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18|回复: 28

震源构造 地震原理(打倒我者得500万奖金)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0-7-26 02:55 |阅读模式
震源构造 地震原理
                        袁建华
               ( 浙江省江山市 324100)
摘要 为阐明自然地震的震源构造和发震过程的物理部分,用区分震中地面遗迹和运动现象为震源块体、震源深度和周边地层等三大因素的单一效应和综合效应的方法,选择震源块体效应表达率较高的事件为对象,观察、采集其震中区地面的遗迹和运动特征,分析、归纳震中地表面有关震源因素的效应所传达的内涵属性,得到的结论是:破坏性地震是地层中大岩石块体向空域方向的位移运动(多数为倾倒的形式)产生的地层及地面运动现象;震源构造是地层中存在的“临空块体-”构造;地震能量源于震源块体撞击地层时减少的重力势能;微观震中是块体撞击处的地面投影;宏观震中是被块体驱动的上方地层表面区域;主要破坏力源于被驱动的地面加速度,出现在始裂缝产出后,是块体倾角的正弦函数,方向指向震中区地面弧运动的弧切线方向。
关键词  震源构造 地震原理 临空块体- 倾倒 始裂缝 加速度 破坏力 表达系数 中图号: P3153
       The Earthquake Source Tectonics and The Earthquake Mechanic
                      Yuan Jianhua
           ( Zhejiang Province Jiangshan City 324100)
[Abstract]To clarify the earthquake source tectonics and the physical part of the process, the method is: differentiatint the movement phenomenon on the ground of the epicentre,which were caused by topple over stone block, depth and surrounding stratum; selecting and observing the events that have bigger effect caused by the focus of an earthquake on ground; collecting the remains of macroscopic epicenter and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meaning what it convey to the nature attributes from deep stratum on the epicentre ground. And the conclusion is: the badly earthquake is the stratum and ground movement phenomenon which are caused by some large stone free-blocks what are taking place topple over underground. The earthquake source tectonics is the "o-space block" tectonics. The earthquake energy comes from the decrease of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that was the result of the hypocentral block topple over. The microscopic epicenter is the projection of the block impact site at the ground. The macroscopic epicenter is the surface of the area formation that was driven by the top of the hypocentral block . The major destructive force comes from the ground acceleration, after the crack begining appeared, which is the sine function of the inclination of hypocentral block, point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arc tangent of arc movement.
[Key Words]Earthquake source tectonics,Earthquake mechanism,O-space block,Topple over,Crack begining,Acceleration,Destructive power,Expression factor.


