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2|回复: 8

“中国地震直线与延伸线”—华夏系基底大断裂与地缝合线?!(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金蔚 于 2009-4-3 14:58 编辑

“中国地震直线与延伸线”华夏系基底大断裂与地缝合线?!


原创作者:李金蔚


一、
为什么提出“鸿裂线”?

李金蔚的父亲发现中国内陆47级以上大地震区:汶川、邢台、唐山、海城都在一条直线上,于是李金蔚对此进行了研究。

在李金蔚证明自己的“中国地震直线延伸线”是有科学依据的时候有了重大发现,李金蔚的“中国地震直线延伸线”可能是属于华夏系基底大断裂与地缝合线有密切关联,李金蔚将之称之为“鸿裂线”。并且还发现中国整体也呈西北高东南低的阶梯式盆岭构造特征。见(图一)

二、“鸿裂线”定义及如何产生的?

李金蔚认为:“鸿裂线”是连接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属于三级板块之间的华夏系基底大断裂的邻近地缝合线之间的强震线。见(图二、图五)“鸿裂线”的地震属于板缘地震,都是强震带。“鸿裂线”该线西北和东南两个三级板块的挤压形成基底断裂的地缝合线之间破裂带。李金蔚暂将“鸿裂线”东南的三级新板块称之为“波裂板”。

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向“波裂板”的从东南向西北挤压,加之印度板块的东北角又向欧亚板块的喜玛拉雅山脉的基底之下俯冲,在喜马拉雅地震带两条地缝合线(是新特提斯洋关闭的一条“入字”地缝合线)交叉处产生基底断裂的地应力集中破裂面,形成“鸿裂线”及断裂带“鸿裂线”北部地层受喜马拉雅地震带影响比较大并受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压制,“鸿裂线”南部板块受欧亚地震带板块的影响较大,欧亚地震带越活跃,就会越加速“鸿裂线”东南部板块向东北的推挤;“鸿裂线”西北部在欧亚地震带特别活跃的时期与“鸿裂线”东南部板块向东北挤压的速度不一致从而产生“鸿裂线”东南部板块向东北部板块错动并产生大地震。

“鸿裂线”喜马拉雅地震带两条地缝合线交接处经孟加拉湾东北部海盆、四川盆地、汾渭盆地、华北盆地、渤海湾(海盆)、日本海盆、千岛海盆等边缘在库页岛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交接,它不是绝对笔直的,它是伴随着新华夏系断裂带对华夏系剪切应力形成的断裂带。“鸿裂线”附近也存在一些东北向与X剪切力应变区的断裂带。见(图三)


二、研究“鸿裂线”的意义

如果“鸿裂线”确实存在,那么很多地震谜团将被解开,例如:这条线为什么会在某时期发生连续特大地震?!如“鸿裂线”1976年一年之内中国3个地区:云南龙陵、河北唐山、四川松藩都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因过去地震界认为它们地质构造不同所以它们是没有关系的,如果现在承认了“鸿裂线”的存,在那么它们即使局部地质构造不同,也是有直接密切相关的。研究“鸿裂线”为可能为我们成功预测的强烈地震提供重要依据。“鸿裂线”可能会使、将使人类对地球现有的断裂带、地震分布带进行重新认识,为指导地震预测的方向,探明矿藏提供科学依据。

三、“鸿裂线”存在科学依据

(一)“鸿裂线”地貌依据

1、地堑(断陷盆地)符合断裂带特征:

“鸿裂线”处于孟加拉湾海盆东部边缘(印度板块东北角尖顶)、四川盆地(炉霍、松潘、叠溪、汶川大地震)、汾渭盆地、(古代西安、运城大地震)华北盆地(洛阳、邢台、唐山大地震)、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城大地震)、日本海盆(19947.3级地震、19997.1级地震、20027.3级地震)、千岛海盆(20027.3级地震,19737.2级地震)等盆地北部边缘(盆地边缘一般是7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发生地)。见(图四、图五)。符合材料应力集中剪切破裂面的原理。“鸿裂线”穿过地震界定义的郯庐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南北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剪切应力作用的结果。

