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09|回复: 0

结束篇:电磁力是万力之源(2006-10-31 12:42:52)转载自大彻大悟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束篇:电磁力是万力之源(2006-10-31 12:42:52)转载标签: 杂谈  
十七世纪,牛顿把天体间的引力和地球上的重力统一成了一个力,即万有引力;十九世纪,麦克斯韦又完成了电场力和磁力的统一。至此,自然界的基本力就被划分为强力、弱力、万有引力和电磁力四种。

物理学和化学早已阐明,正电和负电是一切物质的本质。对正负电起作用的能是什么力呢?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出发,可以肯定自然界的一切力都应该出自电场力和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列出四种基本力是不符合自然规则的,其它的力必然是“无中生有”的力。因此,多年来,许多科学家对四种基本力的统一抱有足够的信心。

1850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试图通过实验建立重力(万有引力)和电场力之间的联系,但无所得。

1918年,德国科学家韦耳提出规范不变几何,用以概括万有引力和电磁场,第一次试图建立统一场论,但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爱因斯坦晚年也致力于把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统一起来,但由于他侧重于物理的数学化运算,所以,最终不能依靠计算证实统一场理论的正确性。

近年来,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先生提出了“量子引力理论”,也试图统一四种基本力。包含此理论的《时间简史》一书在中国一度畅销,在很多人群中反响很大,但是,“量子引力理论”作为一种“部分理论”,同样不能完成“大统一”的历史使命。

他们可贵的探索,鼓励着无数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现在有许多人在做出这方面的努力,把“大统一理论”作为终生攻克的目标,正是这些探索者给僵化的自然观带来了生机。然而,统一四种基本力非常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太大。比如:电磁力比弱力强一千万亿倍。

六十年代末,美国的S•格拉肖、S•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家A•萨拉姆三人成功地把弱力与电磁力统一到了一起,建立了“弱——电统一理论”,使大统一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三人也因此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这一理论预言的三个中间玻色子W+、W-和Z0都在实验中被发现,虽然它预言的另一个粒子“黑格斯”至今尚未找到,但是,仅有这些证据就已经足够了。

重力的本质是电场力,这与自然界符合得天衣无缝,且没有发现与此相违背的任何自然现象,无论是宇宙长距离还是地球上的短距离,都有普适性。对物理规律也遵循得恰到好处,没有任何背离之处,并且有许多实验的证实,这使“引力”与电磁力也得到了合理的统一。

如果仔细分析重力的电场力本质,就会发现,还有另一个自然基本力——强力,也将被划入电场力的范畴。

众所周知,质子是带正电的,质子与质子之间存在极大的斥力,什么力克服了这种巨大的排斥力,而把它们彼此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些原子的核呢?

这就是所谓的强力。

多年以来,人们对强力的作用机理十分不解,互相排斥的粒子怎么会结合在一起呢?有人认为,在中子和中子之间、中子和质子之间、质子和质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介子(胶子),是这种介子克服了强力。

1979年底,在西德汉堡佩特拉对撞机上实验的塔索、马克·杰、普洛托、亚特四个小组都发现了高能正负电子对撞产生的强子“三喷注”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科学家间接地发现了“胶子”。

然而,这对于解释强力的作用机理并没有本质上的意义,间接发现的粒子也只能被看作是一种想象的产物。

如果我们理解了“中性物质能被电场吸引”这个原理,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克服强力的因素在于中性物质本身,而不在于什么中间物质。

中子作为一种“中性物质”,同样可以被电场吸引。就像物质的分子一样,虽然宏观上看是不带电的,但它的正负两种电场并没有湮灭,只是在更小的范围内并存着,比如,在“夸克”与“夸克”之间。

实践证明,在自然界,一个自由的中子会很快衰变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可见,中子只是一种“寿命很短”的粒子。这说明它是电子、中微子和质子三者的组合。由此可知,中子本身就是正负电的结合体。

原子核内质子都是带正电的,它们之间有巨大的斥力,正是因为中子夹杂其中,作为它们的媒介,它们才不会彼此“裂变”而去。带正电的质子普遍对中子有吸引力,这使它们由“不共戴天”变成了“和睦相处”——大家都“粘”在中子上,又怎么会分崩离析呢?

只要两个质子间存在一个中子,他们就不会因斥力而彼此挣脱。

这可以用模型来加以描述:两块磁铁的同性极是相排斥的,我们很难使这两个同性极结合在一起,但是,在这两个极之间加上一块无磁性的铁球时,就自然产生吸引现象了。

强力的作用机理与此类似,两个相排斥的质子,就如两个相排斥的磁极,中间加入一个中子,吸引现象也会自然产生,中子与质子就这样形成了强相互作用。这种力的作用力矩很短,是因为它们的电势很小。这种强相互作用,使中子和质子牢牢地吸在一起。

因此,中子成了质子间结合的媒介,它的原理同原子核被电子“粘联”在一起是一样的。原子核之间不是同样具有强大的斥力吗?但由于电子在它们之间充当了媒介,所以,它们仍然能够互相紧密结合形成物质分子。