世界是可知的。已发生和将发生于地层深处的地震事件也不例外。智慧的眼光和正确的认识方法是解开自然之迷的关键。因有地层遮蔽,震源构造及其运动释能方式至今还不为人们所认知。用现代科技与西方式聪明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来的地球构造、海底扩展、板块构造、大陆漂移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板块碰撞、冲挤、断裂等地质理论和地壳形变、地磁嬗变、熔岩流动等发震理论、弹性回跳、相变断裂等假说,逻辑上似乎通顺,却不能解释:地震地表烈度分布的不对称现象;地层一次性大幅度的位移或位错现象及其不复位现象;大幅度的位移或位错时及其后却从来没有熔岩外溢的现象;甚至从来没有过(似乎该有的)伴随出现热现象的现象;更不能解释产生主要破坏力的宏观震中地面突现的巨大运动加速度,其量值接近甚至超过重力加速度g的现象,等等。所有这些说明现代地质学理论并非已达真诠。尤其是现代地质学界忽视了宏观震中地面的破坏力性质与现代宽频谱地震仪记录到的各种(位移)振动波形的区别,把一个事物具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方面混为一谈,使得每一次采用地震仪记录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反演的结果都不可能符合宏观震中的实际。而对此烂熟于心的美国科学家在2008年北京世界地震大会上发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声音,正是长期受困于现代地质学理论迷宫中而无法看清震源构造、摸清地震原理者的自然哀鸣。也是现代地质学在若干次错判大自然现象后的再一次对大自然中的人的错判。为查明震源构造和地震成因,为预测预报预防破坏性地震奠定理论基础,在下用传统智慧,远溯劫难,冥查地构,细察地动,参究地球地层地质本源(1),著《地球正理》,其中发现:地球地层在形成过程中,一些区域以产生“临空块状岩体-”的构造,转存了部分劫难能量(2),当有诱发因子集聚能量作用于岩体临空侧基部,致使临空块体失衡成为悬空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驱动其上方地层运动产生地面破坏力(没有被远处的地震仪所记录),后撞击邻侧地层,影响周边(仅这一特征被远处的地震仪记录到了)。宏观震中地表面的运动现象是地下震源块体、块体深度及其周边地层等因素的独立和综合效应。若剔除块体深度、周边地层的结构和性状等因素的效应,单独提取块体效应,就能够使习惯于用肉眼及其延伸仪器和数理逻辑方法的人们从宏观震中的运动现象中认清地层深处的震源构造及其位移运动轨迹,明白地震原理。
1块体、深度和地层的单独效应及综合效应
地层虽然是不透明的,但是震源构造及其运动释能方式还是折射在地震发生后的烈度分布图上了。震源越浅、地层结构和质地越均匀、地表烈度越大的地震事件,其地下震源体的形象和运动轨迹被折射得越清楚,好象地层变得越透明了似的。存在于地层中已发生和正在发生位移运动的块体称为震源块体,简称震源体或块体。发生位移运动前存在于地层中的震源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块体,之所以其后来能位移,是因为其临空而立,故称其为临空块体,记做“块体-”。与“块体-”相临的低密度物质分布区称为空域;狭义的空域是仅有气体的一定大小空间;广义的空域是指支撑作用显著不够(分布着液体、软质固体)的一定大小区域。宏观震中地表面的运动遗迹和现象是地下震源体的本质和能力被其不得不通过的一定厚度、结构和性状的地层中物质所压制、诱导、阻碍、歪曲、遮蔽,甚至取代的表达。用肉眼及其延伸仪器观察震中地面及地层的震后遗迹,看到的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现象,很难直接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地震;也没有相同的震后地面现象。因为,各个地震事件有各自的震源块体、震源深度、周边地层的结构和性状等因素的单独、综合及交互效应。所以必须对它们进行区分,才能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并在后续稿件中专门对震源效应做定性(3)、定量(4)的分析。它们在发震时的效应分别称为:
1)块体效应,由“块体-”的密度、大小、形状、位移幅度和运动方式等因素所致,其中位移幅度和运动方式受制于空域的性质、大小和分布。其总表达率记做Y1。
2)深度效应,由震源体距离地表的深度所致,对震源及源效应起掩盖、遮蔽、歪曲等作用。每单位深度的表达率记做y2,因此,发生在深度为H地的地震事件,其地面表达率等于y2/H地;某具体地震事件的深度效应总表达率记做Y2。