2、山脉(地垒)形变符合断裂带特征:

“鸿裂线”附近,横断山山脉为“歹”字形构造,“鸿裂线”附近中部间距窄(“鸿裂线”基本位于其最窄处),明显有受到来自东北方向的挤压力,其南北向山脉呈礼花状散布的褶皱弧状的山形,若干断陷山间断陷河流、谷地盆地分布。见(图三)

②喜马拉雅山呈弧形构造,在“鸿裂线”附近折向东北跷起后,再向东南折向降低而发散。见(图三)。

“鸿裂线”附近,岷山为强烈隆升的褶皱山地,山势北段为北西向,南段转为东北向。

“鸿裂线”附近,东秦岭山体呈现为蜂腰形。腰部有岩浆侵入,形成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腰部有岩浆侵入,东北向,是气候上北区干旱沙漠众多南区潮湿多雨的分界线,又是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历史上发生过西安大地震。见(图一)

⑤太行山属新华夏系,“鸿裂线”附近有太行山大裂谷,此处附近发生邢台大地震。

⑥、“鸿裂”线附近,中条山因走向与“鸿裂线”一致,基本无形变。岩层有火山岩系符合断裂带特征。

“鸿裂线”附近,日本岛断开形成宗谷海峡。(19717.1级地震)日本的群岛也是沿东北方向断裂的。见(图四)

3、水系错位符合断裂带特征:

①缅甸梅恩开江与孟加拉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横断山西南)呈“入”字状。印度东岸沿线正好显示出横断山东北向“入”字河流的顶尖处附近。见(图三)。

“鸿裂线”附近长江水系在“鸿裂线”处突然改变河道出现东北向大逆转,金沙江长江第一湾(云南丽江7级大地震,大关7.1级大地震);雅砻江转弯处(四川炉霍大7.9级地震、古代的西昌大地震);大渡河转弯处(康定折多塘大地震)、嘉陵江、岷江转弯处(四川松藩-平武、叠溪、汶川大地震)。(见图六)

“鸿裂线”附近黄河也在山西芮城县)出现近100度左右东北向大转弯。古代此地发生很多如山西蒲州(运城)、山西临汾大地震以及河南京师(洛阳)大地震。

水系错位越大,表明此处断裂就越剧烈,所产生的地震就越大。东北向断裂带的江河出现东北向大逆转的还有:怒江(云南龙陵7.37.4级大地震);澜沧江(云南耿马7.67.2级大地震、孟连中缅边境7.3级大地震);雅鲁藏布江(西藏墨脱8.5级大地震);云南南盘江(云南通海7.7级大地震)。河流错位是流经活断层的河流,由于断层两盘的水平扭移运动,使河流发生扭曲或断错,也称河谷错位或水系错位。

④、“鸿裂线”附近火山岩分布、火山成串珠状符合断裂带特征:

印度板块之间的结合部位,表现为持续活动的火山带和地震带。缅甸波芭山(原火山)、singu plateau(原火山)、云南腾冲火山。“鸿裂线”的东北方还有黑龙江镜泊湖火山、吉林龙岗火山、长白山的天池(原火山口)基本在“鸿裂线”处。见(图四)

⑤、“鸿裂线”附近矿藏丰富符合断裂带特征

“鸿裂线”处富含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等矿藏。

⑥、“鸿裂线”附近地震余震期走向基本与“鸿裂线”一致。

如:汶川、松藩、唐山等大地震余震期走向与“鸿裂线”走向一致。

⑦、“鸿裂线”附近有多处大裂谷、大峡谷符合断裂带特征

“鸿裂线”附近有5个大裂谷:金沙江虎跳峡大裂谷、攀西大裂谷、怒江大裂谷、云台山大裂谷以及太行山裂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以及华山北坡大断崖都在“鸿裂线”附近。

