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09|回复: 0

看看地震科研投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欧洲、美国不同,中国有一个国家地震局,地震的研究与政府有着更直接的相关性。那么,中国在地震方面的投入情况如何?在记者联系的地震界的专家中,对于经费问题都不愿意谈。而中国地震局对记者的采访申请,以领导繁忙、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为由予以拒绝。记者只能从中国地震局实施的大工程项目经费以及近年来相关科研项目数额、经费的角度进行考察。

    庞大的硬件投入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1998年开工建设,由国家投资1.35亿元人民币,其中7000万元是国债资金。该项目是“九五”期间第一项投入运行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与美国GPS观测网、日本GPS观测网在世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1]。

    2001年7月,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正式立项。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称,这是该局成立以来承担投资最大的国家建设项目。

    据悉,该项目于2004年6月开始实施,至2008年4月11日在北京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通过专家组验收,总投资22.8亿多元人民币。其中,中央投资16.8亿多,地方投资6亿多[2]。

    但是,该项目验收已超过10个月了,项目中部分海洋台、境外台、南沙台、强震动台阵等收尾工程和后续工作至今尚未全部完成[3]。

    200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建设的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项目由国家财政投资约5.228亿元,建设期为5年。

    而在北京三里河12号修建的地震台网中心大楼于2005年2月2日开始施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大楼项目总投资1.8247亿元。

    2007年4月30日,中国地震局提出的“国家地震安全计划”项目上报国家申请立项。该计划是指2006~2020年实施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称,包括中央建设项目和地方建设项目。这一计划不仅包括在“十一五”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形成的二期和三期工程,还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建设项目。该计划以2008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项目(总投资4.04亿元,由中央预算内投资解决)建议书为启动标志。

    在北京市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中,工程总投资2.355亿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防震减灾示范工程,主要由地震监测预报、应急快速响应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三个系统组成[4]。

    据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徐平研究员介绍,项目实施以来,加上后续的“十五”等相关项目资金的投入,不仅对原有的台网体系进行了升级改造,还新增了一系列台站的布局,如强震观测点、前兆观测点等,使北京市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改造和升级,该局的数据处理能力涵盖了首都圈及周边的相关数据。“现在每天的数据流量就达15G。”

    在灾害防御方面,北京市地震局在“十五”期间开展的《北京市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是在《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防震减灾技术系统进行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对城市活断层进行探测,以提高北京市防震减灾的基础能力和技术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对涉及的重要的活断层区域进行了精确的探测界定,其精度达10米量级。

    对于专业队伍,徐平表示,北京市的目标是建立综合性的具有国际救援能力的专业队伍。“这方面,既需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专业装备上的投入也很重要。”

    除了国家投资,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投入。据初步统计,“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的实施中,截至2008年底,各省局共申请地方项目44个,申请投资11.75亿元,已落实投资2.8亿元,实施项目22个。

    如2008年11月21日,武汉市数字地震前兆与强震观测系统建设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由武汉市政府投资630万元,建成后将结束武汉市没有实时地震前兆台网和强震观测系统的历史[5]。

    课题投入在加大

    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中国地震科研课题总览》来看,从2000~2005年,包括国家计委、科技部、中国地震局以及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下达和资助的课题,共有1214条记录。由于记录中没有经费额度,具体经费总额难以计算。记者发现,相关科研课题在预报研究方面较少涉及。

    不过,对于一些大的科研项目,还是有迹可循。

    2月23日,中国地震局的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两个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中国科技部批复,其中水库地震项目总经费为2048万元,空间对地观测项目总经费为 1885万元,两项目经费均为国家全额拨款。

    2月28日至3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973”计划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项目(项目投入为4164万元,其中由中国地震局下属的地质所和预测所获得的经费为1597万元)启动会议上,中国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提到,国家非常重视地震基础研究,将在“973”、“863”和科技支撑计划中加大对地震研究工作的投入。

    而在2007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8月21日,财政部向中国地震局追加了5175万元科技改革经费。

    虽然有关地震投入的细账难以计算,但是,受访的一些专家还是有所描述。

    对于国家的投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首席预报员孙士鋐表示,“六五”到“十五”期间,每年大概5亿~6亿元,“十五”期间的“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国家投入20多亿元。但有人对这个投入的使用是否合理也有许多非议。“‘十五’以后,地震局觉得国家也很有钱了,因此申请也就相应多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研究员彭华表示,自己参与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首席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是2008年6月由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的,属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项目资金两个多亿。项目由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和中科院联合开展,计划分别钻四个孔(两个3000米,两个1500米),在断层中安设仪器,对地震的机理进行研究。“之前,虽然对于地震的机理有一些研究,但是从未有过这么大的投入。”

    “商品”质量争议

    虽然经费日益充足,但在汶川大地震来临之后,经费投入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却饱受质疑——为什么采用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在“地震预报”上却没有相应的表现?