3)地层效应,由震源体周边、尤其是震源体上表至地表面的地层之结构和性状所致,对震源及震源效应起阻隔、限制、甚至有取代趋势的作用。每单位距离的纵向表达率记做y31。地层厚度为H地的地震事件,其地表面的纵向总表达率等于y31/H地;每单位长度的横向表达率记做y32,地层长度为H地的横向总表达率等于y32/H地;某具体地震事件的地层效应总表达率记做Y3。
上述三大因素各自在宏观震中地层被驱动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各自的表达率组合成各种互不相同的宏观震中地表面运动现象。诸如:
单一震源体引发孤震型地震;多震源体引发系列地震。震级和地层条件相同,震源越浅造成地表破坏力越大的地震事件;震源越深造成地表破坏力越小的地震事件;甚至没有破坏力的地震事件;即造成同级不同效的地震现象。在地层的结构和性状不同的震中区域,相同震源体在相同深度处发生同级别地震产生的地表面现象也不相同的同源不同效现象。等等。
地震综合效应表达率,又称地震综合效应系数,简称效应系数,记做Y。
Y=Y1(1-Y2)(1-Y3)                 (1)
显然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在人们生存的近代、乃至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及至将来的地层中,很少会发生综合效应表达率Y接近100﹪的自然地震事件。但将地震现象分解为三大因素效应后就能找到:Y1较接近100﹪的大地震事件、1-Y2较接近100﹪的浅源地震事件和1-Y3较接近100﹪的发生在结构匀称、质地适中地层的地震事件。可以采集它们,做为研究自然地震的样本。
控制块体、深度和地层等因素,建立理想地层条件下的浅源标准震源体地震模型,使Y接近100﹪,可方便、清晰地揭示单一震源地震产生的地表面现象,帮助人们认知地震原理(5)和系列地震构成原理(6)。
人工制造块体、深度、地层效应,建立仿真地震实验平台,可演示地震过程;用其产生所需要的地表烈度,可准确检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7)。将地震的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力。
选择震源效应表达率大的自然浅源大地震事件,即选择Y1较接近100﹪、Y2和Y3相对较小的地震事件做样本,可从震中地表面的运动现象和运动遗迹中窥见地层深处的震源构造及其运动特征,便于用数理方法表述和计算地震的物理过程部分,阐述地震原理。
2  震中区域遗迹特征的内涵
众难之魁就发生在宏观震中。这一区域地面的运动特征
却不被远处的地震仪所记录,因此而被忽略。却又被娴熟于使用地震仪的人们混为一谈,将地面建筑物遭到的破坏力归结于与某种、某些或某类波的力量。不错,地震仪是记录到了各种波,但并不等同于宏观震中受到的破坏力就是由那各种波引起的。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续的定性分析中详细论述。认定破坏力就是地震仪记录到的某种或某些波的人,还能娴熟地用计算机反演地震,如此高科技手段不仅使他们自己相信、还令其他人也不得不相信。然而,这是一个算不上是很高级的错误。因为一,能远距离传播的波一定是能量衰减速率小的,而能量衰减小的一定是破坏力也小的;否则它就容易衰竭,而不能传到远方。其二,宏观震中几乎在震源的正上方地面,而地震仪则架设在震源的侧面,两者是同一震源不同侧面的效应。显然,离开宏观震中本身去研究其遭到的破坏力,是瞎子摸象,摸到象肚皮时说“象背原来如此”等等。所以,研究地震不能忽略了宏观震中,研究地震时的地层运动和破坏力等必须着眼于宏观震中。
从浅源大地震的宏观震中可提取到如下运动遗迹:
   1)浅源大地震的宏观震中是有边界的区域,称为震中区域,简称震中区。
 2)震中区地面所受破坏力高度一致,同属最高烈度区。
 3)震中区地面整体发生过近似水平向或有水平向分量的位移。
 4)震中区地面位移基本上是沿同一直线的0度和180度两个方向进行的。其中发生时间最早、位移幅度最大的那次是地面主位移运动,地面主运动的方向是主(正)方向。以地面运动主(正)方向为基准,确定始、终、后、前、左和右等方位。
 5)震中区地面在运动主方向的始端有一与主方向几乎垂直的裂缝,称始裂逢,简称始缝,凡是破坏性地震都有产出。始缝两侧地面有错位现象,以震前始缝上任一点地面海拔为基准可确定震后该点地面的高、底。始裂缝位于震中区上的前侧地面显著高起,高起的幅度与烈度正相关。
6)震中区地面在运动主方向的终端也有裂缝,称终裂逢,简称终缝,比较少见和较难发现。终缝两侧地面也有错位现象,以震前终缝地面海拔为基准可确定震后终缝地面的高、低。终裂缝位于震中区上的后侧地面有下沉,下沉的幅度也与烈度正相关。
