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46|回复: 26

本人论文(未审校版)对外正式公布,希望大家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容量较大,这里不容易上传,因此先在通过其他网络发布。在这里仅做出链接。
论文摘要:通过对地球信号与地震云的研究,发现了丰富的前兆现象,并找到了确定性的一些联系。特别是信号与地震的对应关系非常稳定可靠。同时结合包括信号与云相在内的众多物理量,如阴历(星体影响)、气象(高低气压风速影响)、固体潮、DST、其他自然现象等,对地震成因及地震与气象的关系做出了系统而崭新的解释。对地震云的成因第一次从物理机制上做出了系统、全面、客观的解释。而地球信号在超短临预测上的良好效果为地震预测带来了希望。在论文中,也展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发现和判断。极其具有学术探讨价值。
详文链接地址:http://www.docin.com/p-275801412.html
下面接着要发的是核心发现的图,以此可能为地震预测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频谱示意图.bm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频率距离坐标示意图.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示要根据地球的不同阶段,或者说岩浆时期的不同做出一定的调整。调整比较迅捷简单。直接以当天的某个地震作为参照,如同校准手表一样,来适应地球不同时期的快节奏变化。
采取该方式针对的是超短临指标,代表的是小时级的预测。根据信号频谱的色彩浓度与互相干涉条纹条形的现象,基本可以确定时间,特别是临震半小时最为明显。
这里急于公布是由于发现了这个地球信号频率与距离的关系(可能是全球第一次发现)。也为了尽快被大家熟悉,使更多的人参与研究,积累更多的数据经验,因此公布。
同时也容纳众多的普通爱好者积极参与,这个设施很简单,价格低廉,因此可以迅速推广应用。使群测群防有了又一种有力的手段。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该信号的形成始末与原理分析,详见论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下载要钱,没有豆元啊,徐老师能不能发到邮箱一份jiangbg86@hotmail.com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87页啊,你费了很多心血,真正的精华,你太伟大了,我们看到了希望! 多谢分享!曙光照亮了整个大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10-21 20:17
匿名  发表于 2011-10-21 21:00
这里急于公布是由于发现了这个地球信号频率与距离的关系(可能是全球第一次发现)。
-----------------------------------------------------------------------------------------------
请看一下,"人脑新对地震及方位及大小的认别"和"有沒有人注意连续几天奇怪的云"及"雷震子专X纪录贴"帖子,其中在用这方面的关系而推测地震的远近。
匿名  发表于 2011-10-21 21:29
祝贺!加油!
匿名  发表于 2011-10-21 22:56
很厉害啊,虽然我看不懂
发表于 2011-10-2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费了很多心血,真正的精华,你太伟大了,我们看到了希望! 多谢分享!曙光照亮了整个大地。
咖啡.gif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对你所研究的知识的无偿奉献.
我以前发过一个其他类型云图法的文档,从心里面能够感受到楼主做出无偿公开部分知识特别是自主的信号,自主的动物观测的见解,自主的云图等的决定的艰难性.
另外,楼主在该网站上传的文档我想下载到本地细细地阅读,不知妥不妥当?
祝楼主早日完成正式的论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加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上朋友支持。
我通过邮箱发送,由于附件较大,未发送成功,也许只能在线QQ才能接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不懈努力与对生命的无私守护,楼主加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正有好多人在还念徐老师呢?原来忙了写论文。祝贺祝贺!
豆元我也没有,只能等先生,慢慢地在这里发表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以上朋友,霁雪如果方便站内留QQ,给您发份截图版的,这里上传网速太慢了。总是中断,实在不好意思。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11-7 15:07
老师,能否传我一份,我拜读一下,QQ707498523.
发表于 2011-11-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面由心生

《地球信号、云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及超短临预测》全文有80多页,笔者只能粗看一下,感觉整体上与学术论文还是有较大差距,更类似于科普类的文章。第一,内容过于庞杂,除地震云外,生物、电磁、气象、历法等因素均有涉及,重点反而不够突出。学术论文一般都是围绕科学领域里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战线过长是写论文之大忌。希望用一篇文章说清楚如此复杂的系统,“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第二,文字不够简洁,多是描述类白话语句,仍然没有脱离网络体。图片、照片、帖子等枚举过多。假如在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要求你必须在几页版面之内就把问题说清楚,所以要学会统计归纳而不是简单罗列。这方面建议作者阅读一下科技刊物上的优秀文章,掌握更为简练有效的文字表达方式。