“鸿裂线”符合板块缝合线附近的大多数地震发生于狭带的特征。

1969年,穆亚维阿·巴拉山基(Muawia Barazangi)和詹姆斯·多尔曼(James Dorman)公布了从1961年到1967年所有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大多数地震发生于狭带,而这些狭带位于不同板块的交界。

以上地貌特征充分说明“鸿裂线”断裂带是存在的“鸿裂线”断裂带周围也有很多组东北向与X剪切力应变区的断裂带,这些地方发生过多发性强烈地震。

(二)汶川地震发生前卫星云图红外异常和云异常的热带基本与“鸿裂线”基本吻合。

汶川地震发生前20天内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和电视云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了这期间的红外异常和云异常的现象。见(图八)

从卫星热红外图像上分析,汶川大地震前,423日从印度板块及印度洋开始,往中国大陆内部,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出现一条异常热带,其北东端延伸至北京以北约250公里,宽100-200公里,长度近3000公里。这种现象两天后因气象和云的影响而消失,而在51日再次出现,并在此后的8天里,受天气影响时隐时现。到震前1天,高温带逐渐消失,而沿龙门山断裂带转而出现了一条低温条带,直到震后2小时才消失,这条低温带气温只有零下4摄氏度,比周围区域温度整整低了30摄氏度。

这充分说明了“鸿裂线”存在,因为“鸿裂线”是气候的分界带,也是基底大断裂的地地缝合线只有断层的岩浆活动才会致使“鸿裂线”上空的卫星云图出现红外异常。

(三)从时间上看

1、据川、滇强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四川省地震局成功预测了松潘大地震。

2200412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尼科巴群岛、云南楚雄、双柏间级地震都在同一天先后在欧亚地震带发生大地震。20041226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之后2008512汶川地震之前,云南发生10次地震。

3 1976年一年之内,中国3个地区:云南龙陵、河北唐山、四川松藩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都在“鸿裂线”上。这三个大地震的地震余震期均为北西向。

孙士宏专家认为唐山地震与邢台地震有关。龙陵地震与邢台震群型地震特征相似。

4、在20041226日以后,“鸿裂线”附近地震多发。最近“鸿裂线”2008-11-14 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4.3级地震,2009320日吉林四平4.3级地震。


(四)从气候上看

曾经准确预测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中国地震局研究员耿庆国表示,四川震央地区从05年到07年连续大旱,完全符合大旱后1年到3年半出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历史规律。干旱地区与地震区域接近,见(图七),其中东北向的干旱带与“鸿裂线”走向有一致之处,其他基本位于喜玛拉雅地震带即“入”字形印度板块边界。

(五)井水位下降

《河北古井预测到了汶川地震》“马栏一号地震观测井”从200844开始,水位连续下降,到427下降了52厘米


“鸿裂线”附近的断层断裂错动时,断裂影响范围内的岩石比较破碎,极大地破坏了隔水层岩石的完整性,降低了隔水层的阻水能力活动致使含水层发生泄露。因此,“鸿裂线”断裂带的存在才能解释为什么河北古井能预测汶川地震的谜团。



四、中国“鸿裂线”附近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强烈地震

举例列表:(供参考)见附表(一)



综上所述:本文的“鸿裂线”与中国强烈地震区域(华夏系基底大断裂)和中国板块内部的地应力集中破裂带相吻合,与卫星云图红外异常和云异常的热带吻合,以及与大区构造地缝合线结合带相吻。










附表(一)中国“鸿裂线”附近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强烈地震简表










震级

烈度

1975.2.4

辽宁省海城县

北纬40°39'
东经122°48'

7.3

9

1597.10.6

1969

1976.7.28

渤海

渤海

河北省唐山市

北纬38.5'
东经120°0

'北纬38°2'
东经119°5'

北纬39°4'
东经118°0'