7)震中区地面左、右两侧各有错动痕迹,它们与主运动(正)方向几乎平行。正方向的左侧裂缝,称左裂逢,简称左缝;正方向的右侧裂缝,称右裂逢,简称右缝。左右裂缝统称侧逢。在一般地震事件中,侧逢比较隐蔽、少见和难以发现。如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大地震,铁轨的弯曲处就是侧逢所在的记录。
8)震中区地面的始裂缝越宽,左右裂缝也就越明显,震中区始、终两端地面的高起与下沉也就越显著。地表烈度也越大。
综合分析上述八点,其所表达的真实内涵是:
震中区域地面及其下方地层在地震发生过程中被摇晃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体,这一结构体曾在瞬间发生过烈动,是一个烈动体。
 3  震中区域地面运动特征的内涵
3.1.浅源大地震发生时,震中区域地面上的人们感觉到:前期是颠簸、抖动,接着是短暂(或有来回)的晃动。
联系震中区域地面运动过程和遗留现象可提取到如下特征:
1) 早期地面出现颠簸、抖动,震中区地面始裂缝侧高起,都是始缝侧地面有向上运动的纵向位移特征。
2) 接着地面晃动,震中区地面始端出现裂缝并扩大,建筑物倒塌,是震中区地面运动突然加速,且有横向位移特征。
3) 震中区终端出现裂缝,震中终裂缝侧地面下沉,是震中区地面有回移,后其终端有向下的纵向位移特征。
 综合分析上述三点,其所表达的真实内涵是:
 震中区域地面及其下方地层的运动是一种弧运动,地表面的运动弧长约等于裂缝宽度的总和。
3.2.地层中的临空块体结构
地层中岩石块体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按其结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单一完整结构块体;
   2)单一多裂缝结构块体;
   3)完整结构块体和多裂缝结构块体的混合体。
3.3.左、右裂缝三类情形的内涵
 左、右裂缝三类情形对应三类震源块体的运动轨迹:
 1)左、右裂缝各为一条;
 2)左、右裂缝各是成组的;
3)不仅有左右裂缝或裂缝组,而且在震中区内左右缝之间还分布有若干条与左右缝平行或不平行或与始缝合化为雁行形状的裂缝。
由震中区域地面是弧运动的现象可知:
上述3.3.项1)表达的是:震中区地面发生过的运动是一次性的倾倒运动。这种运动是由单一完整结构块体单向倾倒运动产生的。如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篱笆墙的一半被抛出5米多远。
上述3.3.项2)表达的是:震中区地面发生过的运动是多次来回晃动。这种运动是由单一完整结构块体在倾倒时发生了撞击,后被弹回,又倾倒被弹回……的“撞击——反弹”式来回反复运动产生的。这种运动方式是一种不对称晃荡,是因为撞击点偏离了中心对称点或对称轴而产生的偏离原轨道的“撞击——反弹”……来回反复运动。如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大地震,铁路钢规被反复扭弯,且弯处不重叠。
上述3.3.项3)表达的是:震中区地面发生过的运动是若干次(其间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相对独立的倾倒运动,其中或夹有“撞击——反弹”运动,。这种运动是由“多裂缝结构块体”或“单一完整结构块体和多裂缝结构块体的混合体”在一定时间内相继陆续倾倒,某些块体倾倒时相互间存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中或有块体在倾倒时发生了撞击,后被弹回作“撞击——反弹”式来回反复运动。如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产出北川雁行裂缝。
综合上述三类左右裂缝所表达的真实内涵是:
震中区地面的弧运动是地下震源块体绕支点或支轴的倾倒运动驱动的,或倾倒后有“撞击——反弹”式来回反复运动上传产生的。
4  微观震中的内涵
微观震中不是特高烈度区,甚至不在严格的最高烈度区内,而是块体倾倒与震中区域外侧地层的撞击处在上方地面的投影。因此,原“震源”是指块体与相邻地层的撞击处。
5  主要破坏力源于地面弧加速度
 震字古体是“ (辰)”,表明中华祖先早已认识到地震是不匀称构造受力产生的不对称地面位移或有不对称返复的“位移——回移”运动。《中国地震烈度表八O版》中添加有水平向加速度指标,表明中国地震工作者先于世界认识到地震的破坏力源自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这远比当今还在流行的“地面破坏力源于某类波”的说法要接近事实许多。3.项已表述,发震时震中区地面给人以先颠簸、抖动,后晃动——“似横向运动”的感觉,并有相关的遗留痕迹。但客观上并没有产生“水平向加速度”这一物理学特征量。