另外有几点具体意见,供作者参考。
1、在“发现篇”信号部分里关于频率与地震距离的关系时提出:“高频前兆信号表征3000公里以外的全球信号”,“频率越低距离越近”、“超低频通常代表近距离地震”,这些表述存有很大疑问,因为物理上高频信号比低频信号衰减快(所以远距离电磁波通信要用长波),如果文中说法成立,那么为什么远处反而收不到低频地震信号?
2、在“证据篇”地震云图部分里,关于地震云的空间相关性仍然停留在性状描述的水平上(只不过换成卫星云图)。描述性方法最大缺点就是不确定性,每人一个看法。比方说文中列举的几个长条云,作者说只有三四个,换个人看可能就会存在很多,而作者列举的却未必是最显著的。另外文中所举云例几乎都是东西向,印尼台湾南太平洋的强震那么多,为什么没有地震云的体现?这是否说明研究中观察到的云更多与中国地区的气象条件有关?譬如与中国在全球大气环流中所处的位置有关,而并非地震的因素?
3、在“推论篇”中提出“云显异常区域越大,代表蓄积的能量越大,最终出现地震级别越大”,这与前面的证据是矛盾的。譬如日本9级地震云条跨度只有17个纬度,而缅甸7级地震云条却跨20个纬度,要知道前者能量比后者大几百倍。(对于长条云,如何表述异常区域大?长度?粗细?这也是描述性方法的弊端)

    其它不再赘言,建议作者对文中一些观点、证据还要好好斟酌,尤其是细节方面。这些“确定性的客观事实”放在地震论坛里还问题不大,要是拿出去碰到反对地震预报的第三方学者,会输得很惨。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上:
多谢您的提示和建议。
关于文字内容过多,较庞杂,以及文字不够简练,本人认为确实如此。这些和地震局专业人士也沟通过,他们的建议和你一样。本人也清楚这种弊端,在就单项进行几页式的论述(这种论文目前占绝大多数)还是将这些都罗列出来牺牲大家的耐性,在两者当中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选择都“说”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论文中提供的一些观察事实和地震的联系是客观存在,且这些看似不同的现象其实是从不同方面在说明地震的本质性质。证据过少,则可信度不高。因此这里几乎是但是如同我的那个谈震专贴一样,在里面尽可能将观测现象做个归纳总结,利于以后继续深究。至于发表的问题,也是经过深思,决定保护著作权,而暂时放弃出版。

后面的几个具体意见,这里解释下:
1.这个问题论文中有推论,并且在里面本人也是首先产生了同样的疑问,后来推论了几个可能。论文中有描述。其次,高频低频的传播和其能量还有关系,因此也并非高频一定传播的远,要看在什么能量上。
2.印尼台湾南太平洋的地震云图片确实没有列出,但论文里有描述,您可能未仔细看,开篇里以及后面文中提到的有。这些地方地震前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云形的表现,这种总结论述中以及总结中也有提到。关于东西方向的延伸,您说的没错,由于大气环流的方向的关系,这里常见这种类型。至于说的是否每次地震都有地震云,以及是否和气象条件相关,这一定和气象条件相关的。也就是说我们监测的气象数据里其实已经融合了各种自然的影响了(当然也包括地质作用的影响),也就是说监测的数据其实也是各种作用的结果在数据上的体现。和气象预报、气象科学并不矛盾。还有由于是文字性描述,因此在云形理解上会有不同偏差,这点一是看理解,二如果当场结合云图讲效果无疑更好。
3.这个长度和级别的关系,由于云条长度受自然影响因素很多,因此确实未必非常严格地量化。但是可以确定的是7以上的大震关系。这个从防灾的意义上来说,7也好,9也好,都需要引起足够警惕了,因此未再进行更多描述。有些推论并未全部说出,由于不成熟,就是条云长度哪怕到了10级,可能也有个极限的表现。这个就如地球在最大级别地震上,应也有个限度一样,不可能超过某个级别,当压力到了这个之前,就已经被分解做系列强震爆发化解了。至于描述性方法的弊端,本人承认。这里本人是如此看的,超过了15个维度,时间超过6个小时,凝结效果良好,线性清晰细致,则大震无疑。

关于“确定性的客观事实”可以分作几个方面,论文里最多的是信号与云图及现实云,这些为什么能如此说呢?这些现象通过实验(如信号)可重复,通过现场检测可重复验证。还可以通过概率统计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本人欢迎专业团队,甚至科学院就信号的可信度进行验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能把第一个问题说清楚,就够写一篇论文了。
写文章切忌大包大揽,如果担心“证据过少,可信度不高”,可以采取正文与附录分开的方式,总之正文的篇幅一定要控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有多大的文件?可以到115去上传下试试。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9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论文,写得挺好。最近上网困难,住的房子没有宽带,非常不方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秋翁以及网友的支持鼓励,探索之路很长,共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9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