7.0

7.4

7.8



11

1966.3.8

河北省邢台隆尧县

北纬37°21'
东经114°55'

7.0

10

1695.5.18

1037

山西省临汾、太原

河南省京师(洛阳)

北纬35°23'
东经110°22'

北纬33°35',东经111°8'

7.7


1654

1555.1.23

陕西省西安

陕西渭南

北纬31°42'
东经105°29'

北纬34°13'
东经108°50'



1920.2.16

宁夏海原

北纬36°7'
东经105°7'

8.5


1536.3.29

1933.8.25

1955.04.14

1973.02.06

1976.8.16

1976.8.23

2008.5.12

四川西昌北

四川省茂县迭溪镇

康定折多塘

四川省炉霍

四川省松藩县

四川省平武县

四川省汶川县

北纬28°1'
东经102°2'

北纬32°0'
东经103°7'

北纬29°4'
东经101°8'

北纬32°4'
东经104°6'

北纬32°3',东经104°08'

北纬32°30',东经104°18'

北纬31°
东经103°4'

7.5

7.5

7.5

7.9

7.2

7.2

8


10





11

1974.5.11

云南大关

北纬28°1,
东经103.9

7.1


1976.5.29

云南龙陵

北纬24°4°
东经98.6'

7.4


1996.2.3

云南省丽江

北纬27°18'
东经100°13'

7. 0

8

1950.8. 15

西 藏省墨 脱县

北纬28°5'
东经96°0'

8.5

12




1.JPG


中国地形图(图一)
hl0.JPG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图二)

红线就是“鸿裂线”


                  
zgdx.jpg

中国地 形图(图三)
4.JPG

         




“鸿裂线”在亚洲位置关系卫星定位示意图 (图四)

“鸿裂线”①-



   5.JPG


“鸿裂线”在亚洲、欧亚位置关系卫星定 位示 意图(图五)

“鸿裂线”①-



6.JPG



长江水系示意图(图六)



7.JPG


200828日中国干旱图(图七)
9.jpg



20084231430卫星热红外图像(图八)



原创作者:李金蔚



cjsx.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4-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条“鸿裂线”可能处于地壳的内壁位置,也就是岩浆与地壳内壁接触的层面。

这条“鸿裂线”造成地壳与岩浆接触的内壁面地貌呈现内凸型山脉,使岩浆潜流在途经这些地域时容易相互碰撞交融,产生岩浆潜流间的放电现象,也就是地下的超级“雷电”放电现象,所以在这些地方就容易发生强地震。
发表于 2009-4-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光是地壳“鸿裂线”引发了地震,那么地震之后应该可以发现明显的该走向距离较长的断层,可实际上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明显断层。此外,如果光是地壳“鸿裂线”引发了地震,那么地震就不会出现“扭波”这种现象。

所以我认为,这条“鸿裂线”的位置是在地壳内壁而不是在地层表面。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2009年4月2日至3日看到卫星云图的红外异常带从西藏到云南发生大转弯在四川盆地西北盆边-陕西运城即“鸿裂线”方向进入日本,所经的西藏、四川、日本发生了地震。
发表于 2009-4-3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线是几个盆地边缘的切线的大致连线。
由于盆地的边缘都是山,所以刮到日本的那云就沿着山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3-28 19:11:184.2112.9038.905.0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sxxz.JPG 这是一个网友划的山西忻州地震感应图,中间的直线像"红裂线",弧线就是X剪切应力断裂带.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6# lhkcc58
云高山低,山不能影响云,尤其是地震云要比普通云系高的多.既然大家相信地震与云图,气候有关,为什么不确定“鸿裂线”的存在呢。
无论是从西藏、新疆还是印尼、缅甸过来的云都会在“鸿裂线”的西南顶端会合并奔东北而去。
发表于 2009-4-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力剪切”应该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因为在地壳理应力的传递不会像液体一样按照帕斯卡定理向各方均匀传递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6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