图1 理想地震模型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地下块体从原静止平衡状态(蓝色所示)失衡时(t0)开始,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合转矩
T合=mgLSinβ倾-(T结构+T组 )(牛弧度)  (2)      
因浅源大地震的( T结构+T阻 )<< mgLSinβ倾 ,故以加速度a块≤mgLSinβ倾 /I(弧度/秒^2)       (3)               
绕基部(支轴或支点)作倾倒位移运动。m是块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L是块体质量中心到支点或轴的距离,I是块体的转动惯量,β倾是块体瞬时倾倒角。
块体上缘在倾倒过程中做弧运动,从而驱动其上方地层运动。随块体弧运动幅度的扩大,地层由下而上被撕裂。撕裂地层的过程即克服地层结构阻力的过程。当地层被完全撕裂的瞬间(黑色所示),即地面将出现还没有出现裂缝时(t1),块体的倾倒角β倾记为β倾裂,地层结构阻力消失,这时候开始出现三种效应:
1)运动方向上的撕张力剩余;
2)始缝侧地层重力全现;
3)裂缝两侧地面以加速度A作弹性收缩。A是地层弹性收缩加速度,是地层的固有特征常量之一。
一般情况下,效应1)和2)同现相称;效应3)直接叠加到正在行进中的地层运动上。由于地层已被完全撕裂,地面将几乎完全响应地下块体所驱动的地层运动,使得此时(t1)开始做弧加速运动的地面运动速度瞬间从0跳升到加速度A面=(a+A) (米/秒^2)                (4)      
的状态,其中a=Y(L+H地)a块  (米/秒^2)  (5)
并继续加速至始缝宽度的0.618倍处,此时(t2)的
A面=(a+A)其中
a=Y(L+H地)a块(t2-t0)/(t2-t1)   
= Y(L+H地) mgLSinβ倾(t2-t0)/(t2-t1) I  (米/秒^2) (6)
地面运动速度改变量出现第一次高峰值。地面因这一加速运动显著改变了原来的静止惯性,质量为M面的地面物体受到的破坏力(指向弧运动切线方向)
F面=M面A面    (牛)                 (7)
质量中心高于地面h米的物体Mh受到的破坏力转矩(指向运动弧切线方向)
Th=hMhA面     (牛米)               (8)
随后遇到前进方向上的地层或岩体的阻挡(红色所示)、或发生剧烈的撞击,运动到达止点(t3),后运动的方向改变,在反方向上作加速运动至反弹的最大距离位点(t4),后又至正向最大位移止点(t5)……。地面运动速度改变量在止点(t3)、(t4)和(t5)出现第二、三和四次高峰值。块体驱动其上方地层运动的这种改变和其后的再改变使(t1—t2)时段、(t3)、(t4)和(t5)等的前后时段速度改变量的绝对值大增,地面主要破坏力突现,建筑物因此而纷纷倒塌。(见图2)。
t0   t1   t2    t 3    t4     t5
图2  地震过程示意图 上行是地表面俯视(裂缝)示意图;中行是地层剖面(震源体运动)示意图;下行是时间。      
6  地震能量源于块体减少的重力势能
地层中能驱动其上方地层作弧运动的结构是岩石块体;能位移运动的岩石块体是处于悬空状态中的;失衡前的漫长岁月里临空而立的“块体-”处于平衡的静止状态。
某孤震型地震的震源体倾倒运动后撞击地层时的动量小于等于该震源块体在失衡后的某一时间开始至撞击地层时止所减少的重力势能量值的总和。
某系列地震的最大震源体撞击地层时的动量小于等于该震源体在失衡后的某一时间开始至撞击地层时止所减少的重力势能量值的总和。
正在使用中的地震震级是震源块体撞击临侧地层的动量表征量,其值等于该震源块体从失衡后的某时刻开始至撞击发生时止所减少的重力势能E。所以,现用地震震级
E≤∑mgH    (焦)                       (9)
m是震源块体质量(公斤),g 是重力加速度(米/秒^2),H是块体质量中心的垂向位移量(米)。   
因为绝大多数破坏性自然地震属倾倒型地震,所以破坏性地震的概念可简要地表述为:
地下临空块体-受诱发失衡,在重力作用下以基部为支轴或支点做倾倒弧运动,撕裂地层后,驱动其上方地面做弧加速运动,后或发生硬撞击而反弹产生“位移——回移”式反复来回运动的地面运动现象。块体撞击瞬间的动量等于震级。其中驱动地层运动的是地下悬空岩石块体;少数塌陷型地震事件的震源体先塌陷,而后导致地面塌陷,其震源体可能是泥土沙石聚合体。统称其为震源块体。简称震源体,或块体。
同时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破坏性大地震事件震中区地面运动现象的差异和区别是震源块体本身的结构、密度、大小、外部形状、运动方式、离地面深度、地层结构和地层性状等因素各有不同所导致的。地下震源块体受重力作用,在失衡后作位移运动这一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多数为倾倒型,少数塌陷型地震的震源体受重力作用失衡后下塌做下沉塌陷运动,其显著的塌陷特征也是存在和容易区别的。