中子和中子之间也存在着引力,这种引力也起因于中子内部的两种电场,正负电场的交互作用使中子与中子吸引在一起,就像物质的分子:单个的分子是中性的,分子与分子间靠的是电场力的作用,中子与中子之间也是电场力的交叉作用。

这种作用机理也可以形象地用磁铁模型来描述:每块磁铁都有N极和S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如果把一大堆这样的磁铁放到一起,它们并不会因存在一些斥力而有彼此远离的现象,而是自动地各自寻找异性的磁极并吸引在一起,成为一团。

在原子核内,只要有适宜数量的质子和中子,这些粒子的电场都会各自找到“吸引”的异性对象,而发生强相互作用。

电场力与磁场力在物质中无处不在,它们构成了斥力和引力的矛盾统一。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发生作用;被拉抻时,引力发挥着作用。

从这一点来看,辩证法真的是解决一切科学问题的伟大真理。

元素(氢及其同位数除外)如果没有中子的存在,质子间必然会因巨大的斥力而分崩,分解为氢元素。

这可以从裂变反应的原理加以证实:一个中子打入铀235中,会打出2-3个中子,核内的稳定结构被破坏了,某几个质子间失去了媒介,相互间巨大的斥力,使原本一个整体的铀原子撕裂,裂变反应由此产生。

由于在分裂过程中,铀核的结构被破坏,被打乱的中子与质子将依靠“强力”重新“整合”,所以,才会裂变为不同的中等“质量”的元素。

但是,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并不是铀235只要丢失两三个中子就会裂变,发生裂变反应的条件虽然与失去一定数量的中子有绝对关系,但也应该与原子核内中子与质子的排列状态有关。如果对核内结构的破坏力不足以引发斥力作用,裂变反应是不会发生的。

事实表明铀233也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而且它也是一种可以发生裂变反应的物质。

铀238不容易裂变,正是因为它的中子较多,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的排列使结构更加稳定,从中打出几个中子并不能破坏核内结构的稳定性。

核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是可逆的两种核反应。科学早已证明,所有较轻的原子核都可以在一定的高温中聚变成更重的原子,比如:氢聚合为氦、氦聚合成碳、碳聚合成氧、氧聚合成硅等。

与此相反,除了氢及其同位数以外所有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裂变反应——必要条件是让它们失去相应的中子数并破坏原子核内的稳定结构。如果把宇宙中所有的中子都“消灭”掉,那么整个宇宙中必然是氢元素的世界。

因此,中子本身就是强力的媒介,没有中子隐含的电场就没有强相互作用——强力也是电场力。

对强力的研究根本不用深入到“夸克”的范畴,在原子核这一阶层就足够了。

物质间相互作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无论在哪一阶层,都可以通过“类推”而得知,分子是中性的,中子也是中性的,从分子与分子间的作用机理,我们可推知中子与中子间的作用;原子核与核之间是相排斥的,质子与质子也是相排斥的,从原子的核与核的结合原理,我们可推知质子与质子间的结合原理。在“夸克”领域,各种粒子的结合之谜也就不言而喻了。

没有“强力”,是电场力在“作怪”。

自然界的各种力都是电磁力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把统一的基本力“肢解”成了所谓的四种力。就好像一群人蒙上眼睛去摸大象,有的说“大象就是一对大长牙”,有的说“大象就是一对大耳朵”,还有的扯住大象的尾巴说“这是一条猪尾巴”。如果你告诉他,这是大象的尾巴,它长在大象的屁股上,他会瞪红了眼睛跟你犟。

为什么不跳出“三界外”去看整个大象呢?

别在强力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了,退一步海阔天高,转过头心明眼亮!所谓四种基本力,其本质都属于电磁力。

正负电是万物的本元,电磁力是万力的本源。

自然界应该只有两种力:一种是电场力,另一种是运动电场的伴生力——磁力。

而今,我们许许多多的人把对“物理的大统一”寄希望于“数学化”,这真的有违爱因斯坦的初衷。自然定律在任何参照系中都可以表示为相同的数学形式,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以“数学形式”去寻找自然科学原理,这相当于缘木求鱼。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说,“我从来不看没有数学公式的物理理论”。

为什么呢?我弄一堆毫无意义的字母放在论文里,你看着舒服吗?

数学化确实在应用领域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但对科学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做些什么?

那天,我作为“随从”陪同一位老先生去沙漠中考察,我们迷路后水尽粮绝,开始研究如何解决饮食问题。他拿出本子和钢笔很潇洒地计算了一会儿,得出的结论是现在他身体内需要5434卡的热量。我真的很佩服他的伟大智商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但是,我只能对他说,尊敬的先生,您的计算结果对于解决饥饿问题真的帮不上忙,我的智商太低了,正如你计算出来的数字5434——我是傻子,我不会计算,但我会脚踏实地,去寻找可吃的东西,您在这儿向沙漠和太阳吸取您所需的热量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4 06: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