的次声波信号就是来源于本地,因为太阳活动效应是全球性的。在珠海测到信号同时也会在地震高发区出现,只是珠海地区不会发震而地震孕震区就会产生地震。

    由于大洋洲和日本发生强地震,观察者认为其在本地测到了从远处传来的信号,如果采用3台以上分布在不同地区(距离最好相隔500公里以上)的次声波检测仪,就可以判断次声波是来源于本地还是特定的地震发生处。

    我相信国家地震局有更为先进的次声波监测仪,他们如果无法用三点法定位地震次声波来源区,那么可以认为这些次声波现象源于本地--当然其最终来源是在太阳。

   7月5日太阳发生一次强耀斑事件,7月8日5小时内太阳连续发生4次C级别耀斑,7月11日和12日各有一次C级耀斑。另外7月5日,7日,9日,10日连续发生日冕爆发现象。 从7月11日起,太阳风速达到了700公里/秒这个相当高的水平。

    这些事件的结合造成地球磁电场变化,地球岩石圈一定会有所反应。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耀斑肯定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太阳风对地磁DST的影响比较明确了?
也确实要想到各种误测的可能性,只有逐一排除后,才能心里踏实,
你说的疑点可以与当地(珠海)的闪电比较一下,
相信近距离闪电产生的电磁干扰比大范围的太阳风或地磁变化要大很多?
可当地闪电产生的脉冲幅度也达不到日本强异常的脉冲幅度?

再者,太阳风里的大量带电粒子(主要是电子)会被吸向两极,
目前是用洛仑兹力解释的,其实对于两级这样的非匀强磁场,洛仑兹力的解释并不好用,
不管怎么说吧,关键是事实情况就是磁场的两极对电子有很强的吸引力,
参见录像和一点分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xNjAwNDI4.html
http://www.ether-home.com/viewth ... &extra=page%3D1

问题是电子被吸向两极后又会怎样呢?
首先电子在大气中走不了多远,除非遇到下降气流,可能被带到低空,入地的可能性很小,
两极是低温区,下降气流有的是(赤道是上升热气流),假设这些电子被带到两级中、低空,
而后随同全球大气环流,向低纬度地区扩展开去,就会在这些地区上空形成流动的电子气流,
如果是夏天,可能会遇到来自赤道的暖湿气流(电子跑到电离层去了),
正负电相遇,雷电交加就在所难免?(当然还有来自地面的水蒸气携带电荷流动)
冬天就有所不同,季风吹响南半球,带正电的赤道暖湿气流主要流向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也许就只剩下“电子气流”了,于是冬天(下雪)的电闪雷鸣就很少了?

地下就是“压电效应”了,这些被压出来的电子肯定会受到地幔和大气中的电荷作用,
出现“地下闪电”的可能性很大,从xiangdan的图表就可看出,
那根报警脉冲与闪电的干扰基本一样,
而且近距离的闪电脉冲幅度都没有从日本方向传来的强震信号高,
地下闪电的能量可见一斑?

所以我估计太阳耀斑吹来的太阳风可能会促成地震孕育点的“地下闪电”发生,
但也不是每次都灵,因为还有地幔中的电荷效应,也会形成地下闪电,
而且这两方面也可能是相辅相成的,大气电子把“压出电子”驱赶向地下深处,
更容易与地幔中的正电荷构成闪电?
总之,“压出电子”要受到上、下两方面的电场力作用,具体怎样运动就看当时的情况了?

另外,太阳磁暴吹来的太阳风一般不会对次声波装置产生影响,
这是次声波接收器的长处之一,它不受电磁的干扰,电闪不怕,雷鸣就难说,
(弱点是需要排出各种机械振动干扰)
用次声波三点定位的实验看上去还是很成熟的,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确实不清楚,
如果有这方面的专家,希望能指点、解释一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土豆


    土豆你的观察地点在哪里?(四川)?

     xiangdan的仪器能否复制几台,土豆,秋翁感悟和看客处各安装一台,看看各位检测到的信号的时间差别是多少?各位还可以互相交换各自的仪器如磁摆仪地电仪,这样据可以对照各自的当地仪器之间的时间差和同伴们仪器之间异地时间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云南昆明,

如果效果确实不错,希望以后是能逐步推广开来,一是方向交叉定位,一是你说的时间差定位,
两测点与震源成一直线时,还可以测量信号传播速度,好处很多,
其实各种装置的做法都基本是公开的,有条件的完全可以考虑自己试制?

我估计他目前最担心的还是效果如何的问题,考虑定型推广还早了点?
我是很希望以后能有各种预测装置,互相取长补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9 15: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