7 讨论与结论
地下临空块体-的倾倒运动能产生所有的地震现象;同时完美地解释了所有用原有板块构造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1)所有地震裂缝中都没有热现象发生的事实。自人类有地震记录以来,每次大地震事件的裂缝不管有多宽,裂缝处都没有热现象出现。说明地裂缝的底部没有高热源存在。地层中的大块体倾倒运动既能撕裂其上方地层产出裂缝,又自然没有热量可从裂缝处释放。若由软流层上方的板块断裂产生地裂缝,即使地层本身总表达率为0,即近软流板块断裂处的位移量等于地面位移量,也不可避免会有热现象出现。
2)宏观震中地面运动加速度接近甚至超过重力加速度g的事实。大地震和特大地震的破坏力源于地面运动加速度,1897年6月12日印度阿萨姆特大地震产生的加速度甚至超过了重力加速度g。地下的大块体倾倒运动可通过弧运动半径将其上方地面的运动加速度放大到如此程度。板块漂移碰撞因没有类似的放大机制而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加速度。
3)微观震中偏离宏观震中的现象。宏观震中是被块体驱动的其上方地层表面区域;微观震中是遭块体撞击处在地面的投影;在孤震型事件中,它们是同一震源块体两个侧面上的运动结果。微观震中偏离宏观震中这一现象与块体倾倒撞击的构造和运动两个特征都吻合。而板块漂移碰撞则不可能经常巧合这一构造和运动的双特征。
4)地表烈度分布不对称现象。最高烈度区是块体上表面形象的折射;空域侧地表烈度区是块体上端对地层撞击能量的扩散形态;空域反侧地表烈度区是块体下端的反撞击能量的扩散形态。而板块漂移碰撞不可能产生这一规律性分布。
5)地层一次性错位后不回复现象。地层中的块体倾倒释能后处于更稳定状态,自然不会回复原位。但是,如果漂浮在软流层上的板块发生倾斜或错位,则回复原位的趋势应该长期存在,回复的几率应该不小。
6)震源深度双值现象。震源深度双值是指测到同一地震事件有两个震源深度值。尤其是布置在靠近震中区,且与始裂缝垂向的两侧位置的地震仪,测到的是两个互不相同的震源深度值。这是块体倾倒运动后发生上端撞击位点和下端反撞击位点的记录。这是震源块体的倾倒运动特征,即是倾倒型地震的特征。而板块漂移碰撞则不可能经常巧合这一特征。等等。
一定厚度、结构、性状的地层不仅压制、掩盖、甚至遮蔽了震源构造,而且掺杂其中或单独或交互阻碍、歪曲传达震源体运动的轨迹。区别各因素的单一效应和综合效应,剔除非震源体效应,排除误差,认真采集震中区地表面有关震源块体效应的遗迹,有效提取由震源体本身所表达的运动特征,理性分析震中区地表面运动现象所表达的内涵属性。又根据地球成长、地层成因、陨冲作用造就地层中呈临空状态的“块体-”、地震带附属陨落带的实质(8)得到如下结论:
1)震源构造是地层中存在的“临空块体-”构造。
2)自然地震是由地下的“临空块体-”位移运动上传产生的地面运动现象。多数是由临空块体-向空域倾倒的位移运动产生的。也还有少数塌陷型的;倾倒型中又可分为纯倾倒、倾塌和倾垮等型。
3)震中区地面的主要破坏力源于地面瞬间响应震源块体的弧加速运动和地面被撕裂后的弹性收缩运动,两者叠加后的地面运动加速度,由(3)(4)(5)(6)(7)(8)式所给出,出现在始裂缝产出后,,是块体倾倒角的正弦函数。方向指向弧运动的切线方向。
4)常用震级所表征的能量是块体撞击邻侧地层的瞬间释放的动能,是震源块体在一定短时间内的位移运动所减少的重力势能的转换能量。
5)孤震型地震由单一震源体发生位移运动产生,系列地震由多个震源体先后发生位移运动产生(9)。
6)“宏观震中”是被驱动的地层上表面区域,即最高烈度区;“微观震中”是震源块体撞击地层处在上方地面的投影。倾塌、倾垮和塌陷型地震只有一个撞击处;倾倒型地震会同时有正、反两个撞击处——震源体上、下端同时分别在较浅处的空域侧地层以正向撞击、在较深处的始缝侧地层以反向撞击。   
致谢    对所提的宝贵意见表示由衷的感谢. 笔者致谢.
参    考    文    献
1        袁建华 地球成长、地层成因、第三纪地层与.地震带.见袁建华著《地球正理》 待出版。
2        袁建华 陨冲作用 .见袁建华著《地球正理》 待出版。
3        袁建华 震源块体效应的定性分析 见后续投稿。
4        袁建华 震源块体效应的定量分析 见后续投稿。
5        袁建华 震源效应的定性定量方法,待发表。
6        袁建华 系列地震原理,待发表。
7        袁建华 仿真地震实验平台 专利号2009103082229。
8        袁建华 地球成长、地层成因 见《地球正理》。
9袁建华  系列地震构成和分布原理  见后续稿件。
发表于 2010-7-26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悬空说有一定道理。