    对于数字台网和GPS网络,2008年8月11日,中国地震局召开全系统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四川“5·12”汶川8.0级地震科学总结与反思工作,该局局长陈建民指出,国家多年来投资建设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2008年)4月11日刚刚通过验收就经受了汶川地震的考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经受考验之处在于,汶川地震发生12分钟后,基于这一重大工程的地震速报完成,地震“三要素”报告上级,速报时间大为缩短。

    但是,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也存在不足之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周硕愚等人在《GPS对地震预报的推进和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要从长中期预测走向中短期预测,必须加快发展连续GPS台网。“GPS观测数据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正在高速地扩大,但数据处理和针对地震预测的应用基础研究却明显滞后。”

    而对于公众广泛质疑的预报问题,地震预报界的人士却觉得委屈:在他们看来,预报相关研究经费不充足是预报界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曾担任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负责人的梅世蓉表示,对于这些先进设备的投入不少,但是,对于短临预报来说,取得数据只是一个阶段,对取得的数据还需要进行处理、分析才能对预报有用。“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地震的观测预报”。

    梅世蓉说,在昆仑山地震、印尼大地震之后,汶川地震之前,中国的预报界都知道南北带将有大地震,但是苦于相关经费欠缺,不能划定区域。同时,对于地震预报,又需要非常谨慎,以免引起社会恐慌而带来无谓的损失。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也认为预报研究缺乏有力的支持。他说,在对地震预测的研究中,他所采用的地震监测数据有很多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中心(NEIC)的,“他们的数据都是公开的,用起来很方便”。而在中国,在相关地震数据的集中处理、信息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还不如美国的好用。

    如何合理“埋单”

    一位业界专家表示,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基础科研项目和硬件建设耗去很大一部分的投入,而养人的费用也相当惊人。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1年到1996年的地震事业经费来看,其构成是:1991年,中央划拨448.5万元,其中人员费169.7万元,业务费160万元;1996年,中央划拨803.5万元,其中人员费514.9万元,业务费 165.7万元,1996年的人员经费比率为1991年的3倍多,人员经费支出猛增[6]。

    在美国的板块边界观测(PBO)计划中,经费方面的投入是这样的:按照其预算,整个PBO建设所需的经费中,61%(6188万美元)将用于设备、运行和维护,36%(3620万美元)是人员费,3%(227万美元)将用于办公用地和与维护无关的交通[7]。

    那么,对于中国地震的相关投入,如何分配才能比较合理呢?

    一些受访者认为,现在的投入并不合理,一是基础研究过多,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二是将资金投入到看似时髦的高新技术上。

    梅世蓉表示,不管怎样,地震预报都是中国地震局的主业,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资助。她认为,在三大体系里面,灾害防御由建设部等来主管,应急救援是民政部的事情,地震局就应该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领导的思想上不那么专注于预报了”。

    不过,地震界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中国搞预报已经几十年了,搞灾害防御才20多年,应急搜救正式组建(2004年,比国际上的滞后10到15年)的时间更短,三者的投入本身就不一样。

    在这位专家看来,对于应急搜救队伍的加强和相关理论的研究刻不容缓。因为中国的应急搜救工作可说是从零开始,因此需要加大支持力度。而在汶川地震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加大了在应急救援队伍方面的建设,有的省直接把消防队伍整体纳入,形成了多功能的综合应急搜救队伍。

    许绍燮则认为,地震基础科研和硬件投入都是必要的,但是,预报也要有人来做。比如,搞灾害防御,再坚实的建筑,一旦滑坡被埋在里面,还是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在网上把搞预报的人批得一无是处,说能预报的都是骗子,说不能预报的都是科学家。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现在有很多数据,但是具体到数据处理和研究就出现了人才断层,因为搞预报研究的人少了。”说起原因,许绍燮表示,现在申请科研项目,一般都要申请人承诺几年之内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但是,对于地震预报这样一个世界难题来说,谁也不敢保证”。

    因此,在许绍燮看来,对于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灾三个方面,应该是互相支撑、互相帮助的,而不是对抗性的,在投入上应考虑到这一点。比如,监测系统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预报,在抗震救灾中也很重要。

    许绍燮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一个鼓励搞预测研究人员的激励制度——推进提升地震预测能力新进展的补偿(奖励)机制。即每年对一些预测研究成果进行评选,设立三个等级的补偿,一级10万元(1名),二级5万元(5名),三级1万元(10名),总额45万元。这样做的目的是既鼓励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保障他们的自由探索有一定经费的支持,而且支撑的目标(提升地震预测能力)非常专一,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的科研。

    文章引自《科学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7 06: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