请把有关美元的文字删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把钱收起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上似乎通顺,却不能解释:地震地表烈度分布的不对称现象;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www.dizhenluntan.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6015-1-1.html
把谷歌打开看看地震高发区的地貌特征就一清二楚,根本用不着解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层一次性大幅度的位移或位错现象及其不复位现象;大幅度的位移或位错时及其后却从来没有熔岩外溢的现象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www.dizhenluntan.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6015-1-1.html
如果地球是流体或半流体,那复位是不成问题的。动力冲击后的“定格”就是你说的不能复位的原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地层在形成过程中,一些区域以产生“临空块状岩体-”的构造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www.dizhenluntan.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6015-1-1.html
你给我们算算“架空”多大的块体才能使其具有几百颗原子弹爆炸的的能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說得很好不錯啊

可是幾乎都無法驗證

也提不出完整佐證

那500萬等於是白開的

因為根本沒有辦法反駁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還是把500萬獎金的標題刪除吧

沒有意義,只有挑釁的意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妹妹很公正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到金矿之后,你会发现地壳板块都是斜向插入地下。
由公路边开凿的山脉来看所有山脉都是板块倾斜的插入地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太极论》首先解开地震能量来源的谜底,同时也揭示了地-月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地震频率存在特殊关系的基本道理。如果觉得有一定参考价值,欢迎去我博客看看,或许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是不懂研究地震的,但是我总觉得你的理论中对地震能量的来源说得不太干脆,我只想提点建议,但不是想争论什么。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新太极
把你那小店关了吧,为了给自己的小店做广告我已经屏蔽你两次了。
把东西贴过来?再不贴过来就会有“怕见公婆”之嫌了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lhkcc58

呵呵!我是不懂这里的习惯,只怕内容太多占据太多空间,如果可以,我就把文章发到这里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最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地震能量的根源,我在文章中概括为“太极规律”:
             天体系统运动的基本规律---太极规律

    宇宙中每个物质个体都有一个以该物质为中心存在的、与该物质个体不可分割的、由光电子及一系列更微小粒子构成的太极,太极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太极的动能与太极半径成正比,太极的作用使物质之间产生引力或斥力或无作用力。

    在所有物质个体的太极范围内,物质向中心集中、能量向周围扩散,形成阴阳互动循序渐进的有序演变进程,使物质质量逐渐增大,其太极也逐渐增大。

    太极也制约着物质个体的质量,当物质个体质量达到极限时,太极边缘的光电子速度达到光速,这时太极边缘的动能达到极限,成为一个成熟的光电子宇宙。

    太极的作用还使得星系物质之间的运动平稳有序地进行。太极的作用,使宇宙演变过程中展现出绚丽多姿,神奇美丽。

   “太极”的发现,体现了“太极论”概括宇宙规律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太极”不是“场”,是物质、是包围物质运动的光电子构成的具有强大动力的摩天轮,沿其中心的任意切面,都是以物质中心为中心的超级摩天轮。“太极”是光电子宇宙中任何物质(包括光电子宇宙)个体的共同特征的写照,任何物质的运动都遵循“太极规律”。

    太极规律在星球星系及所有物质系统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系统的进化演变及控制系统的有序平衡运动的主导作用。在太极规律的主导下,系统中的物质逐步有序地向中心集中,集中的物质被压缩成密度更高的物质而释放出能量,能量扩散到空间以提高系统太极及更外层空间的能量,使系统中心的物质个体不断增大、系统外层的太极能量不断增高,使物质与能量的有序循环推动系统的有序演变进程。从漫长的演变过程看,太阳系中各行星和任何星系系统中的行星,同样遵循着朝向星系中心靠近的运行规律。

                                                                              (个人观点、未经权威鉴定!其中所谓“光电子”,说白了就是“自由电子”!)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www.dizhenluntan.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thread.php?tid=6006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搞明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请你感受一下“太极”的客观存在:


           火箭发射过程中显现“太极”

    据称当时天空中正发生“幻日”现象,说明当时天空中存在“太极”显形的环境条件。(新太极观)



       图片摘自:星友空间站 > 信息 > ... > 穹宇之美 > 每日一图 > [每日一图]破坏幻日的异常火箭波 [每日一图]破坏幻日的异常火箭波
[size=+0]原文如下:
[size=+0]      火箭波是什麽创造的?又是如何破坏了幻日现象?仔细检视这精彩的影像,在火箭周围有异常的大气波纹,在右方还有特殊光象幻日。这火箭是搭载了太阳动态观测站(SolarDynamicsObservatory,SDO)到外太空,在两周前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CapeCanaveral发射,太阳动态观测站是用以监测太阳活动,获取太阳大气的高空间解析度与时间解析度资料。在火箭发射一分钟後,人们观测到大气波纹,更意外的是,当波纹通过幻日时,幻日却被破坏了。围观群众发现到这个现象并且记录下来,对於波纹的起源引起热烈的讨论与猜测,这些讨论在每日一天文图的讨论区中持续发烧,欢迎一起加入讨论。目前认为这个波动可能是火箭突破了音障而达到音爆,然後通过了薄云所产生的幻日。百思不解的地方是,为何其他火箭发射时,并没有类似的现象?又为何波纹在火箭前缘特别显著?如果阅读者知道其他火箭或太空梭也有过类似的波纹,请一起到这讨论分享,帮助我们更加地认识这个现象。

图片作者: RobertNemiroff(MTU)&JerryBonnell(UMCP)@NASA
中文译者: 天文实验室 (成功大学 物理学系 ;陈昭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幻日,日晕,甚至彩虹都是科学家只能对之作出闪烁其词解释的现象。这不过是光学现象与你的“太极”相互不成佐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lhkcc58


这些现象正是《新太极论》正确性的证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图是日晕、月晕形成原理图:

日晕与太极.JPG

《新太极论》观点,谨供参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开始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跑题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不方便另开一题?我看还是免了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8-1 22:51
楼主这文章,看来很满一竹萝筐,可是里面的是水。
发表于 2010-8-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筐子浸在水里,筐子里才有水,一提起来就什么都没有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不对,里面或许有500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8-1 22:56
是这个意思。
发表于 2010-8-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匿名的,如果那钞票的头像也是匿名的,那这票子还不知道去哪儿能花。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0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建华
               ( 浙江省江山市 324100)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www.dizhenluntan.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6015-1-1.html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0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固体潮汐”就没有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6 06: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